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三叶木通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我国三叶木通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我国三叶木通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我国三叶木通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建筑气候区划

建筑气候区划 建筑气候区划是出于使建筑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的目的,而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我国进行的气候区划分。建筑气候区划包括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 区划背景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因此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建筑的节能设计都有对应不同的做法。炎热地区的建筑需要遮阳、隔热和通风,以防室内过热;寒冷地区的建筑则要防寒和保温,让更多地阳光进入室内。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学关系,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中国划分为了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并对各个子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 区划原则 建筑气候区划属于应用性部门自然区划, 其区划原则一般有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及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等三种不同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区划的分级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是基础性区划,主要用于宏观控制, 为了便于应用, 分级不宜过多, 本标准按二级区划系统划分。一级区划为7个一级区, 二级区划为20 个二级区。一级区反映全国建筑气候上大的差异、二级区反映各大区内建筑气候上小的不同。 一级区划指标 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特征和要求 第Ⅰ类筑气候区 1、建筑气候特征 该区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凉爽; 西部偏于干燥, 东部偏于湿润; 气温年较差很大; 冰冻期长, 冻土深, 积雪厚; 太阳辐射量大, 日照丰富; 冬半年多大风。 2、建筑基本要求 (1)该区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环境评价第九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9.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环境现状研究基础上确定区域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或环境容量),预测和评价开发行动的环境影响。 为新开发区的功能分区、产业配置及污染总量控制提供依据;为开发区的产业调整,污染治理指明方向。 二、区域开发活动的特点 1、占地面积大,规模大 2、门类复杂,涉及多种行业 3、管理层次多,多部门负责 4、不确定因素多 5、影响范围大,程度深 6、可实施污染物集中控制和治理 五、REIA与项目EIA的区别和联系 9.2区域环评的原则、目的、 二、目的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9.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二、区域开发选址合理性分析 三、区域开发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四、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五、区域开发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六、拟定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初步规划 9.5 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概念 所谓总量控制,是在某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效的措施),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并以此进行分配,最终确定区域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区域达到预定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 二、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 容量总量控制——依据环境容量经推算而确定各污染源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它将企业的污染源排放与环境目标挂钩。 目标总量控制——在确定某一区域的环境管理目标后,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直接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分配至各企业单位,并限时完成。 指令性总量控制——根据国家和地方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原则所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各小区域的合理分担率。 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行业总量控制) —主要是分析主要排污单位是否在其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或是合理的经济负担下,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最佳污染控制措施所能达到的最小排污总量,但要以其上限达到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原则。 容量总量控制:以环境纳污量(自净能力)为控制基点; 目标总量控制以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值为基点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指令总量控制以限制排放量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研究入手,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行业总量控制以单位产品排污量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3、水流分析 分析水资源供需情况、污水排放情况。(1)水资源开采阶段分析的重点 水资源开发极限; 水资源开发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水使用阶段分析的重点 各方面的用水系数---利用率 1、允许排放总量的分配 (1)等比例分配原则; 按各种指标等比例分配 如:经济(GDP)、资源、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综合指标等。

生态适宜性评价

工业园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实例研究 ——以新疆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为例 黄丽华王亚男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工业园区内部用地布局合理性评价中采用生态适宜度法进行评价,在详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自然、社会、环境三方面评价因子,建立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将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三类,据此提出调整建议,为工业园区用地布局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适宜度用地布局 一、前言 近年来随区域开发活动迅速发展,工业园区作为规范区域开发活动,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而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若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照搬相同的规划建设模式和强度,忽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及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过度开发,将导致开发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带来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通过对工业园区规划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可以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优化园区规划的用地布局,避免生态环境风险的发生,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一)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生态适宜度评价是从城市生态学角度出发,根据各类用地的生态要求,评价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排序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生态优化原则,从而明确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寻求最佳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评价方法。 (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目前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常用方法有地图叠置法、因子加权评分法和生态因子组合法等。 1.地图叠置法:是一种形象直观,可以将社会、环境等不同量纲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一种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缺点是当分析因子增加后,用不同深浅颜色表示适宜等级并进行重叠的方法相当繁琐,并且很难辨别综合图上不同深浅颜色之间的细微差别。2.因子加权评分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的基本原理与地图重叠法的原理相似。它克服了地图重叠法繁琐的照相制图过程,避免了对阴影辨别的技术困难,该方法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但是不论是地图重叠法还是加权求和法,从数学角度上讲,要求各个因子应该是独立的,而实际上许多因子是相互联泵、相互影响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专家们又发展了一种新方法,称为“生态因子组合法”。 3.生态因子组合法:生态因子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层次组合法首先用一组组合因子去判断土地的适宜度等级,然后,将这组因子看作一个单独的新因子与其他因子进行组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度,这种按一定层次组合的方法便是层次组合法。相反,则为非层次组合法。显然,非层次组合法适用于判断因子较少的情况,而当因子过多时,采用层次组合法要方便得多。但不管采用层次组合法还是非层次组合法,首先需要专家建立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组合因子和判断准则,这是运用生态因子组合法关键的一步,也是较为困难的

