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1期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0张鑫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大量的诗意色彩,表现出强烈的诗化倾向。造成这种诗化倾向的原因大体上有:作者写作的极大的自我性;特有地域色彩的世俗风情画面;喜好参禅悟道的影响;许多语境与文本构建空白。这使废名的小说在不同时代的读者中产生不同的解读,也给作品镀上了隽永的诗意底色。

[关键词]废名;诗化;自我性;参禅悟道;语境空白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5)01—0076—03

废名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这种成就的背后充满了一种诗意化的倾向,这也是很明显的。周作人曾说:“废名君是诗人,虽然作着小说。”…废名的小说创作,充满了一种朦胧隽永的诗意倾向。造成其小说作品中含有这种倾向的原因大体上有四方面:极大的自我性;哲理的大量阐发;参禅悟道的影响;大量的语境空白。

在废名的创作中,朱光潜曾经说过:“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与道人风味,他的诗有一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旧1这背景就是废名的诗意的底色。废名的文章难懂,因为他太是“他自己”。在三十年代有一种说法:文章难懂,以废名为第一,而第二名则是俞平伯。废名的写作大量的含有大量的个人生活的影子,其创作之根深深地扎于童年生活的记忆之中。他的作品倾注了对下层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无论是李妈、陈老爹、三姑娘、金喜,还是柚子,以及那一群顽皮肮脏的小邻居,废名不仅表现出他们的现实生活,而且由此表现出“伟大的同情”,发现着他们的善良与美好。在写作这些往事时,他在回忆的路上不免流露出失落的惆怅。因此,这些作品在表现出对美的欣赏的同时,又交织着一缕淡淡的悲哀。废名说:“在文艺上凡是本着悲哀或同情来表现卑者贱者的作品,我都喜欢。”¨1他的作品固然很少直接表现社会现实,但是他的作品的魅力之处也正在此。废名的写作并不是直接的阐发,而是一种把现实生活归人个人心灵的统摄之下,通过记忆与“反刍”从整体上表现社会现实。如果了解废名的生活经历的话,理解他的文章可能会深刻的多。废名的童年生活有大量的美丽景致。也相应的折射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发生在竹林里的故事与竹林都是那样的美好,充满着诗情画意,三姑娘的性格、形象也如竹林一般的美。绿草、炊烟、雀鸣、青菜、甚至那被青草覆盖着的坟墓,都充满着一种诗意的色彩。但是这些都是废名回忆的反照,他表达的世界里有许多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在《竹林的故事》中,我们无法猜测“我”和三姑娘之间的情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只是一种相识吗?好像又不足够完全可以说服我们去相信。在结尾的“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这句话的说话人并不清楚,因为在许多地方自己的母亲也可以这样称呼自己的女儿的。但是在前文中,有些堂嫂子也是这样叫三姑娘的。在这里却没有说明。作者自己认为不足以解释的东西,就这样放了过去,让读者猜测不已。

废名的自我性还表现在写作方法上的自我性。《桥》和《莫须有先生传》均出自他一人之手,风却格迥异,废名在写作沉醉于往事的幻梦并努力使之染上

[作者简介]张鑫,女,山东省泰安市人,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一76—

万方数据

现代文萃张鑫/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美丽的色彩的时候,是一个废名。而当他显示出性格的狂放不羁,在现实与幻梦中穿梭的时候,给我们展现的却是不同的废名。他的《桥》的写作过程非常的长,人称是“十年造桥”。废名是注重的是自己的感情,他曾说过:“《莫须有先生传》计划很长也忽然搁笔,这都表示我的苦闷,我的思想的波动。””1《桥》的诗化特征也很明显,它采用的是散文的手法和诗的手法,创造优美的意境,捕捉象征性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跳跃的联想。这些散文与诗常用的手法一旦用在小说中,小说便具有了散文的特征、诗的特征,二者的美的特质便也融进了这种小说中了。废名喜欢渲染故事的氛围,这也是造成诗化倾向的原因之一。在《桥》中,一切的生灵都和睦融合在和谐宁静的自然中,愉快地生活。山水人物,甚至一草一木都浸润在一种温婉的气氛中,给人以似曾仙境的感觉。这种诗的意境似是温李一派的风格,朦胧不显,跌宕无迹。想象丰富,且联想极其超脱,这就造成了废名小说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废名的小说也有大量佛家文化的思想影响。他受到的宗教思想影响十分驳杂,有老庄道教、孔孟儒家、释禅佛教。在阐发这些宗教思想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用了一种参禅悟道式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思想,使作品中充满了一种“空”、“悟”的干净的氛围,读来整体上造成的感觉是一团诗意。甚至在谈及死亡时,仿佛死不是一种可怖的完结,而是一种完整平静的归宿。在《桃园》中,写到杀场和桃园是一邻之隔。桃园与杀场,人生的欢愉与悲愁,往往是接壤相连的。在阴惨的氛围的背后却能写出富于美感的另一种顿悟,这也是作者参禅悟道的一种人生超脱了。文字作为载体,体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意图,而在废名的笔下,产生了一种空灵禅透的美。废名的宗教情节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对家乡五祖寺的近似崇拜的感情。他曾经在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满怀深情的谈到东山五祖寺对他的重大影响:“那是宗教,是艺术,是历史,影响于此乡的莫须有先生甚巨。””1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与佛教禅宗缘分最深的作家之一。据卞之琳回忆,废名不仅“私下爱谈禅论道”,而且会“打坐入定”。他受宗教的影响一方面也来自于他的老师周作人。从周作人与三大门生俞平伯、废名、沈启无三人的通信来看,他们的称谓充满了一种道禅气息:白萍道兄、平伯道兄、常出屋斋居士等。周作人虽然自己说是不懂玄学,于佛道不能赞一词,而当废名与之论道时,他也是缄口不语。其实,他并非不懂佛教,他在西山养病时读了大量的佛教典籍,他在北大也长期开设了“佛教文学”的课程。在师徒之间的交往中,不自觉的会带给废名那种冲淡的佛老思想影响。

