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播音主持》第一章 序论

《播音主持》第一章 序论

《播音主持》第一章  序论
《播音主持》第一章  序论

第一章序论

作者:播音创作…文章来源: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点击数:567 更新时间:2005-7-1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播音创作的内涵和创作基础理论的概貌。

2)教学要求:本科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播音导论”“播音发声”等课程之后,进入本课,应该进一步领会创作基础理论的框架,初步明确“播音”、“创作”、“理论”、“基础”这几个核心概念,并理清其来龙去脉和传承关系,为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做好学理和术用两方面准备。

3)教学重点:认识基本概念的发展历程;把握创作要素的生成条件。

4)教学难点:学生的有声语言表达实践不足,理解过程容易从概念到概念。应该注意深入浅出,避免空泛枯燥。

5)课时分配:大课周2课时。

6)教学内容:

《播音创作基础》这门课,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63级播音班开始讲授,那时叫做“语言逻辑”,内容相当简单;1977级播音班时改称“播音基础”,教材仍是打印稿;到1985年,正式出版,1990年,更名为“播音创作基础”。

播音成为一个专业,进入高等学府,有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教材、专著,这说明广播电视需要,社会承认,说明这个专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播音定位

广播电台、电视台经常说“现在开始播音”,那是指全天的播出过程。

我们说的播音,专指在镜头前、话筒前由专职人员进行的有声语言创作活动,还指镜头前、话筒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工种或岗位。所谓专职人员,主要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体育解说员”、“配音员”等。

他们有上岗证,有岗位资质,有话语权力,有播音专业技术职务(也有一些具有编辑、记者的专业技术职务)。

他们的共同职责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以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声露面,驾驭节目进程。

前些年,对于什么是播音员、什么是节目主持人争论较大,这些年,已经很少提及了。至今,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并无公认的科学表述。因为,“无稿”、“参与采编”、“谈话语体”等,都无法同播音员概念加以明确划分,二者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原则的不同”。如有些新闻播音员(主播)主持节目,同样精彩。

节目呈现形态和表达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话语样态互相融合、交叉变化,难以刀切斧断或者主观规定。节目群体中,各工种之间日益协同,成员综合素质提高,并迅速走向“一专多能”。各个节目、各个工种,都不会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事实上,这种态势,极有利于提高节目质量,提高节目的制作、传播效率。一厢情愿地划分播音与主持,一味坚持二元对立,既不利于节目改革创新,也不利于有声语言创作的多样化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刻意划清播音与主持的界限,使许多很有潜力的节目主持人,忽视了语言功力的锤炼,造成了有声语言质量的滑坡,这一教训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第二节创作概说

播音,是大众传播领域里的有声语言创作,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双重特性,迥异于演员和歌手。因此,在创作上,产生了自身的特点。凡可以称为“创作”的共同性即规律性,应该寓于有声语言创作的个性之中。

首先是明确的传播目的。我们的语言传播,目的在于“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美愉人”。我们的宣传方针、节目定位、具体内容、表现形式,都提示、保证了传播目的的落实。目的缺失、目的转移、目的错位、目的空泛,会导致创作迷失方向、走入斜路。

其次是艰苦的诚实劳动。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功力的基础上,要调动一切手段,开阔思路,用脑用心,动笔动口,分析综合,加强案头准备,适应现场语境,保证质量,讲究效率,全力投入驾驭节目的进程中。不要只是依赖天资聪慧和狭隘经验,更不要满足于被动应付。

再次是完整的形态转换。我们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要把内部语言外化为情声和谐的有声语言,都是由某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但是,这种转换,绝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简单地念字出声,不能称之为“转化”;草率地随口唾出,也不能称之为“外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某种形态,有其自身的规定性,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就具备了另一种形态的规定性。文字语言,由词语序列规定其语义范畴、语用功能,转化为有声语言,便可能由话语主体改其义、变其用,所谓“误读”即是一种。内部语言,由语点生发而成,却会出现“口不应心”“言不由衷”的情况。我们必须坚持“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要求,使形态转换走向完整和完美。

最后是精致的节目成品。一个节目,从策划到播出,有多少道工序,有多少人劳动,我们要通过有声语言的叙说,或报告、宣讲、提问、应答、介绍、评述……,或进行串联、衔接,竭力使节目丰富、深化。节目制作过程里的诸种辛劳,都融进了节目之中,只有“出声露面”的话语主体,能够在节目成品中直接面向听众、观众。听众和观众并不知道谁谁做了什么,只能通过节目成品,特别是通过话语主体,了解节目的总体质量,作出评价。

这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互相勾连,构成了有声语言创作的全过程,体现了群体劳作的心血结晶。可见,有声语言创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并不是说任何一次播音、主持、解说,都能够称其为创作,如果这四个环节中有一个不到位、不投入、不协调、不成功,就只能算做“走过场”,只是一篇“表面文章”。因此,不要以为到了镜头前、话筒前,出了声,露了面,就进入了“创作圈”,就是进行创作了。

