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一、填空题

1.早期的游戏观主要有(精力过剩说 )、 (生活准备说) ?、成熟说和 ( 放松说) 、(行为复演说)或叫种族复演说。早期游戏理论主要研究游戏产生的原因,即儿童因何游戏、为何游戏。但限于研究者所持的视角不同以及所处时代的心理发展水平,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代游戏理论主要有 (精神分析学派 ) 、(认知发展学派)、苏联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以及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3.幼儿游戏是(操作性)的活动;是 (艺术表演)活动;是(幼儿创造性的)自娱活动。

4.游戏者的快乐体验中第一层次的快乐体验是(趋乐性体验)和想象性体验;第二层次的体验是(自主性体验)和绽放性体验;第三层次的体验是(胜任感体验(或成功感体验)。)

5.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把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7-12岁))阶段。

6.表演游戏一般需要的材料有(简易的舞台)和(布景、服装和道具)。

7.角色游戏的发展可以从(角色扮演水平)、(游戏内容的扩展与丰富)、(材料与玩具的使用)以及语言与社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8.积木建构技能包含(积木构造的基本技能)、(分析图纸按图建构)和(使用积木与其他材料组合构造)三方面技能。

9.体育游戏的结构由(游戏动作) 、活动方式、(游戏情节)和活动条件等成份组成。

10.适合3-4岁幼儿玩的平面造型游戏有(水彩画)、(蜡笔画)、印画和 ?(粘贴)等。

11.分辨图形的游戏一般可分为数图形、(找图形)、(找相同)、找不同和(找错误)等五种。

12.比较游戏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图形求异,另一种是图形填充。

13.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14.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15.婴儿最早的感觉游戏是听觉游戏和触觉游戏。

16.婴幼儿游戏一般开展游戏活动的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并以(个别)指导为主。

17. 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包括(明确游戏目的)、选择游戏动作、构思游戏结构、设计游戏细节、(制定游戏规则)和确定游戏名称。

18. 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 ? ?

19.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20.根据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帕登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和(合作游戏)阶段。 ?

21. 大班体育游戏的特点:(竞赛性游戏)增多,(游戏动作加多),难度加大,往往(需要幼儿克服一定的困难)

之后才能达到游戏目的,游戏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22. 体育游戏的分类:按组织形式分,可分为(自由游戏活动)和(体育教学游戏)两种。按有无情节分,可分为(主题游戏)和(无主题游戏)。按活动的形式分,可分为(接力游戏)、(追拍游戏)、(争夺游戏)、(角力游戏)和(猜摸游戏)。

23. 智力的一般结构:一是类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二是个性智力因素:(数学能力)、(文学修养)、(音乐美术)等(艺术创造和观赏力)、社交能力、价值评判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前者是基础智力因素。因此,以发展类智力因素为主旨的智力游戏,应该成为学前做护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24.观察游戏一般以(寻找、发现、比较)等为主要玩法,通过(听听看看摸摸尝尝)等外感受器的反复活动,对事物典型的、细微的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帮助幼儿加强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扩大观察的(范围)、(广度)和(深度)。

25.观察,是人们主动运用(人体感觉器官来感知客观事物),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心理过程。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最基本活动)。

26.触觉是我们感知事物的一大途径,对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及(粗糙)等质地的认识,主要通过触觉来完成。

27.(敏捷性)、(准确性)和(持久性)是记忆的重要指标。记忆的持久性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及时进行复习和多次实际应用方能提高,记忆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就可以通过(反复的即时记忆_)游戏来培养。

28.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用(词)来标志,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所有的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

29.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30.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一:(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大约开始于3岁左右);二:(在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大约4-5岁);三:(数运算的初级阶段:5-7岁)。

31. 婴幼儿游戏的类型:(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接受游戏)等.

32. 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要侧重游戏的活动性)、(游戏时间不宜过长)、(要确保安全)及以个别指导为主。

?

