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第5卷第3期(2009年1月)Linux 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胡庆烈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Linux 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现代操作系统,它开放源代码,并允许用户升级其内核。在Redhat 7.2环境中,详细分析了Linux

2.4.18版本的内核配置、编译及新内核切换等操作过程。

关键词:Linux ;内核;配置;编译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3-0730-02

Configuration and Compiling of Linux Kernel

HU Qing-lie

(Department of Electonics &Information,Foshan Polytechnic College,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Linux is a very practical modern operating system,which opens source coding and allows the user to upgrade its kernel.In the environment of Redhat 7.2,the paper analysis the Linux 2.4.18version of kernel configuration,compiling and new kernel process switch -ing,and so on.

Key words:Linux;kernel;configuration;compile

1引言

Linux 是一个自由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它以开放源码、对硬件的配置要求低并兼具现代操作系统的优点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有很多基本的功能,如虚拟内存、多任务、共享库、需求加载、共享的写时拷贝(copy-on-write)、可执行程序和TCP/IP 网络功能等。

用户编译配置Linux 的内核,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从现有内核中去除一些不需要的功能,使自定制的内核运行速度更快、更稳定,且具有更少的代码;2)使系统拥有更多的内存,内核部分将不会被交换到虚拟内存中;3)为了提高速度,将某种功能编译到内核中。

2Linux 内核升级的准备

2.1安装一个Linux 操作系统

在编译一个新的Linux 内核之前,首先应在微机中安装一个Linux 操作系统,以便利用该Linux 环境进行新内核的配置和安装。这里是以Redhat 7.2为例,在安装Redhat 7.2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硬盘的分区:由于每个硬盘只能拥有4个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 ),故用户需要扩展分区,则至少需要腾出一个主分区来划分逻辑分区。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时,至少需要两个分区,其中本机分区(Linux Native )是供Linux 存放系统文件,而置换分区(Linux Swap )是用作虚拟内存的存取空间。此外,为了和Windows 系统进行文件的复制转换,还应创建一个FAT32类型的分区。

2)安装LILO 启动程序:LILO 是Linux 的核心加载程序,它提供了从DOS 环境启动Linux 的功能,并支持多重启动菜单,让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分区的操作系统。

2.2获取新的Linux 内核源代码

安装了Linux 操作系统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寻找新内核的源代码。目前,在Internet 上提供Linux 源代码的站点有很多,如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9110579.html, 就是Linux 内核版本发布的官方网站,用户可以从该站点上获得最新版本的Linux 内核源代码,这里是以linux-

2.4.18版本为例。

2.3对新的Linux 内核源代码包进行解压

由于大部分开放性操作系统的程序都是以压缩文件(tgz 、zip 、gz 与bz2)的形式进行发布,所以从网络上取得这些压缩文件后,都先要解压缩之后才能安装使用。具体过程如下:

1)执行“GNOME Terminal ”,把X Windows System 图形用户界面切换至文件操作模式;

2)执行“#cp /root/linux-2.4.18.tar.gz /usr/src ”,把从网络下载的压缩包复制至/usr/src 处;

3)执行“#tar -zxvf linux-2.4.18.tar.gz ”,对压缩包进行解压,解压文件存放在/usr/src/linux-2.4.18目录中。

2.4清除不正确文件及其它从属文件

为了确保源代码目录中没有不正确的文件和其它从属文件,一般需要运行mrproper 命令进行清理,具体操作如下:

#cd /usr/src/linux-2.4.18

#make mrproper

如果是使用刚下载的完整的源程序包进行编译,则可以省略mrproper 操作。但若已反复多次使用这些源程序来进行内核编译的,则应要先运行一下这个命令。

收稿日期:2008-12-11

作者简介:胡庆烈(1969-),男,揭阳惠来人,电子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的教研工作。

ISSN 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Vol.5,No.3,January 2009,pp.730-731,735E-mail:kfyj@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9110579.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9110579.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

胡庆烈: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

2.5建立相关的目录链接

将/usr/include/目录下的asm、linux和scsi等连接指向要升级的内核源代码,它们分别链接源代码目录下真正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对于大部分PC机来说,使用的体系结构是i386)所需要的include子目录。如:asm指向/usr/src/linux/include/asm-i386等。具体操作如下:

