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射线检测问答题(三)(含答案)

射线检测问答题(三)(含答案)

射线检测问答题(三)(含答案)
射线检测问答题(三)(含答案)

三、问答题

3.1 什么是射线照相灵敏度?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的概念又是什么?

3.2 简述像质计灵敏度和自然缺陷灵敏度的区别和联系?

3.3 什么是影响射线照相影像质量的三要素?

3.4 什么叫主因对比度?什么叫胶片对比度?它们与射线照相对比度的关系如何?

3.5 写出透照厚度差为△X的平板底片对比度公式和像质计金属丝底片对比度公式,说明公式中各

符号的含义,并指出两个公式的差异?

3.6 就像质计金属丝的底片对比度公式讨论提高对比度的主要途径,并说明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对

比度可能会带来什么缺点?

3.7 何谓固有不清晰度?

3.8 固有不清晰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9 何谓几何不清晰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3.10实际照相中,底片上各点的U g值是否变化?有何规律?

3.11试述U g和U i关系以及对照相质量的影响。

3.12试述底片影像颗粒度及影响因素。

3.13什么叫最小可见对比度?影响最小可见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

3.14为什么射线探伤标准要规定底片黑度的上、下限?

3.15采用源在外的透照方式比源在内透照方式更有利于内壁表面裂纹的检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3.16在底片黑度,像质计灵敏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哪些缺陷仍会漏检?

3.17为什么裂纹的检出率与像质计灵敏度对应关系不好?

问答题答案

3.1答:射线照相灵敏度是评价射线照相影像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从定量方面来说,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来说,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

绝对灵敏度是指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

相对灵敏度是指该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的百分比。

3.2答:为便于定量评价射线照相灵敏度,常用与被检工件或焊缝的厚度有一定百分比关系的人工结构,如金属丝、孔、槽等组成所谓透度计,又称为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由此得到的灵敏度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自然缺陷灵敏度是指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工件中的最小缺陷尺寸。

像质计灵敏度不等于自然缺陷灵敏度,因为自然缺陷灵敏度是缺陷的形状系数、吸收系数和三维位置的函数;但像质计灵敏度的提高,表示底片像质水平也相应提高,因而也能间接地反映出射线照相相对最小自然缺陷检出能力的提高。

3.3答:影响射线照相影像质量的三个要素是:对比度、清晰度、颗粒度。

射线照相对比度定义为射线照相底片上某一小区域和相邻区域的黑度差。

射线照相清晰度定义为射线照相底片上的黑度变化过渡区域的宽度。用来定量描述清晰度的是“不清晰度”。

射线照相颗粒度是根据测微光密度计测出的数据、按一定方法求出的所谓底片黑度涨落的客观量值。

3.4答:由于不同区域射线强度存在差异所产生的对比度称为主因对比度,其数学表达式为:

ΔI/I=(μΔT)/(1+n)

式中:I:透过试件到达胶片的射线强度;ΔI:局部区域射线强度增量;

μ:射线的吸收系数;ΔT:局部区域透射厚度差;n:散射比。

由上式可以看出,主因对比度取决于透照厚度差、射线的质以及散射比。

胶片对比度就是胶片梯度,用胶片平均反差系数定量表示,数学式为:

=ΔD/ΔlgE

式中::胶片平均反差系数;ΔD:底片黑度差;ΔlgE:曝光量对数值的增量。

影响胶片对比度的因素有:胶片类型、底片黑度、显影条件。

射线照相底片对比度是主因对比度和胶片对比度的综合结果,主因对比度是构成底片对比度的根本因素,胶片对比度可以看作是主因对比度的放大系数。

3.5答:厚度为ΔX的平板底片对比度公式

ΔD=-0.434μGΔX(1+n)(1)

像质计金属丝底片对比度公式

ΔD=-0.434μGσ·d/(1+n)(2)

式中:μ:射线吸收系数;G:胶片反差系数;σ:几何修正系数;ΔX:平板透照厚度差;d:像质计金属丝直径;n:散射比。

两个公式的差别在于几何修正系数σ,由于像质计金属丝直径d远小于焦点尺寸,在一定透照条件下,几何因素会影响金属丝影像对比度,所以公式(2)引入σ对底片对比度进行修正。当缺陷尺寸大于焦点尺寸时,焦点尺寸对底片对比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所以公式(1)中没有几何修正系数σ。

3.6答:像质计金属丝底片对比度公式

ΔD=-0.434μGσ·d/(1+n)

提高对比度主要途径和由此带来的缺点:

(1)增大μ值。在保证穿透力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能量较低的射线,但这样会使曝光时间增加。

(2)增大G值。可选用G值更高的微粒胶片;由于非增感型胶片G值和黑度成正比,也可通过提高底片黑度增大G值。但高G值的微粒胶片感光速度往往较慢,需要增大曝光时间,提高黑度也需要增加曝光时间,此外,黑度的提高会增大最小可见对比度ΔD min,对灵敏度产生不利影响。

(3)提高σ值。可选择焦点尺寸小的射源,或增大焦距,这样做也会使曝光时间延长。

(4)减小n值。要减小散射线,就要使用铅窗口与铅屏蔽,这些也将降低工作效率,使曝光时间延长。

3.7答:当射线穿过胶片时,会在乳剂层中激发出电子,这些电子具有一定动能,会向各个方向飞散,并能使途经的卤化银晶体感光,其结果使得试件轮廓或缺陷在底片上的影像产生一个黑度过渡区,造成影像模糊,这个过渡区称为固有不清晰度Ui。

3.8答:固有不清晰度Ui值受以下因素影响:

