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E.coli growth curve measurement

一、目的

1、瞭解細菌生長曲線特徵,測定細菌繁殖的代時;

2、學習液體培養基的配製以及接種方法;

3、反復練習無菌操作技術;

4、瞭解不同細菌,不同接種方法在同一培養基上生長速度的不同;

5、掌握利用細菌懸液混濁度間接測定細菌生長的方法

6、複習光電比濁法測量細菌數量的方法

7、學習平板塗布技術

二、原理

1、大腸桿菌生長:

將一定量的細菌接種在液體培養基內,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可觀察到細菌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如以細菌的活菌數的對數作縱坐標,以培養時間作橫坐標,可繪成一條曲線,成為生長曲線(如圖一)。

圖一微生物生長曲線示意圖

單細胞微生物的發酵具有四個階段,即Ⅰ調整期(延滯期)、Ⅱ對數期(生長旺盛期)、Ⅲ平衡期(穩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長曲線可表示細菌從開始生長到死亡的全過程的動態。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長曲線,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一樣。因此,測定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對於瞭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長規律是很有幫助的。

測定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計數板法、平板菌落計數法、稱重法和比濁法等。本實驗採用比濁法測定,由於細菌懸液的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菌懸液的光密度來推知菌液的濃度。將所測得的光密度值(OD600)與其對應的培養時間作圖,即可繪出該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生長曲線。注意,由於光密度表示的是培養液中的總菌數,包括活菌與死菌,因此所測定的生長曲線的衰亡期不明顯。

2、平板塗布技術:

塗布法接種是一種常用的接種方法,不僅可以用於計算活菌數,還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長形成菌苔的特點用於檢測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抑殺效應。

原理:將一定濃度,一定量的待分離菌懸液加到已凝固的培養基平板上,再用塗布棒快速地將其均勻塗布,使長出單菌落或菌苔而達到分離或計數的目的。

其目的:用於目的微生物的分離;用於藥物的抑菌試驗;觀察菌苔的形狀和特點。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還可以進行菌種的分離。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乾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三、材料、藥品

1、實驗材料:細菌(E.coli)

2、培養基:LB medium;

3、實驗儀器:光電比色計、L型玻棒、接種環、超淨工作臺、恒溫培養箱;

四、步驟

1、取100μLE.coli放入含有200mL LB liquid medium的錐形瓶中,並搖晃均勻。

2、取mixed的菌液1mL到cuvette內,拿去測量吸光值,並記錄測得的數值。

3、取500μL的菌液放入LB solid medium內,並用玻璃棒塗抹均勻,放入37℃,150rpm的incubator內培養。

4、整個實驗共進行24個小時又50分鐘,第三個小時開始用n=600nm測定細菌培養液吸光度,以後每隔一小時測一次,知道實驗結束。(若吸光值大於0.7,則代表菌液的濃度太濃,需要加以稀釋。)

5、除第二盤plate相距第一盤plate1小時和第三盤plate相距第二盤plate3小時之外,之後每相隔5小時就要再新畫一盤新的plate。(第一、二盤plate沒有稀釋,第三盤plate稀釋1000X,第四、五、六盤稀釋106 X)

五、實驗結果

六、討論

圖二A600與時間圖

由圖二看出,11:00的實驗數據有顯著的異常,分析可能是由於操作的失誤造成的,應當捨棄來進行校正,修正後圖如下(以下其他圖也將做同樣校正)

圖三A600與時間圖(修正後)

一般來說,應該是說細菌的生長曲線,細菌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生長,也就是對數增長,是它生長的一個主要特點,故以其對數為縱坐標,更能體現這個特點,所以做出下圖

圖四Log10A600與時間圖

圖五Log10A600與時間圖(修正後)

分析圖五,可知道本次實驗,E.coli的生長曲綫大體上符合邏輯斯蒂生長曲綫,即有明顯的lag phase, logarithmic phase以及stationary phase,但是沒有出現明顯的death phase。

