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徐国荣i李从举2?

1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29,北京;2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点实验室,100029,北京:

【摘要】介绍了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织物抗菌性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在研究纳米银抗菌性方面的主要成果。并结合其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纳米银的方向对纳米银往后的发展做了一些展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性后整理

银的杀菌作用很早就己经被人们了解并应用了。而进入21世纪后,纳米技术的发展更是便银离子的杀菌性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町产生强人的杀繭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繭且无任何的时药性,能够促进伤II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a,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來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纳米银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电子、化工等多个产业。纳米银在E卩染后整理中的应用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发的研究和进展。各种纳米银后整理剂也纷纷进入市场。

1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目前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来发挥3:

(1)纳米银通过抑制多种细胞膜上酶的活性,并与供电子体反应,尤其是能和含有毓基的供电子体反应。转运Na+的还原型辅酶(NADH)即氧化还原型辅酶Q被认为是纳米银最主要的靶蛋白,低浓度的纳米银就可抑制嗜緘性杆菌膜泡中能量依赖的氧化还原形辅酶Q(NQR) 转运离子的活性,同时还能阻碍溶鴻弧菌纯化氧化还桑型辅酶Q的能力。从而提示,纳米银能与氧化还原型辅酶Q特异性的结合是低浓度纳米银杀菌作用的主要机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5-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3001);北京市市属市管髙等学校人才强校计划项目资助

(2)另有学者则认为,在霍乱弧菌、溶藻弧菌中氧化还原型辅酶Q并非是该类细菌生存必需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了 1.25 U M的AgN03后,该两菌种却能被完全的杀灭。Dibrov等也发现低浓度的纳米银无论在Na+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均能导致霍乱弧菌内外膜囊泡的裂解,而且这种效应与转运Na+的氧化还原型辅酶Q存在与否无关。由此提示,纳米银对霍乱弧菌的杀灭作用也不仅仅是通过对特异性靶蛋白的结合,还有可能通过裂解质子泵,调节膜蛋白或调节磷脂双分子层本身的通透性,使H+外漏,进而导致细菌细胞膜的完全裂解,产生杀菌效应。

(3)纳米银还能和蛋白质以及核酸发生反应,纳米银町能通过DNA构型的改变,允许激活基W (如:tst 基W)结合DNA以及RNA聚合酶,破坏细菌核酸,引起细菌繁殖受阻;此外,纳米银在体内、体外均能9细菌DNA碱基对的结合,与细菌DNA逐渐形成不町逆的结介体。但也冇学者则认为人部分纳米银与细菌的结介,只是存在细胞外的表面结合,仅有少量纳米银进入细胞内与细菌DNA结合,因此,纳米银通过与细菌DNA结合,形成结合体,产生抗繭作用这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证实。

2近年纳米银抗菌性的研宠

21世纪之前,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研究主要就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纳米银覆在纤维的表面;二是制造纳米银的功能性纤维。只是单独去研究纳米银。

进入21世纪后,纳米银的抗菌性研究开始往务个方向发展。典型的制备方法、新的使用方法等不断地出现:2.1典型的制备方法

纳米银的常用制备方法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气相法和固相法制备纳米银粉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液相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液相法右: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不断出现。微乳液法就是液相法制备纳米银的一个新的方法。

科技大学的张万忠、乔学亮等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破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坏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微乳体系中,利用水合腓还原AgNO3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⑷.相对于之前常用的制备纳米银的液相还原法相比,这种方法具右很多的优点:纳米银粒径小、粒子尺寸分布窄、对纳米银粒子的成核过程和晶核生长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控制.

伊朗的Tilaki, RM; Zad, Al等人研究了钱脉冲激光消光法制备纳米银粒子时周W的液体坏境対

粒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近年來,磁控溅対技术作为一种十分冇效的薄膜沉积方法,被普遍和成功地应用与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微电子、光学薄膜和材料表面处理领域中,用于薄膜沉积和表面覆盖层制备。

江南大学的王鸿W、何艳丽、高卫东等在低温条件2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乳酸非织造布表

面沉积不同厚度的纳米结构银薄膜,研究PLA基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对样品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振荡烧瓶法测试样品的抗菌性能。研究表明:当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为1 n m 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

葡萄球繭的抑繭率均达到100% 2.2纳米银复合材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材料进行fi合是近年功能整理剂研究的一个很巫要的方向。能够将多个功能结介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早在2001年,就冇人提出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须走复合材料的道路这一思想?这几年纳米材料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以点?纳米银也在这方面有了很人的进展。

2.2.1纳米银粒子和其它纳米材料的fi合

师范人学的马少华、李贵安等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一?氧化硅复合颗转,纳米银料子{15-20 nm)具有良好的面心立力结构,且均匀分散于一氧化硅颗粒表面。将硏磨很细的粉末样品于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比较好地解决了纳米银离子的分散问

穗国Rudolf公司开发的纳米二氧化钛类型的纳米银抗菌剂RUCO—BAC AGP就是纳米银复合材料技术的一个应用

韩国的Ki, HY; Kim, JH等人在乙醇相中用含有银和硫混合物的硫化纳米银胶体溶液处理羊毛织物,所用的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4.2纳米⑹。

2.2.2纳米银离了掺杂在纳米材料中制备纳米复合材料除单质银外,银离子的杀菌能力也是很强的,

银离子的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共冇成分被破坏或者产生功能障碍。由于Ag+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O 798 V-+0. 798 V, 25*C),反应活性很人。当微量Ag+接触细曲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Ag+穿透细菌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并与筑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

胞合成誨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堆殖的能力而死亡,而且银离子会从死菌体中游离出來继续杀菌,因

此抗菌作用持久。此外,Ag+也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传送系统,达到抗菌效果。将银离子掺杂在纳米材料中町以制备成掺杂有银离子的纳米以合材料。

