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浅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高炳淼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药学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对全球生产力的深刻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现代化趋势,发达国家由于科技进步、资本供给的充足,以及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业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却滞后了许多,出现了农业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二元经济模式,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进步,那么中国农业现代化将如何展开?

本文试从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独特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现代化通常是指某一事物的发展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跨世纪的发展主题。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仍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科技的现代化则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合理开发应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经营管理、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和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产品商品率的现代化,并得以持续发展。其本质应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机械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物工程化;

(3)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专业化;(4)农业生产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现代化、优良化。

1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各有特色。一般认为,在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大体有三种类型:(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为代表。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2)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日本、荷兰为典型,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以生物技术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以缓解土地资源不足,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供给;(3)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型,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林化。

我国同美国相比,没有资源优势;同欧洲相比,没有科技优势;同日本相比,没有财力优势,因而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农业的条件,所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只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我国农业的独特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农业发展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任务要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国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短缺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

我国人均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而且在持续减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3亿hm2,到2006年底已降为1.22亿hm2,10年间净减少0.8亿hm2。而且耕地质量总体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4%左右,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2。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耕地减少、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产品供给压力逐年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2)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建国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116万km2增加到18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二是沙漠化继续扩大,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每年以1000多km2的速度在扩展;三是森林资源危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6%,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4.2%,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四是农田污染日益加重,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3)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设施装备水平看,靠天吃饭状况还没有改变,物质技术依然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机械化水平低,使用简单工具、靠手工劳动和畜力为主的小生产还大量存在。从科技水平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20-30个百分点。从生产者素质看,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总体较低,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就很难适应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很难长期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农民看病难、受教育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5)农民收入偏低和增收难度加大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

尽管中国农民收入在经历多年低速增长后,于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实际增长 6.2%,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亦非常大。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2年翻两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以上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的分析,综合国外经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应该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3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标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在农业方面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毛泽东当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当农村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后,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农业八字宪法”,这可说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工业化农业的认识。这同当时西方封锁我国,我们只能“一边倒”学习和参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有关。那时,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体农庄,是中国努力追求的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究竟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这表明,我们党已经从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中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仅要依靠机械、通用技术,更要依靠科学,依靠生物工程、尖端技术;把农业的根本出路,从在于机械化,提升到了在于科学,在于生物工程、尖端技术。

这样,我国就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学化相结合的有益经验吸收过来,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赶超格局、跨越趋势,使我们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及时跟上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前沿,跟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由工业化农业经过信息化农业,上升到生态化农业。如果说,现在我国大多数农民对这些现代化内容还比较模糊的话,那么,随着第三步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进程,这些现代化科学化内容,就会从朦胧走向清晰,从规划设计变为实践现实。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江泽民根据邓小平理论,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关于如何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领导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问题。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实施农业现代化

的宏观环境,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上来。

在国外,1986年我国决定参加国际贸易组织,重新申请恢复“人关”“人世”。加人世贸组织,表明中国决心把实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从一般对外开放,转变为全面对外开放。现在,我国已全部完成了“人世”谈判,并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这样,我国农业现代化,将在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下实施。“人世”,是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及整个四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决策。江泽民指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之,对于农业现代化,中国的探索与认识过程是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依据自己的国情创造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借鉴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将以跨越式的发展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人21世纪,2008年农业部信息专家组组长梅方权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认为在农业方面应该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不仅可以带动工业化,而且也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

在西方,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其实质是把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的工业社会,当时引发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条件是热能蒸气机的发明和运用。工业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大潮流。至今已历时200多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就联合国现有190多个成员国来说,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还不足30个(如加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则不足40个)。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总的说来,是同工业现代化的完成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的,与信息化生态化相结合刚在起步,因而其农业现代化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后发展国家完成农业现代化所经历的时间有多长呢?以先进的西方七国集团为例,包括它们进行农业经济社会基础变革的启动阶段的时间在内,其农业现代化所用的时间大约是:英国200年左右,法国180年左右,意大利180年左右,美国150年左右,日本120年左右,加拿大120年左右。它们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大体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美、英在40年代,日本、加拿大在60年代,法国在70年代,德、意在80年代。不

过,尽管举世公认这些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它们其中没有一个国家自己宣称已经完成了农业的现代化。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动态性的目标,其内容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这是个渐进式的过程。梅方权说,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目前正在进人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叠加时期”,通过20多年的实践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川。

