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

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

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信息化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当前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这些都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为继续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行动计划。

重点专项一:宽带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NGB城市网络,基本建成宽带城市。

重点专项二:无线城市建设。

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全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基本覆盖城市重要公共场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率先在国内投入试商用,基本建成无线城市。

重点专项三:智能交通。

加强交通各行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交通信息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建立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公共交通为核心、对外交通为外延的智能交通框架体系,为公众、交通运输企业

和政府部门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重点专项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在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信息化,让市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个性化服务。

重点专项五:功能设施建设。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服务型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内率先部署规模化商用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运算速度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为大力拓展存储、灾备、高性能计算、高精度位置服务等网络增值业务做好基础支撑,满足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重点专项六:电子政务。

以方便公众办事、缩小数字差距、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为出发点,加强党政机关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重点专项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以信息资源集约采集、充分共享、有序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不断完善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重点领域基于信息共享的业务协同,探索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的方式和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重点专项八: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依托部市合作机制,整合和深度挖掘各方优势资源,打造航运、

智慧城市发展-上海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信息化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当前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这些都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为继续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发展目标和任务概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注重政府引导,完善市场监管,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让市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推进原则。 1、夯实基础,分步推进。把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夯实智慧应用基础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通过分阶段发展,滚动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2、创新发展,惠及民生。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进技术、应用、管理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市民、企业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3、突出重点,聚焦项目。围绕经济建设、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聚焦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业务协同性项目,强化阶段目标和建设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深入应用。 4、市区联动,示范带动。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统筹协调推进,支持区县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

(物联网)智慧浙江建设三行动计划(终稿)

(物联网)智慧浙江建设三行动计划(终稿)

“智慧浙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 一、“智慧浙江”建设总体思路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5) 二、“智慧浙江”建设主要目标 (6) 三、“智慧浙江”建设重点任务 (9) (一)“3+X”智慧城市指导与服务模式试点推进计划 (9) 1.战略研究与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9) (二)经济发展智慧化提升计划 (10) 2.智慧能源工程 (10) 3.智慧物流工程 (11) 4.电子商务深化发展工程 (11) 5.智慧农村工程 (13) (三)城市运行与社会管理提升计划 (13) 6.智慧交通工程 (13) 7.智慧电网工程 (14) 8.智慧安全工程 (15) 9.智慧水务工程 (16) 10.智慧城管工程 (17) 11.智慧环保工程 (18) (四)公共民生幸福体验计划 (18)

12.智慧医疗工程 (18) 13.智慧安居工程 (19) 14.智慧文化工程 (20) 15.智慧教育工程 (20) 16.智慧旅游工程 (21) (五)产业转型升级计划 (22) 17.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程 (22) 18.智慧技术应用工程 (25) 19.产业集群“两化”融合试点工程 (27) (六)电子政务优化计划 (28) 20.“电子政务云”建设工程 (28) 21.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工程 (28) (七)智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计划 (29) 22.物理基础设施感知化改造工程 (29) 23.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0) 24.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31) 四、“智慧浙江”建设保障措施 (32) (一)组织领导机制建设 (32) (二)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32) (三)资金保障机制建设 (33) (四)智力保障机制建设 (34) (五)评估考核机制建设 (34)

上海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完整版1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

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 个维度,包括19 个二级指标、64 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 个二级指标,8 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 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 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 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 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 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 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f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商业集中 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WLAf覆盖率。智慧城市主要 公共场所WLAr应达99%以上。 1.1.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率。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 视网融合发展、互通互联以及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水平。智慧城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 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 乐清市人民政府 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二月

上报单位:乐清市人民政府 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 委托编制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 上报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的函 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根据《关于抓紧上报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评审资料的通知》(浙镇协办﹝2011﹞1号)的要求,经乐清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审议,同意柳市镇制定的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现予以上报,请审核批准。 乐清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上报材料 1、《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文本 2、《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评审意见 3、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柳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扶持政策的通知 4、中共乐清市委办公室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乐清市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 5、中共柳市镇委柳市镇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柳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 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 文本

