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宫巷的沈家大院

福州建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无诸。

100多年后,西晋战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贵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福州,选

在三坊七巷落脚了。当然,那时的三坊七巷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

也就是部分中原大姓的家族聚居点。

后来经过数百年几代人的经营,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

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

区。

岁月更迭,出入坊巷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朱门深院,锦

衣华服,琴韵书香却一直流传下去。

宫巷11号的大房子应该在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雕

刻门楣是典型明代建筑的式样。

1855年,这里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沈葆桢。

当时只有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由于为人清正,加上时常接济亲友,沈葆桢并无多少积蓄,据说,他是举债才购买了这个宅院。

房子装修好了,父母妻儿都住进去了,沈葆桢却仍旧远在江西任职。

1865年, 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

棠上疏朝廷,建议在福州设立船政局。20天后,朝廷准旨。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形势告急,左宗棠接到谕旨要

调任陕甘总督。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母亲死后,沈葆桢不是只有100天的假期吗?百天期满后,“以孝治天下”的沈葆桢说什么也要在原籍守孝满27个月,他向朝廷力求继续辞职在家守孝。

福州特色的马鞍形封火墙

宫巷

马尾船政厂区

因此1866年的9月,沈葆桢还在福州城的三坊七巷里住着。

左宗棠走进宫巷去找沈葆桢了,不是去一次,而是一连去了三

次。

其实,沈葆桢也看到船政是自强的重要举措;虽然并无官职守

孝在家,沈葆桢却格外关心船政的进度。

听到左宗棠即将西征的消息,沈葆桢当即联合乡绅100多人联

名上书福州将军,恳请左宗棠推迟离任。沈葆桢认为:船政利于万

世,如果事成,则子孙万代享受其利,如失败,则会被外国人耻笑,

令国人寒心。 但是,由于深受儒家思想浸染,他实在不想守孝期间出任公职。

可左宗棠更知道,如果不把船政交给一个合适的人,他们将造船作为“自强求富”方式之一的理想,迟早会夭折。所以,尽管沈葆桢推辞再三,左宗棠还是直接上疏向朝廷力荐了。朝廷最后降旨“不准固辞”,到了这个地步,沈葆桢才不得不在居丧期间出任“马尾船政大臣”。 1866年11月,沈葆桢接管船政。

12月23日,福建船政主体工程在马尾全面动工。一个被后人称为“近代中国工业与海军人才摇篮”的地方,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终于开始发芽了。

沈葆桢延续左宗棠的做法,聘用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分别作

船政正副监督,主持造船管理,并且采用了在当时称得上特殊的聘

用办法——合同制。

不但聘用的外国人多,发给他们的薪金也相当优厚。船政监督

日意格和德克碑月薪1000两白银,比沈葆桢自己还多400两。其他

外国雇员的平均工资也在白银三四百两上下。

有了先进的洋技术,马尾船政局一下子就站在相当高的起点上了。对工厂的管理,沈葆桢也丝毫不敢放松。

万事俱备,只待开工。然而,在原材料的购买上,等待沈葆桢的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造厂是需要铁皮的,铁皮哪里买?布政司就是负责卖铁的,把各个省各个地方的铁都买下来,他就是不卖你船政。你要买,拿来红包啊,要走后门。

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人事厅和财务厅,职权了得,他开口要红包,谁敢不给。然而,沈葆桢却不买账。他火了,认为布政司这样做是公然违抗圣旨侮慢大臣。他亲自到布政司抓人,审判,最后定下罪名“对抗政治”,杀头问斩。这一下,对那些藐视船政不认真做事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马尾船政局一号船坞遗址

马尾船政轮机车间

在沈葆桢铁腕的治理下,造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与此同时,

培养轮船人才的船政学堂也在稳步发展。

沈葆桢赏罚分明,不但对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 1868年6月15日,马尾台风大作。风浪冲毁了船厂周围的堤

岸,直接威胁着厂房的安全。沈葆桢闻讯,立即亲率员工抢险救援。

风浪平息后,沈葆桢仔细检阅厂房,虽然损失不大,但却令人后怕——他觉得,如果自己事先能够做好让工厂周围免受台风侵袭的准备,那么工厂就不可能受到什么损失。因此对这次事件,他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陈道章:“他向清朝请求处分,清朝为这么芝麻大的事情处分你一品大臣,不可能;第二次又有这么个情况,又申请,清政府降一级查看,底下都服了,船政大臣因为这么一点的事情都处分,那我敢吊儿郎当吗,不敢。所以船政这个时候是兴旺。”

在沈葆桢的苦心经营下,马尾船政取得了辉煌成果…

1869年6月10日, 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船“万年青”号商船

下水。

这以后,中国自己制造的船只器械先后诞生——

1870至1871年初,湄云、福星、伏波、安澜号兵船先后下水;

1871年6月,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在马尾船政生产完成。 1872年4月,又一艘意义重大的船,杨武号巡洋舰,在沈葆桢

手中横空出世。

在主持船政事务时,沈葆桢念念难忘的就是自强的初衷——要自强,再不受外来欺侮,炮舰必须要有实力。

可是在杨武号巡洋舰问世前,船政生产的船都是150马力的小

型木壳兵船,难以远航,威力不大。因此在制造这艘船时,沈葆桢

果断命令,要增大功率,增加炮位,并且给他取了一个气派的名字

——扬武。 船政监督日意格认为:造这样的船起码要耗时15个月。

然而,从1871年7月开工,到1872年4月下水,扬武号只用

了9个月就制造完成! 扬武号铁骨木壳,排水量1400吨,,功率250马力,大炮10尊。是我国同时期吨位和功率最大的巡洋舰。

沈葆桢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大门

这个庞然大物下水时,两岸无声,大家屏息静气,眼睛随着扬武号轮下的波涛转动。直到杨武号安全靠岸,人群才响起欢呼声——这意味着中国在装备上已经具备了与国外先进国家抗衡的实力!

一位前来参观的英国军官感慨道:“它的技艺和最后的细工可以和我们英国自己的机械工厂的任何出品相比美,而且毫无愧色。”

在沈葆桢主持船政的8年多时间里,共有5艘商船和11艘兵舰

成功下水。船厂由最初的200亩地,发展到600多亩,拥有包括造

船、驾驶等30多个工厂,3000多工人。

在他手中生产出来的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 在他手中培养的船政学生,后来成为中国海军甚至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中坚力量,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那时的马尾造船厂,据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厂。

如今这里再也听不到机器的隆隆声。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这些立柱上——这些柱子,当年全部采自东南亚。

1873年,又是沈葆桢,率先以船政大臣的名义,向朝廷提议选

派船政学员赴英法深造。

然而,第二年,中国的海疆发生了一件大事,迫使沈葆桢的这

项计划不得不暂缓实行。

1874年5月,11艘兵舰载着3500名日本兵开到台湾,杀人抢

物,那时“台地千余里竟无一炮”,只能任由日本兵践踏。 面对这种局势,李鸿章担心兵连祸结,上书清政府极力推荐沈

葆桢赴台处理。 1874年5月29日,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并明确授予沈葆桢调兵和财政大权。这次不是升官加爵,而是临危受命,沈葆桢没有丝毫推辞。

《申报》得知这一消息,发表评论,对沈葆桢寄予厚望,称他被“乡党众口交推,中外华洋共信”,而且“宏才卓识,闻望声名”,此次前去,必能速奏功勋。

1874年,沈葆桢54岁。他率领船政生产的船只开赴台湾,然后命令扬武、靖远、振威等大型巡洋舰一字排开,游弋在海上,以示军威。同时,沈葆桢要求李鸿章调7000洋枪队支援台湾,随时待命。

沈葆桢所画船政规划图

沈葆桢在台湾所建炮台

紧接着着手修建安平炮台。

沈葆桢做好了与日本作战的一切准备,他给李鸿章写信,说就

是“裹革而归”,于心也安慰。

积极备战之余,沈葆桢在思索着台湾的局势,究竟怎样才能长

远地保证台湾的安全?沈葆桢最令后人赞叹的战略远见在这时应运

而生。

针对台湾问题,沈葆桢站在未来的高度,提出以外交和实力相

结合的对日斗争方针,具体有四点:一联外交,获得国际同情;二

储利器,三储人才,做好战争软硬件两手准备;四通消息,取得长远便利。 虽然这次台湾危机还是以中日签订《北京专约》作为结局。但是由于沈葆桢坚决斗争的姿态和做法,令日本人有些胆怯,他们只获偿白银50万两,其他再无任何要求。

1874年12月20日,日军全部退出台湾,沈葆桢却没有

走,他上奏朝廷,建议开发台湾。

一年零15天,这是沈葆桢在台湾任最高长官的时间。一

年零15天,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呢?

