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循环系统叙述

循环系统叙述

循环系统叙述
循环系统叙述

第一节概述

一、组成和主要功能: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执行运输功能的相互连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内有血液循环流动。主要功能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它们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heart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并具内分泌功能.

2、动脉:artery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3、静脉:vein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渐接受属支;

4、毛细血管:capillary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数量多,管壁簿,血流缓慢。

(二)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简单介绍):

二、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注意叙述起止点的问题。)

三、血管吻合及测支循环:

1、动脉间吻合:动脉环(如:脑底动脉Willis环)、动脉网(如:肩关节网、肘、膝关节网)、动脉弓(如:掌浅、深弓),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2、静脉间吻合:除与动脉相似的吻合形式外还有静脉丛(如:食管丛、直肠丛、子宫阴道丛),保证在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

3、动静脉吻合:小动、静脉间借血管支直接通连,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

4、侧支吻合:发自主干近侧端的侧副管,又汇合于主干的远侧端,称侧支吻合,当主干阻塞时通过侧支建立的循环叫侧支循环。保证器官病理状态下的血供。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一、心

一)心的外形:了解心的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至关重要。它是理解心生理、病理的基础。

心外形:心近似倒置、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大小似本人拳头。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三条浅沟。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病历上明确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以内,表明心大小正常。心的扩大或肥大属不正常,是因为心泵血不足而代偿性心肌肥厚所致。

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向右后上方。

两面: 胸肋面(前面):3/4由右心房及右心室,1/4由左心室构成

膈面(下面):隔心包贴膈,2/3由左心室,1/3由右心室构成。

左缘:钝圆,斜向左下,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

三缘右缘:较垂直,由右心房构成。

下缘:较垂直,由右心房构成;下缘: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三条沟:冠状沟(房室沟):额状位分右上心房和左下心室。

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前部表面分界。

后室间沟:左、右心室下部表面分界。

二)心的位置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面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三)心体表投影

1)左上点: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2cm;

2)右上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0cm;

3)左下点: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4)右下点: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四)心的各腔:(是本次内容的重中之重,从各腔功能启发性记忆,心是维持血循定向流动的动力装置,因此以四套瓣膜的结构为核心。)

1、右心房:

1)、右心耳:前上方锥体形盲囊突出部。心耳是大量回心血的缓冲储备腔。右心耳是容易发生血栓和右心最薄弱区。当行右心导管插入时,须注意勿损伤右心耳的薄壁。当心功能发生

障碍时,心耳处血流更加缓慢,易在此处瘀积形成血栓。

2)、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前缘有下腔静脉瓣;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下缘有冠状窦瓣。

一个出口:右房室口:在左前下方通向右心室。

3)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胎儿的肺尚无呼吸功能,因此肺动脉泵血要经动脉导管至主动脉,而右心房的血也要分流至左心房。

2.右心室

1)入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前、后、隔侧尖),其基底部附于纤维环,边缘有腱索。

乳头肌:经腱索连于三尖瓣。

(隔缘肉柱(节制索):由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内,横跨室腔;其内通行着房室束的右束支和血管; 它有防止右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在右心室手术时,要防止损伤此肉柱,以免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

2)三尖瓣复合体:由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结构与机能密切关连。

3)动脉圆锥:位于窦部左上方,室壁光滑无肉柱。

4)出口肺动脉口,有三个肺动脉瓣,其游离缘中央有半月瓣小结。防止血液回流到心室

3.左心房

1)左心耳,突向右前方,为心外科最常见手术入路之一。

2)入口两对肺静脉口,通左、右肺上、下静脉,此处无瓣膜;

3)出口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1)入口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2)二尖瓣复合体:由功能结构系切关连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构成。

3)肉柱:较右心室的细小。

4)出口主动脉口,有三个主动脉瓣;

5)主动脉瓣:三个半环形瓣附于主动脉瓣环,游离缘有半个月瓣小结;

6)主动脉窦:主动脉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间隙,有冠状动脉开口。

心像一个”血泵”,瓣膜类似阀门,保证了心内血液的定向流动。当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当心室舒张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五)、心的构造:

1、心壁的构造: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构成。

心内膜:位于心房与心室内面并与大血管内膜相延续,可形成心瓣膜。心内膜十分光滑(单层扁平上皮),否则血小板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当有心内膜炎时易有血栓形成,即便治疗好后一旦血栓脱落,仍可突然因梗塞脑动脉或冠状动脉而突然死亡。

心肌(心室肌):外层斜行、中层环行、内层纵行(形成肉柱、乳头肌);左心肌厚度(9~12cm)相当右心肌3倍;分三层;向着心底方向运动,能将血射入大血管

心外膜:即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2、房间隔和室间隔

房间隔:两层心内膜间夹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组成,卵圆窝处最薄。

室间隔:上方中部为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下方为肌部。

六)、心的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凡心律方面的紊乱均与心传导系有关:心律过速则心肌过劳,不能充分恢复其能量代谢;心率过缓则全身供血不足。)

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心外膜深面,内含起搏细胞,是心的正常起搏点;领导心的兴奋周期-窦性心律。异位心律则可导致心肌收缩不协调,形不成有效的合力收缩,如心房纤颤等。

2、结间束: 无定论.