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钛的抗菌作用机理都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发挥作用的: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价带上帝饿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上,生成带负电荷的高活性电子,同时在价带上形成带正电荷的空穴,在体系内电场的作用b\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不同的位置,然后活泼的电子被氧化钛表面吸附的氧分子俘获形成过氧负离子。而空穴则将吸附于氧化钛表面的水分子氧化成氢氧自由基。这些过氧负离子和氢氧自由基会将细菌杀死。从氣化锌和氧化钛的杀菌机理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的杀必须要有紫外线的照射,这就限制了其发挥作用的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利用金属离子掺杂和复合半导体的方法制备出了Ag7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使得氧化锌和氧化饮在不需要紫外线照射卜就能发挥杀菌的作用9

纳米二氧化钛是有效组分氯化银的我体,在湿状态卜-(如排汗),释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银离子(自我反馈),如图1所示.由于RU-C0-BAC AGP有很大的表面活性,Ig纳米级的RUCO-BACAGP大概有600000cm的表面积,只需少量使用就町达到很好的效果。

e iD 亠? ◎

QHq S Ag- x^AgCI ? cr

纳米级RUCO-BAC AGP能够吸附在织物表面,耐水洗和干洗,还无需使用影响手感的粘合剂和交联剂。纳米级银沉积在织物的狭缝里,町与织物永久性结合,其至用洗涤剂反复洗涤也无法去除。

陆斌等制得了含Ce纳米材料(介孔材料),然后用一定量的硝酸银乙醇溶液浸渍制得含铺银介孔材料,经过超声分散、搅拌、干燥后,在马费炉中5009培烧得到了含飾银纳米抗菌复合材料

3纳米银和其它技术的结合

近年來,助剂的研究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微胶囊技术就是研究较多的一个。纳米银和微胶?技术的结合也有了研充?纳米银、纳米银涪胶对织物的抗制整理,从实验结果和之后的服用性能看,抗菌性能很好,但随看时间的延续,织物变黄、棕、祸其至变黑,可能是纳米银直接与空'(中的一些元素长时间接触引起的。

微胶囊是一类只有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外层为半透膜,内部为液体或敏感性物质。通透性是微胶囊的主要特征,控制通透性,就町以冇选择地允许不同人小的物质透过微胶囊膜。因此可以解决纳米银、纳米银溶液在使用中的问题。纳米银微胶囊不仅可以防止银的变色,还町以在服用中微胶婕通过半透明膜或受摩擦作用逐渐释放,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把纳米银材料制成微胶囊对增进被封闭物质的缓释

性和长效性,増加被封闭物质的储存稳定性。所以,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在纳米银抗菌持久性上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高冬梅、金菊花、韩菲菲等就研究了用阿拉伯胶、壳聚糖为醴材,纳米银材料为芯材制备微胶?的方法,壳聚糖除了作为壁材外还兼有抗菌性能。此外壳聚糖还是天然抗菌剂,具冇很好的生物降解性II 无薄,a合助剂制作中的环保要求,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今年,Man-Made Textiles in India也报道了一种纳米银粒子,这种纳米银粒子能和介成纤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持久的抗菌作用0 Ferro Corp公司生产的Nano Silver 7000-95能够与纤维合成一体从而达到水久性的组织气味和污点。

因此,可以看出纳米银粒子的抗菌作用持久性也是纳米银离了在后整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研宪方向。

4纳米银在后整理其它方面的应用

韩国的Ki, HY; Kim, JH等人在研究用含有银和硫混合物的硫化纳米银胶体溶液处理的羊毛织物的性能时,除了研究抗菌性以外,还研究了这种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发现,用这种纳米银胶体溶液处理过的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也冇了很人的提高.

Kan-Sen Chou; Yu-Chieh Lu研究了纳米银处理过的织物的远红外性能结果发现,经过纳米银处理的织物的远红外性能也有很人改善。由此叮以看出: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不只是局限在抗菌性方面。

5可能的技术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银系杀謂剂具有优越的杀菌性能和安全性能,银的杀惭作用与自身的化合价态相关,其杀菌能力递减顺序为Ag( III)>Ag( n)>Ag(l)>Ag(0)t ,即高价银的杀菌能力较低价银强。

华东理工大学的李茜、陈康、焦莉莉等人研究了纳米氧化高银分散液的制备和抗?性能「⑷,纳米氧

化高银W有特别好的抗歯性能。但是此项研究主要是应用在了净化水方面。虽然如此, 但足纳米高银离子的强杀菌性也右町能应用在纳米银在织物红整理抗菌性上。碳纳米管的研究和应用己经相当广泛。新的纳米结构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像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球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硏究:

胡正龙、顾豪爽等以Bi(NO3)- 5H2O,Nd(NO3b?6出0和THOQHj为原料,加入聚乙烯醇(P VA-124 ),采用水热法在200 r经48 h合成了钮层状钙钛矿结构掺枚钛酸钮(Bij.isNdoasTbOu^BNdT)纳米棒皿)

潘志峰、袁一方等制备了优良的多孔氧化铝有序孔洞阵列,以其为模板,釆用直流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其规则排列的孔中沉枳得到锌纳米线:然后将其在高温卜?氧化,得到氧化锌纳米线代昭、张纪梅等研究了烷基化壳聚糖纳米徽球的制备

6展望:

结合上述内容,町以推测纳米银在织物后幣理中的硏究会集中在以卜?几个方面:

6.1纳米银的分散问题

同?它的纳米材料一样,分散问题也是纳米银或纳米银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的一个关键。目前己经研究的纳米银分散技术主要冇皿I加入反絮凝剂形成双电子层:加表而活性剂包裹颗料:化学改性分散等。迖些方法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没仃彻底解决问题。因此实现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和改性,可控制纳米微粒的大小和形态,提高其在聚合物基体

中的均匀分散能力依旧是纳米银研究的一个重点。

6.2多功能a合整理剂的研究

无论是从单个的助剂还是从整个助剂行业的发展来看,多功能助剂的硏究仍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如何将

纳米银和更多其它的助剂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功能的复合会是纳米银的一个发展方向。

6.3打新技术的结合使用

上而己经提到了一些新的技术在纳米银中的应用,像磁控溅射技术、微胶囊技术等.新的技术还会出现,将新技术和纳米银的研究结合起来必然会大大扩大纳米银在后幣理中的应用领域。

6.4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除抗菌外其它性能的研究

国外已经有了纳米银抗静电、提高远红外性能的研究.而国内目前还只是集中在抗菌性的研究。所以纳米银其它牲能的硏究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研究类似抗静电兼抗菌性的纳米银等助剂将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⑴王晓凑,徐水凌。纳米银抗菌织物的硏究进展(J)。棉纺织技术,2008, 36(2): 126-128. ⑵孙墨杰,贾若琨,张宇帅,张晓料,任汉涛。纳米银的制备硏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 28 (1): 5-7.