二、名词解释题

1.精神分析的游戏观: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

2.幼儿学习游戏化:幼儿学习游戏化是指幼儿园将幼儿日常学习活动都纳入到游戏之中,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交融,综合运用教学游戏与幼儿自然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4.角色衍生法:角色衍生法是指根据游戏动作和活动方式的特点,选择相关或相似的食物作为游戏角色,从

而衍生出某种游戏情节的方法。

5.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霍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机型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幼儿演出的童话剧、歌舞剧、木偶剧和皮影戏等。

6.桌面表演:桌面表演游戏是表演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园的传统游戏, 它以一些辅助物帮助幼儿进行表演活动.

7.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结构游戏始于3岁左右,一般从简单的积木游戏开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动作技能的发展,结构游戏也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并常常出现在扮演角色的游戏中。

8.集体娱乐游戏:集体娱乐游戏特指那些中、大型的游戏、游艺或游乐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参加游戏的人数较多,并且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常见于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班集体或集会活动。

9、想象再造游戏:是以发展再造想象为主的游戏。包括猜谜游戏、补缺游戏、拼图游戏、听描述做动作游戏、空间想象游戏等。

10. 注意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训练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扩大其注意的范围,发展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的能力。注意力游戏设计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觉渠道入手,以看、听、想作为游戏活动的方式。

11. 想象再造游戏:是以发展再造想象为主的游戏。包括猜谜游戏、补缺游戏、拼图游戏、听描述做动作游戏、空间想象游戏等。

12. 婴幼儿游戏:特指0-1岁婴儿和1-2岁学步幼儿的游戏。?

三、简答题

1.简述游戏的本质特征。

答:(1)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2)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3)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4)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2.简述角色游戏的结构。

答:角色扮演;对材料的假想;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内在的游戏规则。

3.简述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的内容。

答:1)游戏前的指导。包括(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包括(1)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4)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游戏后的指导。包括:(1)让幼儿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3)评价、总结游戏

4.简述适于进行表演游戏的作品的特征。

答:(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2)具有表演性(3)起伏的情节(4)较多的对话。

?

5.简述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答: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包括:(1)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2)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3)指导幼儿分配角色;(4)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5)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

6.简述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教学目标。

答: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教学目标是:中班幼儿应能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会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的建构物体,会看平面图,能和同伴合作共建一组主题建筑,会评议结构游戏成果

7.简述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答:1)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2)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3)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4)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观察了解幼儿结构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探索和挖掘现有材料的多种玩法)

5)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建构6)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除了完成以上任务外,教师还应注意三点:融入全面的教育;把握适度的指导;重视差异的存在。

8.简述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

答: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包括(明确游戏目的)、选择游戏动作、构思游戏结构、设计游戏细节、(制定游戏规则)和确定游戏名称。 ?

9.简述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内容和任务。

答:提供丰富、安全的活动玩具;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观察幼儿游戏,适时介入。

10.简述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及常用设计形式。

答:(1)听音、发音游戏,儿歌和绕口令是语言游戏设计中常用的游戏形式。(2)词汇游戏,常用的设计思路有多种,如以组词为核心扩展组词、词语接龙、说出反义词、同义词配对等。(3)句子游戏,以看图说话为主要构思,“小医生”让孩子为大人的句子纠错,也是个不错的构思。(4)描述性游戏,主要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对话、表演等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各种语言实践机会。(5)文字游戏,婴儿识字的趣味主要是在识字的过程和接触字形、字音本身,做到认识和区别就行了。1岁半以前是婴幼儿识字的准备期,只要他习惯看字听字即可。1岁半以后,识字与认物并行发展。3岁以后的识字游戏应进入句子阶段。

11.简述智力游戏指导的内容。

答:智力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有(1)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智力游戏;(2)教会幼儿正确地游戏(3)使每个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

12.简述想象创造游戏的设计思路。

(1)要求幼儿根据某一简单的图形进行广泛的联想,尽可能多地想像出一切可能的物品。旨在发展思维的广泛性和多面性;(2)要求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某件物品的用途。(3)给出一组关系很远的事物,要求幼儿运用想象把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常与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4)讲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请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想像,往下继续编故事或给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结尾。