目录 一、功能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温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城市组团..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国家先进电工电气制造业基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创业投资总部经济示范基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行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城市形态更加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社会管理更加高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城镇化质量优化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特色产业转型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代服务业壮大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社会事业发展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环境保护整治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城乡统筹发展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制定本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目标要求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四位一体和良性互动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格局,为加强和创新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奠定坚实基础。力争至年:完善住宅小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落实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服务单位的职责;形成以住宅小区为基础单元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机制,业主自我管理能力和社区共治能力明显增强;建立“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物业服务收费协商和监督机制,推动物业服务市场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物业服务水平和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住宅小区中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广大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水平 .细化完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职责清单。按照“谁监管行业谁负责、谁主管市场主体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职责分工、明晰管理边界,配套编制涉及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若干问题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指导手册,明确发现渠道、处置要点、操作路径、时间节点要求等。 .做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做实市、区县、街镇三级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推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常态化运作,明确联席会议工作职责,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及时牵头协调解决住宅小区中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建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督促考核和工作评价机制。各区县、街镇要落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日常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措施。市级层面联席会议每半年召集一次成员单位会议,研究部署和解决阶段性工作问题;区县层面联席会议每季度召集一次成员单位会议,

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办发〔20XX〕212号)、《xx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市政府与省广播影视局、江苏有线公司三方合作协议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现就加快全市“智慧社区”建设提出三年行动计划。 一、建设标准与目标 1.建设标准。按照国家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标准和“智慧xx”业务发展要求,在xx主城区加快建成全双向覆盖网络,实现安全、可管、可控,打造承载全业务“三网融合”的优质广电网络。2.建设目标。围绕xx“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相关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市区“智慧社区”项目建设,实现社区电视的高清化、互动化,实现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而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提升企业服务品质,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数。 二、建设进度安排 “智慧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分作三个阶段:1.20XX年为试点探索阶段。通过在新北、天宁、钟楼等辖区选择街道及社区进行试验,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初步建成“智慧社区”52个、开通用户万户、网络覆盖10万户。2.20XX 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上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年

计划完成主城区100个“智慧社区”建设,网络覆盖20万用户。3.20XX年为拓展延伸阶段。全年计划完成198个“智慧社区”建设,网络覆盖30万用户,相关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向武进和金坛、溧阳等城乡社区延伸。 三、主要建设内容 1.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智慧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构建市、辖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民生信息发布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辖市公共服务平台、乡镇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数字电视专属频道号,打造电视虚拟专网;开通“801”阳光政务信息频道、“900”物价信息频道、“320”实时智能警务信息频道、“365”幸福家庭信息频道、“701”电视图书馆、“360”社区服务频道。 2.智能化民生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应用体系,实现“智慧社区”的智能化服务。主要包括:智能家居系列,智能电视系列,智能医护系列,智能监控系列,虚拟养老院,智能物业管理,远程挂号及电子病历查询,远程便民购物,智能消防报警,工业水电气、有线电视、交通违章查询,智能电视支付等。 3.网络化跨屏服务平台,实现“智慧社区”的可视化跨屏服务。电视之间、电视与手机及电话互通,以及开通电视互联网,使社区能通可视电话、可用电视上网;同时,运

xx社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xx社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实 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突出重点、综合提升的方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效解决管理粗放、城市整体面貌较差、城市特色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秩序优良、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城市。 二、重点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整治环境卫生。尽快解决背街卫生死角问题;同时,强化监管措施,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区环卫质量。严格城市建设工地渣土、出土、运输的督查管理,以解决渣土抛撒等问题。 (二)整治市容市貌。集中清理沿街乱堆乱放、墙面和线杆乱涂乱画、电线电缆乱拉等现象,消除各类横街商业广告条幅和小广告。按照规范、美观的原则,向商户发放户外广告设施规划及广告设置标准。 (三)整治占道经营。重点加强对沿街商店、摊点和流动商贩督查。临街商店及其它临街经营者,禁止超出经营场所范

围从事经营活动。 (四)加强施工扬尘监督管理。督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规范管理砂浆配制、建筑垃圾堆放。强化施工扬尘治理,拆迁现场和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施工工地必须设置相关防污降尘设施,硬化施工道路和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保洁设施;待运建筑垃圾应有覆盖设施,防止工地扬尘。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成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二)高效联动,形成合力。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信息交流与工作合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增强城市管理意识,形成自觉维护城市秩序和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关心支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活动的浓厚氛围。