(1)射线的质。透照射线的光子能量越高,激发的电子在乳剂层中的行程就越长,固有不清晰度也就越大。

(2)增感屏。据文献报道:在中低能量射线照相中,使用铅增感屏的底片的固有不清晰度大于不使用铅增感屏的底片;增感屏厚度增加也会引起固有不清晰度增大;在γ射线和高能量X射线照相中,使用铜屏、钽屏、钨屏、钢屏的固有不清晰度均小于铅屏。

(3)屏—片贴紧程度。透照时,如暗盒内增感屏和胶片贴合不紧,留有间隙,会使固有不清晰度增大。

固有不清晰度与胶片的类型和粒度无关,与暗室处理条件无关。

3.9答:由于射线源具有一定尺寸,所以照相时工件表面轮廓或工件中的缺陷在底片上的影像边缘会产生一定宽度的半影,此半影宽度就是几何不清晰度U g,U g的最大值U g max发生在远离胶片的工件表面。

U g的计算式:U g=d f b/(F-b);Ugmax=d f L2/L1

式中:d f:射源尺寸;F:焦距;b:缺陷至胶片距离;

L1:焦点至工件表面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由以上公式可知,U g值与射源尺寸和缺陷位置或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成正比,与射源至工件表面距离成反比。

3.10答:实际照相中,底片上不同部位影像的U g值是不同的,但为了简化计算,便于应用,有关技术标准仅以透照中心部位的最大U g值作为控制指标。对不同部位U g值的变化忽略不计。底片上不同部位的U g 值变化规律如下:

(1)焦点尺寸变化引起U g值变化:由于X射线管的结构原因,沿射线管轴向不同位置焦点投影尺寸是变化的。阳极侧焦点小,阴极侧焦点大。因此底片上偏向阳极一侧的U g值小,偏向阴要一侧的U g值大。

(2)L2/L1变化引起U g值变化:透照纵缝时,被检区域各部位L2/L1不变,U g值不变,而透照环缝时,被检区域各部位的L2/L1值都比中心部位要大,因此端部的U g值也会增大。

3.11答: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射线照相中,通常主要考虑的是几何不清晰度U g和固有不清晰度U i,两者共同作用形成总的不清晰度U,比较广泛应用的表达U、U g、U i的关系式是:

(2)由于U是U i和U g的综合结果,提高清晰度效果显著的方法是设法减小U g和U i中较大的一个,而不是较小的一个。例如,当U i值远小于U g值时,再进一步减小U i值,以期望减小U,其效果是不显著的。

(3)在X射线照相中,U i值很小,影响照相清晰度的决定因素是U g值。

(4)在Co60,Cs137及Ir192γ射线照相中,U i值较大,对照相清晰度有显著影响,为提高清晰度,宜尽量减小U g,使之不超过U i值。考虑提高对细小裂纹的检出率宜选择U g=U i的条件,必要时可取U g=U i/2的透照几何条件。

3.12答:底片影像是由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颗粒组成的,人们观察影像时在感觉上产生的不均一或不均匀的印象称为颗粒性,用仪器测定由各影像不均匀引起的透射光强变化,其测定结果称为颗粒度。由于颗粒大小是随机分布的,所以颗粒度一般是采用均方根离差σ来变量。目前较通用的方法是用直径24微米的扫描孔测定颗粒度。

肉眼所观察到的颗粒团实际上是许多颗粒交互重迭生成的影像。影像颗粒与胶片卤化银颗粒是不同的概念,影像颗粒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胶片卤化银粒度、曝光光子能量和显影条件。

3.13答:在射线底片上能够辨认某一尺寸缺陷的最小黑度差称为最小可见对比度,又称识别界限对比度。当射线底片对比度ΔD大于识别界限对比度ΔD min时,缺陷就能识别,反之则不能识别。最小可见对比度ΔD min与影像大小和黑度分布、底片颗粒度、黑度、观片条件以及人为差异等因素有关。

3.14答:探伤标准中规定底片黑度上、下限是为了保证底片具有较高的对比度ΔD和较小的识别界限对比度ΔD min,从而得到较高的灵敏度。

题3.14图

非增感型胶片G值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G值增大,ΔD也会增大,因此,底片取较大的黑度可获得较高的对比度ΔD,另一方面,ΔD min在低黑度范围内大致不变,在高黑度范围内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为得到较小的识别界限对比度,ΔD min,又要控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综合以上关系,黑度对ΔD及ΔD min的影响如图。由图可见,当黑度D过大或过小,都会使ΔD min>ΔD,使像质计影像不能识别,从而降低探伤灵敏度。

此外,底片黑度的上限值还受到观片灯亮度的影响,当透过底片光强超过100cd/m2人眼的识别缺陷能力最强,透过光强低于30cd/m2时,识别能力显著下降。为保证足够的透过光强,受观光灯亮度限制,也必须规定底片黑度上限。

3.15答:采用源在外的透照方式比源在内的透照方式更有利于内壁表面裂纹的检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在试验和实际工作中均已得到验证,从理论上分析也是有道理的。

源在内透照时,胶片贴在工件表面,由几何不清晰度公式U g=d f·b/F(F-b)可知,裂纹影像存在一定的几何不清晰度,此外,由于裂纹的开口尺寸W大大小于焦点尺寸d f,几何修正系数σ大大小于1,照相几何条件(焦距F、缺陷到胶片距离b)会对裂纹影像对比度产生影响,使对比度下降,从而使缺陷检出率降低。

而当源在外透照时,胶片贴在工件内表面,此时胶片与内表面裂纹的距离b值最小,裂纹影像的几何不清晰度最小,对比度也最高,所以缺陷检出率高。

3.16答:(1)小缺陷。如果小缺陷的影像尺寸小于不清晰度尺寸,影像对比度小于最小可见对比度,便不能识别。因此对一定的透照条件,存在着一个可检出缺陷临界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缺陷便不能检出;例如小气孔、夹渣、微裂纹、白点等。