3、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与由心房之间的心内膜深面。使窦房结的冲动延搁下传至心室,使心房肌与心室肌先后依次分开收缩。房室结是重要的次级起搏点,许多复杂的心率失常在该处发生。

4、房室束(His束):自房室结发出后入室间隔膜部,至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右、右束支,是连接心房和心室的唯一重要通路。

5、右、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到左、右心室。在心室的心内膜深面分散成许多细小的分支,交织成网,称为心内膜下支(浦肯野纤维网),与心室的普通细胞相连。

心的自动节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开始,沿结间束一方面传到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另一方面传到房室结,再经房室束、左、右束支、心内膜下支至心室肌,使心室肌也开始收缩。如此一先一后,使心不断的有节律的搏动。

七)、心的血管:其供血不足导致冠心病,是人类第一杀手;患者死得极快而其家属无思想准备,因此心内科在这方面诊治研究得很细致而深入。心输出量的4~5%供给冠脉,而心仅占体重的0。5%

(一)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行径:自主动脉起始处左侧,经左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左行分支。

2)分支前室间支:左心室前壁、右心室部分前壁、室间隔前2/3;

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心左缘分布于左心室膈面。

3)分布范围:左半心、室间隔前2/3和部分右室前壁。

2.右冠状动脉:

1)行径:起自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间入冠状沟右行,分为两支。

2)分支: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行,分布两室后壁及室间隔后1/3;下部与前室间支末稍吻合

右旋支:左行分布于左室后壁;

窦房结支:沿右心耳内面上行;

房室结支:90%自房室交点分出。

3)分布范围:右半心、室间膈后1/3、部分左室后壁、窦房结、房室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造成其分支分布区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如左室侧壁和后壁梗死是阻塞了左旋支;前壁和室间隔前部梗死是阻塞了前室间支;任何一支受阻碍,还会引起心传导系不同部分的血供障碍,引起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二)、静脉:绝大部分经冠状窦回流入右心房;一部分直接开口于右心房;极少部分流入

左心房及左、右心室。

1、心大静脉:在前室间沟内与前室间支伴行;

2、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

3、心小静脉:与右冠状动脉伴行,注入冠状窦;

八)、心包:

1、概念:包裹在心和出入心大血管根部的锥体形纤维浆膜囊,外层为纤维性、内层为浆膜性心包。

2、分部:纤维心包: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与大血管外膜相移行。

浆膜心包:壁层:在纤维心包内面;脏层:被覆心表面即心外膜(两层间为心包腔)。

3、心包窦:定义:在心包腔内,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转折处形成的间隙;

二、肺循环的血管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发自右心室,经主动脉前方行向左后上方,至主动脉弓下缘分为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left pulmonary artery:较短,横行向左至左肺门,分两支入肺。

右肺动脉right pulmonary artery:较长,经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向至右肺门分为三支入右肺。

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由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索的遗迹)。动脉导管未闭。

二)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4条,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起于肺门,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将含氧高的动脉血运回心。

三、体循环的血管

一)体循环的动脉

1、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以下几段: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斜向右上前方,至右第2胸肋关节处移行主动脉弓。主要分支: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呈弓形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下缘左侧移行为降主动脉。主要分支:自主动脉弓凸侧由右向左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胸主动脉: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达第12胸椎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在腹腔内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2、头颈部的动脉

1).颈总动脉

行程: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沿食管、气管和喉外侧上行,平甲状软骨上缘分颈内、外动脉。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窦壁外膜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为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的调节血压。颈动脉窦反射对维持血压衡定十分重要。

颈动脉小球:在颈总动脉分杈的后方的扁圆形小体,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刺激,反射性的调节呼吸。喝二氧化碳饮料刺激此化学感受器。

2)颈内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自颈总动脉分出,垂直上行穿颈动脉管入颅,在颈部无分支。

3)颈外动脉:走行:自颈总动脉分出,初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其主要分支为:

(1)甲状腺上动脉:自起始部向前下至甲状腺侧叶上端分支至腺与喉。

(2)舌动脉:平舌骨大角发出经舌骨舌肌深面入舌至口底及腭扁桃体。

(3)面动脉:自舌动脉稍上方,经下颌下腺深面,绕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至面部,沿口角鼻翼外侧上行易名内眦动脉,分支入下颌下腺、腭扁桃体及面部。

(4)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经颧弓根部浅面至颞部皮下,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

(5)上颌动脉:平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在翼外肌浅(深)面入翼腭窝。沿途分支至外耳

道、鼓室、牙及牙龈、鼻腔、咀嚼肌等。其分支较重要的有脑膜中动脉:穿棘孔分布于硬脑膜。(联系棘孔、翼点和侧头部暴力导致硬膜外出血。)

4)锁骨下动脉

行程:锁骨下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斜向外至颈根部呈弓状经胸膜顶前方,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缘续腋动脉。主要分支为:

椎动脉:上行穿第6 -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分支营养脑与脊髓。是供应脑的另一主要动脉;由于穿过横突孔常受骨质增生影响,而发生短暂性脑缺血而头晕和短暂意识缺失

胸廓内动脉: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其较大的终支称为腹壁上动脉,穿膈入腹直肌分支与腹壁下动脉吻合营养腹直肌。

甲状颈干:为一短干,分为数支。—甲状腺下动脉:横过颈动脉鞘后方至甲状腺侧叶下端

3、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行于腋窝深部,至大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主要分支分布到肩关节、胸肌、背阔肌和乳房等

2)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主要分支肱深动脉:伴桡神

经沿桡神经沟下行,分织布于肱三头肌、肱骨,末端终支加入肘关节网。

3)桡动脉:先经肱桡肌和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主要分支为:

(1)终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形成掌深弓。

(2)掌浅支:在桡腕关节处发出,下行至手掌与尺动脉吻合形成掌浅弓。

(3)拇主要动脉:在掌侧深部发出3分支至食指和拇指。

4). 尺动脉: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

(1)终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形成掌浅弓。

(2)掌深支:与桡动脉掌终支吻合形成掌深弓

5).掌浅弓和掌深弓:

4、胸部的动脉:

胸主动脉:为主动脉弓的直接延续,于后纵隔内下行,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后移行为腹主动脉。分支有壁支和脏支:

1).壁支:主要分布于胸腹壁肌和皮肤。

(1)肋间后动脉;9对,行于第3-11肋间隙相应的肋沟内

(2)肋下动脉。1对,沿第12肋下缘走行

2).脏支(1)支气管支;随支气管入肺门,是肺本身的供养动脉。肺癌化疗的介入疗法,从股动脉插入导管,逆行向上直至插入支气管动脉,进入肿瘤所在的支气管肺段。(2)食管支;(3)心包支。营养同名器官。

5、腹部的动脉:

腹主动脉:主动脉裂孔至第四腰椎体下缘

1)、壁支:、4对腰动脉、膈下动脉、骶正中动脉等,分布于腹后壁、脊髓、膈和盆腔后壁等处。

2).脏支:

成对脏支:(1)肾上腺中动脉:至肾上腺

(2)肾动脉:约平第1~ 2腰椎椎间盘的高度起于腹主动脉,横行向外至肾门入肾,并分出肾上腺下动脉至肾上腺。

(3)睾丸动脉:至睾丸和附睾;女性为卵巢动脉,至卵巢和输卵管壶腹部。

不成对脏支

(1)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发自腹主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约平第1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约平第3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6、盆部的动脉

1)、髂总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后,沿腰大肌内侧下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2)髂内动脉:斜向内下降入盆腔,分为脏支和壁支:

3)、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部移行为股动脉。髂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为腹壁下动脉:入腹直肌鞘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7、下肢的动脉

1)、股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经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股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股深动脉。

2)、腘动脉:在腘窝深部下行,至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和胫后动脉,该动脉在腘窝发出关节支和肌支至膝关节和邻近肌。

3)、胫后动脉:沿小腿后群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和外侧动脉。主要分支有:

4)、胫前动脉:

(二)体循环的静脉

(静脉的特点:)

1.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低、流速慢、属支多、吻合多,总容积较动脉多一倍;

2.有静脉瓣,有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

3.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深静脉与动脉同名并与其伴行;

(1)心静脉系

(2)上腔静脉系

(3)下腔静脉系

1.上腔静脉系包括上腔静脉及其属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

上腔静脉

(1)组成: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至右侧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

(2)收集范围: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和肺除外)等上半身静脉血。

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向外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头臂静脉的其他属支有(1)椎静脉;(2)胸廓内静脉;(3)甲状腺下静脉;

1)头颈部的静脉:主要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

(1)、颈内静脉: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锁骨下静脉汇合。

a.颅内属支:硬脑膜窦收集脑膜、脑、颅骨、视器和前庭蜗器的静脉血。

b.颅外属支:面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收集同名器官的静脉血。

面静脉:起自内此静脉,在面动脉的后方下行,在下颌角下方跨过颈内、外动脉表面注入颈内静脉。

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下行至腮腺下端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汇入面静脉,后支续为颈外静脉。上颌静脉起自翼内、外肌之间的翼静脉丛。

颅内静脉与颅外静脉的交通:(危险三角)

(2)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下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

(3)锁骨下静脉:于第1肋的外缘续于腋静脉,向内行于同名动脉的前内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颈内静脉汇合,主要收纳上肢、颈部浅层的静脉血。

2)、上肢静脉

(1)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腋静脉在大圆肌下缘由两条肱静脉汇合而成,在第1肋的外缘续为锁骨下静脉,收集上肢的所有浅、深静脉血。

(2)浅静脉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的尺侧上行,至肘部转至前面,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的桡侧、肘部的前面、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经三角肌和胸大肌间沟至锁骨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3).胸部的静脉:主要有胸廓内静脉和奇静脉

(1)胸廓内静脉:由腹壁上静脉向上延续而成,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头臂静脉。

(2)奇静脉:起于右腰升静脉,沿胸椎体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向前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系的重要通路之一。椎静脉丛是胸腹盆腔感染向颅内传传播的通路。

2.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

组成及行程:由左、右髂总静脉平第4、5腰椎右前方合成,沿腹主动脉右侧、脊柱右前方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腔静脉孔入胸腔,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

属支:壁支:(1)膈下静脉;(2)腰静脉。

脏支:(成对脏器):

髂总静脉

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internal iliac vein和髂外静脉external iliac vein汇合而成。1)、下肢的静脉

(1)下肢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相伴行,膝部以下一条动脉有两条同名动脉伴行。

(2)下肢的浅静脉

大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角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2)盆部的静脉:主要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3)腹部的静脉:

(1)腹前壁的静脉:包括浅静脉和深静脉两种。

①浅静脉:胸腹壁静脉,注入液静脉;腹壁浅静脉,注入大隐静脉。

②深静脉:腹壁上静脉,注入头臂静脉;腹壁下静脉,注入髂外静脉。

(2)腹腔脏器的静脉:可分为成对的静脉和不成对的静脉。

①成对静脉:睾丸静脉/卵巢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肾静脉:左肾静脉较右肾静脉长;肾上腺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②不成对的静脉:来自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的静脉不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而是先汇合成肝门静脉,经肝门入肝,在肝内移行为肝血窦,与肝固有动脉的血液混合,再汇合为2~3支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4)肝门静脉系

(1)肝门静脉: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两支入肝。

(2)属支: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附脐静脉

收集范围:自食管腹段至直肠的腹盆部消化管道及脾胰和胆囊的静脉血。

(3)侧支循环:

