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2013年03月28日 09:15

来源:宁波日报A8版

|更多

甬剧传承基地落成典礼在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举行

惠贞书院的学生们正在给菱形风筝上色

望江小学小童星在央视闹元宵特别节目中演出

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的学生表演姚剧

鄞州区优秀非遗校本教材

上林湖的传说、粉塑、工艺竹编、箍桶技艺、犴舞、蛟川走书、木偶摔跤、水火流星……这些名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这些植根在宁波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段久远的记忆,与现代都市生活相隔遥远。然而,在宁波许多中小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它们所吸引,正在关注、学习、传承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切,要归功于我市文化部门推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什么保护和传承发展?人。的确,戏要有人唱,舞要有人跳,工艺要有人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它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遗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宁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

目前,我市171个非遗项目中已有36个传承基地放在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学,其中有12个被列入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名单,涉及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7个大类。

“‘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宁波非遗传承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在服务于现代社会之外,更为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寻觅潜在的传承人打下了基础。同时,中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对学校来说,非遗的浸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助于在中小学中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学校也借此形成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宁波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非遗进校园”活动。

本土戏曲唱响校园

“月光泻银映碧波”、“杜鹃妹真好心,帮助我磨粉”、“我格阿爹起得早”……在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每星期有两个下午,校园内回荡着经典甬剧《田螺姑娘》、《杜鹃》、《九斤姑娘》选段抑扬顿挫的旋律,学校甬剧社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板有眼地学习唱腔、进行身训的场景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甬剧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的宁波戏剧,它从农村田头山歌、唱新闻等演化而来,体现了宁波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传承这一体现浓郁宁波地域文化特色的戏剧艺术,甬剧把传承的目光瞄向中小学校,开展甬剧进校园活动,先后在江北区育才小学、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成立了“甬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让传统戏剧在校园“活”起来。

从2011年4月起,望江小学与宁波甬剧团合作,开展了《甬剧文化在农村校园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写了宁波市第一本少儿甬剧教材《乡韵》和《宁波方言简单学》,还请来甬剧专业老师,从零开始教孩子们宁波话、唱腔、身段。

来到望江小学,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甬剧文化气息:校园墙面汇集了各种甬剧知识、名家风采组照等;校园广播每天播放甬剧经典唱段等;孩子们吟唱的校歌是专门创作的甬剧版。2011年11月,陈露茜、陆永园两位同学演唱的《杜鹃》片段在央视戏曲频道《快乐戏园》“周末大比拼”中获得银奖;2012年元宵节,李雅林、戴佳莉和卫婷的《田螺姑娘》、《半把剪刀》参加了央视戏曲频道“闹元宵”特别节目的演出。

甬剧团导演王红钢作为传承基地的专职老师,连续三年每周都到学校为孩子们上课,他为孩子们认真学习的热情深深感染,“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尤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他们努力克服语言关,从学甬剧开始,了解宁波地方戏、了解宁波文化,难能可贵。”

校长褚炳君告诉记者:“如今,望江小学大多数小朋友掌握了甬剧知识,并渐渐喜欢上了甬剧艺术,一大批家长也被带动着开始了解和关注甬剧。”

无独有偶,同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宁波另一个剧种姚剧也正收获着“非遗进校园”的硕果。从2004年起,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成为姚剧进校园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如今,学生人人会唱姚剧,并多次在市、省、全国戏曲比赛上获奖。

此外,蛟川走书、宁波评话等地方曲艺类非遗项目也分别在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钱湖旅游学校设立了传承基地,让宁波传统戏曲扎根在学校、留驻在青少年的心田。

手工技艺找到传人

剪纸、粉塑、宁波农民画、泥(雕)塑、竹刻、竹编、风筝制作、泥金彩漆……这些宁波民间优秀的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曾经像一颗颗明珠,焕发着夺目的光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传承人也面临着年龄老化的问题。如今“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它们在校园生动地传播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熟悉并掌握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让它们走上了现代化传承之路。

在鄞州区,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在中小学校遍地开花:中河街道东裕小学———彩灯扎制技艺传承基地,姜山镇实验中学———泥塑教学传承基地,石碶街道冯家小学———灰雕教学传承基地,钟公庙中学———泥彩塑、剪纸教学传承基地,古林镇蜃蛟小学———彩线刺绣技艺传承基地,横溪镇中心小学———箍桶技艺传承基地……各具特色的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风筝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北区庄桥街道以其风筝特色成为“浙江省文化艺术之乡”,宁波惠贞书院作为风筝项目传承基地,也同样上演着“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好戏。学校从2009年9月起,开设风筝选修班,请来被誉为宁波风筝“第一人”的邵国强老师授课,并将学生制作的优秀风筝作品放在学校文化长廊中展出,利用大课间活动以及体育活动时间,开展风筝放飞竞赛。如今,宁波风筝制作工艺传承现状良好,让老艺人松了一口气。

