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我阅读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包含了许多教师的思索和实践,正是这些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恢复对学生的吸引力,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做得更好。 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探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问题主要表现是1、教案管理过于死板。 2、教案过于详尽。3、教学目标设计以偏概全4、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5、课堂教学成为教案执行过程6、不善于挖掘学生本身所蕴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制的行动:教学设计与管理突破常规提倡集体备课,经验分享,集体备课出实效。 第二: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教师就需要转变观念,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景,多用激励,慎用批评。寻找学科的魅力,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第三:实现有效课堂准备的三个纬度,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作到什么程度合格?以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教学目标确定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方法渗透,开启社会百科全书,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第四: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问题困扰着教师,那就是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把握这个度,处理好统与放的关系,这就需要谈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建立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2 、陈旧式。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应试式。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听说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很差。 4 、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往往按照单词的字母顺序,象读电话号码那样反复背诵、书写生词。结果,学生的“ 努力学习” 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加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5 、母语式。有些老师较多地利用母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课。在初一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浅,容易听得懂,易于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但在初中阶段,一些教师还习惯用母语来讲授和解释,学习外语的气氛还没有较好地形成。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1-06-29T10:57:55.150Z 来源:《现代教育学教学导刊》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莉莉 [导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多年了。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257300)张莉莉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多年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然而,在落实新课标要求、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 其一,高中外语教学的教材编写、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学实践有些脱节。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专项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学生往往是朗读张不开口,写作动不了手,听力课皱眉头,某些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也写不全,读不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真正实施起来就很难。 其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愿望。然而,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良好的环境,再加上英语和汉语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学习的方法也大相径庭,真正喜欢英语的学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对高考,而不是真正喜欢学习英语。另外,由于新版教材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以及各种任务量提高的幅度较大,学生也难以应付,导致学生们畏难情绪越来越严重,对英语的兴趣也逐渐消失。 其三,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难以把握。据初步统计,新版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3000多个单词、300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个词汇;新教材中的Speaking,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 以及 Project 和Assessing 等板块都设有弹性任务,原本简单的口语训练(Speaking 或talking)变成了提供主题、情景和语言功能项目,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讨论、辩论、采访或写调查报告等活动。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这些弹性任务,又该实施到什么程度?都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些实际问题。 其四,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据英语的课时规定,高中英语每周五节课,一学期也就20周左右,除去节假日,实际上课时间不足18周,而按照课标要求,一学期至少要完成两册计10个单元。这样,每个单元只有8个左右课时,要在8个课时内完成一个warming-up,一个speaking,一个talking,两个listening,一个reading(包括 pre-reading和 post-reading),一个integrating skill (包括reading and writing ),一个word study,一个grammar,一个practice(练习word and grammar),每个单元的50~60个新词汇,还有workbook的习题等等,要求的内容非常多,导致课时非常紧张,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究竟是牺牲进度,把每个项目都认真展开,保质保量地完成,还是严格按照进度要求,对一些项目一带而过,令人困惑。 其五,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其达成程度难以界定。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困难是词汇量大,词汇的“重现率”低,词汇很难落实和巩固。一些词汇学了以后,在几个月甚至一年内都用不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疑问:我学习这些词汇究竟有什么用?而语法的讲解,由于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提出要淡化语法教学,给很多老师也造成了困惑。语法究竟要不要淡化?淡化到什么程度?淡化了之后学生是不是真的能够从中受益?会不会由于淡化语法而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更加困难?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讲义教学的简单与操练实验的综合的关系怎么处理,是尽可能做到讲解到位,训练到位,少留隐患,还是照本宣科,“半遮半掩”,把包袱留到高三再说?这些都有待明确。 其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困难较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这项任务要如何去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是不是只有“讨论”、“合作探究”才体现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不是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是否有效,都要安排合作讨论的教学环节,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探究、合作学习状态之中?有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任务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些问题不解决,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就比较困难。 面对上述问题,高中英语教学应该以身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注意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指导,使学生能逐步适应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爱心和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要想方设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多开展活动。如:举办书法展、作业展、英语手抄报展,开展英语故事演讲会、英语朗诵会、英语话剧表演等活动,让他们发挥各自才能,展现风采,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三,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坚持从学情实际出发,将单元教学目标科学地分解在六至七个不同课型的课时中来完成,确保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学过程省时,高效,切合实际,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既要做教材的使用者,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针对新教材难度大、份量重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即应“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诸多问题和不足,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新型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有感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心得 新乐小学唐平虎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对这一理想的最美好的注脚,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在这里成长。 拜读《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我收益匪浅!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梦想。然而,课堂正失去往日的魅力,成为教师和学生都遭受折磨的地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他,重建课堂的魅力,让每一节课能够成为学生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的场所。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的潜价值。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教师来设计,来生成,课堂教学的预设太多,教案管理过于死板,过于详尽,也占用了教师大量的事件,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风气严重,个性化的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设计没有孕育空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能真正的启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成为不折不扣的教案执行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注重互动探究,这

