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三章常见乳制品加工

一、学时分配: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乳制品生产中的标准化、杀菌、浓缩、干燥等加工技术的处理方法、工作原理处理效果及应用。

(二)掌握消毒牛奶的概念、分类、熟悉加工工艺及要求。

(三)了解奶粉的种类及其质量特征,熟悉奶粉加工的一般工艺,掌握奶粉质量的控制方法。(四)掌握乳制品发酵剂的概念、种类和制备方法,熟悉凝固性和搅拌性酸奶的加工工艺。(五)熟悉冰淇淋制作的工艺流程、配方及操作技术要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乳的杀菌技术

2、乳的浓缩技术

3、乳的干燥技术

4、乳制品发酵剂的选择

5、消毒牛奶的概念及分类

6、奶粉的种类

7、酸奶、奶粉的质量控制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第一节消毒乳的加工

一、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指以新鲜牛乳、稀奶油等为原料,经净化、均质、杀菌、冷却、包装后,分装出售的饮用乳。

(二)分类

1.按原料成分:

普通全脂消毒乳、脱脂消毒乳、高脂消毒乳、复原消毒乳、强化消毒乳、花色牛乳、含乳饮料

2.按杀菌强度分类:

低温长时间消毒乳(LTHT)62~65℃30`

高温短时间杀菌乳(HTST)75~90℃2~30s

超高温杀菌(UHT)乳一般采用120~150℃,0.5~8s

二、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巴氏消毒乳(部分均质)生产线

三、加工工艺要点

比重d:≥1.028;

酸度:≤20个吉尔涅尔度;

脂肪含量:≥3.1%;

非脂乳固体:≥ 8.5%;

细菌指数:≤100万/毫升;

甲基兰实验:≥6小时不腿色。

刃天青实验:≥40分钟;

1. 原料乳的验收(川渝地区标准情况)

验收标准具体内容:

(1)组织感官的鉴定;

(2)滴定酸度:常用酒精酸度法(小厂用);

(3)乳密度或乳比重的测定;

(4)乳脂肪含量的测定;

(5)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6)乳糖含量的测定;

(7)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8)牛乳中体细胞含量的测定;

(9)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10)农药污染度的测定。

2. 标准化(Standardizing)

按照产品规格或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要求对乳制品的成分进行的成分含量的调整即是标准化。

标准化主要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其它一些成分。

脂肪含量的标准化包括牛乳的脂肪含量或乳制品的脂肪含量的调整,通过添加稀奶油或脱脂乳,使其达到要求的脂肪含量。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计算要被混合的脂肪含量不同的产品的数量,以获得最终要求的脂肪含量。它们包括全脂乳与脱脂乳混合,稀奶油与全脂乳混合,稀奶油与脱脂乳以及脱脂乳与无水奶油(AMF)的混合。

3.均质

均质的目的是分裂脂肪球或使脂肪球以微细状态分布于牛乳中,以免形成乳脂层。

均质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部分均质是很经济的方法,因为可以使用一台小的均质机。

一般压力越高,均质效果越好,合理范围14~21MPa,50~60℃。

4.杀菌

杀菌:将乳加热到一定程度,以杀死乳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的处理方法。

灭菌:采用一定的杀菌方法,使乳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无菌:在乳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胞)。

商业无菌:乳制品经无菌处理后,制品和媒介物(包装产品的包装)可能含有少数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胞等),但这些微生物不会引起产品的变质。

目的

(1)提高乳在贮存和运输中的稳定性、避免酸败、防止微生物传播造成危害。

(2)均质破坏了脂肪球膜并暴露出脂肪,与未加热的脱脂奶(含有活性的脂肪酶)重新混合后缺少防止脂肪酶侵袭的保护膜。

方法:

LTST:62~65℃,30min

HTLT:75~90℃,2~30s

UHT:135~145℃,2s

常用的方法是巴氏杀菌

杀菌或灭菌不仅影响消毒乳的质量,而且影响风味和色泽、保存期。

巴氏杀菌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必须准确。

加热杀菌形式很多,一般牛奶高温短时巴氏杀菌的温度通常为75℃,持续15~20s;或80~85℃,10~15s。

如果巴氏杀菌太强烈,牛奶就有蒸煮味和焦糊味,稀奶油也会产生结块或聚合。

5.冷却

通常将乳冷却至4℃左右。而超高温奶、灭菌奶则冷却至20℃以下即可。

6.灌装、冷藏

灌装容器主要为玻璃瓶、乙烯塑料瓶、塑料袋和涂塑复合纸袋包装。

四.灭菌乳的加工

1.灭菌的意义

产品的灭菌即是对这一产品进行足够强度的热处理,使产品中所有的微生物和耐热酶类失去活性。

灭菌的产品具有优异的保存质量并可以在室温下长时间贮存。

许多乳品厂能将产品分送更远距离并开辟新的市场。

一个不需冷藏的产品给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

2.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需要高温处理的牛乳质量必须非常好。尤其重要的是牛乳中的蛋白质在热处理中不能失去稳定性。

酒精实验是一个典型的方法(酒精浓度为75%) ,可以用其拒收所有不适宜于UHT处理的牛乳:

●由于牛乳中产酸类细菌数过高,牛乳已酸败。

●牛乳盐平衡不正常。

●乳含有太多血浆蛋白——典型的初乳。

2.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质量不良的原乳会给生产加工条件和最终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在低温下长期时间贮存的牛乳可能会含有过高数量的嗜冷菌。产生一些经灭菌处理也不会失活的耐热酶类。在产品贮存期间,引起质量变化。

牛乳必须具有很高的细菌学质量。(细菌总数,类别)

3.在高温处理下的化学和微生物变化

当牛乳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时,会形成一些化学反应产物,导致牛乳变色(褐变),并伴随产生蒸煮味和焦糖味,最终出现大量的沉淀。而在高温短时热处理中,牛乳的这些缺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

选择正确的温度/时间组合使芽孢的失活达到满意的程度而乳中的化学变化保持在最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牛奶加工效率和芽孢失活限制线

4.灭菌的产品类型

长期保存鲜奶的生产的生产有两种方法:

A 灌装后灭菌,产品和包装(罐)一起被加热到约116℃,保持20min,环境温度贮存。

B 超高温(UHT)处理,产品被加热到135-150℃,保持4-15s,随后将乳进行无菌灌装,包装保护产品不接触光线和空气中的氧。在环境温度下贮存。

超高温处理

超高温灭菌(UHT)奶的定义:

生产操作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和管件都按照无菌条件设计,原料乳在流经途中,被预热,高温处理(经130 ℃杀菌1S或者更长的时间),均质,冷却和无菌包装得到的产品。

灭菌方法:直接灭菌间接灭菌

带有板式热交换器的直接蒸汽喷射加热的UHT 生产线

管式热交换器为基础的间接UHT 设备

5.无菌包装

将杀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杀过菌的容器里。

设备种类:

无菌菱形袋包装机

无菌纯包装机

多尔无菌灌装系统

安德逊成型密封机

第二节发酵乳制品的加工

1.概念

发酵乳制品是指乳在发酵剂(特定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2.种类

它包括诸如:酸奶,开菲尔,酸奶油,乳酒(以马奶为主)发酵酪乳,干酪等。

3.发酵乳制品的生理功能特性

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对便秘和细菌性腹泻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②乳酸中产生的有机酸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胃液的分泌;

③饮用酸乳可克服乳糖不耐症;

④乳酸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⑤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抗诱变化合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发生的可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⑥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肝病有效果。

一、发酵剂

1. 概念:

发酵剂(Starter Culture)是一种能够促进乳的酸化过程,含有高浓度乳酸菌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2. 发酵剂的种类

