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是从企业战略的高度研究成本管理,如何将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作业成本管理具体应用到企业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探.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管理会计是把会计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是利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深加工,为企业内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服务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到我国。其实,有关管理会计是否存在危机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焦点主要在于管理会计理论“已经过时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那么,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是否还有必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向?本文试图按照会计理论研究必须为会计实践服务的原则,针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创新,西方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学术论文投稿提出管理会计已出现严重危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逊(H.T.Johnson)和卡普兰(B。S.Kaplan)两位教授。他们在《相关性的消失一管理会计的兴衰》(1987)一书中指出,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这种早已过时的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危机,这一危机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已经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扭曲到这样一种程度,即管理会计现在必须要从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结果管理人员更关心的是他们对股票交易市场价格决策的短期影响,而较少关心企业在市场上长期竞争的地位和获利能力;由于这种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导致管理会计信息的获取经常是太集中了、太迟缓了,从而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规划和控制决策已不再具有相关性。④所以,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针对管理会计出现严重危机的观点,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作出了许多回应。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布拉米奇(M.Bromwich)和比姆尼(A.Bhima—n1),他们在《管理会计:发展而不是革命》(1989)调研报告中认为。管理会计即使有危机的话,至少也不像约翰逊和卡普兰所讲的那么严重。他们指出,现有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应该结合实践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不是对其作出彻底的否定和根本性的变革。②事实上,关于管理会计是否存在严重危机的无休止的争论是没有必要的。笔者一向认为理论研究必须为实践服务.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理论研究的成果应当能够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围绕会计实践工作找题目;同时,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又要能促进会计实践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①所以,与其对管理会计无休止的争论,不如对管理会计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更好地为会计实践活动服务。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脱离了企业管理实践,不能及时的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所依据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不相吻合

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幻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某些尚未确定或当时无法验证的事项,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作出的合乎情理的逻辑性推断或命题。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会计假设,如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设、成本习性分析和相关范围的假设、变动成本法的假设以及货币时间价值的假设等。但是,这些假设中有些与企业的会计实践活动出入较大,影响到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如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要假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即相关范围)内,企业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价基本上是不变的;在企业产销单一产品时,要假设产量与销售量是平衡的;在企业产销多种产品时,要假设各种产品品种结构是稳定的,即

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销售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变的。离开这些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就很难开展。但是。由于像业务招待费、一般行政管理费等项开支数额的不确定性,可导致企业事实上各个月份(或年度)的固定成本总额不相等。另外,由于进货渠道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人工效率的高低等原因,也会导致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在产销多种产品时,可能本期销售的甲产品多些,而下期销售的乙产品多些,从而导致产品品种结构事实上的不稳定性。这样,企业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需要经常计算和分解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等资料,工作量较大,即使最后能够进行本量利分析,由于计划期经济事项和成本等资料的变动,其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也要大打折扣。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时,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作出各种假设,但是由于这些会计假设与企业实际情况有出入,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裂痕。

(二)高度复杂数学模型的引入,降低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不重视会计实际活动的研究,一些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在书斋中为会计实际工作者设计了许多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事实上,这些缺乏实践基础又故弄玄虚的数学模型,不但可操作性差,而且一般会计实际工作者只会感到扑朔迷离并敬而远之。如产品品种组合决策和计算影子价格的单纯形法,一般会计实际工作者很难掌握。在进行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时所采用的概率分析法,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可以直接设定各个事项的概率,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其客观概率很难准确界定。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使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越拉越大。即使会计实际工作者花费很大力气搞懂这些深奥的数学模型,但由于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无法将一些非计量因素,如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环境、市场供求、信贷利率等因素的变动情况考虑进去,必然会影响到预测或决策结果的准确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实际工作者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积极性。