剪纸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基地余姚市小曹娥镇曹娥小学自2008年以来,聘请余姚民间剪纸传承人胡国君、小曹娥民间剪纸传承人许爱妹,系统地开展剪纸艺术教育,营造校园剪纸文化。学生的剪纸作品还在2012年12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淘乐进行时》中播出。在享受传统剪纸艺术带来的无限快乐的同时,剪纸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已经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而由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传承人黄才良打造的“校企合作”非遗传承模式,则为“非遗进校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从2007年起,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与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合作,在工艺美术专业中开设“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黄才良、陈龙大师亲自编写教学大纲、传授技艺,学生则到公司参加实物制作实训,优秀学员还到公司就业。2011年又开设了省级非遗项目“淸刀木雕”培训班。

这一“校企合作”模式为非遗传承人梯队的培养创造了喜人的前景,同时也扩大了宁波非遗的影响力。青海省煌中市职业中学闻讯派6名学生到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非遗传承基地学习泥金彩绘,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梁怡教授专程到公司考察,意欲将公司实训基地建成中国美院版画系、雕塑系的实训基地。这一做法也受到了文化部、教育部的表扬,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09年在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将这一做法予以肯定、推广:“将民族的艺术、民间的文化、民间的工艺,作为职业教育来传承,变成职业教育的专业,并赋予时代特色,使之不断传承下去。”

体育游艺让学子内外兼修

2012年4月18日,奉化高级中学学生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表演了“奉化布龙”,盘、滚、游、翻、跳、戏……40多个动作生龙活虎,让英国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该校的“镇校之宝”、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奉化布龙声名远扬。而早在2008年,该校的学生舞龙队还前往土耳其,在爱琴海边展现“东方神龙”的威风。

奉化布龙的传承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奉化技工学校、尚田中学、尚田镇中心小学、奉化高级中学等学校均成立了布龙传承基地。奉化高级中学更是从2002年开始,把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学生舞龙队为学校争得了全国农运会银牌等数十项荣誉,其中的佼佼者还被北京体育大学特招为民族体育专业特长生。现在,学校构建了“制龙、舞龙、赏龙、悟龙、成龙”为一体的“五龙”教育体系,全校有800多名学生参加了奉化布龙这门选修课的学习。奉化布龙在奉化高级中学的成功传承令校长应伟龙非常开心,他表示,舞龙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奋力向上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

作为“非遗进校园”的成功案例,奉化布龙现在不仅在校园,而且在奉化城乡扎下了深根,奉化现在有200多支舞龙队,他们与旅游结合起来,到各地去表演,奉化布龙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让这一非遗项目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在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每天上午9时,1000多名学生穿着练功服习练四明内家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场景壮观。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明内家拳源自明代道士张三丰,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中对内家拳有评述,民间也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四明内家拳杀富济贫、抗倭保土的传说。2009年这一非遗项目引入五乡镇中心小学后,项目传承人夏宝峰编成一套内家拳行拳操在全校推广。

校长李凌辉总结了学生习练内家拳的益处,“内家拳要用气,练的是内功,强身健体;内家拳的‘要字决’里有‘敬、勤、紧、径、切’等,这些与学生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相结合,能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素养。”

如今,四明内家拳已引入五乡镇中心小学、北仑泰河中学、神舟中学、宁波大学等校园,由学校辐射,在宁波已有2000多人学习内家拳,甚至吸引了美、德、韩等国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它还被列入全国性武术比赛项目。

除了奉化布龙、四明内家拳,走进学校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还有很多,如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的犴舞、木偶摔跤,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宁海狮舞,北仑区柴桥实验小学的北仑造趺,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小学的跑马灯,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的澥浦船鼓……丰富多彩的体育游艺活动装点了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更让非遗文脉在校园绵延不绝。(配图均为资料照片)

(记者陈朝霞)

链接

宁波市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名单

宁波大学(传统武术)

宁波市育才小学(甬剧)

象山县丹城第二小学(剪纸)

象山县爵溪职业高级中学(渔鼓)

奉化市奉化高级中学(奉化布龙)

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姚剧)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木偶摔跤)

北仑区梅山小学(水浒名拳)

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内家拳)

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船鼓艺术)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泥金彩漆)奉化市技工学校(奉化布龙)

慈溪建立民间杂技水火流星传承基地

2014/5/29 2:10:45 来源:慈溪文化馆陆悠悠2014年5月28日浏览次数:选择字号: 大中小

有一种民间杂技表演叫做“火流星”,表演源于唐代,盛于宋代,是流传于北方民间艺人的街头杂耍表演。通常的方式是,用一根绳子,在两端各系上一只小盆,盆内放些易燃的油类,点燃后由演员舞动绳子,两只火盆为两团火球,在空中飞舞。慈溪市龙山镇民间艺人王耀国表演的是“水火流星”

