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杏仁3g)(桂枝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石膏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生姜4g 石膏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主之(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桃核承气汤: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抵当汤: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太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主之()。

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入太阴去路∶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主之(炙甘草6~12g 干姜3~6g)。

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9g)。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风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党参9g 大枣4枚生姜9g)。

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12g 黄芩9g 黄连6g 炙甘草3g)。

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炮附子9g 茯苓9g 党参6g 白术12g 芍药6g)。

表风未解而里微咳,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表解而里湿,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3g 白术9g 茯苓9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虚而里实,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里实而宜吐,以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随证主之(栀子浓朴汤:山栀子9g 炙厚朴6g 炙枳实9g)(栀子干姜汤:山栀子9g 干姜4.5g)(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

入少阴去路∶

表虚汗漏,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炮附子3~4.5g )

里虚恶寒,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6g 炮附子4.5g)

里寒有湿,以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主之。

里寒有水,以真武汤主之(炮附子6g 茯苓9g 芍药9g 白术9g 生姜9g)。

里虚亡阳,以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9g 炙甘草9g)。

里寒欲作奔豚,以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桂枝9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茯苓12g 桂枝9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

里虚亡阳惊狂,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

里虚亡阳烦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3g 炙甘草3g 煅牡蛎9g 煅龙骨9g)。

表解而里阳虚,以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主之(茯苓12g 人参6g 生附子6g 炙甘草6g 干姜6g)(干姜4.5g 生附子9g)。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

结胸证重者,以大陷胸汤,大陷胸丸主之(大黄9g 元明粉9g(冲服) 甘遂末1.5~3g(冲服))

轻者以小陷胸汤主之(黄连3g 半夏6g 瓜蒌15~30g)。

痞证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9g 炙甘草9g 白术9g 党参9g 干姜9g)。表已解而里实,上有热,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9g 黄连3g 黄芩3g)。

表已解而里实,下有寒,以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6g 黄连3g 黄芩3g 炮附子4.5g)。

表解而里有水,以十枣汤主之(大枣10枚芫花l~1.5g 甘遂1~1.5g 大戟1~1.5g 大枣煎汤,芫花、甘遂、大戟研末,枣汤冲服。)。

表解而里有寒、有热,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生姜9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3g 黄芩6g 黄连3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炙甘草9g 黄芩6g 黄连3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4.5g 大枣4枚)。

里湿而便滑,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15~30g 禹余粮15~30g)。

里湿而水停,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郁,以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里寒而可吐,以瓜蒂散主之(瓜蒂、赤小豆等分,捣筛和匀,每次3~6g煎服,可与豆豉同煎)。

阳明病

阳明病,太阳经证未罢,中风,仍以桂枝汤主之,伤寒,仍以麻黄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太阳未解,而将入阳明,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9g 桂枝4.5g 芍药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

太阳未解,而已入阳明,以葛根汤主之(葛根9g 麻黄4.5g 桂枝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芍药6g)。

二阳表未解,而里有郁,以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葛根

9g 麻黄4.5g 炙甘草3g 芍药6g 桂枝4.5g 大枣4枚半夏9g 生姜6g)(调胃承气汤: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表解而里微实,以小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厚朴4.5g 炙枳实6g)。

表解而里大实,以大承气汤主之(大黄12g(酒洗) 炙厚朴12g 炙枳实12g 元明粉9g(冲服))。

里实而津竭,以密煎导方、猪胆汁方主之()。

里实而脾约,以麻仁丸方主之(麻子仁15g 芍药9g 炙枳实9g 大黄6g 炙厚朴9g 杏仁9g)。

里实而血瘀,以抵当汤主之(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阳明病虚证

阳明虚证,里寒而水盛,以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

里寒而土虚,以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6g 党参9g 生姜12g 大枣4枚)。

里有积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里有虚热,以栀子豉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山栀子9g 香豉9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里有湿热,以猪苓汤主之(猪苓9g 茯苓9g 泽泻9g 阿胶9g(烊化) 滑石15g)。

里有燥热,以白虎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里有瘀热,以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15g 栀子9g 大黄6~9g)。

少阳病

少阳经本病,经气郁迫,表里不和,以小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

太阳经证未罢,而遽入少阳,以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枝4.5g 芍药4.5g 柴胡6g 黄芩4.5g 党参4.5g 炙甘草3g 半夏6g 大枣2枚生姜4.5g)。

太阳病未解而表实,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少阳病已具而里虚,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芍药15g 生姜9g 胶饴30g)。