(三)管理会计不能很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中,有些方法与决策者的需要无关,有些方法由于付诸实践的代价太高,从而不经济。目前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而编写的,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保险和其他服务行业、非盈利机构等,管理会计中的很多方法很难满足决策者的需要,其相关性因此而大打折扣。例如,定价决策中的均衡价格的形成,对于一个微观企业来说,模拟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是极为困难的;在确定最优价格时,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模拟也较为困难,不同产销量情况下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计算也很难做到准确无误,而按照公式制定的最优价格并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因而定价决策的一些方法很难满足决策者的需要。再如,在确定最优质量成本时,从理论上讲,当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等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时,存在最佳合格率和最优质量成本。一方面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单位质量损失成本的计算较为复杂,最优质量成本和最佳合格率的确定从理论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实践中却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按照上述原理确定的最优质量成本,虽然从理论上讲能够使质量成本最低,但是最佳合格率未必能达到100%,因为对质量的过高要求必然要增大成本,企业往往得不偿失。所以,美国质量管理学家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瑕疵率”往往采取非常宽容的态度,而日本企业的决策者则持相反态度。被誉为“企业管理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曾提出“1%=100%”的著名公式。他认为,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产品合格率达到99%,只有l%的次晶好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作为某一个特定的用户,恰好购买到了那1%的不合格品中的一件,则这一件产品对于这一个特定的消费者而言,就是100%的不合格品。买到任何一件次品都会感到失望,因为它就是100%的次品。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日本的制造商由于对产品质量几近苛刻的要求,使其得以挫败美国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等。所以,管理会计中的最优质量成本模型对一些大企业的决策者来说,其相关性就减弱了。此外,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有许多方法都是以变动成本计算法为前提的,而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在对外编制会计报告时,因变动成本法不能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还必须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提供会计报告,这往往导致企业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结合的“单轨制”虽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三、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事项客观上的不确定性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项因素本身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而理论研究又不可能包罗万象,不可能把各种不确定因素全部纳入理论研究的范畴,因而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各种假设。经济理论、管理理论研究不像化学试验,不能采用化学试剂,只能做出各种假设,包括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也在必要时做出了一些假设,然后才能开始其伟大理论的研究。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主观上的盲目性

管理会计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到现在,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体系。但是,当这套方法体系出现了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时,国内外很多理论研究人员似乎忽略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不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必须为实践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出发,研究怎样才能使管理会计方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更好地为会计实践服务,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些人为了多出研究成果、快出研究成果,不惜大量引入一些高深奠测的数学模型,从而使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最终表现为一种理论研究上的盲目性。

(三)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本身的不完备性

现代财务会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而管理会计只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提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尚不够完善,正处于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缺乏学科研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而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该门学科能否独立成科并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学科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①另外,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和管理科学的创新,作为几十年前理论研究成果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现行会计实践拉大了距离,导致这些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很多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不是去探讨如何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而是抓住一些细枝末节不放,缺乏理论研究上的大局观。

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前瞻

探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向,缩小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与会计实践之间的差距,“应从管理会计的理论本身去找原因,不能仅从客观方面找理由或去责备实际工作者。”②因此,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应坚持会计实践活动决定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理论研究必须为会计实践活动服务的指导思想,从管理会计实践存在的问题方面寻找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课题。更重要的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要能够解决现实管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缩小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使管理会计理论更易于在实践中应用,更好地为会计实践服务。笔者认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的规范化研究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是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界限的规范化、管理会计教科书内容的规范化等。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主要是对实践中管理会计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由权威机构以公告的形式发布,据以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

过多地依赖会计理论研究人员而缺少会计实际工作者参与所提出的管理会计方法,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可操作性差的后果。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应深入企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与会计实际工作者协调配合,对有关企业和单位在实践中被证明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加以系统化。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

(三)管理会计专业机构设置的科学化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就成立了独立的管理会计协会,出版专门的《管理会计》月刊,并单独组织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我国从开始介绍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要想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设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

专业机构势在必行。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考虑怎样才能使设立的管理会计专门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流于形式。该机构应能做到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国的管理会计工作,制订和公布规范化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框架体系,组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负责管理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协调管理会计和其他经济工作的关系,搞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资料的衔接,创办专业刊物,组织开展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等工作。

