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就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几方面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培养能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一、教学目标改革:

1、树立“能力本位”观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以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熟练运用文字处理及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3)、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4)、软、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处理能力;

(5)、检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6)、常用软件的安装、系统的调试和使用能力;

(7)、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利用Internet浏览、检索信息、文件下载,收发E-mail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着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围绕“动”字展开工作,即教学生动、学习主动、沟通互动。使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树立全新观念,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终身教育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根据硬、软件的发展,课程内容尽量“新”。

目前中等职校的计算机教育可分三个层次:

(1)、计算机基础课程

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在信息社会里更好的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网络、多媒体、办公自动化和互联网的使用常识等;

(2)、计算机技术课程: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软硬件技术,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

让学生掌握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这几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材时,应遵照“广泛优化、偏重应用,应用课程追踪先进”的原则,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应该选购最新的教材,安装最新软件,了解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和体会。

2、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来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所谓整合,不是把有关内容机械地拼接,而是根据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中职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

3、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这一类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在设计和制定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中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

三、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民主教育的特征:富有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强调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式进行改革。

1、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已经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多元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于"情景创设" 、 "主动探索" 、 "协作学习" 、 "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2、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点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学生由于兴趣所在,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特有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差生不听课,好学的学生也不听课。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行分层施教,效果较好。将起点和能力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不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存在着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实行因人施教。

3、推行互动式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法,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学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互动”可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在教学中,应将三个方面的互动相互联系并综合应用,而不应片面地孤立某一种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找到他们恰当的学习起点,建构最适应他们需求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到动,可以互取所长,学习新知,发现新知,弥补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操作课中效果很好。

四、教学评价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多数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或者操作考试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符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由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来源,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

1、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习内容也要关注非学习内容。

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等同于考核,视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我的学生每次训练都有成绩登记,我将其作为期末成绩的40%。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无论考核或训练,都以上机实践为主,笔试这样的考核只作为考核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也列入评价内容中。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在评价学生时,不再以我个人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成绩评定的唯一参考,而将学生本人与同学的意见也列入参考范围。这样,评价更具全面性,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有创造性的认识、发现和行为便及时的给予其鼓励。

时代的发展对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需要日显急迫。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

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结) 从2001年开始计算机公共教学改革与实践到现在,4年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环境、考试形式、考试手段等许多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涉及了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学科不同、生源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快,社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对计算机公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在高等学校对计算机公共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和实践的思路,提出公共教学建设的目标、规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计算机公共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将计算机公共课程建设为高等学校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学科融合、知识结构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建设目标,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公共教学建设的基本规划是: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人们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建立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结构。找出通用的知识模块构成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内容。根据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创新能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1)实现模块化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理论和技术知识模块化,在强调操作的同时,加强基本技术和理论的讲解,即贯彻What+How+Why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操作技能,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打好基础。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计算机公共教学知识模块划分见表一。 表一计算机公共教学1+X知识模块划分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在这种形式下,给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挑战。本文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提出差异化教学,其次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再次要求课堂习题能起到很好的岗位衔接作用。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1引言 20世纪末,国际高教界都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国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的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许多高校也逐步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衔接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的真实环境,完成具有岗位应用特色的习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相关领域模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讲并做相应的习题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主动思考,不会迁移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匹配。为了更好地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也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下面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材不能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发展得非常快,硬件在不断升级改进,软件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通常我们使用的教材都至少是两三年前编写的,里面的有些内容就落伍了。虽然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并不要求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但是主流信息应保持更新,教材过于陈旧影响学生对知识判断。 2.2教学习题陈旧 每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变化不大,甚至没变化,因此教学中的习题,不及时更新也能应对基本的教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都不同,现在的学生(年龄在1997年左右)对几年前的习题内容一点也不感兴趣,没有共鸣,他们只会觉得枯燥无趣,提不起兴趣,也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反映考完计算机等级考试后,在实际应用中要用WORD、EXCEL、PPT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 2.3 学生的差异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韦量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0期 摘要: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53-01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但总体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却很大。纵观人才市场,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然而各类IT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陆续输送大量计算机人才;招聘网站IT职位的招聘更是持续火爆,供不应求。为什么高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不再受青睐,甚至毕业后需要参加培训机构“重修”?这种情况反映了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不适应性。为提高计算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必须深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这一方面来说就是由课程体系体现出来。专业课程体系是单个专业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结的有机整体,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就业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学科化比较明显,是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简化版。在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岗位适应期较长,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在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增设和减少。我们应本着“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企业技术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建立,而不是仅仅由学校老师开研讨会建立起来。以这种“闭门造车”方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可能达到企业需求,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应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企业岗位群需求,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

