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统计学第1-5次实验内容

卫生统计学第1-5次实验内容

卫生统计学第1-5次实验内容

实验一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和列表原则;

2、掌握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统计表常见错误的纠正。

2、常用统计图的绘制。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地调查脾肿大和疟疾临床分型的关系、程度与血片查疟原虫结果列表

2.试根据下表资料绘制适当统计图形。

3. 根据下表分别绘制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并说明两种统计图型的意义。

某地某年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1/10万)

年龄(岁)男女40~ 4.4 2.1

45~7.2 3.3

50~7.3 4.5

55~ 6.9 5.5

60~19.3 6.7

65~50.2 16.4

70~68.5 12.5

75~86.2 19.9

80~97.0 15.2

实验二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平均数指标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

3、熟悉频数表和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制大样本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了解资料的分布规律;

2、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极差、标准差的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订。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地100例30-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g/dl )测定结果如下: 202 165 199 234 200 213 155 168 189 170 188 168 184 147 219 174 130 183 178 174 228 156 171 199 185 195 230 232 191 210 195 165 178 172 124 150 211 177 184 149 159 149 160 142 210 142 185 146 223 176 241 164 197 174 172 189 174 173 205 224 221 184 177 161 192 181 175 178 172 136 222 113 161 131 170 138 248 153 165 182 234 161 169 221 147 209 207 164 147 210 182 183 206 209 201 149 174 253 252 156

(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

(2)根据频数表计算均值和中位数,并说明用哪一个指标比较合适; (3)计算百分位数5P 、25P 、75P 和95

P 。 2、测得10名肝癌病人与16名正常人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如下表,试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滴度。

肝癌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 滴度倒数 正常人数

肝癌病人数

8 7

1

16 5 2 32 1 3 64 3 2 128 0 1 256

1 3、某地200例正常成人血铅含量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1)简述该资料的分布特征。

(2)若资料近似呈对数正态分布,试分别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估计该地正常成人血铅值的95%参考值范围。

表 某地200例正常成人血铅含量(μmol/L)的频数分布 血铅含量 频 数 累积频数 0.00~ 7 7

0.24~ 49 56 0.48~ 45 101 0.72~ 32 133 0.96~ 28 161 1.20~ 13 174 1.44~

14

188

1.68~ 4 192

1.92~ 4 196

2.16~ 1 197

2.40~ 2 199

2.64~ 1 200

实验三 t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掌握不同设计类型t检验的分析方法;

3、熟悉定量资料z检验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单样本t检验和u检验;

2、配对设计t检验;

3、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已知正常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均值为140g/L,今随机调查某厂成年男子60人,测其血红蛋白均值为125g/L,标准差15g/L。问该厂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男子是否不同?

2、某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12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下表,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有无不同。

表成人耳垂血和手指血白细胞数(10g/L)

编号耳垂血手指血

1 9.7 6.7

2 6.2 5.4

3 7.0 5.7

4 5.3 5.0

5 8.1 7.5

6 9.9 8.3

7 4.7 4.6

8 5.8 4.2

9 7.8 7.5

10 8.6 7.0

11 6.1 5.3

12 9.9 10.3

α抗胰蛋白酶含量

3、分别测得15名健康人和13名Ⅲ度肺气肿病人痰中

1

α抗胰蛋白酶含量是否不同?

(g/L)如下表,问健康人与Ⅲ度肺气肿病人

1

抗胰蛋白酶含量(g/L)

表健康人与Ⅲ度肺气肿患者α

1

健康人Ⅲ度肺气肿患者

2.7

3.6

2.2

3.4

4.1 3.7

4.3

5.4

2.6

3.6

1.9 6.8

1.7 4.7

0.6 2.9

1.9 4.8

1.3 5.6

1.5 4.1

1.7 3.3

1.3 4.3

1.3

1.9

4、某地对241例正常成年男性面部上颌间隙进行了测定,得其结果如下表,问不同身高正常男性其上颌间隙是否不同?