在废名的小说中,对于佛教禅宗的切入与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某些本质问题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生死事大”这是禅宗要义的一个基本话题:“说生死事大,只是怕死。怕死是乐生,连带说死是舍不得死”。¨1生与死是废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曾经谈到自己看了俄国作家梭罗古勃的短篇小说《捉迷藏》所引发的心灵震撼。《捉迷藏》讲了一个普通而又谜一样的故事:一个小孩子总要母亲和他捉迷藏,母亲每一次都会满足他的要求。而当他生病了,他仍然要求母亲和他捉迷藏。但是当他病不可救的时候,他还是要母亲和他捉迷藏。然而母亲对着这没有希望的自己的孩子伤心地掩面而泣,而孩子还是以为母亲在同他捉迷藏呢!就在母亲掩面的当儿,孩子死了。废名与这个故事就产生了种“寂寞的共鸣,简直市憧憬于一个‘死’的寂寞”,而这个孩子的死“实在是一个游戏,美丽而悲哀”。¨1孩子是超然的,母亲是痛苦的;死者是淡泊的,生者是沉重的。这又如同“冬日的落叶,乃是生之跳舞”,“仿佛一枚一枚的叶子都是一个一个的生命了。”¨1因而这种“死的寂寞”、“死的悲哀”、“生之美丽”在无形中互化了,一种空物我、薄生死、尚心性的意境融融而生。禅宗常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人去感觉潜内心的纯真本性,寻找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生命。佛禅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规律,它虽然不反对理性思维的“渐修渐悟”,但更注重感性思维的“直接顿悟”。佛学禅宗所寻找的真我心态,所强调的活跃的生命,静穆的观照,以及重视“顿悟”的思维特点,对废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于作者的起笔动意之中,使作品充满了佛禅底蕴又不露痕迹,呈现着美学禅盖过佛学禅的态势。

废名的作品中,含有大量的自己故乡的风情世俗,外人不为所知的地方色彩。这也是造成美好诗意的原因之一。主要还是因为在废名所描述的场景中,都是一幅幅纯美的图画,体现其纯美的取向。在《竹林的故事》中,绿团团的坡,竹林里的茅屋,潺潺的流水,园里的青菜,成片的可爱的竹林,淑静的三姑娘,组成了一幅纯美无比的风景写意画。就算是透过喧

一77—

万方数据

倍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l期

闹的正二月里的赛龙灯会,废名也把家乡的人写得朴实善意而又具有美感。《柚子》的结局虽凄凉,但描写童年的柚子还是一个善良淑静的形象,那时的快乐也曾给了作者无限的美好回忆。正是在这美好的回忆里面作者找到了具有反差的论点:命运的无奈和沉重以及哪里可见乡情的纯正?但我们在读的时候,只看到的是作者心头的那一团诗意。在对《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评价中,唐驶曾经评价过他的这种民俗风情倾向,他说作品描写了湖北黄梅一带的风俗习惯:《停前看会》、《民国庚辰元旦》、《留客吃饭的事情》、《五祖寺》等几章,文字平实,气愤沉郁,富有地方色彩,其中如“送油”、“坐车把”、“放猖”等等,也许别的地方同样存在,但作家写的从容自在,别有风味,体现了废名小说入口微涩、余味无穷的独特风格‘引。