(2)与照射方向不平行的平面型缺陷。平面型缺陷具有方向性,当缺陷平面与射线之间夹角过大,会使对比度降低,甚至在底片上不产生影像,从而造成漏检。例如坡口及层间未熔合、钢板分层的漏检以及透照工艺不当,θ角过大造成横向裂纹漏检均属此类情况。

(3)闭合紧密的缺陷。对某些紧闭缺陷即使透照角度在允许范围内,仍不能产生足够的透照厚度差,从而造成漏检。例如紧闭的裂纹、未熔合、锻件中的折迭等。

3.17答:裂纹的检出率与像质计灵敏度对应关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裂纹缺陷与像质计人工缺陷的形状、分布状态、尺寸有较大差异。

例如以丝型像质计的人工缺陷—金属丝与裂纹比较,存在以下差异:

在形状方面:两者截面形状不同。金属丝截面为圆形,而裂纹截面的模型为三角形(表面裂纹)或菱型(埋藏裂纹)或进一步简化为窄槽型。有关研究表明:对小缺陷来说,缺陷的截面形状对其影像对比度有影响。

在投影方向方面:因为金属丝截面为圆形,所以不具有方向性;而裂纹则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试件中向不同方向延伸的裂纹,或从不同方向照射裂纹的射线,得到的影像是不同的。

在尺寸方面:裂纹的横向尺寸(开口宽度)一般比金属丝直径要小。有关研究表明:对小缺陷来说,其横向尺寸越小检出率越低。

生理学考研问答题精选(98个)

生理学考研98 个问答题精选 1、试述O2 和CO2 在血液运输中的形式和过程 [参考答案] 02和C02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02和C02化学结合方式分别占各自总运输的98.5%和95%,物理溶解的量仅占 1.5%和5%。物理溶解的量虽然少,但是一重要环节,因为气体必须首先物理溶解后才能发生化学结合。 1)02 的运输:主要以Hb02 的方式运输,扩散入血的02 能与红细胞中Hb 发生可逆性结合:Hb+02 TH b02。在肺由于O 2分压高,促进02与Hb结合,将02由肺运输到组织;在组织处02 分压低,则Hb02 解离,释放出02。 2)C02 的运输:C02 也主要以化学结合方式运输。化学结合运输的C02 分为两种形 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和HC03-的方式。①HC03-方式:HC03-的方式占C02运输总 量的88%。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从组织扩散入血的大部分C02在红细 胞内生成碳酸,HC03-又解离成HC03-和H+。 HC03-在红细胞内与K+结合成KHC03-。随着红细胞内HC03-生成的增加,可不断向血浆扩散,与血浆中的Na+结合成NaHC03-, 同时血浆中Cl-向红细胞内扩散以交换HC03-。在肺部,由于肺泡气Pco2低于静脉血,上述反应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以HC03-形式运输的C02逸出,扩散到肺泡被呼出体外。②氨基甲酸血红蛋白方式,大约7%的C02 与Hb 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这一反应无需酶的催化,,反应迅速,可逆,主要调节因素是氧和作用。由于氧和血红蛋白与C02 的结合能力小于还原血红蛋白,所以在组织外,还原血红蛋白的增多促进了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生成,一部分C02 就以HHbNHC00H 形式运输到肺部。在肺部,氧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增加,促使HHbNHC00H 释放出C02。 2、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机制。 [参考答案] (1)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L/min 。 (2)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 1)搏出量的调节。 a. 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在心室 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从而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发生变化。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余血量的总和,因此凡是影响两者的因素都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 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 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 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 b. 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 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c.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

渗透检测技术习题

一、单选题 1.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 A.凹弯曲面,有一定爬高 B.凸弯曲面,接触角大于90度 C.凸弯曲面,低于管外液面 D.凹弯曲面,接触角小于90度 2.固体被润湿的条件是 A.润湿角小于90度 B.润湿角等于90度 C.润湿角大于90度 D.以上均不对 3.决定液体渗透性能是否好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表面张力和粘度 B.粘度和接触角的余弦 C.密度和接触角的余弦 D.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余弦 4.渗透剂的润湿能力 A.用接触角度量,与表面张力无关 B.是粘度的函数,并随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大 C.用接触角度量,并随表面张力的增大而减小 D.用表面张力度量,并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 5.用显像剂把渗入缺陷内的渗透液吸附出来的原理是基于 A.表面张力 B.对固体表面的浸润性 C.毛细作用 D.上述都对 6.液体渗透探伤液一般包括 A.渗透液 B.清洗剂 C.显像液 D.以上都包括 7.施加在零件表面渗透剂薄膜上与渗透剂混合,从而使渗透剂能被清洗掉的材料是 A.乳化剂 B.渗透剂 C.显像剂 D.同素异构体 8.渗透探伤中要求显像剂 A.白度要高 B.颗粒度小 C.喷洒均匀 D.以上都对 9.“干式”、“速干式”、“湿式”三个术语用来说明三种类型的 A.乳化剂 B.清洗剂 C.显像剂 D.渗透剂 10.渗透探伤容易检验的表面缺陷应有 A.较大的宽度 B.较大的深度 C.较大的宽深比 D.较小的宽深比 二、简答题 1.简述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2.渗透检测技术有哪些优点? 3.渗透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主要有哪些? 4.简述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5.什么是毛细现象? 6.根据渗透液种类,渗透检测分为哪几类?