表某地241名正常男性上颌间隙(cm)

身高(cm) 例数均数标准差

161~116 0.2189 0.2351

172~125 0.2280 0.2561

实验四方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掌握不同设计类型方差分析的分析方法;

3、熟悉计量资料两两比较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3、两两比较的q检验及Dunnet-t检验。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

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0.5 U 1 U 2 U 3 U

36.8 40.0 32.9 33.0

34.4 35.5 37.9 30.7

34.3 36.7 30.5 35.3

35.7 39.3 31.1 32.3

33.2 40.1 34.7 37.4

31.1 36.8 37.6 39.1

34.3 33.4 40.2 33.5

29.8 38.3 38.1 36.6

35.4 38.4 32.4 32.0

31.2 39.8 35.6 33.8

2.为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肺脏的保护作用,将36只二级SD大鼠按性别、体重配成12个配伍组,每一配伍组的3只大鼠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损伤组与激素组,实验24小时后测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水平(g/L),结果如下表。问3组大鼠的总蛋白水平是否相同?

3组大鼠总蛋白水平(g/L)

配伍组对照组损伤组激素组

1 0.36 1.48 0.30

2 0.28 1.42 0.32

3 0.26 1.33 0.29

4 0.2

5 1.48 0.16

5 0.3

6 1.26 0.35

6 0.31 1.53 0.43

7 0.33 1.40 0.31

8 0.28 1.30 0.13

9 0.35 1.58 0.33

10 0.41 1.24 0.32

11 0.49 1.47 0.26

12 0.27 1.32 0.26

实验五χ2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2、熟悉不同类型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四个表卡方检验;

2、行×标卡方检验;

3、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某医师观察三种降血脂药A,B,C的临床疗效,观察3个月后,按照患者的血脂下降程度分为有效与无效,结果如下表,问三种药物的降血脂效果是否不同?

三种药物降血脂的疗效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

A 120 25 145

B 60 27 87

C 40 22 62

3、某医师按照白血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将308例患者分为两组,并按ABO 血型分类记数,试问两组患者血型总体构成有无差别?

308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型分布

组别 A B O AB 合计

急性组60 47 61 21 189

慢性组42 30 34 13 119

合计102 77 95 34 308

4、为研究某补钙制剂的临床效果,观察56例儿童,其中一组给与这种新药,另一组给与钙片,观察结果如表,问两种药物预防儿童的佝偻病患病率是否不同?

表两组儿童的佝偻病患病情况

组别病例数非病例数合计患病率(%)

新药组8 32 40 20.0

钙片组 6 10 16 37.5

合计14 42 56 25.0

实验六秩和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

2、熟悉不同设计类型秩和检验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Wilcoxin配对法);

2、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in两样本比较法);

3、完全随机设计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医院测定10名受试者针刺膻中穴前后痛阈的数据,见下表,试分析针刺膻中穴前后痛阈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10名受试者针刺膻中穴前后痛阈资料

编号针刺前针刺后

1 600 610

2 600 700

3 685 575

4 1050 600

5 900 600

6 1125 1425

7 1400 1350

8 750 825

9 1000 800

10 1500 1400

2. 8名健康男子服用肠溶醋酸棉酚片前后的精液中精子浓度检查结果如下表(服用时间3月),问服用肠溶醋酸棉酚片前后精液中精子浓度有无下降?

8名健康男子服用肠溶醋酸棉酚片前后的精液中精子浓度(万/ml)

编号服药前服药后

1 6000 660

2 22000 5600

3 5900 3700

4 4400 5000

5 6000 6300

6 6500 1200

7 26000 1800

8 5800 2200

3.雌鼠两组分别给以高蛋白和低蛋白的饲料,实验时间自生后28天至84天止,计8周。观察各鼠所增体重,结果如下表,问两种饲料对雌鼠体重增加有无显著影响?

两种饲料雌鼠体重增加量(g)

高蛋白组低蛋白组

83 65

97 70

104 70

107 78

113 85

119 94

123 101

124 107

129 122

134

146

161

4.测得铅作业与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μg/100g),问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是否高于非铅作业工人?

铅作业与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μg/100g)

非铅作业组铅作业组

5 17

5 18

6 20

7 25

9 34

12 43

13 44

15

18

21

5. 用V K3眼药水对近视眼患者作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作安慰剂,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如下表,试分析V K3眼药水对近视眼患者的治疗是否有疗效?