道地药材三叶木通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道地药材三叶木通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道地药材三叶木通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申报单位:古丈县寿康八月瓜专业合作社 申报日期:二0一三年二月

道地药材三叶木通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与意义 (4) (一)、简述本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 (4) (二)、立项的必要性 (5) (三)、成果转化的目标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 (一)、国内外三叶木通研究现状 (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 (8) (三)、本项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进行对比 (9) 三、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创新点、预期目标 (9) (一)、主要技术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技术路线 (9) 1、野生转家种的基本原理简介 (9) 2、主要技术内容 (10) 3、技术路线 (10) 4、解决的关键技术内容 (11) (二)、本项目的创新点 (15) (三)、技术来源知识产权归属情况合作单位情况 (17) (四)、项目实施阶段预期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 (18) 1、项目实施阶段 (18) 2、项目完成后预期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 (19)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19) (一)、本项目产品主要使用领域与市场需求量 (19) 1、产品主要使用领域 (19) 2、目前主要使用领域的需求量 (19) (二)、未来市场预测 (19) (三)、本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0) 1、本项目产品的经济寿命期及目前所处的阶段 (20) 2、项目产品国内及本地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生产能力 (20) 3、市场竞争能力 (20) 4、预测产品替代进口和出口创汇的可能性 (21) (四)、抢占市场占有份额 (21) 五、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22) (一)、本项目已开展的前期工作 (22) (二)、项目实施的优势 (22) 1、政策优势 (22) 2、技术优势 (22) 3、人才优势 (23) 4、市场优势 (23) (三)、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条件 (23) (四)、本项目的项目风险 (24)

