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1.临摹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创作是临摹的目地和归宿。

2.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途径,这个途径没有走,就没有真正的

有所谓的创作。所以,创作是临摹的结果,临摹是创作的源头。

3.临摹是积累,创作是挥霍,只有不断地积累,才有足够的

资本挥霍。只创作不临摹是个败家子。

4.临摹功夫下够了,创作有多大的成就是可变数,临摹功夫

不够,创作肯定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我们的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可以说临摹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水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高度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状况提高篆书创作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拟从篆书的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对篆书研习的感悟与体会,谈谈对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识。 一用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毛笔字楷书的临摹与创作探究

毛笔字楷书的临摹与创作探究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东坡集》里记载“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认为具有良好的楷书基本功,能够为以后学习行草书打下坚实基础。提到了学习楷书的重要性。 标签:楷书;临摹;创作 《辞海》对楷书的定义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楷书本身是一种具有巨大表现潜能的书体,从总体上看楷书比隶书笔划更加横平竖直,折角明快,撇捺利落。书写也更加灵便快捷,能够较好地兼顾日常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终成为书法精英和民间爱好者所共同推崇的五大主流书体之一。为此,我针对楷书的临摹与创作,谈谈一些感想。 一、碑、帖结合,选择适合的字帖 近代的书法家陆维钊先生在《中国书法》中曾撰文到“碑可以强其骨,帖可以养其气”。他认为无论是学碑还是学帖都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多练习碑版字帖可以强健字的筋骨,多练习墨迹字帖可以培养字的神气,最好能够做到“碑、帖结合”。这样既能“强健筋骨”又能“颐养其气”。以学习“褚体”楷书为例,可以将《大字阴符经》和《雁塔圣教序》进行结合研习,既能参悟出《大字阴符经》的灵动用笔,又能直观其笔法的流变性;而研习《雁塔圣教序》则能领会到褚遂良的线条刚劲有力和绵力藏针的线性质感,较一般人只能看到褚体的“柔媚”一面,要高出一筹。从而达到“柔而不媚、挺健有力”的艺术效果。 二、关于临帖前的准备 拿到字帖时应当认真研读,了解字帖的时代背景和历代名家对它的评价以及其学习心得;仔细研究字帖的风格取向,揣摩作品的突出特征,与其他字帖对比其结构用笔,领略其中的审美意趣,这样方便在学习的时候提醒自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书家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读帖”。正迎合了当代学者吴玉如“临古人碑、帖,先须细心玩读而后临之”的观点。可以说“读帖”这个过程是尤为重要的,对学习书法有较大帮助,但是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临摹字帖务必要求“像”。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却是很难达到。因为我们的视觉神经是有错觉的,当我们看到眼前一个字的结构时,常常认为看得已经非常仔细非常准确了,实则不然。如果这时用纸蒙在原帖上照描一下,便立刻证明单靠‘看’还是不够精细的。所以,“摹”这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看似是个“笨办法”,实际却是最聪明便捷。通过描摹,我们可以准确的记住古人法书的实际结构和起收转之间的关系,甚至笔画的起收和提按都可以领会。这样才能明白书法的妙趣所在,为下一步的“临”创造基础。 三、多种方法临帖

书法临摹与创作心得体会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形容临摹过程中对范本点画形廓把握的精准无误。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临摹标准,人们对它的取舍往

往持有不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者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他神”和“吾神”的相互独立来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认为“如灯取影”不足取,它无非就是文人笔下的渲染和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罢了,他们认为对于习书者而言,临摹无需苛求点画的形似。但我认为,“灯下取影”的对象是为历史所检验,为人们所公认的经典,能做到“灯下取影”般的精准固然很难,但却必须是我们努力追求和认真实践体验的目标。 以个性狂飙而引领明末书坛的“字林侠客”徐渭对临摹之法有这样的判断“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所贵详谨,精意摹搨,凡肥瘠工拙要妙,俱一一穷之,不失古人位置之美”。虽然这里徐渭强调的是摹书,可见他对古人书法精准体验的重视。清代王澍在《论书心语》中更有“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的论述。对经典“如灯取影”地实临正是我们与古人真正相消息的最好方法,其目的是“意与古会”。在某种程度上,书法的经典实临与西方绘画的素描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素描是西画用以提高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能力的主要手段。它要求通过精准刻画物象来达到传物象之神的目的。而书法的实临也绝非是简单的点画模仿和造型复制,它需要我们在追求与经典点画的相契过程中,掌握观察对象的方法,通过准确刻画点画的粗细、长短、方圆,在运笔的徐疾、收放、含露、提按之间来体验