表V K3眼药水治疗近视眼患者的疗效观察

疗效V K3眼药水组生理盐水组

退步8 20

不变93 60

进步11 10

恢复 4 1

合计116 91

6.对正常、单纯性肥胖及皮质醇增多症三组人的血浆皮质醇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见下表,问三组人的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三组人的血浆皮质醇测定值(nmol/L)

正常人单纯性肥胖人皮质醇增多症

0.4 0.6 9.8

1.9 1.2 10.2

2.2 2.0 10.6

2.5 2.4 1

3.0

2.8

3.1 1

4.0

3.1

4.1 14.8

3.7 5.0 15.6

3.9 5.9 15.6

4.6 7.4 21.6

7.0 13.6 24.0

《卫生统计学II》(专升本)学习指导

《卫生统计学》(本)学习指导 刘仁权 (Liurq@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9016011.html,、64286391) 一、课程总说明 (一)课程介绍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药卫生工作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 卫生统计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分支,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作为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卫生统计学已逐渐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所认识、所接受,并广为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培养运用这些知识,对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能力。 (二)教材、光盘和计算器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都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好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并准备一个计算器或使用计算机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 1.课件光盘: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多媒体网络课件《卫生统计学》光盘2张,主讲:刘仁权。光盘中是按教材《医学统计学》(第4版,主编:马斌荣)第一章至第十章内容详细讲解的全程授课视频录像。 2.现在指定教材:《医学统计学》(第6版)主申:马斌荣,主编:李康、贺佳;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本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说明:课件光盘是以前录制的,当时的教材是《医学统计学》(第4版),现在已经没有第4版教材出售了,同学们现在拿到的教材是第6版。不过两版教材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换了例题的数据,但解题过程完全相同。 同学们要注意,本课程比较难,大家要认真观看我教学光盘中的讲课录像,安照光盘的顺序和内容,对照教材学习。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的表格是课件光盘、第6版教材内容的比较。

卫生统计学简答、分析、计算题

1. 为实验"736"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将长出黄豆大肉瘤的小白鼠16只随机地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736",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0天后取瘤称重,结果如下表所示。欲比较"736"对肉瘤S180是否有抑制作用,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对照组 给药组 2. 甲院收治肝癌238例,观察期间死亡88例;乙医院同期收治54例,死亡18例。欲比较两院肝癌病死率有无差别,可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3.某作者根据以下资料认为乌鲁木齐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贵阳低,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住院病人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地区住院人数贫血例数患病率(%) 乌鲁木齐 20611 53 贵阳 31860 137 4.下表中的资料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某医院各科病死率 科别患者数死亡数病死率(%) 外科 1500 180 内科 500 20 传染科 400 24 合计 2400 224 5.检验血磷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其中,乙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现用甲、乙两法检测相同的血液样品,所得结果如下表。检验甲乙两法检出血磷是否相同,用何统计方法 样本号 1 2 3 4 5 6 7 乙法 甲法 6.某地1968年与1971年几种主要急性传染病情况如下表。某医师根据此资料中痢疾与乙脑由1968年的%与%分别增加到1971年的%和%,认为该地1971年痢疾与乙脑的发病率

升高了,值得注意!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1968年 1971年 病种 病例数%病例数% 痢疾 4206 3079 麻疹 2813 1465 流脑 1650 824 乙脑 327 310 白喉 524 256 合计 9520 5934 7.对某地200名20岁男子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是:身高均数为厘米,标准差为厘米;体重均数为公斤,标准差公斤。有人据此资料认为:由于体重的标准差大于身高的标准差,所以该地20岁男子体重间的变异程度比身高的变异程度大。你认为这样分析对吗 8.某地抽样调查144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万/立方毫米), 此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现计算其均数为(万/立方毫米),标准差为(万/立方毫米),标准误为(万/立方毫米), 故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为(万/立方毫米); 上限为+×4 =(万/立方毫米)。该分析正确否为什么 9.某单位对常住本市5年以上,从未接触过铅作业,也未服过含铅药物或其它重金属,饮用自来水,无肝、肾疾患及贫血,近日未使用利尿剂的健康成年,用乙酸乙酰法测24小时尿δ-ALA的含量,如何制定95%参考值范围 δ-ALA - 合计 (mg/L) 17 85 61 25 30 11 3 0 3 1 249 10. 345名感冒病人病程天数分布如下: 病程 1 2 3 4 5 6 7 8 9 10-14 15-19 20-24 ≥25 人数 3 21 24 52 33 47 32 30 22 56 15 8 2 如用统计图表示最好用什么统计图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statistics)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2.▲总体(population)用来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例如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年人;某地的所有小学生。可分为目标总体和研究总体。若试图对某个总体下结论,这个总体便称为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它称为研究总体(study population)。需要谨慎的是,就研究总体所下的结论未必适用于目标总体。 3.▲样本(sample)是指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获取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sampling)。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学的结论从来就不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能不能成功地达到从样本推断总体的目的,关键是抽样的方法、样本的代表性和推断的技术。 4.▲同质(homogeneity)是指同一总体中个体的主要性质相同。 5.▲变异(variation)是指同质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6.▲变量的类型 二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或名义变量 定性变量多分类变量 变量有序变量或等级变量 定量变量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 变量的转化: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即由信息量多的向信息量少的类型转化,如:定量有序分类二值 7.▲参数(parameter)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参数的大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常数,不会发生变化,然而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通过样本资料来估计,如总