1、基本上以0-357min為lag phase。在此過程中,細菌的數量稍有波動,但是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的菌密度,沒有快速的數量增長現象。這是因為單菌落菌較少,而且從固體培養基轉移至液體培養基環境變化較大,細菌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並不會進行大規模的複製增長,所以數量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準。

可以注意到,在lag phase的階段,有一定的波動情況,分析原因可能有三:①在細菌適應新環境時,出現了不適,造成了菌體的死亡,從而使數量下降

②由於在測定菌數的時候,菌的外界環境有所變動,例如溫度、培養液均質度等,可能使其對環境的適應產生改變,使數量改變

③人為的操作失誤,如取液前未搖晃至培養液足夠均勻。

2、把357-886min看做是logarithmic phase。細胞在一定的環境下經過了短暫的適應期,進而快速生長的時期,此時期營養充足,細胞會以對數生長,假如原來只有一個細胞,進入對數期以後就會變為兩個,兩個再變為四個,四個變為八個...即以2的N次方的速度生長(N為細胞的分裂次數),在對數期生長速率遠遠大於死亡速率,所以在對數期最顯著地特徵就是細胞的數目大量增加,但當細胞經過一定時間的生長會消耗掉營養物質,產生大量的次生代謝產物使得pH值下降,其生長環境變得惡劣,此時生長速度下降,生長速率和死亡速率平衡,細胞的總個數基本保持不變,開始進入stationary phase。

從圖五看,本次生長曲綫的logarithmic phase與理論符合度很高,做出下圖

圖六Log2A600在logarithmic phase中與時間的關係

由圖六可以看出E.coli在logarithmic phase中以0.0136 Log2A600/min的數率進行快速增殖,R square為0.9945,說明瞭此曲綫的回歸擬合度非常高,置信度很高。

3、886-1490min可以看做是本菌生長曲綫的stationary phase。因為進入此期後,菌的數量增長緩慢,甚至停止,這是因為由於培養基中營養物質消耗,有害代謝產物積聚,該期細菌繁殖速度漸減,死亡數緩慢增加,生長分裂和死亡的菌細胞數處於平衡狀態。該期細菌形態、染色性和生理性狀常有改變。一些細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謝產物大多在最大穩定期產生。

但是在圖五中看來,curve有緩緩上揚的趨勢,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①其為兼性耗氧菌,因為每次進行取菌操作的時候,都會有新鮮的空氣進入培養瓶中,使氧氣得以補充,使其生長環境得以改善,使其數量繼續增加

②取菌操作的時候未充分搖勻,取到了菌比較多的溶液部份。

4、本次的生長曲綫沒有出現death phase。Death phase是由於在後stationary phase 繼續培養,細菌死亡率逐漸增加,以致死亡數大大超過新生數,總活菌數明顯下降,稱為衰亡期。在這個階段細菌常出現多形態,包括畸形或衰退型,細胞死亡伴隨著自溶。

可能是由於其生長環境還沒有足夠惡化,使它的stationary phase結束,應該要再進行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到達這個時期。

5、對於平板塗布的菌落計數,最後兩盤的plate可能是由於菌落數過多,稀釋的倍率不夠,導致經過培養後無法計數的情況,也可能是由於塗布時,未將菌液足夠擴散和乾燥,導致其生長粘連在一起,無法計數。

並且,第一盤plate菌數居然比後面2、3、4次都菌落數多,這是不符合時間吸光度測定法數據和理論依據的,可能是操作的同學沒有將菌液搖晃到足夠的均勻,導致取出的菌液不具有足夠的代表性。所以這次plate的數據僅能作為參考使用。

七、實驗小結

這是一個大組合作、小組分工的實驗,每一組的結果都影響了整個大組隊結果的分析,這就要求我們的合作。由於時間漫長以及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到的信息量包含了這種各樣的誤差,所以要求我們自己在處理別人的實驗結果中也加入自己的分析。總的來說,這是個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實驗,可以讓我們相互監督,也相互學習。