圆满完成这四个环节,在更深的层次上,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观、新闻观、文化观、艺术观、语言观等全方位要求。只有在这些观念真正化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自己的有声语言,才会发生效力。

第三节理论视域

1994年10月,《中国播音学》出版,标志着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成型。其中,关于创作基础理论,比起《播音创作基础》一书,又有很大拓展。

在理论视域中,我们需要研究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传播主体,或者叫做有声语言创作主体,是核心,是重点。我们必须认清,不管哪一种传播模式,都强调传播主体是传受关系中的主要方面,是传播行为的实施者,是传播什么、怎样传播的主导者。所谓“受众是上帝”、“受众是中心”,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错觉,从而有意无意地削弱传播主体的责任意识。“接受美学”强调的是接受者的重要作用,不应被理解为降低作家对作品生成的创造意义。我们的传播,一方面是对受众的“欲知”给以“满足”,一方面是对受众的“应知”进行“灌输”。这两方面,都成为“引导”受众的支柱。关键是怎样满足,怎样灌输,既不要迎合低级趣味,又不要板起面孔说教。

传播主体,是大众传播媒体的公众形象,不能把人际交流里边的杂质带进来,鱼目混珠;也不要一味张扬“个性”,表演自我,而脱离节目,侮弄受众。应该坚持“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

广播电视传播过程,是群体互相尊重、协同工作、群策群力的结果,任何传播个体都不应自以为是,惟我独尊。

第二个问题,播音实践,或者叫做播音主持艺术实践,是根本,是起点。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所有的理论,都是前辈先贤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不是凭空生造的,都不能只做理性的思考而失去体验的感悟。因此,我们一再强调,要走“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创作之路。有的人,没有这种创作实践,仅靠当听众或观众的感觉,仅靠一知半解,就大谈播音主持艺术,那只能是“隔靴搔痒”,认不得真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充实理论,丰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防止轻视理论的倾向,即使是过时的、错误的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加以认定。另外,要认识到实践的长期性、反复性,不可草率判断,浅尝辄止。

第四节基础解析

在校学习,要打好基础,努力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要钻研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便尽快地吸取科学知识,扎实地提高专业水准。

播音创作基础,是关于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理论,那更广阔、更深刻的思考和追问,还在后面。基础理论只解决最本体、最重要的观念和方法,必须一点一滴地、一步一步地学习。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学习就会左右逢源。

有声语言,稍纵即逝,幽渺难知。无论是看书、听课,还是自己练习,都要首先在最初级的层面上认真把握。不能因其简单明了而放松,不能因其难于驾驭而退缩。

播音创作基础,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具有独立性、实践性特色。她不同于语言文学教学理论,也不同于影视戏剧表演理论。这些,都体现在创作道路、语言特点、创作准备、具体感受、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及其表达方法、话筒前状态、播音表达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中。集中到一点:我们是有声语言的驾驭者,对于一切创作要素都应成竹在胸。我们不是面对语言现象的旁观者和审视者,只能对发生的问题给以静态剖析,而无法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提示和掌控。

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急于求成,往往得不偿失。有声语言的驾驭,需要深入体验,有时多次实践仍然察觉不到进展,那正是在量变中,也许是处于渐悟阶段;只要坚持不懈,肯定会发生质变,顿悟就会到来。关键是在自强时,不要忘记“自省”和“自觉”,避免陷入盲目和盲从。

有声语言重在激发生命活力。人们说话,一般都是处在“非说不可”的状态下,我们绝对不能无视这个问题,否则,就要走进死胡同,而扼杀了语言的生命活力,所有理论都变得空洞,所有实践都变得虚假。

对于社会上的风言风语,对于报章上的不同观点,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并学会应用自己所理解的基础知识,加以分析,作出应答。这样,就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时尚”和“流行”的观点,不宜轻信,不应随波逐流,更不应干扰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认真探索。

对于广播电视第一线的传播实际,我们也要思考和讨论。其中,有声语言表达良莠不齐,不能一概而论。“明辨是非”的意思是,不因其人“著名”便觉得完美无缺,也不因其人无名而觉得一无是处。优秀中的不足,同平庸中的亮点,都是弥足珍贵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几个问题。总起来说,这一门课,作为基础,相当重要,可以为今后的学习登堂入室,提供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但是,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充满荆棘和坎坷、矛盾和困惑,只有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够走向光辉的顶点。

7)实践环节:全班60人,分成6组上小课,每组一位指导教师。

小课目标是:讨论大课内容,并结合本组学生对本课的认识和具体理解,进行重点分析,澄清模糊思想,提高学习本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采取联系发声训练材料,实例引路、实际体验、对比鉴别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8)习题:

1 、播音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地位是什么?