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 8.▲统计量(statistic)又称样本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指标,是由观察资料计算出来的,如样本均数 X,样本标准差S。 统计学的任务就是依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 9.▲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概率是参数,频率是统计量;频率总是围绕概率上下波动。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0.05时,即P≤0.05,统计学习惯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10.▲误差:表示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或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呈现倾向性偏大或偏小现象,是可以避免的;而随机误差,是非人为偶然因素所致,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增大样本量等措施使其减小。 11.因果与联系:存在联系未必有因果关系,需排除虚假关联、间接关联。大多数观察性研究,单靠统计学分析只能考察变量之间的联系,难以证明因果关系。

卫生统计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统计学的概念P1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情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 2.卫生(医学)统计学的主要步骤P3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选择、判断)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P4 同质(homogeneity):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称之为同质或具有同质性。 变异(variation):将同质个体的某项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的集合。 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称为样本含量。 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一般是未知的,常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statistic):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称为统计量,常用拉丁字母表示。 变量(variable):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或属性称为变量。 抽样研究(sampling research):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抽样研究。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资料(data):变量值的集合称之为资料。 ★4.资料的分类P4 (1)定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2)定性资料:亦称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一般无度、量、衡单位。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种资料: 1)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包括:①二项分类资料;②无序多项分类资料 2)等级资料:亦称有序多分类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特征或属性的程度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的特点P7 (1)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与实验研究主要的区别) (2)不能随机分组 (3)很难控制干扰因素 (4)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卫生学》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实验指导

实习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及图表制备 一、目的要求 1、正确理解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拟制调查表,整理表的统计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重点学会如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正确绘制图表。 二、时间2学时 三、内容 (一)统计表 1、按下题要求自制调查卡片一份,某医师想观察胎盘娩出方式与人工流产史的关系,须要统计项目是人工流产史(流产胎次)和胎盘娩出方式(包括自娩、人工剥离和子宫切除),请你帮他拟制调查卡片,以便调查登记。 总例数:252例 自娩:176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1次者34例,有2次者1例,无人工流产史者141例。人工剥离:75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1次者17例,2次者6例,3次者1例;无人工流产史者51例。 子宫切除:1例。该例为植入性胎盘,既往无人工流产史。 2、按下题要求编制统计表 某研究者研究文化活动与老年人生活满意率的关系,调查了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老年人306人,对生活满意者有219人,不经常参加文化活动者246人,对生活满意者有159人。 (二)统计图 1、对以下资料绘制适当统计图 (1)某年某地儿童近视情况: 年龄8 9 10 11 12 13 14 15 人数100 150 120 110 120 130 100 120 近视人数20 32 28 25 30 38 40 58 (2)某年某地某病按月发病人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病人数9 8 14 26 32 43 45 45 40 18 12 10

(3)两种气管炎病人疗效比较 分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单纯型60985112 喘息型23836511 2、以下表资料绘成下面的统计图,你有何意见?试根据资料性质选择正确的统计图表示。 1955年某地几种传染病的病死率 传染病病死率(%) 白喉10.9 流行性乙型脑炎18.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1.0 伤寒与副伤寒 2.7 痢疾 1.2 脊髓灰质炎 3.4 1955年某地几种传染病的病死率 3、根据下面资料绘成的图是否恰当,如不当,请改制。 某年某地3~4岁儿童急性传染病构成 传染病例数% 猩红热2920 36.5 麻疹2640 33.0