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_MS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0859-0863 Acta Bot.Boreal. Occident.Sin. 文章编号:1000 4025(2007)05 1035 04* 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 脂肪酸成分的GC MS分析 白成科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摘 要: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通科植物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 M 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从猫儿屎种子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 94.67%(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2.63%,不饱和脂肪酸占82.04%),主要成分为9 十六烯酸(47.22%)、9 油酸 (27.13%)、棕榈酸(10.75%)、亚油酸(7.47%)和硬脂酸(1.61%)。从三叶木通种子油中鉴定出10种脂肪酸,占检 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9.75%(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3.39%,不饱和脂肪酸占76.36%),主要成分为11 油酸 (47.63%)、亚油酸(27.05%)、棕榈酸(20.14%)、16 甲基 十七烷酸(3.03%)和8 油酸(1.07%)。结果表明,猫儿 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在食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关键词:猫儿屎;三叶木通;脂肪酸;气相色谱 质谱 中图分类号:Q946.81;Q949.746.6文献标识码:A Fatty Acids Analysis in Decaisnea insignis and Akebia trif oliate Seed Oil by GC MS BAI Cheng ke (College of Life S cien ces,Shaanx i Norm 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M 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M edicinal Plant Res ou rce and Natural Ph armaceutical Chem istry,Xi an710062,China) Abstract:T he fatty acids from the seeds o il of D ecaisnea insignis and Ak ebia tr if oliata w er e ex tracted w ith petroleum ether by So xlet extraction.T he ex tracted fatty acids w ere esterified and then analyzed by g as chrom atog raphy mass spectro metr y.N ine fatty acids amo unting to94.67%(the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 ere12.63%and82.04%,respectively)of the total contents detected w er e identified in D.insignis seed o il.T he m ain co mpo nents w er e9 hex adecenoic acid(47.22%),9 octadecenoic acid (27.13%),hexadecanoic acid(10.75%),9,12 octadecadienoic acid(7.47%),and octadecanoic acid(1. 61%).Ten fatty acids am ounting to99.75%(the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 ere 23.39%and76.36%,respectively)of the to tal contents detected w ere identified in A.tr if oliata seed o il. The main components w ere11 o ctadecenoic acid(47.63%),9,12 Octadecadienoic acid(27.05%),hex ade canoic acid(20.14%),16 methy l H eptadecanoic acid(3.03%),and8 Octadecenoic acid(1.07%).The re sults show ed the co ntent of fatty acids w as m ore abundant in seed oil o f D.insignis and A.tr if oliata in plants o f Lardizabalaceae,and their seeds had a g reat rang e of po tential utilities and a prospect o f develop m ent in foods,m edical and health cares. Key words:Decaisnea insig nis;Ak ebia trif oliata;fatty acids;GC M S *收稿日期:2006 12 27;修改稿收到日期:2007 03 20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K16 G2(3)]资助 作者简介:白成科(1976-),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草药天然成分提取、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等研究。E mail:b aicheng ke@ s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7409454.html,

中国气候区划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到北部的10 -14℃。大陆性强对农作物蛋白质合成有利,如北部和西北地区小麦品质比南部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为优;④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多种需要;⑤一些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大,农业气象灾害多。以降水量年变率为例,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以南北纬度差异很大的两地为例,北京在39-83%之间,广州在29-96%之间,年际变化大对于多熟制地区的年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季风强弱、迟早和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短期强烈天气的偶然发生,我国常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分区论述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遵循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按照指标系统,逐级分区。分区系统依次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农业气候区。农业气候大区主要反映光热水组合状况的差异和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农业气候带的划分主要考虑具有明显地带性的热量带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的熟制、不同种类经济林木和作物地域分布、越冬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热量特征值;农业气候区着重考虑非地带性的农业气候因素。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55个农业气候区。 Ⅰ.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位于我国东半部广大区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农业耕地占80%以上,人口占90%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三叶木通栽培技术

三叶木通栽培技术 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形态后熟试验 挑选成熟度一致的三叶木通鲜果,洗净种子,用0.1%多菌灵浸泡灭菌、再用保鲜膜包装后,4 ℃恒温保鲜膜保鲜贮藏60 天, 湿沙层积发芽试验, 选种与种子处理: 三叶木通种子在9 月底成熟, 10月上、中旬选择软熟或已经开口的果实采种。将采摘来的浆果及时水洗搓去果肉, 用湿润河砂(种子B河砂= 1B4, 湿度以手捏成团, 松手能散为度) , 在10月至11月室温条件下储藏30 ~ 35d,让种子完成形态后熟作用和层积发芽。待种胚突破种皮能见种芽后, 择晴天播种。播种: 三叶木通播种以12 月底或次年1月上、中旬为宜, 过早易遭受鼠害, 过迟生长不良。沿开沟撩壕沟的两边条播或穴播, 播种要均匀, 保持粒距5cm左右, 盖火土灰3cm厚, 最后盖草保湿, 出苗时撤除。直播栽培播种量: 种芽115~ 2g#m- 2或150 ~ 180kg# hm- 2, 苗圃播种量: 种子900 ~1 000kg# hm- 2, 可移栽大田6hm2。湿沙层积发芽 试剂种类A 浸种浓度B 发芽温度C K137.8A40.0A 49.0A K2 36.0B 33.3B26.5B K3 13.5C 14.0C 11.8C 在湿沙层积发芽试验中,浸种方式(A)、发芽温度(C)及浸种试剂浓度(B)对三叶木通种子发芽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浸种:用草木灰(A1)或茶叶液(A2)浸泡三叶木通种子24 h,无论是培养皿发芽还是湿沙层积发芽,其发芽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赤霉素(A3)浸种处理;10%和20%草木灰或茶叶液(B2、B1)浸种的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B3),说明草木灰、茶叶液浸种能解除三叶木通种皮对发芽的影响,提高种子发芽率. 发芽温度 5~12 ℃温度(C1)下发芽比23 ℃恒温(C2)及30 ℃恒温(C3)条件下的发芽率极显著提高.。