废名的语言最明显的特点是跳跃,字句之间缺少联系,往往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填充想象。这便大大加强了语言载体的负荷能力,造成了强烈的多层次包容的艺术效果。

话没有说,只是笑,——她真笑尽了花红山。同时,那一棵松树记住了她的马!玩了一半天,休憩于上不去的树。以后,坐在家里,常是为这松荫所遮,也永远有一匹白马,鹤那样的白。最足惜者,松下草,打起小小的茵伞,一定是她所爱的东西,一山之上又不可以道里计,不与同世界,它在那里——青青向樵人罢。

作者的笔跳跃在琴子与花红山之间,松树菌草拟人化,在景物与人物之间闪动作者的智慧之思。废名是在一种美而忧伤的怀念中追想着儿时的世界,在他的文中也就会是一种难以忘怀却又是那样的若有若无,似断似续,记忆的碎片只是因为有了新鲜阳光的照射,才蓦然放射出耀目的绚丽的色彩,然而一切却很容易消失而至于平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以儿时生活为素材的小说中有大量的情节、语境空白的原因。在《竹林的故事》中,许多情节充满了一种朦胧淡切的暧昧,但是又没有说明;“我”为什么和三姑娘在以前可以说笑,现在却故作看不到对方,擦肩而过,也没有言明,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语境空白和思虑的余地,让我们在回味中忆起这绿油油的竹林和其中包含的说不尽的故事。废名不仅在情节里可以造成大

一78一量的语境空白,在整篇的建构中也能做到。例如小说《桥》就是一个残缺的艺术品,它只有上篇,没有下篇,所谓的下篇也就是几章不全的散篇,顶多只是给废名所宏图建构的《桥》的下卷添加了数块砖石而已,却未曾影响它的价值。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废名没有“造完”的《桥》:“《桥》的奇妙在于它仿佛是一根红线串成的珠串儿,每粒珠儿都是那样的玲珑剔透,然而,无论是多一粒或者少一粒那玲珑的珠儿,却并不妨碍珠串的美丽,珠儿的多少可以由你增减损益,然而谁能说何时才是一个最最的圆满,而何时却又是最最的遗憾?”¨叫有人开玩笑说废名是“十年造桥”,结果还是只造了半个桥。生活中的残缺正也是一种完美,桥的那头是什么呢?真的是文中所说的“那头还不是一样的”吗?桥的续篇在无数人的头脑之中,有了无数个新的构建。

废名的小说既冲淡,又幽秘;既朴讷,又华美。他很讲究小说的“清幽的意境”,接近的是带神仙色彩的“游仙诗”的心理,对农村生活的取向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态度。这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以冲淡为衣”,以“哀愁”为绪的特点。这些都化为了浓浓的诗意,使他的文章产生了隽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作人.桃园?跋[A].知堂序跋[C].长沙:岳麓书社,1986.

[2]朱光潜.文学杂志?编辑后记[A].文学杂志(第一卷)[C].1980,(2).

[3]废名.呐喊杂感[N].1924年4月3Et晨报副刊.

[4]废名.废名小说选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5]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五祖寺[A].废名选集[C].重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6]张中行.禅外说禅[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7]废名.打锣的故事[A].冯文炳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罗成琰.废名的《桥》与禅[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

[9]唐搜.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J].文学评论,1982,(3).