①通过食管静脉丛:

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如肝门静脉血流受阻,经上述回流途径引起食管下段的粘膜下静脉高度曲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

②通过直肠静脉丛:

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肛静脉→髂总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由于大量血液经上述途径回流,可引起直肠静脉丛曲张,如破裂可引起便血。

③通过脐周静脉网;

第三节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散在的淋巴组织构成。

一、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四级。

1.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段,位于组织间隙内,以膨大的盲端起始,彼此吻合成网。管壁非常薄, 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没有基膜和周细胞, 相邻的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较大,因此毛细淋巴管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蛋白质、异物和细菌等大分子物质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集而成,在全身各处分布广泛,根据走行位置可分为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

(1)浅淋巴管行于皮下浅筋膜内,多与浅静脉伴行。

(2)深淋巴管行于深筋膜深面,常与深部的血管神经束伴行。浅深淋巴管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淋巴管内含有众多的瓣膜,可防止淋巴逆流。

3.淋巴干

淋巴管在向心回流途中逐渐汇合形成较粗大的淋巴干。

全身共有9条淋巴干、它们是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和单个的肠干。

4.淋巴导管

全身9条淋巴干最终分别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1)胸导管:是全身最粗大的淋巴管道,长约30~40cm。

行程:胸导管起始于第1腰椎前方的乳糜池cisterna chyli,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胸导管自乳糜池上行,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柱前方、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五胸椎高度逐渐偏向左侧,沿脊柱左侧缘继续上行,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然后弯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静脉角前,胸导管接收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的淋巴。

收纳范围:胸导管通过六条淋巴干和某些散在的淋巴管,收集了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半(全身3/4部位)的淋巴。

(2)右淋巴导管:

组成: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收纳范围:收纳上半身右侧半(约占全身1/4部位)的淋巴。

二、淋巴结

淋巴结为淋巴管向心回流途中的必经器官,为灰红色椭圆形或圆形小体,大小不等。淋巴结一侧隆凸,一侧凹陷,凹陷处称为淋巴结门,是淋巴结的血管神经出入之处。淋巴结的周围有淋巴管与之相连,与凸侧面相连的淋巴管称输入淋巴管,数目较多;从淋巴结门出来的淋巴管称输出淋巴管,将淋巴结过滤后的淋巴运出淋巴结。淋巴结多聚集成群,以深筋膜为界可将淋巴结分为浅、深两种,浅淋巴结位于浅筋膜内,深淋巴结位于深筋膜深面。淋巴结多沿血管排列,位于关节的屈侧和体腔的隐蔽部位。

局部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 指引流某个器官或某个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了解局部淋巴结的位置、引流范围和引流去向,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三、全身各部的主要淋巴结

五、脾

脾spleen 脾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1.脾的位置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第9~ 11肋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前端可达腋中线。正常在肋弓下不应触及。其位置可随呼吸及体位的不同而有变化。

2.脾的形态:脾有膈、脏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

(1)膈面diaphragmatic surface光滑隆凸,朝向外上,与膈相贴。脏面visceral surface凹陷,此面中央有成裂隙状的脾门hilum of spleen,是脾静脉和神经出入之处。

(2)脾前端较宽阔,朝向前外下方,后端钝圆,朝向内上后方。

(3)脾上缘锐利,有2~3个深陷的脾切迹splenic notch,是触诊辩认脾的特征性标志。下缘较钝,朝向后下方。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淤血congestion: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 3.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状物的过程。 7.血栓thrombu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8.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灰白色血栓称为白色血栓。 9.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 10.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见于血管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发生凝固,主要由红细胞形成的暗红色凝血块称为红色血栓。 11..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12..栓塞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3..梗死infa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6.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病血压病损伤肾脏引起的双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18.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的动脉疾病。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20.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症称为心绞痛。 21..脂纹(fatty streak) : 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2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修改(含答案)

01 病例摘要: 女性,68岁,间断性头晕10年,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 患者10年前因经常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增高:160/100mmHg,此后感头晕时测血压多在160~170/100~105mmHg左右,间断服用降压0号。近1个月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可以缓解。偶有四肢乏力,无发作性头痛和呕吐,二便正常。既往无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每天1包,少量饮酒,父54岁时死于高血压病、脑出血。 查体:T36.5℃,P89次/分,R18次/分,BP160/100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双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心尖呈抬举性搏动,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9次/分,律齐,心尖部2/6级BSM,A2亢进,A2>P2,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138g/L,WBC6.8×109/L,PlT160×109/L,尿常规:蛋白(+)、尿糖(-);血肌酐88μmol/L,BUN7mmol/L,血K+5.0mmol/L,空腹血糖5.6mmol/L,总胆固醇6.1mmol/L。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扩大,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高胆固醇血症。其诊断依据是: (1)高血压病2级:BP160/100mmHg。 (2)极高危:○1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病家族史)。○2心脏靶器官损害;心尖呈抬举性搏动,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2/6级BSM,尿常规:蛋白(+)。○3并发症,心衰的临床表现:劳力性胸闷气短,双肺底湿性罗音。 (3)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6.1mmol/L。 2.鉴别诊断 (1)肾性高血压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冠心病 (4)瓣膜病 3.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 (2)超声心动图 (3)心脏X线检查、眼底检查 (4)血浆肾素活性、血尿醛固酮 (5)腹部B超或CT 4.治疗原则 (1)非药物治疗:戒烟、限盐、减体重、有氧运动。 (2)药物治疗:○1降血压药物治疗:长期维持用药。○2控制心衰: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3降脂治疗。