⑶张万忠,乔学亮,罗浪里,陈建国。琥珀酸二并辛酯碳酸钠微乳体系中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连续相的影

响(J)。化学学报,2008, 66 (11): 1377-1381.

[4]T ilakb RM. Zad, Al, Mahdavi, SMo Stability, siz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laser ablation in different carrier media (J 人Applied Physics. A, 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06, 84 (1-2): 215-219.

⑸王鸿博,何艳丽,高卫东,李静,顾璐英,王园园。PLA基纳米结构银薄膜的抗繭性能(J)。纺织学

报,200& 29 (6): 52-56.

[6]马少华,李贵安,张玉荣。纳米银粒子■二氧化硅复合颗粒溶胶-凝胶的制备与表征(J). 陕西师范人学学报,2008. 36 (1): 31-33.

[7]黄建洪,王铁群,林桂凤,宋心远。以纳米Ti02为裁体的银抗倩整理剂制备与应用。印染,

2006, 11: 35-37.

⑻Ki, HY, Kim, JH, Kwon, SC;, Jeong, SHo A study on multifunctional wool textiles treated with nano-sized silver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19):8020-8024.

[9]竜永春。纺织助剂化学与应用(M)。2007: 430

[10]陆斌,李辉,张昉,张蝶青,何其圧,李和兴。高活性铀银介孔父合抗菌剂的制备(J)。中国稀

125-128.

土学报,2008, 26 (1):

[11]高冬梅,金菊花,韩菲菲,李

丁奕,张伟。纳米银微胶囊的抗菌整理(J)。毛纺科技, 2008, 9: 20-22.

[12]Ki, HY. Kim, JH, Kwon, SC;. Jeong, SHo A study on multifunctional wool textiles treated with

nano-sized silver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19):8020-8024.

[13]Kan-Se n Chou. Yu-Chieh Lu。The ap plication of nano sized silver colloids in far in frared

low-emissive coating (J)。

[14]李茜,陈康,焦莉莉,周国光。纳米氧化高银分散液的制备(J).净水技术,2008, 27 (1;: 12-15, 19.

[15]胡正龙,顾豪爽,胡永明,尤晶,周迪,邹亚圖邹卫东。Bij isNdo85713012纳米棒的拉曼和紫外吸收光谱研充(J>o光散射学报,2008, 20 (2): 155-159.

[16]潘志峰,袁一方,刘慧,张利宁。基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ZnO纳米线的制备(J)o半导体光学,2008, 29 (1): 82-85.

[17]代昭。张纪梅,黄文强,孙多先。烷基化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XPS光谱分析(6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8, 24 (1): 40-46.

[18]安静,王德松,罗青枝,李雪艳,李敏娜,袁晓燕。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J)。化学进展,2008. 20 (6) :859-867.

纳米银及其抗菌应用技术

纳米银及其抗菌应用技术 资讯与基础常识 厦门博正科技有限公司(制) 2009年10月29日

目录 第1章认识纳米银 (3) 第2章纳米银杀菌知多少? (3) 2.1广谱抗菌 (3) 2.2强效杀菌 (4) 2.3渗透性强 (4) 2.4修复再生 (4) 2.5抗菌持久 (5) 2.6安全无毒 (5) 2.7无耐药性 (5) 第3章纳米银和其它抗菌产品的区别 (5) 第4章纳米银的抗菌应用技术 (6) 第5章纳米银在鞋袜上的应用效果 (7) 第6章国内产业应用纳米银抗菌技术的现状 (7) 第7章哪些产品需要应用纳米银抗菌技术? (8) 第8章纳米银抗菌为什么这么烦人? (9) 8.1鞋业对纳米银抗菌的烦恼: (9) 8.2鞋业对纳米银抗菌认识的误区: (9) 第9章 TINAPH博正研发中心最新鞋业纳米银应用成果 (9) 第10章了解鞋业[QB/T2881标准] (10) 第11章记住我们的工作程序 (12) 第12章我们的使命 (13) 第13章我们的工作很光荣 (13)

第1章认识纳米银 纳米(nm)是继微米之后的目前最小的一种计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经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细菌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物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用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纳米银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第2章纳米银杀菌知多少? 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的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无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当今世界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神奇的纳米银有七大特点: 2.1广谱抗菌 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