(四)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

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管理会计的目标处于最高层次。所以,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工作中,首先要正确确定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指管理会计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可以分为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具体化,它的主要内容是,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规划企业经营目标,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考核与评价企业各部门的经营业绩。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除了上述的管理会计目标外,还应包括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基本假设、对象、要素、内容、职能和方法等内容。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以管理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以管理会计基本原则为指导,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基础性方法、预测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方法、预算编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和业绩考核与评价方法等。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应遵循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它应来源于实践且上升到理论高度,能够对管理会计实践活动起到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当然,这是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有待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五)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

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因为不能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要而经常受到批评。这些批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迅速变化的商业环境。①在新的商业环境下。管理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如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造、柔性制造和时间竞争。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套通过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理解、达到甚至超越顾客的需求来寻求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它是一种努力消除所有浪费、缺陷和不能增加公司价值作业的管理哲学。适时制造,是一套按照市场需求“拉动”产品通过制造流程的生产系统。它是一种通过削减存货水平,努力消除非增值作业的制造哲学。它追求的目标是“零库存”和“零缺陷”。柔性制造,是指从制造一种产品转到制造另一种产品,丽不会招致显著时间延迟或成本增加的能力。它是与富裕社会形成相互联系,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而产生的。时间竞争,强调缩减开发、制造和交付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它强调的是高效率,通过时间的缩短,从而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力。伴随着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造、柔性制造和时间竞争理论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逐步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作业成本管理。

价值链是指从原料的采购到产成品的销售与服务全过程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作业。价值链涵盖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作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思路包括找出企业的优势链条。集中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把它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找出企业的弱势链条.想方设法将其加固;如果加固成本过高,则可以考虑业务流程外包(BPO)。②战略定位分析主要是考虑不同竞争战略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成本领先战略是通过设计一整套行动,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并提供给顾客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差别化战略是通过设计一整套行动,生产并提供一种顾客认为很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断地使产品或服务升级,具有顾客认为有价值的差异化特征。

在业绩评估成本方面,成本领先战略强调成本控制在维持毛利中最为重要,而差别化战略则侧重创新,而非成本控制。在完成预算的重要性方面,成本领先战略强调预算是监控成本的主要手段,而实行差别化战略时,为允许产品改良,预算设定的比较宽松。在作为定价决策依据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方面,成本领先战略强调定价决策对客户的购买决定至关重要,产品定价的依据是成本的高低,而差别化战略认为客户购买的是最高质量,而不是最低价格,定价的依据主要是产品的质量。在营销成本分析方面,实行成本领先战略,营销开支在产品差别很小的情况下不是很关键,营销成本一般比较低,差别化战略适当侧重营销是

关键。在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方面,成本领先战略认为,为了达到或击败竞争对手的价格并保持可接受的利润,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很重要。差别化战略认为,竞争不是基于成本,重要的是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而非其产品。

作业成本管理强调对产生成本的作业进行度量的能力是提高业绩的关键。作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之上的,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按照单一标准分配所有的制造费用,会歪曲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业成本法认为,不同的制造费用明细项目是由不同的成本动因引起的,通过成本动因分析,按照不同的成本动因,选择不同的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各个明细项目。作业成本法不是简单的就成本论成本,它将重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上,从各项作业产生的必要性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另外,作业管理还关注导前期。导前期是指处理、移动、存储和检验存货所需的时间,通常导前期越长,产品的制造成本越高。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管理会计_理论_工具与方法

管理会计 第一部分:理论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的构成众说纷纭,下面对几种较为主流的看法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种,来自宋献中于1995年发表在《会计研究》中的题为《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目标;4、管理会计对象;5、管理会计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种,来自劳汉于1995年发表在《财会审论坛》中的题为《论管理会计》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原则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3、管理会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事物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 第三种,来自今池于1999年编著的《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一书中的观点:1、目标;2、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原则;4、技术 第四种,来自王隶华的《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中的观点:1、本质,即概念;2、对象;3、职能;4、目标;5、任务;6、环境; 7、假设;8、原则;9、道德;10、哲学;11、文化;12、程序;13、方法;14、行为 第五种,来自茂竹在其《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一书中的