开垦荒山,解除渡台海禁,让海峡两岸的人们自由往来;

调整行政区划,增设郡县,设立台北府;整编部队;修路开采

煤矿;开发台湾东部。不到400天的时间里,沈葆桢为开发台

湾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热忱。 1874年台湾有多少人?没有准确数字,1690年台湾有三万人口,1690年到1874年之间,海禁时断时续,人口增长恐怕不会太多;而到了1892年,台湾竟有254万人口。

至今台湾对沈葆桢一直眷眷难忘,在台湾岛很容易找到沈大人的遗迹。

而在海峡对岸,沈葆桢当年提出的海峡两岸互通消息的战略方针也在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时代得以实施。

这里是川石岛。

100多年前,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从这里经过厦门,

转到台湾,又从台湾的台北经过福余转到福清,然后再转

到福州,按照沈葆桢的设想,海鲜两岸终于能够毫无障碍

的互通资讯。

如今,小岛上只剩下这些漕孔。海水退去,从这些平

滑的遗迹上,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年电缆从里面横穿过

台南沈葆桢塑像

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起始点川石岛

福建全闽师范学堂,现为福建师范大学

去,直伸到海里的样子。

而那些锈迹斑斑的电缆则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向人们展示着沈葆桢逝去的思想和功绩。

从1866年主持船政开始,沈葆桢一直在福州附近工作,因此在宫巷11号,沈葆桢专门设立一个办公场所。公务繁忙,他究竟有多少时间能怡享天伦呢?

沈葆桢与林普晴夫妻恩爱,沈葆桢当船政大臣时有很多公文,就出自林普晴之手,《清史稿》这样评价这些公文“一一中条理”。这位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嫁入贫寒的沈家后,一生追随丈夫的足迹,相夫教子,伺奉公婆。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沈葆桢与夫人也是聚少离多吧。他想念妻子,写下深情的诗句:生生世世许同心,一刻休论十万金…记否春风乍暖天,莲花朵朵上吟肩。西窗旧事从头话,辜负蟾光几度圆。

沈葆桢深爱着妻子,更关心子孙的成长。无论公务怎样繁重,他总要抽空亲自写信教导子女。

受当教书先生的父亲的影响,沈葆桢极其重视家庭教育。他甚至自己掏钱办了个私塾,让所有沈家的亲戚都去读书。而且私塾的气氛轻松自由,除了典章古籍,孩子们可以博览群书,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沈葆桢的这种思想作为传统一直被沈家的后人延续下来。

做个读书人,一直是沈葆桢的理想。

当年,他在家为母守孝,甚至开了一家“一笑来”裱褙店,替人写字,装裱,而且乐在其中。

而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嘱咐子女要读书。但是他告诉子女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

由于淡泊于做官,1875年,当朝廷任命他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时,他却再次上书朝廷拒绝。

可是朝廷舍不得他走,“海防要紧,自应迅速到任”。他也只好动身,前往南京。

1877年1月13日,他再次会同李鸿章联名向清政府重申派遣海军学生赴法英的建议,两位封疆大吏的奏折很快得到了批复:准奏。

于是有38名学生从船政学堂毕业生中挑出,在这一年的3月31日启程出国。这是福建船政局派遣的第一批海军留学生,也是中国政府公派的首批赴欧留学的“官费留学生”。

在两江总督任上,沈葆桢呆了四年。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给儿孙留下遗嘱:叮嘱儿孙不要写任何关于他生平的文字,而他自己的书稿也绝不可印刻发行。

他还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1879年12月,弥留之际的沈葆桢,口述了最后一个奏折,他念念不忘的仍旧三件事:一“铁甲船不可不办”,二“倭人万不可轻视”,三希望皇上“励精图治”,匡复大清。

衷心耿耿效力于大清王朝的沈葆桢死了,死在异乡南京。他的灵柩在这一年底千里迢迢运回福州。

小巷依旧宁静,沈家大院依旧古朴,他的身影却永远消失了。

严复与郎官巷

1921年10月3日,一阵阵沉重的喘息声从郎官巷这所房中传

出。

一位老人在书桌旁艰难写下遗嘱。

他曾积极倡导西学救国,翻译了《天演论》等8部西方科学著

作;现在,他却告诉儿孙: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他曾在报上痛陈鸦片害民,自己却无奈染上烟瘾,现在,他告诫儿孙: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他曾大声疾呼废除八股,自己却四次参加科举,现在,他写道:要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24天后,很多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一个叫严复的大学者在他郎官巷的寓所中去世了。 三坊七巷中,郎官巷现在的长度最短,只剩一百余米。

宋朝时,一个叫刘涛的人住在这里,他的子孙都是郎官,巷名由此而来。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郎官巷是弯曲的,所以,据说当年它的长度列七巷之首。

甲午战争后,从郎官巷出去的林旭,与在京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一起参加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行动,要求变法。

1898年9月5日,年仅23岁的林旭被授予四品官衔,协助光

绪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当时光绪的诏书多为林旭所写。

然而,年轻人的才华还来不及充分被施展,维新变法即告失败——光绪被囚,林旭则与谭嗣同等人一起,被处腰斩。

临刑前,23岁的林旭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然后大

笑,声若洪钟。 他一截两断的身子被缝合起来运回福州,按风俗,这样的死法绝对不能再回祖居,林旭的灵柩也只好被寄藏在寺庙里。

郎官巷严复故居大门

成立伊始的船政学堂

当地的保守派对林旭的变法行为恨之入骨,他们用铁纤在火中烧红,然后将棺材捅穿。 林旭的妻子沈鹊应,也是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悲伤之中,坠楼自尽。 这对年轻夫妇被合葬于崎下山。

死时,他们还未生育一儿半女。

林旭的墓地现在已经踪迹全无,甚至他家的房子,

也在都市行进步伐中,早早被吞没了。

跟他一比,严复是幸运的。

严复郎官巷的旧居被完好保存下来。

其实这只是严复晚年的住处,他的老家不在这里,而在福州郊外的阳岐村。

少年严复就生活在这里。

从小就入私塾读古文,这是延续了数千年中国家庭的教育理想;如果不是生活突然出现变故,估计严复也会按父辈所希望的那样,一直往科举路上走下去。

黄仁贤:“(这一年他14岁就是)1866年他悲喜交加,春天是他结婚,和王氏结婚,没想到秋季8月份,就是父亲因为抢救霍乱的病人,他父亲是医生,抢救霍乱的病人,自己染病去世了,在这种状况下,他出身贫寒,家里面的家境比较困难,有寡母和妻子无人养,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再继续读书了,走学优致仕的道路了,在1866年福州街头就贴满了船政学堂的招生广告,作为严复来说,他看到这种招生广告他就动心了,所以他就走上了船政的道路,为什么会动心了,因为船政学堂不仅不要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等,而且每个月有四个银元,这个对他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养家糊口,所以他不得已走上这条路。”

像当时的许多贫家子弟一样,只有12岁的严复决定报考船政学堂。

虽然船政学堂要讲授的几乎全部是自然科学,但这毕竟是从西方舶来的新鲜玩意,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任何基础,所以招生考试仍按照旧学进行。严复凭借童年

的古文训练开始初露峥嵘。

他是作为第一名被船政学堂录取的。

船政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学习轮机,就是制造技术;后学堂学习驾驶,就是航海技艺。严复被分在后学堂。

也正是在这里,少年严复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天文地理,

医学,力学,当然还有最基础的abc 。

经过五年学习,1871年,严复以最优等的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然后很自然地登上那时还是稀罕物的船舰。

水榭戏台是三坊七巷大户人家的私人戏台

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

“建威”号,这是严复最初实习的船只,他随这条船政局自制的船到过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等港口。