[10]郭济访.梦的真实与美——废名[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

万方数据

诗意情怀与文学表达

诗意情怀与文学表达 --------给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讲座提纲 一、何谓诗意情怀?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诗意,在这里不再是狭隘地被理解为诗之意境,诗之意趣。诗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诗意理解为对现世生活的一种审美观照,一种人生希望的期待,一种生活意义的执着,一种生活的价值观的确立。 窗外虽不同四月的诗意,可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怎么也挡不住我心灵飞翔的翅膀。只要心中有激情,我的心依然可以在天上自由地飞,依然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就从这并不宁静的办公室出发,让心灵起飞吧。穿过拥挤的车流,穿过楼下的盒饭店槟榔摊和无数潮湿的空气,穿过这阴沉的天、连绵的雨和发酵的空气,我知道,在并不遥远的地方就有碧水蓝天,就有无语的山与成群的牛羊,就有天真的笑脸和浪漫的歌声,就会见到人间四月的种种美好。 二、技术时代与诗意情怀的失落 1.科学时代,人们在尽享科技术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自身的精神出现了危机。在技术至上的社会,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盛行,人成为社会大工业生产线上的一种工具,人成为单面人。功利成为了现代人心脏搏动的动力,计算成为大脑的惟一功能。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人文情怀被放逐,文学被边缘化了,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调。人创造了辉煌的科学,反过来,人又沦为科学的奴朴。 2.这种技术化的社会取向,在教育上得到了典型的反映。中国古典教育是一种重伦理教育、重德性养成的人文教育。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7世纪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的问题,科学教育从此取得了绝对优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一再地证明的科学教育的伟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教育理论界对科学教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科学主义展开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以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这种批判的核心在于反思教育的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工具理性,强调人本的地位,强调教育的价值理性。 这是我们谈论诗意的一个背景。 3.古典教育的人文取向到近代教育的科学取向再到现代教育重新对人文的呼唤,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种整体走势在汉语语言在表现世界的方式上的变化特征。古典语言,主要是初民使用的语言。因为先民对世界的无知、少知,世界在他们眼里是“充满了魅”。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语言带有很强的象征性与暗示性。汉语表达中赋、比、兴,等手法的广泛运用,汉字的的表意性,使得古典语言呈现出很强的诗性品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世界在人类面前正在一天天“去魅”。人们越来越追求语言表意的确定,规范,实用,语言浪漫的诗性品质也一天天失去了。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现代传媒的发达,媒体语言以复制的形式,以快餐的形式,使得现代人的语言失去了古典的含蓄,在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重的商业味的渗透下,现代语言里越来越失去了想像的空间,诗性消解了。这种消解在网络流行文化里表现得犹为显著。我们不再唱红玫花儿开,而是唱老鼠爱大米,不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说我的爱赤裸裸。 4.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语言内涵与品位的变化反映着现代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诗意的心情越来越淡,功利与实用的心态越来越明显。 诗意虽然不专指诗之意,但诗之意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人生诗意。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向来有诗书教育的传统。我们也虽自豪地宣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们有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有这些经典与美丽的语言。我们从李白的酒与明月中,从陶渊明的桃红与菊香里,从李清照平平仄仄的韵律里,听到一个时代的声音,听到个人的欢乐与苦痛。直到现在,我们还依然能从各种商业广告里,从大红对联里,从名山石刻里看到古典诗词的踪影。像楼盘命名为“水云间”,“泌园春”像餐馆命名为“锦绣红楼”“辽阔江天”,像女孩子网名叫“秋水伊人”,叫“春泛若耶溪”等等。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心里是潜藏着诗意情怀的。然而,我们也看到,诗教的传统在现代中国已然失落。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在功利社会里,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其理论形态是玄学。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又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三段),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3.东晋南北朝文学仍以诗歌为主,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4.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只为“建安风骨”。 5.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谢眺。 6.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的时期。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于诗歌的声律,提出“八病”之说,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又叫“新体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7.梁代,宫廷贵族不再满足于山水清音,而寻求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萧纲及徐、徐陵、庾肩吾、庾信,故人又称“徐庾体”。 8.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9.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10.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12.太康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此外还有张华、张协等。 13.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有《咏史》八首。 1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靖节征士”。 15.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16.据《乐府诗集》、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之间。由此可知,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 17.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主要是五言四句,从而为绝句奠定了基础。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18.《横吹曲》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中有鼓有角,故称“鼓角横吹曲”。 19.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木兰诗》,其作不会晚于陈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节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杜甫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

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35、西汉最有名的散体大赋是(),其创作流传至今的计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14、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5、南北朝时,由南朝而入北朝的文人中,在创作上成就最高当推()与()。 16、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诗歌的()的骈文的盛行。诗歌格律化有()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7、()的(《》)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8、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的格律化与()的盛行。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9、在南朝陈的后期,以()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其中成就较高的是()。

废名

作家简介:(1901-1967) 废名,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原名冯文炳,废名于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投稿《语丝》。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此后教书,写作,研究学问,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后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政协常委。1967年10月7日,因癌症病逝于长春。 [编辑] 文学风格 废名被认为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废名名气虽大,但因为晦涩难懂,读者却少。在文学上,周作人和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2018年嘉定:多点“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怀+相信