循环系统叙述

第一节概述 一、组成和主要功能: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执行运输功能的相互连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内有血液循环流动。主要功能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它们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heart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并具内分泌功能. 2、动脉:artery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3、静脉:vein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渐接受属支; 4、毛细血管:capillary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数量多,管壁簿,血流缓慢。 (二)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简单介绍): 二、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注意叙述起止点的问题。) 三、血管吻合及测支循环: 1、动脉间吻合:动脉环(如:脑底动脉Willis环)、动脉网(如:肩关节网、肘、膝关节网)、动脉弓(如:掌浅、深弓),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2、静脉间吻合:除与动脉相似的吻合形式外还有静脉丛(如:食管丛、直肠丛、子宫阴道丛),保证在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 3、动静脉吻合:小动、静脉间借血管支直接通连,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 4、侧支吻合:发自主干近侧端的侧副管,又汇合于主干的远侧端,称侧支吻合,当主干阻塞时通过侧支建立的循环叫侧支循环。保证器官病理状态下的血供。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一、心 一)心的外形:了解心的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至关重要。它是理解心生理、病理的基础。 心外形:心近似倒置、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大小似本人拳头。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三条浅沟。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61 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 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曾在当地诊断为" 心律不整" ,服药疗效不好。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 )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 年,不饮酒。查体:T37.1 ℃,P72 次/ 分,R20 次/ 分,Bp 160/96mmHg ,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 次/ 分,心前区可闻Ⅲ/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 ,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 ),脾未及,移动浊音(- ),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化验:血常规Hb129g/L ,WBC6.7×109/L ,尿蛋白(++),比重1.016 ,镜检(-),BUN :7.0mmol/L ,Cr :113umol/L ,肝功能ALT 56u/L ,TBIL :19.6u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 分) (一)诊断 1.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 级 2. 高血压病Ⅲ期(2 级,极高危险组) 3. 肺部感染 (二)诊断依据 1. 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 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 脉率 2. 高血压病Ⅲ期(2 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170/100mmHg );现在 Bp160/100mmHg ;心功能IV 级 3. 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 分) 1. 冠心病 2. 扩张性心肌病 3.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进一步检查(4 分) 1.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X 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 3. 腹部B 超1 分 4. 血A/G ,血K+ ,Na+ ,Cl- 四、治疗原则(3 分) 1. 病因治疗:合理应用降血压药 2. 心衰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 3. 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等 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2 型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65 岁,持续心前区痛4 小时。4 小时前即午饭后突感心前区痛,伴左肩臂酸胀,自含硝酸甘油1 片未见好转,伴憋气、乏力、出汗,二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6 年,最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二) 知识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知道输血原则、献血的意义和四种血型系统分类。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 重点 难点重点: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 难点: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教具PPT课件 教学 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你知道一个人体内一共有多少血吗?一碗?一盆?一桶?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没有其他颜色的血液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血液。 二.引入新课 师:首先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血液的常识。 生:畅所欲言(比如:红色;在血管中流动;皮肤划破流血后,伤口较小时,为什么不久就会自然止血?……) 三.新课 师:血液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正常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kg,大约血量为4.5kg或4500ml。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人的生命就会遭到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大家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血液及其功能。 (板书)二.血液 【讨论】 1、含有抗凝血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质,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幻灯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生:学生观察,并找出几种血细胞。(有的找对,有的找错,并由其他学生更正)观察红细胞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红细胞都是成什么形状的? 生:像一个两面凹的圆饼。 师:为什么红细胞都是红色的呢?(看书后回答)。 生: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呈红色。 师: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呢?(看书后回答)。 指出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生: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师:对,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而与二氧化碳分离,相反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而与二氧化碳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的160倍,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什么? 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生:安全使用煤气,一旦发生泄漏马上开窗通风…… 师: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贫血。 观察白细胞图片 师:白细胞的外形都一样吗?颜色呢? 生:它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师:白细胞的外形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有多种类型,都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看书后回答)。 生:当人体受到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 师:这时的伤口就会出现红肿,局部体温升高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 (图片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 观察血小板图片,视频展示“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过程” 师:看完图片和这段影片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血小板? 生:(几个学生补充后)无细胞核,体积最小。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部位聚集,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的入侵。 师:很好,我再介绍一下,在凝血时,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伤口附近流出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没有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以列表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形态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 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 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石油钻井连续循环系统

---------------------------------------------------------------最新资料推荐------------------------------------------------------ 石油钻井连续循环系统 连续循环系统是在钻井过程中,起下钻或接单根时,可以不停泵而保持井眼处于连续循环状态的系统,它以钻台为基础,适用于任何带有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井架。 该系统主要包括连续循环连接器、钻井液分流及输送装置、顶部驱动连接工具、控制系统和液压动力系统。 常规钻井过程中,钻杆上卸扣时 IJ一由于泥浆循环通道中断,被迫停止泥浆的循环. 造成不利影响: 一是造成环空中产生动态压差,导致泥浆循环漏失。 二是造成井底压力下降,有时会引起井涌。 三是循环恢复时井底压力剧增对敏感性地层可能引起循环漏失。 四是钻屑的沉降会减小有效井径并增加钻柱的扭矩和阻力。 五是欠平衡钻井时气体连续循环,会导致环空内的压力极不稳定。 上述影响会产生诸如井眼不稳定、井壁坍塌、卡钻、地层裂缝以及泥浆漏失等问题。 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而采用连续循环系统,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连续循环系统解决了井底压力控制、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窄小、井眼鼓胀、油气意外入侵井眼等问题。 主要是在保持钻井液连续循环和压井的条件下,使井下由于泥 1 / 5