太少合病,而自下利,以黄芩汤主之.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9g 芍药12g 炙甘草6g 大枣4枚)(黄芩9g 芍药12g 炙甘草6g 大枣4枚半夏9g 生姜9g)。

表未解而里实,以大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2g 枳实6g 大枣4枚大黄6g)。

表已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妇人热入血室,以小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

少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里虚而心悸烦,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芍药15g 生姜9g 胶饴30g)。

里虚而心动悸,以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9g 生姜6g 党参9g 生地黄12g 桂枝6g 阿胶9g(烊化)麦门冬15g 麻仁9g 大枣10枚)。

里虚而烦满谵语,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6g 黄芩3g 生姜3g 党参3g 桂枝3g 茯苓9g 半夏4.5g 大黄4.5g 煅龙骨9g 煅牡蛎9g 铅丹4.5g(先煎) 大枣2枚)。

少阳本病未罢,仍以小柴胡汤主之. 表未解而里实,仍以大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柴胡9g 黄芩6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2g 枳实6g 大枣4枚大黄6g)。

表未解而里热,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柴胡4.5g 黄芩3g 党参4.5g 炙甘草3g 生姜3g 半夏4.5g 大枣2枚元明粉6g(冲服))。

入太阴去路: 表里未解,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9g 桂枝4.5g 干姜3g 瓜蒌根9g 黄芩4.5g 牡蛎9g 炙甘草3g)。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按结胸证,以大陷胸汤主之。痞证,以半夏泻心汤主之(大陷胸汤:大黄9g 元明粉9g(冲服) 甘遂末1.5~3g(冲服))(半夏泻心汤:半夏9g 黄芩6g 黄连3g 干姜4.5g 党参6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

太阴病

太阴病,表寒未解,仍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主之,表已解而里有实寒,以四逆汤主之(四逆汤: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

里有寒而上有虚热,以黄连汤主之(黄连4.5g 炙甘草4.5g 干姜4.5g 人参9g 半夏9g 大枣4枚桂枝4.5g)。

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大枣4枚生姜6g)。

表未解而里实,以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6g 大黄4.5g 芍药12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

表寒郁而内生湿热。以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15g 栀子9g 大黄6~9g)。

表湿郁而内生瘀热,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2g 连翘9g 杏仁6g 赤小豆30g 大枣4枚生梓白皮6g(可用桑白皮代之) 生姜6g 炙甘草6g)。

表里俱有瘀热,以栀子柏皮汤主之(山栀子9g 黄柏6g 炙甘草3g)。

少阴病

少阴病,表里俱寒,以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麻黄3g 细辛3g 炮附子4.5g)(麻黄3g 炙甘草3g 炮附子4.5g)。

里寒而水盛,以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

里寒而土败,以附子汤主之(炮附子9g 茯苓9g 党参6g 白术12g 芍药6g)。

里热升而咽痛,以甘草汤,桔梗汤主之(炙甘草汤:炙甘草9g 生姜6g 党参9g 生地黄12g 桂枝6g 阿胶9g(烊化)麦门冬15g 麻仁9g 大枣10枚)(桔梗9g 生甘草9g)。

里阴逆而咽痛,以半夏散及汤主之(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

咽痛而生疮,声不出,以苦酒汤主之(半夏鸡蛋清苦酒(米醋))。

咽痛而胸满心烦,以猪肤汤主之(猪皮适量)。

里寒而土虚,以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6g 党参9g 生姜12g 大枣4枚)。

里寒而水泛,以真武汤主之,里热而有湿,以猪苓汤主之(真武汤:炮附子6g 茯苓9g 芍药9g 白术9g 生姜9g)(猪苓汤:猪苓9g 茯苓9g 泽泻9g 阿胶9g(烊化) 滑石15g)。

里热而有郁,以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

里寒而阳微,以通脉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9g 炙甘草4.5g 葱白4茎(本方为四逆汤加葱白而成))。

里寒而脉绝,以白通汤主之(生附子9g 干姜6g 葱白4茎童便100ml(药煎成后加入))。

里寒而无脉,呕烦,以白通加猪胆汁汤(生附子9g 干姜6g 葱白4茎童便100ml(药煎成后加入) 猪胆一个(取汁和入))。

里寒而下利脓血,以桃花汤主之(赤石脂15g 干姜6g 粳米30g)。

里热而液耗,以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4.5g 黄芩4.5g 芍药9g 鸡子黄2枚阿胶12g(烊化))。