#cd/usr/include/

#rm-r asm linux scsi

#ln-s/usr/src/linux-2.4.18/include/asm-i386asm

#ln-s/usr/src/linux-2.4.18/include/linux linux

#ln-s/usr/src/linux-2.4.18/include/scsiscsi

3Linux内核的配置选项

Linux内核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图形窗口和文本方式两种,用户可根据当前机器情况及自己操作的习惯进行选用。

#make config:基于文本的最为传统的配置界面

#make menuconfig:基于文本选单的配置界面

#make xconfig:基于图形窗口模式的配置界面,需要Xwindow的支持

#make oldconfig:在原来内核配置的基础上修改一些小地方时选用

这里选用了make xconfig进行内核的配置。

Linux的内核配置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选项。对于每一个配置选项,用户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m”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成可加载模块,在需要时,可由系统或用户自行加入到内核中去;“n”表示内核不提供相应特性或驱动程序的支持。限于篇幅,这里仅以“General setup”和“Networking options”选项中的某些属性为例进行介绍。

3.1General setup(一般设置)

这里是对最普通的一些属性进行设置,一般使用缺省设置就可以了。

1)Networking support(CONFIG_NET):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网络支持,这里该项设为“y”。

2)PCI support(CONFIG_PCI):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PCI支持,这里该项设为“y”。

3)PCI access mode(BIOS,Direct,Any):该选项设置Linux探测PCI设备的方式。选择“BIOS”,Linux将使用BIOS;选择“Di-rect”,Linux将不通过BIOS;选择“Any”,Linux将直接探测PCI设备,如果失败,再使用BIOS。这里选择“Any”。

4)Parallel port support(CONFIG_PARPORT):选择“y”,内核将支持并口,这里该项设为“n”。

5)Support for hot-pluggabel devices:热插拔设备支持,为了使新内核更稳定,这里该项设为“n”。

3.2Networking options(网络选项)

1)Packet socket(CONFIG_PACKET):这里选择“y”,使一些应用程序使用Packet协议直接同网络设备通讯,而不通过内核中的其它中介协议。

2)Network firewalls(CONFIG_FIREWALL):这里选择“y”,使新内核支持防火墙。

3)TCP/IP networking(CONFIG_INET):这里选择“y”,使新内核支持TCP/IP协议。

4)The IPX protocol(CONFIG_IPX):这里选择“n”,即新内核不再支持IPX协议。

5)Appletalk DDP(CONFIG_ATALK):这里选择“n”,即新内核不再支持Appletalk DDP协议。

完成上述的配置后,便可退出存盘,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内核的编译,具体的操作如下:

#cd/usr/src/linux-2.4.18

#make dep//读取配置文件,创建对应的依赖关系树

#make clean//删除前面步骤留下的文件

#make bzImage//生成一个新内核的映像文件bzImage

4Linux内核的切换

把上述操作产生的新内核文件System.map和vmlinuz复制到指定的目录中,并建立相关的链接后,就可以配置LILO,从而完成新内核的切换。具体的操作如下:

#cp/usr/src/linux-2.4.18/System.map/boot/System.map-2.4.18

#cp/usr/src/linux-2.4.18/arch/i386/bzImage/boot/vmlinuz-2.4.18

#cd/boot

rm-f System.map vmlinuz

#ln-s vmlinuz-2.4.18vmlinuz

#ln-s System.map-2.4.18System.map

配置LILO:

1)在/etc/lilo.conf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

image=/boot/vmlinuz-2.4.18

label=linux2.4.18

read-only

root=/dev/hda0

2)确认对/etc/lilo.conf的编辑无误,执行如下指令:

#/sbin/lilo–v

重启Linux系统,便可运行新版本(2.4.18)的内核。(下转第735页)

(上接第731页)

5结束语

Linux 内核的组织形式为整体式结构,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内核与核外程序的有机结合,内核强大的支撑功能和资源管理功能,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的高效率运行。由于Linux 操作系统的内核是开放的,所以它允许任何人对其进行修正、改进和完善。参考文献:

[1]陈莉君.Linux 内核的分析及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1(3).