王耀国自小喜爱武术,15岁就拜师学艺,倾尽毕生精力致力于“水火流星”表演及研发。“水火流星”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王耀国独创了10个“火流星”——一个大的铁圆环上系着十个小铜碗,加入棉花、煤油,点着舞动,实实在在的火焰如长虹贯月,时而平旋,时而侧旋,时而空中飞舞,时而地上演绎,各种高难动作应有尽有,但油不溅出,火球始终串连成一圈,令人叹为观止。王耀国表演的“水火流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曾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世博会上向国人乃至世界友人表演,颇受欢迎。

慈溪市龙山镇十分重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推广,拨专款建立了“水火流星”传承基地。该传承基地地处风光秀丽、环境优雅的龙山湖滨公园内,每天有众多的爱好者慕名前来学艺。如今,王耀国手下已有20多个徒弟。看到年过花甲的王师傅对非遗事业的这份执着和坚持,让我们深深感动。

(慈溪文化馆陆悠悠2014年5月28日)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正文

宁波新增1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唱新闻面临消亡危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8096316.html,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1月26日 07:15 【大中小】【打印】

传承人水春华(龙舟竞渡)

传承人史翠珍(金银彩绣)

传承人朱秀定(唱新闻)

本次公布的传承人名单

鄞州有7人:朱英度(灰雕)、张立群(戏台螺旋顶)、马宝春(大头和尚)、闻海平(宁波走书)、朱秀定(唱新闻)、史翠珍(金银彩绣)和水春华(龙舟竞渡);

余姚有4人:杨松炎(十番锣鼓)、刘永章(木偶摔跤)、符永江(精武拳(械)技)和金星乔(石雕);

慈溪有4人:杜松根(上林湖传说)、王耀国(水火流星)、郑飞民(红铜炉制作技艺)和郭永尧(慈溪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北仑1人:周翠珠(造趺);

象山1人:谢才华(剪纸);

海曙1人:董幼祺(董氏儿科)。

记者昨日获悉,浙江省文化厅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18人上榜。至此,我市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58名。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新增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有的是表演邀约不断,有的是后继乏人,而有的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木偶摔跤人气很旺

木偶摔跤是流传于余姚姚北泗门一带的民间民俗舞蹈。它源于民间艺人的一种搞笑活动。表演时,两个木偶人相对缠臂,扭在一起,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展开激烈的搏斗,直斗得难解难分。

提起木偶摔跤,余姚文化馆非遗办的沈信标很是自豪:“我们的木偶摔跤是宁波乃至全省所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还上过央视呢。”

今年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浙江省非遗展演晚会在杭州上演,参加展演的11个精彩的民间非遗均由各地推荐、网民票选产生。而木偶摔跤就是其中之一,足见它人气之旺。

分析木偶摔跤在民间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沈信标认为,这与其本身的特点有关。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有木偶摔跤的地方,总会有欢声笑语。”正是因为木偶摔跤极具趣味性,“有人愿意学,也有人愿意看。”当然,政府的支持也是一个原因,“每次参加活动,政府都有补贴,这也使得表演者积极性比较高。”

沈信标一点都不担心木偶摔跤的传承问题,“省级传承人刘永章定期会去传承基地授课。我们会木偶摔跤的有四五十人,随便拉哪个出来,都能独立承担表演。”

与木偶摔跤有着相同命运轨迹的,还有造趺、大头和尚、龙舟竞渡等群众基础良好的表演技艺性非遗项目,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一些业余团队经常开展表演、竞赛等活动。

唱新闻面临消亡危险

此次上榜的宁波走书,则是最近几年才打了个“翻身仗”。一度走向沉寂的宁波走书,借着作品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契机,并通过“天天演”采购名录的进一步推动,如今在鄞州及周边地区,演出市场日渐走向繁荣。

去年一年,沈健丽夫妇演出数百场,足迹遍布鄞州五乡、石碶、姜山、云龙等多个乡镇。用沈健丽的话说,是“去年一整年,几乎没怎么休息过。”

据了解,目前,两名宁波走书的省级传承人沈健丽和闻海平正在积极寻找年轻一辈传承人,努力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此次上榜的灰雕、戏台螺旋顶、唱新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几乎都是唯一的。

灰雕和戏台螺旋顶,都是用于古建筑中的传统技艺,这类民间艺人因时代变迁,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省级传承人朱英度也将灰雕技艺带进校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普及性的了解和部分技艺的传承。而张立群所带的徒弟中,能够独立从事戏台螺旋顶设计和制作的,依然乏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区几乎看不见唱新闻的表演了。”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陈素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年在舟山一带演出的传承人朱秀定已过古稀,如果还找不到合适的弟子,“数年后,唱新闻这项省级非遗项目就要消亡了。”