八、改進思考

由於每個同學的實驗技能和態度差異較大,需要在以後實驗中統一規範實驗技術,和端正實驗態度。

在實驗吸光值的測定中,可以做平行樣品的測定,以免再次出現像11:00時刻的低級錯誤數據。

九、參考文獻

陳金春、陳國強編著,微生物學實驗,北京,2005。

十、附圖

实验二 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 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HD-XH-II型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评分:_______

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基本运算单元—标量乘法器,加法和计分器,以及它们的组合全加积分器的方法。 2.掌握用以上基本运算单元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模拟系统,模拟一阶和二阶连续时间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用实验测定模拟系统的特性。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一阶模拟系统阶跃响应的观测 (1)对图9-5(c)的实际的电路,在输入端TP901处输入幅度Uim=0.2V,频率=200HZ的方波,观测输入波形及输出(TP903处)响应波形,比较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的周期和幅度,测量时间常数τ和放大倍数A。 (2)输入幅度Uim=0.2V的正弦波信号,由低频(20HZ左右)开始,缓慢改变正弦波信号频率,测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0. 2.二阶模拟系统频率特性测试 对图9-6(c)的实际电路,在输入端TP905处输入幅度Uim=0.2V正弦波,改变正弦波的信号频率,此时,应注意保持输入电压不变,记录相应的输出(TP907处)电压值,画出扶贫特性曲线,测定系统的放大倍数A,中心频率f0及其频带宽度Bw,计

算品质因素Q。 三、实验过程 一阶模拟系统 一阶模拟系统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

(1)放大倍数A=Rf/R1=10K/1K=10 H(s)=(a^2)/(s^2+3*a*s+a^2) 其中a=1/RC,值为4170。 以log f为横坐标,Vo/Vi为纵坐标,绘制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再以log f为横坐标,Φ(ω)为纵坐标,绘制滤波器的相频特性曲线。 RC低通滤波器幅频响应曲线图如下:

生物统计学 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

A 题 细胞体内代谢物浓度预测 随着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各种“组学”研究计划的蓬勃开展,生命科学进入了“组学”时代。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重点是细胞内代谢物种类与浓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代谢网络的构建和模拟。 对代谢物的检测及浓度测定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但由于代谢物种类繁多,且大部分浓度较低(μM 数量级),尤其是胞内代谢物提取难度非常大,精确测定其浓度异常困难,而且实验测定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通过计算机方法对代谢物浓度预测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活细胞的代谢物浓度由什么决定?除了一些特定的代谢和酶的作用以外,有没有那种能全局影响浓度值的性质? 试根据附件中的数据完成如下问题: 1 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代谢物浓度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 筛选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预测代谢物浓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评价; 1.线性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 原理:用该列数据缺失值前一个数据和后一个数据建立线性插值,然后用缺失点在线性插值函数的函数值填充该缺失值,即: 在于消除不同变量的量纲的影响,而且标准化转化不会改变变量的相关系数。 代谢物浓度:取对数 代谢物理化性质:标准差标准化法 )1,1( m j n i S x x x j j ij ij ≤≤≤≤-=' 式中:.)(11,1121∑∑==--= =n i j ij j n i ij j x x n S x n x 3.SAS 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模型一般形式: u X b X b X b b Y k k +++++= (22110)

模拟曲线测设实验报告

工程测量学 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 2学期)实验名称:模拟曲线测设 实验时间:2014年5月10日 实验地点:临潼校区 指导教师:段虎荣 专业班级:测绘工程1102 姓名:张少博杨勋杜少鹏武兴盛陈小亮谷金杨庆玲学号:1110020221 222 223 224 235 207 208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系(教研室)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内容 (1) 三、实验要求 (1) 四、仪器设备 (1) 五、实验步骤 (1) 1、曲线要素计算 (1) 1.1、常数计算 (1) 1.2、基本型曲线要素计算 (2) 1.3、主点里程计算 (2) 2、测设转向角 (2) 2.1、直接放样 (2) 2.2、归化改正放样 (3) 3、测设ZH、HZ与QZ (3) 3.1、按长度放样的方式测设ZH、HZ点, (3) 3.2、利用切线支距法测设QZ点 (3) 4、测设HY、YH点 (4) 4.1、按切线支距法测设HY、YH点 (4) 4.2、按偏角法测设HY、YH点 (4)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5)