观点:1、假设;2、对象;3、目标;4、信息质量特征;5、职责;6、重要活动 第六种,来自孟焰的于2004年发表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中的观点:图示如下 基本理论概念结构应用理论行为主体理论 目的目标技术规理论职业教育 本质假设 职能原则 对象要素实务操作理论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方法 一、成本计算方法: (一)成本形态的计量 1、工程分析法:根据成本应该是什么而非成本现在是什么来计量成本性态,它需要对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原料、物料、劳动力、支持服务和设备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2、账户分析法: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并将与该成本动因相关的各账户分类为变动或固定成本。 (二)成本的计量 1、传统作业成本法(ABC):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围,是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为准确真实。 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BC):对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改进,考虑了闲置的产能,运用“时间方程式”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某项活动的具体时间,更贴近复杂的现实运营,避开对员工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对策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科学管理与决策 134 办公室业务 2012?10 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刘东山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的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但因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不深入,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使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强化管理者的战略管理会计意识,提升会计人员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力,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等对策来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的作用。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特征;问题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无 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为了满足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时、空、量上的限制,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的理念,运用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对会计成本费用的归集,对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等环节,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决策有效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系统性。战略管理会计既提供利益相关者关心的财务会计信息,又提供对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第二、长远性。战略管理会计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注重企业的未来经营和中长期战略规划。第三,权变性。战略管理会计是在变动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各项决策分析,是运用权变管理思想,实施动态管理来促进企业战略会计信息实用性的提升。第四、外倾性。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特别重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时刻关注行业市场的变化。 二、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起 步较晚,部分企业推行了目标成本和目 标利润考核机制,重视控制成本费用及差异分析,但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这制约了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三、完善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对策 (一)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使其制度化 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刚刚起步,一方面,应结合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加大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条件和企业的实际,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并逐步创造条件使战略管理会计制度化,为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管理者、财会人员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水平和能力。 (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理会计的认识 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促进企业管理者战略管理会计意识的逐步培养,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人员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作用,从而放手让会计人员自主进行会计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加强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必然要求要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态度、职业水平和实际业绩的考核,创造 条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培训,在教学中 注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案例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把握管理活动的实质,增强战略管理会计实用性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因地、因时、因事地解决企业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良好环境 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依据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为新《会计法》制定出可行的实施细则,帮助企业会计人员有效操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公平、透明、公正的外部竞争环境。企业自身要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 (五)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库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及时向企业管理者及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战略性、预测性、决策性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库,同时大力培养企业自身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会计人员及时收集、有序整理全方位的相关信息,并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地科学筛选、分析与企业长期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精准地掌握外部市场动态,全面掌握企业内部真实经营情况,达成内外会计信息顺畅交流、沟通的渠道,逐步形成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财务信息架构的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兰锦.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 ].河北大学,2006. [2]徐汉明,徐纪平.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成长中的作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08(3):57-59. [3]喻晓飞.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 ].财会研究,2010(7):34-36.

管理会计期末重点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知识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判断 难度系数:* 单选题:从服务对象上看,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 D )。 A.企业的投资者 B.企业的债权人 C.企业的 D.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

-本章完-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知识点一:成本按性态分类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判断 ?难度系数:** 1、固定成本

?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BC )。 A .广告费 B .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 C .技术开发费 D .计件工资 ? 判断题:固定成本是一种长期都不发生变动的成本。( ) 2、变动成本 ? 多选题: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的特点是( )。 A .单位额保持不变 B .总额保持不变 C .单位额与业务量成反比例 D .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 3、混合成本 4、其他成本概念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 A .沉没成本 B .约束性成本 C .机会成本 D .联合成本 ? 知识点二: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历史成本法 ? 出题形式:选择题、计算题 ? 难度系数:*** ? 多选题: 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 )作

