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邓三概论教学大纲

毛邓三概论教学大纲

毛邓三概论教学大纲
毛邓三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The Fundamentals of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课程编码:07011015 开课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96学时;6学分 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上搞清楚近代以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和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怎样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的理论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问题,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学好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2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

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通过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讨论而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通过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及其之间辨证统一的关系。

难点:理论创新如何服务、落脚于实践创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7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它同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的区别;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建设创新型国家。

难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搞清楚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并能够明确它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的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从毛泽东的“两步走”战略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和贯穿在其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品格。

重点:为什么提出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辨证关系;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清楚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明确和熟悉改革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中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改革是革命,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的简要进程和重大成就;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历史、现实和理论依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它的含义、简要进程和成就;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

重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大胆向前闯,大胆创新的总标准、总依据。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1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内容,指出它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理论探索的重大成果。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强调应当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坚持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搞清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历史的分析,肯定其历史作用,指出问题所在,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历史和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的改

革,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难点: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需要学生了解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什么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进程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在国家和法的理论上的根本区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涵义、形成和发展、实质、特色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成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包括我国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特点和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特点和成绩。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和现阶段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主要内容及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民主、自由、人权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树立正确的民主、自由、人权观。

重点: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什么在当前还必须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阐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重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学时

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的过程,结合中国现实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重点:正确理解“社会”的含义;正确理解“和谐”的含义;准确把

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

难点: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发展

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政策。

重点: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难点: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重点:毛泽东、邓小平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问题;江泽民、胡锦涛继续坚持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从“和平崛

起”到“和平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和主要目标是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

难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7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正确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关于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难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贯彻党的宗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决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

第三节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概括地集中讲党的建设问题。

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为什么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

难点:分析理解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三、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闭卷;

2、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30%,期末70%。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国家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2、参考书

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师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学时备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2 学时

第3学期本章安排

专题讲座(8学

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精髓

5学时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7学时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学时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学时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学时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5学时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1学时第3学期本章安排专题讲座(7学时)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5学时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学时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学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5学时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5学时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

靠力量

7学时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学时

其他各章在第3学

期安排综合讲座

等25学时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1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是: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2、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组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三个代表”的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5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4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实现共同富裕 2、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行依法治国 D.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谈专题授课法在“毛邓三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谈专题授课法在“毛邓三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中采用专题授课法,是保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需要,是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方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在实践中普通高校运用此教学方法的客观必要性、重大意义及面临的困难,并对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此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毛邓三概论专题授课法“两课”教育普通高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毛邓三概论”)在高校“两课”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所谓专题授课法,就是在对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从中选取若干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讲授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专题教学是由不同学科背景,曾从事新课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北京大学于1997年开始,将“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内容分为12个专题,分别聘请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及领导干部以讲座的形式授课,效果很好。但是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授课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此教学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试析专题授课法在“毛邓三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一、采用专题授课法讲授“毛邓三概论”的客观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一)学生方面 首先,采用专题授课法讲授“毛邓三概论”有利于突出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高素质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居于首位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邓三概论”是新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时最多、联系实际最紧密的学科,其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毛邓三概论”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专题授课打破了教材面面俱到的章节体系,改变了平铺直叙的传统教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3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第三,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是:①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②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③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它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3、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是什么?手段有哪些? (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一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是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 三是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四是采取各种措施,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 一是经济计划,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它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二是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三是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 四是必要的行政手段,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8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D) A.无产阶级专政 B.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按劳分配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公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A)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的状况 B.经济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10、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是因为股份公司(C)

《毛邓三概论》

《毛邓三概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P2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何在?P3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5 第一……(首句) 第二……(首句) 第三……(首句)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P5-6 5、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6-7 第一……(首句) 第二……(首句) 第三……(首句) 6、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P8 7、简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P9

8、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标志是什么?P10末行-P11首行 9、群众路线包含哪些内容?P13 10、群众路线具有哪些作用?P13 11、简述独立自主的内涵?P13 12、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有哪些?P13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所具有的重要意义?P14

14、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15 1.……(首句) 2.……(首句) 3.……(首句) 15、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P14 16、如何看待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P16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P17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历史意义?P17