一、实验目的 掌握缓和曲线主点测设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已知某基本型线路曲线交点(JD)里程为DK8+449.140,转向角α右=40°18′40″,圆曲线半径R=100m,缓和曲线长20m,进行曲线主点测设。 三、实验要求 (1)在校园内15号公寓楼西北方向空地上定义JD点,坐标为(0,200),ZH点切向上ZD1点,测设转向角α 右 ,确定一点ZD2,使得∠ZD1 JD ZD2=180°?α,测设精度<15″。 (2)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详细叙述(并绘制草图)ZH、HZ、QZ点的测设步骤。 (3)按切线支距法及偏角法放样HY、YH点。两者差异<5cm. 四、仪器设备 全站仪一套 五、实验步骤 1、曲线要素计算 1.1、常数计算 缓和曲线切线角β0=l0 2R ×180° π =20m 2×100m ×180° π =5°43′48.062′′ 切垂距m=l0 2?l03 240R =20m 2 ?20m×20m×20m 240×100m×100m =9.996667m 内移距p=l02 24R =20m×20m 24×100m =0.166667m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LB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 837799111812数 平均数 浓度×107×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光伏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绪论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课内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帮助和培养学生建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试、分析和设计一般光伏发电电路的能力,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太阳能发电技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和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三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线路板的组成和接线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接线、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接线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电路图接线。实验电路走线、布线应简洁明了、便于测量。 4、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复查,按电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元器件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改接线路和拆线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乱调旋钮、档位。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电路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绘图、误差分析等);.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7.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3.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4.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可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 10μm)。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矫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3.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50小格 和100小格两种。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大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4.球菌用直径来表示其大小;杆菌则用宽和长的范围来表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约为0.8μm, 枯草芽孢杆菌大小为0.7~0.8×2~3μm。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中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 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 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

温度测量实验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目的 1.掌握炉温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及其电压控制原理; 2.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对温度信号(输入为电压模拟量)采集和滤波; 3.通过数据采集板卡,输出模拟电压量到调节器; 4.通过观测温度曲线,实施手动调节输出电压,使得温度曲线与理想波形尽量接近; 5.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控制炉温曲线。 实验原理 (一)炉温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 (二)输出控制电压与工作电压的关系 加热炉加热电压=板卡输出控制电压×220 10 (三)电压控制原理 (四)温度与电压的关系

温度=电压× 700℃ (五)PID控制算法公式 ?u k= Ae k? Be k ? 1+ Ce(k ? 2) 其中:A=K P(1+ T T I + T D T );B=K P(1+2T D T );C=K P T D T 。 u k=u k ? 1+ ?u(k) 手动控制炉温参数选择及理由 加热电压:4V 理由:本套实验装置加热速度很快,若加热电压过高(高于5V)则会导致升温过快从而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而若加热电压过低则会导致升温过慢,浪费时间。综合实际情况以及上述分析,本组成员决定将加热电压设置为4V。 PID炉温控制参数选择及理由 表1 PID炉温控制参数 选取理由 周期:由于温度滞后性较大,因此周期应当大一些。此处本组采用了推荐值0.2s。 K P:由实际经验可知,K P的最佳范围在0.5-1.5之间。此处本组取了中间值1。 T I: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组同学发现若T I较小,超调量就会很大。所以这里将T I取得大一些,设置为20s。T D:小组成员发现炉温滞后现象非常严重,因此T D不得不调大一些,取成0.9s。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作者:————————————————————————————————日期:

实验三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一、实验目的 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性(或定量)检测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lavon ol synthase gene, FtFLS)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DE3)中的诱导表达。 二、实验原理 黄酮醇合酶(FLS,EC 1.14.11.23)属于2-ODD家族,催化黄酮醇合成支路中最后一步氧化反应,也是直接合成黄酮醇的反应。FLS可以使二氢黄酮醇在C3链中C2和C3之间氧化形成双键,从而生成黄酮醇:a Dihydroflavonol + 2-oxoglutarate + O2 a Flavonol + succinate + CO2 + H2O。 本实验采用PCR的方法,在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tFLS)ORF起始密码子前引入Kpn?酶切位点,去掉终止密码并引入Bam H ?酶切位点。克隆引入酶切位点后的FtFLS到表达载体pET-30b(+)质粒中,其表达产物分别在N-末端和C-末端各含有6 ×His标签。重组质粒(pET-30b(+)-FtFLS)经鉴定后转化表达宿主菌E. coli BL21(DE3)并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诱导0 h、2 h、4 h、6 h和8 h的产物,经SDS-PAGE后用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或Western blotting分析。 Western blotting的标准流程如下:蛋白质首先通过SDS-PAGE胺凝胶电泳分离,通过电泳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硝酸纤维素膜、PVDF膜和尼龙膜);将膜上未反应的位点封闭起来,以抑制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固定的蛋白质即可与特异性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并通过放射、生色或化学发光的方法进行定位。 本实验采用小鼠抗聚组氨酸单克隆抗体(Anti-His tag IgG,一抗)与重组FtF LS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6 ×His发生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再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G(peroxidase-Goat Anti- Mouse IgG,二抗)与一抗发生特异结合,最后使用DAB进行显色。DAB即:二氨基联苯胺(3, 3'-diaminobenzidine),是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生色底物。DAB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失去电子而呈现出颜色变化和积累,形成浅棕色不溶性产物。该方法常用于检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ting等膜显色中

缓和曲线测设实验报告

实验11 带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缓和曲线测设要素的计算 2. 掌握缓和曲线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 3. 掌握缓和曲线主点的测设方法 4. 掌握用切线支距法,偏角法进行带缓和曲线的曲线的详细测设 二、实验内容 1. 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测设要素和主点里程。 2. 测设带缓和曲线的曲线主点。 3. 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带缓和曲线的曲线详细测设。 4. 用偏角法进行带缓和曲线的曲线详细测设。 三、实验步骤简要 1.计算 ①按给定的设计数据计算测设要素:T H 、L H 、E H 、D H 、L Y 、q 、p 、T d 、β0 、β ②计算主点ZH 、HY 、QZ 、YH 、HZ 的里程桩号。 ③根据切线支距法计算曲线详细测设数据。 ④根据偏角法计算曲线详细测设数据. 2.测设步骤 1).主点测设 ①ZH 点的测设: 在JD i 上架设仪器完成对中整平,将望远镜瞄准JD i-1,制动照准部。拨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将水平度盘读数变换为0o00′00″。保持照准部不动,以望远镜定向。从JD i 出发在该切线方向上,量取切线长T H ,得到直缓ZH 点,打桩定点。 ②HY 点的测设: 保持照准部不动,以望远镜定向。从ZH 出发在该切线方向上,量取X 0得到垂足,在该垂足上用十字架定出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垂线,并从垂足沿该垂线方向量取Y 0得到HY 点,打桩定点。 ③QZ 点测设: 先确定分角线方向。当路线左转时,顺时针转动照准部至水平度盘读数为 2 180α - ?