里热而水涸,以大承气汤主之(大黄12g(酒洗) 炙厚朴12g 炙枳实12g 元明粉9g(冲服))

厥阴病

厥阴病,里寒而吐蛔,以乌梅丸主之(乌梅15g 细辛3g 干姜6g 附子6g 当归9g 蜀椒6g 桂枝6g 党参6g 黄柏9g 黄连9g)

表寒而里虚,以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9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3g 炙甘草4.5g 通草6g 大枣6枚)。

若内有积寒,以当归四逆加吴荣萸生姜汤主之(当归9g 芍药9g 桂枝9g 通草6g 细辛3g 吴茱萸6g 生姜15g 大枣6枚炙甘草4.5g)。

里寒而宜吐,以瓜蒂散主之(瓜蒂、赤小豆等分,捣筛和匀,每次3~6g煎服,可与豆豉同煎。)。

里寒而有水,以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里寒而厥逆,以四逆汤主之,里寒而阳郁,以通脉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9g 炙甘草4.5g 葱白4茎(本方为四逆汤加葱白而成)。

里寒而上有浮热,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里寒而上虚,以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6g 党参9g 生姜12g 大枣4枚)。

阳回而里热下利,以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9g 黄柏6g 黄连6g 秦皮9g)。

阳回而里热有燥屎,以小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厚朴4.5g 炙枳实6g)。

阳复而里生烦热,以栀子豉汤主之(山栀子9g 香豉9g)。

由病机可得知病症。

病机种类:伤寒,中风,火郁,水郁,内燥,里湿,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热结血分,里阳虚,里阴虚,里水,

(完整word版)伤寒论整理总结,推荐文档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转载) 经方之一,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肢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记得有一位名医说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精品

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杏仁3g)(桂枝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石膏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生姜4g 石膏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主之(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桃核承气汤: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抵当汤: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太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主之()。 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入太阴去路∶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主之(炙甘草6~12g 干姜3~6g)。 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9g)。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风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党参9g 大枣4枚生姜9g)。 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12g 黄芩9g 黄连6g 炙甘草3g)。 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炮附子9g 茯苓9g 党参6g 白术12g 芍药6g)。

刘渡舟伤寒论方剂歌诀

此编歌括是老一生研究《伤寒论》之精华"他把《伤寒论》方用歌括形式,分门别类!综合归纳,融为一冶,启迪后学"为我们研究!学习!背诵《伤寒论》经典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80年代跟随老学习《伤寒论》时,亲耳聆听恩师教诲,深受其传,现将此编献与诸同道,若能对今天研《伤寒论》有一点帮助,使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泽被后世,足矣"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根汤: 桂加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最新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资料

伤寒论中十大常用调节人体 气机升降出入的方剂 经典就是经典,中医之经典无论怎样评,伤寒论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医家无不从中吸取营养。经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越深入了解和学习,越是感到美不胜收。春节以来,坚持诵读伤寒,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能有些理解还不一定正确,尚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求证和完善。现就学习伤寒论方剂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着眼。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甘草(6克)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里枢机)。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方解:(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112方 一、太阳篇 1、桂枝汤方 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2、麻黄汤方 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 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 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 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 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 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 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 生姜5g 石膏6g 8、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 炮附子15g 10、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炮附子15g 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 白术15g 大枣10g 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 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 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 大枣10g 生姜20g 15、小建中汤方 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胶饴30g 16、葛根汤方 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 17、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 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