1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游戏的内容不同;游戏的驱动力不同;价值功能不同。

14. 学前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是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数和数量关系的敏感性,使幼儿获得一些数的初级印象,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游戏是数学启蒙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生动有趣、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使幼儿获得相关经验。

15、幼儿美术游戏的发展阶段

涂鸦游戏阶段:约1-2岁;基本形状涂画游戏阶段:约3-4岁;初期绘画游戏阶段:约4-5岁。和绘画一样,使用三维材料的手工游戏,也要经历无目的、基本形状和样式化三个游戏阶段,各阶段的发生期都比相应的绘画游戏时期略晚一些。

16、集体娱乐游戏的主持技巧

主持游戏的方式:主要采用带领式;把握游戏的节奏;主持风格:一般教师应表现出亲切、温和、真诚、自然的主持风格;让孩子充分活动;要特别注意安全。

17. 幼儿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

以数学启蒙为主要任务的学前数学游戏,主要是幼儿通过有教师指导的活动,对常见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幼儿为学习数学做好心理准备。

数的游戏:数的游戏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培养数感,而不仅仅是教孩子会数数。这类游戏包括基数、序数的认识、相邻数关系、数的组成与简单计算等内容。

度量的游戏:幼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比量游戏,来逐步掌握各种度量的概念

几何与空间的游戏:包括了形和空间的游戏,目的是指导幼儿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各种形状及其名称,掌握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概念。空间游戏可从幼儿自己的身体开始,第二步是以幼儿自己的身体为基准,然后逐步在变化的情境中,不断改变立足点来辨认空间关系。空间游戏可结合其它游戏来进行。

18. 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

一是听音、发音游戏。

二是词汇游戏:词汇游戏常用的设计思路有多种,如以组词为核心扩展组词、词语接龙、说出反义词、同义词配对等。

三是句子游戏:句子游戏是以训练按照语法规则正确组词成句,并运用各种句式、句型的游戏。句子游戏以看图说话为主要构思。

四是描述性游戏:这类游戏主要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对话、表演等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各种语言实践机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词汇,培养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自然地讲话的良好心理素质。讲故事是描述性游戏的主要游戏形式之一,有复述故事、续句合编故事、续编故事、自编故事等几种难度层次。猜、遍谜语游戏也很受孩子欢迎,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是幼儿最爱玩的游戏,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游戏。

五是文字游戏。

19. 发展概念理解能力的游戏的设计思路。

幼儿要理解概念,就要首先广泛接触、大量感知那些形成概念的客观事物。

四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提问方说出某样东西,回答方说出它所属种类的概念;第二种,提问方说出某一概念,回答方要尽可能多说出它的外延;第三种,提问方说出概念的内涵,回答方要说出概念的名称;第四种是提问方说出一个概念,回答方要描述出它的内涵。对幼儿来说,第四种有一定难度。

20. 什么是想象创造游戏?如何设计指导?

想象创造游戏是以发展创造想象为主的游戏。要求游戏者对一定的事物展开有目的的积极联想活动,特点是游戏具有开放性,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鼓励幼儿思维的创新求异。第一种设计思路:要求幼儿根据某一简单的图形进行广泛的联想,尽可能多地想像出一切可能的物品。旨在发展思维的广泛性和多面性。第二种设计思路是要求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某件物品的用途。第三种设计思路是给出一组关系很远的事物,要求幼儿运用想象把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常与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第四种设计思路是讲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请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想像,往下继续编故事或给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结尾。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帮助幼儿克服无目的的空想乱想现象。应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21. 智力游戏的结构和特点

智力游戏由游戏的目的、构思、规则和结果四个部分组成。智力游戏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的智力训练任务提出的。游戏的构思也即玩法,是根据游戏的目的和特点设计的,是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和活动的要求。智力游戏的构思由多种多样的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动作组成。智力游戏的规则是对构思的要求和约束,从属于游戏的任务,在游戏中起指导、组织、调整幼儿行为的作用,以保证游戏目的的实现。智力游戏的结果是游戏目的的实现的程度。