嘉定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观书有感》(其二))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这首词中沧州是指之处。(2分) 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词的题目“诉衷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B.词上下片各有壮志凌云、建功立业两个场景的描写。 C.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这首词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语言华丽,独具风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一、要强化写作的难度 当代小说普遍越写越轻、越写越粗糙,很多小说都是作家闭门造车的结果:从经验层面上说,没有生机勃勃的细节和场景;从精神层面上说,没有自身的体验和心灵的说服力——苍白和虚假,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写作的通病。消费潮流在过度地消耗小说,小说写作已经失去难度。没有难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平庸的复制——无论是经验的自我重复,还是精神的变相克隆,都意味着对写作的创造精神的放弃。重申写作的难度(艺术的难度和心灵的难度),就意味着作家必须对艺术世界有独特的发现,对人性世界有崭新的认识,因为小说写作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它还需要完成一种故事精神,还需要书写广大的世道人心,从而为当下的生存境遇作证。然而,就当下的长篇写作的现状而言,叙事上的探索几乎已经停止,写作似乎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的较量。一些能对经验进行精细摹写的作品大行其道,但很少人会去追问:在这些经验的下面,作家对世界、对人心究竟有多少新的发现?比如,毕飞宇的写作才华是显著的,他的《玉米》就以精细著称,获誉良多,大概是受了外界的鼓舞,毕飞宇近年的写作,包括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平原》,都往《玉米》的路子上用力,可在我看来,他之前的《青衣》,无论是对存在的发现还是对人心的洞察,都远在《玉米》之上——毕飞宇如果选择的是沿着《青衣》的写作路子往下走,他的成就我想会大得多,因为《青衣》是真正对人性的书写有创见的小说;而如何获得写作创见,许多时候,就是一个作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写作难度。长篇小说尤其如此。它的核心品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复杂和丰富,而不是一些作家所说的简单和直接;一旦取消长篇小说在精神书写上的复杂性和在人性展开上的丰富性,也就取消了它在写作上的难度,这样,长篇小说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要扩展经验的边界 尽管本雅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预言经验已经“贫乏”和“贬值”,并对故事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但随着消费主义的迅猛崛起,经验和故事在小说写作中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只是,在这些盛行的挂着个人标签的经验丛林中,许多的“个人经验”,都带着公共价值的烙印,它并没有脱离某些思想总体性的支配。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长篇小说才会呈现出那么多相类似的经验类型——无非是身体的或肉欲的,官场的或商场的,野史或者传奇;不仅经验投合了市场的趣味,就连经验推进的方式都大同小异。相反,二十世纪中国那些沉痛的现实却少有人正面触及。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之外,别无材料。” 今天的小说材料,又何尝不是翻来覆去地用这三种? “除此之外,别无材料”之困境,在当下的长篇小说界,反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当作家那点有限的个人记忆、个人秘史被腾空之后,写作将何以为继?当“作小说的人的报酬也丰富起来了”、作家的生活日益优越之后,他和自己身外那更广阔的现实如何再建立起亲密、内在的关系?或许因为看到了这一危机,我才特别推崇像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这样的长篇:莫言处理的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事件,贾平凹所写的是他已经远离多年的乡土生活,但都写得逼真而惊心动魄——他们对自己的叙事对象,显然是下了苦功去研究的。这样的写作确实大大扩展了当代小说经验的边界。所以,我认同格非所说的话:“中国作家在经过了许多年‘怎么写’的训练之后,应重新考虑‘写什么’这一问题。”——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写什么也同样考验作家面对世界发言的能力。世界不能沉默,人必须站出来说话,这是我对长篇小说写作的一个迫切期待。 三、要有叙事的说服力 小说有了好的材料、新的经验之后,还要找到一种好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它。

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历经无数个朝代的变迁,也有着无数的分分合合,那种对于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引来了无尽的思绪,于是每朝每代都有各种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一片痴心挥洒于爱国情怀中。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悠久的古训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精粹的概括,而文学永远是现实生活和作者深沉情感的表达。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历史典籍《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 屈原是早期爱国文学者的一个代表。《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在《离骚》的结尾屈原写到,他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在光耀陆离当中他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的故土,脚下是他的故土,他的车夫哭了,他的马儿也不走了,他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舍不得楚国,舍不得脚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离骚》是屈原寄托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的载体,里面流淌着屈原的泪水和灵魂。 一代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用此句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何等地赤诚满怀、豪情满天啊。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和志存高远的胸怀,在几千年中华历史长