计算机教学教研年终工作总结

计算机教学教研年终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计算机教学教研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特意为您整理如下,希望您可以仔细阅读噢。 计算机教学教研年终工作总结【一】一年来,计算机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牢牢把握教学、统考(高考)、服务这三项重点工作,努力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学期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现在我组共有5位成员,加上李云玉教师,我们计算机办现共有6人,形成了“和谐、向上、务实、有为”的团队精神,共同努力工作,相互提携,“一人有难大家帮”,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如黄奇玉老师在期初通过努力,中了市职教所关于“项目教学法”公开课的标,在长达15周的教学工作中,我组每位成员积极出谋划策,通过多次事先听课、评课、改课,使黄奇玉老师在第17周的市招标课中能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顺利完成上课任务。这这本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牢牢把握三项重点工作,狠抓常规,提高效率。 年初,我们根据各科会考及高考要求,扎实开展缺漏补差工作;保障学校两个机房的正常运转,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本组的三项重点工作。

一如既往地狠抓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加强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提倡互相听课,并积极参与议课,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鼓励发挥各自所长,尤其在专业技能方面形成优势互补。 各备课组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资料、统一进行测试,针对存在问题共同商讨对策,群策群力,共同进退,努力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做好传帮带工作。 三、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在教导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教研组活动正常,每位老师都进行了至少1次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我组都组织了公开课的备课和课后评议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课题组期初安排的计划,我们认真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每人至少开一次课题研究课,并把相关的资料都及时上传至教科研网。积极撰写论文,形成研究结论性文字。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3、如何促进差生的学习进步有待思考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需要大量掌握具有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劳动者。本文主要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就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几方面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 标签:计算机教学改革培养能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职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二、教学目标改革 1.树立“能力本位”观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以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计算机工作总结(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计算机工作总结

计算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xx中学xxx 怀着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一个学期已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上学期的工作作一总结,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一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担任初一年级十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报、信息技术奥赛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 第2 页共24 页

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并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例如月考分数登统汇总,学生评教师分数排名等。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缺席过一次,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在下一学期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做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电脑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计算机工作总结 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有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开展教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

附件: 郑州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所在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级别资助金额(元)1校长办公室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研究与实践申长雨重点10000 2校长办公室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宋毛平重点10000 3校长办公室培养新世纪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崔慕岳重点10000 4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秦树理重点10000 5教务处多校区运行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姜建设重点10000 6教务处高校教学支撑与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王晓全重点10000 7教务处实践教学运行网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吕文戈重点10000 8教育学院《毛泽东思想概论》精品课建设周文顺重点10000 9文学院《当代台湾文学新编》教材建设樊洛平重点10000 10商学院证券投资学耿志民重点10000 11历史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元典导读系列课程建设王星光重点10000 12信息管理系面向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臧国全重点10000 13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康建明重点10000 14外语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钱建成重点10000

序号所在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级别资助金额(元)15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宋建国重点10000 16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研究龙京红重点10000 17法学院新兴学科——竞争法学教材建设研究吕明瑜重点10000 18法学院21世纪国家级精品课程经济法教材体系建设程宝山重点10000 19体育系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探索与模式构建赵子建重点10000 20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施学忠重点10000 21基础医学院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董子明重点10000 22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融合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薛长贵重点10000 23基础医学院《基础神经生物学》教材建设张朝重点10000 24基础医学院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郑红重点10000 25药学院综合性大学药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张振中重点10000 26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统筹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文建国重点10000 27护理学院加强校外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杨培常重点10000 28数学系《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精品课程建设李梦如重点10000 29数学系《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王长群重点10000 30化学系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刘蒲重点10000 31化学系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廖新成重点10000