[2]施威铭研究室编著.Red hat Linux 7实务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杨文志.深入Linux 建构与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Basic Driver /c 105n ic=60/s 1240smod /l 23{ll}/r 301/rg 401e9/.param

ll=10n/.step param ll list 8n 10n 12n/vi 40pwl(005n 05.1n 3)/.model smod vswitch(ron=

0.001roff=1e9)/.tran 5n 80n uic/.probe/.end (为了节省空间,此处的分段用/标识)

运行上述程序,显示器上出现的放电电流i(t)的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表

示的三个波形是在C=5nF 而寄生电感L 分别为8nH 、10nH 和12nH 情况下得到

的。可以看出,寄生电感愈小时,放电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愈短,这与式(1)给出的

结果是一致的。

采用相同的仿真方法,也能证明式(2)的正确性,即要获得最大的放电电流,储

能电容器上的充电电压VC 要高而电路的串联电阻R 尽量要小。

2.2雪崩晶体管型脉冲电源仿真

晶体管工作在雪崩区时,集电极电压很高,会出现雪崩击穿现象。具有明显雪

崩击穿的晶体管,称为雪崩晶体管。雪崩晶体管具有极快的开关速度,电流增益也

是低电压时的M 倍(M 即雪崩增益)。所以雪崩晶体管常用于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

路中,电流幅度可达十几A 、几十A 以上。

一种雪崩晶体管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它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雪崩管T1不加

触发信号时,电源电压VCC 经R1给电容器C1充电,其上充电电压接近于VCC 。

触发信号Vi 出现在T1基极时,T1雪崩导通,C1则通过T1和正偏的激光器LD 充电,于是激励LD 发出激光脉冲。

图3中,R2为取样电阻,用以检测激光器的工作电流,通过50Ω同轴电缆与监视器连接。为仿真分析图2(1)中寄生参数对激光器工作电流的影响,将它画成如图4所示的SPICE 模型,引入的参数如下:雪崩管T1模型化为电阻R3、电缆L1(包括管壳的寄生电感)和控制开关S 的串联组合。激光器LD 模型化为二极管D1,内部串联RS 和寄生电感L4的组合,其中,D1的结电容为CJ0。电感L2和L3分别为印刷电路板和储能电容器,C1的寄生电感。电阻R2的寄生电感为LS ,而R4为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设VCC=230V ,RS=2Ω,R2=1Ω,当C1=1nF,CJO=100PF 时,得到的激光器工作电流的仿真波形如图5所示

图3图4图5

3结束语

本文举两个实例对EDA 技术在激光电路设计中的特点做了介绍。半导体激光驱动器中常用VMOS 管、雪崩晶体管等快速半导体开关器件,它们以及激光器本身的SPICE 模型如何建立,是仿真中的重要难点之一。结合实际电路实验,可以对仿真结果做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梁国忠,梁作亮.激光电源电路[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168-192.

[3]杜宝勋.半导体激光器原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137-184.

[4]赵世强.电子电路EDA 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1-23.

图2马永红等:基于PSPICE 的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波形分析

Linux内核修改与编译图文教程

Linux 内核修改与编译图文教程 1

1、实验目的 针对Ubuntu10.04中,通过下载新的内核版本,并且修改新版本内核中的系统调用看,然后,在其系统中编译,加载新内核。 2、任务概述 2.1 下载新内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9110579.html,/ 2.2 修改新内核系统调用 添加新的系统调用函数,用来判断输入数据的奇偶性。 2.3 进行新内核编译 通过修改新版内核后,进行加载编译。最后通过编写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查看系统先前内核版本: (终端下)使用命令:uname -r 2

3.2 下载最新内核 我这里使用的内核版本是 3.3 解压新版内核 将新版内核复制到“/usr/src”目录下 在终端下用命令:cd /usr/src进入到该文件目录 解压内核:linux-2.6.36.tar.bz2,在终端进入cd /usr/src目录输入一下命令: bzip2 -d linux-2.6.36.tar.bz2 tar -xvf linux-2.6.36.tar 文件将解压到/usr/src/linux目录中 3

使用命令: ln -s linux-2.6.36 linux 在终端下输入一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fakeroot 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qt3-headers libqt3-mt-dev libqt3-compat-headers libqt3-mt 4