按发酵剂制备过程分类

(1)乳酸菌纯培养物

即一级菌种的培养,一般多接种在脱脂乳、乳清、肉汁或其他培养基中,或者用冷冻升华法制成一种冻干菌苗。

(2)母发酵剂

即一级菌种的扩大再培养,它是生产发酵剂的基础。

(3)生产发酵剂

生产发酵剂即母发酵剂的扩大培养,是用于实际生产的发酵剂。

按使用发酵剂的目的分类

(1)混合发酵剂

这一类型的发酵剂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 或1:2比例混合的酸乳发酵剂,且两种菌比例的改变越小越好。

(2)单一发酵剂

这一类型发酵剂只含有一种菌

3. 发酵剂的主要作用:

①分解乳糖产生乳酸;

②产生挥发性的物质,如丁二酮、乙醛等,从而使酸乳具有典型的风味;

③具有一定的降解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从而使酸乳更利于消化吸收;

④酸化过程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

4.发酵剂的选择:

菌种的选择对发酵剂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应根据生产目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菌种。选择发酵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产酸能力和后酸化作用

②滋气味和芳香味的产生

③粘性物质的产生

④蛋白质的水解性

5. 发酵剂的制备

(1)菌种的复活及保存

(2)母发酵剂的调制

(3)生产发酵剂的制备

6. 发酵剂的质量要求a

(1)凝块应有适当的硬度,均匀而细滑,富有弹性,组织状态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龟裂,无皱纹,未产生气泡及乳清分离等现象。

(2)具有优良的风味,不得有腐败味、苦味、饲料味和酵母味等异味。

(3)若将凝块完全粉碎后,质地均匀,细腻滑润,略带粘性,不含块状物。

(4)按规定方法接种后,在规定时间内产生凝固,无延长凝固的现象。测定活力(酸度)时符合规定指标要求。

为了不影响生产发酵剂要提前制备,可在低温条件下短时间贮藏。

二、酸乳

(一)酸乳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酸乳是指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由于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相应的活菌。

2.酸乳的分类

按成品的组织状态分类

①凝固型酸奶(Set yoghurt)

②搅拌型酸奶(Stirred yoghurt)

③饮料型酸乳(Drinking yoghurt)

④冷冻型酸乳(Frozen yoghurt):

按成品的口味分类

①天然纯酸奶(Natural yoghurt)

②加糖酸乳(Sweeten yoghurt)

③调味酸乳(Flavored yoghurt)

④果料酸乳(Yoghurt with Fruit)

⑤复合型或营养健康型酸乳

⑥疗效酸奶(Curative Effect Yoghurt)

包括低乳糖酸奶、低热量酸奶、维生素酸奶或蛋白质强化酸奶。按发酵的加工工艺分类

①浓缩酸乳(Concentrated or Condensed Yoghurt)

②冷冻酸奶(Frozen Yoghurt)

③充气酸乳(Carbonated Yoghurt)

④酸乳粉(Dried yoghurt)

按菌种组成和特点分类

(1)嗜热菌发酵乳

①单菌发酵乳

②复合菌发酵乳

(2)嗜温菌发酵乳

①经乳酸发酵而成的产品

②经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而成的产品:如酸牛乳酒、酸马奶酒。发酵剂(法国罗地亚公司EZAL DVI)

发酵剂(丹麦Hansen’s公司DVS菌种)

(二)我国酸乳成分标准

(三)酸乳的生产工艺

(四)原辅料要求及预处理方法

1.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生产酸乳的原料乳必须是高质量的,要求酸度在18oT以下,杂菌数不高于50万cfu﹒

mL-1,总干物质含量不得低于11.5%。

不得使用病畜乳如乳房炎乳和残留抗菌素、杀菌剂、防腐剂的牛乳。

2.辅料

(1)脱脂乳粉(全脂奶粉)

质量高,无抗生素、防腐剂,一般添加量为1%~1.5%。

(2)稳定剂

稳定剂一般有明胶、果胶、琼脂、变性淀粉、CMC及复合型稳定剂,其添加量应控制在0.1%~0.5%左右。

(3)糖及果料

一般用蔗糖或葡萄糖作为甜味剂,其添加量一般以6.5%~8%为宜。

果料的种类很多,如果酱,其含糖量一般在50%左右。

3.配合料的预处理

(1)均质

均质所采用的压力以20-25 MPa为好。

(2)热处理

原料奶经过90~95℃(可杀死噬菌体)并保持5min的热处理效果最好。

4.接种

一般生产发酵剂,其产酸活力均在0.7%~1.0%之间,此时接种量应为2%~4%。如果活力低于0.6%时,则不应用于生产。

制作酸乳常用的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菌种。

如生产短保质期普通酸奶,发酵剂中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应调整为1:l或2:l。

生产保质期为14~21d的普通酸奶时,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应调整为5:1;

对于制作果料酸奶而言,两种菌的比例可以调整到10:1,此时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产香性能并不重要,这类酸奶的香味主要来自添加的水果。

(五)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工艺要点

(1)灌装

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玻璃瓶或塑料杯。在装瓶前需对玻璃瓶进行蒸汽灭菌。一次性塑料杯可直接使用(视其情况而定)。

(2)发酵

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混合发酵剂时,温度保持在41~42℃,培养时间2.5~4.0h(2%~4%的接种量)。

一般发酵终点可依据如下条件来判断:

①滴定酸度达到80oT以上;

②pH值低于4.6;

③表面有少量水痕;

④倾斜酸奶瓶或杯,奶变粘稠。

发酵应注意避免震动,否则会影响组织状态;发酵温度应恒定,避免忽高忽低;发酵室内温度上下均匀;掌握好发酵时间,防止酸度不够或过度以及乳清析出。

(3)冷却

发酵好的凝固酸乳,应立即移入0~4℃的冷库中。在冷藏期间,酸度仍会有所上升,同时风味成分双乙酰含量会增加。

因此。发酵凝固后须在0~4℃贮藏24h再出售,通常把该贮藏过程称为后成熟,一般最大冷藏期为7~14d。

(六)搅拌酸乳加工工艺要点

(1)发酵

典型的搅拌型酸奶生产的培养时间为2.5~3hr,42~43℃。

产品的温度应在30 分钟内从42~43℃冷却至15~22℃;

冷冻和冻干菌种直接加入酸奶培养罐时培养时间在43℃,4~6hr(考虑到其迟滞期较长)。

(2)凝块的冷却

在培养的最后阶段,已达到所需的酸度时(pH4.2~4.5),酸奶必须迅速降温至15~22℃,冷却是在具有特殊板片的板式热交换器中进行。

(3)调味

冷却到15-22℃以后,准备包装。果料和香料可在酸奶从缓冲罐到包装机的输送过程中加入。

果料添加物可以是:甜的、常含50-55% 的蔗糖。天然、不加糖的。

果料应尽可能均匀一致,并可以加果胶作为增稠剂,果胶的添加量不能超过0.15%,相当于在成品中含0.05%-0.005% 的果胶。

(七)酸奶常见的质量缺陷

1. 砂化

从酸奶的外观看,出现粒状组织。

产生砂化的原因有:

(1)发酵温度过高。

(2)发酵剂(工作发酵剂)的接种量过大,常大于了3%。

(3)杀菌升温的时间过长。

2. 风味

①.无芳香味

②.酸乳的不洁味

③.酸乳的酸甜度

④原料乳的异臭

(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的比例不适当。

(2)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

(3)酸甜比例不适当。

风味不佳的原因

3. 表面有霉菌生长

酸乳贮藏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往往在表面出现有霉菌。黑斑点易被察觉,而白色霉菌则不易被注意。这种酸乳被人误食后,轻者有腹胀感觉,重者引起腹痛下泻。