如果将中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是较为困难的。一是因为中国统计数据初始记录较晚,数据的可比性不高;二是因为不同国家现代农业处于不同阶段。不过,其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项目,力争取得一批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坚持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走科学化道路。一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新产品产量、提升新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应用于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因此,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人,要在继续深化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把精准农业广泛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精准农业的核心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精细、准确的应用,从而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有关专家曾对精准农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生产手段精良、管理过程精细、技术运用精准、资源投人精省、运作尺度精确、收获优质高产。精准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是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自动监控技术、农机技术、精

准收获技术,农产品分级、包装、储存、加工技术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推动农业增长。

(3)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也要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文明发展道路。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努力把农村劳动者培养成为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破除陋习,抵制“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中国的农业技术整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来自对复杂现象的经验的理解,来自对科学技术局限性的更深刻的了解,也来自对传统耕作及现代农药使用局限性的了解。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已从对封闭落后的农业生产—其中一直以来决定人类的生产—的认识,走向对开放先进的农业科学—其中有涨落、有历史的发展—的认识。这将是西方先进科技和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的很好的结合,这将导致新的农业革命和科技观。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5.

[2]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4.

[3]许世卫.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建设[J].调研世界,1999(11):2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5]李明贤.论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J].农业经济学,2001(1):167.

[6]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法规政策选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8.

[7]梅方权.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EB/OL〕.北京:中国信息产业网,2006:

[8]高布权.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9).

[9]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10]张晓山.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1).

[11]王安军,徐金春.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8:(3).

[12]李雅兴. 试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J]武陵学刊,1997:(05) .

[13]周执前. 试论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1999:(01) .

[14]曹力铁.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 社会主义研究,2006:(06) .

[15] 邱凤林. 世界农业现代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J]. 理论与当代, 2009, (07) :31

[16] 杨万江.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着力解决十大问题[J].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2):36

[17]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 山东农机化, 2009, (02):3

[18] 方松海.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J]. 中国科技投资, 2009, (11) :4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读后感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这是辛亥革命一笔巨大的无形遗产,令后继者受益无穷。 “确实,现代社会的学术自由,当然包括就某种政治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对君主与共和制之优劣长短的学术研究固然也应在可以讨论之列。但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学理的探讨与政治的运作未能截然分开,允许学理的探讨则势必容易导致政治秩序的混乱。”(书中315页)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是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黄兴以民国元勋的身份努力倡行实业建设,激发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工商业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勃兴。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例如,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清末相比较已呈现出新的气象,民主共和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但在商界中除极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商人的政治理念却并未明显增强,对政治的淡漠和缺乏政治责任感的状况也无明显改观。”(书中504页)我很同意《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金冲及先生的话:“海外学者对‘清末新政’作了过高评价,甚至认为如果没有革命,让清政府继续把‘新政’推行下去,中国的现代化仿佛将更顺利、更快地实现。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史学工作者对立宪派作了研究,对这一派别的立宪主张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肯定,在研究中发现,立宪派是个大群体,海外立宪派与国内立宪派有别,因地域关系,各地立宪派也并不相同,更有许多个性差异,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哪一派,哪一团体,甚至个人,都不是应取的态度;何况在极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立宪派一些起码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实现,将一些从未实现的立宪进行假设,这种研究方法很难说是一种科学态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朱英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求实 2000.12 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徐顺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 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社会 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 303 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32-02[收稿日期]2000-10-27 [作者简介]徐顺梨,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革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特别是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技术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综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革命,不仅使人类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起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而且使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到工业经济社会。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内燃机,用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放,从而使社会的经济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两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① 而20世纪中叶以来所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但在内容上较之从前更为先进,而且其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使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跃迁,并最终使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由于规模的宏大及成果物化为生产工具过程的加快,使生产工具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是由制造材料、结构、动力、操纵与控制四个要素来决定的。这四个要素的革新就形成生产工具系统的革新。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这次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数控机 床、智能型机器、超级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等等。现代生产工具的操纵与控制系统正在形成以电脑为核心,由电脑控制机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对象无论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如非晶态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材料等等。现在全世界人工合成材料已有800多万种,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对象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被动因素,而是变成了生产的推动者。在当代,劳动对象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者自身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机器人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劳动者正朝着与智能型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从传统的机器体系中解放出来。现代化生产系统,直接从事生产的,只需要人数有限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这就使得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动者高学历、高知识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初期,物化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比为9∶1,而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生产中则为1∶9。从9∶1到1∶9,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刚好对调了位置。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品质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改造和综合,使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从而使生产力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空前优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自身的经济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全面的体现。据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80年代后则高达60%-80%。有的生产 部门,如电子工业部门则高达90%,有的甚至达到100%。 ② 2 3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论辛亥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

