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的教育家、思想及著作

(一)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1.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有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2.教育对象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3.教育目的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条原则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第二,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第三,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道德修养

第一,立志有恒

《论语.子罕》:“三军可以多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第二,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三,身体力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第四,改过迁善。

7.教师观

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学记》

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1.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学原则

第一,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第二,预时孙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第三,长善救失原则。它指出了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缺点:贪多、狭窄、自满、畏难。教师只要了解这些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就能发扬优点,客服缺点。第四,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五,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外练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内容。

3.论教师

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二、国外的教育家、思想及著作

(一)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其主要思想有:

1.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2.把儿童发展和教育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四阶段,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三)康德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四)洛克

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五)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其主要观点有: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六)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生长4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5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6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困难;验证这假设。(七)赞科夫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一书。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八)霍姆林斯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书。其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九)马卡连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要坚持一下的原则: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经验的本质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以后,集体本身就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

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3.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应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

(十)布鲁姆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十一)瓦?根舍因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典型真题】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二)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三)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重点考点】教育的两大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 2.)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文化作用)

(3)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作用(4)教育具有文化创新的作用

(五)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控制人口数量(2)改善人口质量(3)完善人口结构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能否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遵循了人的发展规律。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的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生命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素质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二)个体身体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

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的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也是一个外铄论典型的代表。外铄论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影响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通过由专业培训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更容易接受教育影响

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发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容观世界,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

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6.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7.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

教育概述及起源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教育活动中的教的主体,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实施者。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再好的教育意图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的性质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二、教育的起源(重点)

(一)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二)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重点考点】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的重要事件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1.“壬寅学制”(未实行)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2.“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1904年1月颁布执行。该学制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名下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该学制还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3.“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还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

1922年,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该学制高中增加职业科,大中学校课程采用学分制、选科制,考虑到了青少年的不同需要和个性发展,体现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1.从层次结构上来分,.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从类别结构上来分,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欧洲)2、单轨学制(美国)3.分支制学制(前苏联)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是指导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理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的发展任务。主要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重点考点】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课题选择

所谓课题,是指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

1.课题选择的来源主要有如下几种

(1)教育实践(2)教育理论(3)科研规划

2.课题选择选题的原则

(1)教育性(2)实践性(3)可行性(4)适宜性(5)伦理性

(二)查找文献资料

所谓文献资料,即他人或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查找自己所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其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看看前人在此问题方面的研究情况。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研究设计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进步安排和人员分工、参考文献。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二、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教学叙事、生活叙事、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八)比较法

三、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要准确全面的检索教育文献

(2)要进行内部评论和外部评论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第四节小学教育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重点考点】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是通过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或教育工作者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重点考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考点】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观察、想象

一、感觉

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一)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一)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③对象的活动性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二、知觉的一般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知觉的选择性。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特性。

三、注意

(一)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

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二)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一)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感觉记忆时意识参加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化记忆

(二)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分类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规律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材料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如何提高知识的记忆效果(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依据遗忘规律怎样合理复习: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第七,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五、言语

言语的种类:

第一,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言语形式第二,独白言语第三,书面言语第四,内部言语

六、思维

(一)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况性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环节。

(三)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①直观动作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①直觉思维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①聚合思维②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①再造性思维②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①经验思维②理论思维

(五)想象的分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六)情绪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1)快乐(2)愤怒(3)恐惧(4)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

(七)情感分类: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八)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分为:(1)一般能力(2)特殊能力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分为:(1)模范能力(2)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分为:(1)流体能力(2)晶体能力

(九)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4)个人勤奋的影响

(十)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

(十一)自我调控系统:(1)自我认知(2)自我体验(3)自我控制

(十二)影响人格(个体身心发展)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社会文化因素(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人主观因素。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起决定作用。

一、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

霍尔: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和矫正。

第二节小学生学习指导

【重点考点】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精心设疑、质疑

四、利用教具、多媒体进行教学

五、课堂教学多样化

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重点考点】小学生学习迁移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一)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来看——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也被称为“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如加法的学习促进了对乘法的理解与掌握。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也叫“抑制性迁移一‘消极迁移”,体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或阻碍的作用,如学习了英语字母发音后对汉语拼音的影响。

(二)从迁移的方向看——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以上两个维度可以组合起来,形成顺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正迁移和逆同负迁移四种形式。

(三)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近迁移和远迁移

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如通常学生根据老师所演示的解例题方法解课堂练习题。

远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不相似的情境中。如将数学中学到的原理运用到物理学中去。

(四)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不同——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两个概念之间的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念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二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五)按照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通常表现为原理原则的迁移,有时在两个看起来不相同的学习内容中也有发生,或表现出态度的迁移。这种迁移的范围大。

特殊迁移是特殊知识技能的迁移。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不如一般迁移广,仅适用于非常有限的情境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殊迁移是不重要的,相反,它对于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六)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三、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理论,现代的迁移理论包括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情境性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二)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三)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也称为“经验类化说”。他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在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也就越好。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的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四)关系转换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苛勒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六)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由安德森等人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迁移理论是关于程序性知识或认知技能的迁移理论。