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智力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小班的比较简单,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方法明易具体,规则一般不复杂,开始时对全体游戏者几乎是同一规则要求。中班的任务比小班要求高,游戏动作逐渐多样化,规则更多带有控制性,除了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外,还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和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完成较多的任务,动作难度较高,游戏规则的严格程度也提高了,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指令。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Word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石瑛 绪论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章 第一节游戏的概念 一、我国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 卷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二、国外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 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 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 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 世纪中期以后。 德国的福禄贝尔(F·Frnbel,1982-1852)最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他提出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是游戏,游戏即生活。”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为游戏而游戏”,这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的最显著区别。 二、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地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愿望,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游戏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可以减轻,消除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压力感,因此,对幼儿来讲,游戏是一种享受。 三、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即活动内容的虚构性。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通过“假装”的重构再现现实。例如椅子当大马骑,张开双手飞;冰棒当注射器等。儿童在游戏中,以真诚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活动,相信虚构的真实(内部真实)。同时,他们也懂得什么是假装的。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游戏与成人的戏剧类似。 四、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堆积木、玩沙、玩水等游戏没有固定的玩法,小汽车、小船,洋娃娃等玩具也没有固定的玩法。事实上,只要成年人不限制幼儿游戏的方式,在任何游戏中,幼儿都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把游戏的方式加以变化,使之多姿多彩,富有趣味性。 第三节游戏的基本结构 一、游戏主题 即游戏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它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游戏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二、游戏规则 即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的规则。

【免费下载】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李玲玲 审批签字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游戏,通过有目的的游戏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里的游戏也在千变万化,每天都丰富着孩子们的童年时代。 如何能有效地开展游戏活动呢?首先幼儿游戏的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是幼儿时期与同伴交往,了解社会的最佳场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鼓励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材料准备是教师组织游戏的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与教师期望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展现给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质量,只有在充足的时间才能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踊跃性、自和性与创造性,使幼儿可能极有兴趣地不委屈的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趣与培养能力。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一直进步。从无目的到事先方案好,从由老师带着玩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打扮游戏角色再进一步发展带领别人玩,从摆弄物品、旁观游戏到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再结合、合作游戏。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指导他们游戏的时候才能做到有针对性,贴近幼儿实际情形;才能促进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内容、游戏技能和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组织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发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后果。

我们要根据幼儿游戏的水平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游戏,给予适合的指导,让孩子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2014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6.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7、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节目内容是否健康。 8、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9、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10、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2、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3、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答: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读后感