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

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 银及银锌复合抗菌剂以其突出的性能成为抗菌普遍使用的抗菌剂之一。如今,抗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电子信息产品、汽车、食品包装、医药卫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抗菌剂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及病毒等病原体高度敏感的化学物质。通过研制和筛选适当的抗菌剂品种,我们只需将其少量添加於其它通用材料中,经适当加工工艺过程後,便可制成符合特定使用要求的抗菌材料及制品。 无机抗菌剂与有机类、天然类抗菌剂相比,具有安全性高、长效性好等优点,尤其是其优异的耐热性(使用加工温几常可经受>600-1000℃高温),使其成为在、化纤、甚至陶瓷等材料中使用的首选抗菌剂。 中国科学家从1990年代开始跟踪研究无机抗菌剂和抗菌防霉材料,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其所属的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沸石基银及银锌复合无机抗菌剂的研制和应用中,发挥了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开发出一种成本适中、耐变色的无机抗菌剂,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这种无机抗菌剂在海尔等品牌家电产品中首先应用,带动了中国抗菌材料和抗菌产品的迅速发展,并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中国1998年抗菌剂的产量40吨,销售额300万元,抗菌制品产值30亿元;1999年抗菌剂产量150吨,销售额1200万元,抗菌制品100亿元。2000年抗菌剂销售量达到200吨。2005年将发展到500吨抗菌剂,抗菌制品达400亿元。字串2 银锌复合抗菌剂的性能 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即抗菌剂本身和抗菌剂应用的制品(如抗菌),重点要体现在抗菌制品的性能上。 应用抗菌剂制得的抗菌首先要保持材料基本性能。抗菌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如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硬度、色度、表面光洁度等均按国家有关测试标准和产品标准执行。抗菌剂和抗菌还要达到规定的卫生安全性,抗菌成品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害。 在抗菌剂和抗菌的应用中,抗菌性是其特殊的功能,要求高效、广谱、长效,在相关环境中适用。 下面以崇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安迪美TM-AM银锌复合抗菌剂的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抗菌谱 抗菌谱是指抗菌剂对细菌、真菌、霉菌、酵母、藻类等各种微生物的抗菌有效面。但是,仅在住宅空间中就有80属60种类、建筑物有120属120种类的霉菌,一般说来不能对所有的菌种逐一测试,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实验。通常是选择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进行试验。另外,还经常选用肺炎克雷伯氏菌、沙门氏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对霉菌一般选择黑曲霉,土并霉,出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绿色木霉,赭绿青霉,柄帚霉等作防霉试验。安迪美-AM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和防霉作用。字串3 抗菌剂最低抑菌浓度 一种抗菌剂的抗菌能力强弱,可以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即MIC)来衡量。将抗菌剂稀释为不同浓度,作用於菌株,定量测定一定作用时间的抑菌效果,得到MIC值。最低抑菌浓度数值越小,抗菌剂的抗菌性越强。安迪美-AM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50ppm,达到国际着名抗菌剂产品MIC值同一水平(日本产品MIC报道值通常为125-300ppm)。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 摘要:综述了季铵盐类抗菌剂、季膦盐类抗菌剂、有机锡类抗菌剂、卤代胺类抗菌剂、胍盐类抗菌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类抗菌剂等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抗菌性能、抗菌机理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高分子材料抗菌剂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抗菌剂;抗菌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季铵盐 引言 高分子抗菌剂也称抗菌高分子,人们根据天然高分子的抗菌机理开始模仿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抗菌性能的获得,是通过向其中添加抗菌剂制成复合材料或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实现的。合成高分子抗菌剂可以克服天然抗菌剂耐热性差等缺点,通过熔融共混得到抗菌材料。抗菌剂指能够在一定时间,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是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物质或产品。抗菌剂作用在于影响微生物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各种籽实体的形成、细胞的透性、有丝分裂、呼吸作用、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体的解体和细胞壁受损坏等,使微生物细胞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代活动受到干扰和破坏,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自身健康、生活质量与居住环境.过去发生的种种事件足以证明有害微生物已经危害到人类生存基地——地球,因此如何防止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加强抗菌知识和扩大应用领域显得极其迫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2]。抗菌剂包括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等四大类。 本文主要讨论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及其发展。

正文 一、高分子抗菌剂 高分子抗菌剂是近些年兴起的抗菌剂品种,目前研究和使用主要集中于高分子季铵盐、季鏻盐等。高分子抗菌剂主要是通过带官能团单体的聚合反应或以接枝的方式在高分子链上引入抗菌官能团而获得抗菌性能的。 高分子抗菌剂由于其高效杀菌、杀菌时效性长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和使用的高分子抗菌剂主要有季铵盐类、季膦盐类、吡啶盐类、有机锡类和胍盐类,它们都具有一定地杀菌效果[3]。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卫生用品、日用品、食品包装等耐用消费品的抗菌性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在公共场所适当地使用抗菌产品,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防止细菌的传播和感染。面对日益增长的对抗菌材料的需求,抗菌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更多安全、高效、廉价的抗菌剂和抗菌产品被开发出来。高分子抗菌材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于低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人们发现带有长链烷基的季铵盐基团就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但是低分子抗菌剂存在易挥发、不易加工、化学稳定性差等缺点。带有抗菌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恰好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而且高分子抗菌剂不会渗透进人的皮肤,同时还具有比小分子抗菌剂更好的抗菌性能。因此高分子抗菌剂的合成和应用正成为当今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4]。按照抗菌基团的不同,目前研究得较多的高分子抗菌剂有季铵盐、季膦盐、有机锡、卤代胺、胍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6种。 二、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

纳米产品及其抗菌原理 一、纳米材料基本知识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通常我们把材料超细化到纳米级(1~100nm)的技术称之为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将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就成为纳米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21世纪材料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纳米技术、尤其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美、日、德等国家齐头并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环保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负离子空气净化、与人接触的物品用具的抗菌、防霉、自洁、食品保鲜、生物保暖、各种室外材料的防紫外、抗老化、抗辐射以及材料的抗静电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 二、纳米银系抗菌原理、安全性及功能 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抗菌原理主要是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后,Ag+与细菌体蛋白酶上的巯基(-SH)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造成细胞固有成分被破坏产生功能障碍而死亡。反应如下: 在整个过程中, Ag+基本不损耗,这也决定了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长效性。