如何自行编译一个Linux内核的详细资料概述

如何自行编译一个Linux内核的详细资料概述 曾经有一段时间,升级Linux 内核让很多用户打心里有所畏惧。在那个时候,升级内核包含了很多步骤,也需要很多时间。现在,内核的安装可以轻易地通过像 apt 这样的包管理器来处理。通过添加特定的仓库,你能很轻易地安装实验版本的或者指定版本的内核(比如针对音频产品的实时内核)。 考虑一下,既然升级内核如此容易,为什么你不愿意自行编译一个呢?这里列举一些可能的原因: 你想要简单了解编译内核的过程 你需要启用或者禁用内核中特定的选项,因为它们没有出现在标准选项里 你想要启用标准内核中可能没有添加的硬件支持 你使用的发行版需要你编译内核 你是一个学生,而编译内核是你的任务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懂得如何编译内核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可以被视作一个通行权。当我第一次编译一个新的Linux 内核(那是很久以前了),然后尝试从它启动,我从中(系统马上就崩溃了,然后不断地尝试和失败)感受到一种特定的兴奋。 既然这样,让我们来实验一下编译内核的过程。我将使用Ubuntu 16.04 Server 来进行演示。在运行了一次常规的 sudo apt upgrade 之后,当前安装的内核版本是 4.4.0-121。我想要升级内核版本到 4.17,让我们小心地开始吧。 有一个警告:强烈建议你在虚拟机里实验这个过程。基于虚拟机,你总能创建一个快照,然后轻松地从任何问题中回退出来。不要在产品机器上使用这种方式升级内核,除非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下载内核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下载内核源码。在 Kernel 找到你要下载的所需内核的URL。找到URL 之后,使用如下命令(我以 4.17 RC2 内核为例)来下载源码文件: wget https://git.kernel/torvalds/t/linux-4.17-rc2.tar.gz

如何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

如何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 下载Linux内核当然要去官方网站了,网站提供了两种文件下载,一种是完整的Linux 内核,另一种是内核增量补丁,它们都是tar归档压缩包。除非你有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旧版本的Linux内核,否则你应该总是升级到最新版本。 使用Git 由Linus领头的内核开发队伍从几年前就开始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统管理Linux内核了(参考阅读:什么是Git?),而Git项目本身也是由Linus创建的,它和传统的CVS不一样,Git是分布式的,因此它的用法和工作流程很多开发人员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我强烈建议使用Git下载和管理Linux内核源代码。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Git命令获取Linus内核代码树的最新“推送”版本: $ git clone git://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9110579.html,/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2.6.git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将你的代码树与Linus的代码树最新状态同步: $ git pull 安装内核源代码 内核包有GNU zip(gzip)和bzip2格式。Bzip2是默认和首选格式,因为它的压缩比通常比gzip更好,bzip2格式的Linux内核包一般采用linux-x.y.z.tar.bz2形式的文件名,这里的x.y.z是内核源代码的具体版本号,下载到源代码包后,解压和抽取就很简单了,如果你下载的是bzip2包,运行: $ tar xvjf linux-x.y.z.tar.bz2 如果你下载的是gzip包,则运行: $ tar xvzf linux-x.y.z.tar.gz 无论执行上面哪一个命令,最后都会将源代码解压和抽取到linux-x.y.z目录下,如果你使用Git下载和管理内核源代码,你不需要下载tar包,只需要运行git clone命令,它就会自动下载和解压。 内核源代码通常都会安装到/usr/src/linux下,但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这个源代码树,因为针对你的C库编译的内核版本通常也链接到这里的。 应用补丁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配置、编译和烧写