浆的中断而产生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 ,连续衙环系统的纰成与原理连续循环系统是 sheIuK、 BP、Siafoll、 BG、 TOIa 以及 En 共同合作开发的。 首台连续循环系统在意大利和埃及海上已成功地完成 2 次独立的钻井作业。 在 2005年的海洋技术会议上,介绍了连续循环系统(获世界石油杂志 2004 年新视野奖)商业性应用情况。 迄今为止,该系统在钻进和起下钻过程中已在 600 次连接中保持连续循环。 这项新技术是谢非尔公司与 BP 公司、英国天然气公司、壳牌商业公司和道达尔公司合资开发的。 连续循环系统把 3 个闸板防喷器与类似于铁钻工的设备和整体钻杆卡瓦结合在一起,在接单根时保持连续循环。 该系统利用光导纤维在系统内传递信号并带有操作者控制的触感屏幕用户界面。 在接单根期间,连续循环系统不用停泵来保持恒压。 这就使我们很容易地在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窗口很窄的条件下钻进,而在此之前在这些地区钻进是困难的或用常规钻井技术是无法钻进的。 连续循环系统还减少了卡钻事故。 连续循环减轻了井眼的鼓胀效应并可避免油气意外侵入井眼的可能性。

循环系统复习题(带答案)

循环系统复习题(带答案) 单选题 1.典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应具备哪一项X线表现? A、肺动脉高压、右室大 B、肺瘀血、右室大、左房大 C、肺充血、左、右室大 D、肺少血、右室大、主动脉宽 E、肺水肿,心脏普遍大 2.指出不属于肺循环改变的肺部病变是A、肺充血B、肺淤血C、肺出血D、肺血减少E、肺动脉高压 3.心脏正侧位片,显示两肺呈瘀血征,心影呈二尖瓣型,心胸比值为,心影可见左心缘出现四个弓,主动脉弓较小,心尖上翘,心底有双重密度影。应诊断为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B、缩窄性心包炎C、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4.“二尖瓣型心”的基本特征是A、右心室增大B、肺动脉段膨隆C、主动脉结突出D、

右心房增大E、心尖向左下延伸 5.只引起左心室负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肺循环高压B、体循环高压C、右心回心血量增加D、三尖瓣关闭不全E、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6.女性患儿,8岁,自幼心慌、气短、活动受限、易感冒,体检胸左缘第2-3肋间闻及机器样连续性杂音。照片示两肺多血,主动脉结宽,肺动脉段凸出,二者之间填平,左、右心室增大,心及主动脉搏动强烈。应诊断为A、动脉导管未闭B、二尖瓣关闭不全C、房间隔缺损D、室间隔缺损E、法洛四联症7.女性患者,24岁,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摄心、大血管远达高千伏心脏后前位和左侧位。照片示二尖瓣型心,心胸比值0、53,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两肺门影增大模糊,上肺门大于下肺门,两肺纹理多而模糊,并有网状影及淡薄的密度增高影为背景。肺部改变应考虑为A、肺充血B、肺动脉高压C、肺少血D、肺栓塞E、肺瘀血8.男性患者,

循环系统试题(修改后)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a 1.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d P109 a.静脉输液过多过快 b.情绪激动 c.不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 d.肺部感染 e.缺血加重 2.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 a P110 a.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b.左心室扩大所致 c.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所致 d.肺动脉压增高所致 e.心室重构所致 3.右心衰竭较早出现的症状体征是 c P111 a.眼睑水肿 b.腹水、胸水 c.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d.肝大 e.踝部水肿

4.心力衰竭时下述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b P112 a.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活动。 b.绝对卧床休息 c.控制钠盐摄入 d.合理应用利尿剂 e.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 5.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是的 a P117-13 a.苯妥英钠和钾盐 b.乙胺碘呋酮(胺磺酮和钾盐 c.异搏定(维拉帕米和钾盐 d.心律平和钾盐 e.奎尼丁和钾盐 6.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时错误的是 d p118-倒13行 a.慢性心力衰竭时使用 b.小剂量开始 c.逐渐加量 d.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使用 e.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时慎用 7.心源性哮喘与哮喘难于鉴别时,治疗宜选用 b

a.洋地黄 b.氨茶碱 c.利尿剂 d.吗啡 e.硝普钠 8.正常人的心脏传导系统中哪一部分传导最为缓慢 b a.结间束 b.房室结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普肯耶纤维 9.诊断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a a.心电图 b.心音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试验 e.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 10.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b P129 a.80~100次/min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A:对 B:错 答案: 对 2、循环系统、脉管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不同学科对一个系统的不同侧重的描述。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有关下肢浅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浅静脉 B:大隐静脉行经内踝的前方 C:大隐静脉与隐神经伴行 D: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答案: 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2、不属于肝门静脉属支的是 A:肝静脉 B:胃左静脉 C:脾静脉 D:肠系膜上静脉