4.口感差

优质酸乳柔嫩、细滑,清香可口。但有些酸乳口感粗糙,有砂状感。

原因:生产酸乳时,采用了高酸度的乳或劣质的乳粉。

5. 乳清析出

原因:

(1)原料乳的干物质含量过低。

(2)生产过程中震动引起,另外是运输途中道路太差引起。

(3)蛋白质凝固变性不够,是由于缺钙引起。

6.发酵不良

原因:

原料乳中含有抗生素和磺胺干药物,以及病毒感染。

控制措施:

用于生产发酵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作抗生素和磺胺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的检验。

第三节乳粉

概念:

它是以新鲜牛乳为原料,或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数量的植物或动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配料,除去其中几乎全部水分而制成的粉末状乳制品。

一、乳粉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

1.种类

根据乳粉加工所用原料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将乳粉分为:

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乳油粉、加糖乳粉、调制乳粉、酪乳粉、乳清粉、速溶奶粉,冰淇淋粉、麦精乳粉。

2.主要种类乳粉的化学组成(%)

二、乳粉的一般生产工艺

三、工艺要点

(一)原料乳的验收及预处理

(二)配料

乳粉生产过程中,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如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外,都要经过配料工序,其配料比例按产品要求。

(三)均质

均质时的压力一般控制在14~21MPa,温度控制在60℃为宜。

二级均质时,第一级均质压力为14~21Mpa,第二级均质压力为3.5MPa左右。

(四)杀菌

不同的产品可根据本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杀菌方法。

目前最常见的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法。

奶粉加工中原料乳常见的杀菌方法

(五)真空浓缩

牛乳经杀菌后立即泵入真空蒸发器进行减压(真空)浓缩,除去乳中大部分水分(65%),然后进入干燥塔中进行喷雾干燥,以利于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1.真空浓缩条件

一般真空度为21~8kPa,温度为50~60℃。

单效蒸发时间为40min,多效是连续进行的。

2.影响浓缩的因素

①加热器总加热面积。

加热面积越大,乳受热面积就越大,在相同时间内乳所接受的热量亦越大,浓缩速度就越快。

②蒸汽的温度与物料间的温差。

温差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③乳的翻动速度。

乳翻动速度越大,乳的对流越好,加热器传给乳的热量也越多,乳既受热均匀又不易发生焦管现象。

另外,由于乳翻动速度大,在加热器表面不易形成液膜,而液膜能阻碍乳的热交换。

④乳的浓度与粘度。

随着浓缩的进行,浓度提高,比重增加,乳逐渐变得粘稠,流动性变差。

3.浓缩终点的确定

一般要求原料乳浓缩至原体积的1/4,乳干物质达到45%左右。

(1)全脂乳粉为11.5~13oBe,相应乳固体含量为38%~42%;

(2)脱脂乳粉为20~22oBe,相应乳固体含量为35%~40%;

(3)全脂甜乳粉为15~20oBe,相应乳固体含量为45%~50%;大颗粒奶粉可相应提高浓度。

(六)喷雾干燥

浓缩乳中仍然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须经喷雾干燥(即浓奶经过雾化后再与热空气水分交换)后才能得到乳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和离心式喷雾干燥。

1. 喷雾干燥的原理

浓乳在高压或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雾化器(Atomizer)在干燥室内喷出,形成雾状。此刻的浓乳变成了无数微细的乳滴(直径约为10-200 μm),大大增加了浓乳表面积。

微细乳滴一经与鼓入的热风接触,其水分便在0.01-0.04 s的瞬间内蒸发完毕,雾滴被干燥成细小的球形颗粒,单个或数个粘连漂落到干燥室底部,而水蒸汽被热风带走,从干燥室

的排风口抽出。整个干燥过程仅需15-30s。

2 喷雾干燥过程

①预热阶段

预热阶段干燥介质传给微粒的热量与用于微粒表面的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达到平衡时为止,干燥速度便迅速地增大至某一个最大值,即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乳滴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大于或等于乳滴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干燥介质的状态(温度、湿度和气流状况等)。

恒速干燥阶段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一般仅需要几分之一秒或几十分之一秒。

②恒速干燥阶段

当水分蒸发速度大于乳滴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时,则水蒸汽在微粒内部形成,乳中的结合水部分地被除掉。

此阶段的干燥时间较恒速干燥阶段长,一般为15~30 s。

③降速干燥阶段

3.喷雾干燥条件

压力喷雾干燥法生产乳粉的工艺条件

离心喷雾干燥法生产乳粉的工艺条件

(七)冷却

冷却是在粉箱中室温下过夜,然后过筛(20~30目)后即可包装。

在设有二次干燥设备中,乳粉经二次干燥后进入冷却床被冷却到40℃以下,再经过粉筛送入奶粉仓,待包装。

传统喷雾干燥(一段干燥)

(八)计量包装

工业用粉采用25kg的大袋包装,家庭采用1kg以下小包装。

小包装一般为马口铁罐或朔料袋包装,包质期为3~18个月,若充氮可延长包质期。

四、奶粉生产和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 脂肪分解味(酸败味)

由于乳中解脂酶的作用,使乳粉中的脂肪水解而产生游离的挥发性脂肪酸。

2. 氧化味(哈喇味)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的。空气、光线、重金属(特别是铜)、过氧化物酶和乳粉中的水分及游离脂肪酸含量。

3. 棕色化

水分在5%以上的乳粉贮藏时会发生羰-氨基反应产生棕色化,温度高会加速这一变化。

4 吸潮

5 细菌引起的变质

乳粉打开包装后会逐渐吸收水分,当水分超过5%以上时,细菌开始繁殖,而使乳粉变质。

第四节冰淇淋

一、冰淇淋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冰淇淋(ice cream)是以饮用水、牛奶、奶粉、奶油(或植物油脂)、食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硬化等工艺而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食品。

冰淇淋口感细腻、柔滑、清凉的消暑食品,是一种高档的发泡雪糕。

(二)冰淇淋的分类

二、冰淇淋的加工过程

(一)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混合料的制备→均质→杀菌→冷却→老化→凝练→罐装成型→硬化→成品冷藏

(二)配方

乳脂肪8%~14%;

乳化稳定剂0.3%~0.5%;

非脂乳固体8%~12%;

固形物32%~40%;

糖类13%~16%

三、操作要点及工艺参数

(一)原料的混合(预处理)

各种原辅料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许使用。

按照规定的产品配方配料。

要求:

①原料混合的顺序宜从浓度低的液体原料开始

如从牛乳开始,其次为炼乳、稀奶油等液体原料,再次为砂糖、乳粉、乳化剂、稳定剂等固体原料,最后以水作容量调整。

②混合溶解时的温度:40~50℃。

③.过滤:

鲜乳要经100目筛;砂糖加热溶解成糖浆,经160目筛过滤。

④.其它处理:

乳粉在配制前应先加温水溶解、过滤和均质再与其它原料混合;人造黄油、硬化油等使用前应加热融化或切成小块后加入

(二)混合物料的均质

1.温度

均质较适宜的温度为65℃~70℃。

2.压力

合适的压力,可以使冰淇淋组织细腻、形体松软润滑,一般说来选择压力为14.7~17.6Mpa。

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法(HTST),条件一般为83℃~87℃,15~30s。

通常间歇式杀菌的杀菌温度和时间为75~77℃,20~30min,连续式杀菌的杀菌温度

和时间为83~85℃,15s。

(三)杀菌

(四)混合料的冷却(Cooling)与老化(Aging)

1.冷却

均质后的混合料温度在60℃以上。此温度下,混合料中的脂肪粒容易分离,需要将其迅速冷却至0~5℃后输入到老化缸(冷热缸)进行老化。

2.老化

老化是将经均质、冷却后的混合料置于老化缸中,在2~4℃的低温下使混合料在物理上成熟的过程,亦称为“成熟”或“熟化”。

一般说来,老化温度控制在2~4℃,时间为6~12h为佳。

为提高老化效率,也可将老化分两步进行。

(1)将混合料冷却至15~18℃,保温2~3h;