五年级书法上册《毛笔书法——临摹与创作》教学设计

《毛笔书法——临摹与创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临摹”是写好毛笔字的基本途径。 2、了解和掌握毛笔书法的创作要领,能自己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重点:认真临摹,写好笔画;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好每个字。 教学难点:掌握毛笔书法的创作要领,能自己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资源:课件、电子白板、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师:毛笔书法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古至今涌现出许多大书法家,他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书法作品,为世人所喜爱和珍藏。 谁能为大家讲一些有关毛笔书法方面的故事呢?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毛笔书法——临摹与创作》 二、观摩研讨 师:首先看一名小学生焦庆馨同学的视频《毛笔书法——学习体会》。 师:看了视频后你们有所感悟吗?谈一谈。 师:正像焦庆馨同学说的那样,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要写好基本笔画,熟练掌握笔画的运笔要领;然后还要注重字的间架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呼 应,力求整体的美观! 师:练习笔画要从临摹开始。临摹碑文字贴和优秀作品。(看课件)例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这些碑文字帖字 体工整严谨、美观大方,适合小学生练习。 师:当代书法家的作品也非常优秀。下面我们就来临摹田瑛的《天道酬勤》。 (看课件)这幅作品是横幅的,要从右往左书写。 首先临摹“天”字。四笔写成,每个笔画都要认真运笔。(学生练习) 然后临摹“道”字。半包围结构,字的大小、位置要与“天”字相仿并 呼应。(学生练习) 接着临摹“酬”字。左右结构,最后一笔竖略长。(学生练习) 最后临摹“勤”字。左右结构,最后一笔略向下。(学生练习) 一幅作品还要有落款,写上时间和作者,印上印章。(学生练习) 三、创作评价 师:创作一幅作品,首先要选好内容,确定好格式,然后多加练习,最后写好作品。 师:书写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才能有利身心健康,陶冶情操。 师:现在同学们就开始练习创作。(放音乐) 师:(展示学生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最后,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天道酬勤》的内涵,勤奋练习,终究会有所成就。

书法艺术的临摹与创作浅谈

书法艺术的临摹与创作浅谈 文--韩少玄 关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临摹,有这样两件事,很有意思。当然,我之所以在这里把它讲出来,并不是仅仅因为它们有意思。 其一是—— 有人问启功先生(也有可能是别人,我记不太清楚了,姑且以为就是启功先生吧,这不是主要问题),学习书法可以不临摹吗? 启功先生说,可以。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能力超越历史上所有书法家所创造的一切的优秀作品。换句话说,启功先生的意思是,对于一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如果不临摹,那就是说要以一个人的创造能力要对抗历史上所有的优秀书法家的聪明才智。毕竟,传统是一笔财富,他却要抛弃这些财富不继承而白手起家。勇气固然可嘉,但是以一个人的能力来同整个书法史的优秀创作者集体相较量,如果想要获胜,这样的人会有吗? 其二是—— 有人向欧阳阳中石先生请教书法艺术中创作与临摹的关系。 欧阳中石先生答,这其实就如同财富与资本的管理,临摹是赚钱、是资本的积累,而创作是花钱、消费,没有足够资本的积累,拿什么来消费呢?所以,要首先学会创造、聚集财富,然后再考虑消费的问题。聪明人不会反其道而行之。 两位先生不愧硕学鸿儒,讲道理深入浅出、论大道如做家常语,轻松幽默中就能够把问题谈得非常到位。其实这里已经谈到了临摹与创作的关系问题。 那么临摹与创作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有这样一个寓言可以说明问题,也很有意思—— 在古代有一个书生,对邻家富商居住的三层楼房很是艳羡,他也想有这么一座楼房。他找来一位造楼的工匠为自己建造楼房。于是工匠就开始在书生选定的地基上开始动工,首先筑地基,然后从第一层开始垒砌。书上看了很奇怪的问道,我要的是最上面的那一层,你干嘛还要造下面的这一二层呢?