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的经口毒性非常低,安全性能极高。国际上部分无机银系抗菌剂已被美国FDA认可为天然抗生剂。经医学部门和临床验证,无机银系抗菌适用的范围很广,如: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口臭、脚气、青春痘、盲肠炎、糖尿病、枯草热(有害于眼、鼻、口腔的过敏性疾病)、皮肤结核、淋巴腺炎、髓膜炎、寄生虫感染、肺炎、风湿症、白癣、猩红热、口腔败血症、疱疹、皮肤癌、葡萄球菌感染、连锁球菌感染、梅毒、所有病毒性疾病、胃溃疡、甲状腺炎、结膜炎、脑膜炎、肋膜炎、干癣、膀胱炎、白血病、皮肤炎、消化不良、艾滋病、前列腺炎以及擦伤等。 三、关于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是人类提神醒脑的保健空气。经过仪器测量发现,茂密的森林、海滩和充满活力的喷泉边,负离子的浓度较高,可以感到空气十分新鲜。然而在城市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医院等室内的负离子含量较少,空气显得浑浊。所以,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对人体保持精力充沛具有极大的作用。自英国学者威尔逊与法国学者埃尔斯特和格特尔证实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后,人们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一)负离子粉的作用原理 负离子粉含有多种元素,如Si、Mg、Fe、Al、K、Na,负离子粉产生微量的放射线,微量的放射线有刺激生长、延长寿命的功效。负离子粉产生的放射量为一年1mSv以下,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浅谈抗菌剂

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助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具有耐热、持久、连续、安全等优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抗菌剂: 一、抗菌剂概念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抗菌:准确的说应该叫“抗微生物”功能。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和为抗菌。 杀菌: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在我们一般生活环境下条件下,一般不需要灭菌)。抑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防霉:就是抵抗真菌的功效,主要针对霉菌而言。 二、抗菌剂种类 1、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成型抗菌剂(如:季铵盐、双胍类等),另一种是天然有机抗菌剂(如:甲壳素)。 2、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主要可分为三种:合成金属离子的抗菌剂(如含:AG,CU,ZN等);TIO2光催化又称光触媒抗菌剂;金属氧化物抗菌剂(如:磺酸银) 3、复合抗菌剂 4、益生菌整理剂 三、抗菌剂抗菌机理 抗菌剂的抗菌作用主要作用于干扰细胞壁的合成、损伤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和干扰DNA的合成,从而使细菌无法繁殖。 四、抗菌剂分类 抗菌剂主要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1、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主要是以乙醇、酰基苯胺类、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等为主的抗菌化合物。有机抗菌剂具有种类繁多、即效性和抗菌活性高等特点,当然抗菌活性根据菌种的不同而不同,但其耐热性相对其他抗菌剂会差一点。 2、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又可分为合成金属离子抗菌剂和光触媒抗菌剂。 金属离子抗菌剂:是利用银、锌等金属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金属固定在多孔载体上面(如硅酸盐、磷酸锆)制成的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品中便可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目前银离子抗菌剂还是在无机抗菌剂中占主要地位,其主要因素是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

纳米银

纳米银(Nano Silver) 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专家认为,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还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纺织服饰、水果保鲜、食品卫生等领域. 应用领域: 纤维(织物、成品),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生态环境,日常生活用品。 细节应用: 棉、麻、丝、涤纶、晴纶、氨纶、粘胶纤维、蛋白纤维、成品布料、服装、床上用品、日用纺织品、玩具等、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的焊接,电子浆料、水产养殖、园艺设施、土壤改良、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洗涤用品、玻璃器皿、包装类纸制品、特殊行业用纸、除臭剂、医药外用抗菌凝胶、塑料制品。 产品特点:永久性抗菌洗涤不影响其功能;具有天然色彩,可调配颜色,应用后不影响染色、可完全替代铅系、锡系焊接、无毒害,无污染、永久性除菌,不伤害人体。 神奇的纳米银-----七大抗菌特点 纳米(nm)是继微米之后的目前最小的一种计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纳米银杀菌具有以下特点: 1.广谱抗菌 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对烧烫伤及创伤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性致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对沙眼衣原体、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一种抗生素能杀灭大约6种病原体,而纳米银可杀灭数百种致病微生物。杀灭细菌、真菌、滴虫、支/衣原体、淋球菌,杀菌作用强,对抗菌素耐药菌有同样杀灭作用! 2.强效杀菌 据研究发现,A 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独特的杀菌机理,使得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 3.渗透性强 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络合银抗菌剂

银抗菌剂 一.导语 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腾飞,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一百多年的迅猛发展中,人们忽视了环境污染与人们健康的紧密关系。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致病的,甚至致死的细菌。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死亡的人数为17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单纯细菌引起的痢疾每年就造成2百万人的死亡。1996年,日本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病原性大肠菌“0—157”感染事件,引起我们的消化道出血甚至可以致人于死地,1997年发生在英国的“疯牛病”,曾引起全世界恐慌和震惊。1999年发生在比利时等国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再度引起全世界的轩然大波,世界范围内立即掀起迎战“二恶英”这一“世纪之毒”的紧急行动。2000年3—6月发生在日本、南韩、蒙古等国“口蹄疫”,再次让世界各国闻之色变!在中国引起重视的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非典”