(2)将其冷却到2~4℃,保温3~4h,这可大大提高老化速度,缩短老化时间。

(五)冰淇淋的凝冻

冰淇淋的组织状态是固相、气相、液相的复杂结构,在液相中有直径150μm左右的气泡和大约50μm大小的冰晶,此外还有分散有2μm以下的脂肪球、乳糖结晶、蛋白颗粒和不溶性的盐类等。

1.凝冻的目的

使混合料更加均匀;冰淇淋组织更加细腻;使冰淇淋得到合适的膨胀率;使冰淇淋稳定性提高;可加速硬化成型进程。

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液态阶段

(2)半固态阶段

(3)固态阶段

2.凝冻的过程

3.冰淇淋的膨胀率(Overrun)

是指冰淇淋混合原料在凝冻时,由于均匀混入许多细小的气泡,使制品体积增加的百分率。

影响冰淇淋膨胀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原料

①乳脂肪:一般乳脂肪含量以6%~12%为好,此时膨胀率最好。

②非脂肪乳固体:一般为10%。

③含糖量:一般以13%~15%为宜。

④稳定剂:适量,一般不宜超过0.5%。

⑤无机盐:如钠盐能增加膨胀率,而钙盐则会降低膨胀率。

(2)操作

①均质:

适度,能提高混合料粘度,空气易于进入,使膨胀率提高;否则,膨胀率下降。

②温度:

在混合料不冻结的情况下,老化温度越低,膨胀率越高。

③杀菌:

采用瞬间高温杀菌比低温巴氏杀菌法混合料变性少,膨胀率高。

④空气吸入量

空气吸入量合适能得到较佳的膨胀率,注意控制。

⑤凝冻压力

若凝冻压力过高则空气难以混入,膨胀率则下降。

(六)成型灌装、硬化、贮藏

1.成型灌装、成型

凝冻后的冰淇淋必须立即成型灌装(和硬化。冰淇淋的形状有冰砖、纸杯、蛋筒、浇模成型、巧克力涂层冰淇淋、异形冰淇淋切割线等多种成型灌装机。

2.硬化(Hardening)

将经成型灌装机灌装和包装后的冰淇淋迅速置于-25℃以下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的速冻,品温保持在-18℃一下,使其组织状态固定、硬度增加的过程称为硬化。

方法:

速冻库(-23~-25℃),10~12h

速冻隧道(-35~-40℃),30~50min

盐水硬化设备(-25~-27℃)20~30min

3.贮藏

冷藏库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85%~90%。

四、冰淇淋的主要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乳品复习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试题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砂状炼乳:优质炼乳的结晶在10μm以下,超过10μm将有砂状的感觉。 2、稀奶油: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含脂肪30-35%的部分。 3、冷却结晶:通过冷却可使处于过饱和状态的乳糖形成细微的结晶,保证炼乳产品具有细腻的感官特性。 4、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5、均质指数:把均质后的奶样在4℃和6℃的温度下保持48h。然后测定在上层(容量的1/10)和下层(容量的9/10)中的含脂率。上层与下层含脂率的百分比差数,除以上层含脂率数即为均质指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真空浓缩的温度应是45-60℃,浓缩终点以31.71~32.5°Be 最为合适 2、高级冰淇淋的脂肪含量14%~16%、总干物质含量8%~42% 。 3、全乳进行分离时最适宜的乳的温度为32-35℃。 4、乳的酸度达到20゜T情况下,酒精实验即产生凝固 5、以天然干酪为原料,经过再粉碎、加热调制而制成的产品称为再制干酪。 6、原料乳的标准化一般是指对脂肪和无脂干物质进行比例调配。 7、乳品生产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高温短时、低温长时、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瞬时。 8、干酪素生产中的关键工艺点是点胶、造粒。 9、脱脂乳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耐保藏。 10.增加原料乳中乳干物质可提高酸凝乳的粘度,并减少乳清析出。 三、判断题(√或×)并将错句改正过来(每题2分,共20分) 1、乳粉生产中尽量使水分全部去除,这样才更有利于保存产品不变质。( ×) 2、因为牛乳冷冻后细菌不会繁殖,乳则不易酸败,所以冬季冷冻是保存牛乳的 最好办法。( √ ) 3、乳中掺水后密度降低,冰点上升。(√) 4、发酵剂中菌种的活力主要受乳中乳糖的影响。(×) 5、影响乳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时间和流量。(√) 6、搅拌型酸乳的加工特点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的搅拌。(×) 7、乳品加工中由于加热产生了凝固沉淀现象,说明是初乳或是酸败乳、乳房炎乳等。( ×) 8、正常乳的pH值7.0,呈中性。( ×) 9、稀奶油经过搅拌后可产生少部分含磷脂较多的酪乳。( √ ) 10、牛乳加热时牛乳的无机成分不受影响。(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原料乳预处理中主要包括哪几项工序?各有什么要求? ①过滤:常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1分) ②净化:用离心净乳机将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细胞除去。(1分)

乳制品工艺学B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乳制品工艺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中性含乳饮料: 2、干酪: 3、酪蛋白: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乳就是复杂得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得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C、还原酶试验D、磷酸盐试验 3、乳中得(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D、VB1与VC 4、牛乳中得( )就是人乳得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来表示乳得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得变化情况就是(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得菌种常用() A、乳酸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与假丝酵母 8、酸乳得形成机理( ) A、酸凝固 B、酶凝固C、盐析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得原料乳必须( )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 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 D、酶失活10、在干酪得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得形成需添加(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得调剂原则().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 )得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B、奶油C、干酪素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得因素有()。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与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得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 )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得功能( )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C、抗血栓 D、促进钙、铁吸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乳制品工艺学 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乳制品工艺学名词解 释

