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外科护理学:内治法――消法

中医外科护理学:内治法――消法

中医外科护理学:内治法――消法

《外科启玄》说:“消者灭也,灭其形症也。”因此,消法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治法,旨在祛邪,用于肿疡初期,使之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期的治疗总则。

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法和营法解表法:是指应用发汗解表的药物,使邪从汗而解的方法。

◆临床应用:分类适应证应用举例代表方剂辛凉解表

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红疼痛,或皮肤间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伴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尿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者。

如颈痈、乳痈、瘾疹(风热证)、药疹等。

银翘散或牛蒡解肌汤。辛温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i楚,或皮肤间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白,或皮肤麻木,伴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紧者。如瘾疹(风寒证)。

荆防败毒散。

◆使用注意:

疮疡溃后,日久不敛,体质虚弱者,即使有表证存在,亦不宜发汗太过,否则正气更虚,易致痉厥、亡阳之变。此外,发散药物宜冷水浸透后再急火煎煮数滚后再服用,且发散药物,如辛温解表方剂等,应乘热服用,以助药力发汗;药后应避风寒,或盖以薄被取汗。通里法:是指用泻下的药物以通利大便,荡涤肠胃,使蓄积于脏腑内部的毒邪,疏通排出,从而逐瘀散结,泻热定痛的方法。

◆临床应用:分类适用证应用举例代表方剂攻下法

用于表证已解,热毒入腑,内结不散。

如外科疾病中的实热阳证,?{红高肿,疼痛剧烈,皮肤病之皮损灼热疼痛,肠痈之腹痛拒按,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呕恶便秘,腹胀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

大承气汤等。润下法

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疮疡、肛肠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胃肠津液不足,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苔黄腻或薄黄,舌干质红,脉象细数者。

润肠汤。

◆使用注意:

年高体弱、阴虚津亏、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须慎重使用。使用时应遵中病即止,不宜过剂,避免损伤正气。煎煮时,大黄应后下,因久煎攻下之力会减弱。攻下通里剂宜食前服用。注意观察并记录服药后大便泻下的情况。清热法:指运用寒

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即“热者寒之”的治法。

◆临床应用

用于红肿热痛的阳证,如疮疡中的疖、疔疮、有头疽等。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分者,当清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代表方剂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知柏八味丸、清骨散等。

◆使用注意

清热药物切勿太过,过服苦寒易伤胃气致嗳酸,便溏,纳呆等症状;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温燥的助火生热食品。温通法:是指应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为治疗寒证的主要法则。即“寒者热之”之意。

◆临床应用分类适用证应用举例代表方剂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

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i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口不作渴,恶寒,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寒现象。

如流痰、脱疽等病。

阳和汤。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

用于体虚风邪寒湿袭于筋骨,患处?i痛麻木,漫肿,不红不热,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沉紧等外寒现象。

如痹症中风寒湿证及麻风病初起等。

独活寄生汤。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者,不宜使用本法,以免温燥辛热之品助火劫阴,造成变证;应忌食瓜果生冷等寒凉食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