爆发以后,大家对细菌、病毒谈虎色变,这时很多媒体和公众才开始重视抗菌这两个字眼。而日本是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可“非典”时期,日本无一例感染,这与日本人注重生活质量,平时都用抗菌卫生产品有关。2007年8月英国爆发“口蹄疫”,欧盟委员会宣布,除北爱尔兰以外的英国各地区为此次疫情中的“高风险区域”,正式禁止从这些地区进口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及相关制品。英国《卫报》说,这一贸易禁令将使英国相关养殖业每周损失1000万英镑。 最近爆发的H1N1流感同样引起世界各国的恐慌。世界卫生组织11日公布的最新流感疫情公报说,截至2009年12月6日,H1N1甲型流感在全球至少已造成9596人死亡。据世界银行在2008年发表的报告预测,如果全球范围内爆发一次流感疫情,那么全世界将为此“埋单”3万亿美元。而据了解,此前“非典”带给中国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全球则超过300亿美元。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表示(2010年5月7日),北京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发病患儿呈快速上升趋势。上周报告1660例,比去年同期翻一倍.由此可见,细菌给全世界经济以及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并且细菌不可能永远被消灭,各种有害细菌将不断的出现。因此抗菌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抗菌产品是指添加了抗菌材料的制成品。抗菌材料可以使材料表面的抗菌成分及时通过接触杀菌或抑制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繁殖,进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随着抗菌概念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在经历了流感等病毒的侵袭后,国内抗菌市场需求迅速升温,消费者也开始逐步认识和接受了抗菌的概念,抗菌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抗菌产品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长期性的回报。为了规范抗菌市场,增强消费者对抗菌产品的认可。我国已制定了各种行业的抗菌标准,如:抗菌涂料行业标准(HG/T3950-2007);纺织品抗菌行业标准(GB/T 20944.1-2007);抗菌陶瓷制品抗菌行业标准(JC/T 897-2002);鞋材抗菌行业标准(GB/T 2881-2007)等。 银抗菌环保材料为抗菌市场增加了一个新的消费需求亮点,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了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需求和理念,为企业发展符合健康、环保概念的高科技纳米抗菌技术产品提供了便捷的通路。 二.技术介绍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5大类作用机理: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在低渗透压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 2、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3、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等。 4、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阻碍DNA复制将导致细菌细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碍DNA转录成mRNA则导致后续的mRNA翻译合成蛋白的过程受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 5、影响叶酸代谢抑制细菌叶酸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因为叶酸是合成核酸的前体物质,叶酸缺乏导致核酸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主要是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抗生素分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520wt%水溶性聚胍无机酸盐水溶液1030份、氯化锌510份、白云母粉3070、稀释剂52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210份。本技术的抗菌剂加入到TPU中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不影响整个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撕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胍无机酸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月桂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盐酸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和/或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5-2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优选为摩尔比1:1的γ-氨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氯化锌、白云母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与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即得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 技术说明书 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抗菌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材料是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硬度范围宽、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日用品、体育用品、玩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逐步代替PVC以满足越来越多领域环保要求的趋势。因此,TPU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材料。但是由于TPU材料本身不具备抗菌杀菌性能,在一些对抗菌要求较高的领域无法获得广泛的使用。为此,TPU用抗菌剂的研究应运而生。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作用

纳米银抗菌凝胶作用 一、银是一种消毒剂银在医学上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古人知道银有加速创口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和保鲜防腐的作用。用银器存放食物,能防止细菌生长,延长食物储存期。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屑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久服能轻身延年,生银味辛寒、无毒;中医用银诊治有关疾病,西医用银治疡的记载也有100余年。1884年,德国产科医生Crede将浓度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新生儿眼中,预防新生儿结膜炎,使婴儿的失明率从10%降至0.2%。直到今天为止,许多国家仍在使用Crede预防法,我国也不例外。1893年,试验发现:银对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因此,银成为一种消毒剂。 二、纳米银比银更强——杀菌作用今天,银在医学上有了更广泛的作用。0.5%的硝酸银是医治烧伤和创伤的标准溶液;10~20%硝酸银涂抹可治疗子宫糜烂。哥伦比亚大学Fox教授将银与磺胺嘧啶化合,产生磺胺嘧啶银,其活性比单独的磺胺至少强50倍。纳米银的出现,突破了普通银制剂杀菌力比抗菌素弱的瓶颈。科学家们发现,银在纳米状态下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 三、纳米银的抗菌机理: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产生可塑性化合物,阻止病菌活动,杀死病菌;银可以和病原体的DNA结合,导致细菌DNA结构变异,抑制了DNA 复制,导致病菌失去了活力。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纳米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烧烫伤及创伤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致病菌等均有杀菌作用;对沙眼衣原体、性传播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四、纳米银的抗菌特点:①强效杀菌:研究发现,A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②快速杀菌:独特的杀菌机理,使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时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③抗菌持久:纳米银颗粒(专利技术生产)外有一层保护膜,在人体内能逐渐释放,所以抗菌效果持久。④渗透性强: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⑤促进愈合: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⑥安全性高:经试验发现: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925mg/kg,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时,无任何毒性反应;在兔的皮肤刺激试验中,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⑦无耐药性:10nm大小的纳米银颗粒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 嫒佳凝胶功效

载银型可溶性玻璃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综 述  文章编号:1000-2871(2000)05-0046-05 载银型可溶性玻璃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Ξ 汪 山ΞΞ,程继健,陈 奇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上海200237) 摘要:介绍载银型可溶性玻璃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及其特点,并对载银型可溶性玻璃 抗菌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缓释;杀菌剂;银离子;玻璃 中图分类号:T Q171.74 文献标识码:A The 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Ag-Type Soluble G lass Antibacterial Agents WANG Shan,CHENG JiΟjian,CHEN 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organic Material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Ag-type s oluble glass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Ag-type s oluble glass antibacterial agents were als o reviewed. K ey w ords:Delivery;Bactericide;Ag+;G lass 1 前言 长期以来,有害细菌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据美国WH O报导,1995年全世界死亡的5200万人中光是因细菌传染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1700万人,1996年日本也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感染事件,因而世界各国对抗菌剂的研究高度重视[1]。在无机抗菌离子中,由于Ag+具有抗菌广谱、杀菌效率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因此银型抗菌剂在抗菌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银离子的抗菌效果受光和热的影响较大,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银离子容易被还原而降低抗菌效果,因此人们一般都选用能使银离子缓释 收稿日期:1999-10-25 Ξ ΞΞ作者简介:汪山(1970),男,江西安义人,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可溶性磷酸盐玻璃的研究及其应用。

银抗菌的安全性

银抗菌的安全性 邢彦军1 ,2 , 宋阳3 , 吉友美1 , 戴瑾瑾1 (1)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201620 ; (2) 东华大学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3)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620 抗菌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纺织品可以明显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多采用主动抗菌,即通过一定方式将特殊的抗菌物质引入纺织材料,以达到抗菌的目的。目前多采用双胍类、异噻唑啉酮类、有机硅季铵盐类和酚类等溶出型有机抗菌剂。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抗菌剂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种,大大影响了抗菌效果。相反,无机抗菌杀菌剂具有抑菌持久性、广谱性、高度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金属离子抗菌剂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抗菌剂,其中银离子的抗菌能力远远强于其他抗菌金属离子,故银系无机抗菌剂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银抗菌剂的安全性、抗菌性能、抗菌机制、银系抗菌纤维和纺织品制备方法、国内外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1 银的抗菌性 微量的、相对无毒的金属具有杀灭病原体和防止它们增殖的“微量作用效应”。在所有金属中,银最具微量生物活性。银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使用硝酸银治疗胃溃疡[1]。19世纪第1次确定了银离子的抗菌活性,到了20世纪20年代,胶体银由于可以有效地处理伤口而被美国食品药品署(FDA)认可[2-3]。与其他抗菌剂相比,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性能高(见表1) ,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抗菌活性。同时,银系抗菌剂还具有很多优点,如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不影响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因此银系抗菌剂适合于抗菌功能纺织品的制备[4-5]。 表1 用于纺织品的不同抗菌剂性能比较 注: + 表示有效; + + + 表示高效; - 表示无效。测定方法不同,不同抗菌剂间无法进行比较。