接着随“扬武”号抵达过日本的长崎、横滨等地。世界在他眼前一下子展现出别样的色彩,这是埋头四书五经中的人绝不可能见识到的。

当然,更大的幸运还在后头。

1877年,也就是在林旭出生的第三年,严复与刘步蟾、萨镇冰等32位船政学堂毕业生一起去了英国,那年他23岁。

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呈现在严复的面前。

19世纪末的英国正值“维多利亚的黄金时代”,举国上下生

机勃勃,巨大的物质财富激荡着人们的思想活力,达尔文学说和进

化论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

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严复仍旧学习军舰驾驶技术。

毫无疑问,政府为严复他们定下的未来身份是军人,他的同学

刘步蟾、萨镇冰等人后来成了著名的海军将领。

然而课余之时的严复却十分留心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

他醉心于达尔文、卢梭、赫胥黎等人的著作,还常常独自一人去听法庭审判,思考着英国的富强和他们的政治民主法律之间的关系。

在当时的清朝留学生中,严复以独立思考和畅谈闻名。满清驻英公使、洋务派人物郭嵩焘一见便称奇,两人迅速成为忘年交,经常在一起讨论中西方政治学术的异同。

1880年,从英国回来不到一年,严复即被另一个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从福建船政招至天津,在他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负责教授洋文并兼管教务。

获得当时在中国政坛呼风唤雨的李中堂的认同,既有可观的俸禄,又掌握一定的实权,人生行进到这样的关口,应该可以开始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了。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严复的命运之舟却突然掉头,开始向他生前身后最受人争议的方向行进了。

严复初到天津,正是北洋学堂工程启动阶段,李鸿章特意写信给学堂当时的校长,让其准许严复参与学堂的初期建设、招收学员、制定课程等“一切”事宜。而他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李鸿章“造诣精进”的评价。

虽然能力受到认可,但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却迟迟得不到升迁,思想主张更是难以实施。 为了改变人微言轻的局面,曾经留学西洋的严复决定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

严复的出生地 阳歧严复故居

1885年,严复第一次回福建应试举人。

这一年的冬天,他的好朋友郑孝胥来到北洋水师学堂看望考试

归来的严复,一进门,一股浓烈的酒味扑鼻而来,大醉的严复躺在床上爬不起来——他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了。

1888年、1889年严复又先后两次入京应试,都没有成功。

无奈的严复只得用钱捐了个道员的官衔。 谁知紧接着,1889年到1890年,两年之内,他即从总教习被升为副校长、校长。

或许是一定要在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学问,或许是其他我们无法知道的原因,1893年4月,已近不惑之年的严复再次回到福建应试科举,而这一次,竟还是没有中。

还要继续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下去吗?要走多久呢?

严复的四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即便是升了官,日子也还是味同嚼蜡。正在此时,发生在1894年的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严复的命运。

中日甲午战争,世界海战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次海战,日本人借此一战迅速崛起,并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之列,而清王朝则一败涂地,国几不国。

好不容易才组建起来的北洋水师的脊梁,一夜之间,全部命丧

大海。

如果中日在海上没有那一场恶战,严复的科举梦可能还会一直

做下去,可是战争却让他一下子清醒了。那以后,他从八股文中解

脱出来,像一名斗士一样跃上战场。

从1895年2月开始,严复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政论文章, “鼓

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不变于中国,将变于外国”,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思想政治主张从严复的笔端流出。

1897年,在天津严复的公寓里,一项更伟大的翻译工作正在悄悄进行,一个注定要影响几代中国人思想发展的文化巨著即将破茧而出。

《天演论》一经发表,便迅速在维新人物中间流传;梁启超第一时间读到了它的手稿;康有为称其是“中国西学第一者也”;邹容说他少年时最喜欢读的书就是《天演论》;孙中山拜会严复时,也谦恭地说“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连当时著名的封建士大夫、散文家吴汝纶也被其感动,欣然为《天演论》作序

从维新变法开始,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再到接下来更多仁人志士的努力探索,中国近代社会到处弥漫着《天演论》的思想。

严复翻译的其他西方科学著作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天演论》译作问世后,版本竟达30多种,居当时外文译作之首。十九世纪末,一本英国人所写、强调生物界生存斗争、优胜劣败的进化论观点的书,经过严复之手后在中国大地成了畅销书,并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长久持续着它的深远影响。

《天演论》之后,严复又马不停蹄地翻译了另外七本西方著作。

此时的严复早已不是那个因为没有功名而过着味同嚼蜡的宦海生活的小教习了,没有人能够忽视他,即使是高高在上的满清王朝的皇帝。

1898年六月,光绪帝下令宣布变法。包括比严复年轻21岁的老乡林旭在内的四个维新人士一起向光绪推荐了严复。

光绪很快招见了严复,听严复演说了一番外面的世界。

严复想必是激动的,也很愿意好好表达自己的思想,回来后就

写下了《上皇帝万言书》。

可惜还未等他抄呈,慈禧太后就发威了,林旭等人被害,光绪被囚。

万幸的是带血的刀没有落在他的脑袋上,他逃过一劫。但是“临

河呜犊叹,莫遣寸心灰”。命是保住了,心却伤得不轻。 十来年后清朝覆灭,民国成立,接着是袁世凯当政,是非起落,世事风云从眼前浩荡而过。乱世之中,他无法成为旁观者,先是被袁大总统委以重任,北京大学校长、总统府顾问、政治会议议员、众议院参政等数职在身,接着他又脚步踉跄着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岔路口。

1913年,袁世凯指使杨度等人组织“筹安会”,鼓吹反对共和,恢复帝制。

杨度三次走访严复,邀他做发起人。

8月,“筹安会”成立,严复名列第三,成为“筹安六君子”之一。

对此,严复没有申明反对。

姚春树:“他跟袁世凯之间的瓜葛很复杂,因为他跟袁世凯的关系差不多是从天津开始的,从在天津他当水师学堂的教习,总教习开始,到以后当袁世凯的顾问,幕僚前后差不多20几年的时间,有20几年的交往,这里面比较复杂,袁世凯对严复比较赏识。”

就为着这份旧情,严复虽然把袁世凯亲信送来的四万元支票退还,没有参与筹安会的活动,却又对未经他同意就被人冒列筹安会一事三缄其口。

严复故居大厅

终于,这成了严复继参加科举之后又一件令人唏嘘的事。

复辟失败,袁世凯倒台,北京政府通缉筹安会祸首,严复没有

被列入,总算又躲过一劫。避居天津的严复自叹:“当断不断,虚

与委蛇,名登黑榜,有愧古贤。”

此时,他开始想家,想念福州。

1918年12月9日,严复回家了。 这次,他带着最钟爱的三儿子严叔夏回家与他的挚友、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外甥女林慕兰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对陌生男女就这样走到一起了。

这桩婚姻的前半段不知怎样,后半段却是不幸的,不幸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他们,而是时局所致:抗战时期,林慕兰带子女避在上海;日本投降后林慕兰又带子女去台湾探亲,然后就再也没回来,像牛郎织女一样夫妻俩被永远隔在了海峡两岸。

1919年的婚宴成了尘封的记忆。

王雅玲:“严复当时他的身体状况是非常糟糕,因为当时他从北京路径上海,然后到福州转了几次车,在转车的过程中,他连站台就走一完,走到一半就坐在地上休息一下才能走,,严复当时也60多岁了,也进入晚年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经历方面有很多跟不上,再加上在场面上那么多年,他也不愿意在政场说三道四,也想在晚年的时候,落叶归根。他就这样选择了福州,主要是为了安享他的晚年。”

恰好此时福建省督军李厚基奉上了这处巷子深处的房子。

严复笑纳了,但他住得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不是因为环境,

环境其实太好了,出行方便又清静幽深,所住的也都是达官贵

人,高宅大院幢幢相连。严复的不舒服还是源于自己的糟糕的

身体。 1920年10月29日起,郎官巷16号的花厅楼上又开始不

断传出一个老人粗粗的喘气声,花厅前的假山花木即使再精美

芳香,估计他也打不起精神探出头观赏片刻。 为了减轻病痛,医生给他开了“特效药”,他病不择医,一口吞下,谁知竟是鸦片,而且一次成瘾,病却还是每况愈下。

当严复躺在床榻上不得不吸食他深恶痛绝的鸦片事,他是否想到过郎官巷另一头居住过的林旭?

