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

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

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
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交流争辩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教学工具】大圆(锅子)一个,小圆(烙饼)9个,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每两位学生一份学具,包括一个大圆与九个小圆,实验记录单四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录音红太郎与灰太狼的一段对话,灰太狼惹红太郎不高兴时红太郎拿起平底锅砸向灰太狼引出锅。问:这是什么它和饼放在一起能做些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烙饼问题(板书:烙饼问题)

二、呈现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新知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

(1)生猜想(2)师:到底能不能呢首先我们要理解题意,请问:

"两面各需要3分钟"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一个饼要几分钟

"一次只能放两个饼"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两个饼要几分钟

(3)如果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6分钟)谁来烙一烙

为什么是6分钟(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

(4)如果要烙两张饼的话,最少要几分钟(6分钟)谁来烙一烙.

2×3=6(分)中"2""3"各指什么

师:1张饼最少要6分钟,烙2张饼应该12分钟才对,这怎么回事儿

(因为一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

2、探究"分组烙"

(1)那4张饼怎么烙(4×3=12(分)中的"4"指什么)

(2)介绍"分组烙"法

(3)6张,8张,10张……怎么烙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4)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3、探究"轮流烙"

(1)师:如果烙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呢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烙一烙

a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用了几分钟,它是最少时间吗

b有了想法后,先独自用老师发给你的材料动手烙一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烙的过程轻轻的说过同桌听.

师:想一想,我怎么向同学汇报,能让大家听的明白一些.

(3)反馈交流:指名生回答:

生1: 2张+1张,6分+6分=12分(让一生板演)

生2:口述板演:③②→3分钟→②拿掉

③①→3分钟→③好了

①②→3分钟→①②也好了

师:谁听明白了指名生3再一次板演.师指导口述过程.

(4)同桌合作,动手用学具烙一烙

请每位同学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烙一烙,算一算,验证一下这样烙是不是9分钟

(5)师:请同学比较这两种不同的烙法,为什么烙法2就来得省时间呢

a请每个同学静静地想一想,把两种方法对比一下,为什么(独立思考)

b汇报.根据生的汇报师小结:烙法1第二次的时候只放1张饼,太浪费了.烙法2每次都是两张饼在同时烙,不浪费.看来我们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在那里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最省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6)给烙法2取名字

师:烙法2还有那么多的数学奥秘,你能给她取个名字吗(交替烙,轮流烙)

4、探究"分组烙+轮流烙"

(1)假如烙5张饼,怎样烙最省时间谁来介绍一下方法

(2)介绍"分组烙+轮流烙"法

(3)现在你会解决了吗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

(4)烙7张呢9张呢11张呢怎样烙最省时间

a,同桌合作烙一烙,并完成把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b,反馈: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有什么好方法吗)

(5)那烙12个饼采用什么烙法省时呢,为什么

(6)那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分组烙省时,什么情况下两种方法结合省时

四、巩固练习

1、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烙3个饼,两面各需要烙3分钟,烙熟6个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煎2条鱼,两面各需要煎5分钟,煎熟3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五、全课总结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2练习中习题。

3、智力题:假如这个锅一次能烙10张饼,而现在有15张饼要烙.请你想一想,需要多少时间

@反思: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 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指导探究“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案 教学难点: “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的探究。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流程: 一.生活谈话,导入正题。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现在已经是上午的第三节课了,你们饿了吗?你们早餐都吃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吃的是哪样?老师也和我们班的一些学生一样喜欢吃饼,你们知道吗?这饼里还蕴含了深刻的数学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活中的“烙饼问题”2.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烙饼是我国北方人比较喜爱的一种面食,它主要原料是面粉,加入鸡蛋、芝麻、辣椒油、小葱等,类似于我们南方的煎饼。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开放设问,瞬间激活了学生思维,诱发了探究动机;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直奔探究主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策略。 这不小丽家来了些客人,她妈妈正在厨房忙着烙饼给大家吃呢。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教师追问,在这信息中,你认为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指的