纳米锌无机抗菌剂的性能及用途

纳米锌无机抗菌剂的性能及用途 纳米锌无机抗菌剂是惠州市环美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无机抗菌剂,是以纳米锌为活性抗菌成分,对微生物的细胞膜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并对甲醛有极强的吸收、分解作用。具有长效抑菌、持久防霉、高效除醛、无毒及无残留等优点。 一、产品特性: 1、高效防霉:产品能抑制106cFu/ml菌落的生长繁殖,可以直接穿透细胞核,干扰DNA,因而使微生物很少产生耐药性,可以长期使用。 2、广谱抗菌:该产品不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黄氰霉、镰刀霉、曲霉等在较低温度下都有理想的杀灭效果。 3、持久除醛:纳米抗菌除醛成分吸收太阳光线或照明光源后,持久高效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苯、氨、VOC等有害气体。 4、高效稳定:本产品无挥发性,可与应用领域内的各种原辅材料及制品配伍,且互溶性能好,在高低温度情况下不影响产品质量效果。 5、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老化和防热老化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涂料的隔热性能,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光亮度、耐擦洗、耐刮擦、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显著改善涂料的自清洁、防水防渗、防磨损、防腐蚀、保色性等。 6、高度安全: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符合欧盟RoHS和JC/T 1074-2008(I 类)指令要求,可快速生物降解,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 二、主要参数性能

三、适用范围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纸张、地板、家具、家电、服装、纺织品等多个行业。赋予这些材料或制品以优异的抗菌、防霉功能。 四、使用说明 直接加入到产品配方中,不改变产品原生产工艺。 五、产品有效期:五年 六、贮运方法 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按非危险品运输和贮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在PP/PE抗菌制品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在PP/PE抗菌制品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文章概述了银系抗菌剂的有效抗菌成分、载体类型以及在抗菌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专利技术和专利申请的角度,分析了银系无机抗菌剂应用于聚丙烯和聚乙烯抗菌产品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标签:银系抗菌剂;载体;抗菌制品;专利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家用电器塑料部件提出了“抑菌、杀菌”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具有抗菌防霉的功效,因而研究和制备具有抗菌性的塑料制品逐渐成为热点。其中,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广谱、持久、安全和耐热性好等优点,含有银系抗菌剂的塑料制品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 1 银系无机抗菌剂概述 以Ag+、Cu+、Zn+等金属离子与无机载体结合制成的抗菌剂,抗菌性效果很好,其中Ag+具有抗菌广谱性、杀菌效率高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是这类抗菌剂的代表性物质,因而将此类无机抗菌剂统称为银系抗菌剂。 银系抗菌剂的主要种类有:载银抗菌剂、载铜抗菌剂、载锌抗菌剂和复配型抗菌剂[1]。其中Ag+离子的抗菌性最强,复配型抗菌剂(如JP11823690A、JP18104793A)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虽然银、铜、锌等抗菌活性离子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只有将其负载到合适的载体中,制备成抗菌剂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种使用要求[2]。银系抗菌剂的载体种类较多[3-4],主要有:沸石(如JP14554982A、CN01137391、US199********),硅胶(如KR20070020335A),膨润土(如JP7912193A),可溶性玻璃(如JP2003016274A),磷酸盐(CN99114417、WO2004CN01218)等。 银系抗菌剂在抗菌制品中的应用,一是直接在塑料基体中添加一种或多种抗菌剂,另一种是在基体表面上固定抗菌剂。沈阳金德公司于2000年便采用FUMAT-T200银系抗菌剂制成抗菌铝塑复合管,并申请了该产品的专利。石硝子株式会社(JP6806694A)开发的塑料菜板,添加了含锌离子的抗菌材料。彭城职业大学(CN01137391)制备了一种抗菌保鲜塑料薄膜,以沸石为载体,Zn+作为有效抗菌成分,对食品具有抗菌保鲜作用。 2 银系无机抗菌剂在PP/PE抗菌制品中的应用专利申请统计分析 2.1 专利申请量分析 上世界80年代以前,有关银系无机抗菌剂在聚丙烯和聚乙烯中的應用的专利申请量还比较少,人们还很少将抗菌剂应用在日常的制品。而从80年代开始,银系无机抗菌剂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科学