小楷的临摹与创作

小楷临摹与创作杂谈 临摹篇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小楷经典有刻石本和墨迹本,对于重视细节表现、致广大尽精微的小楷,我们面对刻石本和墨迹本的不同特点时,如何能使之融入笔端?古人留传下来的碑拓墨迹名帖,无疑都是可以拿来取法借鉴的。小楷的刻石本名品,除在墨色上稍逊外,因其注重细节表现,所以其逼真程度也往往并不下于墨迹本。对我而言,只要喜欢,不论碑拓墨迹,均大胆拿来努力使之融入笔端。 要说我写小楷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主要全赖钟繇小楷朴茂古拙气息的熏陶。我不喜欢那些甜美的小楷帖,甜的东西往往格调不高,不耐看,也易出现呆板、千篇一律之习气。 钟繇存世惟小楷,又是已知小楷书最早的作者。但千百年来,各朝各代的小楷书家,很难有超越这位鼻祖的,尤其那份古意,那份舒灵,那份雅致,那份自然,钟大人赋予那区区指甲般大小的字一个中国文化的灵魂。

钟繇小楷古意盎然,所书《宣示表》被尊为“正书之祖”,足可见其地位,故其书法艺术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我常会不自觉的怂恿书友去学写钟繇小楷,因为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钟繇小楷真是太奇妙了,每临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再回头看看其他小楷,而且越写越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钟繇小楷最大的特点是“古”、“活”,而小楷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小楷要写出“古”意,字体必须往上靠,点画结体尽量带些分书意味。除此之外,汉字结构是否受到偏旁部首概念的影响也是它有无古意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写小楷如果抛弃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强字体的古拙趣味,钟繇小楷,正是如此。由于钟繇生活在隶书普遍使用的时代,写惯了隶书。因此,当他创新写楷书时,总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中运用一些隶书的笔法与结体,使楷书质朴而显古意。 “活”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作一些规律化的书写。钟繇的高人之处在于他在结体上并不刻意地过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赋形,如《宣示表》中开始的“尚书宣示”4个字,”“尚”与“示”都写得扁方,

书法入门:如何学习书法

书法入门:如何学习书法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 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 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新,这是最起码的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 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悟, 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 创作仅仅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 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 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既注重技法练习, 又注意艺术体悟, 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 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 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临摹, 我们具体能够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思考: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 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 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 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 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 , 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 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 依着字的轮廓, 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 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

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 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 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 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理解之后, 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 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 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 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能够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 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 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因为规范太死, 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 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 或背临,或意临, 加入很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 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 却得之甚少。