记者梅薇通讯员陈科峰/文龚国荣/摄

稿源:宁波晚报编辑:陈奉凤

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在中山广场受热捧

2014-10-04 08:14

来源:宁波广电网T|T字号:打印

昨晚(10月3日),宁波市第五届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在中山广场拉开帷幕,由慈溪代表团献上的10多个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节目,引来台下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和掌声,不少观众表示这些来自农村的节目别有一番味道。

昨晚6时多,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中山广场中央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到7时演出开始时,座位席边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有些观众提早两个小时就到了,很多人还自带小板凳来的”,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刘永成在现场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市民观看的热情这么高!”

刘永成介绍说,农村“种文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种文化’一方面是把农村当地的特色文化像奉化布龙等进行很好地延续传承和繁荣,另一方面是把城市的文化带到农村进行培育。今年的‘种文化’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单位,将农村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推进迅速,目前全市的农村文化礼堂已达到了300多个,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450多个。

昨晚,热闹非凡的鼓舞《威风锣鼓》率先上演,一下子带热了广场上的气氛。随后,龙狮舞《龙腾狮跃》、民间小调《车子灯》、三北小唱《五个阿姨夸福气》等具有慈溪民间特色的节目给城里的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别致的乡土味道,赢得了阵阵掌声。尤其是技艺高超的非遗项目杂技《水火流星》让观众大开眼界,引来叫好声不断。

据了解,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将持续至10月7日。接下来的4天,每晚7时,在中山广场,来自象山县、宁海县、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江北区、镇海区和奉化市的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将带来各具特色的演出。

书、水火流星、抖空竹、承古轩古乐。

2“欢乐”

端午活

动——

2014年

慈溪市

“我们

的节日

—端午”

暨“上林

之韵”广

场文艺

汇演

主办:慈溪市文明

办、慈溪市文化广

电新闻出版局、

慈溪市教育局

6月2日晚上

市虞波

广场

1、“上

林之

韵”歌

舞表

演。

2、未

成年

人经

典诵

读。

3慈溪市

宣传文

化系统

知识分

子之家

建设工

作启动

仪式暨

“知识

分子之

家”走进

农村文

化礼堂

文艺演

主办:中共慈溪市

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文化

6月下旬

宗汉街

道联兴

村文化

礼堂

4慈溪市

庆祝第

九个“中

国文化

遗产日”

暨2014

“非遗

在我身

边”展演

展示活

主办:慈溪市文广

局、龙山镇人民政

承办:慈溪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

心、慈

溪市文化馆、龙山

镇综合文化站

6月13日下午14:00

龙山镇

范市文

体中心

天然大

舞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8096316.html,/art/2014/5/26/art_11044_1091731.html

非遗进校园方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苏藻(校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职责分工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

2016非遗校园传承主题展示精彩活动方案设计

拓东二小“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主题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

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展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有源(校长) 副组长:孙洁 成员:段婧、廖云霞、李易玲、郑勰、刘莉、和金明 四、职责分工 1、学校校长室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具体行政人员安排:(非遗项目宣传、非遗节目安排、非遗课堂督导) 一年级面塑负责行政段婧 二年级剪纸负责行政孙洁 三年级滇式风筝负责行政廖云霞 四年级呜嘟负责行政和金明刘莉 五年级云南评书负责行政李易玲 六年级滇剧负责行政郑勰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

2020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精品】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现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很多戏曲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

“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非遗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一、“非遗”校园之指导思想 围绕“非遗文化充满校园”的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目的,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德育处要求,对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养我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帮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二、“非遗”校园之活动目标 用两年的时间在班级内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非遗”校园之班级理念 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制定了“学会做人,自强不息;学会仁义,宽容豁

达;学会传承,人格出众。”的班级理念。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家。 四、“非遗”校园之班级活动策略 策略一:环境营造,建立“非遗”特色班级 每学期开学初按照学校要求改善教室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外墙走廊使用“非遗”插板做底版张贴学生假期万里行小报,室内主题墙主要布置两大板块内容:规范部分(学校统一要求部分)和班级特色(品格教育、班级理念、学生剪纸或假期小报作品等),两边侧墙和柱台摆放学生的绘画、剪纸、书法等作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策略二:打造人文班级,营造国学氛围 从本学年开始坚持“四个一”,即每日一读,每日一背,每周一课,每期一赛。每天利用早读或午会时间坚持集体诵读经典国学(要求:一二年级《三字经》、《千字文》;三四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五六年级《论语》、《大学。中庸》。)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让学生进行背诵学习,每周上一节经典赏析课,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利用“五一”、“国庆”分别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四个一”并行推进。预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文素养、人生修养。 策略三:“非遗”活动进课堂 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需做到“四个结