第二章乳的性质 1.乳:是乳畜在产犊后由乳腺分泌出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的生物学液体。 2.游离水:是牛乳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分散介质。 结合水:与乳中蛋白质、乳糖以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的水。 结晶水:以分子形式组成成分,并按一定数量比例与乳中物质结合的水。 3.乳糖的热塑性:在干燥乳清或其他乳糖浓度很高的溶液中,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半干的热乳粉就会黏在干 燥器内壁上,形成沉淀的这种现象。 4.乳糖的初溶解度:将乳糖加入水中振荡,部分乳糖即溶解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的溶解度称为。 过溶解度:溶液长时间保持过饱和状态时的溶解度。 5.乳糖不适症:饮用牛乳后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应症。(利用乳糖酶将乳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 半乳糖,或利用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不仅可预防该症,还能提高乳糖的消化吸收率,改善制品口味。) 6.稀奶油层:乳脂肪的相对密度为0.93,将牛乳放在容器中静止一段时间后,乳脂肪球逐渐上浮,形成一个脂 肪层。 7.脂肪球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乳脂肪球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被一层5~10nm厚的膜所覆盖,称为。 8.比重: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同温同体积质量之比。 9.乳的比重:15℃单位体积乳的重量与同温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正常乳平均为1.032。 10.乳的密度:20℃单位体积乳的质量与4℃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正常乳密度1.030。 11.固有酸度、自然酸度:刚挤出的新鲜乳的酸度。 12.发酵酸度、发生酸度: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这部分酸度。 13.总酸度: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 14.牛乳的比热容:为其所含各成分之比热容的总和。 第三章原料乳 1.常乳:指产犊3d以后至干乳期开始之前一周健康奶牛所产生的乳。 2.异常乳:指组成、特性等与常乳不同的乳。由于奶牛生理、病理的原因以及其他包含人为的原因,造成牛乳 的成分和性质与常乳相异。 1)生理异常乳 ?初乳:奶牛在产犊3d后所分泌的乳。 ?末乳:奶牛干乳期前一周左右所分泌的乳。 ?营养不良乳:饲料不足,营养不良的乳牛产生的乳,对皱胃酶几乎不凝固。 2)病理性异常乳 ?乳房炎乳: ?其他病牛乳:患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的奶牛所产的乳。 3)化学异常乳 ?低成分乳:由于受奶牛品种、饲养管理、营养素配比和高温多湿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乳固体含量过低的牛乳。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虽正常,但发生了酒精凝固的异常乳。 ?冻结乳:由于乳化体系破坏,导致脂肪分离,蛋白质沉淀,解冻后亦易发生氧化。 ?风味异常乳 ◆脂肪分解味乳:由于乳脂肪被脂酶水解,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低级挥发性脂肪酸而引起。 ◆氧化味乳:由于乳脂肪氧化而产生的不良风味。 ◆日光味乳:由于乳清蛋白受阳光照射而产生。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B)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B)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A)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C)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C)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A)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B)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 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C D)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智慧树知到 《乳品工艺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乳品工艺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针对学生可以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胆碱、牛磺酸等营养因子,达到益智功效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 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多,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肠道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目前,我国乳制品产品结构特点:主要集中在液态奶、乳粉等产品,液态奶以常温奶为主,酸奶中的常温酸奶、乳酸菌饮料近年来发展迅猛。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一章 1、乳糖属于()。 A:单糖 B:双糖 C:多糖 正确答案:双糖 2、乳的成分十分复杂,已知至少含有上百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等。A:水分 B:脂肪 C:蛋白质 D:乳糖 E:盐类 F:维生素 正确答案: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 3、酪蛋白属于两性电解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乳糖酶能使乳糖分解生成单糖,再由酵母的作用生成酒精。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原料乳中去除了在pH4.8等电点处沉淀的酪蛋白之外,留下的蛋白质统称为乳清蛋白。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对原料乳进行滴定酸度测定时,一般用0.1 mol/L 的()滴定,计算乳的酸度。 A:KOH B:NaOH C:纯碱 正确答案:NaOH 2、我国规定生乳的收购国家标准(GB19301-2010)包括()。 A:感官要求 B:理化指标 C:微生物限量指标 D:收购日期 正确答案: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指标 3、酒精检验是为观察鲜乳的抗热性而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A:对 B:错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 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 B )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 A )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 C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 C )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 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 B ) 酒精试验阴性 B、抗生素检验阴性 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 D、酶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 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 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的因素有( ABD )。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和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 D )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的功能( BCD )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 C、抗血栓 D、促进钙、铁吸收 三、判断题。(15×1=15) 1、乳均质后一般都会出现均质团现象。(√) 2、刚挤出的鲜乳一般是无菌的,乳房炎乳除外。(×)

《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乳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21102H 英文名称:Dairy Technolog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H) 3. 课程目的 (1)使学生掌握乳源、乳的理化性质以及鲜乳的加工处理等乳的基本知识。 (2)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乳制品加工工艺和方法,掌握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的生产、酸乳生产、乳粉生产、干酪生产、冰淇淋生产、奶油生产、炼乳生产、其他乳制品生产的相关知识。 (3)使学生了解乳品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乳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乳品厂设备的清洗消毒等基本知识。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40 5. 建议先修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包装学、食品工程原理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乳品科学与技术(第一版).孔保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乳与乳制品工艺学(第一版).骆承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2)乳与乳制品工艺学(第一版).张兰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3)乳品工艺学(第一版).张和平、张佳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4)液态奶(第一版).郭本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5)乳粉(第一版).郭本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6)干酪(第一版).郭本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授课方式紧密结合,如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学生当场回答、小组讨论或课后查阅文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使用多媒体,充分利用制作的教学软件,精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并渗透学科前沿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建立多渠道学习资源的获取式教学方式。 (3)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操作技能、实验技巧、科研能力。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实验成绩、平时测验、课堂点名、回答问题、课堂表现。 (2)考试成绩占80%,形式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9. 课外自学要求 (1)课下要及时的复习和预习,掌握知识更加的牢固。

乳制品复习题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乳— 2、异常乳——所谓异常乳,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与常乳不同的乳,这种乳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加工原料。 3、滴定酸度——取一定量的牛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碱液进行滴定,以消耗碱液的毫升数来表示的酸度。或称取10 g样品,置于150 mL 锥形瓶中, 用20 mL 滴3滴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 mol/L的NaOH溶液滴定, 至微红, 并在30 s内红色不消失, 所用NaOH溶液的毫升数×10即为该样品的酸度值( °T) ,. 4、乳的比重—— 5、离心喷雾干燥—— 6、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等制品。 7、老化—— 8、炼乳———— 9、巴氏杀菌乳—— 10、婴儿配方乳粉—— 11、乳的密度—— 14、消毒乳—— 15、无菌包装——灭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灭菌的包装容器内的一种包装技术。 17、发酵剂——是指生产干酪、奶油、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8、均质——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的一项工艺操作。 19、初乳——- 20、吉尔涅尔度—— 21、再制奶——所谓再制奶,就是把几种乳成分,主要是脱脂乳和无水黄油以及水经混合加工制成的液态奶制品。 22、发酵乳—— 23. 凝乳酶——哺乳动物胃液中有凝乳酶,能使乳中蛋白质凝聚成乳酪,乳酪易为各种蛋白质酶所消化。 24 稀奶油——。 25、乳粉——

26、灭菌乳——是指牛乳在密闭系统连续流动中,受135~150 ℃的高温及不少于1s的灭菌处理,杀灭乳中所有的微生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包装制得的乳制品。 27、淡炼乳—— 28、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的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的一种制剂。 29 嗜冷菌——凡在0~20℃下能够生长的细菌统称低温菌,而7℃以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菌称为低温菌;在20℃以下能繁殖的称为嗜冷菌。 30 乳标准化—— 31、流化床干燥—— 32、冷却结晶---- 33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做酒精试验,即用浓度68%或70%的酒精与等量的乳进行混合,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34.稀奶油-- 35、干物质——将乳干燥到恒重时所得到的剩余物叫做干物质。 36、冰淇淋的膨胀率—— 37、 ESL乳—— 38、发酵乳饮料——一种是具有活性的乳酸菌饮料,简称活性乳,就是在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活的乳酸菌。按要求,每毫升活性乳中活乳酸菌的数量不应少于100万个。这种饮料要求在2~10℃下贮存和销售,密封包装的活性乳保质期为15天。 39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他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40、多级干燥——喷雾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10%,再经内置式流化床干燥室乳粉含水量在6%,再经外置式振动流化床将乳粉干燥至所需含水量。 41、奶油—— 45、砂状炼乳:。 42、稀奶油物理成熟: 43、酪蛋白—— 44、末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C )。

乳制品工艺学(内容清晰)