答案: 肝静脉 3、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的上肢浅静脉是 A:头静脉 B:贵要静脉 C:肘正中静脉 D:肱静脉 答案: 头静脉 4、关于中动脉哪项是错误的? A:内弹性膜不明显 B:中膜无弹性膜 C:管径约为1~10mm D: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 E:又称肌性动脉 答案: 内弹性膜不明显 5、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 A: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B: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真毛细血管 C: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D:连续毛细血管,血窦和真毛细血管 E:窦状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答案: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6、下列各项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HDL B:LDL C:VLDL D:TG 答案: LDL 7、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的? A:肺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动脉 D:脑动脉 答案: 肺动脉 8、颅脑动脉粥样硬化不会直接导致 A:脑供血不足 B:脑栓塞 C:脑萎缩 D:血管性痴呆 E:脑水肿 答案: 脑水肿 9、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各分支开口处 B:可引起夹层动脉瘤 C:胸主动脉病变最严重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教学备课 第四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脏与心包 一、检查技术 循环系统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得系统,现代影像检查对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得诊断具有举足轻重得地位,它不仅能显示心脏大血管得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而且能观察心脏得运动与功能,还可对血流进行测量。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除传统得X线、超声、核医学、血管造影外,新近出现了多层螺旋CT技术与MRI心脏快速成像技术,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领域,已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重要手段。 (一)X线检查: X线检查包括胸部透视、心脏摄片、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胸部透视尹影像清晰度差、无客观技术已基本淘汰。心脏血管造影仍旧就是目前多种心血管疾病诊断得金标准。 (二)超声检查 参考超声章节 (三)CT检查 常规得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与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 CT检查包括MSCT、EBCT。MSCT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短、费用较低,诊断效果较好,层厚已达0.5mm,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并配合多种重建技术,使得影像具有3维效果。EBCT主要用于观察心脏形态与瓣膜运动,计算心功能,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空间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四)、MR检查 心、大血管MRI检查得优点就是:①由于血流得流空效应,心大血管内腔呈黑得无信号区,与心血管壁得灰白信号形成良好得对比,能清楚地显示心内膜、瓣膜、心肌、心包与心包外脂肪;②MRI为无损伤性检查;③可从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以及斜面来显示心、大血管得层面形态。 目前心血管MRI成像速度已达20ms/s帧图像,可用于心脏得实时动态显示。时间分辨力得提高,改善了图像质量。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与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得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纯得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得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得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得速率或节律发生 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得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得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得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得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得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与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得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与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得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与缩窄性心包炎,就是心包填塞得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得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得,暂时得缺血,缺氧所引起得临床综合症。就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得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就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论文题目: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2014年 11月7日 1

目录 1.血液循环系统 (3)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3)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3) 1.1.2.东方人的认识 (4) 1.2.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4) 2.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4) 2.1.红细胞的沉降率 (4)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5)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5) 2.2.2.红细胞的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3.血液的组成及其性质 (6) 3.1.血液的组成 (6) 3.2.血液的性质 (7) 3.2.1.血液的非牛顿粘性 (7) 3.2.2.血液的粘弹性和触变性 (7) 4.血液流变性质的定量描述 (8) 4.1.法林效应 (8) 4.2.轴流现象 (8) 5.血液循环系统动力学描述 (8) 2

1.血液循环系统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认识到心脏、血管和脉搏之间的某些关系。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医圣Hippocrates(460~375,B·C)就清楚心脏的位置以及它和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是人尸体中的现象。在尸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被驱入静脉,而动脉中则是空的。因此,他们断言动脉内充满来自肺进入的空气。Hippocrates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体内4种液体的平衡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四素论学说。四素论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4种液体,即红液(血)、黄液(胆汁)、黏液和黑液(贮存于脾)。每种液体都有一定属性,血液温湿,胆汁温干,黏液冷湿,黑液干冷,认为只有4种液体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古代西方学者对血液循环作过较系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应为亚里士多德(384~322,B·C)。他对血管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指出血管的重要性,心脏是最早成熟和最后死亡的器官。他描述了心包和心脏的轮廓,大血管在心脏的出入口。他认为血液是从心脏流至全身其他部分,并营养全身。 古罗马的盖仑是古希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医学泰斗,成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先驱,盖仑还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构思,进行了很多心血管功能的有益探索,对血液循环发现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盖仑通过解剖动物,研究了心脏、血管和脉搏,指出心脏有左右2个心室。他认为血液由肝生成。血液在“自然灵气”的推动下,一部分由肝分别送往身体的各部分,另一部分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室,后通过心室隔膜上的小孔,一滴一滴的流入左心室。血液在左心室注入由肺进入的“活力灵气”,从而使原来的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再分布至全身,进入脑部动脉血中的“活力灵气”变为“动物灵气”,从而使全身有了感觉。 3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资料

选择题 1.脉管系统的构成 A.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 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 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 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 居于胸腔的正中 D. 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 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 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 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 朝向左下方 B. 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 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 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 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 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 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 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 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 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 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 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 出口处有二尖瓣 E. 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 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 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 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 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 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 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 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 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 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 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 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 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 肺动脉和三尖瓣 C. 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 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B. 房间隔缺损常见于膜部 C. 室间隔中部凸向右心室 D. 整个心脏右心室室壁最厚 E. 心房肌和心室肌相互移行 12.心传导系右束支经何结构至右心室前壁 A. 室上嵴 B. 界嵴 C. Todaro腱 D. 隔缘肉柱 E. Koch三角 13.关于心室壁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 肉柱布满心室壁 B. 室间隔左侧连有膈侧乳头肌 C. 隔缘肉柱在左心室的下部 D. 心室条索含Purkinje纤维 E.室上嵴为左心室分部标志 14.通过心脏右纤维三角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15.含有心传导系束支的结构是 A. 界嵴