三叶树

三叶木通果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落叶或半落叶藤本野生水果,在中国南部、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与猕猴桃并称野生水果大王。三叶木通果自然成熟期一般为9 月下旬至11月,果重150-250g,果实呈肾型,果面紫红色或明黄色,非常美观。果肉乳白透明,肉质细嫩,浓甜可口,香气迷人,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及矿质元素。据测定,每100 g 果实中含有蛋白质1.0g、脂肪0.13 g、淀粉0.52 g、总糖13.6 g、各种可溶性糖8.46 g、钙242 mg、磷20 mg、铁6.4 mg、各种有机酸3.171 mg、17种氨基酸共5.45 mg,均高于苹果、桔子、梨子等栽培品种的1~4 倍。VC 84 mg、还含有维生素B1、B2、B6 等,与苹果、桔子、梨子等含量水平不相上下。其营养成分大体上与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的沙棘等野生水果相当。三叶木通果果肉可鲜食或酿酒、制饮料。此外,三叶木通种子中含有36.84 %的油脂,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22.64 %,榨出的油中含有VB、VC、及VE 等,色清味香,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保健食用油脂。果实成熟标志明显,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野生鲜食水果。但野生果皮厚,籽多,可食率较低(果实实物图见附件),需要不断改良才能栽培利用。 根据目前研究资料显示,三叶木通果全身是宝,具有如下作用: 药用价值 三叶木通果的根、茎有清热利尿、通经活络、止血止带作用,被药典正式收录,为正品药材,在中药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其果实、果皮有疏肝补肾,理气止痛的功效,它们在中药中配伍很广,使用广泛。能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癌,头痛、经痛、泻痢、白带10 多种疾病。 保健价值 三叶木通果鲜果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矿物元素等是苹果、桔子、梨等水果的1-4倍。维生素C的含量与苹果、桔子、梨的水平不相上下。其营养成分大体与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的沙棘等野生水果相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三叶木通果果肉沁甜,浓香,滑嫩,口味独特。具有美容养颜保健,清理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等奇特功效。长期食用使人面色红润生辉,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等。在人们追求绿色保健食品的今天,是一种潜力很大的保健水果。其果肉汁浓、甜度大,肉色乳白清香,可加工成果汁、果冻、果酱、饮料的健康食品,经济效益很好。 工业价值 三叶木通果果皮可以用来提取香精和天然橡胶;种子含油量达43%,可以用来榨油制皂;其藤除药用外,还可以用于造纸、编制等。 三叶木通的价值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其目前野生果的产量在本地已供不应求,每年果实成熟期, 有大量外省收购抢购,市场上很难买到,说明国内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开展三叶木通的遗传改良和开发工作可以满足目前的巨大市场需求,实现巨大的经济价值。 栽培价值 三叶木通生命力旺,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雌雄同穗自花授粉,不需人工授粉。人工栽培易种易管,采用仿原生态养草免耕先进技术,每年只需割草2-3次全园覆盖,不中耕锄草以草代肥培肥地力,增强土壤有机质。山地,农田,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适栽地区:年最高气温不高于40度,最低气温不低于-15度的地方都可栽培,土质:微酸性和中性最好,微碱性稍差(PH值6-7.5为宜)。 三叶木通的种植能显著增加该地区的绿色覆盖率,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空气、水质等环境条件,并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缓解温室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三叶木通果亩产一般能达到2500公斤以上。 观赏价值 三叶木通叶、花、果美丽,春观叶、夏赏花,秋季品果,一年好景常新,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 观叶-------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赏花-------美丽娇艳十里飘香,花期长达一月以上;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2011年01月02日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建标[1993]462号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1994年2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 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 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 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 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 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 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 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 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 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 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 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 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三叶木通果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毕业作品】