为低点和高点。 A.(50,100) B.(60,120) C.(50,120) D.(70,130) ?知识点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计算、简答 ?难度系数:*****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变动性制造费用 D. 固定性制造费用 ?计算题: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无期初存货,第一、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28 000件和 22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8 000件和23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 位售价为20元。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200 000元;销售和管理费用全是固定性费用,每年20 000元。 要求:(1)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第一、二年的税前利润。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二年的税前利润。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找出我国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其对现代管理环境的适应性并积极促进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通过利用有关信息,把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企事业规划、决策、控制及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活动。不难看出,管理会计不仅能够促进包含成本计算在内的管理会计改革,此外还有利于释放隐藏在经济转型中的管理因素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今后经济理论建设的重点就是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与此同时,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人才建设。管理会计人才是建设其他各方面的依托,也是实施指引体系、理论体系、信息系统与咨询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国虽然从数量上看是会计人才大国,但从质量上来说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总体来说,我国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过于偏重财务会计方面,泛泛而学,高端的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在管理会计人才上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就需要培养大批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适应改革的需要、还要有勇气承担改革重任,将管理会计中各项建设实施完善,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全面

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自1992设立以来至2020年底,已经培养初级会计师326万人,中级会计师146万人,高级会计师近12万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自1991年正式创立到2020年6月30日,已经培养注册会计师超过20万人,培养会计领军人才1132人,但是,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尤为匮乏,力量较为薄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瓶颈。 三、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事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迫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大部分都放在财务会计上,仅仅局限于记账、报账方面,不能够较好的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偏向于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力量十分薄弱,与美国大部分企业中90%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且75%的工作时间用于进行决策支持还存在很大差距。显然在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时我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决策型人才对管理会计缺乏全面的认识。管理会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然而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领导层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很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也比较片面,不能准确的认识到管理会计存在的价值,加之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一般也没有能力胜任相对应的管理会计工作,从而导致管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最终版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管理会计目标 年级层次本科 学生嘉伟 专业会计

摘要 管理会计目标是在管理会计网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管理会计行为的航标,是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和行为准。会计与经济效益的"血缘"关系正被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所认识,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强烈追求;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但是,会计的基本目标如果直接作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这个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经济效益从时间角度看有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之分,从空间角度看有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之分,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长期持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从概念和性质上它与会计基本目标是相一致,从容上又有别于会计基本目标,它从自身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更具体、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基本目标,这使它从本质上有别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分支体系。本文着重论述了管理会计目标的涵与外延, 提出了管理会计目标的涵是“在向资源提供者反映资源受托管理情况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观点, 从不同方面概括了管理会计目标的外延, 并对管理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管理会计网络;基本目标;涵和外延。

目录 摘要 (1) 1、研究背景 (2) 2、管理会计目标的意义 (4) 2.1 管理会计目标的地位决定了其重要性 (4) 2.2 管理会计目标的理论意义 (4) 2.3 管理会计目标的实践意义 (5) 3、管理会计目标的涵与外延 (5) 3.1 管理会计目标的涵 (5) 3.1.1 向资源提供者反映资源受托管理情况。 (5) 3.1.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7) 3.1.3 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 (8) 3.2 管理会计目标的外延 (9) 4、管理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 (9) 4.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 (10) 4.2 企业目标 (11) 4.3 管理会计职能 (11) 5.管理会计的目标设定策略 (12) 5.1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 (12) 5.2 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 (13) 5.3 服务于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13) 5.4 建立系统 (13) 5.5加强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13) 5.6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 (14) 6.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15)

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doc

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企业的管理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想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目前,管理会计弥补了传统会计职能上的不足,实现了企业的财务信息记录、审核和会计信息提供的同步,能够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提供综合的决策信息。它的主要职能是把财务信息和决策管理联系起来;提供基于会计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有效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人员的理论基础不够坚实,做不到行之有效;它的局限性使其在实务运行中起不到明显成效,所以为了更好地在经营、发展方面给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只有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并对企业价值的管理与创造给予相当重视。因此,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有效的预测。只有做好管理会计工作,企业才能对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成本,所获利润等做出合理的预算。管理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目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对企业可能需要面临的经营活动方面的风险提前做好准备;还要通过专业分析手段,对企业各类资源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为发挥企业资源的最大效益、激发生产潜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提出有效的经营决策方面的建议。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被应用与建立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为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健全完善考核指

