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复习纲要中的红色为重重点,大概占50分左右;绿色部分为一般重点,大概占30分左右,期末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5个,共20分)、填空(14个,占14分)、判断对错(7题,占14分)、简答(4题,占28分)、论述(2题,占24分)

社会心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

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吴江霖)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观察法1.观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

2.分类:

一般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其活动和表现。

公开参与观察法与隐蔽参与观察法

3.观察技术的发展:微型摄像机、卫星摄影技术

4.注意点:一要连续性观察二要轮换性观察三要隐蔽性观察

(二)实验法对于所研究的情景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三)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

3.注意点:a.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b.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

(四)个案研究法:1.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

(五)跨文化研究法进行文化比较分析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一)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a.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

b.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

c.克服方法:

双盲法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2.被试者的偏向:要求的特征、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

解决方法:不暴露被试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

(二)伦理问题1.三个伦理问题:a.个人隐私的侵犯要保密 b.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知情同意,事后告知 c.实验性痛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时期):

?19世纪下半叶到1920年以前:社会经验论描述性的

?1.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20年以后:社会分析论

?特征: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其1924年出版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被公认为实验社

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把对社会的宏观研究缩小到微观研究,把社会行为看成

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文化人类学: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征,揭示一定文化因素与某

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在联系。

第二讲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化

●霍兰德的定义2.社会化过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两个过程:社会教化;个体化。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

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两类:系统的、正规的教育;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个体化: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和行

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方式的过程。

二、社会化理论

●(一)弗洛伊德与“三个我”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2.社会化的历程:幼儿:“本我”儿童期及以后:先“自我”出现,再“超我”出现。

●(二)华生与环境决定论 1.环境决定行为 2.社会化的历程:是应用于孩子

身上的外在力量的作用,不需要任何部结构的改变。

●(三)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1.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有操作阶段(2岁左

右到7岁);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三、社会化的历程

(一)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论

(二)婴儿期的依恋研究

陌生情景实验1.三个类型:安全依恋型;不安全依恋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型—矛盾型

(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研究:从青春期开始,儿童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朋友和小团体。

认同危机

第二节社会化的主要容

一、道德社会化定义: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赫什):关心他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行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第三节社会化的途径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因素是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如: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比较研究

二、社会环境与教育

(一)社会文化:米德的研究: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怀特的研究:A型文化;B型文化

(二)家庭: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童年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原因: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正确的教养方式:(鲍伦德)管束冀望教导关爱

3.父母的类型:专制型父母威信型父母宽容型父母威信型父母最有利于儿童健

康成长。原因:具有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品质。友善、助人、合群、自信。

(三)学校1.在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系统教育;社会角色学习;接受评价

2.教师在社会化中的作用:权威和榜样;“罗森塔尔效应”

(四)同辈群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超过了父母的影响。

第三讲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1.定义:是对自己身心状况和与他人、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2.分类:按自我意识的容分: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按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意志(意)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几个重要容

二、自尊:你怎样评价自己

1.詹姆士: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2.外显自尊测量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Pope和McHale(1988)知觉自我

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3.隐自尊测量IAT 东西方的自尊差异研究

4.自尊稳定性:自尊不稳定:较敏感且具有防卫性;

自尊高且不稳定:具有攻击和愤怒倾向;

自尊稳定且高:攻击性低,对自我的威胁具有很大的免疫力。

5.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三、自我效能: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不是一般的个性特质影响:高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

第四节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一、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两种方式:自我估价、社

会比较

(一)自我估价: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

(二)社会比较:通过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费斯汀格:“社会比较过程理论1.当个体需要认知自己但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会通过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比较来认知自己。

二、自我美化

自我概念(自尊)受威胁→自我美化

几种方式:1.选择性遗忘:人通常会遗忘自己不愿保留的记忆。2.自我照顾归因:利己归因偏好3.自我设障:人们有时会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为以后的失败找到理由,从而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4.向下的自我比较:当既定的自我目标落空时,人们通常会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5.有选择性地接受反馈: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个体便可能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6.缺陷补偿: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重新评价,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第四讲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在属性的过程。