实验二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配置、编译和烧写 1.实验目的 1)掌握交叉编译的基本概念; 2)掌握配置和编译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方法;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 2.实验环境 1)装有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 2)计算机上装有Linux虚拟机软件; 3)嵌入式系统实验箱及相关软硬件(各种线缆、交叉编译工具链等等)。 3.预备知识 1)嵌入式Linux内核的配置和裁剪方法; 2)交叉编译的基本概念及编译嵌入式Linux内核的方法; 3)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 4.实验内容和步骤 4.1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配置内核的MMC支持 1)由于建立交叉编译器的过程很复杂,且涉及汇编等复杂的指令,在这里 我们提供一个制作好的编译器。建立好交叉编译器之后,我们需要完成 内核的编译,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Linux内核源文件包,目前流行 的源代码版本有Linux 2.4和Linux 2.6内核,我们使用的是Linux 2.6内核; 2)实验步骤: [1]以root用户登录Linux虚拟机,建立一个自己的工作路径(如用命令 “mkdir ‐p /home/user/build”建立工作路径,以下均采用工作路径 /home/user/build),然后将“cross‐3.3.2.tar.bz2、dma‐linux‐2.6.9.tar.gz、 dma‐rootfs.tar.gz”拷贝到工作路径中(利用Windows与虚拟机Linux 之间的共享目录作为中转),并进入工作目录; [2]解压cross‐3.3.2.tar.bz2到当前路径:“tar ‐jxvf cross‐3.3.2.tar.bz2”; [3]解压完成后,把刚刚解压后在当前路径下生成的“3.3.2”文件夹移 动到“/usr/local/arm/”路径下,如果在“/usr/local/”目录下没有“arm” 文件夹,用户创建即可; [4]解压“dma‐linux‐2.6.9.tar.gz”到当前路径下:

linux内核配置模块编译安装

Linux内核配置编译和加载 Linux内核模块 Linux内核结构非常庞大,包含的组件也非常多,想要把我们需要的部分添加到内核中,有两个方法:直接编译进内核和模块机制 由于直接编译进内核有两个缺点,一是生成的内核过大,二是每次修改内核中功能,就必须重新编译内核,浪费时间。因此我们一般采用模块机制,模块本身不被编译进内核映像,只有在加载之后才会成为内核的一部分,方便了修改调试,节省了编译时间。 配置内核 (1)在drivers目录下创建hello目录存放hello.c源文件 (2)在hello目录下新建Makefile文件和Kconfig文件 Makefile文件内容: obj-y += hello.o //要将hello.c编译得到的hello.o连接进内核 Kconfig文件内容: 允许编译成模块,因此使用了tristate (3)在hello目录的上级目录的Kconfig文件中增加关于新源代码对应项目的编译配置选项 修改即driver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添加

source "drivers/hello/Kconfig" //使hello目录下的Kconfig起作用 (4)在hello目录的上级目录的Makefile文件中增加对新源代码的编译条目 修改driver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添加 obj-$(CONFIG_HELLO_FOR_TEST) += hello/ //使能够被编译命令作用到 (5)命令行输入“make menuconfig”,找到driver device,选择select,发现test menu 已经在配置菜单界面显示出来 (6)选择test menu进入具体的配置,可以选择Y/N/M,这里我选择编译为M,即模块化 (7)保存退出后出现 (8)进入kernels目录中使用“ls -a”查看隐藏文件,发现多出.config隐藏文件,查看.config 文件

linux内核编译和生成makefile文件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一、实验题目 1.编译linux内核 2.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工具为project工程自动生成Makefile,并测试 3.在内核中添加一个模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些命令提示符,也里了解一些linux系统的操作。 2.练习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工具自动生成Makefile,使同学们了解Makefile的生成原理,熟悉linux编程开发环境 三、实验要求 1使用静态库编译链接swap.c,同时使用动态库编译链接myadd.c。可运行程序生成在src/main目录下。 2要求独立完成,按时提交 四、设计思路和流程图(如:包括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测试数据的设计及测试结果分析) 1.Makefile的流程图: 2.内核的编译基本操作 1.在ubuntu环境下获取内核源码 2.解压内核源码用命令符:tar xvf linux- 3.18.12.tar.xz 3.配置内核特性:make allnoconfig 4.编译内核:make 5.安装内核:make install