上海智慧城市&智慧商圈

智慧城市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自2011年9月发布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到2013年底已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工信部组织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中,上海以综合指数111.02排名全国第一,在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等两个二级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显著提升,截至2013年底,光纤到户覆盖总量约800万户,是2010年的6.7倍,实现城镇化地区覆盖;家庭光纤宽带入户率和平均带宽分别达42%和17M;完成535万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比2010年底增长4倍,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部分城镇化地区;基于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制式的3G网络全市域覆盖,用户普及率达48%;全面启动基于TD-LTE、FDD-LTE两种制式的4G网络建设;WLAN覆盖场所达2.2万处(AP16万个),是2010年的3倍,456处公共场所开通i-Shanghai免费服务。 涵盖各领域的智能应用进一步深化,着力推动数字惠民、智慧城管、两化融合和电子政务行动,初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领域全覆盖。卫生信息化工程实现市区及医联等多平台互联互通,动态采集维护3000多万份健康档案;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办理时间从30天缩减到19天;在43个社区试点开展以生活服务、智能家居等为重点的“智慧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模式从城市建设向综合管理拓展,有效推动大联动、大联勤;公共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渠道向移动网络拓展,ETC建设基本覆盖全市主要道口;两化融合指数从2011年的75.5提高到2013年的80.4;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6万亿元,是2010年的1.6倍;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开通国内首个“政府数据服务网”;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在内资企业设立、建设工程等领域实现并联审批;“12345”市民服务热线、法人数字证书“一证通用”等渠道整合不断深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高端软件取得快速发展,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实施“云海计划”,金融云、中小企业服务云等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物联网在水质监测、智能消防、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和智能照明等方面试点应用。截至2013年底,上海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09

“智慧吴江”发展规划(20142020)及三年行动计划.doc

谢谢你的观赏 “智慧吴江”发展规划谢谢你的观赏

序言 智慧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公共服务、工商业活动、城市运行管理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早在2006年,新加坡就率先提出“智慧国家、全球城市”概念;2008年美国提出“智慧地球”目标,作为“重塑国家竞争力”的新战略;随即欧盟提出“欧洲2020”,明确新世纪要走“智慧增长、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道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概念与技术探索阶段逐步过渡到规划设计与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阶段,目前已有近300个城市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 吴江位于苏、浙、沪三省份交界,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曾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县级市,也保留了山水田园的江南水乡风貌。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着力建设“南部现代新城区、优势产业新板块、开放创新新高地、和谐乐居新家园”,进一步放大行政区划调整的积极效应,构筑苏州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新前沿,提升苏州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实力,增创苏州中

心城市改革开放的新优势,形成苏州中心城市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新亮点。“智慧吴江”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的战略选择也是现实需求,将以其先进的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和全新城市形态。 “智慧吴江”聚焦于创新思维、跨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横向协调机制、实现资源联动发展,提升服务体验、构筑乐居吴江新家园,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深化基础设施集约建设等主题;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信息基础等核心领域的应用。 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法论的指导下,“智慧吴江”相关课题组,经过对政府部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运营商及市民的全面调研,并充分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经验,立足吴江实际,坚持积极创新、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完成《“智慧吴江”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阐述了“智慧吴江”的建设背景、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成为指导未来我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推进方案。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发展十大重点领域服务外包 日前出台的《河北省服务外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到2019年,我省将持续抓好8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20个产业基地的建设,将示范性服务外包学院增加至22家,培育服务外包自主品牌企业60家以上,建设省级服务平台2个、市县级平台13个,培育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1-2个,省级4 个。 我省服务外包发展的三年目标是,到2019年,国内服务外包执行额力争达到167亿元人民币,2019年达到138亿元,2019年达到152亿元。到2019年,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力争达到10亿美元,2019年达到6.3亿美元,2019年达到7.8亿美元。 实施方案提出,我省将着力发展十大重点领域服务外包—— 科技研发服务外包。抓住北京向外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机遇,鼓励我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北京高等学校在我省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孵化平台,承揽我省钢铁产业技术升级、科技治霾、制造业信息化、北斗导航等重大科技研发项目。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依托我省坝上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绿色能源供应充足和洪涝地质灾害较少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以及IT企业投资建设云计算、大数据领域项目。 软件研发服务外包。依托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等市现有