卫生统计学第01章 绪论

第01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学是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collection)、分析(analysis)、解释(interpretation)和表达(presentation),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第四版教材中概念: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医学统计资料的来源与分类 基本概念: 【变量及变量值】※:研究者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特征称为变量,变量的测得值叫变量值(也叫观察值),也称为【资料】。 ①定性变量分为:分类变量(无序分类变量)或名义变量包括:多分类变量、二分类变量 有序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或等效变量 ②定量变量分为:离散型变量(有缝隙):只能取整数值 连续型变量(无缝隙):在实数轴上是连续的 按变量值的性质可将资料分为:定性资料定量资料 1.【定性资料】(分类资料、分类变量) 定义: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特点:①没有度量衡单位②多为间断性资料(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 2.【定量资料】(计量资料、数值变量) 定义: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 特点:①表现为数值大小②有度量衡单位③多为连续性资料(通过测量得到)3.【等级资料】(有序变量) 定义: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特点:①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②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第三节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研究对象,其实测值的集合。 2.随机抽样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需要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具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样本中)。 3. 同质与变异 【同质】: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称同质或同质性; 【变异】: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4. 误差 【误差】: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指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抽样误差】:由于抽样原因造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别。(举例) 特点:有抽样发生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统计上可以计算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抽样误差。 减少抽样误差的方法:

预防医学卫生学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成分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2.限制氨基酸:在人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各种氨基酸要有适宜的比例,如果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称这种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 3.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5.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相关疾病按发病机制分为三种类型:热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6.同质:指观察单位或观察指标受共同因素控制制约的部分 7.变异:在同地区,同年份,同年龄,健康男童的同质的基础上,测量得到个体的身高值却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这种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8.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9.均数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或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 10.直线相关系数:亦称Pearson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变量间直线相关的密划程度与方向的统计指标 11.偏倚:即系统误差,在研究或推论中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其真实值。 12.暴露:是指研究对象(病例和对照)具有某种可疑与患病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过某种可疑与患病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13.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

卫生统计学第1-5次实验内容

卫生统计学第1-5次实验内容 实验一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和列表原则; 2、掌握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统计表常见错误的纠正。 2、常用统计图的绘制。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地调查脾肿大和疟疾临床分型的关系、程度与血片查疟原虫结果列表 2.试根据下表资料绘制适当统计图形。 3. 根据下表分别绘制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并说明两种统计图型的意义。 某地某年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1/10万) 年龄(岁)男女40~ 4.4 2.1 45~7.2 3.3 50~7.3 4.5 55~ 6.9 5.5 60~19.3 6.7 65~50.2 16.4 70~68.5 12.5 75~86.2 19.9 80~97.0 15.2

实验二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平均数指标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 3、熟悉频数表和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制大样本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了解资料的分布规律; 2、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极差、标准差的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订。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地100例30-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g/dl )测定结果如下: 202 165 199 234 200 213 155 168 189 170 188 168 184 147 219 174 130 183 178 174 228 156 171 199 185 195 230 232 191 210 195 165 178 172 124 150 211 177 184 149 159 149 160 142 210 142 185 146 223 176 241 164 197 174 172 189 174 173 205 224 221 184 177 161 192 181 175 178 172 136 222 113 161 131 170 138 248 153 165 182 234 161 169 221 147 209 207 164 147 210 182 183 206 209 201 149 174 253 252 156 (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 (2)根据频数表计算均值和中位数,并说明用哪一个指标比较合适; (3)计算百分位数5P 、25P 、75P 和95 P 。 2、测得10名肝癌病人与16名正常人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如下表,试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滴度。 肝癌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 滴度倒数 正常人数 肝癌病人数 8 7 1 16 5 2 32 1 3 64 3 2 128 0 1 256 1 3、某地200例正常成人血铅含量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1)简述该资料的分布特征。 (2)若资料近似呈对数正态分布,试分别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估计该地正常成人血铅值的95%参考值范围。

《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补充选择题】 A型题 1.统计资料的类型可以分为 A 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B 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 C 正态分布资料和离散分布的资料 D 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 E 二项分布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 2.下列符号中表示参数的为 A S B u C D t E X 3.统计学上所说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其取值范围为 A P≤1 B P≥1 C P≥0 D1≥P≥0E1>P>0 4.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的含义是 A 指的是发生概率P≤0.5的随机事件 B 指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C 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一般指P≤0.05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E A和C正确 5.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 均数、几何均数、变异系数 B 均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间距 C 均数、变异系数、几何均数 D 均数、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 E 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6.关于频数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分为10个组段 B 每一个组段必须组距相等 C 从频数表中可以初步看出资料的频数分布类型 D 不是连续型的资料没有办法编制频数表 E 频数表中的每一个组段不一定是半开半闭的区间,可以任意指定 7. 关于偏态分布资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B负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C 偏态分布资料频数分布左右不对称 D 不宜用均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E 不宜用变异系数来描述其离散程度 8. 对于一个两端都没有确切值的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几何均数 B 均数 C 方差 D 中位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9.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A 对于同一个资料,其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 B 标准差一定大于0 C 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可能大于均数,也可能小于均数 D 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E 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 10. 下列关于标准差S和样本含量n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减小 B 同一个资料,即使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也不能确定S一定减小 C 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增大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E 以上说法均错误 11. 用下列哪两个指标可以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 A 均数和中位数 B 中位数和方差 C 均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D 均数和标准差 E 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12. 下列哪个资料适宜用几何均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偏态分布的资料 B 对称分布的资料 C 等比级数资料 D 一端不确定的资料 E 正态分布资料