三个阶段: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归因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一)面部表情:1.人类表情和姿势的遗传 2.面部表情是一部“世界语”

最富有表情的部位:眼部/口部/颜面肌肉

(二)身体语言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芭蕾舞中的角色竖起大拇指的不同文化含义一般:夸奖希腊:侮辱

(三)言语表情:听话听音悲剧影星的台词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一)价值观念(二)原有经验:图式的影响对倾和外倾对同一建筑物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历史学家

(三)情感状态:巴特利特的研究;莫瑞的研究;巴伦的研究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一)显著性注意的中心;影响因素

(二)知名度知名度高的人有特殊影响力

(三)自我表演印象控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三、认知情景因素

(一)空间距离 1.人际空间距离:亲昵区;个人区;社会区;公众区

2.影响因素民族文化因素气质个性因素:多血质与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

向与外向性别因素

(二)背景参考: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常常成为知觉判断的参考系统

第三节印象形成

一、社会印象及其特点

1.间接性社会知觉:直接社会印象:间接

2.综合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

3.固执性不易改变

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二、印象形成的主要法则

(一)信息加工的三种主要模式

1.累加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

2.平均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后平均。大多数人使用平均模式较多

3.加权平均化模型:人们在平均化所有特质的同时,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重的加权。安德森

(二)好坏评价的重要性对他人的好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其整体印象。

奥斯古德1.评价的三个维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

其中评价是最主要的。

2.评价社会特性(影响“喜欢与否”的判断)智慧特性(影响“是否尊敬”的判断)(三)热情的中心性品质作用阿希的研究“热情—冷酷”(中心品质)“礼貌—生硬”(非中心品质)

三、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见

(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卢钦斯的研究

(二)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

解释:1.两种信息同时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近因效应明

显;2.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明显;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明显。

(三)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由知觉者的情感而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

(四)社会刻板印象1.两条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主要来源)。

四、印象管理

●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或叫印象控制、印象整饰。

第四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

●(一)常识心理学:

海德1.常识心理学:人们理解和推断周围事件意义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素朴的科学家,拥有自己的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致力于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2.行为归因的关键:“因——外因”(原因的因、外因的区分)行为归因的一个基本向度

在归因:增加人们预测某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外在归因: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其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

(二)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1.两种原因向度:外向度、稳定性向度稳定性向度

稳定因素:能力,人格,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法规;

非稳定因素:情绪,努力程度,机遇,环境,运气。

2.原因的分类:能力(在/稳定);努力(在/不稳定);任务难度(外在/稳定);机遇(外在/不稳定)

(三)对应推论说琼斯和戴维斯1.对应推论:由外显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2.三个影响因素:

a.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的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和接受的;

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b.非共同效应是由某种特殊因素而非其他共同因素产生的效果。

容易由非共同效应推断出行为者的行为的真正原因。

c.选择自由度自由选择的行为能够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个人的在特点。

(四)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1.事件的三种常见原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环境

2.三种共变信息:归因依赖于三种共变信息

一致性信息:针对人,其他人也会和行动者一样对同一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吗?

一贯性信息:针对情景,行动者在任何情景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所作的反应都相同吗?

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行动者对同类其它刺激也会作出这样的反应吗?

3.三种典型的共变信息组合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LHL)被归因于行为者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HHH):被归因于客观刺激物

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LLH):被归因于环境

二、归因原则

(一)打折扣原则某一种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存在的话,就该打折扣。

(二)扩大原则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还是发生了。这是更倾向于部归因。

(三)利害关系原则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这行为也就与观察者产生了利害关系,会使观察者更倾向于在归因。

(四)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人们更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倾向、人格特质或态度。重视部原因,忽视外部原因

形成原因:1.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行为者比环境中的其他因素突出。

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文化:较多基本归因错误;集体主义文化:较少基本归因错误。(二)行为者与观察者效应

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其在特质,而把自己的行为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行为者: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外因的作用;观察者:容易过高估计行为者的因的作用。(三)自我服务偏见自己的成功:因;自己的失败:外因。