在《哭林晚翠》一诗中,他表达了对林旭的悼念,至于其他,他没有更多的言语。

1921年夏天,严复在二女儿的陪同下去福州鼓山避暑,写下了《灵源洞》和《避暑鼓山》两首诗,这可能是这位著作等身的老人写下的最后文字吧。

严复故居花厅

严复写给光绪皇帝的上皇帝万言书

这一年的10月27日,他死在郎官巷家中。

死时,这位老人身边只有二女儿相伴。

在福州这条如今看上去极不起眼的老巷中,中国近

代一位在思想界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合上了眼睛。他

把自己最后的灵魂永远放进幽静的郎官巷中。

笔墨文章满坊巷

文儒坊的这幢房子,一百多年前,曾经远近闻名。

闻名是因为这个家族自从明嘉靖年间走出第一位进士后,持续

若干代,一直在科举路上凯歌高奏,在清同治、光绪时达到顶峰。

那时陈家七个儿子,除第五子早亡,其余六子皆中举,其中四个进

士,三个翰林,长子陈宝琛还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陈家理所当然成为整个三坊七巷浓浓书香的代言人。

早在陈家六子科甲之前,三坊七巷就聚居了福州乃至福建大部

分硕学通儒。

这里曾住着清嘉庆道光时期两位有名的读书人,一位是陈寿祺,

福建四大书院之一鳌峰书院的院长。陈寿祺走后,房子的主人换成

江苏巡抚梁章钜。 有趣的是,在鳌峰书院,梁章钜是陈寿祺的学生,而他的另一位同窗好友,则是清末政坛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

梁章钜是林则徐禁烟的坚定支持者和配合人,身后著作70余本,被林则徐赞为 “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

而他平生最爱也是诗书字画,书生本色,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园林就是他58岁时的作品。 园林有一个美妙的名字,叫做曼华惊现。在不足100平米的地方,堆山,砌洞,凿池塘,建小桥,修亭子,还只是半边亭,然后坐在其中吟诵诗书,如果不是真风雅的读书人,谁能想出这样跌宕起伏又风流婉转的景致呢?

严复留学英国就读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学校

陈宝琛

梁章钜把他的藏书楼称为“黄楼”。一个姓梁的人,自己掏钱

修楼,为什么不叫梁楼而称“黄楼”呢?

原来是为了纪念唐朝一个叫黄璞的人。

唐末黄巢起义,曾驻扎福州一个多月。

这期间,他做了两件足以写进历史的事:一是在这条巷的巷口贴安民告示,让百姓不要慌张,从此巷子就有了这个名字安民巷。第二是在队伍经过黄巷时,号令官兵熄灭手中的火炬,放轻脚步,原因是怕惊扰住在这里的大学者、诗人黄璞。

一个令整个盛唐都地动山摇的起义领袖,毕恭毕敬地为一个读书人熄灭火炬,可以想见黄璞的学识人品。据说,一直到解放初,黄巷内还有一块石匾,上面写着“唐黄璞旧居”,可惜后来不知所踪。

这是目前三坊七巷中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久远的名人旧迹了。

三坊七巷中另一处至今仍被读书人津津乐道的旧迹,是光禄坊的 “光禄吟台”。

“光禄吟台”这四个丰满圆润的字题于1000年前,书写者是宋朝的福州知州程师孟。

字刻于巨石上。当年程师孟经常在此吟诗赏玩,引得后人纷纷仿效,光禄吟台也就成为读书人聚首的好去处。

1833年,林则徐受邀来此放鹤游玩。那时这里已经成为他朋友

的私宅。

40多年后,这里的主人变成了沈葆桢的女儿女婿。他们的孩子

李宗言兄弟延续了外公热爱诗书的遗风,就在光禄吟台组织起诗社

来。

诗社共19人,包括后来的《福建通志》总纂、同光体诗派代表

人物之一陈衍,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和文学家、翻译家林纾。 他们同陈家的长子陈宝琛一道,从三坊七巷走来,照亮了整个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 林纾出身贫寒,家并不在富贵的三坊七巷,却常常出入光禄吟台。

他每月要四五次进诗社作诗,还频频向藏书丰富的李家借书,据说,几年间,他借阅的图书竟多达三四万卷以上。林纾后来以文言文翻译了《茶花女》《雾都孤儿》等两百多部欧美小说,成为中国介绍西方文学的先驱,是否也受到这个时期大量广泛的阅读、还有诗友们经常切磋技艺的影响呢?

而陈衍与郑孝胥,家都在三坊七巷。

在这座房子里,陈衍一直住到1937年去世。

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师生合影

陈承裘故居门上雕刻

1912年,作为晚清“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论《石遗室诗话》在报上连载,风靡一时。

可是满腹诗华的他却也遭遇了和严复一样的命运。从28岁开始

直到47岁,陈衍数度进京赶考都不得中,终其一生也就只是个举人

老爷。

民国四年,袁世凯策划称帝,设立筹安会,他还是同严复一道,

被写入名单,而且位列“硕学通儒”之首。

然而这次他却和严复不一样,他没有沉默,而是火气很大地要

求众议院撤销他的名字,然后就卷起铺盖重新回到这里,在小楼里看白云消涨。

此后,陈衍把他的才华大半都倾注在一本书里。

这是陈衍回家后,受福建督军李厚基之聘,编纂的《福建通志》。

这本史书共600余卷、约1000万字,全部由陈衍亲自审阅。他还亲拟了修志凡例,甚至连所要摘录的范围都亲自确定。

这部耗时五年的巨著,迄今为止,仍然是福建省志中最为完备的一部。

郑孝胥故居离陈衍的家不远。

这是故居的一部分——花厅。

郑孝胥13岁时背诵四书五经,流畅得如瓶中泻水;22岁

高中福建省举人考试第一名,31岁随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出

使日本,并在驻日使馆留任。

1895年11月,从日本回国后,35岁的郑孝胥马上被两江

总督张之洞召为幕僚,参与策划了那期间张之洞几乎所有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他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向中国政治最中心靠近,终致进入宫中,成为溥仪的老师,并深得宠信,委以总管内务大臣的重任。

从出使日本起,郑孝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半个世纪之久——动荡不安的晚清,戊戌变法、东南互保、路政改革、预备立宪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可是,这一切辉煌,都因为后来“伪满洲国总理”的头衔,而被笼罩在层层阴影中了。

然而,他的笔墨书法,却无法被他政治身份的阴霾掩盖,依然闪耀着它原本的荣光,在中国书画史上享有重要声誉。

在三坊七巷,除了郑孝胥,还有一人也曾担任皇帝的老师,他便是陈家的长子陈宝琛。

陈承裘故居门上雕刻

陈承裘故居门上雕刻的是钟鼎礼器

这个房门已经百年,但其上的雕刻依旧精美异常。

这些钟鼎礼器代表了那时所有三坊七巷人的人生理想:学而优则仕。

陈家的子孙似乎都是这份理想的坚定执行者。

清朝进士科考三年一次,一次只取三四百人,一省也就二三十

而已,一县还摊不上一人,而一个家庭居然连续进士,甚至同榜进

士,的确非同一般。

连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帝都知道了福州的陈家,亲笔题写了“六

子科甲”蓝底金字的匾额派人送到陈府。

夏月英是陈家第四代儿媳。

从1957年开始住进这个大宅院,夏月英就无时无刻不在耳濡目染着这个世代书香之家的特有气息。

如今,子女早已搬离老坊巷,老人独自生活在这里。

老人说,住在这里感觉很舒服,很亲近,不仅因为坊巷深阔,远离尘嚣,更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依然让老人感受到祖辈的生活气息。

夏月英:“一代一代传下来,陈承裘,陈景亮,陈宝琛,都非常非常朴素,非常朴素,非常克俭,有钱就放在学楼里用。所以都为人,少为自己,这个非常传统,一代一代教育,都是这样下来的。”

从恪守诗礼传统的家庭中走出,满身书香的陈宝琛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1882年,就在郑孝胥考中全省举人第一名的那一年,陈宝琛出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次年晋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身为书生,直言国事,天经地义。陈宝琛不避权贵,“言人所