《幼儿园角色游戏》读后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孩子一日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平时在本园或者外出观摩班级的角色游戏,让我对角色游戏进行了深入的想法和反思。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必要的时候“扶”孩子一把,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首先我觉得每个区域活动里面都需要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物来引导客人玩游戏,那就是接待员,接待员起到一个导游的作用,装扮要一致也要特别一些,能带领客人来了解你们这个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比较能有利于角色活动的有序进行。就比如彩虹社区的接待员,他会介绍客人怎么去做看病或者美发,首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这样每位客人就能有序地活动起来。 其次,每个区域的活动设置还要注重游戏和游戏之间的串连。每个角色游戏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需要营造出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只有让幼儿在各个不同的环境中和教师、同伴愉快地交往,才能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比如在这次本部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以去超市给娃娃购买生活用品,然后带娃娃去理发或者去医院检查身体;有的家庭里来了老师客人,缺少水果,幼儿会协商安排留妈妈在家招待客人,让爸爸去超市购买水果,把客人招待的好好的,孩子自己内心在获得了当爸爸妈妈的满足感的同时,也懂得游戏中的相互协商和沟通的重要性,还学会怎么尊重老师和招待客人。 再次我从观摩角色游戏中还发现了以下几点小问题: 一、材料的准备和添置,我观察到孩子一般玩了一段时间的角色游戏后,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投入就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更新游戏的内容和材料,让孩子们对游戏充满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不言而喻,只有对所玩的游戏有兴趣,才会有去玩的激情。 二、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整理和收拾玩具。我们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收拾物品的习惯。一个人的很多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责任收拾自己玩具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能让孩子将来受益终身。 三、游戏活动中要引导孩子多动手操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玩做做,这样智力才能得到了开发,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游戏活动中,活动纪律不容忽视。比如表演区一般都很热闹,这个区域要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影响到其他区角活动的进行,另外在游戏活动情境中交流时,要让孩子们学会轻声说话。对于有些孩子我们也要注重其心理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当天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不想多说话,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情绪。老师也要适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能勉强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一、填空题 1.早期的游戏观主要有(精力过剩说)、(生活准备说) 、成熟说和( 放松说) 、(行为复演说)或叫种族复演说。早期游戏理论主要研究游戏产生的原因,即儿童因何游戏、为何游戏。但限于研究者所持的视角不同以及所处时代的心理发展水平,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代游戏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发展学派)、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以及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3.幼儿游戏是(操作性)的活动;是(艺术表演)活动;是(幼儿创造性的)自娱活动。 4.游戏者的快乐体验中第一层次的快乐体验是(趋乐性体验)和想象性体验;第二层次的体验是(自主性体验)和绽放性体验;第三层次的体验是(胜任感体验(或成功感体验)。) 5.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把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7-12岁))阶段。 6.表演游戏一般需要的材料有(简易的舞台)和(布景、服装和道具)。 7.角色游戏的发展可以从(角色扮演水平)、(游戏内容的扩展与丰富)、(材料与玩具的使用)以及语言与社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8.积木建构技能包含(积木构造的基本技能)、(分析图纸按图建构)和(使用积木与其他材料组合构造)三方面技能。 9.体育游戏的结构由(游戏动作) 、活动方式、(游戏情节)和活动条件等成份组成。 10.适合3-4岁幼儿玩的平面造型游戏有(水彩画)、(蜡笔画)、印画和(粘贴)等。 11.分辨图形的游戏一般可分为数图形、(找图形)、(找相同)、找不同和(找错误)等五种。 12.比较游戏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图形求异,另一种是图形填充。 13.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14.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15.婴儿最早的感觉游戏是听觉游戏和触觉游戏。 16.婴幼儿游戏一般开展游戏活动的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并以(个别)指导为主。 17. 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包括(明确游戏目的)、选择游戏动作、构思游戏结构、设计游戏细节、(制定游戏规则)和确定游戏名称。 18. 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19.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20.根据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帕登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和(合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 导》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 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李玲玲 审批签字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三

1.??儿童在室内进行的插塑、积木、穿珠、折纸等结构造型游戏,发展了儿童手部的 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2.??由教师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 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3.??游戏是一种无规则约束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4.??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用积木搭成规定的主题造型属于手段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5.??游戏作为生命本质的体现,是从游戏的心理学基础出发,表明是生命的自然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6.??道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7.??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对活动过程控制越多,幼儿的自由度越低,教学游戏体验 就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8.??游戏用假象改造了现实。 A. 错误 B. 正确 9.??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10.??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让幼儿将一个大容器中混合的豆类,按红豆、绿豆、花豆,各自放入不同容器中 的游戏是属于 A. 序列 B. 对应 C. 分类 D. 配对 2.?? (? )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A. 科学教育