非遗日活动总结

我国以百余项活动迎接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记者11日获悉,为迎接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等部门将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来自震区的民间艺人将一展绝活 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从6月11日开始,至9月1日结束。展演的节目是从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中精选出的,以传统戏曲为主,包括福建的高甲戏、山东的柳琴戏、浙江的婺剧、北京的曲艺、江苏的淮海戏、东北的二人转、安徽的傩戏等。 来自四川省包括地震灾区在内的民间艺人,将在6月14日带来四川民族民间歌舞专场演出,其中有羌族演员近20名,有的演员家中有伤亡情况,还坚持参加演出,向全国人民展现四川同胞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传承人露身手珍贵古籍现真容 8月1日至9月15日,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展将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展览以图文展板、实物展品、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我国传承人保护的基本状况和主要成绩。为了让观众零距离地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的非凡创造力,届时将邀请剪刻、编结、织染、雕镌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作现场表演。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将于2008年6月13日至7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办。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列入其中的珍贵古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大型古籍展览,展出的古籍善本近400种,包括六朝隋唐写本、宋元旧本、宋明拓本以及版画、简帛文书和民族语文古籍等。 尽显人文奥运风采 配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也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据统计共有近百场展览、演出、讲座等。 北京市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在北京市16个区县、社区举办“华影争艳迎奥运”全国皮影展、2008怀柔汤河川满族风情展、“感悟端午节俗传承民俗文化”等系列活动;二是在奥运文化广场、奥运主题公园等地举办来自全国其他省区市的有关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广场演出;三是北京市承办的河北梆子、京剧、昆曲演出等剧场演出;四是景泰蓝经典艺术作品展、金漆镶嵌作品展等展览;五是在地坛公园、北京大学等地举办2008北京端午文化研讨会、“端午节民俗知识”讲座、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线访谈等讲座。(记者周玮)

2020年“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0年“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XX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办法(试行)》(X宣字〔2020〕23号)精神,根据《关于印 发的通知》(蚌文广新〔2020〕22号)和《关于进一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蚌文广新〔2020〕34号)有关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 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 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 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 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 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 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 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 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 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四、主要内容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家和各专业剧团,创作、制作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曲目 音像资料,供学校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 (二)聘请和组织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志愿者、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深入学校开展非遗(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确保每个学校至少能听一次非遗(戏曲)知识讲座。

最新“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最新“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XX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办法(试行)》(X宣字〔2020〕23号)精神,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蚌文广新〔2020〕22号)和《关于进一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蚌文广新〔2020〕34号)有关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促使非遗(戏曲)进校园,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蚌山区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精心遴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戏曲曲目和葫芦工艺雕刻、蛋雕、万胜苗刀、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等具有蚌山特色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2020年,全面展开“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非遗(戏曲)进小学、进中学工作。在抓好中小学校“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要突出抓好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中小学“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戏曲文化学习的课程化、普及化、常态化、特色化,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到实现全区大中小学全覆盖,确保所有学生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非遗(戏曲)演出。 四、主要内容 (一)整合蚌山区地方资源,以泗州戏、花鼓灯为重点,组织戏曲专

2020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6篇【精品】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橱窗、电子屏、广播站等载体开展宣传,积极营造“戏曲进校园”活动氛围,同时让戏曲教育走进了音乐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我校学生戏曲兴趣小组也正在积极组建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戏曲兴趣,更多、更直观的了解戏曲知识、表演形式,张湾区“戏曲进校园活动”今日走进了xx小学。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对十堰的地方代表剧种豫剧的起源、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作了简短的介绍。接着市歌舞剧院的老师和演员们为师生们献上了豫剧《红灯记》和《花木兰》选段。同学们个个观看地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激动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互动环节中京剧四大行当精彩的示范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也纷纷上台体验学习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最基本的动作,场上掀起一阵阵高潮。 表演结束后,许多同学和老师都意犹未尽,表示说:“现场看豫剧表演,我还是头一次,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又增长了戏曲知识,真希望还能再次参加!” 本次活动有效地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民族艺术,使该校的全体师生有幸品尝了一顿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 今年9月7日,我州召开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落实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xx片区推进会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借开学之际,掀起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新高潮。 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各县市根据自身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会上,xx市教育局、xx县委宣传部、xx县教育局、xx市非遗中心作为基层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xx市文联、市非遗中心整合,将一批老专家、老艺人纳入戏曲教学库,积极开展戏曲讲座和培训,为各中小学校派去戏曲辅导员,充实专业教学力量。 xx市在中小学校秋季学期课程中开设戏曲课,并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学校艺术实验县”工作评价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评价内容,积极开展“戏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xx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明确“既普及戏曲知识,又培养后继人才”的工作目标,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工作手段相结合,实现县域全覆盖,乡镇有示范,县里有样板,剧目有特色。 xxx县选取京剧、豫剧、黄梅戏、咸丰南戏等经典剧目名家唱段,制作成光盘光碟,供学校在大课间、主题班会及课余时间播放。利用音乐课、选修课开设戏曲课程。县南剧团结合送戏下乡,将《女儿寨》《土司夫人》等南剧剧目送进中小学校。 7月15日至8月13日,xx县举办了一次戏曲夏令营活动,向学生普及南剧的唱腔特色、起源发展、戏曲音乐、表演等基础知识。如今,xx县实小、二实小、县民中、县一中、中等