标的方式去激励员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竞争力就会相应得到提升。 二、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进行管理会计方法创新 管理会计是整个企业的一个控制系统,它可以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对比以及监督等手段,使企业的生产、销售等过程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减小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管理会计方法应该综合各种管理要素管理会计不仅要根据财务信息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还应该分析企业的销售情况,分析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时间段内企业所要面临的市场环境,预测市场的动向,管理会计方法应该形成一套管理规范,应该从相关管理理论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不断的规范和完善管理会计方法。管理会计方法的改进主要是受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影响。受管理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方法从各种管理理论中总结管理的方法,使管理会计更加适用于企业的管理,提升其应用价值;受经济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强调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记录以及管理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对财务信息等进行周密的分析,提升决策信心的可靠性。 (二)建立起独立的管理系统 我们知道财务会计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企业财务的核算,其目的较为单一,与财务会计方法不同,管理会计方法则是旨在对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如果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财务会计分离,那么管理会计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两者混淆不清将会从很多方面限制管理会计发挥作用。两者分离之后,管理会计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诸如财务要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更加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的各方面业绩进行更加全面的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号: 2012061042 学院;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专业: 会计学姓名: 徐铭璠 摘要: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大概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管理会计对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效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会计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它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随着管理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本文将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探讨管理理论的演进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并提出现阶段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的新特点和为所而临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方法 管理会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传统会计学科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从管理会计产生以来,在企业应用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财会人员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广,理论的研究,管理会计得到小断的发展和充实。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需求以及会计工作结介的产物。它将企业管理需求和会计需求结介起来。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企业管理所需求的信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地位及影响日益上升。但是管理会计应用推广中仍旧有许多问题,其中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小够完善,管理会计实施人员的自身素质小足,以及社会经济环境阻碍着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传统的会计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会计便和管理巧妙结合起来形成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作为从会计系统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领域,与财务会计共同形成会计学科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口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它对帮助企业管理者科学的制定经营决策,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有效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然管理会计是管理对会计领域的渗透,所以其中势必包含大量管理理论。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二、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一词于1952年伦敦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正式提出,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在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中,对其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美国会计学会((A A A)管理会计委员会于1958年将管理会计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与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符合合理的经济口标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些口标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是对管理会计的首次明确定义。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lNI A)于1958年发布了首个管理会计公告(SM A),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确认、计量、积累、分析、提供、解释、沟通管理者在规划、考核与控制组织以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责任中所使用的财务信息的过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于1988年将管理会计定义为“是对管理当局所应用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鉴定、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输的 过程”。英国特许管理师协会((C lNI A)于2005年将管理会计定义为“运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原则,用以创造、保护、增加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营利及非营利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经过几十年来管理会计领域的巨大发展,管理会计口标由“交易和合规”为导向向“战略合作伙伴”转变,为适应这一变化,IMA于2008年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新定义,即管理会计是一种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财务报告与控制力一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引进管理会计,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

最新大学管理会计期末重点概念整理

第一章:总论 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相关资料,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利用,实现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与考核的一个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管理会计的目标:第一个层次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个层次为管理会计具体目标:采用各种专门方法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利于实现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各种有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管理会计的对象:三种不同观点:现金流动论、价值量差、资金总运动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起源相同2.目标相同 3.基本信息同源4。服务对象交互5.某些概念相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为性态。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特点:1.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即单位成品的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2.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即变动成本是一条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斜率越大。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基本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相关范围及线性关系假设:假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水平始终保持不变。 3.本量利分析一般假设只有单一产品,或者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假设品种结构保持不变。 4.产销平衡假设:即期初,期末的产成品存活数量不变。 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量或销售额下,销售收入刚好等于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企业的净利润为零。 保本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即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安全边际:是指产品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的部分。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第四章:经营预测 什么是经营预测:是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发展趋势事先提出的一种科学预见。 成本变动趋势预测:是按照成本性态的原理,根据本企业的历史成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关键词: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简介: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内容: 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1,(08):81-82. [2]徐璟。依托校企合作重构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好家长,2021,(51):48-49. [3]包纯玉,张新华。ERP时代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1,(10):90+92. [4]裴畅。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设工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1,