浅谈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2008-12-25 16:17:14 【摘要】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特点,结合学校近年来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从教师如何应对计算机课程改革,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以及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创新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的职能正在悄然改变。未来的大学校园将成为信息化校园,这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这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又给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点 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大调整,而且要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改革: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四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进入大一下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从而使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学时数改革:见机房课表和教学任务书 三、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2008年成立公共课部,对全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统筹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推进课程组建设,成立了四个课程组; ●在学生意见反馈上,利用教学管理QQ群和院系联系人制度保障 信息的沟通和教学中问题的处理; 四、教学师资力量: ●要求全院教师、特别是副高以上的教师带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引导尽量多的优秀专职教师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校其他部门,挑选、聘用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在职员工,作为 兼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 ●聘用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严格把关。坚持试讲制度, 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聘。 五、考核形式改革: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学生作业提交方式改革:教师在服务器建立班级账户,学生通 过局域网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课内无法完成作业可以在其他时间补交。见实验档案文件夹。 七、课程建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中,《计算 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已经通过校级精品课程验收;《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经成功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程序设计基础》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八、教材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 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2007年),组织有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并紧跟社会需求,每三年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文章从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入手,研究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同时对计算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先进教学计划,如ACM IEEE-CS 计算机教学计划2001(主席PJ.Denning) ,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九个科目(如算法与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等)。对实际工作中的研究、开发、应用归纳为三个过程:理论、抽象和设计。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处理基础理论与使用计算机之间、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发现传统教育思想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现代教育思想则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中。为此,我们需要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1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网页技术、WINDOWS高级编程、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网络研究方向,可选择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信息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对于一些主要课程,都可设置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有条件可以安排一年左右的时间进公司、企业实习锻炼。 2 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2.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它们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就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几方面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培养能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一、教学目标改革: 1、树立“能力本位”观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以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熟练运用文字处理及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3)、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4)、软、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处理能力; (5)、检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6)、常用软件的安装、系统的调试和使用能力; (7)、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利用Internet浏览、检索信息、文件下载,收发E-mail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着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围绕“动”字展开工作,即教学生动、学习主动、沟通互动。使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树立全新观念,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终身教育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根据硬、软件的发展,课程内容尽量“新”。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验方案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及实验教学改革及实施方案 一、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及实施 1.新生入学伊始,首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使用无纸化考试系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 摸底考试(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经过考核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新生可以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根据学生个人意愿,确定是否将摸底考试成绩作为该生本课程的A考成绩,系里全体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并给出成绩。对于参加摸底考试的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选择参加本课程的正常学习和考核。 2.根据机房条件,部分班级采用直接在机房授课的方式(大约30%的班级),以利于学 生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总学时不变,试点班级由任课教师报名,学院和教务处备案。理论课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算法不变,实验室教师计实验准备工作量。 二、实验教学改革及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学时总计16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专职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工作。,实验采取混排方式,即实验由承担实验指导的教师(可以不是本班任课教师)对自己指导的班级给出百分制实验成绩(最终占总成绩的20%),并且按学校要求填写实验授课手册,最后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考核,分别按比例70%、10%)合计作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实验指导教师和理论课授课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出现责任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理。 根据机房现有条件,准备每次每个实验室同时进行3个班的上机实验,安排实验指导老师方案如下: 3个自然班安排1名任课教师和1名实验室教师同时进行实验指导,任课教师负责2个班级的实验指导和考核任务,实验室教师负责1个班级的实验指导及考核任务,期末均给出百分制考核成绩,并负责填在期末成绩总表中。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给出具体的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等内容,不能采用大纲上的笼统的项目名称。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标签:计算机;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电脑教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中逐渐开展。目前计算机课程学习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高基本电脑班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2 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安排不当 计算机是基于强大的业务实践课程,有些学院和大学因为客观因素,没有多少的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有些人甚至很难不能够达到上机课程时,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强、练习时间少,因此难以实现设想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比较缺乏学生的实践评价标准和措施,学生完成练习,很难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2.2 教材内容相对过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电脑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行业,而我国学校计算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太慢,使得许多计算机的新知识、新科技很难适时出版在教科书上。陈旧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在时代发展之后,难以反映教育的先进性。 2.3 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些学校缺乏的多媒体及电脑设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在黑板上采取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很难生动形象地对操作过程实现讲授。不光是达不到生动吸引人的教学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养成懒惰的思考和缺乏主动学习的坏习惯。有些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管理课堂,在整个教学的时候进行课件演示教学。尽管讲授的信息量增加了,且具有更直观的演示,但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学习和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