关于书法临摹的几个问题

书法临摹简论 林峰 [摘要]: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途径,学习书法必须要通过临摹,而且临摹要贯穿书法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有人说临摹是书法家一辈子的工作。然而对于缺乏实践体会的广大初学者,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书法学习培训和学习理论,往往无所适从,虽下了功夫而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对各种临摹方法的梳理,结合笔者自己的学习体会,将临摹学习中一些原则性和普遍性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系统地阐述,以帮助初学者建立一套相对科学规范的临摹书法的方法和要求,以期在技术层面让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学者书法临摹创作 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途径,学习书法必须要通过临摹,而且临摹要贯穿书法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有人说临摹是书法家一辈子的工作。然而对于缺乏实践体会的广大初学者,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书法学习培训和学习理论,往往无所适从,虽下了功夫而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认识和技巧掌握都有一套普遍的原则规律和科学的方法要求。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多种版本的学习方法,当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但很多为个人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经验之谈和体会,这样对尚未具备自主学习和辨别能力的初学者而言就不见得有效。 如果我们能把各种关于临摹学习的方法要求作一梳理,整理出一套从临摹、创作到风格形成等学书各个阶段的临摹学习方法,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限于篇幅和水平,只能述其概要,只期抛砖引玉。 二、关于碑帖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而言,从他接触书法的那一刻起,首先面对的就是碑帖范本的选择。面对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碑帖,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初学者往往见异思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到最后一事无成、徒费岁月。所以选择字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来不得半点马虎。笔者认为选择字帖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个性化原则。碑帖选择,关乎审美取向及今后风格、个性语言的建立,所以一定要分析自己的个体条件,特别是自己的审美爱好、笔性和心性等等,要扬长避短,不要取长补短。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学习中,特别是每个关键的学习阶段,都要慎重地做好范本选择。 第二、经典性原则。“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决定眼光,眼光决定品位格调,品位格调来自经典,对经典的学习是任何艺术不二的法门。中国书法艺术不同于其他视觉空间艺术,有其相对封闭独立的发展体系和评价标准,其整个体系犹如一棵大树。以行草书为例,二王系列是行草体系的根脉和树干,而孙过庭、米芾、赵孟頫等则有如各部位的枝干,如果我们直接取法一些个性强烈,风格怪异的所谓经典,则无异于在大树的细枝末节上汲取营养,其发展空间可想而知。而如果直接学习当代人一些不入流的所谓名家书法,或直接抛开传统和经典搞所谓的创新,这样的学习则相当于在大树旁边的野草或荆棘上汲取营养,这已完全脱离整个系统,定将坠入野道和魔道。所以学篆必称秦篆清篆,学楷必称唐碑晋楷,学隶必称秦汉,取法乎上,旨趣高远,方能出入风雅,轶俗超凡,此中道理不可不知也。 第三、顺序性原则。从字体学习来讲,我们一般都认为要从楷书入手,再到行,再到草,所谓先立后行再跑。对于这种由易到难、先静态后动态的传统的学书顺序应无异议,但

临摹和创作在当代书法教学中的分析

临摹和创作在当代书法教学中的分析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展现,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小觑。在书法教学中,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激发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内容,基本功的训练是书法教学的基础,临摹是其中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作的鼓励与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本文通过对书法教学中临摹与创作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寻求书法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临摹;创作;书法 书法在由古至今的教育教学中承载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充分展现。书法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发扬,更是对学生民族精神与历史教育的熏陶与培养,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书法教学的发展要依赖不断传承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来实现,这就对书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以兴趣带动书法教学传承发展 书法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是书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观察、对书法典

故和学习方法的讲解与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来实现。观察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更包括对书法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赏鉴。书法展览的参加与组织,鼓励学生进行现场表演,都能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为学校制作宣传海报、参加书法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锻炼自己书法造诣的同时有展现自身能力的平台。对书法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多采用书法典故的趣闻讲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欧阳询临墓碑”、“王羲之吃墨”等奇闻异事,或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名言佳句,这些知识的扩充不仅能在兴趣引导上油不错的成效,更能为语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扩充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与帮助,科学适宜的鼓励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对书法的学习热情,适当的指导能让学生在书法运用上提升效果更佳明显。总之,教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以兴趣为主导带动书法教学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法基本功的训练不可忽视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基本功”即汉字书写过程中一笔一划的书写能力。书法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将汉字拆解成“横、竖、撇、捺、点、钩、挑、折”八种笔画,这些笔画

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初学隶书,首先要在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汉碑中先选择一种来入手临习。所以在隶书上的临摹与创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隶书临摹与创作 选帖的标准是,书法应规入矩,平正端严,存字较多,字口清晰,笔法完备的汉碑,如《史晨》《乙漠》《华山》《曹全》诸碑,当然选帖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笔性和喜好来加以取舍。字帖最好用初拓本,因初拓本较好的保留了原碑书法的丰神。在好拓本不易得的情况下,可用影印本。 选好帖后,就可以开始临帖了。学习书法主要采用钩、摹、临三种方法。钩是以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把映出的字用很细的笔画钩出字形的轮廓,然后再用墨填。不填墨的称为双钩。摹,也是用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按照映出的字形,摹写其笔画和位置。临,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照字帖上的字,细心观察和领会字的点画形态,结体特点和运笔方法,细心仿照写出。用钩的方法繁琐费事,摹和临也各有利弊,如姜白石《续书谱》就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经意而摹书不经意之故也。所以临写的方法多为人取。