伤寒论方115首

《伤寒论》究竟有多少方剂?至今尚未有准确数字,目前主要有2种认识,一种认识是从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一种认识是从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五版《伤寒论讲义》教材中其方剂索引数目是114方(缺文蛤散);且在六版《伤寒论选读》教材方剂索引数目则是113方(少土瓜根汁方与猪胆汁方),而数版本《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教材则大多认为《伤寒论》方剂是113方,笔者对此作了认真地仔细地统计,则发现《伤寒论》方剂既不是112方,也不是113方,更不是114方,而是115方,为了纠正以往对《伤寒论》方剂数目的不准确认识,特将《伤寒论》方剂例举于次。 (1)十枣汤(2)三物白散(3)干姜附子汤(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5)土瓜根汁方(6)大承气汤(7)大柴胡汤(8)大青龙汤(9)大陷胸汤(10)大陷胸丸(11)大黄黄连泻心汤(12)小青龙汤(13)小柴胡汤(14)小承气汤(15)小建中汤(16)小陷胸汤(17)五苓散(18)文蛤散(19)乌梅丸(20)四逆汤(21)四逆加人参汤(22)四逆散(23)甘草汤(24)甘草干姜汤(25)甘草附子汤(26)甘草泻心汤(27)生姜泻心汤(28)白头翁汤(29)白虎汤(30)白虎加人参汤(31)白通汤(32)白通加猪胆汁汤(33)瓜蒂散(34)半夏泻心汤(35)半夏散及汤(36)当归四逆汤(37)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8)竹叶石膏汤(39)芍药甘草汤(40)芍药甘草附子汤(41)赤石脂禹余粮汤(42)吴茱萸汤(43)牡蛎泽泻散(44)附子汤(45)附子泻心汤(46)抵当丸(47)抵当汤(48)苦酒汤(49)炙甘草汤(50)茵陈蒿汤(51)茯苓甘草汤(52)茯苓四逆汤(5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54)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55)枳实栀子豉汤(56)栀子豉汤(57)栀子甘草豉汤(58)栀子生姜豉汤(59)栀子柏皮汤(60)栀子厚朴汤(61)栀子干姜汤(6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63)禹余粮丸(64)真武汤(65)桂枝汤(66)桂枝二麻黄一汤(67)桂枝二越婢一汤(68)桂枝麻黄各半汤(69)桂枝人参汤(70)桂枝甘草汤(7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2)桂枝附子汤(7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7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75)桂枝去芍药汤(7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77)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78)桂枝加桂汤(79)桂枝加芍药汤(80)桂枝加大黄汤(8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82)桂枝加附子汤(83)桂枝加葛根汤(84)桂枝加厚朴杏仁汤(85)桃花汤(86)桃核承气汤(87)桔梗汤(88)柴胡加芒硝汤(89)柴胡桂枝汤(90)柴胡桂枝干姜汤(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2)调胃承气汤(93)烧裈散(94)通脉四逆汤(95)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96)理中丸(97)黄芩汤(9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99)黄连汤(100)黄连阿胶汤(101)猪苓汤(102)猪肤汤(103)猪胆汁方(104)旋覆代赭汤(105)麻黄汤(106)麻黄附子甘草汤(107)麻黄连轺赤小豆汤(108)麻黄附子细辛汤(109)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110)麻黄升麻汤(111)麻子仁丸(112)葛根汤(113)葛根加半夏汤(114)葛根黄芩黄连汤(115)蜜煎导。作者:王付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1、桂枝汤:桂枝用勺炒枣姜。发热汗出桂枝汤,桂枝芍药草干姜。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2、桂枝葛根汤:桂枝用勺炒枣姜,葛麻黄。汗出恶风项背强,桂枝汤中葛麻黄。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3、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用勺炒枣姜,附子来帮忙。发汗不止人恶风,桂枝汤中附子藏。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炒枣姜。下后脉促胸又满,桂枝去芍是良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5、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桂附无芍炒枣姜。恶寒去芍加附子,桂附无勺草枣姜。 桂枝甘草生姜附子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面热身痒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7、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中杏麻黄,关键在用量。汗出脉洪形似虐,桂二麻一莫彷徨。桂枝汤中杏麻黄,取名桂二麻一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8、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炒迷人。汗后烦渴脉洪大,就用人参白虎汤。 知母石膏粳米人参 9、桂枝二越婢一汤:桂麻炒芍、姜枣膏。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石膏 10、四逆汤:四逆汤,附子炒干姜。 附子甘草干姜 11、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炒黄。 大黄甘草芒硝 12、葛根加半夏汤:桂枝汤半葛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半夏葛根麻黄 13、干姜甘草汤 干姜甘草

14、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 15、麻黄汤:麻桂炒杏仁。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16、小柴胡汤:人炒芩柴半枣姜。 人参柴胡黄芩甘草半夏大枣生姜17、大青龙汤:麻桂炒杏、姜枣膏。 桂枝麻黄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18、小青龙汤:好细辛、麻桂勺炒姜夏味。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半夏五味子生姜细辛1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中朴杏仁。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仁20、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新加汤,人参放进桂枝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人参

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 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 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 附方: 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_伤寒论_但头汗出病机分析