从菱荡谈废名小说的读法

满眼花叶梦中星光 ——从《菱荡》谈废名小说的读法 关键词:菱荡审美梦小说学 提要:废名的小说《菱荡》淡化故事性,在细微的片段场景中对日常生活作了想象的表达,表现出浓郁的诗意,反映了废名以梦为真实的艺术追求。只有整体理解废名小说精神和建立废名小说学才能更好理解《菱荡》。废名小说学应该包括以梦为真实的艺术观、以诗法入小说的表现法、禅宗式审美感受方式,加上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等等。从众说纷纭的《菱荡》解读现象可以知道,建立完整、有效的废名小说学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废名在现代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小说自产生之日起,不乏赏音。比如刘西渭认为世上虽然有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作家,“然而很少一位像他更是他自己的。”1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桥》:“撇开浮面动作的平铺直叙而着重生活的揭露”,“偏重人物对于自然景物的反应”,“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2但是他的小说由于太过“苦心孤诣”,只成为少数人的星光,多数读者则感叹其小说晦涩难懂。实际上,他的小说描写的不过是乡村翁媪,说的也不过是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的琐事,不曾超过普通人经验世界,但他的小说确确实实又难以用常识的理来揣度。我们只有超越生活的庸常,越过凡俗才能直达其如诗的梦境。本文试以小说《菱荡》为例进入废名的艺术世界,一窥废名小说堂奥。 一 《桥》是废名小说的集大成者,最能体现废名小说那如诗如梦的特色。实际上这种特色是经过了由《竹林的故事》向《枣》、《桃园》的发展,再向长篇小说《桥》发展的过程。 长篇小说《桥》故事性与前相比大大减弱,人物的现实关系越来越简化,作者善于在片段的生活场景中,突出人物内心的感应状况。正如朱光潜所说:“(《桥》)偏重人物对于自然景物的反应”,“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小说虽然借小林与琴、细竹两个姑娘的感情纠葛为故事框架,作者重点却在于人物对外在事物的婉妙体悟,甚至包括对人物的微妙关系的心灵感应。事件的连续性常被心灵空间的延展所打破,小说与其说是展示生活事件,不如说是以慧眼去烛照藏匿在生活片段场景中的人生意趣,由此构筑了一个乌托邦的诗意世界。废名最初的几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甚至包括《枣》是有故事的,儿时的生活回忆成为小说的主体,在城乡文化对立的空间中,寄托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古老文化逝去的悲哀。作者以温煦之笔叙写乡村翁媪之事,表达乡土儿女之情。他那偏重于抒情的乡村生活赞歌表达了作者对未遭现代文明侵染的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有写实成分,也有故事性,但作者那身处都市的人生寂寞是借用回忆方式展现的,暗示了他未来的写作方向,那就是用心灵照亮现实,小说中本不浓厚的故事和也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充满了哀

我国山水文学中的人文情怀

我国古代山水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摘要:山水文学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学宝库中一份值得我们重视的宝贵遗产。古代士人悟乐于山水,得自由于山水,融创造于山水。山水文学展现了士人的情感世界,寄予了士人的精神希冀。表现在中国山水文学中的人文情怀,可分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积极入世渴望一展抱负的处世情怀;受佛教影响进入自由无碍的安乐境界的厌世情怀;源于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的出世情怀。 关键词:中国山水诗词人文情怀 中国的山水文学,滥筋于先秦。自有了题山咏水的名篇佳构起,我国的山水文学,就犹如一股不绝如缕的清亮溪流,一直晶莹剔透,流淌至今。文人们流连钟情于山水,山水也因有了文人的行吟题咏而更加妩媚清灵,这正是山水与文人能从古代走到今夭的原因。山水陶冶了文人的性灵,文人在山水的濡染中增长了才情。文人们礼赞山水,礼赞自然,礼赞生命;山水钟灵毓秀,百态千姿,万种风情,正好成为文人们娓娓的心音传真。二者龙凤双飞,相辅相成。当我们穿过山水文学里一诗一文的表面语境,不难发现,中国的山水文学,表现的正是文化人的人文情怀。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较西方的知识分子更重山水精神。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把山水作为人格修养或寓心明道的象征有关。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影响甚远;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以生命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为美的人生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寓所,特别是文学艺术家们。当我们穿过这些不朽的山水作品的表面语境,不难发现其中表现的正是文化人的人格精神。综观我国古代山水诗词,其中大致流露出作者的以下三种情怀。 一、入世情怀 几千年来,孔孟的儒家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们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因此他们热心从政,以功业自许。“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响亮宣言,充分表达了汲汲于用世的坚强信念。 积极的入世精神,总是与雄浑苍茫的生命搏动的景象联系着。智水仁山乃是对人类生存及宇宙本体更深入的体验和认知。孔子临流的叹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道出了时间的不息运动和空间的无限与永恒,从而反观人生苦短,有人本的悲枪感;而那种因此激发出的建功立业的千里之志,更见其壮烈。这种悲枪而又雄壮的山水精神,是支撑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行程的一份强力。 这种积极入世渴望一展抱负的思想生动体现在古典山水作品中。诗仙李白一生眷怀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业。杜甫的抱负亦不同凡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孜孜以求的宏伟志愿。即使被人视为隐逸诗人的孟浩然其实也是身在江湖,心怀魏阙,在“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阔景象,磅礴的气势中亦不自禁地流露了诗人“端居耻圣明”的欲一登仕途的迫切心情。在这里,古代文人们积极入世的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功名富贵,而是安社稷、济苍生,即儒家的“达则