时,制动照准部,此时望远镜视线方向为分角线方向。当路线右转时,顺时针转动照准 部至水平度盘读数为2180α +?时,制动照准部,然后倒转望远镜,此时望远镜视线方向 为分角线方向。 在分角线方向上,从JD i 量取外距E H ,定出QZ 并打桩。 ④HZ 点的测设 转动照准部,将望远镜瞄准JD i+1,制动照准部,望远镜定向。从JD i 出发在该切线方向上,量取切线长T H ,得到缓直点HZ ,打桩定点。 ⑤YH 点的测设: 保持照准部不动,以望远镜定向。从HZ 点出发在该切线方向上,向JD i 量取X 0得到垂足,在该垂足上用十字架定出垂线方向,并从垂足沿该垂线方向量取Y 0得到YH 点,打桩定点。 2)偏角法进行带缓和曲线的曲线详细测设 ①如图2-11-3所示,在ZH 或HZ 处置仪,完成对中、整平工作。按与偏角法测设圆曲线一样进行缓和曲线部分的测设。比较详测和主点测设所得的HY 点,进行精度校核。 ②圆曲线部分各点的测设须将仪器迁至HY 或YH 点上进行。这时需要先定出HY 或YH 点的切线方向。 ③仪器置于HY (或YH )点上,瞄准ZH (或HZ )点,水平度盘配置为b 0(当路线右转时,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为360°- b 0),旋转照准部至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并倒镜,此时视线方向即为HY (或YH )点的切线方向。 ④根据HY (或YH )点的切线方向,按无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一样测设圆曲线部分,直至QZ ,若通视条件好,可一直测至YH 点。比较详测和主点测设所得的QZ 、YH 点,进行精度校核。 四、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钢尺、皮尺、花杆、木桩、铁锤、测钎、十字架、竹桩、记录板、小红纸。 五、注意事项 1. 测设时注意校核,保证准确性和精度,尤其是主点位置不能错。 2. 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时,为了避免支距过长,一般由ZH 点或HZ 点分别向QZ 点施测。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 一结果观察 1葡萄糖发酵实验 直接观察试管, 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恶臭假单胞菌,有气泡并变为黄色;右边为大肠杆菌, 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将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两个干净的小试管中,在一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 溶液变红的为甲基红阳性菌,不变的为甲基红阴性菌. 在另一管中加入V. P. 试剂,在37℃保温15分钟, 变红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VP,图为右边为大肠杆菌,溶液变红,为阳性菌。 3吲哚实验 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醚,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吲哚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吲哚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红色阳性菌;右边为产气杆菌,颜色不变,阴 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 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 右下方恶臭假单胞菌,加入革里斯试剂A、B后不变色,再加入二苯 胺试剂后变蓝,为阴性菌;左上方大肠杆菌为红色。 5柠檬酸盐实验 直接观察斜面,斜面变兰色者为柠檬酸盐利用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产生蓝色,产气杆菌阳性;右边为大肠杆菌,阴性。 6明胶水解 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透明圈,阳性;右边为枯草杆菌,阴性菌。 7 淀粉水解实验 向培养好的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加入碘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淀粉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2.81mol/L 盐酸(HCI ) :移取浓盐酸9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3检验程序 4.样品稀释

电路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法实验报告

学生序号6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冶沁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电路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法实验类型:电路实验同组学生: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电路元件的特性曲线; 2.学习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方法; 3掌握伏安测量法中测量样点的选择和绘制曲线的方法; 4.学习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示波器观测方法。 二、实验容和原理 1、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特性曲线 在电路原理中,元件特性曲线是指特定平面上定义的一条曲线。例如,白炽灯泡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具有一定的惯性;又因为温度的改变与流过 灯泡的电流有关,所以它的伏安特性为一条曲线。电流越大、温度越高,对应的灯丝电阻也越大。一 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该曲线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在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当曲线变为直线时,与其相对应的元件即为线性电阻 器,直线的斜率为该电阻器的电阻值。电容和电感的特性曲线分别为库伏特性和韦安特性,与电阻的 伏安特性类似。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它在u-i 平面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特性曲线各点斜率与元件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无关,所以线性电阻元件是双向性元件。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 性在u-i平面上是一条曲线。 普通晶体二极管的特点是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区别很大。正向压降很小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几伏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 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 损坏。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则与普 通二极管不同,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 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 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 上述两种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均具属于单调型。电压与电流之间是单调函数。二极管的特性参数主要有开启电压V th,导通电压V on,反向电流I R,反向击穿电压V BR以及最大整流电流I F。 2、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逐点伏安测量法 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称为逐点伏安测量法。伏安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但由于仪表阻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因此必须注意仪表的合理接法。 采用伏安法测量二极管特性时,限流电阻以及直流稳压源的变化围与特性曲线的测量围是有关系的,要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在综合考虑测量效率和获得良好曲线效果的前提下,测量 点的选择十分关键,由于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在不同的电压的区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测量时需要合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 0740063 阿噟兰 1.前言 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DNA 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 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菌种:大肠杆菌 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2.2.1制备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 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结合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上的16SrRNA,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按配方先不要加硫酸卡那霉素配制然后115℃15min灭菌,取出培养基后冷却至60℃时将硫酸卡那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充分震荡混匀,倒平板,2皿*15ml*5组+2皿*15ml=12皿*15ml=180ml 2.2.2制备菌悬液(106 ~ 108个/mL) ①固体培养:大肠杆菌划线或涂布接种于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48h。 ②菌悬液:用适量生理盐水刮洗菌落,倒入一个无菌小三角瓶(或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菌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107ml/cm^3 讨论: 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也有可能是靠近酒精灯附近使得温度升高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或者降低了活性。 从实验图片中可以看出,涂布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固体培养基上不平滑,有多处破损,细菌在破损处的生长大多是不规则的连续紧挨在一起的,所以不便于菌落的计数,也会影响最终实验数据。 课后提问 使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出来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呢?误差有多大?有没有误差更小的更准确的方法来计数?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 实验器材: 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 实验药品: 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 一: 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 二: 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