阴液之思想。第12条桂枝汤方后:“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蜇蜇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桂枝汤后应以微汗为佳,若汗出流漓,汗出过多,则更加耗伤已内虚之营阴,正虚无力驱邪外出,则必致病邪内陷,表邪不解。另外,“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服一剂病愈,就应该停药,恐其过汗更伤营阴,伤津耗液而致变。第38条大青龙汤证,为太阳伤寒兼见里热者。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倘用之不当,发汗过度,必大伤津液,不仅表邪不解,甚者使里热愈炽。故仲景云:“取微似汗…一服汗者,停后服。” 遣方用药和营养阴 表证的治疗大法为汗法,解表必须发汗。然发汗则必有充足汗源,即必须有充足的阴血津液基础为前提,使有汗可发,方可发汗以祛除在表之邪。若但知散邪而不顾根本,则必致元气衰败。故遣方用药,当伍以和营养阴之方药。 在组方用药方面,仲景遵循“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的原则,重视扶助阳气,同时亦十分注重顾护阴液。或清热以养阴,或直接以补阴生津之品,以养阴生津而滋汗源。《伤寒论》第12条之桂枝汤与第29条芍药甘草汤,两方中均用芍药、甘草,芍药之酸,合大枣、甘草之甘,酸甘化阴,以滋养周身之阴液,滋养汗源,顾护胜邪之根本。《金匮要略?痉湿 病脉证治第二》第26条关于 病的治疗如上所述,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并举。 3 表证预后取决于阴津盛衰 津复与否决定疾病转归 《伤寒论》第58条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和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为阳明自和必自愈的举例。太阳病误治之后,津液耗伤,若津伤过重,难以自复者,酌用滋阴复液之品。若津液恢复,小便得利,阴阳调和则病愈。第181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论述太阳病因亡津液而转属阳明之机理。本太阳病,若发汗不当,或误下,或利小便,均可伤津,致胃肠干燥,则病邪入里化热成实而转属阳明。太阳表证之所以转属阳明,全因有亡津液之病机。 津伤微甚判断生死预后 《伤寒论》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论述太阳中风火逆之变证及其预后。太阳中风本当以解肌祛风,而误火劫,则必致阴津耗伤,最终阴阳皆虚而变证丛生。此时若小便通利,则提示阴液犹存,并未尽亡,则其人尚有可治之机。反之,若津液耗伤严重,而见小便不利,提示津液耗之将尽,则其人难治,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仲景论述外感病,重视阴液的作用。认为阴液在外感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其关于阴液在认识外感病病机、确立治法、选方用药以及判断外感病预后中作用的论述,为临床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07-08-23) 《伤寒论》但头汗出病机分析 刘波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级研究生,天津300193) 关 键 词:伤寒论;但头汗出;病机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13(2007)06-035-01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中医学中非常重视对汗的辨识。辨汗对判断病邪的性质及人体阴阳盛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其中对“但头汗出”论述非常典型。 仲景在伤寒论中明言“但头汗出”的条文有111条,134条,147条,216条,228条,236条共6条,和相关条文如但头微汗出、头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136条,148条,200条,219条共4条。这些条文中头部汗出的症状虽同,但所述病机却大异。现将其病机分类归纳如下:1火劫伤津,阴虚于下而阳攻于上 如《伤寒论》111条所云:“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论述了因火劫发汗而使津液亏虚,所以小便不利,而阴液亏于下,则阴不敛阳而阳热攻于上而出现“但头汗出”。此条与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火劫伤津病机相同且互为佐证。 ? 5 3 ?

伤寒论全部药方分类录

傷寒論全部藥方分類錄 姜佐景編製五十一年(1962)國醫節 王全民重新打製2009年12月17日方名上端首排加()數字,係今新編號數,次排數字係示原有次序,方名字多者簡之。 ○ (子) 桂枝湯類(計14方) (1)001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2)045桂枝加桂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桂枝二兩 (或說應加肉桂) (3)083桂枝加芍湯 (原名: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三兩 (4)084桂枝加黃湯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六味原量大黃二兩 (5)003桂枝加樸杏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厚朴三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6)004桂枝加附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7)006桂枝去芍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8)007桂枝去芍加附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湯四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9)044桂枝救逆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腥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 (10)046桂甘龍牡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 (11)064桂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甘草四兩炙乾薑三兩 (12)069桂枝附子湯: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 切大棗十二枚擘 (與(6)方同味異量)