射线探伤复习试题

无损检测RT专业测试题 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放射强度变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底片黑度D=2,即意味着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1/100。() 3、光电效应发生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 4、胶片的梯度与射线的能量有关,射线的能量越高,胶片的梯度越小。() 5、显影时间延长,将会使胶片特性曲线变陡,且在坐标上的位置向右移。() 6、当X射线通过三个半值层后,其强度仅为初始值的六分之一。() 7、同一型号的X光机可以使用同一曝光曲线。() 8、在X射线管和胶片距离一半处放置一块用高密度材料制成并钻有小孔的板,这是用来测定 焦点的大致尺寸。() 9、显影液呈碱性,定影液呈酸性。() 10、铅箔增感屏的表面划伤在底片上会产生黑色条纹。( ) 11、底片不清晰度包括几何不清晰度和固有不清晰度,固有不清晰度随着射线能量的 增加而连续递增。() 12、一般来说,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应使用较低能量的射线透照,其目的是降低对比度, 提高宽容度。() 13、散射线只影响胶片对比度,与主因对比度无关。() 14、采用源在外单壁透照方式,如K值不变,则焦距越大,一次透照长度L3就越大。() 15、对Φ50×8mm、焊缝宽度为13mm的小径管环缝作双壁双影法倾斜透照时,椭圆成像开口 宽度应在13mm左右。() 16、AB级射线照相曝光量推荐值为15mA·min,焦距为700mm,如焦距改为900mm,则曝光量 推荐值应不少于20mA·min。() 17、定影液老化和水洗不彻底都会导致底片长期保存后出现泛黄的现象。() 18、形状缺陷不属于无损检测范畴,但对于目视检查无法进行的场合和部位进行射线照相, 则应对内凹、烧穿、咬边等形状缺陷评定。() 19、在放射防护中,随即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剂量的大小有关。() 20、实际探伤中使用的射线是宽束连续射线,工件的吸收系数和工件内部的吸收系数 差别越大,缺陷越容易被发现。()

渗透检测习题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渗透检测?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渗透检测可以按什么形式分类?各分为哪几类? 3原始渗透剂检测方法与现代渗透剂检测方法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美国工程技术人员斯威策开创了现代渗透检测方法的新阶段? 4渗透检测操作有哪几个基本步骤?水洗型;后乳化型及溶剂祛除型渗透法各有几个基本操作程序? 5渗透检测体系的可靠性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渗透体系的可靠性与受检零部件安全使用的关系。 6简述无损检测(探伤)的特征及作用。 第二章渗透检测的物理化学基础 7什么叫分子运动论?简述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8阐述拉伸或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或斥力的机理?9什么叫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分子内能? 10为什么说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11阐述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12自然界有哪三种物质形态?各有什么特征? 13什么叫界面?固,液,气三态之间有哪几种界面?简述界面张力和界面能的概念? 14什么叫表面层;附着层?简述表面层,附着层里分子的受力情况?15什么叫液体的表面张力?举例说明? 16什么叫表面张力系数?有什么特点? 17什么叫表面过剩自由能?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表面张力系数有何联系? 18什么叫分子作用半径?分子作用球?为什么液体表面有自行收缩的趋势? 19简述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状况及相互作用力状况?为什么说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0什么叫润湿?润湿有哪三种方式?它们与接触角有何关系?简述润湿与不润湿产生的机理,它对渗透检测有何影响? 21润湿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它与界面张力有何联系? 22什么叫表面活性?什么叫表面活性剂? 23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各有什么特点?渗透检测时常用哪类表面活性剂? 24渗透检测中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各有什特点?

直线、射线、线段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小华的家在A处,书店在B处,星期日小华到书店去买书,他想尽快地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 题1 题2 A.A→C→D→B →C→F→B →C→E→F→B →C→M→B 2、如图,林林的爸爸只用两枚钉子就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下列语句能解释这个原理的( ) A.木条是直的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D.一个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3、如右图是一条射线,一条线段和一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的个数有()个. 4、下列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 A.(1) B.(2) C.(3) D.(4) 5、 A、3cm B、4cm C、5cm D、6cm

6、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题6 题7 题9 7、.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等于( ) A. 2 cm B. 3 cm C. 4 cm D. 6 cm 8、平面内有三个点,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可以画直线的条数是( ) 条条条条或3条 9、如图3,图中有( ) 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D.以上都不对 10、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CD=3cm,M是AC的中点,N是DB的中点,MN=,那么线段AB的长等于 A. B. C.8cm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已知线段AB=6cm,点C是它的三等分点之一,则线段AC= cm. 12、如图,将射线OA反向延长得射线,线段CD向延长得直线CD. 12题 14题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发生短暂的、可逆的膜内电位变化。其波形与形成原理:波形时相形成原理 去极相(上升支) 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形成 超射值(最高点) Na+电-化学平衡电位 复极相(下降支 K+通道开放,大量K+外流形成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K+外流蓄积,K+外流停止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由生电性钠泵形成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阈下刺激≥阈刺激 Na+通道开放数量:少多 电位幅度:小(阈电位以下)大(阈电位以上) 总和现象:有无 全或无现象:无有 不应期:无有 传播特点:指数衰减性紧张性扩布脉冲式不衰减传导

渗透检测复习选择题

1.1液体渗透技术适合于检验非多孔性材料的:() A.近表面缺陷 B.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C.表面缺陷 D.部缺陷 1.2 下列那种零件不能用渗透探伤法检验:() A.非松孔性材料零件 B.铸铝件 C. 松孔性材料零件 D.铸铁件 1.3 液体渗透探伤对下列那种材料无效?() A.铝 B. 上釉的瓷 C. 玻璃 D. 镁 1.4 渗透液渗入表面缺陷的原因() A.渗透液的粘性 B.毛细管作用 B.渗透液的化学作用D.渗透液的重量 1.5 液体渗入微小裂纹的原理主要是() A.表面力作用 B.对固体表面的浸润性 C. 毛细作用 D.上述都是 1.6 渗透探伤容易检验的表面缺陷应有() A.较大的宽度 B.较大的深度 C.较大的宽深比 D.较小的宽深比 1.7下列那种方法适合于液体渗透探伤方法() A. 液体渗透探伤方法比涡流探伤法灵活性小 B.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缺陷,渗透方法比磁粉方法可靠