认知角度的解释自我服务偏见起源于我们加工社会信息模式的某些倾向;

动机角度的解释自我服务偏见起源于我们保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或在他人面前表现良好形象的需要。

(四)虚假一致我们有夸大自我行为和观点,假设他人会做出与我们一样的反应的倾向。第五讲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

?三大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二、隐与外显的双重态度

1.隐态度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

会课题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格林沃尔德和巴纳杰

2.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威尔逊、琳赛与斯库勒

3.隐——外显态度的关系同一论分离论

第二节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结论相互矛盾的研究

?拉皮尔的研究谢里夫的研究敏纳特的研究

二、态度如何影响行为

(一)态度自身因素 1.态度的稳定性稳定的态度更能影响行为

2.态度的重要性是否涉及你的个人利益

3.态度的来源是否你亲身经历过

(二)态度对象因素态度对象在他们的所属群体中是否典型

(三)情景因素全场一致

(四)自我因素有无清楚的自我意识无:不需言行一致有:言行一致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模型

?态度—行为关系的理性行为模式

1.理论核心:个体的行为意向能预测其行为。

2.行为意向的主要预测变量:对行为的态度;主观社会规;知觉到的对结果的控制能力

3.态度的易得性:基于直接体验的态度最易获得和发生作用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社会态度形成和转变的理论

(一)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凯尔曼:服从认同化

(二)海德的平衡理论1.海德的平衡结构理论:

“P—O—X”模式,也叫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个体某种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受到他人有关态度的影响2.平衡状态与不平衡状态平衡理论结构图平衡与不平衡结构的规律

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则为平衡结构;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则为不平衡结构3.“P—O—X”模式的新发展联接网络模型;对许多事物的态度形成一个相互联接的网络结构

态度的强度

(三)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如对吸烟的态度吸烟的好处和坏处

?二、态度转变的途径——说服

“耶鲁学派” 劝说过程:沟通者沟通过程;接受者;传播情景

(一)沟通者沟通者的权威性:德高望重的长辈;专家身份;社会身份;可信赖性;对沟通者的喜欢程度:吸引性;相似性

(二)沟通过程1.尽量真实地反映事实;过分夸大使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2.唤起听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好心情效应”唤起人们心的恐惧或焦虑

3.有区别性地进行说服单方面宣传;双方面传播

4.有步骤地进行说服“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上台阶“门面效应”提出要求先大后小

5.通过行为改变态度角色扮演法

6.利用群体规进行说服群体影响法群体的规和准则;勒温的“场论”

第六讲人际交往

五、人际交往的理论解释

(一)自我呈现论戈夫曼通过呈现自我,对他人施加影响,控制他人的行为。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是报酬,付出的是代价,精神利润就是报酬减去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交往无法进行下去。

(三)社会实在论费斯汀格社会实在性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正确与否的判断无明

确标准时,往往将周围其他人的态度、意见或行动作为暂时性判断标准,以使自己的认识与周围人保持一致。

一、人际吸引的原则

(一)接近性邻近性的作用: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往往容易成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初期阶段。

解释: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熟悉对方;交往利益和成本问题。网络恋情——对接近原则的挑战

(二)相似性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1.相似的因素:民族;年龄;学历;社会地位;职业;兴趣;观点;修养等。2.名片效应:态度、价值观念的相似很重要。

两种解释:相似性通常是有回报的(强化论)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认知论)

(三)互补性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待互补时会导致强烈的吸引力。

“反向吸引”如:独立性强——依赖性强;脾气急躁——脾气耐心。

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四)熟悉性熟悉会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

(五)能力1.能力与受喜欢程度的关系:阿伦森由高至低:“犯错误效应”

a. 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

b. 能力超凡的人;

c. 能力平庸的人;

d. 能力平庸但犯了错误的人;2.性差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的能力非凡的男人;女性:喜欢没有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六)外貌人们更加喜欢外貌漂亮的人原因:a.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b.和漂亮的人在一起显得荣耀和光彩;c.辐射效应(光环效应);d.使人有美的满足感。(七)个人性格特质热情的魅力阿希:热情的中心性品质实验