BI YE SHE JI 三叶木通果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所在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三叶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属的植物,本实验主要内容是乙醇回流法提取三叶木通果皮中总黄酮的条件优化,并比较与其它提取方法(甲醇提取法、搅拌提取法)的提取率,以获得提取三叶木通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方案。实验对乙醇回流法做了乙醇的浓度(30%、35%、45%、55%、65%、80%)、料液比(1:10、1:15、1:20、1:25、1:30、1:35)、提取时间(0.5h、1.0h、1.5h、2.0h、2.5h、3.5h)、提取温度(40℃、50℃、60℃、70℃、80℃、90℃)四个单因素实验,并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乙醇回流法最佳的因素组合是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h,提取率是2.33%,而甲醇提取法、搅拌提取法的提取率分别为2.20%、1.08%,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黄酮提取率最高。本实验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发三叶木通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三叶木通;果皮;总黄酮;乙醇回流法;甲醇提取法;搅拌提取法 ABSTRACT

Akebia is the genus Akebia Lardizabalaceae plant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he ethanol reflux method to extract Akebia peel optimization, and compare with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 (methanol extraction,mixing of the extraction rate of extraction) to obtain the best solution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 Akebia peel. Experim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by ethanol (30%, 35%, 45%, 55%, 65%, 80%), solid-liquid ratio (1:10,1:15,1:20,1:25 1:30,1:35), extraction time (0.5h, 1.0h, 1.5h, 2.0h, 2.5h, 3.5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40°C, 50°C, 60°C, 70°C, 80°C, 90°C) four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the four factors and four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to determine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factors of ethanol reflux method is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55% solid to liquid ratio of 1:25,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C, extraction 1h, the extraction rate is 2.33%, while the methanol extraction, stirring extracti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2.20%, 1.0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thanol reflux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he highest. Our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al value of Akebia. Key words:Akebia; Peel; Total flavonoids; Ethanol reflux method; Methanol Extraction; Stirring extraction

生态环境评价

中山市民众镇化工建材基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1.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次环评工作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划分依据见表 1.5-5。根据对化工建材基地现状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和初步分析,由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基本都为鱼塘,菜地和香蕉林地,类型简单,因此,拟简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表1.5-5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划分 项目指标评价等级 工程影响面积<20km2 区域生物量减少<50% 三级生物多样性减少<50% 1.1.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陆生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初步确定为化工建材基地规划控制边界外延200m范围。 1.1.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生态影响因子 ①施工期排污对附近水体水生生物产生一定影响; ②施工期地表裸露,经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现象; ③施工过程中,部分陆域植被会受到破坏。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生态影响因子 ①地表面发生改变,局部地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 ②废水排放影响局部水域的水生生物的生境。

1.1.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 一、中山市 中山市自然资源主要有五类: (一)太阳能资源。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445155.4J/cm2,是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中山属丰水地区,年降雨量1738mm,降水量共达29.18亿m3,西江和北江流经该市的磨刀门、横门、洪奇沥总水量1497亿m3,每亩平均水量达12.57万m3。 (三)矿产资源。中山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 (四)动植物资源。中山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物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12.95%。 (五)旅游资源。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孙文纪念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五桂山逍遥谷、翠竹园漂流乐园及革命历史根据地、紫马岭公园、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横门海上庄园、三乡泉林旅游山庄、民众岭南水乡、丰本农业科技园、大涌卓旗山公园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