C.渗透方法不能发现疲劳裂纹 D.对于微小的表面缺陷,渗透探伤法比射线照相法可靠 1.8 下面那一条是渗透探伤的主要缺陷() A.不能用于铁磁性材料 B.不能发现浅的表面缺陷 C.不能用于非金属表面 D.不能发现近表面缺陷 1.9 下面哪一条不是渗透探伤的特点( ) A.这种方法能精确地测量裂纹或不连续性的深度 B.这种方法能在检验大型零件 C.这种方法能发现浅的表面缺陷 D.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材料可获得较低或较高的灵敏度 1.10 渗透探伤的优点是() A.可发现和评定工作的各种缺陷 B.准确测定表面缺陷的长度,深度和宽度 C.对表面缺陷显示直观且不受方向的限制 D.以上都是 1.11下面那一条不是渗透探伤的优点() A.适合于小零件批量生产的检验 B.可探测细小裂纹 C.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D.在任何温度下都是有效的

射线检测试题含答案

“我是技能王”射线照相技术理论培训试卷 一判断题15道,每题2分,共30分,对的打√ ,错的打×。 1.X射线和γ射线具有辐射生物效应,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生物组织。(√) 2.阴极电子以很高的动能飞向阳极,绝大部分能量转换为X射线,仅有一小部分转变为热能。(×) 3.射线照相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缺陷定性容易。(√) 4.便携式X射线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困难位置作业。(√) 5.X射线管必须具有足够的真空度、足够的绝缘强度和良好的热传导能力。(√) 6.X射线机的技术参数中所列出的焦点尺寸通常是指实际焦点尺寸。(×) 7.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评价射线底片影象质量的工具。(√) 8.评价射线照相影像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射线照相灵敏度。(√) 9.γ射线源体积小、重量轻、不用电、不用水,特别适合野外作业。(√) 10.训机的目的是吸收X射线管内的气体,提高X射线管的真空度。(√) 11.使用铅增感屏是减少散射线最方便,最经济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12.外径小于等于89mm,壁厚小于等于8mm的小径薄壁管,一般采

用双壁单影法透照。(×) 13.水洗不充分的底片,长期保存后会出现发黄现象。(√) 14.显影时间的长短对底片的黑度和反差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15.显影温度与配方有关,手工处理的显影配方推荐的显影温度多在18℃—22℃。(√) 二.选择题(单选)共15道,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材料的靶产生X射线的效率最高?(B ) A、低原子序数材料 B、高原子序数材料 C、低硬度材料 D、高硬度材料 2.射线的生物效应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D) A、射线的性质和能量 B、射线的照射量 C、肌体的照射量 D、以上都是 3.射线检测人员每年允许接受的最大射线剂量为:(B ) A、50雷姆 B、5雷姆 C、0.5雷姆 D、以上都不对 4.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是指:(C)。 A、阳极靶面积 B、电子流轰击的几何尺寸 C、电子流轰击的几何尺寸在透照方向上的正投影尺寸 D、阴极面积 5.显影时,哪一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影像颗粒粗大?(D) A、显影液活力降低 B、显影液搅动过度 C、显影时间过长 D、显影温度过高 6.胶片的银盐颗粒粗时:(A ) A、感光度高 B、清晰度高 C、对比度高 D、灵敏度高

生理学问答题 40 题

生理学问答题 40 题 1.试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1)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它本身具有ATP 酶的活性,其本质是 Na+-K+依赖式 ATP 酶的蛋白质。作用是能分 解 ATP 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 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 K+ 和膜外高 Na+ 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2)其生理意义主要是: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 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②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③ 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 Na+、K+ 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其是细胞生 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是其它许 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④钠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 pH 值和 Ca++浓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⑤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 2. 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1)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膜受到一个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的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 (2)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 Na+、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 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 K+、磷酸盐离子比细胞外液多。此外,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而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故 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度移向膜外,而磷酸盐离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且其它离子也不易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于是随着 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可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 K+外流形成的,接近于 K+外流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①峰电位的形成原因: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 Na+内流起吸引作用→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 Na+的较高浓度势能, Na+继续内移,出现超射。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 Na+快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 Na+的平衡电位。由于 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 K+通道开放,K+电导增大;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 K+外流所致。②后电位的形成原因: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迅速外流。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 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 K+外流所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3. 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的骨骼肌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反应过程? (1)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快速的倒转和复原,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2)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周围的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在有髓神经纤维是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纤维传导快且“节能”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安全测试考试题目(全)

软件安全性测试培训考试试卷 部门:姓名: 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 1、信息安全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 C )。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2、从信息安全发展角度,目前主要是确保什么安全( D )。 A、通信 B、计算机 C、人 D、信息和信息系统资产 3、防火墙的原则是什么( B )。 A、防攻击能力好 B、一切未被允许的就是禁止的! C、一切未被禁止的都是允许的! D、是否漏电 4、IDS和IPS的部署模式是( D )。 A、都是旁路模式 B、都是在线模式 C、IDS在线模式、IPS旁路模式 D、IDS旁路模式、IPS在线模式 5、VPN是什么( D )。 A、安全设备 B、防病毒软件 C、安全测试软件

D、虚拟专用网络 6、下列哪个不是常见的安全设计问题(A )。 A、数据库表太多 B、密码技术使用的败笔 C、创建自己的密码技术 D、错误的处理私密信息 7、下面哪个不是VPN分类包括的( A )。 A、主机对远程用户 B、主机对VPN 网关 C、VPN网关对VPN 网关 D、远程用户对VPN 网关 8、动态测试方法不包括( D )。 A、手动分析技术 B、安全扫描 C、渗透测试 D、用户测试 9、最新的WEB系统版本是( D )。 A、 B、 C、 D、 10、渗透测试模拟什么角色进行( A )。 A、模拟黑客 B、模拟用户 C、模拟系统管理员 D、模拟开发 11、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产生的外因是什么( B )。 A、过程复杂 B、对手的威胁与破坏