非遗校园传承主题展示活动方案

非遗校园传承主题展示活动方案

拓东二小“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校园”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主题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经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经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经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展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有源(校长) 副组长:孙洁 成员:段婧、廖云霞、李易玲、郑勰、刘莉、和金明 四、职责分工 1、学校校长室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具体行政人员安排:(非遗项目宣传、非遗节目安排、非遗课堂督导) 一年级面塑负责行政段婧 二年级剪纸负责行政孙洁 三年级滇式风筝负责行政廖云霞 四年级呜嘟负责行政和金明刘莉 五年级云南评书负责行政李易玲 六年级滇剧负责行政郑勰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经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五、活动安排

非物质文化活动总结

东关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活动教育总结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我校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了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 我校积极开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非遗文化上档梆子进入校园”,采取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积极了解“非遗文化上档梆子进入校园”这个活动中去,引导孩子在传承民间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校还开展了“晋城传统彩塑、面塑”欣赏、“九头十八匠”的故事传说讲解、古书院“手工豆腐”制作技艺了解、打铁花习俗、水陆院庙会、编笆、泥皮画、晋城十大碗制作技艺、“琉璃咯嘣”制作技艺、伏姜制作技艺、“白马脱缰”的传说等等非遗文化的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做到“了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

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我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主题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教育的重要范本和载体,是在全区各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和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本次活动旨在让青少年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爱家乡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主动学习、传承、弘扬,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人。

非遗进校园讲话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锡伯族民间故事”进校园讲话稿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今天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锡伯族民间故事”走进校园。 锡伯族源于西伯利亚,经过大兴安岭、长白山,来到沈阳,又从沈阳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为清朝戍边。锡伯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射,民风集质朴淳厚、荒凉古野于一身。锡伯族人以“念说”的形式讲述民间故事,这是一种说唱弹相结合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弹唱”的形式已经消失,仅剩的“说”的形式也濒临失传。于是保护锡伯族民间故事,为故事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将优秀故事篇目引入校园,是焕发古老民间传说崭新生命力的最佳途径。 调查始末 2007年6月,沈阳市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于洪区迅速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全区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马三家街道东甸子村发现了一位83岁的锡伯族老人——何钧佑,他会讲多部锡伯族长篇民间故事,在十里八村

很有名气。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于洪区文化馆的高度重视,于是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经省、市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鉴定,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及学术价值的,并处于严重“濒危”状态。于是,于洪区政府采取了“先保护、后立项”的原则,投入资金30万元,聘请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工作者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实施保护计划,同时对故事讲述者本人的生活与健康状况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 于洪区文化馆在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的指导下,分别于2008、2009、2010和2012年,先后组织四个由民俗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为成员的调查采录小组,进驻何钧佑老人所在的村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手段,以专业的水准,与老人一家同吃同住,对何钧佑老人的故事展开了调查与采录。 目前文化关采录整理成册出版的故事有:《喜利妈妈西征英雄传奇》、《海尔堪大神传奇》、《黄柯大神传奇》、《勃合大神传奇》、《石刀石锥历险记》。 故事内容及特点 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长篇故事是何钧佑家族在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民间口头文

【推荐】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推荐】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精彩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你会有什么样的总结呢?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 20xx年,xx区集中组织戏曲表演团体和当地戏曲名家以小分队形式,通过“2+X”方式,即为所到学校组织1场戏曲经典唱段(或折子戏)演出、开展1次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互动表演),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全年安排展演展示活动800场,覆盖全区30%以上各类学校,并建成一批戏曲传承基地,深入推进京剧、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xx现存戏曲剧种以及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 优选承办主体。选定“戏曲进校园”任务承接主体为专业戏曲院团及各地具备一定条件的民间戏曲社团组织。承接任务的民间戏曲社团组织明确要求是一支较稳定的演艺团队且常年能开展各类戏曲表演活动,同时具有一定数量、能够开展戏曲辅导讲座的专业戏曲表演人才或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戏曲票友。 加强培训辅导。充分利用当地戏曲名家资源,依托当地文化馆站或专业戏曲院团,对本地“戏曲进校园”任务承接主体的业务骨干进行戏曲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辅导,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表演水平和