(20):78-79. [5]钟燕,唐金玉。浅谈中职班级的特色管理--寓企业财务哲学于班级管理中[J].现代职业教育,2021,(20):174-175. [6]谢小春。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68-69. [7]郭建立。浅议会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76. [8]严水荷。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28-30. [9]张巧英。论如何实现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54. [10]张燕。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31. [11]方乐。地市电大“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160-161. [12]徐筱朦。浅析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21,(34):121. [13]杨健文。管理会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236. [14]李乐言。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236. [15]何志明。基于DEA的高职专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1,(39):83-84. [16]何雪锋张鑫。“阿米巴”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N].财会信报,2021-09-04(B07)。[17]何雪锋张鑫。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的新助手[N].财会信报,2021-09-11(B07)。[18]高思源。经

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

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 管理会计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萌芽发展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运用,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其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会计学科在我国一向是偏重于规范研究的,但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对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研究,吸引了学术界太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规范,整个学科建设陷入“何去何从”的尴尬境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要回到实践中去用实证法加以验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与发展管理会计实践。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的哲学思想,立足于企业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实际需要,通过借鉴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促进相关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本文共九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该研究课题的重大意义。第二章在深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对象各路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即成本—效益论,并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入论证。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正确定位,是整个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第三章简要分析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管理会计目标应围绕研究的对象产生,反映成本管理的效果。 文章的第四章,是关于管理会计的假设问题。本文从管理会计假设的基本特征入手,提出了会计主体分层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灵活分期假设、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假设以及经济利润最大化假设等基本假设内容,以期更好地指导管理会计的实践。本文第五章深入分析了管理会计的原则体系,在批判各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借鉴财务会计的老办法来重新构建管理会计原则体系,即划分为原始资料获取及处理原则和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两大版。

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历程_余红燕

综合 S y n t h e s i s 自上世纪初期发源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会计已走过百年征途。回顾百载发展,西方会计专家普遍认为,管理会计可分为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大阶段,传统管理会计的时期较为短暂,前后仅仅40年时间。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已进入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而中国的管理会计,也正是从这个时间开始逐渐获得应用和发展。可见,在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上,中国与世界是同步的,都已走过了60多年的悠长岁月。60多年间,我国管理会计走过了计划经济时 代,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执行性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期;走过了市场经济模式确立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会计体系发展期;直至现在面对世界性的经济放缓和信息技术的扑面而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无可避免地来到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发展期。 60多年间,每一次管理会计的变革,始终都是由经济环境的每一次巨大变化所推动。从计划经 济下的责任会计至上,市场经济下的计划决策会计,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价值创造会计——环境进化不断带动学科进步,这是结论,也是规律。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为脉络,全面回顾和记录60多年来中国管理会计的变迁和发展,以期反思历史,更好地奔向未来。 1950-1991 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期这个阶段,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明确和建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结合我国经济政策的变迁史,又可分为前后两 个阶段。 前半阶段从1950~1978年,这个阶段是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因此,成本及其考核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作为的事情。也是国家必然要重视的事情。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使得我国企业在这个阶段涌现出大量对管理会计的探索性应用,包括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和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等。 后半阶段从1979~1991年,这个阶段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经济建设思维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举,且市场经济的成分逐渐加强。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国家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同时,结合经济责任制的贯彻和深化,厂内经济核算纳入到了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如责任会计制度等;另一方面,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有一定活力的国有企业涌现出来,并把目光转向市场和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掀起了责任会计应用的高潮。 1951年 我国学习苏联的经济管理经验,开始实行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但是,当时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内容还仅限于企业与车间两级核算,在车间核算的基础上,班组核算开始获得应用。班组核算将核 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历程 余红燕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大纲1.doc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大纲 (2012年11月) 1.复习依据 (1)《管理会计学》教师上课课件(录像) (2)《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3)在线作业 (4)复习题 2、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只打对错,不改错)。 四、简答题:(2小题,共10分)。 五、计算题:(4小题,50分)。 3.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高点是指() A、单位成本的高点 B、成本总额的最高点 C、业务量的高点 D、成本与业务量的最高点 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C、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D、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3.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C、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4.财产税、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属于() A、混合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5.当期初无存货,期末有存货时,变动成本法营业净利()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当预计销售额确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额受()的影响。 A、销售额 B、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C、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D、销售量 7.在变动成本法下运用成本加成定价时,加成的内容包括()