C、结构复杂 D、使用复杂 12、关于测试的思想转变,描述正确的是( A )。 A、所有系统不允许的事件都去想办法允许。 B、所有系统允许的事件都去想办法不允许。 C、根据用户指定内容进行测试。 D、根据开发人员指定内容进行测试。 13、以下不属于安全测试的辅助工具的是( D )。 A、wireshark B、APPSCAN C、Zenmap D、QTP 14、下列哪种不属于WEB系统文件上传功能安全隐患(D)。 A、未限制扩展名 B、未检查文件内容 C、未查杀病毒文件 D、未检查文件大小 15、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 B )。 A、关系数据库不需要进行安全测试。 B、通过软件安全测试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C、通过软件安全测试能够杜绝安全隐患。

射线检测问答题(四)(含答案)

三、问答题 4.1 试述射线源的选择原则。 4.2 X 射线线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3 选择透照焦距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4 何谓曝光量?X、
射线的曝光量分别指什么?
4.5 何谓曝光因子?何谓平方反比定律? 4.6 何谓互易定律失效?它对射线照相有何影响? 4.7 从提高探伤质量的角度比较各种透照方式的优劣? 4.8 计算一次透照长度时,公式中的外径 Do 是否计入焊缝余高? 4.9 计算搭接长度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考虑焊缝余高? 4.10 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Ug 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计入焊缝余高? 4.11 曝光曲线有哪些固定条件和变化参量。 4.12 为什么说不同的 X 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 4.13 试述散射线的实际来源和分类。 4.14 影响射线照相质量的散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4.15 散射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16 常用控制散射线的方法有哪些? 4.17 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包括哪些内容? 4.18 焊缝余高对 X 射线照相质量有什么影响? 4.19 透照有余高焊缝应注意哪些事项? 4.20 透照余高磨平的焊缝怎样提高底片灵敏度? 4.21 大厚度比试件透照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有哪些? 4.22 指出小口径管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对缺陷检出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4.23 计算小径管透照平移距离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计入焊缝余高? 4.24 射线照相实际透照时,为什么一般并不采用最小焦距值? 4.25 什么是优化焦距 Fopt?射线检测中选择优化焦距的目的是什么?
问答题答案 4.1 答:射线源选择的原则: (1)对轻合金和低密度材料,最常用的射线源是 X 射线; (2)透照厚度小于 5mm 的钢(铁素体钢或高合金钢),除非允许较低的探伤灵敏度,也要选择 X 射线; (3)大批量的工件实施射线照相,选择 X 射线,因为曝光时间较短; (4)透照厚度大于 150mm 的钢,宜选择兆伏级的高能 X 射线; (5)对于厚度为 50mm~150mm 的钢,选择 X 射线和 γ 射线可得到几乎相同的探伤灵敏度; (6)对于厚度为 15mm~50mm 的钢,选择 X 射线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选用 γ 射线则应根据具体厚度 和所要求的探伤灵敏度,选择 Ir-192 或 Se-75,并应考虑配合适当的胶片类型; (7)对某些条件困难的现场透照工件,宜选择 γ 射线; (8)在满足几何不清晰度 Ug 的情况下,透照环焊缝尽量选择圆锥靶周向 X 射线机作周向曝光,以提高工 效和影像质量。 4.2 答: (1)适用的射线能量范围主要根据试件的材质和厚度确定,以保证能穿透试件为射线能量的下限, 以保证足够的灵敏度为射线能量的上限。 (2)具体管电压数值主要根据底片对比度要求而确定,当被检区域厚度变化较小时,需增大对比度,应采 用较低管电压;当被检区域厚度变化较大时,需兼顾宽容度,适当降低对比度,应采用较高管电压。 (3)射线能量不仅影响底片对比度,而且影响固有不清晰度和散射比,这些都应在选择射线能量时加以考 虑。 4.3 答:(1)焦距的选择应满足几何不清晰度的要求; (2)焦距的选择还应保证在满足透照厚度比 K 的条件下,有足够大的一次透照长度 L3; (3)为减少因照射场内射线强度不均匀对照相质量的影响,焦距取大一些为好。 (4)由于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焦距的增加必然使曝光时间大大延长,因此焦距也不能过大。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总结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总结 1.试比较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的异同。 2.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比高渗性脱水更易发生休克 3,在低渗性脱水的早、晚期尿量有何变化阐述其发生机制。4.为什么低渗性脱水的失水体征比高渗性脱水明显 5.试述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6.ADH分泌异常综合征为什么能引起等容性低钠血症7.试述高渗性脱水发生局部脑出血的机制。 8.在高渗性脱水早、晚期尿钠有何变化阐述其机制。9.试述扎紧动物一侧后肢2小时后局部的变化及其机制。10.简述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引起水肿的机制。11.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影响有何异同其机制如何 12.在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的变化有何异同阐述其机制。 13.试述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心肌自律性的变化有何异同阐述其机制。 14.试述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心电图的改变极其机制。15.简述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16.肾脏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 17.动脉血pH值正常的代表意义有哪些 18.哪些情况下易于发生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为什么19.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及血气变化特点。20.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为何降低 21.简述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机制。22.酸中毒和碱中毒对血钾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23.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失衡为什么 24.代谢性碱中毒与低钾血症互为因果,试述其机制。25.血氯、血钾与酸碱失衡的类型有何联系为什么26.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何不同简述其机制 27.心衰发生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形式是什么 28.试比较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加快和心肌肥大两种代偿反应形式的意义及优缺点。 29.试述持久的神经一体液代偿反应引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30.试述心衰时血容量增加的发生机制。 31.试述心力衰竭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有关因素。32.简述心肌肥大转向衰竭的一般机制。 33.简述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主要发生机制。 34.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表现有哪些 35.试述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机体代谢的变化。36.简述急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的原因。 37.简述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发生的机制。38.简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现多尿的机制。 39.急性肾功能不全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主要发生机制是什么 40.简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现高血压的机理。 41.试述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细胞ATP产生减少的原因及后果。 42.简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1.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的异同:

渗透检测二级题.