关于抗菌剂的问题和回答

关于抗菌剂的问题和回答 问一:<抗菌>是什么? 答一:近来「抗菌」这个名词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言谈中,它是人们近年来对生活环境舒适及清洁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词汇,不是专业用语。我们对它作如下解释: 1,对于生存于生活环境中的细菌的抵抗和杀灭作用; 2,不是暂时的作用,是从几周到几年的功效; 3,长期保持微生物学上的清洁生活环境。 问二:抗菌剂有哪些种类? 答二:抗菌剂有两个系列,一种是有机系列的,一种是无机系列的。有机系列有很多种类,一般来说是与农药相似的制品,有些甚至可以诱发癌症。多为不稳定的物质,在温度到300度左右容易蒸发和分解。反之,无机系列的抗菌剂由无机物质组成。即便是树脂成形的温度也不能影响它的功能。无机系列抗菌剂成份的银(Ag),铜(Cu)和亚铅(Zn)等也有优秀 的安全性。 问三:抗菌剂和防霉剂有什么差异吗? 答三:因为细菌不同于霉菌,所以抗菌剂不同于防霉剂。抗菌剂对细菌杀灭发挥了卓越的 效果。而防霉剂对细菌完全没有效果。 结论上来看,抗菌剂主流是无机系列的。现在还没有对双方有效的东西。 问四:无机系列抗菌剂比有机系列的成本高吗? 答四:由于无机系列抗菌剂使用银离子,所以价格有点高。可是由于无机系列抗菌剂比有机系列的持续效果要长的多,因此从长期使用上来看反而降低成本。 问五:关于安全性,为什么无机系列的抗菌剂比较高? 答五:无机系列抗菌剂抗菌效果是由于银(Ag)的抗菌效果。在很早以前就把银在日常生活上使用了。比如说,餐具,牙科修补材料,装饰品等。为了确认安全性,本公司的产品通过了变异原性,皮肤一次刺激,急性经口毒性,变态反应等各种检验。 问六:银的抗菌机构是什么? 答六:现在没有银的抗菌性定论。可是大家认为如下。 1,变成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化的氧气到活性氧。它损坏了细菌体表面的结构。 2,微量银粒子接触细菌时,细菌发起了酵素障碍,阻碍细菌发育。

纳米银抗菌处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整理剂,纳米银抗菌粉,银离子无机抗菌剂,面料抗菌整理剂

纳米粉体的分散及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研究 滕志强1朱平2张建波王炳(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1滕志强(1978- )男,青岛大学在读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功能整理研究。 2 联系人:朱平(1957-),男,青岛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助剂和功能纺织品研究。 原载:六届论文集;299-303(lq06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在不同pH值下的分散效果,以及最佳分散剂用量,结果表明:2%(o.w.f.)的聚丙烯酸钠在pH值等于9时对3%(o.w.f.)的纳米粉 用于棉织物的抗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另外,还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复合纳米微粒ZnO/TiO 2 菌整理,结果发现复合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要比单一纳米粉体的抗菌效果好,证明了纳米协同效应的存在。 抗菌整理协同效应关键词:低聚丙烯酸钠分散性纳米ZnO/TiO 2 1.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已经向多功能化方面发展,纺织业亦是如此。在功能性、环保型纺织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纺织品市场主流的今天,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己扩展到众多领域,其中纳米材料的应用便是其中的一种。天然纤维织物因其服用的舒适性等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棉织物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球菌等在棉织物上存在时间延长,尤其是一些内衣、内裤的穿着环境易滋生细菌,并以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物为营养物质迅速繁殖,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另外,它们还会使棉制品变色、发霉,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由于某些无机材料做成纳米级后有优越的抗菌功能,同时纳米功能材料耐热、无毒、稳定性强,因此纳米材料便作为新型的抗菌整理剂首先被选用,来代替对人体有毒性和刺激性的抗菌剂,成为开发绿色功能纺织品的一个重要方向[1]。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应用的将纳米微粒施加到纺织品上的方法主要有三种[2]:(a)共混纺丝法 (b)后整理法:吸尽法、涂层法和浸轧法 (c)接枝法。然而,时至今日,纳米粉体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仍然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这是因为纳米微粒表面活性很大,易发生团聚,且不易与纤维材料结合固着,因而,如何使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纺织品上,且实现纳米粒子与纤维的牢固结合,是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和ZnO施加到棉织物上,并对它们的分散性、抗菌性以本文借助于粘合剂把纳米粉体TiO 2 及它们复合物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 2.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原料及试剂 (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纳米ZnO和纳米TiO 2 和硅酸钠(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低聚丙烯酸钠(上海长风化工厂);染色用粘合剂和渗透剂JFS(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1.2织物规格 经过前处理的纯棉织物:规格40*40,支数133*72 2.1.3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SK5200H(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85-2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H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宏华仪器厂);EL-400立式气动小轧车(上海朗高纺织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pHs-25型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厂)。 2.2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实验[3][4] 2.2.1最佳分散剂和pH值的选择 将0.10g等量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分别加入到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每种分散剂分别配六份溶液,搅匀后准确调节pH值,使含相同

纳米银抗菌剂概要

纳米银抗菌剂G-AG Nano silver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agent 【产品说明】 纳米银抗菌剂,属无机类抗菌剂,无机抗菌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载体与抗菌成份,其中载体不是抗菌成份,而是保证活性组份稳定,同时具有缓释性。在几种金属中的抗菌性最好最安全属银。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小于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650多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纳米银抗菌剂在使用上,首要考虑是安全性与稳定性。 1、99%的有害菌为单细胞体,寄生在人体内;而有益菌是多细胞体,以菌群的形式在人体 内存活;纳米银专杀单细胞体; 2、单细胞体用蛋白酶呼吸,多细胞体有专门的呼吸系统组织,纳米银抗菌原理就是纳米银 颗粒与蛋白酶结合,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分解蛋白酶,使细菌失去活性,从根本上消灭有害菌; 3、目前纳米银抗菌主要应用于体外,而在体外保持无菌状态对人体是有益的; 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此产品通过毒理性检测,本人体是安全无害。本公司的采用高科技手段,把采用络合态银,安全性,稳定性,更好,且为无色透明。并在纳米银材料表面采用偶联剂改性,使之遇水分散性好,不团聚,杀菌,抑菌彻底,持久。通过技术改良,也改变原纳米银本身不防霉菌,真菌缺点。使之在原来的基本上,广谱杀菌650种,防霉,防螨,除臭。 本公司纳米银抗菌剂采用粒径2-5nm的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为主要抗菌原料,经科学组方精制而成的高效织物抗菌整理剂,广泛用于纯棉、混纺、化纤、无纺布、皮革等各类织物的耐洗长效抗菌后整理处理中,在织物的手感、颜色、状态等不变的情况下,洗涤100次抗菌效果仍然能够保持99%以上。此类抗菌剂性溶出型抗菌剂,与细菌充分接触,杀死细菌,所以抗菌性更加彻底。 【产品特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