不敢言”,很快,便与张之洞等人一起成为清流派的代表人物。

1885年,中法海战,中国战败。陈宝琛因荐人不当受到牵连,

被朝廷连降五级贬回乡里。 就在那一年,陈承裘去世。陈宝琛索性借着为父亲守孝,辞官

回到福州。

不想这一呆竟有25年之久。

闲赋在家,陈宝琛只能假借吟诗唱和而自遣了。

福州东南风景怡人的鼓山,自此多了陈宝琛的身影。

陈承裘故居内部

福州鼓山陈宝琛修建的听水斋

他在这里修建“听水斋”,自号“听水居士”。

如果不是这段闲放的日子,鼓山上恐怕难以留下这位被《中国近代文学史》评价为“独步诗坛四十年”的老人这么多的诗句和墨宝。

如果不是这段闲放的日子,福州的新式教育恐怕也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开办,即或办成,也难以预料是否会像当时那般兴旺。

福建工程学院,100多年前,它有个更雅致的名字:苍霞精舍,

是一个相当于普通中学的学堂。

不过,它却是福州第一所新式普通教育学校,建成于1896年,

也就是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学校的创始人,就是陈宝琛,还有

他的好友、翻译家林纾,还有陈壁、力钧。 庄明水:“这几个都是进士和举人,当时都在家乡,他们经常

讨论,他们决定要办一所新式的普通教育学校,所谓新式,就是跟

旧的书院,以及儒学、社学、易学,过去清末时候的那些旧的学校形式不一样,不是像过去书院那样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学习一些旧的东西,重本的东西,而且要学接近西方开设的那样一些课程,所以他们开设的语文,算学,还有地理、化学这些课程。”

新式学堂办成后颇受欢迎,第二年,陈宝琛又设立了福州东文学堂,并亲任校长。

可是紧接着问题却随之而来:办新式学堂,就要有可以胜任新式教育的老师。放眼望去,那些旧式书院的先生,有谁能教地理外语甚至政治课呢?

庄明水:“所以当时陈宝琛就站出来,他觉得说,应该要政府要投入力量,赶快创办师范学堂,你如果有困难我陈宝琛可以支持,当时闽浙总督跟陈宝琛一起谈妥了,由陈宝琛当负责人的东文学堂改为全闽师范学堂,陈宝琛就同意,就这样成立了师范学堂。”

现在的福建师范大学,就是原来陈宝琛创立的全闽师范学堂优级部。

他大胆聘用日籍教师,将本国教师送出留学,同时严格教学管理。由他亲自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竟有34种之多。

在陈宝琛严格的管理下,学校的声望与日俱隆。

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政变,各地的新式学堂纷纷停办,由于山高水远,加上当地乡绅的支持,陈宝琛的这两所学校却一直没有停止招生。

1905年,陈宝琛的妻子王眉寿创办女子学堂,拉开了福建女子教育的序幕。这所学校扩大后,改称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其中的一个毕业生就是谢冰心。

古金斗桥

1906年,为抗议美国虐待旅美华工,福州外国教会学校的中国

学生实行罢课,遭到教会迫害,近300名学生愤而退学。

陈宝琛率先捐款300银元,又从由他任会长的福建省教育总会

中拨款2000元,创立全闽公学,接纳退学学生。

陈宝琛培养的学生,后来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其中当行政领导

的,包括教育厅长,科长,督学,些法院院长,以及议员议长,就

有24人。还有20人成为中学校长,6人成为大学教授。 陈宝琛的办学方针现在被后人小心地保留在这些陈年旧章中;

而他本人则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凝练成诗文,写进这本书中。(《沧趣楼文存》)

沧趣楼在陈宝琛的祖居螺洲,当年他连降五级辞官回家构建此楼,作为乡居之所,寓意归隐山林。

眼前的沧趣楼虽已荒废,然而当时却是群贤云集。陈宝琛在这里会见陈衍、林纾,还有严复,几个近代文学史上的才子俊杰对着万里碧空浅吟高唱。

1909年,25年光阴流逝,61岁的陈宝琛终于再次被重新起用。

两年后,他成为小皇帝溥仪的“老师”,在毓庆宫授读。

皇帝很喜欢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者,赏他顶戴花翎,赐他紫禁城骑马。陈宝琛自然还以百分之千的赤胆忠心。

但是末世皇朝已经千疮百孔,陈宝琛即使肝脑涂地倾尽所能,

也无力挽回衰败之势。 辛亥革命以后,陈宝琛再次回乡修建望北楼,在楼上坐南朝北高挂溥仪盛装临朝的巨幅照片,提醒自己时刻 “丹心朝北阙”。

此后,他以帝师的身份,追随溥仪,谋求复辟。

1931年,东北沦陷。溥仪在日本人的诱导下出走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对于是否应该听命于日本,陈宝琛曾与郑孝胥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陈宝琛坚持认为不可做别人傀儡,更不能远走东北——“日暮何堪途更远,中乾未必外能强”——然而小皇帝还是走了。 “不须远溯乾嘉盛,说着同光已恍然”。1935年,拒绝高官厚禄的陈宝琛远离他的皇帝,带着他略带感伤又别具一格的诗华,独自在北京辞世。

这两块御赐的碑文,一块为陈宝琛所书,一块为郑孝胥所书。

两位帝师,两大才子,竟在不经意间,为他们所敬仰的同乡先贤、林则徐做了同一件事。

光禄吟台

林星章故居

闽地多才子,三坊七巷才子扎堆。尤其近代,从这里走出了一颗又一颗文坛巨星,将历史的瞬间照亮。

当地人说,因为金斗河与安泰河围绕着三坊七巷呈人字形叉开,活像一册被翻开的书本,所以,这里的子弟格外善读书。

这个民间说法背后,却隐含着更深厚的文化背景。

海洋文化中敢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不但赋予三坊七巷的文人墨客

以力量,更使那些孔武有力的武将们雄心高壮。

在陈宝琛等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之前的一百多年,一

身武艺的甘国宝正在海峡对岸为国守疆开土尽显风流。

文儒坊里的武将

夜色笼罩三坊七巷,古老的坊巷褪去了白日的尘嚣,显露出它雍容

的气度。

今晚,这里的社区活动站又要组织一场戏曲演出。

演出的将是福州最具特色的地方戏——闽剧,坊巷内许多老人都闻

讯赶来观瞧。

这出戏说的是一个男子因为赌博输了钱,找表姐借账,被已是财主

老婆的表姐百般奚落:你是个没出息的人,就会给人家补鞋,又那么好

赌,只配当强盗流落他乡。 男子只好去到台湾当兵。

谁知几年后,拥有赫赫战功的男子衣锦还乡了!

更巧的是,皇太后居然是他的姑姑,他顺理成章变成了当朝皇帝乾隆的表弟,被表哥皇帝再度赐官,做上了“九门提督”。

从备受表姐奚落的贫贱学徒到贵为乾隆表弟,从嗜赌成性到壮士凯旋再到九门提督,一日十三升,人生际遇反差竟如此之大!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甘国宝。

郑孝胥故居

甘国宝

闽剧中的甘国宝受到福州人特别的喜爱,然而这些故事哪些是

真实,哪些是杜撰?历史上的甘国宝真的如戏剧所说,是由一个小

混混变成一个功勋卓著的大武将的吗?

距离福州6小时车路的屏南县小犁洋村,1709年,甘国宝就出

生在这里。 甘国宝家境贫寒。然而就像很多大人物一样,他的出生也被当

地人涂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人们相信这个男孩是白虎星下凡,将来一定能成为虎将。

年幼的甘国宝行为处事也果然不同凡响。 屏南是尚武之乡,现在,人们依然保留着习武传统,几乎每一个人随便拿起什么都能耍上几下。 幼年甘国宝白天去学堂念书,晚上习武。风雨烈日,寒来暑往,他的课业和武功一天天进步,特别是他的武艺。

甘国宝14岁参加文童考试,名列前茅;17岁参加武童考试,还是名列前茅。

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少年,文武兼备,如果不是日日勤学苦练,再天才的人也断难有此成就。

看来,甘国宝并不是像戏剧中那样,懒惰而不思长进,只知道赌博

借钱。不过,他们都从社会底层走过,这点倒是一致。

甘国宝是何时离开了山村?又是何时住进了贵胄云集的三坊七

巷?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而又统一的说法,翻开他的人生履历:19岁

中武举,24岁成为武进士,一个“武”字紧紧追随他的人生脚步,然

而他在三坊七巷选择的住处,却偏偏是在文儒坊。

文儒坊长460多米,是现在三坊七巷中最长的一个。

这块石碑立在文儒坊坊口,看上去有年头了,布满了风雨侵蚀的痕迹。

上面的文字却还清晰可辨:坊墙之内,不得私自开门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失火;三社官街,禁止排列木料等物,以免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