PTⅡ级培训试卷A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0”,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是在用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的定期检验及检验管理的基本通则() 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规定,对受压元件进行重大修理改造后是否进行水压试验由使用单位决定。() 4、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安全状况为1级或2级的压力容器,每15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5、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 6、JB4730标准规定,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试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7、JB4730标准规定,当检测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渗透剂已经失效时,必需进行复检() 8、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尽量采用射线检测。() 9、JB4730标准规定,进行局部渗透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100㎜。() 10、表面活性剂的H,L,B,越高,亲水情况越好。() 11、着色探伤是利用人眼在强白光下对颜色敏感的特点。() 12、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时,一般来说,选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验法较水洗型荧光渗透检验法灵敏度高。() 13、焊件表面的飞溅、焊渣等物,可用蒸汽除油法去除。() 14、渗透探伤的预处理工序中,一般不推荐采用喷砂处理。() 15、润湿现象能综合反映液体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两种物理性能指标。() 16、使用过滤性微粒渗透液对石墨制品进行渗透探伤时,不使用显象剂而实现自现象。() 17、对渗透探伤操作要求最高的工序是痕迹解释和评定。() 18、弧坑裂纹有时呈放射形。() 19、后乳化渗透法,显象时发现背景太浓,则应从乳化开始,重新渗透探伤以后的各工序() 20、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较高时,可起乳化作用;较低时,不能起乳化作用。() 二.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JB4730标准规定,荧光渗透剂的荧光效率不得低于()%。 A、25 B、50 C、75 D、95 2、指出下列哪种液体的表面张力最大:()。 A、水; B、煤油; C、丙酮; D、乙醚。 3.一般来说,表面张力小的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浸润作用:()。 A、强; B、弱; C、无关; D、不能浸润。 4、湿润液体的液面,在毛细管中呈()形,液体的液面高度在毛细内()。 A、凸; B、凹; C、上升; D、下降。 5.使用着色渗透剂和含有低强度荧光剂的方法称为:()。 A、荧光现象法; B、逆荧光法; C、反衬荧光法; D、逆着色法。 6.即使表面上少量污染,渗透剂也能在表面上扩散为光滑均匀的薄膜,我们说这种渗透剂具有()。 A、低粘度; B、高粘度; C、润湿能力; D、低蒸发性。 7.渗透性的主要内容是指()。 A、渗透能力;B渗透速度;C、以上两项;D、以上两项和其他。 8.决定液体渗透性能是否好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是() A、表面张力和粘度; B、粘度和接触角的余弦; C、密度和接触的余弦; D、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余弦; E、密度和表面张力。 9.湿能力是由哪些参数度量的?() A、比重; B、密度; C、接触角; D、表面张力。 10.液体渗入微小裂纹的原理主要是()。 A、表面张力; B、对固体表面的浸润性; C、毛细作用; D、上述都是。 11.用显像剂把渗入缺陷内的渗透液吸附出来的原理是基于()。

植物生理学问答题

1.植物的成花包括哪三个阶段 答:植物的成花包括三个阶段: (1)成花诱导,经某种环境信号刺激诱导,植物改变发育进程,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2)成花启动,分生组织经一系列变化分化成形态上可辨认的花原基,亦称之为花的发端; (3)花的发育,即花器官的形成和生长。 2.什么是春化作用如何证实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答: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栽培于温室内中的芹菜,由于得不到花分化所需的低温,不能开花结实。如果用胶管把芹菜茎尖缠绕起来,通入冷水,使茎的生长点得到低温,就能通过春化而在长日下开花;反之,如果将芹菜植株置于低温条件下,向缠绕茎尖的胶管通入温水,芹菜则不能通过春化而开花。上述结果能证明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或其它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3.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何关系 答:许多植物经低温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用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会抑制春化作用。许多需春化的植物,如二年生天仙子、白菜、甜菜和胡萝卜等不经低温处理就只长莲座状的叶丛,而不能抽薹开花,但使用赤霉素却可使这些植物不经低温处理就能开花,这些都表明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关,可以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但赤霉素并不能诱导所有需春化的植物开花。植物对赤霉素的反应也不同于低温,被低温诱导的植物抽薹时就出现花芽,而对赤霉素起反应的莲座状植物,茎先伸长形成营养枝,花芽以后才出现。总之,赤霉素与春化作用的关系很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4.春化作用的可能机理是什么 答:尽管对春化作用已研究了几十年,但对其作用机理还了解甚少。 梅尔彻斯(Melchers)和兰(Lang)1965年曾提出如下假说:春化作用由两个阶段组成,第Ⅰ阶段是春化作用的前体物在低温下转变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第Ⅱ阶段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再在低温下转变成能诱导开花的最终产物,从而促进植物开花。这种不稳定中间产物如遇高温会被破坏或分解,所以若在春化过程中遇上高温,则春化作用会被解除。 植物发育的每一时期中,都伴随着特异基因的表达。春化过程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活化、转录和翻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进入花芽分化、开花结实。 5.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答:(1)人工春化,加速成花如将萌动的冬小麦种子闷在罐中,放在0~5℃低温下40~50天,可用于春天补种冬小麦;在育种工作中利用春化处理,可以在一年中培育3~4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进程;为了避免春季“倒春寒”对春小麦的低温伤害,可对种子进行人工春化处理后适当晚播,使之在缩短生育期的情况下正常成熟;春小麦经低温处理后,可早熟5~10天,既可避免不良的气候(如干热风)的影响,又有利于后季作物的生长。 (2)指导引种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若将北方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就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顺利通过春化阶段,使植物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控制花期如低温处理可以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对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可贮藏在高温下使其不通过春化(如当归),或在春季种植前用高温处理以解除春化(如洋葱),可抑制开花,延长营养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6.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答: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对白天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都受昼夜长度的调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 (1)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天仙子等。 (2)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大豆、苍耳、菊花、晚稻、美洲烟草等。 (3)日中性植物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都能成花的植物。如月季、黄瓜、番茄、四季豆、向日葵等。7.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以及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学物质来传递的 答:植物在适宜的光周期诱导后,成花部位是茎端的生长点,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却是叶片。这一点可以用对植株不同部位进行光周期处理后观察对开花效应的情况来证明:①将植物全株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不开花而保持营养生长; ②将植物全株置于适宜的光周期下,植物可以开花;③只将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正常开花;④只将植物叶片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植物不开花。 用嫁接试验可证明植物的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学物质来传递的:如将数株短日植物苍耳嫁接串联在一起,只让其中一株的一片叶接受适宜的短日光周期诱导,而其它植株都在长日照条件下,结果数株苍耳全部开花。 8.如果你发现一种尚未确定光周期特性的新植物种,怎样确定它是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或日中性植物 答:将此新植物种分别置于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其它条件控制在相同适宜范围,观察它的开花反应。若日照时数只有在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表明此种植物为短日植物;若日照时数只有在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则为长日植物;如在不同的日照时数下均能开花的,则为日中性植物。或将新植物种分别置于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在暗期给予短暂的光照处理,抑制开