临写之前,还应多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打开字帖,认真观赏,注意字帖上每个字的笔顺、笔意点画和结构特征,乃至神韵。养成了读帖的习惯,还可为背临即不对照字帖,用记忆的方法写帖上的字打好基础。 选定一种字帖后,要临写一个时期,能做到临写的字与原帖字体形态及点画气势相象就可以了,并非要一一无差才可。总之,既不要见异思迁,也不可一成不变。有了一定的根基,多换几种帖来写,对笔法、结构就掌握得多些,还会避免专临一帖,跳不出去和过于甜熟的弊端。 在临写练习过程中还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临写时不要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就可以。往往一次写几十个字,却一无所得,精意地临写几个字,反而会有收获。临写的字最好比原帖上的字大,这样会使笔势展开,也易见骨力,一般汉碑上有些字残损或漫漶,字形不完整,笔意不明显的可以不临,甚至有些结构不美观的字也可以不临。 隶书从发展到嬗变、升华,已是有了定型的书体。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都相当困难,这就更需要每一个学习隶书者要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尽可能对古今各种优秀的隶书作品反复观赏,提高欣赏能力,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书法之外的艺术也须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学识和提高创造能力。

书法的临摹和创作

书法的临摹和创作 我认为,不断临贴和学习就是为了积累意法、丰富经验,增加其想象力、创造力。 俗话说,汉隶见功底,唐楷见巧丽。从汉隶到行书多见浑厚,雄劲。从唐楷到行书多机敏、绢绣。 根据历代书贴的特点,书法或书技掌握基本要点是:意法、章法、字法、笔法、墨法、骨法、韵法等。这是楷书、行书的基本。是对古人书体技法的简要总结总结而已。 意法是统帅,笔法是核心,章法是整个书法作品的构成效果。章法,临楷书虽然没有太刻意的整体要求,但每一个字的构成也是一个小章法。 字法,就是汉字的构成。笔法。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一 语道出了书法所有的机巧变化都是用毛笔来完成的。触动的笔锋、墨意在体现着作者的情感与表现。笔法主要由中锋与侧锋变化而来。各种风格不同主要是用锋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墨法,书法的点线全靠墨来体现。墨法一是说用墨要讲究,二是说要学会调墨,调墨要匀称。三是说“墨分五彩”在书法 创作中的运用,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骨法主要表现为飞白,无飞白只用实墨线也可。苍劲有力。力拔千均,有如铁牛耕地,神骥跃渊。巧用虚实,便会收到一种辩证之美的效果。

韵法。韵是一种中庸平和之美。韵就是在书法中神气贯通的一种感觉。这在表现形式上需要字熟、文熟、笔熟、墨熟、纸熟。常言道熟能生巧。韵法讲的是书法创作中的一种飘逸洒脱、气韵生动、惬意。人的思想情感通过书写流畅与迟涩来表现其韵味。韵味一出,书品就有了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了。============== 唐兰有篇文章把《冯本兰亭》说得一无是处。十几年前看的,内容记不太清了,但大意说是明代伪的。不知各位高手有何看法? 孔乙己: 得兄确论。我们都是苦临冯本长大的人,我知道一说此论定有人会不快。我自己也是思想斗争过才认可。 宾南: 唐兰的文章十几年前杂志刊登过,延袭的还是郭沫若的思路,认为东晋一定高古,明才油滑。认为这才是"时代气息。其实,唐人书法真迹,如等,何以见得高古?又何尝高古?又何 尝高古??之流利,难道不是来自于吗?唐时摹兰亭,不 过是当时人写当时人字,经心的去摹好了,摹本毕竟差于真迹。现在怀疑兰亭冯本,和80年前,书法界一致怀疑的真实性是差不多道理,看惯了榻本,见真龙反而犹豫。定武本和汉碑一样,好在模糊而已,给人以想象空间,就觉得好。如同一个人在讲述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子时,举出的往往