也需要教学机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而是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从统治者的神坛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站在一个平台互动,探究。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的力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波,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他能发掘出个人内在的潜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要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制定好小组合作规则,比如: a.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b.别人说的尽量不重复; c.注意听,听不懂马上问; d.轻轻的说,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 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等,同时小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个学生都应当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报告者,记录者,操作者等,并且角色应该互换,增加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要建立好面向小组而不是面向个人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加强合作意识。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王瑶 【内容摘要】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首先要找准自我,其次要反思自我,然后要超越自我,最后要悦纳自我。 【关键词】渗透基础服务权力反思超越悦纳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根据课标精神,我想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1.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生命的碰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不少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不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这种对个体特殊性以及个体生成方式的忽视,最严重的结果是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变为不需要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两个基础 (1)做人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人”。上海有位中学优秀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当她那样的老师。后来,他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试想,如果教师先将他数落一番,进而将他逐出考场,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会成为一名教师,更别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了。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练习及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50分;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 2.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研究意识。( ) 3.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强调评价策略。( ) 4. 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理的预设就必然有理想的生成。( ) 5.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认知目标代替所有教学目标的现象目前仍大量存在。() 6. 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既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使问题设计能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思考。() 7.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8. 教学机智的实质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 9.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10. 有人认为,把课堂教学设计搞得越天衣无缝,教学效果就越好。() 11. “填鸭式”教学的显著特征是缺乏交流,教师一味讲授,课堂呈单线状态。() 12.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多用批评,慎用激励。() 13. 教师应一切为了教材,重建魅力课堂。() 14. 学情是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15. 当前教师教学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以知识为主,忽略三维目标落实。() 16.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17. 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按照升学目标的要求办事。() 18. 只要有使用价值,都属于教学资源。() 19.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20.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 21. 不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22. 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增大,有意注意的时间会逐渐延长 23. 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24.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总体设计者,又是主要组织者。() 25.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26. 合作学习只要在合作的基础上都能进行,并取得好效果。() 27. 考试成绩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28. 在小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评价俗套化,应因人而异进行评价。() 29.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 30. 教师的口头评价也是一种正式评价。() 31. 一个教师的课如果讲得好,那么他的综合素质一定很高。() 32. 教学中教师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往往会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33. “马太效应”有助于教师科学评价学生。() 34. 教师应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35. 教师应从评价方法入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6. 教师在实施口头评价时,信息反馈越及时,对即时反馈越有利。() 37. 教师评价学生,要克服主观偏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唤起他们的自信,以调动学生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篇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发散性、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材料进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得到一定的有用信息,对教学进度、步骤等的安排给出了指导性意见。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能够被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将教学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能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认知结构、性格特征等都不一样,统一化的教学不仅很难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而且很难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实行合理分层。例如,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因素进行分层,可以将学生分成英语基础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A类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B类学生和英语基

础书评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C类学生,此外还应该在每一个学生中按照性格进行再分类,以便 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进行目标分层,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等。再次,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可以实行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分层的策略,并在 课堂中成立互帮互助小组、不同层次学生回答不同问题、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景对话等方式,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只有让学生在语言交流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语言的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合作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标准的 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可以在交互交流中运用语言 知识、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特长缺点等实际情 况分成实力相当、优势互补的小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 引导者的作用,在交流合作的前期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并在课堂合作交流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查看和指导。再次,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积极表达自己观点、 善于总结和归纳、学会分工配合等,进而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铺垫。最后,在小组合作交