是锅里面最多能同时放下两张饼。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2)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设计意图:“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是活动的基础,是操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点和前提。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在解读主题图时,常表现为照本宣科,浅尝辄止。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通过对信息的解读,使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理解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到烙饼的规则。】(二)观察法,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1.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 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具体烙法。在说烙法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圆片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烙饼过程的直观认识。并完成板书 2.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在黑板上贴上“2张饼”)配合手势(1)同桌互说:你是怎样烙的?所用时间是多少? (2)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师配合手势直观演示,让学生具体明白不同烙法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完整口述。 (3)比较优化两种方案。 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中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4)渗透用表格记录烙饼方法。 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填好表格: (5)设疑: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 最后师小结: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并板书:2张(同时烙)6分钟【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首先让学生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降低思维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同时在解决2张饼的问题上让学生初步体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 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本内生字词汇总

一、识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2.走月亮 鹅卵俗跃穗埂烁 3.现代诗两首 巢苇罗眠霸占 4.繁星 昧坠怀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荚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6蝙蝠和雷达 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障荧屏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8.蝴蝶的家 避撼喧雀炊檐 语文园地二 驻蛀拄捐娟绢苞雹鲍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瑟缘降骚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均柄蜗曲萎 11.蟋蟀的住宅 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骤置抛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劈浊丈隆肢躯液 13.精卫填海 帝少曰溺返 14.普罗米修斯 斯惨盗败惩佩恕坚锁遭恶愤15.女娲补天 娲隆塌扎熄冶 语文园地四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第五单元 16.麻雀 嗅奈煞拯嘶哑庞 17.爬天都峰 级链攀相辫呵 第六单元 18.牛和鹅

谓拳捶襟膊瓶怖凭欺掐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囊露羡角殷豁撇霉亏哄拙唉砸踱20.陀螺 妩媚钉旋兵恨帅彻溃誉丑豪 语文园地六 韭芥芹蒜椒藕薯芋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塞秦征还琵琶杰项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范魏晰效淮惑斥 23.梅兰芳蓄须 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宁要妄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昔笋茅坑煌旦 第八单元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诸竞 26.西门豹治邺 豹芜娶媳巫绅旱徒吊淌凿溉 27.故事二则

拜桓侯肤敷剂髓纪标绩拴 语文园地八 纲授键谱阀砖综俱 二、写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2.走月亮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6.蝙蝠和雷达 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吟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虎操占嫩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11.蟋蟀的住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表汇总

词语表1、《观潮》 奇观农历据说大堤宽阔笼罩人山人海 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余波 依旧 2、《走月亮》 柔和灰白色鹅卵石河床新鲜修补庄稼 风俗甜香葡萄满意水稻成熟招待 传说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豆以为按照家庭地位暖洋洋黑暗 恐怕丰满等待身份相称虚弱耐心 温和玻璃靠近暖和植物愉快想象 的确最近兴奋简直曾经实际光彩 6、《蝙蝠和雷达》 雷达安全蚊子灵巧横七竖八苍蝇研究 推进模仿天线无线电波显示驾驶员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意料程度 超过神话腾云驾雾神仙愿望幻想纷纷 成就形容探索奥秘日益联系紧密 精神物质时代适用任何创造不断

10、《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反面 触角弯曲细小痕迹牢固休想 11、《蟋蟀的住宅》 住宅居住出名不光由于临时功夫 随遇而安住址优良并且现成大斤卧室才能专家成果修理平整大体清洁 假使工程强有力疲劳重要余下 12、《盘古开天地》 黑乎乎上升下降精疲力竭倒下血液 奔流不息汗毛茂盛雨露祖宗 14、《普罗米修斯》 人间悲惨情景自从危害得知消息 严厉敬佩悄悄归还请求坚定违抗 如此很心尖利愤愤不平敢于获得16、《风筝》 精心依然幸福凌空奔跑大惊失色踪影垂头丧气 17、《麻雀》 打猎野物猛烈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分明出生绝望尖叫身躯掩护幼儿搏斗 庞大怪物安然强大力量料到 18、《牛和鹅》