19、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19 2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依据?P26末段 首先……(一句话) 其次……(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含哪些方面内容?P27 22、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P27 23、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28 1.……(首句) 2.……(首句) 3.……(首句) 2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P33-34段首 25、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实际”的现实意义?P33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0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如下: (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3)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后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2、如何理解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答: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这是因为: (1)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重在建设、繁荣学术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 (1)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2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是: (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 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至少50年不变,50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 2、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1)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 四、论述题 1、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

毛邓三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The Fundamentals of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课程编码:07011015 开课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96学时;6学分 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上搞清楚近代以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和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怎样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的理论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问题,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学好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2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9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简答题 1、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是: (1)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土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继续完善扼制结构,在积极发慌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3)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分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②根据公有制经济的产业性质、规模大小等特点寻找和发展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简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状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种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6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二、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 ①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④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②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正确。 三、简答题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7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 A.依法治国 B.权力制衡 C.人民当家做主 D.多党合作 2、我国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C) A.村一级 B.市一级 C.县一级 D.乡一级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B) A.基本政策 B.基本方略 C.基本方针 D.基本方法 4、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加强法制教育 5、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B)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依法治国的目标 D.社会稳定的大局 6、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 A.制度化、法律化 B.合理化、制度化 C.法律化、科学化 D.制度化、有序化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 8、民主首先是(A) A.一种国家制度 B.人民的自由 C.阶级斗争的工具 D.人类追求的目标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D) A.民主是手段 B.民主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的制度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1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A) A.无产阶级专政 B.共产党专政 C.民族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联盟专政 12、我国的国体是(B)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汇总

毛邓答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P4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容?P31 - 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容?P41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

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5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简答题 1、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要意义。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经济发展国为什么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中心。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效益处于核心的地位。它们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但也会产生矛盾。 (1)速度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多了,比例协调了,才能取得经济效益;比例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而经济效益是中心,没有效益的速度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经济效益,必须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我们应当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 3、为什么农业是基础?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答:(1)农业是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①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②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农村是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 ④农业的大力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2)我国发慌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我国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二十世纪末能否到达小康水平;因为农产品是城乡人民的必需品,所以又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③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书面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快速发展。 (3)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靠科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 (4)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分子间缩合。乡镇企业对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6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B)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军事问题 D.外交问题 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D) A.单极化 B.两极化 C.三极化 D.多极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5、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C) A.四个经济特区 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7、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D)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B)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C.资产阶级的****主义 D.社会、经济全球化 9、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运动 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毛邓三概论1

毛邓三概论1 11163 要世发 一、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哪些? i.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ii.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iii.是中共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如何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i.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生机的源泉; ii.理论创新问题上必须坚持正确的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iii.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iv.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4、简述“一化三改”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如何? i.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ii.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iii.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造。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i.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ii.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iii.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7、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i.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ii.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 1

毛邓三概论社会实践

毛邓三概论社会实践

一、来自社会的观察与分析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才是常青的。前面完成的环节我们叫做“读万卷书”。这里,我们就要“行万里路”了。当然,只要你留心,只要你愿意动脑筋,你不必来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只要低下头,社会就会向你提出它的疑问,表露它的关切。关键是你得有一个与它交流和沟通的心灵,它会让你获得来自社会的观察与分析。 要求: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三五人(不超过5个人)一组集体进行,所进行的调查一定是与所学课程有理论上的联系的社会存在,然后给出调查记载,即具体参与调查活动的记录或报告。 1、调查事项(调查事项名称):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2、调查活动记录(具体操作步骤): 以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2

二、思想和问题一起谈 为学贵有问,小问小进步,大问大进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我们既要谈思想,也要谈问题,而且要一样多,一样也不能少。这大概应该是我们求学的一个方针。没有问题意识,思想难以生根坚定,没有思想撞击,问题将无助于进步。 要求:根据上述社会调查,就所调查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是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并记录下你对该问题的疑惑或看法。 1、你的问题或疑惑: ①如何遏制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 ②如何消解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③如何拓宽缓减巨大就业压力的渠道 2、你的看法或观点: 1、应该通过扩大最大化就业的政策和渠道,让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就业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 2、应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从各个层面上加以落实; 3、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扩大多种就业形式和各类就业渠道; 3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二、辨析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①正确。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①错误。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生产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重要例题贯穿在邓小平的全部理论之中。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稳定力量。中国发展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为解决所有问题提供物质保障。 (4)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4、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