二、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

?(一)什么是爱情1.不同的定义古希腊文渴望敞开

(二)爱情发展的阶段社会交换理论“酬赏”“成本”

爱情的四个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三)爱情风格1.激情之爱与同伴之爱;激情之爱激情燃烧;同伴之爱友谊之爱2.其他的爱情方式游戏式;占有式;逻辑式;望我式

爱情三角理论

?1.三因素:亲密;激情;承诺

2.七种类型:喜欢;迷恋;空洞的爱情;浪漫的爱情;愚昧的爱情;同伴的爱情;完美的爱

3.爱情三角形的构造(斯滕伯格)

第七讲群体心理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认识群体

群体的含义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非永久性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特征:派别主义:小团体

(二)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三)松散群体和联合群体、集体(四)假设群体和实在群体

三、群体的形成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谢里夫的实验第一阶段:各自形成群体;第二阶段:群体间形成相互竞争;

第三阶段:加强群体间合作。

(二)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共同目标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

2.归属需要社会性的欲求;安全感的欲求3. 共同兴趣4.压力情景5.群体的工具作用第三节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促进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二、社会抑制

理论解释1.优势反应强化说:扎伊翁瓷他人在场提高了动机水平,强化了优势反应,抑制了劣势反应。

2.干扰—冲突模型:a.他人的存在会产生两种相互冲突的注意趋向;关注观众;关注任务b.冲突能增加唤醒水平,而唤醒是增加绩效还是降低绩效取决于该任务所要求的反应是否是优势反应。简单任务;社会促进;生疏或复杂的任务

第四节群体决策与问题的解决

四、极端性转变—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即群体往往容易铤而走险,或极端保守。原因:1.责任分散;2.群体偏向;3.强调社会比较和自我展示的过程;4.文化价值

第七节领导者——团体中的重要角色

二、你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者吗

伟人领导理论

?有些人因其人格或其独特的特点而注定成为领导者。

?惠芳(2004)的研究:ESTJ和ISTJ是企业管理者典型的人格特征。

?ESTJ指外倾—感觉—思维—判断型;ISTJ指倾—感觉—思维—判断型。

?STJ即感觉—思维—判断结构是这两种人格类型的共同特征,说明企业管理者注意力多定向于现实,关注事实和细节,对实际经验感兴趣;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以逻辑、分析的方式看待事物,受客观价值驱动,寻求普遍性的标准和原则;在生活、工作风格上,强调计划、秩序、结构化,重视规划和调整。

第八讲华人本土心理学

第一节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

本土心理学的定义

是一种以科学方法研究某一特定族群团体或社会文化中之人民的心理与行为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但研究历程中所采用的理论、概念、方法及工具必须与所探讨的本土心理或行为现象及其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及历史的脉络高度契合、符合或贴合。

三、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论

国枢(1993)的“七不”与“十要”

不套用他国理论与方法;不忽略他国理论与方法;不排斥他人所用的(本土化)方法

不采用缺乏本土化的跨文化研究策略;不采用抽象度过高的研究项目;不采用外国语进行研究思考;不将学术研究政治化

要忍受悬而未决的状态;要尽量反映当地人的想法;要批评地运用西方理论;要强调社会文化的脉络;要研究当地特有的心理与行为;要详细描述所研究的现象;要同样重视容与机制;要与华人学术思想传统衔接;要兼顾传统面与现代面;要兼顾今人与古人心理

第二节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四种次级取向

家族取向个体如何与团体融合;他人取向个体如何与非特定他人融合

关系取向个体如何与其他个体融合;权威取向个体如何与团体有关的重要个体融合

第三节华人关系主义的理论建构

三、“人情与面子”的理论建构

互动的双方“请托者” “资源分配者”

“人情与面子”的理论假设A:

当“请托者”请求“资源分配者”将他掌握的资源作有利于“请托者”的分配时,“资源分配者”心中所作的第一件事是“关系判断”,他要思考的问题是:“他和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用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关系判断”,其实是将社会互动对象(社会客体)予以命名,加以分类,界定彼此互动的情景,再选择适当交换法则的过程。

1.关系与行动人际关系“情感性关系”:个人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个人和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的关系;“工具性关系”:个人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和陌生人所建立的关系。正义理论在和属于不同人际关系的他人交往时,个人会使用不同的正义标准。“情感性关系”:“需求法则”;“混合性关系”:“人情法则”;“工具性关系”:“公平法则”。

2.谈话架构与社会交换“人情与面子”的理论假设B:个人会以“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公平法则”和这三种不同的人交往。当个人与这三种不同关系的他人交往时,他都会考量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cost),对方可能做出的“回报”(repay),并计算交易的“后果”(outcome)

3.拉关系与滋生的性质

“情感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之间,存在一道不易突破的“心理防线”,属于“混合性关系”的其他人很不容易突破这道界线,转变为“情感性关系”。

“工具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之间的“心理界线”并不明显,经过“拉关系”或“加强关系”之后,属于“工具性关系”的其他人也可能加强彼此间的“情感性成分”,而变为“混合性关系”。

四、儒家文化的分析

“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一)儒家的“庶人伦理”:“仁、义、礼”伦理体系

“中庸”1.儒家主:个人和任何其他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向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

作完评定之后,“亲其所当亲”是“仁”;“尊其所当尊”是“义”;按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所作出的差序性反应,则是“礼”。按照儒家的观点:在人际互动的场合,应当先根据“尊尊”的原则,解决“程序正义”的问题,决定谁是“资源支配者”,有权选择资源分配或交易的方式;然后再由他根据“亲亲”的原则,决定资源分配或交易的方式

3.儒家的心之模型:关系判断仁;交换法则义;外显行动礼

(三)五伦的结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情感性关系”父子、夫妇、兄弟;“混合性关系”君臣、朋友四、中庸思维的理论建构

中芳(2010)

中庸思维可分为三个層次:

生活哲學、

個別事件處理、

事後反思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lecture1.1:Introduction and Welcome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如何互相看待,影响,相互联系的学科 1)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2)Relies on data analysis 2.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or the “I knew-it-all-along effect”,is the tendcy to exaggerate,after learning an outcome,one‘s ability to have foreseen the outcome. Lecture1.4: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Do We Share the Same Reality? 2.....but percertions are powerfully influenced by: 1)What we happen to be paying attention to 2)环境,过往经历,主观预期,个人动机以及其它动机 2.我们的感知是由外界的事物跟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 庞佐错觉,运动后效(盯着桃红色背景看,会暂时的使你的眼睛的感光细胞对这种颜色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你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小小的偏移) 3.我们的视觉系统不是客观中性的 4.认不是客观中性的,相反,他们带有某些偏向,这些倾向会指引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信息。 Lecture1.5:Confirmation Bias(证实性偏见)

1.证实性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事先认知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这一认知的信息 e.g.表格中的四个格子都是有用的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会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否定这一理论的证据 2.当个人和群体相互交流时,他们常常会抱有某种期望。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是公正的看待自己心中的期望,事实上,人们喜欢寻找那些符合他们期望的信息,他们对于这类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高于那些可能会推翻他们期望的信息,即使注意到了反面证据,人们也往往会找借口置之不顾,最终导致刻板印象,成见或是社会期望。 3.不仅影响期望者本身,也影响被期望的对象。 Lecture1.6: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1.定义:一开始的一个对情景的错误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因而促成了原来虚假观念的实现,从而延续了错误的情况,就像预言家会引用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来证明他们一开始就说对了,这就是社会逻辑的反常性。 皮格玛利翁效应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行为确证(Behaviroal confirmation) 2.行为确证 1)Behaviroal confirmation takes place when people's social expectations lead them to act in a way that causes others to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2)It's a social type of self-fulfiling prophecy. (信念可以创造现实,即使当持有原始信念的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场景。)(Maybe: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之中,仅有40%确认此效应存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