计算机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计算机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男,1970年出生,1990年于湖州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官堂中学,1996年调动到西塘中学,至今已近20年教龄。参加工作头6年担任数学课教学,从1997年开始任教信息技术课。2002年我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2020年于杭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函授毕业。 自1997年,开始是数学课、信息技术课两头兼,后来逐步全部转向信息技术。一直来,我负责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学校电脑设备及网络的管理工作,经历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起步、发展到目前全面普及、已成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管理、网络管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 多年来,我始终明确政治目标,注重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为人师表,爱护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 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计划,不计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具有奉献精神。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担任过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和数学、思想政治等混合兼课、班主任、网管等各项工作,只要是学校需要,我都是欣然接受,认真做好,从来没有怨言,更从来没有向学校提要求,讲条件。 我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生活和工作原则性强。平时和同事们和睦相处,对同事在处理电脑故障、制作课件等方面的要求总是尽力去帮助,深得大家的信任和好评。作为学校的电脑设备和网络管理,做到公私分明,严格把关,从1997年学校的第一批电脑到目前学校的各种电脑及相关设备,它们的配置性能、来龙去脉我都搞得清清楚楚,为学校管理好电教设备,让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放心。 三、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和学生辅导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教学工作。虽然,初中信息技术课在成绩考核和对学生升学影响等方面都相对宽松,但是一直一来我都是把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汇总表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汇总表

2007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汇总表一、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一般项目 序号单位负责 人 课题名称 资助经费 (元) 备注 1 党委办公室李延 保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000 配套 2 中山大学光 华口腔医学 院 张志 光 创建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新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0000 配套 3 化学与化学 工程学院 童叶 翔 以化学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 才的研究与实践 10000 配套 4 教务处尹小中山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10000 配套 —1—

川研究与实践 5 教务处何 洪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高校 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 10000 配套 6 中山医学院吴忠 道 建立适应多校区、多层次教学需 要的基础医学教学平台的探索 与实践 10000 配套 7 人类学系许永 杰 “基地式”田野考古教学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10000 配套 8 护理学院张美 芬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探索外科护 理教学新模式 10000 配套 9 第一临床学 院 梁力 建 利用WebCT平台构建整合型网络 化、数字化外科学教学体系的研 究 10000 配套 10 人类学系郭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建10000 配套 —2—

新设与改革二、2007年中山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文、理科) 序号单位负责 人 课题名称 资助经 费(元) 1 岭南学院陈 平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研究10000 2 政治与公共 事务管理学 院 倪 星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的优化设计10000 3 翻译学院程本科英语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10000 —3—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中职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扬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实施变革。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一、专业背景与现状 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围绕“首都支柱产业未来5年人才需求状况”,对北京的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金融、运输、通讯、房地产等重点发展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基础扎实,有一技之长的职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广阔。 目前很多职校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等。因此,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学已和社会需求脱节,必须根据市场及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加强适销对路的专业技能培养,改变单一的结构,朝专门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 二、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反思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与技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要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应从企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 伴随着数码设备走入普通家庭,大众对视频处理、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更加注重对外宣传,塑造企业文化,对多媒体制作人才需求

学习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学习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住,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成长将影响着学校的成长和可延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校园,过去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样以来,我们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要做以调整和改变,那些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及构成形式,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学会各种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学的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2)信息技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管理、知识结构优化是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E-mail、BBS、ICQ 和 Web2.0 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 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信息技术促进反思能力提高 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上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事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因此以本专业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知识已经是个行业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技术需求 计算机基础课是各大高中专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承担着向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的现代信息化,计算机显得并不陌生,更是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计算机中所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这更要求了教师要站在教学前沿,钻研本专业知识,对计算机基础创新改革。 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在计算机教学中,只单纯的了解办公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中浅工具的应用,在达到职称考试和计算机专业化考试的同时,在企业应用中却无从下手,具体的操作方案不能熟练掌握。 (2)教师所教授的本课程知识的同时,没能恰当的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导致了有些同学不能把课程统一的去实践操作,综合应用。 二完善教学体系,紧跟市场步伐 (1) 加强与学生本专业交流,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本

专业教学改革,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本专业教学联成一体。通过交流协商,对不同的本专业分别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现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强调掌握计算机科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也就是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本专业人才。 (2) 根据我校实例,计算机基础教程介绍了Office 2003的基本内容。现阶段,带办公软件以更新至2011版本,里面的新功能也完全体现,WPS在企业应用中也相对占大部分,虽然里面内容,工具的使用都大体相同,但是,学生可能进企业工作带着一些顺势思维,不能较容易的适应新软件的应用。所以在教材当中可适当添加相应内容,也可以教师在完成学校教学计划的同时,拿出一部分时间熟悉一下最新软件。 (3)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完善。计算机基础中介绍了大量的XP 操作系统,其原因是现在是主流系统,但是由于系统的不断更新,随着Win 7系统的出现,大部分笔记本现在已经向Win 7系统方向兼容,可能有些XP系统不能满足部分笔记本的需要。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这些知识能够融入我们的教材当中,那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而言,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适应专业知识能力,在工作当中也能大显身手。 计算机就是一门基础实习课,改变“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上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敢用、会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利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