软件产业研发基础,重点发展软件开发与测试、运行维护、信息系统应用服务以及电信业务咨询、系统开发等服务外包。 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加大吸引京津金融机构后台服务力度,廊坊和石家庄市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同时向金融咨询和解决方案、中后台数据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高端服务领域拓展。 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加快建设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保定动漫产业园,大力发展3D模型外包、国际动漫加工、原创动漫开发、漫画数字化应用、影视特效制作、手机娱乐、数字出版、媒体后台数字库等新兴服务外包业务。 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依托我省医药产业基础和华药、石药等相关医药集团优势,大力发展符合国际规范的新型药物安全评价、药理药效、新型制剂、临床试验等业务,完善医药外包服务链。 物流服务外包。延伸我省物流服务产业链,做大第三方物流,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物流服务外包。 旅游服务外包。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加快发展冬奥游、健康游、养老游、美食游、红色游、地貌游以及旅游会展等服务外包。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鼓励电商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省内专业外包服务商,为其提供包含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建设、技术维护、物流、经营推广、客户联络和服务、售后服务等电子商务的全流程或部分环节外包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鼓励各级政府扩大购买服务领域,支持企业拓展公共服务、事务性管理服务、经济服务等领域的外包。

上海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完整版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 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 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 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 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 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智慧城市主要公共场 所WLAN应达99%以上。 1.1.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率。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 视网融合发展、互通互联以及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水平。智慧城 市的NGB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2宽带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居民通过各类宽带接入渠道可实际享受的

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

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信息化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当前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这些都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为继续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行动计划。 重点专项一:宽带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实现城镇化地区全覆盖,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NGB城市网络,基本建成宽带城市。 重点专项二:无线城市建设。 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全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基本覆盖城市重要公共场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率先在国内投入试商用,基本建成无线城市。 重点专项三:智能交通。 加强交通各行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交通信息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建立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公共交通为核心、对外交通为外延的智能交通框架体系,为公众、交通运输企业

和政府部门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重点专项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在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信息化,让市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个性化服务。 重点专项五:功能设施建设。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服务型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内率先部署规模化商用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运算速度居国际前列的超级计算主机系统,为大力拓展存储、灾备、高性能计算、高精度位置服务等网络增值业务做好基础支撑,满足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重点专项六:电子政务。 以方便公众办事、缩小数字差距、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为出发点,加强党政机关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重点专项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以信息资源集约采集、充分共享、有序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不断完善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重点领域基于信息共享的业务协同,探索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的方式和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重点专项八: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依托部市合作机制,整合和深度挖掘各方优势资源,打造航运、

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

****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8-2020年三年行动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落实江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明确今后三年德育工作的重点,确保德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切实加强公民意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明礼仪、行规养成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合力。着力优化德育工作的环境、机制、活动、队伍、阵地和评价,彰显德育在学校文明建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市高质量地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始终确立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正确把握德育的目标与方向,充分发挥德育在“两个水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遵循规律的科学方法。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策划、开展学生喜欢、时代鲜明、形式多样又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导向。德育内容与时俱进,德育形式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不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优化德育活动载体,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努力构建与时俱进、开放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机制。 4、坚持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与考评,坚持理论指导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突出体验和行动,将德育重点始终放在人格养成教育,把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 5、坚持全员参与的德育责任。强调全员德育、全程德育,把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育人能力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考评要求,制定措施,完善机制,调动人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性,加强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感。 (三)工作目标

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升级转型,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杭州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一、行动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市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整体环境,加快培育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特色不断显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一)产业特点 1.总体规模不断壮大。2002年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发展速度超过20%,高于同期全市工业增长速度。2008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2亿元,占全省11个地市信息产业收入比重的27.21%,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实现增加值329.69亿元,占全市GDP(全市4781.16亿元)比重6.9%;出口交货值63.58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总额(336.14亿美元)的18.91%;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4.25万人,其中仅软件行业就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5.87万人,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规模仅次于机械行业,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同比下降,但利税、新产品贡献率高速增长。说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继续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8年软件产品、系统集成收入的增长速度趋缓(同比增长分别为2.6%、16.77%,低于全行业增长速度),比例不断下降,但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增长速度迅猛(同比增长75.37%,远远高于全行业增长速度),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例快速增长,远高于南京、成都、大连等地。同时,软件服务外包由原来以来料加工为主向软件产品出口方向发展。 3.行业应用软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行业应用软件在全行业所占地位持续提升,产品所涉及的门类、行业及领域不断拓展,在金融、证券、管理(财税、医院、企业、办公)、安防监控、控制(工业、交通)、电信、电力、公安、网络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 4.以电子商务为龙头的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2008年电子商务服务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57.31%。传统企业自主建立电子商务平台128家,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1890家,外贸企业涉水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潮流,电子商务在全国的积聚度持续提升。网络游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全媒体等互联网经济新模式不断深化应用。 5.对社会就业贡献力度增大。全市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从业人员人数从2002年的1.5万人增加到5.9万人,净增4.4万人,每年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比例逐年提升,2008年新增就业人数达1.05万,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5.53%。 6.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显现。近年来,我市坚持在城市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优先照顾、支持本地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发展,有效培育、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在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我市电子信息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电子信息产品中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较少, 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不少电子信息产品陷入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困境,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不快。 2.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部分行业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难以