(七)情境性理论

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以格林诺等人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迁移是在社会活动中、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最初学习以及迁移时的物理环境、社会活动情境等都是产生迁移所不可缺少的成分。迁移的产生是由外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与主体因素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促进迁移的产生。

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已有的生活经验(情境的相似性)

(二)知识和能力(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三)学习经验(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重点考点】学习策略的分类及培养

一、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常用的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

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视觉联想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3)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2.环境管理策略

3.努力管理策略

4.资源利用策略

二、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一)抓学生的策略能力培养,教师必须先行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

(三)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灵活应用各类学习方法的实例

(四)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水平的训练

(五)应正确对待小学生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问题

第三节小学生品德发展指导

【重点考点】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和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没有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4.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5.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此阶段思维特点: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不敢改动4、思维具有可逆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形式运算也叫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二)权威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三)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四)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观念出现,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重点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重点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重点考点】小学道德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七、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重点考点】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

(二)课外和校外活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

(四)少先队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六)班主任工作

二、小学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

(二)榜样示范法。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

(三)陶冶教育法。教师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思想、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四)指导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五)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六)品德评价法。教师要根据一定的要求、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提高。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重点考点】班级管理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一、班级管理的总结

1.所选择的总结的对象要有代表性。

2.要尊重客观事实,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3.要全面分析,综合研究,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4.要注意已有的经验,善于筛选,又敢于大胆创新。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日常管理

(三)班级活动管理

(四)班级教育力量管理1.学校教育力量2.家庭教育力量3.社会教育力量

三、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

4、目标管理。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再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实现目标管理。

【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建设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

(五)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六)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民主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整体性原则

5、高效性原则

6、个性化原则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

1、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

治自理4、促进学生的社会化5、促进学生的个性化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思想教育法(1、激励法

2、扬长避短法

3、惩罚法

4、调查法

5、批评法)

2、管理者与学生交朋友发

3、心理暗示法(1、环境暗示2、班风暗示3、言语暗示

4、教师榜样暗示

5、形体语言暗示)

4、行为训练法

5、规范制约法

6、加强人格修养指导法

7、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

六、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解决策略: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班主任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

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要求)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3、要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二)班主任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骨干力量

(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沟通者

(五)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有力助手

二、班主任素养的提高策略

(一)自我反思(二)交流合作(三)阅读(四)研究与创新实践

三、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一)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二)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三)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四)组织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四、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1.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2.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任务)

(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开展班会活动

(五)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六)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七)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八)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五、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后进生具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等心理特征,所以教育时应注意: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激励和培养其学习动机

3、提供案例,增强其是非观念

4、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第三节课外活动

【重点考点】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特点:

一、自愿性二、灵活性三、自主性四、实践性五、广泛性六、综合性

【重点考点】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一)报告和讲座(二)集会活动(三)竞赛活动

(四)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五)社会公益活动(六)墙报、黑板报

二、小组活动

(一)学科小组(二)劳动技术小组(三)艺术小组(四)体育小组三、个人活动

第一节课程

一、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需求(二)学科知识水平(三)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四)课程理论

三、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一)知识中心课程论(二)学习者中心课程论(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四、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一)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二)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三)直线式与螺旋式

二、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

三、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一)课程计划(二)课程标准(三)教科书

三、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二)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三)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重点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三)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重点考点】主要学科的课程标准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语文课程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课程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五)识字与写字。1-2年级:识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阅读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识字:2500,其中2000会写,阅读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识字3000,其中2500会写,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二、小学数学课程概述

(一)学科发展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数学新课程标准

.数学新课程改革重点改革的几个方面

(1)转变课程功能。(2)完善课程内容。(3)优化课程教学。(4)改变课程评价。

(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定位: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内容目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际与综合应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做好预设,过程中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三、小学英语课程概述

(一)学科发展

1.英语学习的适当年龄

2.新人本教育理念

3.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突出语言的实践性

(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2.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3.设计思路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课程目标

5.内容标准

本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重点考点】其他学科课程概述

一、小学美术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总目标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小学音乐

(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二)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小学科学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三)课程总目标

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四)内容标准

科学内容标准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四大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

四、小学体育与健康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内容标准

1.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2.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3.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4.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5.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五、小学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六、小学品德与社会(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三)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课程分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

七、小学品德与生活

(一)课程性质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课程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2.行为与习惯3.知识与技能4.过程与方法

(五)内容标准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一节小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

2.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

1.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2.典型的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3.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要求主要是:

(一)学科性能;

(二)教学任务和要求;

(三)教材内容的特点;

(四)教学原则的要求;

(五)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第二节小学教案设计

【重点考点】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完整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 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云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开设国文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弟子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最早的课程。此 后,《四书》、《五经》长期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语文学科,语文是和史学、伦理学融于一体的。明清时学校课程是以习作八股文为重点内容。 我国最早的蒙学识字课本是西汉的《急就篇》,之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影响深远,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 鸦片战争以后。“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初小和高校均设国文科。

