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基础教案15

管理学基础教案15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管理学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管理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3. 应用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管理学概论 a.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b.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c. 管理学的重要作用。 2.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a. 经典管理理论 i. 管理学派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ii.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iii. 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b. 行为管理理论 i. 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ii.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iii.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3. 现代管理思想 a. 现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和内涵; b.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 c.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4. 应用管理学理论的案例分析 a. 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层级; b. 员工激励和绩效管理; c. 决策-making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参与到案例分析中,讨论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管理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问答:通过随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让每个小组总结并报告他们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3.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管理问题。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管理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PPT演示:辅助教学的PPT演示材料; 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管理案例供学生分析。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节课为第一次教学,预计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基本内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管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作用。此外,教师还需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一、引言 本文是关于《管理学基础》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案以“探索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通过引入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其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献,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3.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3)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彼此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介绍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管理学的初步认识。 2.概念讲解 依次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等。 3.案例分析

选择与管理学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4.理论总结 将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结合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5.巩固与扩展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价 1.个人表现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等方面, 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 2.小组合作评价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写作任务评价 布置学生写一份关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综合总结,对学生的综合运 用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

管理学基础王栓军第二版沟通技巧的教案

【实用版4篇】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由本店铺原创并精心编排,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

(4篇) 《管理学基础王栓军第二版沟通技巧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分析和解决沟通中的障碍和冲突。 4.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沟通中的障碍和冲突的分析和解决。 3.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沟通的定义、原则、方法和技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沟通中的障碍和冲突。 3.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入本课程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知识讲解 1. 沟通的定义和分类。

2. 沟通的基本原则。 3. 沟通的基本方法。 4. 沟通中的障碍和冲突的分析和解决。 步骤三: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沟通中的障碍和冲突。 步骤四:讨论交流 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五:总结回顾 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回顾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沟通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了解学生对沟通障碍和冲突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掌握程度。 《管理学基础王栓军第二版沟通技巧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沟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 3.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沟通的概念和分类。 2. 沟通的基本原则。 3. 有效沟通的技巧。 4. 沟通的障碍与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性质是一种社会活动,涉及到人、组织和资源的协调与处理,以达到组织目标的高效实现。 2.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2.1.1 管理学的涵义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和管理思想、方法、技能、理论的学科,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2.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即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有效地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3.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技能要求 3.1.1 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3.1.2 管理者的角色与基本素质要求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基本素质。 3.1.3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 管理者应具备有效的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组织技能、领导技能和控制技能,以应对各种管理活动。 4.能力训练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管理原理来认识和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活动和行为,并掌握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 5.考核标准及方式 随堂考核和课后练及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于管理的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管理学的特

点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作业项目包括以班级管理为例说明管理者的角色和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要求。 6.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7.知识、能力重点和难点 知识重点包括管理的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能力重点在于运用管理原理认识和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活动和行为,掌握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难点在于理解管理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以及掌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 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计划职能是最基本和首要的管理职能,其他职能如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围绕着计划展开,以确保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组织职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旨在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包括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等过程。领导职能则是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贡献的活动和功能。控制职

《管理学》教案完整版

《管理学》教案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 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 新意识,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 1. 管理学的概念和意义 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巧 4.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述。 2. 知识讲解 2.1 管理学的概念和意义 讲解管理学的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管理的概念和 意义,介绍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

2.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分析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如目标导向、优化资源、权责明确等,并介绍常用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等。 2.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巧 介绍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并分享实 践中的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 2.4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探讨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如全球化、信息化等,并分析现代 管理面临的挑战,如跨文化管理、创新管理等。 3. 知识实践 结合案例或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应用 所学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 时刻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教学工具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案例分析材料 3. 小组角色扮演活动指导书

4. 学生参考书籍和网上资源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 的质量。 2. 小组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 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相关章节、撰写思考题答案等,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管理能力,建议学生参加行业实习、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讨论和竞赛活动,以增强管理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结合理论讲解 和实践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 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延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 与和深入思考。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关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开发背景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更多集中在专业课领域,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稍显薄弱。另外,高职基础课的教学也一直在参考高等院校相关基础课教学的模式,却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课教学模式。当前高职学院各个系部专业都相继掀起了教改课改的热潮,形成了良好的课改氛围,也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课改专家,出现了一批成功的课改课程,但是成功的课改课程大都集中在专业课领域,基础理论课程较少。因此,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基础课教学特征进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探索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二、课程改革思路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管理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课程相关开发人员的交流沟通,确定了管理学基础课程课改思路:以职业素质能力为引领,以课程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为辅助,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我们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重新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理优化,并设计了恰当的项目任务。课程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模拟公司的运营管理,设计了五个子项目及14个任务。课程内容改革比较大的是,以综合项目模拟公司的运营管理为依托,按照管理的工作过程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设计了五个子项目,子项目下又设计了14个任务。学生分组组建公司,以公司为团队完成这些项目任务,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创新。 三、课程开发内容 1.课程性质与定位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没有前导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是《网店运营管理》《物流管理》《促销管理》等。管理学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基本管理能力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2.内容选取 《管理学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历史与趋势,以及围绕四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下面就《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取进行分析。 (1)课程目标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情,该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的基层管理人员。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管理趋势,掌握先进的管理思想;掌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掌握管理者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初步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能筹建简单公司并进行组织文化分析与设计;能制定基层计划与简单决策;能进行基层部门组织的选聘与考核;能够指挥、激励、沟通、协调基层部门人员;能对基层部门人员进行简