第六章乳的成分和性质 第三节乳的物理性质 一、色泽 新鲜的牛乳是不透明的青白色或稍带淡黄色液体。乳白色是乳的基本色调,这是由于牛乳中的脂肪球、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等的微粒子和微细的脂肪球对光线不规则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白色以外的颜色是牛乳中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核黄素等所构成。 乳制品如奶油和奶酪的颜色,是由于其中含有脂溶性色素,特别是胡萝卜素所致,该维生素不是牛体合成,而是从饲料获得的。饲料对乳脂肪的颜色影响很大,喂青草的牛所产乳的脂肪与饲喂干草和精料相比颜色要黄,不同个体和品种对胡萝卜素的代谢是不同的。 二、滋味与气味 乳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与其他挥发性物质,是构成牛乳滋味气味的主要成分。牛乳加热后,这种牛乳特有的香味强烈,冷却后减弱。 牛乳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气味的侵蚀,从而产生异常风味。 1.正常风味 正常的牛乳具有奶香味且有特殊的风味,这些属于正常味道。 正常风味的乳含有适量的甲硫醚、丙酮、醛类、酪酸以及微量的游离脂肪酸。据分析,新鲜乳中挥发性脂肪酸中以乙醛与甲酸含量较多,而丙酸、酪酸、戊酸、癸酸、辛酸含量较少。 新鲜纯净的乳稍带甜味,是由于乳中含有乳糖的缘故,此外因其含氯离子还稍带咸味。常乳中的咸味因受乳糖、脂肪、蛋白质的影响,不易察觉,而异常乳中因氯的含量较高,故有较强烈的咸味,如乳房炎乳。乳中的苦味主要来自Ca、Mg等离子,而酸味主要是柠檬酸及磷酸产生的。 2.异常风味 (1)生理异常风味 ①过度牛乳味。由于脂肪没有完全代谢,是牛乳中的胴体类物质过分增加而引起。 ②饲料味。主要是由人工饲养时的各种青贮料、芜菁、卷心菜和甜菜等饲料产生。 ③杂草味。主要由大蒜、韭菜、苦艾、猪杂草、毛莨、甘菊产生。 (2)脂肪分解味 脂肪被脂酶水解后,其中的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如丁酸)或偶碳数的脂肪酸被分离出来而产生。 比如限制性乳脂肪水解而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是产生干酪特征风味的必需物质,但过度的脂肪水解却可导致不良风味的出现,通常原料乳中嗜冷菌菌数在107~108cfu/mL时即可产生该缺陷。 (3)氧化味 乳脂肪氧化产生的不良风味。主要影响因素有:重金属、抗坏血酸、光线、氧、贮藏温度以及饲料、牛乳处理方法和季节等。 其中以铜的影响最大,为防止氧化味,可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使其与铜螯合;将坏血酸增加3倍或全部破坏,也可防止氧化。 (4)日光味 牛乳在日光照射下10min后,可检出阳光味,类似焦臭味和羽毛烧焦味。是由于乳清蛋白受阳光照射后,其中的VB2和色氨酸被破坏。 (5)蒸煮味 主要是乳清蛋白的β-乳球蛋白加热后产生巯基所致。 (6)苦味 牛乳长期冷藏后会产生苦味,是由于嗜冷菌使牛乳产生肽化合物,或者解脂酶是牛乳产生游离脂肪酸所致。 由污染嗜冷菌严重的原料乳生产的酸牛乳和发酵制品也会出现不良风味、苦味、不洁或水果味等质量、风味的缺陷。 (7)酸败味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乳—它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 2、异常乳——所谓异常乳,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与常乳不同的乳,这种乳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加工原料。 3、滴定酸度——取一定量的牛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碱液进行滴定,以消耗碱液的毫升数来表示的酸度。或称取10g样品,置于150mL锥形瓶中,用20mL滴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并在30s 内红色不消失,所用NaOH溶液的毫升数×10即为该样品的酸度值(°T),. 4、乳的比重——15℃单位体积乳的重量与同温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 5、离心喷雾干燥—— 6、乳酸菌制剂——所谓乳酸菌制剂,即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或直接是液态形式等制品。 7、老化——老化是将经均质、冷却后的混合料置于老化缸中,在2~4℃的低温下使混合料在物理上成熟的过程,亦称为“成熟”或“熟化”。 8、炼乳————炼乳系原料乳经真空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制

成的产品。主要为淡炼乳及甜炼乳。 9、巴氏杀菌乳——以新鲜牛乳(羊乳)为原料,经净化、均质、巴氏杀菌、冷却后直接供消费者饮用的液体产品。 10、婴儿配方乳粉——以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整成分模拟母乳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11、乳的密度——20℃单位体积乳的质量与4℃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 14、消毒乳—— 15、无菌包装——灭菌后的牛乳在无菌条件下装入事先灭菌的包装容器内的一种包装技术。 17、发酵剂——是指生产干酪、奶油、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8、均质——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的一项工艺操作。 19、初乳——-初乳呈黄褐色、有异臭、苦味、粘度大,乳清蛋白质含量高,乳糖含量低,灰分含量高。 20、吉尔涅尔度——取10mL乳样,用20ml蒸馏水稀释,以0.5%的酒精酚酞液作指示剂(5滴),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在1min内不褪色,以消耗的NaOH溶液的毫升数乘以10,即为中和100ml牛乳所需的0.1mol/L的NaOH的毫升数。消耗1mL即为10T。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 第三章常见乳制品加工 一、学时分配: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乳制品生产中的标准化、杀菌、浓缩、干燥等加工技术的处理方法、工作原理处理效果及应用。 (二)掌握消毒牛奶的概念、分类、熟悉加工工艺及要求。 (三)了解奶粉的种类及其质量特征,熟悉奶粉加工的一般工艺,掌握奶粉质量的控制方法。(四)掌握乳制品发酵剂的概念、种类和制备方法,熟悉凝固性和搅拌性酸奶的加工工艺。(五)熟悉冰淇淋制作的工艺流程、配方及操作技术要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乳的杀菌技术 2、乳的浓缩技术 3、乳的干燥技术 4、乳制品发酵剂的选择 5、消毒牛奶的概念及分类 6、奶粉的种类 7、酸奶、奶粉的质量控制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第一节消毒乳的加工 一、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指以新鲜牛乳、稀奶油等为原料,经净化、均质、杀菌、冷却、包装后,分装出售的饮用乳。 (二)分类 1.按原料成分: 普通全脂消毒乳、脱脂消毒乳、高脂消毒乳、复原消毒乳、强化消毒乳、花色牛乳、含乳饮料 2.按杀菌强度分类: 低温长时间消毒乳(LTHT)62~65℃30` 高温短时间杀菌乳(HTST)75~90℃2~30s 超高温杀菌(UHT)乳一般采用120~150℃,0.5~8s 二、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巴氏消毒乳(部分均质)生产线

三、加工工艺要点 比重d:≥1.028; 酸度:≤20个吉尔涅尔度; 脂肪含量:≥3.1%; 非脂乳固体:≥ 8.5%; 细菌指数:≤100万/毫升; 甲基兰实验:≥6小时不腿色。 刃天青实验:≥40分钟; 1. 原料乳的验收(川渝地区标准情况) 验收标准具体内容: (1)组织感官的鉴定; (2)滴定酸度:常用酒精酸度法(小厂用); (3)乳密度或乳比重的测定; (4)乳脂肪含量的测定; (5)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6)乳糖含量的测定; (7)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8)牛乳中体细胞含量的测定; (9)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10)农药污染度的测定。 2. 标准化(Standardizing) 按照产品规格或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要求对乳制品的成分进行的成分含量的调整即是标准化。 标准化主要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其它一些成分。 脂肪含量的标准化包括牛乳的脂肪含量或乳制品的脂肪含量的调整,通过添加稀奶油或脱脂乳,使其达到要求的脂肪含量。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计算要被混合的脂肪含量不同的产品的数量,以获得最终要求的脂肪含量。它们包括全脂乳与脱脂乳混合,稀奶油与全脂乳混合,稀奶油与脱脂乳以及脱脂乳与无水奶油(AMF)的混合。 3.均质 均质的目的是分裂脂肪球或使脂肪球以微细状态分布于牛乳中,以免形成乳脂层。 均质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部分均质是很经济的方法,因为可以使用一台小的均质机。

乳制品工艺学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乳制品工艺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中性含乳饮料: 2、干酪: 3、酪蛋白: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 A.酒精试验阴性 B、抗生素检验阴性 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 D、酶失活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13、影响冰淇淋组织状态的因素有()。 A、乳化剂 B、稳定剂 C、老化和凝冻 D、均质 14、从初乳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时要采用()进行杀菌。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D、冷冻 15、CPP的功能() A、免疫作用 B、降血压 C、抗血栓 D、促进钙、铁吸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乳均质后一般都会出现均质团现象。() 2、刚挤出的鲜乳一般是无菌的,乳房炎乳除外。() 3、酒精阳性乳的热稳定性很差。() 4、乳中含有已知的所有微生物。() 5、乳中脂肪球越大,越有利于乳制品的加工。() 6、干酪在成熟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生化变化。() 7、奶油俗称黄油,广泛用于冰淇淋和巧克力的工业。() 8、冰淇淋和雪糕的加工原料相同,生产工艺差别很大。() 9、稀奶油和冰淇淋物理成熟的实质相同。() 10、搅拌型酸乳和凝固酸乳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的不同。() 四、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原料乳的标准化指的是什么?