6.测试:cat/boot/grub/grub.conf 7.重启系统:sudo reboot,看是否成功的安装上了内核 8.详情及结构见附录 3.生成makefile文件: 1.用老师给的projec里的main.c函数。 2.需要使用automake和autoconf两个工具,所以用命令符:sudo apt-get install autoconf 进行安装。 3.进入主函数所在目录执行命令:autoscan,这时会在目录下生成两个文件 autoscan.log和configure.scan,将configure.Scan改名为configure.ac,同时用gedit打开,打开后文件修改后的如下: # -*- Autoconf -*- # Process this file with autoconf to produce a configure script. AC_PREREQ([2.69]) AC_INIT([FULL-PACKAGE-NAME], [VERSION], [BUG-REPORT-ADDRESS]) AC_CONFIG_SRCDIR([main.c]) AC_CONFIG_HEADERS([config.h]) AM_INIT_AUTOMAKE(main,1.0) # Checks for programs. AC_PROG_CC # Checks for libraries. # Checks for header files. # Checks for typedefs, structures, and compiler characteristics. # Checks for library functions. AC_OUTPUT(Makefile) 4.新建Makefile文件,如下: AUTOMAKE_OPTIONS=foreign bin_PROGRAMS=main first_SOURCES=main.c 5.运行命令aclocal 命令成功之后,在目录下会产生aclocal.m4和autom4te.cache两个文件。 6.运行命令autoheader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config.h.in这个新文件。 7.运行命令autoconf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configure这个新文件。 8.运行命令automake --add-missing输出结果为: Configure.ac:11:installing./compile’ Configure.ac:8:installing ‘.install-sh’ Configure.ac:8:installing ‘./missing’ Makefile.am:installing ‘./decomp’ 9.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depcomp,install-sh和missing这三个新文件和执行下一步的Makefile.in文件。 10.运行命令./configure就可以自动生成Makefile。 4.添加内核模块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转) linux是如何组成的? 答:linux是由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组成的 为什么要划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答:有关CPU体系结构,各处理器可以有多种模式,而LInux这样的划分是考虑到系统的 安全性,比如X86可以有4种模式RING0~RING3 RING0特权模式给LINUX内核空间RING3给用户空间 linux内核是如何组成的? 答:linux内核由SCI(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PM(Process Management)进程管理、MM(Memory Management)内存管理、Arch、 VFS(Virtual File Systerm)虚拟文件系统、NS(Network Stack)网络协议栈、DD(Device Drivers)设备驱动 linux 内核源代码 linux内核源代码是如何组成或目录结构? 答:arc目录存放一些与CPU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其中第个CPU子目录以分解boot,mm,kerner等子目录 block目录部分块设备驱动代码 crypto目录加密、压缩、CRC校验算法 documentation 内核文档 drivers 设备驱动 fs 存放各种文件系统的实现代码 include 内核所需要的头文件。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入在include/linux子目录下,与平台相关的头文件则放在相应的子目录中 init 内核初始化代码 ipc 进程间通信的实现代码 kernel Linux大多数关键的核心功能者是在这个目录实现(程序调度,进程控制,模块化) lib 库文件代码 mm 与平台无关的内存管理,与平台相关的放在相应的arch/CPU目录net 各种网络协议的实现代码,注意而不是驱动 samples 内核编程的范例 scripts 配置内核的脚本 security SElinux的模块 sound 音频设备的驱动程序 usr cpip命令实现程序 virt 内核虚拟机 内核配置与编译 一、清除 make clean 删除编译文件但保留配置文件

linux 内核编译编译选项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代码成熟等级。此处只有一项: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如果你要试验现在仍处于实验阶段的功能,就必须把该项选择为Y了;否则可以把它选择为N。 2.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对模块的支持。这里面有三项: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除非你准备把所有需要的内容都编译到内核里面,否则该项应该是必选的。 Set version inFORMation on all module symbols:可以不选它。 Kernel module loader:让内核在启动时有自己装入必需模块的能力,建议选上。 3.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CPU类型。有关的几个如下: Processor family: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择CPU类型。 High Memory Support:大容量内存的支持。可以支持到4G、64G,一般可以不选。 Math emulation:协处理器仿真。协处理器是在386时代的宠儿,现在早已不用了。 MTTR support:MTTR支持。可不选。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对称多处理支持。除非你富到有多个CPU,否则就不用选了。 4. General setup 这里是对最普通的一些属性进行设置。这部分内容非常多,一般使用缺省设置就可以了。下面介绍一下经常使用的一些选项: Networking support:网络支持。必须,没有网卡也建议你选上。 PCI support:PCI支持。如果使用了PCI的卡,当然必选。 PCI access mode:PCI存取模式。可供选择的有BIOS、Direct和Any,选Any 吧。 Support for hot-pluggabel devices:热插拔设备支持。支持的不是太好,可不选。 PCMCIA/CardBus support:PCMCIA/CardBus支持。有PCMCIA就必选了。System V IPC BSD Process Accounting Sysctl support:以上三项是有关进程处理/IPC调用的,主要就是System V 和BSD两种风格。如果你不是使用BSD,就按照缺省吧。 Power Management support:电源管理支持。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高级电源管理BIOS支持。