关于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点建议

关于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点建议 2011.11.14 台盟上海市委预算委副主任、副主委王中反映,当今,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际众多现代都市、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市建设规划新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数十个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也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了建设智慧城市或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目标。 为了实施上海“十二五”规划中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本市已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智慧城市领导机构,2011年9月7日召开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动员 大会,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标志着上海加快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实质性步伐。 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是上海提升城市现代信息技术能级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 都市的必然要求。 目前,参照国际电信联盟(ITU)评估指标,上海在家庭电 脑拥有量、家庭电脑接入互联网比例、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人均出口带宽、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等,已全面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正在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海全市在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大战略中,众多区县、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信息产业基地、创意创业基地、庞大的民营中小型科技创新、创业群体、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都对市委、市政府建设智慧城市重大战略决策投入极大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的区、园区、国家及本市骨干企业等分别提出了各自区域性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或相关主导产 业推进战略构想;本市推进建设智慧城市庞大、坚实的社会基础正在逐步形成。为了深化全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维及战略决策,王中就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科学规划、精准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提三点建议: 一、强化比较研究,精准研拟、发布推行本市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目标、评价指标及行业技术标准体系 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市的综合规划部门、经济信息、科技、统计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比较研究,明确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目标体系的精准定位。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全方位搜寻、占有当今国际、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态势的最新信息(各类智慧城市及其主导产业、主导项目的推进计划及发展趋势、目标定位、评价指标、行业技术标准等详尽数据),建立完备的智慧城市数据库。站在全球高端、前沿的视野上,与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现实基础、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比对、研究,客观分析、分别明晰上海在当今国际现代都市、国内各类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所处的地位,分别明晰上海建设国际高端、国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信息化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当前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这些都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为继续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发展目标和任务概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注重政府引导,完善市场监管,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让市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推进原则。 1、夯实基础,分步推进。把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夯实智慧应用基础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通过分阶段发展,滚动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2、创新发展,惠及民生。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进技术、应用、管理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市民、企业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3、突出重点,聚焦项目。围绕经济建设、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聚焦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业务协同性项目,强化阶段目标和建设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深入应用。 4、市区联动,示范带动。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统筹协调推进,支持区县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

细数国内五大智慧城市

北京 2015年10月24-25日,人民大会堂,将会举办全球智慧城市(北京)高峰论坛,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有关机构和单位参会,大会以“城市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采用“政府参与、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模式,旨在紧密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企业、项目与金融的结合,创新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大力弘扬以“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城市”氛围,并以此为契机,重点扶持百城百企,协助城市建立亿级产业引导资金,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经济技术解决方案,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落地和融资难困境。 不久前,北京提出了建设“宜居北京”、“畅通北京”“平安北京”“健康北京”等重大战略部署,“五个北京”建设都是为改善北京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北京2010年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其中包含60多个项目,包括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到2012年底,北京将实现互联网家庭入户频宽超20兆;2015年,无线宽带将覆盖北京城乡,并将建成覆盖全北京市的统一物联基础网络。届时,北京在信息化领域将达到世界城市领先水准。 天津 天津市出台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布局覆盖城乡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全市市民的智慧化服务平台,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旅游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为了实现智慧生活应用全民共享,未来三年,本市将重点推出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8个重点专项。 “智慧城市”建设将以人为本、技术带动。到2015年,天津市将基本实现城市出口带宽1.5T以上,光纤入户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城市出口带宽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光纤入户率达到98%以上。全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空间要素可视化管理。全面推进医疗保健智能化、教育培训智能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化、智能家庭和智能社区建设;2020年形成医疗、社保、交通等公共事业“一卡通”全面覆盖城乡的智能化社会服务体系。到2020年,“智慧天津”基本建成,届时天津将成为智慧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慧产业领先、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 广州 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2011年确立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出构建与智慧新设施为树根,智慧新技术为树干,智慧新产业为树枝,智慧新应用和新生活为树叶的智慧城市树型框架结构,不遗余力的推进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广州已建成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二号等一批智慧的新设施,智慧新产业快速发展,智能交通、智能港口、电子政府,城市的智能化管理等智慧新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化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已惠及全市1600万的市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