各种因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各种因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高血压 我们来看看高血压这个疾病,它形成的一个机制,首先,一个身体正常的人他的血压呢在高压120,低压大约在70、80、90、之间都算是正常的,可是当一个人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通常他的血压也会逐渐变得不稳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血压不稳定呢?我们知道血压是帮助身体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当我们的血压正常的时候就可以支持血液的循环正确,这里有个条件,血液循环正常的时候就可以支持血液的循环正确,,但这里有个条件,血液循环才是我们的关键,血液循环正常比血压正常更为重要,因为血压是服务于血液循环,对吗?好了,所以我们现在把高血压这个疾病的重点先转移出来。 转过来看,血液循环才是高血压这个疾病的关键问题,那么血液循环受哪些因素影响,首先受到血管的弹性影响,假设血管没有什么弹性,那么血液要想正常循环,就有困难。各位有没有看到,水管如果软塌榻地在那里,水就很难流动,如果水管笔直,很有弹性,水就冲的比较远,对吧?玩过水的人都知道,如果要让水射的比较远它就要把前面那个端口压一下加一下水压,对吗? 影响血液循环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血液的粘度,在江,河,湖泊里面水越干净就流的越快,水越脏就流的慢。好了,我们现在理解一下血液循环的目的,血液循环的目的是要把营养和氧气送到全身每个细胞,令到每个细胞都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一旦血液当中的有害物质。比如说,脂肪过高,胆固醇过高,游离的钙过高,血粘度过高,那么当血液当中的粘度增加,那么血液相对它的流动速度就会下降。另外一个当血管变得逐渐硬化,逐渐失去弹性的时候,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好了,记住,我前面讲的人的血压是服务于血液循环的,当一个人年纪增加他的血粘度上升,血管硬化的时候,他的血液循环会减慢,他的养分供应速度会减慢,可是减慢是要不得的,因为一减慢就意味着全身细胞得不到及时的营养,各位你知道不知道那些细胞差几分钟得不到营养他就会死了,他熬不住的,有很多的细胞他就那样的一个生命周期,在要求的时间段内如果没有把营养送到那个细胞,那个细胞马上就死了,比如说大脑营养,如果大脑缺氧,大脑细胞很快就死亡,偏偏大脑细胞死亡之后又不会再生,你就会得老年痴呆。所以血液循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一个人年纪大之后,血管逐渐因硬化,血粘度上升,血液的流动速度会下降的时候,身体会感觉到,然后身体细胞发现,怎么搞的,营养送的这么慢,于是细胞就发出急救信号,然后通知大脑,大脑立刻分泌一些特殊的荷尔蒙,促成身体把血管收缩,提高血压,这个时候血压升上来,血压一升上来血液的流动速度就恢复,身体各个细胞就能够得到养分,所以年纪大之后血压的上升,其时是一个正常,合理有益的反应,当,血压过高会造成管壁受到压迫,影响到整个血液循环,最后导致血管容易脆化,甚至导致血管破裂而造成脑溢血,所以长期血压一直升高,的确也不是办法,可是问题是人体在调这个血压的时候是很智慧的,他可不会从120调到180.220它会慢慢的调节,根据这个人整体的血管状况,血液的粘度状况做适度的调解,这是身体的智慧,然后呢?如果你开始去治疗高血压而不是帮助血管的弹性增加,血粘度下降,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在于你花了大的功夫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可是血压一降下来了,供氧速度一降下来,全身细胞得不到营养就开始呼救了,头晕,难受,各种信号发布到大脑,大脑一听,奇怪,我刚才好不容易把血压降下来,谁帮我弄上去了,它马上就会想办法把血压提升上来,一提升上来的血液的循环速度快了,然后细胞就得到营养,大家都松一口气,刚松一口气,可是你们家现在医疗很方便,随时都可能搞到测量血压的设备,一测血压又高了,咚,两颗药下去,把血压降下来,一降下来前面那些细胞生气了,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让你供一点营养,怎么半天送上来又给我弄回去,送上来又弄回去,送上来又弄回去,于是又通知大脑,大脑又分泌信号,就在想,奇怪谁在给我搞鬼,于是这些吃高血压药的人,这辈子你可惨了,你的身体要花很大的力气消耗很多的能量把血压提上来,刚松一口气,你就吃了降压药把它降下去,这辈子你根本就不是在治病,你在跟自已的身体作对,如果说你的血压突然之间上升到180、220很高的地步,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被迫的升高到这么高的地步,你吃降压药销微帮助稳定一下,这是有必要的,可是对于那一些由于年龄的老化造成的血管硬化,血粘度上升,他的血压的升高是身体智慧的象征,如果你治疗的是高血压,你治疗的就不是病,你治疗的是身体的那一些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举措,那么怎么调节高血压呢?把重点转移,转移到一个核心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把血管的弹性恢复,什么叫血管的弹性恢复,血管的弹性就是由构成血管的细胞组成,构成血管的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1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病例2胸闷、气短、浮肿 病例3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双下肢浮肿 病例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病例5呼吸困难、咳嗽、咯血 病例6发作性胸痛、胸闷 病例1 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于××,男性,48岁。 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后约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能缓解。20天前工作劳累时再次出现胸骨后憋闷样疼痛伴大汗,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被迫休息约20余分钟后症状缓解。此后发作次数较前频繁。10天前患者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

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体格检查T 36.8℃;Bp:右上肢125/70mmHg,左上肢120/70mmHg,右下肢130/75mmHg,左下肢130/80mmHg。R 18次/分;P 76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心左界最远点位于左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率76次/分,节律规则,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问题1该患者应该首先做哪些检查? 解说 ①心电图V1~V4导联呈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1~0.2mv,T 波倒臵。 ②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0.28ng/ml,CK-MB2.4ng/ml,肌红蛋白 56ng/ml。血常规:WBC10.5×109/L。 问题2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能否明确诊断? 解说能明确诊断。从病史上看,患者胸痛的诱因、性质、部位、范围、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因素等特点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变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