B. 日常生活 C. 游戏 D. 学习 3.??幼儿教育与(? )相结合,使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 A. 课程方案 B. 幼儿游戏 C. 日常生活 D. 数学教育 4.??与成人共同游戏中,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并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 A. 认知发展的需要 B. 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 生理发展的需要 D. 自我肯定的需要 5.??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A. 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 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 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6.??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游戏的教育化和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化教学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学习心得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学习心得 谭碧云 学习了《幼儿园游戏设计与组织》这门课,使我感受良深,从理论与实践中,都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更加明白到:游戏在幼儿园的重要性,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让我体会到幼儿园游戏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讲述了幼儿游戏的自然特征包括幼儿的游戏是自发性、无外在目的的、自主的、充满幻想的、轻松愉快的、注意过程体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交往时学前儿童生活和游戏发展的重要内容,除亲子关系之外,同伴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此外,同伴关系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独特的影响作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游戏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得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幼儿园里的游戏也在千变万化,每天都丰富着孩子们的儿童时代。幼儿注重游戏活动的过程,教师注重活动结果,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和指导游戏,在这,教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让幼儿自愿而快乐的参加游戏,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应怎样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教师善于观察有助于设计游戏内容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变化和需要是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的方式来表达,通过观察,能够让我们直接了解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能更好地选择和设计游戏内容。 二、教师适当介入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的心情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作为我们教师,应尽量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以免影响幼儿游戏的真实情感,状态不佳时,不想与幼儿玩时,就不要介入幼儿游戏,如果要介入游戏,就要投入的参与。 三、合适的讨论总结有助于游戏结果的体现 幼儿注重游戏的过程,而教师注重幼儿游戏的结果,通过适当的总结,我认为有助于让教师了解游戏是否适合幼儿,设计的游戏内容可以得到直接反馈,从而提高幼儿能力的发展,在总结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建构结果,如绘画、角色反窜、情景讲述的方法进行,使游戏内容能更加鲜明的体现出来。 四,所有的活动必须在绝对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第一。 幼儿园是提供同伴交往,了解社会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是最佳的引导者。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表现的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而幼儿园的游戏是教育活动,因此应该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将幼儿的需求,教育的要求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之中。材料准备是教师组织游戏的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教

幼儿园角色游戏与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与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怎样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呢?可以说,角色游戏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同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的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参观、日常生活、劳动、娱乐等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的印象。同时帮助家长安排好家庭生活,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为开展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娃娃家的孩子,他们在家里当爸爸、做妈妈,都需要从生活中学习。 二、准备游戏材料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由此可见,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并能刺激游戏的开展。教师要以本班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开设的点心店,教师就提供了很多自制的馒头、面条、围裙、盘子等物品。

三、观察游戏进程,支持游戏发展 教师要对游戏进行指导,首先就要很细致地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观察。观察方法大体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随机观察要求教师捕捉幼儿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目的是了解幼儿行为动机、即时需要、意愿、困难、情绪),以便把握干预时机,满足游戏需要,推进其活动。有目的的观察要求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作为教育的依据,以便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育方案。在教师的观察中,教师要不断地提供游戏材料或对游戏材料的使用进行示范来推动游戏的进程。同时也要根据游戏的发展,提出问题或者建议,用语言来推动游戏的延伸和扩展。 就像最近我们的商店,生意一直不太好。我看到营业员总在商店里无所事事。因此请营业员把商品整理好,并建议营业员想想办法来卖商品。本来我只是想让营业员卖力吆喝一下,吸引别的孩子的注意,但是我们的小营业员超超可是有他自己的好办法,他搞了个促销活动“买一送一”,顿时娃娃家的孩子“倾巢而出”全去买东西了,生意一下子红火了许多。 四、介入游戏进行干预 在幼儿游戏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干预原则: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尊重幼儿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干预时机:当幼儿并不投入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当幼儿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当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不可以盲目进行,应该深入地认知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的实质,进而科学有规律的指导游戏,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在组织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首先,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幼儿园应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应有的场地,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出发,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室内外可利用的环境,灵活的安排幼儿的活动场地。其次,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水平。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确保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的开展,使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体验游戏的愉快,使幼儿的想象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最后,教师应交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等都需要一定的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相互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 2.幼儿游戏指导要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

教师在组织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之前,应首先制定好计划。使幼儿游戏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从分利用游戏的教育作用,减少指导的盲目性。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首先应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做出适当的指导,避免盲目的指导。其次,设计严密的观察计划。教师应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观察计划。最后,要注意观察与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行,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语言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教师从幼儿的外显行为理 解其心理状况和游戏水平,有助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更好的指导,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能盲目,不能想当然,应制定明确的观察目的。游戏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选择一定的观察角度,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从而为进一步提供指导提供依据。 3.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指导幼儿游戏。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幼儿园三个年龄班的游戏水平是不同的,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意注意的时间段,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平行游戏法”特别适用于小班,但他们不会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帮助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学会合作游戏;中班的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教师应尽量多的为幼儿提过多种条件,以便引导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大班的游戏水平较高,可以给他们增加具有竞争性内容的游戏,以便将来更快的适应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