中国现当代小说

中国现当代小说 一、现代小说 1、“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于1902年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戏剧历来被正统的封建文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但戊戌变法前后却得到了重视。小说在这一时期大量产生,其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谈起。这是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论之一,是“小说界革命” “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的宣言书。 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中国人妖巫狐兔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于是,小说远不是传统所谓的“小道”、不登大雅之堂之“末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因它最“易感人”而最易“易人。文论家、文学史家都高度评价梁启超对小说价值的提升,它对促进近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繁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都无可否认。然而必须同时看到,梁启超并不只是一位文论家。可以说,“提升”小说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其手段。他看中的是小说之“力”,小说那“支配人道”的“不可思议之力”。因而,梁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欲新道德、宗教、政治、学艺、人心人格,必新小说”。此后《小说原理》(夏曾佑)、《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狄平子)、《余之小说观》(徐念慈)等文先后发表,它们的共同倾向是强调小说的政治意义及其在社会教育上的作用。在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理论倡导下,小说成为新派知识分子暴露旧世态,宣传新思想的有力工具。“政治小说”、“社会小说”、“科学小说”等名目应运而生。被鲁迅称做“谴责小说”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受到普遍的欢迎。由于同样的原因,还开始翻译和介绍了西方作品。 2、1920年代的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2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尝试和探索时期,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根据作家创作观念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是人生派小说,二是浪漫派小说。 1)、“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产生于1918~1921年间的一场文学思潮,实际上是一股“题材热”。周作人曾经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宗旨是为人生,“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共同目的是对人或社会的价值追问。“问题小说”的最有影响的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问题小说”的形成原因: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问题小说”的特点:“问题小说”是政治激情和文化沉思两种情境下的产物。一方面,1911年帝制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知识青年在时代冲击下迸发的政治激情十分高昂,文学是他们传播政治热情的一个排泄口;另一方面,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晚清以来的传统价值信仰的倾颓至此随着它的负载物——传统语言的解体而崩溃,写作者们开始用全新的西化语汇来思维。作为敏感于时代精神的先锋,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一种研究的热情,即对人生和社会的重新质疑和思索。可以说,这是一个激情和沉思的时代。而当激情和沉思开始碰撞的时候,它所诞生的文学语言方式就显得格外有意味。因为这是本质上相反的两样东西,激情是热烈浪漫的,而思考则需冷静深入;关注形而上的“问题”,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只问病源,不开药方”。周作人曾将小说分为“教训小说”和“问题小说”,认为中国传统小说多“教训小说”,少“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启示性的,告诉读者“应该如何?”,而不是训诫性的,即教会读者“如何如何”。这一点符合了“五四”的启蒙精神,因而周作人称赞它不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96、97年度的长篇小说除了在数量上超过以往的年份外,还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艺术形态的多元化。作家的创作主体性突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切入视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而自己也的确是有所体悟、有所发现的表现对象。长篇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一种求新同时又是彼此不同的探索与实验,在形式方面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观念。另外,长篇小说题材空前的丰富,社会各个层面的经验都得到了书写和表达。尽管不乏急就的不成熟之作,但却在内容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阅读视野,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 为了便于叙述与了解,本文将试用分类的方法去描述和评点。 长篇小说形式感的加强是90年代长篇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一特点在96、97年两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也非常独特的长篇小说,诸如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陈染的《私人生活》、刘恪的《蓝色雨季》、东西的《耳光响亮》、林白的《说吧,房间》、海男的《坦言》、蒋韵的《栎树的囚徒》、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它们代表了96、97两年长篇小说的艺术层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 《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的出现,无疑让96、97年的文坛增色不少,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兴奋和批评的欲望。特别是《马桥词典》事件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大争论,卷入人物之多,诉讼时间之长,更是轰动一时。以词典的形式写小说,韩少功并非第一人,但也不应因此抹煞《马桥词典》的独特价值。时至今日,当我们再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文本时,可以看到《马桥词典》在对民间世界的创造性的营造和小说形式的试验开拓两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马桥词典》是为一个叫马桥的湘北村寨编辑的“词典”,“马桥”不一定实有其地,但肯定是作者早年插队时非常熟悉的地方。作品通过对词条的诠释,讲述一个关于马桥和马桥人的故事。沿著书中的词条,我们不仅可以进入这个村落,而且可以进入马桥的历史和文化。《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从作者在一个古园遇见两个不谙世事的男女孩子开始展开联想,并叙述了一系列的“爱情故事”。而作者只是借助这些故事去“务虚”,即探寻人生的各种命题:关于人的存在(或处境)、人的欲望,关于人生、历史和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生与死、被忘却与被记忆等等。《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为我们提出了长篇小说文体方面的新概念。首先自然是关于“故事”的理解。就传统习惯而言,我们所理解的小说很难离开相对完整的故事,尤其是长篇小说。小说作者某种意义上似乎变成了讲故事者的代名词,而韩少功与史铁生即使说不上是对故事产生了怀疑,也是厌倦了故事的讲述,担心经过精心编制的故事不仅容易破坏生活与人生本身的韵味,而且难以表达、传导自己对于社会、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这样,他们不约而同撇开了故事,直接表现生活和人,但又各具特色。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比较偏重于表现具有抽象意韵的命题。而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则是通过最为实在的“事实”——人们的言语,包括发音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习惯用词,去表现一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人之生存形态、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与故事相联系的是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与处理。两部小说都没有一般小说所常有的中心人物,这可能源于他们对两三位中心人物就可以承受丰富的社会、人生、哲理等内容的怀疑。《务虚笔记》中出现的人物基本上只是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他们甚至都没有完整的名字,而都用字母指代。而在《马桥词典》中,人物相对就要复杂得多。既有叙述学所说的指示人物——知青、我,又有像希大杆子和马疤子这样的带某种意象性的指物人物(历史人物),更多的则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片段中反复出现的重复人物,如村支书马本义、老村长罗伯、会计马复查、善盘歌的万玉等。《马桥词典》中的许多人物,不仅比一般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更为生动成熟,而且承载的容量和包含的内蕴都比一般长篇小说的人物沉实和丰富得多。而块状的似乎是零散的描述实际上又凝成了内在的完整,从中不难看出,韩少功之所以选择如此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比较的。