卫生统计学作业答案

《卫生统计学》第1次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 C )。 A )研究对象的全体 B )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 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 )随意收集的一些观察对象 2.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测量误差 C )抽样误差 D )随机误差 3.欲了解某市某年所有三级甲医院的病床数,该市每个三级甲医院就是一个( B )。 A)有限总体 B )观察单位 C )无限总体 D)观察值 4.下面的变量中哪个是数值变量( B )。 A)每个病人就诊的科室 B)每个病人就诊的次数 C )每个病人就诊的疾病 D )每个病人就诊的医院 5.用某年全市的出生数和婴儿死亡数计算婴儿死亡率,这种方法是属于( C )。 A )抽样研究 B )参数估计 C )统计描述 D )统计推断 6.医学人口统计应属于卫生统计学中的哪部分内容( C )。 A)卫生统计学基本原理 B )卫生统计学基本方法 C)健康统计 D )卫生服务统计 7.下面哪一种统计资料的来源不属于经常性的资料( D )。 A )统计报表 B )门诊病例 C )出生报告卡 D )调查问卷 8.5人的血清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则平均滴度是( B ). A )1:40 B )1:80 C )1:160 D)1:320 9.某组资料共5例, 1902 =∑x ,30=∑x ,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D ). A )6,1.9 B)6.33,2。5 C )38,6.78 D )6,1.58 10.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呈偏态.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 C )。

《卫生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答:某人打靶100次,中靶次数少于等于5,那么该人一次打中靶的概率≤0.05,即可称该人一次打中靶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可以视为很可能不发生。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1、调查研究有何特点? 答:(1)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2)不能随机分组(3)很难控制干扰因素(4)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2、四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2)系统抽样:优点是易于理解、操作简便,被抽到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抽样误差较单纯随机抽样小;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偏性或周期性变化。 (3)分层抽样:优点是抽样误差小,各层可以独立进行统计分析,适合大规模统计;缺点是事先要进行分层,操作麻烦。 (4)整群抽样:优点是易于组织和操作大规模抽样调查;缺点是抽样误差大。3、调查设计包括那些基本内容?答:(1)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2)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3)选择调查方法和技术(4)估计样本大小(5)编制调查表 答:(1)分析项目直接整理计算的必须的内容;