A、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目标利润 B、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C、固定成本和目标利润 D、变动成本和目标利润 8、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低于正常价格的追加订货的决策,其决策依据是() A、销售数量多 B、变动成本大于单价 C、不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D、单价大于变动成本 9、在零件自制、外购决策中,若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成本平衡点的业务量为1000个,当全年需要零件数量为1500个时,企业应选择()方案。 A、外购 B、自制 C、自制或外购 D、以上都不对 10.在先进工艺和落后工艺加工的决策中,若采用先进工艺方案和落后工艺方案成本平衡点的业务量为10000个,当全年需要加工8000个产品时,企业应选择()方案。 A、先进 B、落后 C、先进或落后 D、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哪种情况称为成本的有利差异()。 A.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B.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C.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D.以上都不是 12、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 A、利润中心 B、成本中心 C、投资中心 D、责任中心 13.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作() A、人工效率差异 B、生产能力差异 C、生产成本差异 D、工资率差异 14.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中心是() A、成本中心 B、利润中心 C、投资中心 D、采购中心 15.确定盈亏临界点是()的核心。 A.成本性态分析法 B.本·量·利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16.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固定成本线是一条() A.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反比例曲线 C.平行于x轴的直线 D.平行于y轴的直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等特点。 A、工作点侧重于未来 B、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 C、程序固定、具有强制性 D、会计报告具法律效力 E、服务对象侧重于企业内部 2、下列()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A、广告费 B、管理人员工资 C、房屋设备租金 D、科研试制费 E、职工培训费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2013-7-11 9:3袁萌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 20世纪初期,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管理会计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世界经济在最近的高速发展在西方国家的各大企业中获得了推广和运用。 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但在三十几年短暂的时间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开始涉及从战略总体上进行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已渐渐从定额数量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转变,从项目、部门区域管理演变为全面的战略管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成果研究的逐步拓展和实际经验的逐渐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趋于融合。管理会计高速发展能够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短,仍然有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硬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 近些年来,伴随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和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面临很多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企业深刻分析对经济环境,采取新的积极的管理方式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强化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2、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123

编号: 审定成绩: 先锋软件学院xx届 毕业设计(论文) Basic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innovation 学生姓名: 专业:会计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xx 年5 月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管理会计进一步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怎样将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以至有些人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否应用于实践产生怀疑。出现这种状态的症结何在? 怎样才能使管理会计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得以广泛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索。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症结剖析 (一) 管理会计本身的弊端。 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会计的、统计的或数学的方法, 但用得最多的是经济数学方法。它将管理会计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 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优化的数量关系, 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至本世纪70 年代初,在管理会计思想发展中出现了“信息经济学方法”, 试图将成本会计的“绝对真实方法”和“条件真实方法”归结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中。这种微观信息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使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试图用理论来改变实践。他们在书斋中为实践工作者设计了一些复杂的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经济数学模型, 有些模型直到今天还难以在实践中运用, 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二)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弊端。 在中国会计史上,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早已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类似于管理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目前我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然倾向于注重理论,追求科学化,而忽略对可操作性的探索,而且大多是借鉴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来说,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是其得以构建并付诸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这些都会对管理会计目标产生影响。 二、出路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该以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践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管理会计系统为保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转变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对企业而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引进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 发展,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我国引进管理会计已经有很 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依旧不尽如人意。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管理会计应用不足这一问题,只 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确保企业能够实 现自身的发展战略。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将企业的责任中心作为 核算主体,将企业的资金流动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从而来提升 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者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将决策理论和管理理论等完美的结合起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 高效的、合理的规划,从而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一)缺失专业人员一个优秀的管理会计师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一个 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 丰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处于 不败地位。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是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也为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不强。管理会计虽然是企业管理学科的一 个分支,但是它绝不像表面上那样,是一种简单的核算行为。准确地说,管理会计水平直接决定着公司的发展,一个优秀的管理会计师必 须在各方面对企业的管理做出专业并准确的决策。因此,管理会计水 平不仅体现着企业管路者的价值观,也检测着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存有一个主要问题:管理意识薄弱。造成这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