论辛亥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回顾辛亥革命,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所以在庆祝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时,对这次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加以剖析,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也能为进一步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殖民主义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正常发展进程的情况下开始的,六、七十年代,列强凭借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特权,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同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 真正迈出现代化实际步伐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发动了“洋务运动”,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活动。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社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和注入了资产阶级的社会观念。但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敢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雷池半步。这就使得他们的现代化努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并使现代化变成了不可实现的梦。 资产阶级维新派较之洋务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懂得,发展经济和文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于是,他们首先致力于政治的革新,发动了“百日维新”,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但他们的先天不足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冰消瓦解,一败涂地。但他们的斗争是有意义的。这些成了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强大推动力和社会要求。 事实证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初成果,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为辛亥革命锻造了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中坚力量和骨干成员,主要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又接受了西方政治观念的留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这部分社会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正是早期现代化的产物。革命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华侨和新军。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而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的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孙中山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系统的、契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以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政治纲领,他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大主义,能够在二十世纪之初提出并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除了他本人的杰出贡献之外,还需要一个是社会环境。正是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创造并提供了这样的环境。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特征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涌入中国,而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甚至镇压的态度,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这个政权衰败没落的本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首先必须集中全力推翻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朝政权,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的独立,争取政治的民主。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革命,正是为走向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政治前提。 所以说辛亥革命发生在二十世纪之初,不是偶然的。它是鸦片战争以来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发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基础上的一场革命。 二、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精)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是把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在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以科技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对社会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充分认识和推动现代科技革命,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但是,我们不能赞同现代科技革命已经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归于消失的错误观点。 2.在人类历史上,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与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步,二者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但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趋向一体化,因而产生了科学技术进步〈简称科技进步〉这一新范畴。它意味着,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在工艺上的应用为生产力的新的大飞跃创造了前提。本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中的革命变革与技术中的革命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并形成表征科技进步在现阶段和未来阶段综合过程特点的“科学技术革命”〈简称“科技革命”〉的范畴。现代科技革命是我们时代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革命变革。我们应当花力气自觉地认识现代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同时,必须抵制用科技革命本身涵盖社会革命,或者将它与社会革命分离开来的错误倾向。事实上,科技革命必定有社会革命与其相适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了它同社会革命的联系,即一系列社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形成。现代社会辩证法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先于科技革命,以创造保证实现科技革命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并用科技革命来发展和扩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先于社会革命,为社会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并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先后次序的不同,表现出现时代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其统一性至于,无论在哪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前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技革命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重要内容。 3.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再简单地把科学归诸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一体化和双向作用关系,使得在现代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超前于技术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作者:丁三青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9日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本文谨从以下方面论述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一、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是中国现代化的 当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近代中国,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大门,曾有过多次争论。最早的一次是戊戌变法以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论。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之间也展开过激烈的论战。这些论战的实质,不是中国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问题。在这些论战中,前者最终都占了上风。这从社会意识上反映出革命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成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推进器。 革命包含着武装斗争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两层意思。从根本上说,决定社会进步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但是,一个社会能否爆发革命,不取决于革命者自身,而是取决于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又不思变革时,革命必然要爆发。 在像中国这样饱受外侵内压、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暴力革命几乎是革命的阶级实现现代化道路中别无选择的政治手段。中国旧的生产关系极为顽固,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要维护其统治,只有靠上层建筑的力量加固生产关系的防线。革命的阶级要摆脱被统治的境遇,把中国导向现代化,也只有靠武装斗争的手段去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变革旧的生产关系。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因此,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的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当然要求。 暴力革命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当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政治上,首先必须建立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基础之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是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从其运动形态上说,属于后发型,即在殖民主义冲击和现代国际环境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变型。用暴力的方式,争取独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中国这样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逻辑性结论。 二、民主共和是20世纪初中国统治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处于十字路口,政治制度面临着多重选择。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三种方案,即封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围绕这三种方案,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斗争异常激烈。 1.君主制的存在失去了合理性与现实性 20世纪初,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向上,封建君主制的继续存在都失去了合理性和现实性。因为,民主、宪政的大潮早已席卷全世界,君主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所否定。世界上率先富强起来的国家,不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就是实行民主共和制。尚未富强起来的国家也已经看到君主制必须改变,因为它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政治上的主要羁绊。就近代中国而言,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相勾结,镇压中国国内任何的革新运动,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反动制度,越来越为中国人民所不信任。 2.君主立宪道路行不通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8.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和意义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正在成长的科学技术传统取代旧的科学技术传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包括科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的规范标准、科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等根本变革,以及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结构、技术的规范标准、技术活动的方式方法、技术应用的形式规模等根本变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的显著改进和历史性的、划时代的飞跃。 能够称得上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重大的科技创新,而不是一般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广泛的渗透性,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是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爆发了以微电子信息科技为主导,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科技革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场历时长久、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在速度和规模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这场全球性、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大大拓展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使人类由"电气时代"跨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或"信息时代",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下面就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三个方面来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辛亥革命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建立全国的、统一的、新型的政党来组织阶级队伍,掌握革命领导权;创造革命理论制定革命纲领以明确革命方向,指导革命斗争;引进先进革命学说对阵旧制度;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反对反革命等等。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组织建立资产阶级内阁、国会,颁布《临时约法》,创立民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新局面。辛亥革命所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再抬头成为不可能,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尚未建成,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国人民努力践行着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 其次,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又把经济建设与变更国体等视之。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 孙中山辞去大总统的职务后,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而偿矣”,此后乃是“以民生主义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虽然这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但却真的给近代化经济带来了生机。 孙中山亲自制定的《实业计划》蓝图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它以发展交通为重点,提出建造中央、东南、西北、西南、东北、高原六大铁路干线,近百条铁路线,计十万英里。同时,修建公路一百万英里,疏通现在运河两条,开新运河两条;在中国中部、北部、南部新建三大港口。计划通过交通线连通工业区,走近代工业化之路。此外计划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近代化,与此同时,发展近代采矿业、钢铁业、机器制造业和各种轻工业,以改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中国工业化。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现代科技革命论文