史上最全linux内核配置详解

对于每一个配置选项,用户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m"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成可加载模块,在需要时,可由系统或用户自行加入到内核中去;"n"表示内核不提供相应特性或驱动程序的支持。只有<>才能选择M 1. General setup(通用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的代码与驱动,最好选上,许多设备都需要它才能配置。 [ ]Cross-compiler tool prefix,交叉编译工具前缀,如果你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的话输入相关前缀。默认不使用。嵌入式linux更不需要。 [ ]Local version - append to kernel release,自定义版本,也就是uname -r可以看到的版本,可以自行修改,没多大意义。 [ ]Automatically append version information to the version string,自动生成版本信息。这个选项会自动探测你的内核并且生成相应的版本,使之不会和原先的重复。这需要Perl的支持。由于在编译的命令make-kpkg 中我们会加入- –append-to-version 选项来生成自定义版本,所以这里选N。 Kernel compression mode (LZMA),选择压缩方式。 [ ]Support for paging of anonymous memory (swap),交换分区支持,也就是虚拟内存支持,嵌入式不需要。 [*]System V IPC,为进程提供通信机制,这将使系统中各进程间有交换信息与保持同步的能力。有些程序只有在选Y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所以不用考虑,这里一定要选。 [*]POSIX Message Queues,这是POSIX的消息队列,它同样是一种IPC(进程间通讯)。建议你最好将它选上。 [*]BSD Process Accounting,允许进程访问内核,将账户信息写入文件中,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时间/创建者/内存占用等信息。可以选上,无所谓。 [*]BSD Process Accounting version 3 file format,选用的话统计信息将会以新的格式(V3)写入,注意这个格式和以前的v0/v1/v2 格式不兼容,选不选无所谓。 [ ]Export task/process statistics through netlink (EXPERIMENTAL),通过通用的网络输出工作/进程的相应数据,和BSD不同的是,这些数据在进程运行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相关命令访问。和BSD类似,数据将在进程结束时送入用户空间。如果不清楚,选N(实验阶段功能,下同)。 [ ]Auditing support,审计功能,某些内核模块需要它(SELINUX),如果不知道,不用选。 [ ]RCU Subsystem,一个高性能的锁机制RCU 子系统,不懂不了解,按默认就行。 [ ]Kernel .config support,将.config配置信息保存在内核中,选上它及它的子项使得其它用户能从/proc/ config.gz中得到内核的配置,选上,重新配置内核时可以利用已有配置Enable access to .config through /proc/config.gz,上一项的子项,可以通过/proc/ config.gz访问.config配置,上一个选的话,建议选上。 (16)Kernel log buffer size (16 => 64KB, 17 => 128KB) ,内核日志缓存的大小,使用默认值即可。12 => 4 KB,13 => 8 KB,14 => 16 KB单处理器,15 => 32 KB多处理器,16 => 64 KB,17 => 128 KB。 [ ]Control Group support(有子项),使用默认即可,不清楚可以不选。 Example debug cgroup subsystem,cgroup子系统调试例子 Namespace cgroup subsystem,cgroup子系统命名空间 Device controller for cgroups,cgroups设备控制器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对内核进行正确配置后,才能进行编译。配置不当的内核,很有可能编译出错,或者不能正确运行。 1.1.1 快速配置内核 进入Linux内核源码数顶层目录,输入make menuconfig命令,可进入如图0.1所示的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主界面(注意:主机须安装ncurses相关库才能正确运行该命令并出现配置界面)。如果没有在Makefile中指定ARCH,则须在命令行中指定: $ make ARCH=arm menuconfig 图0.1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主界面 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界面不支持鼠标操作,必须用键盘操作。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键盘的方向键移动光标,选中的子菜单或者菜单项高亮; ?按TAB键实现光标在菜单区和功能区切换; ?子菜单或者选项高亮,将光标移功能区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