乳品工艺学考试试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她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与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 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与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就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 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 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 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与VC 4、牛乳中的( B )就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 A )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就是( C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 C ) A、乳酸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与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 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 B ) 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 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 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乳品工艺学思考题

乳品工艺学复习题: 一、概念 1.原料乳的标准化: 2.牛奶的总酸度: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 3.吉尔涅尔度(oT):中和100mL牛乳所需0.1mol/L氢氧化钠毫升数, 4.固有酸度或发酵酸度:新鲜乳的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 这部分酸度称为发酵酸度 5.乳酸度(乳酸%) 6.巴氏杀菌乳:巴氏杀菌乳又称市乳,它是以合格的新鲜牛乳为原料,经离心净乳、标准 化、均质、巴氏杀菌、冷却和灌装,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7.超高温瞬间灭菌乳: 8.酸乳:以牛乳或其他乳畜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经保温发酵 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乳制品 9.乳粉:以新鲜乳为原料,用冷冻或加热的方法去除乳中几乎所有水分,得到干燥的粉末 状产品 10.炼乳: 11.冰淇淋:即冰冻奶油,指由乳和乳制品加入蛋和蛋制品、香味料、甜味料、增稠剂、乳 化剂,通过混合配制、杀菌、均质、成熟、凝冻、成型、硬化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乳制品12.干酪:指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 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思考题 1.请用结构图表示牛乳的组成及含量? 2.巴氏杀菌乳的生产工艺。 原料乳验收—过滤或净化—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装箱—冷藏3.超高温灭菌乳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及预处理→超高温灭菌→无菌平衡贮槽→无菌灌装→灭菌乳 4.酸奶的分类,发酵剂的概念与种类; 5.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工艺; 6.搅拌型酸奶的加工工艺;

7.凝固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凝固不良或不凝固:其主要原因有:①原料乳质量②发酵温度与时间③发酵剂活力④加糖量乳清析出其主要原因有:①原料乳热处理不当②发酵时间③其它如原料乳总干物质含量低、接种量过大、机械振动等也会造成乳清析出。 风味不良主要是由于菌种选择及操作工艺不当造成。 表面霉菌生长贮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引起,因此要严格控制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 8.搅拌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①砂状组织酸乳在组织外观上有许多砂状颗粒存在,不细腻。 ②乳清分离酸乳搅拌速度过快,过度搅拌或泵送造成空气混入产品,将造成乳清分离。 ③风味不正除了与凝固型酸乳的相同因素外,在搅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混入大量空 气,造成酵母和霉菌的污染。 ④色泽异常在生产中因加入的果蔬处理不当而引起变色、褪色等现象时有发生。 9.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0.甜炼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1.甜炼奶生产中加糖方法有哪几种? 12.请写出淡炼奶生产工艺流程? 13.请写出乳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乳制品工艺学考试题库(2套卷)