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 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 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 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 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 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曲线拟合实验报告

精品文档 数值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名称 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⑴学会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数据的多项式,并应用算法于实际问题。 ⑵学会基本的矩阵运算,注意点乘和叉乘的区别。 实验要求: ⑴编写程序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数据的多项式,并求平方误差,做出离散函 数和拟合函数的图形; ⑵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polyfit 求解上面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多项式的系 数及平方误差,并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plot 作出其图形,并与(1)结果进行比较。 三、课程设计中的算法描述 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根据给定的数据点,并不要求这条曲线精确的经过这些点,而是拟合曲线无限逼近离散点所形成的数据曲线。 思路分析:从整体上考虑近似函数)(x p 同所给数据点 )(i i y x ,误差i i i y x p r -=)(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误差i i i y x p r -=)(绝对值的最大 值i m i r ≤≤0max ,即误差向量的无穷范数;二是误差绝对值的和∑=m i i r 0 ,即误差向量的1 范数;三是误差平方和∑=m i i r 0 2的算术平方根,即类似于误差向量的2范数。前两 种方法简单、自然,但不便于微分运算,后一种方法相当于考虑2范数的平方,此次采用第三种误差分析方案。 算法的具体推导过程: 1.设拟合多项式为:

2.给点到这条曲线的距离之和,即偏差平方和: 3.为了求得到符合条件的a 的值,对等式右边求偏导数,因而我们得到了: 4.将等式左边进行一次简化,然后应该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 5.把这些等式表示成矩阵的形式,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矩阵: ????????? ???????????=????????????????????????????????∑∑∑∑∑∑∑∑∑∑∑=====+==+====n i i n i n i i k n i k i n i k i n i k i n i k i n i i n i i n i k i n i i y y y a a x x x x x x x x 11i 1 10121 11 1112111 a n M M Λ M O M M ΛΛ 6. 将这个范德蒙得矩阵化简后得到 ????? ? ??????=??????????????????????????n k k n n k k y y y a a a x x x x x x M M Λ M O M M ΛΛ211022111 1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E.coli growth curve measurement 一、目的 1、瞭解細菌生長曲線特徵,測定細菌繁殖的代時; 2、學習液體培養基的配製以及接種方法; 3、反復練習無菌操作技術; 4、瞭解不同細菌,不同接種方法在同一培養基上生長速度的不同; 5、掌握利用細菌懸液混濁度間接測定細菌生長的方法 6、複習光電比濁法測量細菌數量的方法 7、學習平板塗布技術 二、原理 1、大腸桿菌生長: 將一定量的細菌接種在液體培養基內,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可觀察到細菌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如以細菌的活菌數的對數作縱坐標,以培養時間作橫坐標,可繪成一條曲線,成為生長曲線(如圖一)。 圖一微生物生長曲線示意圖 單細胞微生物的發酵具有四個階段,即Ⅰ調整期(延滯期)、Ⅱ對數期(生長旺盛期)、Ⅲ平衡期(穩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長曲線可表示細菌從開始生長到死亡的全過程的動態。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長曲線,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一樣。因此,測定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對於瞭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長規律是很有幫助的。 測定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計數板法、平板菌落計數法、稱重法和比濁法等。本實驗採用比濁法測定,由於細菌懸液的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菌懸液的光密度來推知菌液的濃度。將所測得的光密度值(OD600)與其對應的培養時間作圖,即可繪出該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生長曲線。注意,由於光密度表示的是培養液中的總菌數,包括活菌與死菌,因此所測定的生長曲線的衰亡期不明顯。