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试图在所有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共同具有的物质实体,将其作为差异性的共同基础。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面对自埃塞克·牛顿时代以来的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到19世纪末,传统的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仍然影响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它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甚至人类的文化方面。尽管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的某些成就已经部分地揭露了机械决定论和机械还原论的局限性,但是要动摇和突破这种规范是不容易的,因为它们是构成近代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以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峻工,人们在对这幢雄伟大厦表示赞叹之余,又多少流露出满足和无所作为的情绪。英国大物理学家W.汤姆逊在刚跨入20世纪的第一天的《元旦献辞》中说:“在已经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然而W?汤姆逊在对科学大厦赞叹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就是在这样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的笼罩下,现代科学革命开始了。 先来谈谈这两朵小而伟大的云。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不懈努力,昼夜不停地观察了五天,试验的精密度达到四十亿分之一,终于于1887年12月宣布实验测得以太“漂移速度”为零的结果。这就是物理学史上有名的“零结果”。牛顿力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严重冲击,令许多持有光是以太波动观点的物理学家大失所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 另一朵乌云与绝对黑体辐射的实验有关。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先后根据经典统计物理学进行的实验在波段和辐射上产生了荒谬的数学结果。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在这里陷入困境和危机。这就是有名的“紫外灾难”。“紫外实验”成为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又一朵乌云。 然而物理学危机正是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经典物理学天空上的乌云倾刻化为狂风暴雨,冲击和洗刷着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世纪之交,1900年量子理论的提出和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量子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量子论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把经典物理学中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在连续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彻底地变革了。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力学决定论的经典观念,揭示了连续与间断统一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为各门科学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90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漫漫暗夜,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打开了历史沉重的闸门,点燃起“振兴中华”的熊熊之火。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在很多重要方面改变了中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为中国以后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2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巨变从何而来?有着几亿人口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大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晚清以前,中国虽不能说停滞不前,但变化十分缓慢。这并不奇怪,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本来就是缓慢渐进的。从世界范围内比较,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很多方面已接近凝固。长期以“天朝大国”自居,更形成一种盲目自满的心态。“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是这种社会心态的反映。传统是无形的,却常能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没有受到异常强烈的刺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不会出现的。 但外部世界这时已发生太大的变化。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的西方国家把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丧失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领土完整也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局势越来越危急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巨大的转折。它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心。亲身经历这场事变的革命前辈吴玉章回忆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吴永锟)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紧接着,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又武装占领中国首都北京达一年之久。居民门口要分别悬挂占领军的国旗。这一连串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冬兴中会成立时的宣言中沉痛地写道:“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像这样强烈地指出中国面对的严重民族危机,在以前还不曾有过。他响亮地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个口号深深地打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激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抱着怎样的态度呢?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本加厉地对外屈服,向外国大举借债,竭力保护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严厉镇压民众的爱国行动。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任人摆布和宰割。正如陈天华一语道破的那样:“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多久是洋人的了。”“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那时,国家的权力都掌握在清政府手中,不把它推倒,一切根本变革都无从谈起。为什么辛亥革命把推翻清政府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这并不奇怪。既然清政府已把自己同外国侵略者紧紧地拴在一起,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民众也就自然地把反抗外国侵略者、振兴中华的要求同反对清朝统治者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清政府对民众经济上的榨取也大大加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