(2)备查项目保证分析项目填写得完整和准确的内容;(3)其他项 目大型调查表的前言和表底附注。 第三章实验设计 1、简述实验设计的特点。 答:(1)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2)受试对象可以接受何种处 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2、简述一般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则。 答:(1)受试对象能从临床试验中受益(2)受试对象具有代表性(3)受试对象具有依从性(4)受试对象可以是志愿者。 3、什么是混杂因素?设计时怎样控制混杂因素? 答:混杂因素是指影响实验效应并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的非处理因素。可以通过采取排除、平衡、或标准化的办法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4、 什么是随机化?怎样实现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答:随机化就是使样本具 有较好的代表性,使各组受试对象在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方面具有较好的均 衡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一般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或统计软 件包来实现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 答:(1)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众数、调和数等。 答:(1)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在均数处最高;(2)以均数为中心左右 对称,且逐渐减少;(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和;(4)曲线下的面 积分布有一定规律。 答:动态数列(dynamicerie)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名解问答重点-卫生统计学6-(1)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参数:能统计计算出来描述总体的特征量,即总体的统计指标。 2.总体:根据研究目确实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 3.同质: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试验因素相同被称为同 质。 4.变异: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被称为变异。 5.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 6.统计量:由观察资料计算出来的量,即样本的统计指标。 7.概率: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概率的统计定义:在一 定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nA为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如果随着n逐渐增大,频率nA/n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p附件,则数值p 称为事件A在该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8.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或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 异。 二,问答题。 1.统计学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它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以及表达数据。 2.总体与样本的区别与关系? 答:区别: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联系:如果样本的均衡性较好,就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 3.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防止抽样误差吗? 答:一,个体差异引起;二,抽样方法引起。抽样误差不能防止,但可以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4.何为概率及小概率事件? 答: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nA为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如果随着n逐渐增大,频率nA/n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p附件,则数值p称为事件A在该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小概率事件是指习惯上将P《=0.05或P《=0.01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名词解释1.频数:对一个随机事件进行反复观察,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被称 为频数。 2.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3.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 4.中位数:是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次局中的 那个数。 5.几何均数:变量对数值的算数均数的反对数。 6.四分位间距:百分位数P75和百分位数P25之差。 7.正偏态分布:偏态分布是相对于正态分布而言的,如果频数分布的高 峰向左偏移,长尾向右侧延伸为正偏态分布也叫右偏态分布。 8.负偏态分布:偏态分布是相对于正态分布而言的,如果频数分布的高 峰向右偏移,长尾向左延伸则成负偏态分布,也叫左偏态分布。 9.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标准差 与平均数的比值来表示。 二,问答题。 1.描述数值变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常见的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相同点:算数均数和 中位数都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不同点:几何均数适用于可经对数 转换为对称分布的资料;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常用于描述 偏锋分布的资料。 2.描述数值变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答:常见的包括:极差、四分位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适 用范围相同点:极差和四分位间距可用于各种资料的分布;方差和标 准差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资料。不同点:极差易受样 本含量的影响,很不稳定;四分位间距特别适用偏锋分布资料;变异 系数适用于量纲不同的变量间,或均数差异较大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 比较。 卫生统计学课本第二章习题,第3题答案 该资料最大值为一不确定值,根据此特点,宜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 距进行统计描述。M=16.5〔天〕;P25=15〔天〕;P75=20〔天〕;Q=20-15=5〔天〕。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名词解释 1.率: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 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2.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 分观察单位总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3.相比照:是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 几倍或几分之几。 4.人口金字塔:是将人口的性别和年龄资料结合起来,以图形的方式表 达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它以年龄为纵轴,人口数构成为横轴,左 侧为男,右侧为女而绘制的两个相对应的直方图,可以分析过去人口 的出生死亡情况以及今后人口的发展趋势。 5.标准化率:寻找一个统一的分布作为标准组,然后每个比较组均按该 分布标准计算相应的率,所得到的率是相对于标准组的,故称为标准 化率。 6.标化死亡比:实际死亡人数与期望死亡人数之比。 7.期望寿命:指0岁时的预期寿命。一般用“岁”表示。即在某一死亡 水平下,已经活到X岁年龄的人们平均还有可能继续存活的年岁数。 8.动态数列:按时间顺序将一系列统计指标〔可以为绝对数,相对数或 平均数〕排列起来,用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 势。 三,问答题 1.请说明频率型指标与强度型指标的主要区别? 答:主要区别:指标的解释不同,频率型指标是表示事物内部某个组 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或指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强度型指标是指 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 2.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 答:采用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某因素的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3.请比较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不同。 答: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活过的总人 年中,新发生的某病病历数,其分子是新病历数,分母是总人年数;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先患某种病的人数,通 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其分子 包括新旧病例数,分母是受检总人数。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内,发病 率和患病率有密切关系,两者与病程〔D〕的关系是:PR=IR×D。 4.请比较死亡率与病死率的不同。 答: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分子是一样的,均表示因某病死亡的人数,但 死亡率的分母是总人年数,侧重反映发生的强度,或单位时间内死亡 的概率;病死率的分母是患某病的人数,反映疾病死亡的概率。 5.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答:1.理解相对数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2.频率型指标的解释要紧扣 总体和属性;3.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4.正确地合并频率 〔强度〕型指标;5.相对数间的比较要具备可比性;6.对相对数的统 计推断。 6.应用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答:1.标准化的应用范围很广,适用于“某事件的发生率”可以是治 愈率,也可以是患病率,还可以是发病率、病死率等。当某个分类变 量在两组中分布不同时,这个分类变量就成为两组频率比较的混杂因 素,标准化法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个混杂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二,问答题 1. 依次写出箱式图中涉及到的各个取值。 答: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极大值、P75、中位数、P25和极小值。 2. 直方图中各矩形的高度等于频数〔或频数〕,对吗? 答:对于各组距相等的情形,该说发是对的。假设某些组段的组距与多 数阻段所取组距不同时,例如前者是后者的k倍,则该不等距组段的高 度为频数〔频率〕除以k。确切地说,组段对应的面积等于频数〔频率〕。 3.统计表的列表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二是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4.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线图的纵轴尺度为算术尺度,用以表示某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半对数线图的纵轴尺度为对数尺度,用以表示某指标随时间的增长或 减少速度。 第五章常用概率分布 一,名词解释 1.正态分布:是一种很重要的连续型分布,以均数为中心,左右两侧对 称,靠均数两侧的频数较多,离均数越远,频数越少,形成钟形分布。 2.Poisson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用以在单位时间、空间、面积等 的罕见时间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3.二项分布:对只有两种互斥结果的离散型随机事件的规律性进行描述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1、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①设计;②收集资料;③整理资料;④分析资料 3、分析资料是根据研究目的计算有关指标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选择适当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过程。统计分析包括: ①统计描述:是指选用统计指标、统计表或统计图等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 行测定和描述 ②统计推断:是指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由已知的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4、(1)①同质:在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我们就称之为同 质,或具有同质性 ②变异:我们将同质个体的某项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2)①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的集合。若总体明确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且包含有限个观察单位,称为有 限总体。若总体没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且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是无限的或几乎是不可 能准确计数的,称该总体为无限总体 ②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 (3)①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 ②统计量: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称为统计量 (4)①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需要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或属性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或属性称为变量。变量的观察值或测量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 ②资料:变量值的集合称为资料。资料可分为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又称分类资料) 两类。定性资料又可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5)①抽样研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抽样研究 ②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产生抽样误差的根源在于个体变异,由于个体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抽 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统计学方 法估计其大小 (6)概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度量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统计学中习惯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 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视为很可能不发生。 5、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 6、调查研究又称为观察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②不能随机分 组;③很难控制干扰因素;④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7、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抽样比例可划分为全面调查以及抽样调查;根据调查时间可分为 横断面(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抽样概率可划分 为概率抽样调查及非概率抽样调查 8、常用的抽样方法: ①单纯随机抽样: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统一编号,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统 计软件或抽签等方法之一的随机抽取n(样本大小)个编号,由这n个编号所对应的n个 观察单位构成研究样本 ②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事先将总体内全部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 距分隔成n(样本大小)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含m个观察单位;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从中随 机抽出第i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m机械在第2部分、第3部分直至第n部分内各抽出 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卫生统计学重点整理-预防医学