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纯化条件张孟琴

张孟琴,王朝阳,田爱琴.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纯化条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41(1):247-250.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纯化条件 张孟琴,王朝阳,田爱琴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002) 摘要: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黄酮可提高三叶木通的经济效益。在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的基 础上, 主要研究了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AB -8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叶木通果皮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4.8mg /g ;当黄酮的浓度控制在0.8 1.5mg /mL 时,其动态吸附容量为21.2mg /g ;50%乙醇为黄酮的最佳洗脱剂,在流速为0.5 1.0mL /min 条件下,洗脱率高达85.9%,提取的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42.6%。 关键词:三叶木通;果皮;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1-0247-04 收稿日期:2012-05-01 基金项目:河南省省属科研院所研究专项资金(编号:0441100102)。作者简介:张孟琴(196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E -mail :henanmengqin@yahoo.com.cn 。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属于木通属落叶木质藤本植 物, 形似香蕉,故称“野香蕉”。其果肉呈乳白色,多汁味甜。但是作为水果资源,三叶木通果实皮厚、种子多,可食用部分 仅占果实的25.0%,而果皮占果实总量的69.1%之多[1] ,果皮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丢弃;但三叶木通果皮中含有黄酮,因此从果皮中提取纯化黄酮成为提高三叶木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突破口。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具有抗衰老、 抑制凝血、抗癌、抗菌消炎及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等许多方面的作用[2-4] 。因此,若能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高价值黄酮,这不仅有效解决了三叶木通果皮丢 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可明显提高三叶木通的经济效益, 成为三叶木通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黄酮类化合物是色原烷或色原酮的衍生物,泛指是由2个芳香环A 和B 通过三碳链相互作用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其基本骨架具有C6—C3—C6的特点(图1)。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几乎在A 、B 环上均有取代基,一般是羟基、甲氧基和异戊烯基等 [2,5-7] 。 在植物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因其所在组织不同,其存在状态也 呈多样化。在木质部多以苷元形式存在,在花、叶、果实等器官多以糖苷形式存在 。 我们在对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的前期研究中,已优化了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8]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三叶木通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三叶木通果皮采集于河南淅川大别山。AB -8大孔吸 附树脂、 X -5大孔吸附树脂、D -101大孔吸附树脂;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甲醇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 纯;芸香苷标准品, Sigma 公司生产。UV -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热恒温水浴锅、RE -522旋转蒸发器、HY -5回旋振荡调速振荡器、真空干燥机、层析柱。1.2方法 1.2.1 黄酮的测定原理在碱性条件,黄酮化合物可与亚硝 酸铝形成红色络合物, 在可见光区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1.2.2 标准溶液的配制[9-11] 准确称取120?干燥至恒重 的芸香苷5.00mg , 用50%乙醇溶解后,转移至50mL 的容量瓶中,进而用50%乙醇定容,摇匀。准确吸取上述溶液0、 0.50、1.00、1.50、2.00、2.50、3.00mL ,分别置于10mL 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1.00mL 50%的乙醇,然后各加入0.3mL 5%NaNO 2溶液,摇匀,在室温高于10?条件下放置10min 后,分别加入10%Al (NO 3)3溶液0.3mL ,摇匀,放置10min ,再分别加入4%NaOH 溶液4mL ,最后用50%乙醇溶液定容,摇匀,放置10 15min ,以空白试剂做参比,在510nm 处测吸光 度D 。对吸光度值做线性回归方程, 得到吸光度(D )与浓度(C )的标准曲线(图2)。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0.0081x + 0.0101,r 2=0.9964,由此可知芸香苷浓度在5 30μg /mL 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 1.2.3黄酮含量的测定 按标准溶液的铝盐显色法在 510nm 下测其吸光度D ,由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出黄酮 浓度,进而计算出黄酮含量[5,7] 。1.3 三叶木通果皮中黄酮供试液的制备 取三叶木通果皮粉用50%乙醇在90?下回流提取4h 得到黄酮提取液,浓缩后备用。 1.4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的吸附、洗脱1.4.1 树脂的预处理将AB -8、X -5和D -101等3种大孔树脂用乙醇浸泡24h ,湿法上柱,先用乙醇清洗至流出液加水不混浊为止,再用蒸馏水洗至流出液澄清。然后分别用 — 742—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1期

生态功能区划讲解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区划依据和分区等级: 分区等级 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应是不同的。 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各省市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及生态环境特点,做适当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城市及城市近郊区可以作为二级区。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 分区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边界的确定应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 (1)一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应注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区命名 依据3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3部分组成。 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特征+生态区构成。 气候特征包括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南、中、北)亚热带、热带等,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类型+生态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河口、滩涂、农田、城市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三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服务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