甚至故意扑打忙乱大概助成昏乱 结实汉子可笑无缘无故平白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老虎文艺表演班级露面角色比画 期待引起情节排练事到临头危机改变通情达理充分自信提示演技配角紧张等候后台哄堂大笑出场砸锅至今 20、《陀螺》 冰天雪地否则旋转奋力奋勇重整旗鼓况且兴趣质量得心应手责骂仍然风姿手舞足蹈恨不得挑战然而预料追求 摇头晃脑不动声色顽强自豪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严肃若有所思清晰抱负胸怀追问赞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疑惑表情忘怀果真非凡正当哭诉亲人原本指望撑腰 训斥围观不幸体会分量响亮 26、《西门豹治邺》 管理人烟新娘眼睁睁中心外地人口 迎接面如土色求饶收成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媒体设计思路: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要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策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制作课件,将烙饼的最优方法,练习题、授课中要点制成课件。在 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现出来。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接受学生反馈,增强直观性。 2.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平板进行学生练习及反馈,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平板电脑参与教学优化了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本节课通过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和平板电脑做练习的使用,帮助学生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5页内容。 廊坊市第八小学姜亚静 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 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 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就用这个学 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 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 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和对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烙饼问题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2.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是要讲究策略的! 板书课题:烙饼策略。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观察法,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

(1)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1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烙1张饼需要6分钟) 2.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 ?同位互说:你是怎样烙的?所用时间是多少? (2)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①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 ②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3)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比较: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4)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小结:一次烙两张,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同时烙)6分钟(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设问:小明一家3口人,如果妈妈要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下面我们在小组里做模拟烙饼实验活动,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同桌合作完成以下要求: (1)同桌合作,用学具模拟饼动手烙一烙。 (2)用自己的话把烙的过程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3)说完后,把你们设计的方案记录下来。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9分钟烙完3张饼的过程。板书烙饼过程 3.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课件出示。为什么9分钟的方法会比12分钟的方法节省3分钟? 学生交流质疑,最后得出: 保证锅里每次同时都有两张饼一起烙,只需要烙3次,所以节省了时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

1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2 走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

烙饼问题(教案+反思)

课题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 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先学导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陈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小红家解决关于烙饼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1.课件主题图出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每次最多能烙2张饼。) 问: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是什么意思?(烙一面会熟吗?要烙几面?)继续问: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可以烙1张,也可以是2张。)小红和妈妈每人都要一张饼,一共要几张?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 (2)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 请两个学生上台展示:

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总次数最短时间2 正1 反1 正2 反2 4次 12分钟 2 正1正2 反1反2 2次 6分钟(3)比较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更好,更快。找到最好的方法可以把这一种比较费时的方法淘汰掉了。(把不优化的那种淘汰掉,擦掉) 师:为什么两张饼用6分钟就可以烙熟了? 生:两张饼同时烙。 师:两张饼同时烙,烙了几次?最快烙了几分钟?(6分钟)(板书:同时。)为了最快烙熟,我们要保证锅里同时烙着两张饼,不让锅里空着。 2. 探究烙3张饼的最短时间: 爸爸也回来了,现在要几张饼?烙3张饼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独立思考: (1)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才能让全家尽快吃上饼? (2)想好以后拿出3张饼烙一烙。 (3)把烙的过程画在纸上。 小组合作要求: (1)你是怎么烙的? (2)用了几分钟? (3)比一比谁的方案最快吃上饼? (请需要12分钟生说自己的12分钟的烙法,并到黑板展示) 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总次数最短时间3 正1正2 反1反2 正3 反3 4次 12分钟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请9分钟的学生上台展示) 2 正1正2 反1正 3 反2反3 3次 9分钟师:大家注意一下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换了一张饼)你们更喜欢谁的方法?(第二个,比较快)为什么他只用了9分钟就能烙熟3张饼?(每次都烙2张饼)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最新整理)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5页的例2。 一、内容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烙饼知识的认识与经验上并不陌生,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探索兴趣浓厚,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于新知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

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烙饼问题》是把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烙饼,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烙饼方法的多样化,注重烙饼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对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进行了删改,把“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探究,找到最优化方案作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基于以上原因,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我采用了以生活中的情境图为铺垫,以情境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演绎、实践、观察、实验、推理、交流、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规律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让学生通过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寻找规律。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1、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

《烙饼问题》案例分析

《烙饼问题》案例分析 蒙自市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 陈蔓秋(李xx老师)教学片段: 师: 对这两种烙饼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两个同学的烙饼方法是一样的,我觉得第二种记录方法更简洁一些。 生2(补充): 我也觉得第二种记录方法很好,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烙2张饼和3张饼最省时间的方法了,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写那么具体,直接像他这样把5张饼分成2张饼和3张饼2组烙就可以了。 师(赞许): 你说的真好,可以简单的把5张饼分成2组,2张和3张,前面学的2张饼和3张饼的烙法我们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师: 那么照这样思考6张饼可以分成几组来烙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生3:我把6张饼分成2组,2+2+2,每组同时烙正反两面,共用时 6×3=18分。 生4:还可以把6张饼分成2组,3+3,用交替烙,共用时9×2=18分。 师: 这两种分组方法都是最省时间的吗?