2、平板塗布技術: 塗布法接種是一種常用的接種方法,不僅可以用於計算活菌數,還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長形成菌苔的特點用於檢測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抑殺效應。 原理:將一定濃度,一定量的待分離菌懸液加到已凝固的培養基平板上,再用塗布棒快速地將其均勻塗布,使長出單菌落或菌苔而達到分離或計數的目的。 其目的:用於目的微生物的分離;用於藥物的抑菌試驗;觀察菌苔的形狀和特點。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還可以進行菌種的分離。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乾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三、材料、藥品 1、實驗材料:細菌(E.coli) 2、培養基:LB medium; 3、實驗儀器:光電比色計、L型玻棒、接種環、超淨工作臺、恒溫培養箱; 四、步驟 1、取100μLE.coli放入含有200mL LB liquid medium的錐形瓶中,並搖晃均勻。 2、取mixed的菌液1mL到cuvette內,拿去測量吸光值,並記錄測得的數值。 3、取500μL的菌液放入LB solid medium內,並用玻璃棒塗抹均勻,放入37℃,150rpm的incubator內培養。 4、整個實驗共進行24個小時又50分鐘,第三個小時開始用n=600nm測定細菌培養液吸光度,以後每隔一小時測一次,知道實驗結束。(若吸光值大於0.7,則代表菌液的濃度太濃,需要加以稀釋。) 5、除第二盤plate相距第一盤plate1小時和第三盤plate相距第二盤plate3小時之外,之後每相隔5小時就要再新畫一盤新的plate。(第一、二盤plate沒有稀釋,第三盤plate稀釋1000X,第四、五、六盤稀釋106 X) 五、實驗結果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 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HD-XH-II型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评分:_______ 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基本运算单元—标量乘法器,加法和计分器,以及它们的组合全加积分器的方法。 2.掌握用以上基本运算单元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模拟系统,模拟一阶和二阶连续时间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用实验测定模拟系统的特性。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一阶模拟系统阶跃响应的观测 (1)对图9-5(c)的实际的电路,在输入端TP901处输入幅度Uim=0.2V,频率=200HZ的方波,观测输入波形及输出(TP903处)响应波形,比较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的周期和幅度,测量时间常数τ和放大倍数A。 (2)输入幅度Uim=0.2V的正弦波信号,由低频(20HZ左右)开始,缓慢改变正弦波信号频率,测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0. 2.二阶模拟系统频率特性测试 对图9-6(c)的实际电路,在输入端TP905处输入幅度

Uim=0.2V正弦波,改变正弦波的信号频率,此时,应注意保持输入电压不变,记录相应的输出(TP907处)电压值,画出扶贫特性曲线,测定系统的放大倍数A,中心频率f0及其频带宽度Bw,计算品质因素Q。 三、实验过程 一阶模拟系统 一阶模拟系统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

(1)放大倍数A=Rf/R1=10K/1K=10 H(s)=(a^2)/(s^2+3*a*s+a^2) 其中a=1/RC,值为4170。 以log f为横坐标,Vo/Vi为纵坐标,绘制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再以log f为横坐标,Φ(ω)为纵坐标,绘制滤波器的相频特性曲线。 RC低通滤波器幅频响应曲线图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