《书谱》的临摹与创作感想

《书谱》的临摹与创作感想 谢青梅 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湛江 524048 摘要:《书谱》用笔“爽利”,方圆并用,精妙准确。具有“隽拔刚断”之意;字体结构变化非常丰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章法上敧侧取势,在字体大小、笔画粗细、字的断连等各种因素上求变化。只有从形质到精神完全把握了《书谱》的特点,才能在创作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书谱》音乐创作心得 一、创作立意 (一)《书谱》简介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谱》的形神传承了“二王”精髓,且如谦谦君子,尽管行为举止风流潇洒,但又合乎礼仪,全卷三百多行,洋洋数千文字,突立古今,“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可谓理性与神采兼擅用。从《书谱》的字形结构看,孙过庭非常推崇王羲之,很多的字法与王羲之小楷相比,几乎可以乱真。在用笔上开辟魏晋飘逸书风之另一条秀美流畅之路,正如他自己所言,:“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二)书法与音乐 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毕业展览中偶然发现以《一念致青春》这首歌词为内容的作品,优美的歌词打动了我,也就觉得这幅作品写的不错。后来找到这首歌,在歌词的旋律中,里面的毕业伤感情絮深深的触动了我内心敏感的那条神经。想起《书法中的音乐感悟》的期刊文章,里面说到:“书法是立足于视觉的空间艺术,但恰恰是书法的线条流动性与伸展性,使它具备了既是图像的,又是依节奏而展开的,在造型艺术的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中去表现,毛笔就像一种乐器,在提按、疾徐中表达不同的情感”i。姜夔也说到:“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痛快与沉着,书之本也。”ii 书法中每一笔的结束是下一笔的开始,每一笔的开始又是上一笔的延续,字里、行里、篇里的起承转合,暗含旋律的推进与解决。虞世南也说到:“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乎手”iii。正像音乐作曲家只能把心灵放在旋律里,要看演奏家是如何揣摩作曲家的用意,作曲给你心,演奏把心用于手,以手为心,奏出美妙无比的音乐。在书法里形态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 篇一:书法临摹与创作心得体会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形容临摹过程中对范本点画形廓把握

的精准无误。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临摹标准,人们对它的取舍往 往持有不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者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他神”和“吾神”的相互独立来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认为“如灯取影”不足取,它无非就是文人笔下的渲染和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罢了,他们认为对于习书者而言,临摹无需苛求点画的形似。但我认为,“灯下取影”的对象是为历史所检验,为人们所公认的经典,能做到“灯下取影”般的精准固然很难,但却必须是我们努力追求和认真实践体验的目标。 以个性狂飙而引领明末书坛的“字林侠客”徐渭对临摹之法有这样的判断“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所贵详谨,精意摹搨,凡肥瘠工拙要妙,俱一一穷之,不失古人位置之美”。虽然这里徐渭强调的是摹书,可见他对古人书法精准体验的重视。清代王澍在《论书心语》中更有“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的论述。对经典“如灯取影”地实临正是我们与古人真正相消息的最好方法,其目的是“意与古会”。在某种程度上,书法的经典实临与西方绘画的素描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素描是西画用以提高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能力的主要手段。它要求通过精准刻画物象来达到传物象之神的目的。而书法的实临也绝非是简单的点画模仿和造型复制,它需要我们在追求与经典点画的相契过()程中,掌握观察对象的方法,通过准确刻画点画的粗细、长短、方圆,在运笔的徐疾、收放、含露、提按之间来体验 其中心、手、笔三者之间沟通、会意的感觉,努力与古人神交会通,