看看落款,光绪辛巳年,那是1881年!这恐怕是全国都罕见的现在还伫立在原地的旧式社区公约吧。

这个公约碑和甘国宝并无瓜葛,因为那时甘国宝已经离开人世105年了。

在六子科甲的陈家隔壁,文儒坊51号,当年就是甘国宝家里的祠堂,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堂。 据说甘国宝的母亲热衷于吃斋念佛,孝顺的甘国宝专门为母亲买下这幢房子,让老人长期居住。

甘国宝故居残迹

甘国宝用手指画的指虎画

三坊七巷故事

宫巷的沈家大院 1866年初秋,朝廷一品大员左宗棠来到宫巷11号大院的门口。为了他一手设立的福州船政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光顾这里。在左宗棠心目中,只有住在这里的主人才有资格接替他担负起船政的大任。其时,宫巷11号的主人就是清末重臣沈葆桢……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在福州设立了船政局。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突然形势告急,左宗棠接谕旨调任陕甘总督。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但沈葆桢坚决要求守满27个月。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沈葆桢13岁时就读于林则徐家中,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看中这个小外甥日后必成大器,因此亲自做主,定下了自己最钟爱的二女儿林普晴与沈葆桢的婚事。沈葆桢实在不想丁忧期间出任公职,然而左宗棠的决心更大,他直接上疏朝廷力荐沈葆桢。沈葆桢这才不得不在居丧期间出任“马尾船政大臣”。 1866年12月23日,福建船政主体工程在马尾全面动工。 “扬武”号巡洋舰,福建船政第一艘完全自产的大型远航巡洋舰下水时,两岸无声,大家屏息静气,眼睛随着“扬武”号轮下的波涛转动。直到“扬武”号安全靠岸,人群才响起欢呼声--- 这意味着中国在装备上已经具备了与国外先进国家抗衡的实力! 在沈葆桢主持船政的8年多时间里,共有5艘商船和11艘兵舰成功下水。船厂由最初的200亩地发展到600多亩,拥有包括造船、驾驶等30多个工厂,3000多工人。在他手中生产出来的轮船,后来装备起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在他手中培养的船政学生,后来成为中国海军甚至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中坚力量,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比如邓世昌、刘步蟾、萨镇冰、林永升、林增泰等海军舰长,晚清外交官陈季同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他将《红楼梦》、《聊斋志异》译成法文,还有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 那时的马尾造船厂,据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厂。 1874年5月,11艘日本兵舰,载着3500名士兵开到台湾,杀人抢物。其时“台地千余里竟无一炮”,只能任由日本兵践踏。5月29日,清政府急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 54岁的沈葆桢率领船政生产的船只开赴台湾,做好了与日本作战的一切准备。针对台湾问

三坊七巷的由来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后衣锦还乡而改坊名。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 文儒坊 因历代文儒辈出而得名。宋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世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袭故居皆在坊内。陈承袭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近代诗人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陈衍曾自吟一联:“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文儒坊东头北墙上,还嵌着一块高约2米、宽1米的阴文碑刻:“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这是光绪辛已年(1881年)订立的文儒公约。据有关人士认为,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尚属罕见。 光禄坊[郁达夫在此居住和写作]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杨桥巷 古名登俊坊,因西通杨桥而改名,现扩建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觉民故居,也是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在林觉民故居附近有座双抛桥,传说古时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不得如愿,双双投河殉情,故名“双抛”。乾隆二年重建此桥。前几年,福州在旧城改造中决定拓建杨桥路,按照截弯取直的方案,“双抛桥”必须拆掉。为了保护这个历史古迹,市政府要求建设部门修改了原定的设计,结果多花了300万元。周围的居民说:“300万元买了个双抛桥”。从而给双抛桥的传说增添了新的佳话。郎官巷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巷内。 郎官巷 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原名修文巷,宋代改称兴文巷、文兴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于巷北而改今名。塔系木构,后不知毁于何时。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小塔,作为古迹纪念。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坊口。 黄巷

浅谈福州三坊七巷传统建筑之门的艺术

万方数据

第1期 林蕾:浅谈福州“三坊七巷”传统建筑之门的艺术 43 门.简单地说就是建筑的出入口.老子日:“凿图3. 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间开了门和窗,才有了使用功能的意义,可见门是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与形态。这两方面都可以在门的功能、方位和造型风格上得到体现.门的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开启一个建筑的大门才可进入它的内部空间,所以门起着沟通内外空间的作 要.山‘?鬯砖釜翌璧主_多量曼空曼。兰置,:?譬苎图l可更换拆卸的门扇图2大r_】门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独立的门 一‘。…。。 一 ……——门即成为每个房间的边界;门的社会功能之二是装饰作用,雕刻艺术在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门则是雕刻艺术重要的表现载体,“三坊七巷”中门的木雕艺术就十分丰富多彩. 1福州三坊七巷中门的艺术特色 1.1门的分类 门有多种分类形式:按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屋门、房门和插屏门.屋门即为大门,是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常位于建筑的明显位置.另外,大门还是主人身份、社会地位、财富等的象征;房门是建筑内部的门。分割和界定各个房间;为了遮住直对建筑的视线,在大门后回廊处通常会设置插屏门,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影壁.若按结构来分,门又可以分为板门和格扇门,板门即为厚实的木板门,严实,一般不做镂空与雕饰;格扇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格心,多饰漏花镂空悬雕等手法的精美木雕,下部称裙板,上下之间的一小段的连接称涤环板又叫中夹堂板.裙板与涤环板,一般都不做镂空,常饰以浮雕形式的木雕. 在福州“三坊七巷”中,大户人家的大门多为三开间六扇门,门扇一般由木板拼成,在门上采用竹片拼花,用钉子固定,可随时更换和拆卸(图1).一般人家的大门,则只有两扇门.在厚实的木板门外加上有雕饰纹样的格扇门,这样朴素的装饰,既实用又美观.门的造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矩形门.一些大户人家的大门为了彰显气派还设置了雨披 ——以自墙上挑出的木梁为支撑,并在其上覆盖灰 青瓦顶.雨披也是门的重要装饰部位,在那你能看到精心雕琢的斗拱、雀替、垂花柱等.另外,由于福州.受到西方文化与宗教的影响,所以拱门在民居中比较常见.在“三坊七巷”中,拱门多直接用砖砌成拱状门洞,顶部凸出的砖饰,强化了门的装饰性,如 图3砖砌拱形门洞 房门多为四扇,每扇都较细长,宽度大约在50~60 cm之间,上下部分约各占一半.裙板和夹堂板不做镂空,但都饰有或深或浅的木雕,格心则多采用透雕的形式,题材丰富多样且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三坊七巷”中的门一般漆成朱红色.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它代表着太阳和火,是光明与温暖的象征.人类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红色代表着喜庆与吉祥,因此民居的门都喜欢采用红色.朱红色的大门在粉墙青瓦构成的灰色调的背景下,宛如绿叶丛中的一点红,显得十分突出.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也在门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原本朱红色的大门也变得暗淡失色了.另外,南方天气炎热,门扇也有漆成棕色或保留原木色彩的,这样既朴实又凉爽.1.2社会文化影响下门的特点 门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其一,风水观念决定门的方位.风水学认为门是建筑的咽喉,它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关系到聚气和散气,因此门的方位关系到整个房屋布局的成败与主人的吉凶祸福,正如《辨论十三篇>中提到“阳宅首重大门者,以大门为气叩也.”中国文化是南文化,故中国居住建筑大门多朝南.中国产生“向南”特征的文化,也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关,中国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朝南的房子,夏季,迎风而居,凉爽怡 人;冬季,风向阳,室内舒适.另外,风水学上还提 万方数据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福州】近代坊巷名人

近代坊巷名人 概述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末重臣,谥文肃。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葆祯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练陆军。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相关整本阅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2456674.html,/ebook/f933922910a6f524cdbf850e.html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