从古诗看古代文人如何表达志向与情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1335699.html, 从古诗看古代文人如何表达志向与情怀 作者:王长征 来源:《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年第10期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古诗,表达自身的志向与情怀,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是有积极意义的。古诗作为古代诗人抒情言志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学修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文章对如何从古诗中看古代诗人如何表达志向与情怀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古代诗歌;古代文人;志向与情怀 一、引言 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是一种情感表达与意境相结合的语言方式。新课程标准的第一点就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趣味,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格”。因此,在初中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习古人如何用古诗来表达心愿和情感是初中古诗教学的重点。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学习古诗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怀,让学生进入一种陶冶情操的境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努力践行课程标准精神。从审美角度看,学生既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古诗的意境,又能领略到审美意蕴,从而培养审美兴趣。 二、运用衬托,通过朗读感受诗人感情 相对于背诵古诗,朗诵诗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的形成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古诗的朗诵范围有很多种,情感志向理解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初中生诵唱的诗歌。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照相”,然后挑选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的古诗作为学生诵唱的古诗,以情感抒发强的古诗为主,便于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情怀与志向。 例如: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部分)名词解释

二、魏晋南北朝 1、建安风骨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建安风力”一词。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如陈子昂。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正始文学(诗歌)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其中嵇康、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所谓“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即是他们的主要特色。 3、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一,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二,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4、咏怀诗 阮籍所作。有五言诗八十二首,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它开创了中国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些诗非作于一时,反映了他的各种感受,因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诗意较为曲折隐晦,钟荣《诗品》说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继承了“小雅”和“楚辞”的传统,开创了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但也有词旨隐晦的缺点。它采用随感录式的写法,触景生情,睹物兴怀,不事雕琢,形式较为自由,给后代文人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怀诗》,车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这些成组的咏怀之作,显然都继承了阮籍的《咏怀》风格。 5、玄言诗 是指以老庄玄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歌,两晋永嘉年间至东晋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他们“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作者“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成就不高,但在玄言诗风行的百年间,对文人山水审美体验的启发,山水诗的继而兴盛很有影响。 6、游仙诗 往往假托神游仙境来抒写诗人的怀抱,或表达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或表达对现实的鄙弃,诗人往往在仙境中寄托自己对时代社会的体验,最早以游仙作诗的是曹植,郭璞的游仙诗虽沿袭前人,但他的游仙诗往往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水准较高,成就较大。 7、宫体诗(或徐庾体) 这是南朝梁代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体,内容以艳情、咏物为多,也有不少吟风月、狎池苑的作品,风格绮艳秾丽,讲究声律,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及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等文人,又称“徐庾体”。 8、太康体 指晋武帝太康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这种诗歌重模拟,重辞采,讲究对偶、用典,诗风靡丽,内容繁缛。严羽的《沧浪诗话诗体》中有“太康体”之称,举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其代表人物。 9、永明体(新体诗) 这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讲究声韵格律和对偶用典的一种诗体,与古体诗相对而被称为“新体诗”,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萧衍、陆X等“竟陵八友”。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