浅谈书法临摹到创作的过程论

221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学 术 论 坛 2008 NO.2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 书法临摹,是以古今优秀法书作范本进行的临习、摹写活动,是习字学书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环节。书法创作首先是作者必须在临摹前人优秀作品并掌握了书写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尽管也用毛笔书写,缺乏书法规则的约束,是不能称为创作的。其次是创作带有作者的自觉意识,不再是单独地依傍字帖,而是运用掌握的技巧、原理,自行构思、安排,通过自己的审美见解来进行,从而形成作品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书法创作是一个艺术性劳动的过程,从临摹到创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创作需要临摹的积累,只有当临摹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具有较强的基本功底,创作才有成功的希望。根据在书法教学中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将书法临摹到创作的过程概括为: 1 临摹:学生学习书法的起步,是创作的基础 书法临摹在学习实践中,临和摹是两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在书法学习中学生往往混淆之,只将它理解为对临,这是一种极不完整的理解。临摹应分为临写和摹写两种方法,要能尽快对汉字字形结构特点的把握,一般采用先摹后临的方法。摹写是掌握汉字形体书写的最佳方法,是书法学习起步的最佳途径。摹写可分为双钩填墨法、描红、映格等传统做法,教学中交给学生用透明的拷贝纸蒙在原作上直接书写的方法,如果是完整内容的书法作品,就让他们一遍一遍地完整地摹写,这样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让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当学生通过摹写对字帖有所感悟时,又教给学生正确的临写方法,这是摹写基础上的深入,如果说摹写是拄着拐杖走路的话,那么临写就是丢掉拐杖自己模仿走路。临写包括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形式。对临是学习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字帖放于自己的右上角,在熟悉、理解原字帖的基础上,对照字帖一笔一画的书写。尽量做到大至字形与原作结构分布的准确,小至一笔一画的相像,临的字越接近原作效果越佳,即做到形似。背临是在对临基础上,对字形、结构等有相当的掌握后关上字帖,凭自己头脑中对汉字书写的印象来书写。这种方式主要是检验自己临写的效果,书写后通过与原帖对比,找出差距,进行研究,不断改正,即做到神似。通过对临和背临达到形神兼备,那么学习书法就成功一步了。但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临写后不善于分析、比较,写完一张纸丢一张,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而书法的学习恰恰需要通过观察——临写——比较——再临写,这 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意临是临写过程中具备比较高的境界后,对所临写的对象融会贯通,对作品的完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强调对韵味、风格的追求,这实质是创作的初步,带有创作的性质。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尽快掌握其作品的形体特征、运笔特点,体会其韵味,就算达到较好目的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虽并不是王羲之的原作(原作失传),而是摹本或刻本,它的摹本很多,有唐荆川旧藏本、冯承素本、陆继善本、褚摹袖珍本等等,它们之所以成为了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流传千古,是因为书家临摹功底的高深,达到了与原作无可挑剔的境界。 总之,临摹是书法学习入门的最佳方法,是书法创作前的准备和积累阶段,是书法创作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过程。历代书法家留下的优秀的、可供学习的作品很多,内容形式也多,有诗词歌赋、祭文等,字帖种类多多,包括碑帖、刻本、影印本、墨迹本等等。学习这些优秀书法作品的最佳方法历来是从临摹开始的,如以前的私塾里,学生就是临摹先生的字,临摹好的范本。在现代,人们学习书法也是从临摹学习开始的,求得形似、神似,掌握其汉字的字形,进而去剖析其结构特点、风格特征,体味其气韵,受其美的熏陶。 2 集字:学生进行书法创作的起步 集字创作是书法创作中比较初级、简单的一种形式,是从临摹传统碑帖进而过渡到创作作品的有效途径。它是将平时临摹练习积累的汉字的具体应用,在教学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创作能力,常采用集对联、格言、警句、座佑铭、古诗、中堂等形式,逐步形成书法的创作雏形,让学生很快从临摹转到创作的角色中来,也使学生在创作中找到乐趣,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找到创作的灵感。这是对汉字临写是否到位的一个很好的检验。集字也是章法训练最佳过程,对于一个初始创作的学生来讲,最根本的就是章法布局和书写体式,往往觉得对照字帖一字一字书写还可以,或许像柳字,或许像颜字,或许象欧字……,一但离开字帖就“四不像”,要用某一书体风格创作一幅作品出来,更不能如愿,这就是对于书体的吸收、应用和章法布局的缺乏。通过集字训练,起码对于字的写法上有了把握后,再对章法布局、幅式上稍有把握、加工,便可创作出一幅学生自认为较满意的作品了。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念,只要不断积累,学以致 用,以后一定会创作出如愿的、优秀的作品,成为实力较强的创作自由派。 3 创作:学生学习书法的升华 有了临摹的量的积累,又有集字创作的经验,便能较顺利的地进入到书法的创作中去,从临摹到创作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首先创作是临摹的积淀。只有学生临摹达到一定程度,对作品的笔法、技法、神韵、章法等有足够多的理解、把握并且熟能生巧,较好地应用于实践,才能有一定的创作基础,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创作是临摹从量变到质变的体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这是一个普遍哲理,书法学习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没有博取众家之长,没有大量的临摹创作实践,不会有创作经验的积淀,那将是纸上谈兵,一窍不通。 创作还是临摹的升华。临摹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书家的随意创作,而不是让学生当一辈子的“书奴”,有的人练习了几年,十几年的书法,但就是不能看到他能有一种满意的创作作品,甚至根本就不懂创作,这就是虽然有量的积累,但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临摹时没有很好地理解,掌握作品的真谛,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创作是一个书家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这样的形容太恰当不过了,所以,通过临摹而要真正达到创作的高境界,不仅需要书家的字内功夫扎实,还需要多方面的字外功夫积累,如文字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提高和培养。 以上三方面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更要注意它们的连续性,循环往复性。书法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新的突破,任何一个书家都将永无休止地学习,临摹是一个摆在书家面前的永远的课题。在不断临摹中发掘前人的优点,总结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总之,书法创作是建立在临摹的基础上的,但是创作的本质又要求突破临摹的制约,不能安于临摹的驾轻就熟,逼肖乱真,而要在创作中提高自身的艺术感觉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一农.书法基础.西南大学出版社.[2]邹兰春.书法基础教程.安徽教育出版社.[3]张秀海,刘锁祥,邱模庆.书法教程.陕 西人民出版社. [4]盛敦荣.中小学书法教程.灵川县乡土 书法教材. ①基金项目:院级重点教改课题《高职院校美术与书法艺术培训中心建设及管理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0703) 浅谈书法临摹到创作的过程论① 邹静波 (泸州职业技术学人文社科系 四川泸州 646005) 摘 要:临摹是进行书法学习的开始,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是汲取优秀传统书法作品精华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具体体现在:临摹是书法创作的基础,集字是进行初级创作的好帮手,创作是书法临摹的升华。关键词:书法临摹 创作 集字 过程论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9(a)-0221-01