三坊七巷 街区规划

三坊七巷 1三坊七巷之印象 初访三坊七巷,是在周围的一座高楼上。在高楼群的庇护下,三坊七巷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俯瞰下去,一片的红砖黑瓦,一片的震撼……其亭亭如盖,有如明清的历史,悠然谢幕在繁华的都市天空下,依依不舍…… 远看是如此的宏大,如此的吸引人,近看又如何呢? 终于,在一个如歌沐浴的清晨,我漫步在向往已久的三坊七巷~~~ 一段段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沉淀的满是历史的沧桑,每一块石板,每一丝青苔,都能引你驶向历史的彼岸。踏在这样的小径上,心中装的满是崇敬,满是厚重…… 三坊七巷的街,是历经风雨变化的,又是充满活力的。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阿伯,演奏着属于他自己的优雅旋律,如此如醉。我,亦醉倒在飞扬的音乐中,那是一种高贵,一颗年轻的心。 转过几个弯,又见音乐从周遭升起,在心中沸腾…… 水榭戏台,一台戏演了几百年,演尽了风风雨雨。红粉女子的水袖舞出,蹉跎岁月瞬间流转。一段台词,一颦一笑,说不尽喜悦和心酸…… 三坊七巷的人,是钻研的,是勤劳的。 我走进一个人家,主人热情好客自然是不必说,他带我看了他的手工作坊,只见一个个木雕栩栩如生,几个雕刻师挥刀如奋笔疾书,笨重的木头在他们手中只需一会的功夫,就已然是一尊尊活灵活现的生灵。真神奇!一尊拓荒的牛,印象尤为深刻,其姿势微妙,势如破竹,好像就要奋力冲向远方,寓意美好的未来从勤奋努力开始…… 转眼间,夜色朦胧,夜幕下的三坊七巷,如此的慈祥,我带着依恋,相信有缘千里来相逢,默默地从平和的夜色中,悄然隐退。再会,像老人般和蔼的三坊七巷。 2 三坊七巷之简介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开始形成。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 那么,三坊七巷是指什么呢?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具体来说,“三坊”包括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这三坊。“七巷”包括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这七巷。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每个坊每个巷。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班级:11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2)班学号:100346220 姓名:俞礼军 三坊七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575.25亩)。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重要的标志之一。目前,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涵盖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挂牌保护单位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关键词:三坊七巷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保护 三坊七巷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同样不可低估。为了加强整体保护,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创新理念与方法,实现了从保护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飞跃。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建立了海量“三坊七巷”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院落为单位,录入住户、建筑、历史信息等相关数据,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图文互访等功能,并配备多种数据分析工具,有效辅助和深化规划编制。 在详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区位原真性、格局原真性、环境原真性、建筑原真性、人文原真性等“五个原真性”保护原则,从点、线、面、街区背景和无形文化等五个方面强调街区原真性、整体性的保护要求。特别是街区背景环境和无形文化保护的提出,丰富了街区保护的内涵。规划增加了街区保护的缓冲层次——古城背景区,将街区保护置于福州古城保护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对三坊七巷的背景环境,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思路,有助于历史信息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历史活力再现。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建立了海量“三坊七巷”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院落为单位,录入住户、建筑、历史信息等相关数据,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图文互访等功能,并配备多种数据分析工具,有效辅助和深化规划编制。 此外,项目组还引进最新的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建立了街区的真三维模型和部分重点古建筑内部的虚拟场景,对规划设计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坊七巷文化的创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是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三坊七巷 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三坊七巷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摘要:“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总占地约45公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其基本格局形成于唐末,到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鼎盛,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其中水榭戏台、欧阳氏民居、陈承裘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沈葆桢故居、林氏民居、小黄楼等9座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1】 关键词:三坊七巷、文化、创新、传承、价值、内涵、精髓、保护; 一、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 三坊七巷是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她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们把凝结在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中的文化信息,在坊巷中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思想和著述,坊巷内特有的民风民俗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商贸特性,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现在我们统称之为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的内涵、精髓和价值: (1)三坊七巷的文化内涵: 1、富有个性的坊巷格局 2、匠心独运的园林建筑 3、灿若群星的名贤英杰 4、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5、具有文化气息的商贸 (2)三坊七巷的文化精髓: 1、爱国与创业精神 2、包容与革新思想 3、崇文重教的传统 (3)三坊七巷的文化价值: 1、是展示福州历史文化的窗口 2、是提高文化认同感的基础 3、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2】 例如: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河南光州固始人。唐中和元年(881年)同兄王潮、王审邽随王绪起义军渡江南下;景福元年(892年)攻入福州,历封琅琊郡王、闽王。前后治闽29年,修罗城、夹城,辟甘棠港,拓三坊七巷,政绩斐然,世称开闽王。其部将在塔巷北侧建育王塔,并建塔院,因而得巷名;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清嘉庆(1804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庶吉士,授编修。历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湖北、河南、江宁三省布政使,江苏巡抚,两江

先进班级介绍整理

在体验中成长 高一11班纪实 高一11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老师和同学们在这个班集体中齐心协力,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共同为班级的成长添砖加瓦。 班级环境整洁又不失温馨。班级没有惩罚值日生的制度,但班级值日生能够认真负责每天卫生,班级没有设立垃圾桶,每位同学能自觉维持好自己位置的卫生,尽量保持地板的整洁。同学们在整洁的班级环境中学习,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更能体验班级卫生的重要性。同学们每天都帮老师清理讲台,准备备用红笔,让老师有一个舒适惬意的上课环境,得到老师表扬后更能体会到为他人创造好的环境原来是如此有成就感。从此我们班级不仅有浓浓的书香气,还散发着家的味道。 班级氛围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班级有着强大的班干部队伍,他们能以身作则,能无私奉献,带领同学们在自我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同学们的努力下班级的常规表现突出,在卫生、宿舍、黑板报、两操评比中,班级处在领先位置,在年段中能起到表率作用。刚开始时班级并未走上正轨,常规存在不足,同学们体会到了班级荣誉受损带来的挫败感,于是全体同学在班委的带领下加强了自我管理,同学们在各项评比中都严格要求自己,最后终于体验到了班级荣誉带来的成就感。在班级管理中,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基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同学都体验班级管理者的付出,从而能更加努力去维护良好的班级荣誉。在军训、运动会、科技节,同学们能够很好的进行分工合作,人人都投身活动中,人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体验为班级争光的快乐,共享班级荣誉。 学习上,同学们锐意进取,互帮互助。班级同学在自习课和晚自习能保持好纪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每次大考后同学们都进行反思总结,在老师的协助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同学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劳逸结合,大部分同学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平时班级还开展学生讲题活动,让科代表给学习薄弱的同学们进行题型讲解,实现了学生的互帮互助,有效的帮助差生提高了成绩。 同学们积极参加班会活动,在班会中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本学期,我们班级已经开展了“理想教育”“时间去哪了”“安全教育”“学习计划制定”等系列主题班会。班会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班会中,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实现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到三坊七巷做导游、到省图书馆卫生打扫、到西湖公园清洁、到省电视台做观众,多样的体验让同学们生活更加多彩,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学会融入社会,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积极参加学生会工作,目前班级同学分别在团委、电视台、外联部等多个部门任职,成为学校活动的骨干。他们在投身学生会的过程中学会了管理、合作等诸多技能,并将学生会的先进经验引入班级管理中,进一步提升班级的品质。 在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学们收获颇丰,许多同学都获得各种奖项,说明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不忽视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同学们实现了学习与活动相互促进。 高一11班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智”上,还体现在“德、体、美、劳”等方方面面。在这个班集体中,学生能有效的学习;在这个班级体中,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品格;在这个班集体中,学生能拓展自己的素质。我们坚信,11班的同学们将在体验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佛说“今生的五百次回眸,才回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说的就是我们啊!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那就是有缘,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旅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曾青香。曾是曾巩的曾,在我的记忆里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千百年前是不是一家,我就不知道了。名字很平凡,大家可以叫我小曾。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本次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祝大家旅途愉快!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三坊七巷呢,就是从这条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三坊七巷的“三坊”呢指的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古庇巷。但是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被改建为马路,因此:我们今天讲三坊七巷实际只有二坊五巷。“三坊七巷”历经许多年,格局依旧,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200多座。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造,坊巷格局就初步形成了。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在七巷中,郎官巷的长度最短,只剩一百余米了。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微弯曲,当年它的长度据说列七巷之首。在郎官巷原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讲的是,宋代在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当然了,这个刘涛呢,肯定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女演员刘涛了。因为这个刘涛,他是一位官员。也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巷子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我们往前走呢,经过杨桥路,就能看到衣锦坊了。这个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以前叫做通潮巷。根据古书记载,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