概念 1.乳的概念:乳是哺乳动物产仔后油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其色泽呈白色或略带微黄色,不透明,味微甜并具特有香气。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乳的成分和性质往往发生变化,这时与常乳的性质有所不同,也不适于加工优质的产品,这种乳称作异常乳。 3.酒精阳性乳: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用68%或70%的酒精进行检验,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4.乳房炎乳:由于外伤或者细菌感染,使乳房发生炎症,这时乳房所分泌的乳称为乳房炎乳。 5.乳糖不耐症: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和吸收乳糖,饮用牛乳后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称为乳糖不适症。 6.皱胃酶:犊牛胃的第四室中所含的一种酶能使乳汁凝固,这种酶通常称为皱胃酶。 7.还原酶试验:在生产上利用此原理来测定乳的质量(细菌的含量),即所谓的还原酶试验。 8.吉尔涅尔度(。T):取100mL牛乳{生产单位为了节约原料乳,取10mL 来滴定,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这时需将碱液的消耗体积(mL)*10},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1mol/LNaOH溶液滴定,所消耗的NaOH体积(mL)。每1mL为1。T,称为1度。 9.刃天青试验:刃天青(利色唑林)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加入到正常鲜乳中呈青蓝色或微带蓝紫色,如果乳中含有的细菌并生长繁殖时,能使刃天青还原,并产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从青蓝---红紫---分红---白色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鲜乳的品质优劣。 10. 生鲜牛乳:正常饲养的无污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乳称为生鲜牛乳。 11. TTC试验:如果鲜乳中有抗生物质的残留,在被检乳样中,接种细菌进行培养,细菌不能繁殖,此时加入的指示剂TTC(氯化三苯四氮唑)保持原有的、无色状态(未经过还原)。反之,如果没有抗生物质残留,试验菌就会增殖,使TTC还原,被检样变成红色,即被检样保持鲜乳的颜色为阳性,被检乳变成红色为阴性。 12.标准化:必须调整原料 乳中脂肪和干脂干物质之 间的比例关系、使其符合 制品的要求。一般把该过 程称为标准化。 13. 发酵乳制品:是指牛 乳、羊乳、浓缩乳、乳粉 与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加 入特定的乳酸菌或酵母菌 及其其它发酵剂,经发酵 后制成的乳制品。 14.丁二酮发酵:它是指某 些微生物利用柠檬酸而经 过发酵生成许多具有良好 风味的小分子物质如双乙 酰等,从而改善了产品的 风味、口感。 15. 发酵剂:是指利用于制 造酸乳、开菲尔等发酵乳 制品以及制作奶油、干酪 等乳制品的细菌培养物。 16.酸乳:酸乳是普通牛乳 经过巴氏杀菌,冷却到一 定的温度后,接种乳酸菌, 再经过发酵而赋予特殊风 味的一种乳制品。 17 .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发 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通 常以牛乳或乳粉、植物蛋 白粉、果蔬菜汁或糖类为 原料,经杀菌、冷却、接 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 酵,然后经稀释而成。 18. 开菲尔乳:是以牛乳为 主要原料,添加含有乳酸 菌和酵母的粒状发酵剂, 经过发酵而生成的具有爽 快的酸味和起泡性的酒精 性保健饮料。 19 .干酪一般定义:是指在 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 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 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 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 的产品。 20.巴氏杀菌乳:又称消毒 乳,系指以新鲜牛乳(羊 乳)为原料,经净化、均 质、巴氏杀菌、冷却、包 装后,直接供消费者饮用 的液体产品。 21. 灭菌乳:又称长久保鲜 乳,系指以新鲜牛乳(羊 乳)为原料,经净化、均 质、灭菌和无菌包装或包 装后再进行灭菌,从而具 有较长保质期的可直接饮 用的商乳品。 22. 中性含乳饮料:以鲜 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 原料,加入饮用纯水、糖, 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 提取液的其它辅料,配制 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23. 甜炼乳:也称加糖炼 乳,是在鲜乳中加入约 16%的蔗糖,并浓缩到40% 左右的一种乳制品。 24. 乳粉:又称奶粉,它是 以鲜乳为原料,或以鲜乳 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数量 的植物或动物蛋白质、脂 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配 料,除去其中几乎全部水 分而制成的粉末状乳制 品。 填空 1.雌性哺乳动物产后7天 至干奶期前所分泌的乳汁 称为(常乳)。 2.(游离水)即一般所说的 常水,它具有常水的性质, 是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分 散介质。 3.是由于乳中的酪蛋白酸 钙,磷酸钙胶粒及脂肪球 等微粒对光的不规则反射 而使乳产生(白色)。 4.丁二酮乳链球菌能发酵 (柠檬酸)产生二氧化碳、 3-羟丁酮和丁二酮。其中, 丁二酮具有特殊的芳香气 味,使乳制品具有特有风 味。 5.在乳粉的生产中不能得 到绝对无水的产品,一般 含有(2.5%---5%)的水分。 6.酪蛋白以胶束状态存在 与乳中,是以含(磷)蛋 白质为机体的几种蛋白质 的复合体。 7.葡萄糖经微生物的酵解 作用产生乳酸的过程称为 (乳酸发酵)。 8.瑞士干酪由于(丙酸发 酵)而使干酪具有了典型 的干酪风味和网眼状结构 质地。 9.(丁酸发酵)能产生气体, 产品中会出现强烈的丁酸 气味,并带有不愉快的甜 味,是一种有害的发酵类 型。 10.乳酸生产中,香味物质 的高峰期一般是在乳酸终 止发酵后第四小时,一般 是12到24小时完成,这 段时间就是(后熟)期。 11.生产奶油时,稀奶油经 搅拌后排出的液体部分成 (酪乳)。 12.奶油的颜色从白色到淡 黄色,深浅各有不同。主 要是由于含有(胡萝卜素) 的关系。 13.为了使奶油颜色全年一 致,当颜色太淡时,可添 加色素。常用的天然植物 色素是安奈妥,它的3%溶 液叫做(奶油黄)。 14.乳中因含有(氯离子), 而稍带咸味。常乳中的咸 味因受乳糖、脂肪、蛋白 质等所调和而不易觉察。 15.在乳稠汁上刻有15~ 45之刻度,以度来表示。 如:刻度读数为30,即 相当于相对密度(1.030)。 16.牛乳中含有微量的气 体,一般乳中气体的重量 为乳体积的 5.7%~8.6%。 其中(二氧化碳)含量最 多。 17.用于制造目的的发酵剂 称为(工作发酵剂)。 18.在强力的机械作用下将 乳中大的脂肪球破碎呈小 的脂肪球,均匀一致的分 散在乳中,这一过程称为 (均质)。 19.(双歧杆菌发酵)属于 乳酸发酵的一种特殊类 型,发酵产物以醋酸为主, 同时有乳酸和少量甲酸和 琥珀酸。 简答: 1、述酒精试验原理? 答:乳中酪蛋白颗粒由于 其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 和水合作用,故以稳定的 胶体悬浮状态分散于乳 中。①当乳的新鲜度下降。 酸度上升时,酪蛋白所带 的电荷就发生变化,当PH 为4.6时,酪蛋白胶粒便形 成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 失去排斥力,于是胶粒极 易聚合成大胶粒而被沉淀 出来②此外,加入的强亲 水物质,如酒精,丙酮等, 能夺取酪蛋白胶粒表面的 结合水层,也使胶粒易被 沉淀出来。 2、简述乳的分散体系? 答: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乳中各种物质相 互组成分散体系,其中分 散剂是水,其他各种成分, 如脂肪,蛋白质,乳糖, 无机盐等为分散质,分别 以不同的状态分散在水 中。所以说牛乳是包含真 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 悬浮液、乳浊液及其种种 过度状态的复杂的、具有 胶体特性的多级分散体 系。①真溶液:乳中的乳 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 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 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 其微粒直径小于或接近 1nm。②高分子溶液:乳白 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 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 型的高分子溶液,其微粒 直径为15-50nm。③胶体 悬浮液:酪蛋白在乳中形 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 体胶粒,从其结构、性质 及分散度来看,它处于一 种过度状态,一般把它列 入胶体悬浮液的范畴。胶 粒直径为30-800nm,平均 为100nm。④乳浊液:乳 脂肪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分 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 脂肪球直径为 100-10000nm。此外乳中含 有的少量气体部分以分子 态溶于乳中,部分经搅动 后在乳中呈泡沫状态。由 于乳中包含着这种分散体 系,所以乳作为具有胶体 特性的多级分散体系,而 被列为胶体化学的研究对 象。 3、简述皱胃酶的凝乳原理 答:皱胃酶与酪蛋白结合 具有专一性,凝固分两个 过程①磷酸酰胺键的破裂 使酪蛋白变成副酪蛋白, 此过程称为酶性变化。副 酪蛋白出现两个游离基: 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性 基。由于碱性基的出现, 使副酪蛋白的等电点 (pI5.2)向碱性移动②副 酪蛋白上的—OH基同钙 离子结合(此时的—OH基 比酪蛋白增加了一倍,所 以副酪蛋白对钙的敏感性 比酪蛋白高1倍左右)形 成副酪蛋白分子间的“钙 桥”,于是副酪蛋白的微粒 发生团聚作用而产生凝胶 体,此过程称为非酶变化。 4、简述磷酸酶试验原理? 答:牛乳中含有磷酸酶能 分解有机磷酸化合物,经 巴氏杀菌后磷酸酶失活不 能分解有机磷酸化合物; 若巴氏杀菌不彻底,磷酸 酶仍存在,能分解有机磷 酸化合物;此时,若加入 有机磷酸化合物指示剂 (颜色指示剂),则会发生 颜色变化,表明牛乳巴氏 杀菌不彻底(酸性不起作 用,只指碱性)。 5、简述热加工对乳的一般 的变化 答:①形成薄膜:牛乳加 热到40°C以上,在牛乳 与空气接触的界面即形成 薄膜,这是由于页面水分 蒸发而形成不可逆的蛋白 质凝固物,俗称奶皮子。 ②褐变:牛乳长时间的加 热则产生褐变(特别是高 温处理时)。③蒸煮味:牛 乳加热后会产生或轻或重 的蒸煮味,蒸煮味的程度 随加热处理的程度而异。 ④形成乳石:在高温下加 热或煮沸牛乳时,在与牛 乳接触的加热面上,常出 现结焦物,称为乳石。 6、简述鲜乳在室温下贮存 时微生物的变化 答:新鲜牛乳在杀菌前都 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存在,如果放置 在室温下,会因微生物的 活动而逐渐使乳液变质。 室温下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抑 制期:含菌数不变,酸性 不变,不会出现变质现象。 ②乳链球菌期:有产气现 象,生鲜牛乳过了抑菌期 后,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 微生物迅速繁殖,尤其是 细菌的繁殖占绝对优势。 ③乳杆菌期:乳杆菌尚能 继续繁殖并产酸,乳液中 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 大量乳清析出。④真菌期: 当酸度继续下降至 PH3-3.5时,绝大多数微生 物被抑制甚至死亡,仅酵 母和霉菌尚能适应高酸性 的环境,并能利用乳酸及 其他一些有机酸,于是形 成优势菌。由于酸的被利 用,乳液的酸度会逐渐降 低,使乳液的PH不断上 升,接近中性。⑤胨化菌 期:适宜于分解蛋白质和 脂肪的细菌在其中生长繁 殖,这样就产生了乳凝块 被消化(液化)、乳液的PH 逐渐提高向碱性方向转 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 的现象,腐败菌开始繁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