(13)005白朮附子湯 (桂枝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方名出金匱) (14)012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桂枝去桂君茯苓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茯苓三兩白朮三兩 附●桂枝新加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加一兩生薑加一兩人參三兩 ○ (丑) 麻黃湯類 (計9方) (15)020麻黃湯: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16)021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雞子 大碎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 (17)022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桂枝去皮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洗 (附加減法) (18)008桂麻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麻黃去節甘草炙生薑切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 (19)009桂二麻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枚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生薑一兩六銖切大棗五枚擘 (20)011桂二越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 炙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生薑一兩大棗四枚擘 (21)085麻黃附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細辛二兩 (22)086麻黃附甘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片甘草二兩炙 (23)024麻杏甘石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 (寅) 葛根湯類 (計4方)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白头翁汤(《伤寒论》) 5.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和丸(《丹溪心法》) 1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1.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4.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18.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丁香柿蒂散(《症因脉治》) 2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二妙散(《丹溪心法》) 24.二至丸(《医方集解》) 25.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8.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9.归脾汤(《正体类要》) 30.桂枝汤(《伤寒论》) 3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3.理中丸(《伤寒论》) 34.连朴饮(《霍乱论》) 35.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38.六一散(《伤寒直格》) 3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0.麻黄汤(《伤寒论》) 41.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2.麻子仁丸(《伤寒论》)43.麦门冬汤(《伤寒论》) 44.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46.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47.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清胃散(《脾胃论》) 50.清营汤(《温病条辨》) 51.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三仁汤(《温病条辨》) 53.桑菊饮(《温病条辨》) 54.桑杏汤(《温病条辨》) 55.肾气丸(《金匮要略》) 56.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 57.生脉散(《医学启源》) 58.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9.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十大常用调节人体 气机升降出入的方剂 经典就是经典,中医之经典无论怎样评,伤寒论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医家无不从中吸取营养。经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越深入了解和学习,越是感到美不胜收。春节以来,坚持诵读伤寒,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能有些理解还不一定正确,尚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求证和完善。现就学习伤寒论方剂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

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着眼。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甘草(6克)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

伤寒论方剂煎服法

伤寒论方剂煎服法(特征性,单选题备用) 太阳病 1?桂枝汤:啜粥温覆取遍身微似有汗。 2?桂枝加葛根汤:先煮葛根,覆取微似汗。 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覆取微似汗。 4?麻黄汤:先煮麻黄,去沫,覆取微似汗。 5.葛根汤:先煮麻黄、葛根,去沫,覆取微似汗。 6?大青龙汤:先煮麻黄,去沫,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7.小青龙汤:先煮麻黄,去沫。 8.桂麻各半汤:先煮麻黄一二沸,去沫。 9.桂二麻一汤:同上。 10.桂二越婢一汤:同上。 11.五苓散: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2.桃核承气汤:煮取,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饭前服)先食温服。当微利。 13.抵当汤:不下更服。 14.栀子豉汤:先煮栀子。得吐后,止后服。 15.麻杏甘石汤:先煮麻黄,去沫。 16.白虎加人参汤:煮米熟汤成。 17.葛根苓连汤:先煮葛根。 18.桂枝甘草汤:顿服。 19.救逆汤:先煮蜀漆。 20.苓桂甘枣汤:甘澜水,先煮茯苓。 21.小建中汤:煮,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22.桂枝人参汤:桂枝后下。日再夜一服。 23.干姜附子汤:顿服。 24.炙甘草汤:加清酒,后烊化阿胶。 25.大陷胸汤: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26.小陷胸汤:先煮栝楼。 27.三物(桔梗、巴豆、贝母)小白散:白饮和服。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28.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渍之(沸水冲泡) 29.附子泻心汤:附子专煎,取其味厚;三黄渍之,取其气薄。(大黄、黄连、黄苓) 30.半夏泻心汤:煮取,去滓再煎(使寒热药性相合,禾U于调中和胃) 31.生姜泻心汤:同上。 32.甘草泻心汤:同上。 33.旋覆代赭汤:同上。 34.黄连汤:昼三夜二服。 35.十枣汤证: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去滓,内芫花、甘遂、大戟末。平旦服。得快下利后, 米粥滋养。 阳明病 1?白虎汤:煮米熟汤成。

伤寒论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 (1)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上各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2)三物白散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3)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5)土瓜根汁方 应是土瓜根汁灌肠导泻(未写明详细用法)。 (6)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7)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8)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9)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0)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11)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12)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3)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4)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洒洗厚朴二两,去皮,炙积实大者,炙,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15)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6)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7)五苓散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白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8)文蛤散 文蛤五两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