管理学基础课程试讲教案

管理学基础课程试讲教案 标题:管理学基础课程试讲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为管理学基础课程的试讲提供指导和建议。该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提供实践技能以应用于现实组织中。教案的设计将涵盖以下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与活动、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2. 掌握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实践情境中;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1. 将管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安排】 本教案建议将试讲分为两个教学小时进行。 教学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教学小时: 1. 课堂导入和目标明确(10分钟); 2. 管理学基础概念介绍(20分钟);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20分钟); 4. 师生互动问答(10分钟); 5. 课堂总结和任务布置(10分钟); 第二教学小时: 1. 课堂导入和复习(10分钟); 2. 管理学的理论应用与实践(20分钟); 3. 小组工作与展示(25分钟); 4. 教师点评与学生反馈(10分钟); 5. 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15分钟)。 【教学方法与活动】

1. 教学方法: -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 师生互动问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思考。 - 小组讨论与展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从不同角度理解管理学的概念或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2. 教学活动: -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和分析管理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合作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 学生展示和反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代表进行展示,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学生互动。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或白板,用于讲解和展示关键概念和理论; 2. 管理学经典教材和案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案例进行分析。 【评价方法】 1. 小组案例分析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管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入(5分钟):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解释管理学对组织和个人的意义,介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15分钟): 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讨论。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团队,进行管理学概念与理论的应用,并对团队的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共同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 5. 小组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所选择的团队,以及对团队管理的评估和改进方案。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 6.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反思和思考。 四、教学手段: 1. 预习教材; 2. 讲解教材; 3. 分析实际案例; 4. 小组讨论; 5. 小组展示。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展示。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管理学基础优秀教案

管理学基础优秀教案 1. 引言 打造优秀的管理学基础教案对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教案旨在通过合理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其管理实践能力。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常用的管理工具和技巧; - 理解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管理等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 提升学生的分析、决策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 3.1 管理学基本概念的介绍

- 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经典管理学派及其贡献; - 管理思维的培养。 3.2 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 - 组织结构与职权分配; -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 建设高效团队的方法与技巧。 3.3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 员工培训与开发; -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3.4 决策管理 - 决策理论与决策模型; - 决策技巧与风险管理; - 变革管理与创新决策。 4. 教学方法 4.1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 通过讲解管理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 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 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4.2 小组合作与团队项目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团队项目; -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4.3 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 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案例视频和管理工具操作演示; - 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管理学经典著作的电子版本; -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知识分享。 5. 教学评价 5.1 课堂测验与个人作业 - 设计及时的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 - 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5.2 团队项目评估 - 根据团队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成果,对团队表现进行评估;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2022 年7 月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普通规律的科学。通过本部份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新授课 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课堂讲授予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管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西方管理思想伴有着工厂制度的浮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量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普通规律。其次,不仅可以匡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者决断的能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量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普通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分析管理理论的普通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分析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关系。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绪论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绪论习题的案例二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教案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教案 一、课程概述 《管理学基础》是本科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本课程是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并为未来成为管理人才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管理职能等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成为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授课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授课方法包括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本课程还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展交流和讨论,积极学习和分享。 三、教学计划 第一周 主题: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的基本原则、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解管理学的研究重点和方法论。 第二周 主题:组织管理 •教学内容:组织管理的定义、组织管理的职能、组织架构设计、组织行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组织的设计和运作,强化学生的组织管理实践能力。 第三周 主题: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的招募和选拔、员工绩效管理。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员工招聘、绩效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周 主题:营销管理 •教学内容:营销管理的定义、营销管理的职能、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策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五周 主题:财务管理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的职能、成本控制、财务分析。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的是多项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综合表现评估、课堂小组 讨论和报告、课堂测试等。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旨在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课堂笔记、课程PPT、教学案例以及相关参考书目等。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教学资源,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六、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表现、课内外学习等方面。学生 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报告,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不断扩展个人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七、 《管理学基础》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 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成为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管理、

管理学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基础课程单元设计 第 1 单元第4 周2 学时单元标题: 情境(或模块)一:管理概论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课 教学地点:阶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管理的产生过程、管理学研究方法 ②了解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性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管理的作用。 2.能力(技能)目标: ①逐步培养自己的管理思维,能从管理系统的角度分析管理想象。②能有意识地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来处理组织管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管理的性质。 2.难点:对管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讲授教学材料及工具:教材、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何协调有限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新课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①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特点③管理学;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重点::①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特点