(二)五四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1920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通令全国各国民小学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小学语文课程从此称“国语”科,实现“言文一体”。这是划时代的变化。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全国教育会联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l92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读文、作文、写字四项,要培养听、说、读、作、写五种语文能力。 (三)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此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而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建国后语文界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 1.1950年,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2.1953年,批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缺点.但又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3.1956年,比较全面地阐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 4.1958年,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语文基础训练被“政治化”; 5.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重点

教育知识重点 第一章小学基础教育 一、教育概论 (1)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教育的功能:促进个体发展是其本体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是其衍生功能 (5)教育的目的: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映教育对人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向的要求。 (6)教育目的的作用: (1)规范功能: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方向;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学校管理 (2)激励功能:是一种激励的力量 (3)选择功能: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4)符合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5)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教育目的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取向:把个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

的根本价值。代表人物有: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9)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目的及其确立依据: (1)德育: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 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 的行为习惯。 (2)智育:是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 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二、教育历史 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体现天或神的意志 (2)生物起源说: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代表人物有:列托尔诺、 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的。代表人物:孟禄 (4)劳动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代表人物:凯洛夫、米丁斯基。 2.教育的发展(标志性事件):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最初的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西周时期六艺由六门课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成为儒家私学的创始人;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元时期《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1’=30分、辨析题:4 ×5’=20分、简答题:5 ×6’=30分、材料分析题:2×10’=20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 第一章: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我国小学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小学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小学智育 、小学德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安全指导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 、少先队活动 、课外活动 、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案 、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1 第六章:教学实施 、教学概述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原则 、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中国的教育萌芽 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氏:《大学》 (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 、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志: 、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 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 主要教育学家: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2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洛克:英国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2018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2018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 真题: 材料解析: 1、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教师在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五、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4、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 5、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6、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两个设计。 7、对于课堂吵闹现象老师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十、如何创建优良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3、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4、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教材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基础性 3、义务性 4、全面性 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 6、系统性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三、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意志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持性;4、自制性。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重点分析

了解分析总体考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科目二也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总体考情。整个考试总分150分;时间为120分钟;题量为26道题:其中20道单选每道2分,3道简答每个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道20分,1道教学设计题40分。总体来说,题量并不大,对于120分钟而言,时间是非常充足的。 展开章节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基础(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150分中占到45分左右,占到了30%的比重所以要全题型备考,所谓全题型也就是单选简答材料各种题型。) 第一节历年没考过,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到答题了解即可;第二节历年只考过一道,2014年下考过校长负责制。因此这一节以选择题备考就可以;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考过单选和材料,但是今年再出材料题的概率不大,因此还是以单选题备考;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主要以单选题备考。主要放在具体的方法上。比较方法的不同,这里大家只需抓住每个方法的关键词,考试时能根据关键词选择出来就可以;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多,考试喜欢考,做单选题和简答题备考,还有些高频的考点,教育学的发展中有些主要的人物,历年考过的人物可以放在次重点的地位进行复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还没考过需要大家重点关注);教育与社会部分中教育与文化已经考过,这些可以简单看一下,了解即可。第六节心理学:历年顶多两道单选,考过一次简答题,所以以单选题备考。其中注意、感知觉比较重要,需要大家重点关注,能理解即可。第七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要,考过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所以这一节还是要以全题型备考。其中课程类型是重点,课程流派历年还没考过,但是还是要重点讲解。关于新课改理念、目标都是考单选题,所以简单看看。而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经常会结合材料来考,或出简答题,所以这些就需要大家重点去看。 第二章学生指导主要以单选、简答备考。这一章在考试中平均占19分,占12%的比例。 第一节主要以单选题备考,重点是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能题解每个规律的意思及带给教学的启示。第二节以单选简答备考:重点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单选题,皮亚杰虽然考过,但是他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人物,还是要重点掌握。第三节:历年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Word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三种形式。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2.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学派。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认知 3.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是()。 A.学习800一900个单词和7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B.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约700一800个单词和6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C.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D.词汇不作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5.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A.教师备课 B.教师学习 C.教师说课 D.教师上课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7.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8.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9.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A.同质性差异性 B.一致性差异性 C.一致性独立性 D.同质性独立性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知识点

30题: 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二)疏导原则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严要有度; ②严要有方; ③严要有恒; ④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⑥不能迁就学生。 (四)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客服缺点;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觉进行自我修养。 (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①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③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六)因材施教原则 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世界; ②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①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③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与活力。 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1.语言说服 ①注意说服的时机,有针对性; ②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③做好引导总结。 2.事实说服 ①明确目的,制定计划; ②做好充分准备; ③加强指导; ④做好总结工作。 (二)榜样示法 ①选好示的榜样(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②引导学生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 ③激起学生学习榜样的倾慕之情; ④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调动行为,提高境界。 (三)情感冶法 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四)指导实践法 ①坚持严格要求;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五)品德评价法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②发扬,获得学生支持; 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④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种类:实物直观、言语直观、模像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