综合能力。 建立活动档案。按照“一场一档”的工作要求,任务承接主体建立《“戏曲进校园”工作日志》,以文字、图片方式详实记录每场活动的时间地点、表演节目、辅导讲座内容等基本情况,并填写《“戏曲进校园”活动回执单》,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严格监督考核。继续推行展演活动学校评价重信息反馈、五市评价重跟踪督促、自治区评价重奖优罚劣的上下结合、动态管理的监管考评机制。演出承接主体如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校对其演出质量严重不满的,查实后,将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取消其承接资格。 明确责任分工。五市教育局负责确定展演活动承接学校,并督导其做好场地提供、师生组织、课时调整、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五市文化局负责精选任务承接主体并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和辅导培训工作,会同教育部门共同做好展演节目的审核、传承基地的扶持等工作。 筹措工作经费。将“戏曲进校园”展演纳入当地公益性文化活动政府采购序列,筹措相应经费。自治区将本着“分级负担、择优补贴”的`原则,对各地“戏曲进校园”演出任务承接主体,年底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补贴。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篇2 今年9月7日,我州召开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落实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xx片区推进会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借开学之际,掀起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新高潮。

非遗进校园的策划方案

非遗进校园的策划方案 关于非遗进校园的策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

下: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四、职责分工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五、活动安排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了解绢人、绢花、绒鸟、脸谱、剪纸、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 2、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参观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内容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选取以学校周边的东城区为讲授重心。东城一区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4项之多。课程在开课第一课时中就要将东城区历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择取重点进行讲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特点和现状做简单介绍。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后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动手能力,使他们真正触摸历史,课程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课程可以根据这四项“非遗”的各个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讲述教学;视频教学;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给学生亲自授课;学生亲自制作物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作,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由来、文化特点、当今现状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非遗文化的一个传承过程。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成果展现的动手性都是这个课的精彩之处。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下,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保护传承

非遗进校园工作总结

非遗进校园工作总结 XXXXXX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作总结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把非遗工作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XXX文化内涵,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组织人员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在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20XX年3月以来,我们对XXX的古作坊进行了长期的酿酒生产及遗址的保护工作,举行了古作坊投产议式,并利用每年XX月XX日的前后三天的XXX古文化节,对广大群众进行了XXX文化的宣传和酒的品尝,全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利用白酒生产的空闲时间举办了全公司的酿酒员工培训班,使员工员全面掌握XXX传承技艺的内容、程序、步骤和要求,并坚持统一工艺、加强协调、全面实施、有序进行的指导思想开展传承培训。为确保传承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成立了以传承人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生产车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传承工作领导小组。以古窖池为基础,组成了传承工作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切实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传承培训。利用酿酒生产周期之间的停产时间,组织全车间人员,对杜康酒的酿造技艺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使传承人能进一步掌握XXX的酿造技艺,使全体员工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XXX的历史及XXX的酿造工艺。在9月份生产开产之前,我起草了201X度XXX的生产 工艺方案,经传承人XXX审批后组织车间全体员工进行讲解,使其全面领会,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本年度主要培养的传承人是XXX、现年27岁,已从事酿酒生产6年之余,XXX、 现年30岁、已从酿造4年之余,他们目前已提任班长和副 班长,酿酒技术水平在我指导下不断的得到提高。我们经常深入班组对发现有潜力、有上进心的XXX、XXX等同志进行 重点培养、作为下年度的传承对象徒弟,每月最少三次现场指导他们如何熟练掌握XXX酿造技艺,对出池酒醅及发酵过程的淘池酒醅通过感观鉴别,可以判断发酵情况的好坏,质量和产量的优劣,找出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XXX的品尝,口感中存在的缺限,可以判断出生产中或勾兑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指导生产。掌握看酒花摘酒度技术。手握酒醅判断水份的温度的高低等技术。通过长期的现场指导和讲解,使他们通过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总结、逐步掌握其技术核心要点,努力培养成为我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不断加强和培养传承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关键在于传承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

XX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方案

XX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 校园活动方案 全校各单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我校决定与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展演、展览等活动。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 、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 间:6月12日-14日 地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2、传统美术类—剪纸展览

非遗校园传承主题展示活动方案

拓东二小“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校园”非遗传承 展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主题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展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有源(校长) 副组长:孙洁 成员:段婧、廖云霞、李易玲、郑勰、刘莉、和金明 四、职责分工 1、学校校长室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具体行政人员安排:(非遗项目宣传、非遗节目安排、非遗课堂督导) 一年级面塑负责行政段婧 二年级剪纸负责行政孙洁 三年级滇式风筝负责行政廖云霞 四年级呜嘟负责行政和金明刘莉 五年级云南评书负责行政李易玲 六年级滇剧负责行政郑勰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五、活动安排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