3、教学难点: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 本课学习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管理的本质属性与规律,以正确地把握管理。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认识管理的重要性和特点,了解与把握管理的对象。(10分钟) (二)教学内容 1.任务解析:①管理的定义 ②管理的特点 ③管理学的定义及特征。④管理的研究方法。 2. 教学知识点:①管理的内涵(10分钟)②管理的地位与要素(5分钟)③管理的作用(10分钟) ④管理的要素(10分钟) 3. 案例分析: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在哪里?(10分钟) (三)技能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对1-2个中小企业进行调查与访问,结合实际,谈谈对管理的认识与理解?(15分钟) 三、新课小结: 1.管理是协作劳动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管理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而日益显其重要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组织的管理人员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按其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不同可分为一般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 3.管理人员能否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同,所需掌握的各种管理技能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本书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重点阐述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5.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会辩证思维与实践应用(10分钟) 四、课后作业: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教案

资源共享课管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 2015年修订 第一部分概述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本课程要秉承这一理念与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互联网+”O2O课程模式,促进在线开放课程与学校常规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建设翻转课堂。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 1.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训,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2.教学任务: ⑴进行管理基本理论与前沿观点的讲授与研讨,使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管理的内在机制; ⑵开展各种实训活动,特别是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四种核心管理技能和十一项实务管理技能。 (3)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注重资源共享课的实际应用,建设好翻转课堂。 二、教学内容结构 构建管理职能、实务、技能三层架构的实用型管理学体系。本课程内容创新目标是“下探”,即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从而构建以能力训练单元为基础结构,以管理职能+管理实务+管理技能

为纵向层次,包括“一个目标”、“十项实务”、“六大模块”的内容体系。 三、教学模式 为适应重心下移和强化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创建以应用为导向,在管理中学管理的教学模式: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所谓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是指基于长期养成观与“大培养系统观”,以专门课程为依托,以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为机制,以生活化训练为重点,以网络资源集成系统为平台,将课堂教学向课内外实训、日常生活,乃至整个职业生涯辐射,实现多维渗透的课程模式。 (一)基本教学模式 1.管理情景全程化、系列化渗透。 2.以应用为导向,在管理中学管理。 3.组建学生自培养团队,实现生活渗透的常态化。 4.构建主体全员化、横向全方位、纵向全过程、标准职业化的考核体系。 5. 建设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高度融合的集成化平台。 (二)线上线下融合的O2O课程模式 1.逐步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特别是授课视频的颗粒化,以适应学生的碎片化、泛在式学习化。 2.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O2O课程模式,建设翻转课堂。 四、教学媒体 建设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高度融合的集成化平台。 1.主教材:单凤儒著.《管理学基础(第五版)》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2.配套教材:单凤儒编著.《管理学基础(第五版)实训教程》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五、考核 实行全程化、全员化、职业化考核。

管理学第一章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3.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3.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管理学的整体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实践 经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简要介绍管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管理?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 遇到过管理的问题?”请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 二、讲授管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5分钟) 1.讲解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和实践如何有效地组织、计划、 控制和领导组织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2.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决策、沟通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关系。 三、介绍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20分钟) 1.分段介绍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等。并重点介绍每个阶段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各个学派的贡献和局限,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四、介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0分钟) 1.介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如赫茨伯格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雷格的 管理格局理论等。并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原理的应用。 2.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如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并通过实 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五、小组讨论和总结(20分钟)

管理学基础——控制方法(教案).docx

第十七章控制方法 课题:控制方法 学吋安排| 2学吋|授课吋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木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算的作用及其特点,了解比率分析, 经营审记等其他控制方法,掌握预算控制及生产控制的常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预算控制,生产控制。 第十五章控制的方法 第一节预算控制 企业未來的儿乎所有活动都可以利用预算进行控制。所谓预算,就是用数字、特别是用财务数字的形式来描述企业未来的活动计划,它预估了企业在未来时期的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同时也为各部门或各项活动规定了在资金、劳动、材料、能源等方面的支出的额度。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屮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一、预算的编制 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面对金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编制全面预算。 二、预算的种类 不同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的特点不同,预算表屮的项目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说,预算内容要涉及以下儿个方面: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 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三、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

由于预算的实质是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因此它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 比性,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纽•织中的优势部门 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通过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 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也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预算的 编制与执行始终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编制预算是为企业的各项活 动确立财务标准,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來对照企业活动的实际效果大大 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也使之更加客观可靠;在此基础上, 很容易测量出实际活动对预期效果的偏离程度,从而为采取纠止措施奠定 了基础。 由于这些积极作用,预算手段在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预 算的编制和执行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 第二节生产控制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成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企业首先获得原材料、零部件、劳动力等投入,经过企业系统的转换和运营,生产出有形的产品或元形的劳务。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就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 一、对供应商的控制 毫无疑问,供应商既为木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根据波 特自竞争模型,他们乂是本企业的竞争力量之一。供应商供货及时与否、 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都对木企业最终产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 供应商的控制可以说是从企业运营的源头抓起'能够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其原因是为了能够 有保黯障地获得高质量低价榕的原材料,同时也可避免只选择少数儿个供 应商可能构成的威胁。大型公司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库存控制 对库存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库存,降低各种占用,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人员使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简称EQQ) 计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