生5: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能保证每次锅中放满两张饼,所以都是最省时的方法。 师(小结): 看来,这时两种方法都能保证锅里没有浪费的空间,所以烙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如果是7张、8张呢? 生6:7张饼可以分成2+2+3,8张饼可以分成2+2+2+2。 生7:我补充,2张烙的时候,每组同时烙正反两面;还剩下的3张就用轮换烙法。 师:9张、10张……更多张呢?你发现什么?有什么规律?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8:我发现当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可以2张地烙;当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先2张烙,剩下的3张用烙3张饼的轮换烙法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 案例评析: 1、在具体情境的反复比较中感受优化的思想 优化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优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理解、感受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而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只有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验与感悟。《烙饼问题》其核心就是优化,具体地说就是烙饼的锅的空间资源的最大利用。教学中设计的三个核心比较问题,始终抓住了优化这一核心思想,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反复比较中始终体会到只有把锅的空间占满,才能达到省时的目的。 第一次比较: 比较烙1张饼和烙2张饼为什么用时同样多。使学生理解锅里最多能烙2张饼,2张同时烙更省时间。 第二次比较:

【强烈推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暑假预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载尽 处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 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 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

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载尽处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 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 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 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拟人句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话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4.设问句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三、考试热点 1.《观潮》第3、4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第4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3.《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烙饼问题案例分析刘健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刘健 教材分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路,形成从多中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我力求在三方面有所突破: 1、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烙饼,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创造性使用教材,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利用和整合,从烙一个饼开始让学生想,知道烙的方法和所花时间,从而烙两张饼的方法,比较后得出要尽快就是始终让锅里有两张饼,形成一个连贯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发现过程,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充满探索、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圆纸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生字词汇总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生字词汇总 一、识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 2.走月亮 鹅卵俗跃穗埂烁 3.现代诗两首 巢苇罗眠霸占 4.繁星 昧坠怀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荚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6蝙蝠和雷达 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障荧屏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8.蝴蝶的家 避撼喧雀炊檐 语文园地二

驻蛀拄捐娟绢苞雹鲍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瑟缘降骚逊输 10.爬山虎的脚 均柄蜗曲萎 11.蟋蟀的住宅 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骤置抛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劈浊丈隆肢躯液 13.精卫填海 帝少曰溺返 14.普罗米修斯 斯惨盗败惩佩恕坚锁遭恶愤15.女娲补天 娲隆塌扎熄冶 语文园地四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第五单元

16.麻雀 嗅奈煞拯嘶哑庞 17.爬天都峰 级链攀相辫呵 第六单元 18.牛和鹅 谓拳捶襟膊瓶怖凭欺掐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囊露羡角殷豁撇霉亏哄拙唉砸踱20.陀螺 妩媚钉旋兵恨帅彻溃誉丑豪 语文园地六 韭芥芹蒜椒藕薯芋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塞秦征还琵琶杰项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范魏晰效淮惑斥 23.梅兰芳蓄须 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宁要妄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昔笋茅坑煌旦

第八单元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诸竞 26.西门豹治邺 豹芜娶媳巫绅旱徒吊淌凿溉 27.故事二则 拜桓侯肤敷剂髓纪标绩拴 语文园地八 纲授键谱阀砖综俱 二、写字表(250字) 第一单元 1.观潮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2.走月亮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6.蝙蝠和雷达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 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预设生成1: 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 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煮 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一一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弓I发探究欲望。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 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 理需求和认知规律。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_____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3、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4、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⑴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在题前横线上。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这些字是:____、____、____、____。 4、“藏” 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部,再查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 ()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7、选字填空: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梢竿叶】 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 A、成材迅速 B、无私奉献 C、用途广泛 D、默默无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