渗透检验试题

渗透探伤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是非题(共15道,每道2分,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画×) 1. 渗透液接触表征渗透液对受检零件及缺陷的润湿能力。( ) 2. 渗透液渗透性能可用渗透液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来衡量。( ) 3. 决定渗透液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是粘度和密度。( ) 4. 渗透探伤时,宽而浅的缺陷最容易检出。( ) 5. 在检验表面细微裂纹时,渗透检验法的可靠性低于射线照相检验法。( ) 6. 施加探伤剂时,应注意使渗透剂在工件表面上始终保持润湿状态。( ) 7. 后乳化荧光法灵敏度高于溶剂清洗型着色法。( ) 8. 试件表面极为光滑,最好选用湿式显像剂。( ) 9. 施加显像剂的目的,其中之一是给缺陷痕迹提供背景反差。( ) 10.为显示细微裂纹,施加湿现象剂时,越厚越好。( ) 11.焊件表面的焊渣、飞溅等物,可用蒸汽除油法去除。( ) 12.弧坑裂纹有时呈放射形。( ) 13.渗透探伤剂应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渗透探伤剂不能混用。( ) 14.当用溶剂去除型渗透剂时,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对被检件进行往复擦拭,才便于将试件表面的渗透剂去除。( )

15.只要作过着色渗透伤试验的对比试块,一般情况下不能再作荧光渗透探伤试验,反之则不是。( ) 二、选择题(共35道,每道2分,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代号) 1. 溶剂清洗型着色法,渗透探伤流程为( ) A. 预清洗渗透溶剂清洗显示检查后清洗 B. 清预洗乳化水洗显像检查后清洗 C. 预清洗渗透水洗显像检查后乳化 D. 预清洗渗透干燥显像检查后清洗 2. 渗透剂干在工件表面上,此时最适合的处理方法是( ) A. 重新予清洗再渗透 B. 用热水清洗 C . 重新渗透 D. 显像时显象剂厚一点就可以了 3. 渗透探伤法中最常见的显象方法有那些( ) A.干式显象法 B. 湿式显象法 C. 快干式显象法 D. 以上A/B/C 4. 使用后乳化性渗透法时,乳化剂在工件上保持时间最佳为( ) A. 5秒 B. 1秒 C. 20分钟 D. 实验后确定 5. 渗透探伤用人工裂纹对比块有( ) A. 铝合金淬火试块 B. 镀铬裂纹试块 C. 不锈钢压痕试块 D. 上述A. . B. C 6. 产生虚假显示的原因是( ) A. 显像剂施加不当 B. 显像剂膜太厚 C. 渗透时工件温度太低 D. 绒毛或毛刺 7. 渗透检验时,工件温度太低( )

射线检测Ⅱ级人员开卷笔试练习题集

射线检测Ⅱ级人员开卷笔试练习题 一、相关法规、规范 1)判断题 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考核范围内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声发射(AE)和涡流(ECT)六种。 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证》的有效期为4年。 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要求报考的检测人员至少单眼或者双眼的裸眼或者矫正视力不低于《标准对数视力表》的5.0级。 4.《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各级人员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合格标准均为70分。 5.《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年龄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人员的换证申请不再予以受理。 6.《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换证分为考试换证和审核换证两种方式,审核换证应当在取证后首次换证时实施,以后采取考试换证与审核换证交替实施,不得连续实施审核换证。 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热锅炉。8.《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锅炉受压元件及其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通球试验、化学成份分析、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 9.《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当选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时,应当与脉冲回波法(PE)组合进行检测,检测结论应进行分别判定。

10.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管子对接接头实时成像应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11.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第Ⅲ类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12.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对于进行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波检测的压力容器,其公称直径D N ≥250mm的接管与长颈法兰、接管与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13.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进行局部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长部位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10%,且两侧均不少于250mm。 14.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档案应完整,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容器设计使用寿命。 2)选择题 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超声检测方法项目为。 A.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B.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C.超声检测(自动)。 D.以上都是。 2.以下哪一条不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对Ⅱ级人员的能力要求? A.调试和校准检测仪器。 B.编制或者审核无损检测报告。 C.编制和审核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