书法水平十个等级标准

毛笔书法水平等级分十个等级,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1-3级为初级,4-7级为中级,8-10级为高级。 层次级 别 考试要求字体字数时间 尺 寸 初级1级自选临摹与原帖大致相似。 楷书、隶书 自选一种 10字以 上(小楷 字数应 增加 1.5小 时 四 尺 四 开2级 自选临摹 与原帖基本相似且懂得一定的临摹方法,比例协 调。 3级自选临摹 基本掌握原帖的笔法、结构,初步具备协调作品 整体布局的意识。 中级4级 自选临摹 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基本技法。创作 作品要求笔法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初步 具备创作作品的整体布局意识。 楷书、隶 书、篆书、 行书自选 一种 临摹20 字以上。 创作8字 以上的 词句或 五言诗 (20 字)。 四 尺 三 开5级 自选临摹 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基本技法,笔法 讲究,结构准确,初具原帖风格特征。创作作品 要求笔法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能正确处 理创作作品落款和正文之间的关系。 6级 自选临摹 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技法和风格特 征,并表现原帖的精神面貌。创作作品要求笔法 正确、结构平正、章法得当。作品落款和正文之 间的关系合理美观。 7级 自选临摹 与 命题创作 临摹作品要求较好地掌握原帖的技法和风格特 征,并表现原帖的精神面貌。有较高的创作能力 用笔精到、结构生动、章法美观。落款和谐完整。 高级8级 自选临摹 与 命题创作 有较高的创作的能力,笔法有变化,结构生动、 章法美观,落款用印和谐完整,能基本代表全国 少儿较高的书法水准。 考两种书 体,一幅临 作,一幅创 作。楷书、 隶书自选 一种,篆 书、行书、 草书自选 一种。临 作、创作需 为不同书 体。 临摹20 字以上。 创作14 字以上 词句或 七言诗 (28字) 四 尺 竖 对 开9级 自选临摹 命题创作 书法常识 有较高的创作的能力,笔法有变化,结构生动、 章法美观,落款用印和谐完整,能代表全国少儿 较高的书法水准。并掌握书法常识。 2.5小 时(包 括理 论考 试1小 时) 10 级 自选临摹 命题创作 书法常识 有较高的创作的能力,笔法有变化,结构生动, 章法美观,落款用印和谐美观。此级为最高级, 代表全国少儿最高的书法水平。有扎实的书法功 底,并掌握书法常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