新课程背景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微 樊宝玲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要从基本功入手。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课堂语言。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概括: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专业性趣味性饱满性 灵动性审美性 2007年,陕西省实行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改运动。全新的目标要求,全新的课程模块设计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业务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听一堂好课,就如同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余音却犹在耳畔。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接受新课改教学的这两年来,我自己重点从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方面进行思考、钻研、改良、总结,得出一点浅显感悟,期与同仁分享。 一、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专业性 所谓课堂语言的专业性,我浅显地理解为课堂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 语文学科固然不像理科以及政治等学科那样,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但是语文课堂起着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作用,起着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务求严谨、准确,切忌随意、低俗。 同时,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影响,对学生的语言习惯产生一定的引导。那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引导是积极的、正面的、良性的、正确的。专业的课堂用语,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严肃的,这位老师是严谨的,从而在心理上,也能使学生树立严肃对待的态度。 当今社会,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手段五花八门。作为缺少一定辨识能力的高中生,接受的文字、语言信息也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往往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比如电视广告中篡改词语,学生目遇之耳听之,也渐渐受到影响。我就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常将“幸福”写成“性福”,这就是医疗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 还有网络上的“恶搞”现象,也会让学生良莠不辨。比如有人恶搞中国成语,将“有机可乘”解释为“公务员考察有飞机可乘”;“知书达理”解释为“光知道读书还不够,还得学会送礼”;“杯水车薪”形容某些公务员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杯茶,月底可以拿到买一辆车的工资”;“见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英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英语老师并不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也不管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值,只管上完一节一节的课。为了让学生考出好的分数,高的分数,很多老师就是拼命的要学生背单词、背语法,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能够继续坚持下来的学生,读出来也基本都是哑巴英语,应付考试还可以,实际运用能力就完全不行。这与新课改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2.学生对英语有厌学情绪 整个中学课程设置和高考科目中,毫无疑问,英语都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和比重。学生们功利的来讲,只要是想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都必须好好的学习英语。无论学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必须对英语予以高度重视。虽然重压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更多的确是重压之下的失败者,他们都有着内心想学好但是现实很失败的挫败情绪和矛盾的心理。一直都在勤奋学习,但是始终不得门道的自卑。更多的同学是想学好英语,可是又怕别人笑话的畏惧心理,这些心理虽然不同,但是都同样的厌学英语,这严重的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片面 首先是很多中学的英语教师还把教学理念停留在过去的填塞式的讲授传达方式上,教师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背和记,基本没有多少的课堂互动,与学生交流的意识薄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中学英语教学严重的脱离文化教育。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是单纯的条条框框就可以成为一门语言的。英语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教授英语就绝对不能脱离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不是词汇、语法等机械性记忆就可以解决的,忽视了文化的因素,就好造成在语言运用中出现各种不适应甚至是语法对了而用法错误。 二、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创设语境,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环境下,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做到用全英语组织教学。中学生经过初中的磨砺,

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二、对教学设计的总体理解 教学设计是教学研究层面的活动;备课和教案是日常教学经验层面的活动;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运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教育传 播学的原理和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试行这些设计并评价和根据实施需要不断改进设计的系统过程(鲁子问、王笃勤,2008)。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实施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案的过程(张祖忻,2006)。 从理论层面说: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而预先对教学进行研究,并做出决策。 从实际操作层面而言:教学设计是教师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和再反思的渐进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教学设计在指导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它的可操作性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或各个环节的分析和设计都提出理论依据、操作内容、方法和程序。 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 有利于课堂教学科学化;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结合; 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 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三、对教学设计模型的解读

四、教学设计各个环节要述 1、分析教学对象。有哪些学习内容,学生现在的水平如何(起点); 2、设定教学目标。希望学生达到怎样的水平(目标); 3、形成教学方案。学生怎样达到预设水平(过程); 4、开展教学评价。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水平(评价)。 5、教学设计说明。怎样让学生更好地达到预设水平(反思)。 (一)分析教学对象 1.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对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学生对相关话题的生活体验(如有关“运动”话题,了解不同学生喜欢的不同运动);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以后的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及评价提供依据 形同虚设的学情分析,如: 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差,听说能力差,词汇贫乏,学习习惯差,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他们已学了多年英语,面临着中考,他们压力大,也有不少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 2. 教材分析 从单元角度研究分析教材。在一个单元内,一方面:学生要构建语言知识结构,如围绕某个话题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功能,这一结构是网状的;另一方面:学生又要构建话题的知识结构,如关于某一话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一结构是阶梯状的。 这二者相互依存,教师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教材,特别是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3. 研读课标 课标具有规范和指导教学的作用,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建立在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之上。设计者要结合教材内容,从语言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设计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 符合课程理念要求; 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三维目标有机结合; 突出重点难点内容; 利于进行合理评价。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 行为主体(Audience) 行为(Behavior)动词 行为条件(Condition) 表现程度(Degree) 简称ABCD四要素 如:By the end of the period,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tell the text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in their own words: 1….. 2…..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 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