三坊七巷名人故事

宫巷的沈家大院 福州建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无诸。 100多年后,西晋战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贵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福州,选 在三坊七巷落脚了。当然,那时的三坊七巷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 也就是部分中原大姓的家族聚居点。 后来经过数百年几代人的经营,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 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 区。 岁月更迭,出入坊巷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朱门深院,锦 衣华服,琴韵书香却一直流传下去。 宫巷11号的大房子应该在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雕 刻门楣是典型明代建筑的式样。 1855年,这里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沈葆桢。 当时只有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由于为人清正,加上时常接济亲友,沈葆桢并无多少积蓄,据说,他是举债才购买了这个宅院。 房子装修好了,父母妻儿都住进去了,沈葆桢却仍旧远在江西任职。 1865年, 沈葆桢的母亲、也是林则徐的妹妹去世了。按照惯例,官员因为父母丧事辞职回乡守孝,被称为“丁忧守制”,时间是27个月。然而,当时的沈葆桢已是江西巡抚,身居要职,再加上当时的国情,朝廷只给了他100天的假期。 1866年6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 棠上疏朝廷,建议在福州设立船政局。20天后,朝廷准旨。 9月25日,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形势告急,左宗棠接到谕旨要 调任陕甘总督。刚刚筹备不久的船政局,面临无法继续的危险。 左宗棠想到了沈葆桢。 母亲死后,沈葆桢不是只有100天的假期吗?百天期满后,“以孝治天下”的沈葆桢说什么也要在原籍守孝满27个月,他向朝廷力求继续辞职在家守孝。 福州特色的马鞍形封火墙 宫巷 马尾船政厂区

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福州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福州在海峡西岸有座古老而美丽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别称榕城,它位于福建省的东部,闽江下游,这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现为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有500多万。 在榕城福州鼓楼区的繁华闹市里有一片白青玉砌,木屋阁楼的古老街区,其部局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它就是被建筑界誉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三坊七巷。 一、昨天 (一)、三坊七巷街名的由来 “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 (二)、三坊七巷的历史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三坊七巷全貌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城内一般是以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国内建筑界把三坊七巷古民居称作“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是当之无愧的。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福州从壳丘头、昙石山文化、中原文化,再到冶城以至外城、府城文化,几经奔腾回旋,汇合至三坊七巷,终至凝固,形成古建筑、古文化的精华。三坊七巷高大粉墙,石板小路,坊巷纵横;深院大宅,层楼叠院。每座高墙大院内又有三或四进的大庭院。 回眸三坊七巷,在深深的庭院里,我们仿佛闻到古代书香门第,飘溢出的书香墨味;我们似乎听到“六子科甲”,“五子登科”门前的金鼓齐鸣。我们犹似看到林则徐,郁达夫,郑振铎,胡也频,邓拓等驻足书店,搜宝寻玉;我们如同看到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严复的《天演论》,林觉民的《与妻书》……许多名师来自三坊七巷,许多生长在三坊七巷的人,博古通今,才略惊天动地。三坊七巷人才辈出,它炯异于神州千万个坊巷,不少坊巷星星点点,而三坊七巷则是星汉灿烂。自古以来,蕴蓄其中的秉性,百代延续,渗透了子子孙孙的心田。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文化底蕴可谓深厚,三坊七巷历代累计出过举人300多名、进士150多名,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三)、三坊七巷的闽台人文情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班级:10机电(1)班学号:10033**** 姓名:***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摘要:三坊七巷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福州地标意义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第一街。可以说,三坊七巷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福州人追求正统教化的人文性格与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的相互融合。作为福州城市精神集结地、福州名贤文化纪念地、福州传统商贾文化传承地、福州民俗文化展示地,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名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批判地传承还要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三坊七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保护 三坊七巷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景区,但是在现如今,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坊七巷传统文化现状不无使我们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做出改变,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大潮中,三坊七巷也曾经面临被拆迁改造的命运,但是在各方的努力下,它最终被抢救保护下来了,在国家文物局、福建省和福州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主持下,先后制定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保护与管理不断升级,并由省、市政府投资45亿元进行保护整修,使得它渐渐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带着文化遗产的尊严,融入社会,惠及民生,成为福州城市发展中的新亮点。2010年11月1日,在福州举行方案的论证会,探讨以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理念,推动三坊七巷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传承、利用方面迈出新的步子。 三坊七巷文化探索创新 三坊七巷建设社区博物馆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博物馆界一直在思考博物馆如何从对物的关注转向更多地对人的需求的关注,如何跟人的发展、居民、社会发展挂钩。社区博物馆是一个很好载体,可能是我们国家今后几年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热点。三坊七巷做的工作与规划体现了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博物馆在可移动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和利用、服务社会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不可移动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利用方面难度更大。在三坊七巷引进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就应当在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更多地借鉴博物馆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首先,无论保护和展示都要强调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突出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与价值,可以用博物馆手段画龙点睛地展示出长期以来人们在此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人文荟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对于引进到社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项目等要强调与遗产社区的兼容性并突出特色,原生的与引进的要能够区别开来,防止旅游地点商业服务、纪念品销售等的千篇一律。在博物馆的设计、规划上要高起点,但在实施上要有条不紊,不要太快。特别是,社区博物馆是活态博物馆,要使管理者、社区居民、游客都能了解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和正确的做法并参与其中。最后,要加强社区博物馆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的研究,真正探索出一条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综合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来。 文化批判传承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传承传统,就要将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将最原始的一

三坊七巷——建筑

三坊七巷——建筑 三坊七巷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 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 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 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是"中国城市 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 "。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 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 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衣锦坊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 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 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 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 渠里去。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 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 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 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 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 榭戏台。 文儒坊

三坊七巷简介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坊巷概况 概述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 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全貌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 三坊七巷图 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高二(3)班班主任:*** 班会时间:2012年3月6日 班会地点:多媒体8 班会目的: 通过对三坊七巷的人文历史民俗的宣传介绍,挖掘福州地方特色,使学生在对老福州有了更深层和全面的了解,增强作为下一代接班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林则徐、冰心等名人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养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活动准备: 1.动员全体学生收集三坊七巷的相关故事及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此为载体开展活动。 班会过程: (一)开场: 甲:高二(3)班《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请大家欣赏福州方言童谣《月光光》。(视频2分钟) 乙:这些年福州一座座高楼立起来,一条条道路变宽了,金山、五四北、大学城等新城区迅速崛起,破旧的建筑渐渐消失,福州变高变大变靓了。 甲:福州正发展成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开放型滨海新城。但请别忘记:福州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八闽都会,自然风光优美宜人,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乙:几千年的人文积淀,是否会在几十年内就全部变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东西?甲:城市改造中,那些千篇一律的灰色高楼不断崛起,是否在无形中强迫人们转换视觉,让古老的榕城逐渐失去记忆? 乙:作为福州下一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哪? 甲: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福州的人文历史,继承并发扬光大。 乙:五代十国的闽国,将城市从今天的东街口向南扩建到了于山、乌山以南,

三坊七巷脚下的江水冲积形成的土地,便成了城市的中心腹地。 甲:从唐末五代历宋元明清至今千余载,三坊七巷便在无形巨手的掌握之下调控着自身的文化品位,使之成为福州人文大舞台,造就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代表着福州的人文精神。 乙:请问有哪些同学已经到过三坊七巷?请举一下手。 你对三坊七巷的哪些特别之处印象最深?(提示:建筑、美食、)(二)、观看三坊七巷宣传片 甲:让我们跟随〈三坊七巷〉的宣传片走进三坊七巷,从这里开始重温福州历史。(视频3分钟) 乙:“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大学者陈衍的诗句中第一次有了“三坊七巷”这个专有名词的文字记载。 甲:“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与古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相媲美的南后街。明清时期,这里是两侧坊巷文人官绅的会所,名人名作的诞生摇篮。 (三)、分享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历史名人故事 乙:请问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有哪些? 甲:这里我们选取介绍其中几位较有代表性的名人。请看视频。(视频3分半)(四)、学生介绍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乙:智慧勤劳的福州先民还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具特色与魅力的闽剧、十番音乐、评话、伬艺、寿山石雕。 甲:还有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软木画、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陈靖姑信仰和罗源畲族服饰等十二项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乙:我们班的同学分组对其中的软木画、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和牛角梳的资料进行收集,现在请各组派代表介绍。 甲:先请同学介绍。 乙:请同学介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