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2020年,xx区集中组织戏曲表演团体和当地戏曲名家以小分队形式,通过“2+X”方式,即为所到学校组织1场戏曲经典唱段(或折子戏)演出、开展1次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互动表演),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全年安排展演展示活动800场,覆盖全区30%以上各类学校,并建成一批戏曲传承基地,深入推进京剧、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xx现存戏曲剧种以及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 优选承办主体。选定“戏曲进校园”任务承接主体为专业戏曲院团及各地具备一定条件的民间戏曲社团组织。承接任务的民间戏曲社团组织明确要求是一支较稳定的演艺团队且常年能开展各类戏曲表演活动,同时具有一定数量、能够开展戏曲辅导讲座的专业戏曲表演人才或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戏曲票友。 加强培训辅导。充分利用当地戏曲名家资源,依托当地文化馆站或专业戏曲院团,对本地“戏曲进校园”任务承接主体的业务骨干进行戏曲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辅导,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表演水平和综合能力。 建立活动档案。按照“一场一档”的工作要求,任务承接主体建立《“戏曲进校园”工作日志》,以文字、图片方式详实记录每场活动的时间地点、表演节目、辅导讲座内容等基本情况,并填写《“戏曲进校园”活动回执单》,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严格监督考核。继续推行展演活动学校评价重信息反馈、五市评价重跟踪督促、自治区评价重奖优罚劣的上下结合、动态管理的监管考评机制。演出承接主体如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校对其演出质量严重不满的,查实后,将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取消其承接资格。 明确责任分工。五市教育局负责确定展演活动承接学校,并督导其做好场地提供、师生组织、课时调整、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五市文化局负责精选任务承接主体并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和辅导培训工作,会同教育部门共同做好展演节目的审核、传承基地的扶持等工作。 筹措工作经费。将“戏曲进校园”展演纳入当地公益性文化活动政府采购序列,筹措相应经费。自治区将本着“分级负担、择优补贴”的原则,对各地“戏曲进校园”演出任务承接主体,年底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补贴。 1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校园_唐翠华

第5卷第6期 2016年3月教育观察 SurveyofEducationVol.5No.6Mar.2016 一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建设特色校园 唐翠华 (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小学?广东广州?510799) [摘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可是它离学生 渐行渐远 ?后继无人的现象随处可见?学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对本土文化的发扬?甚至是民族文化的继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有效实施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选准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项目?提高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6-0048-02 一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代代相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非遗不是固化的存在二古旧的延续?应该是一种文化建构?每一代人可以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加入时代的元素?以新形式去传承? 学校文化建设在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以 三观 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二科学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在此过程当中?非常有必要把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地方文化教育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融合起来?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一二选准地域性的非遗文化项目 在校园传承非遗?能否深入持久?其关键在于是否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二办学特色相适应?广州黄埔人杰地灵二钟灵毓秀?传统文化灿烂而悠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可供开展校园传承的非遗面前?如何找准适宜的非遗文化项目?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二最富有本土地方特色二适宜师生开展活动的项目入手?这既符合展现地域性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还是决定非遗校园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自2011年以来?我校先后开展了 剪纸二书法二醒狮二乞巧 等非遗项目?通过实施后反思?确立乞巧艺术为研究项目?乞巧民俗是传统文化?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它需要挖掘二保护和弘扬?也需要赋予时代价值?以保持乞巧文化的持久魅力和无穷的生命力? 学校与黄埔区文化馆二街道文化站二横沙社区等部门共同组织多项以乞巧艺术为主线的丰富多彩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广府文化节宣传二技法展示二亲子体验等活动?还组织了与共建单位的交流活动?在广州市图书馆二展厅的作品展览等?乞巧艺术作为我校特色项目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我校也被授予黄埔区横沙乞巧传承基地?总之?非遗文化项目可否彰显地方色彩二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二发挥学校特色办学?能否显现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能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学校传承非遗文化项目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二提高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 当前?非遗进校园是一项全新的学校教育课题?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传承过程中的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匮乏?传承教材开发面临较大的挑战?传承教学不够系统?流于表面等?学校是非遗项目重要的传承基地?需要扬长避短?需要担负非遗艺术传承的重任?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从学校自身办学资源来讲?其内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将对非遗校园传承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学生是非遗项目校园传承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成败与否最基本的重要元素? (一)建设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根本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曾经有学者讲道: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但成功一定是教师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教师是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 84[作者简介]唐翠华(1971 )?女?江苏涟水人?硕士?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收稿日期]2016-01-11 DOI:10.16070/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8096316.html,45-1388/g4zx.2016.06.019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01 09:56:01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8096316.html,/kcms/detail/45.1388.G4.20160401.0956.038.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