1.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状况以及卫生 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 2.同质(homogeneity):在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称为同质的。 否则称为异质(heterogeneity)的或者间杂的。 3.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之间的差别称为变异。[没有个体变异,就没有统计学!] 4.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 6.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 7.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特点:未知、唯一,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均 数、总体率等。 8.统计量(statistic):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特点:已知、不唯一,拉丁字母 表示,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 9.变量(variable):研究者需要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或属性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 征或属性称为变量。 10.变量值(value of variable):变量的观察值或测量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ed value)。 11.资料(data):变量值的集合称之为资料。 12.定量资料(quantitative data):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特点:一般有度、 量、衡单位,一般属连续性资料。 13.定性资料(qualitative data):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特点: 一般无度、量、衡单位,一般属于离散型资料。可进一步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14.计数资料(count data):将观察单位按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 得的资料。可进一步分为二项分类资料和无序多项分类资料。 15.等级资料(ordinal data):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特质或属性的程度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 各组观察单位所得的资料。各属性之间互不相容且有程度的差别。 16.抽样研究(sampling research):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 研究方法。 17.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样本统计量 之间的差异。 18.概率(probability):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度量。通常用P表示。大小 介于0与1之间,即0≤P ≤1。 19.小概率事件:医学研究中,将概率小于等于0.05或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20.小概率原理:并不表示不可能发生,但在某一次试验中,是不会发生的。

华北理工《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72学时)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72学时) 《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主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它是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尤其是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中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应用科学。它既是学生学好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做好毕业课题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走出校门后从事预防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科研工作的基本功。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问题,正确选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达到能应用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专业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教学中应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卫生统计学教学分理论课教学、讨论与实习两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对学生有三种要求,即: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掌握部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熟悉内容教师要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内容教师可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医学检验、麻醉、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等专业

教材版次及主要参考书目: 1 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2 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3 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4 徐勇勇主编,《医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