2 、有声语言创作的含义是什么?

3 、有声语言表达为什么要有生命活力?

9)参考文献目录:

1、赵元任:《语言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6月第1版1999年7月北京第3次印刷

2、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社会医学试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和。 2.社会医学是一门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容包括、、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扩大到,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二、选择题 1.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A.魏尔啸 B.诺尔曼 C.盖林 D.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 2. 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容的是() A .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 E.临床诊治方法 3. 社会医学是( )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B.理论学科 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E.以上答案均不是 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A.生产性 B.盈利性 C.公益性 D.福利性 E.以上答案均不对 5.盖林(Guerin)是( )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 E.瑞典人 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 D. 社会发展规律 E.个人卫生状况 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

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 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 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 E.比较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四、问答题 1.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3.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医学科学社会科学 2.医学方法 3.社会属性社会文化 4.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5.生物预防社会预防 6.盖林(Guerin) 二、选择题 1. A, 2.E, 3.D 4.C 5.D 6.A 7.B 8.E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四、问答题 1.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⑤促进人群健康。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从社会宏观水平分析、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环境监测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和废水的监测 1环境分析:对于通常处于痕量级、基体复杂、流动性变异性大的环境污染物,进行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和快速度的分析,得出一系列环境监测数据的过程(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不是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简单结合)。 2综和效应的毒理学观点: 3生活污水:含洗涤剂和粪便。前者降解后形成磷酸盐和有机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后者含多种病菌,引起疾病蔓延。 4水质监测方法选择原则: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5采样容器的洗涤:水质监测,尤其是痕量组分的测定,仪器的污染常会造成误差。为减少器壁溶出物对水样的污染和器壁的吸附现象,须注意容器的洗涤方法。测铬时,容器不能用铬酸洗液; 测汞时,仪器洗净后尚需用1+3硝酸浸泡数小时。 6流量的测量方法:容量法、浮标法、测速仪法(水深大于0.3米,流速不小于0.05米/秒的河流)、三角堰法(不规则的水渠和污染源排放口) 7工业废水采样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瞬时个别水样、平均水样、综合水样(比例组合水样) 8采样时间和频率原则: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要能反映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9水样的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化、富集和分离(目的:消除干扰,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10水样的消化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形态(价态)氧化成单一高价态,以便测定。 消化液的表现物性:清澈、透明、无沉淀 消化的方法:硝酸—硫酸;硝酸—磷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高锰酸钾等 11富集和分离常用方法:挥发、蒸发、蒸馏(利用共存组分的挥发性不同(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活性炭富集;共沉淀;共结晶;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脱吸);冷冻浓缩 12共沉淀法:利用溶液中的一种沉淀(载体,称共沉淀剂)析出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些痕量组分一起沉淀出来。原理:由于沉淀的表面吸附作用,形成混晶,生成化合物,吸留和包藏等原因而引起的。 常用的两种:利用共沉淀剂表面吸附现象进行共沉淀;利用混晶进行共沉淀 13常用萃取剂:APDC—MIBK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甲基异丁基甲酮;二硫代氨基甲酸盐:HDDC NaDDC 14阳离子交换顺序:不同价态:价态越高,交换能力越强。 相同价态:原子序数越高(或水合离子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强。 15物理性质的测定:温度、颜色、臭(p66)、电导率、残渣、浊度 监测水的颜色常用以下四种方法:铂钴比色法、颜色描述法、稀释倍数法、分光光度法Array残渣的分类:总残渣(总蒸发残渣):没经过滤水样蒸干后的残留物。 过滤性残渣(溶解性蒸发残渣):滤液蒸干残留物。非过滤性残渣(悬浮物):过滤物。 电导率:把电极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两极间距离为1厘米的电导池插入水样中,所测电阻取倒数即为电导率。浊度测定方法:比浊法、分光光度计法、浊度计法 16重金属毒性机理:重金属(如汞、铬、镉、铅、铜、锌、镍、钡、钒等)侵入人体,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的巯基(—SH)有着特别强的亲和力,金属极易取代巯基上的氢离子,使酶失去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因素:金属离子浓度、金属化学形态、金属价态、致癌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7酸度:水中含有能与强碱(NaOH,KOH)作用的所有物质含量,即用标准碱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碱量。甲基橙酸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4.5) 酚酞(总)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8.3) 碱度:中能与强酸作用的所有物质的总含量,即用标准酸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酸的量。(水碱度:水中吸收质子的能力,即质子碱含量。) 酚酞碱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8.3) 甲基橙碱度〈又称总碱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4.5)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社会医学习题册填空题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习题册填空 题

第一章社会医学绪论与医学模式 1、社会医学的研究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个层面。 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3、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亚健康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4、疾病过程早期机体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性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生理状态是(亚临床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 第二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1、根据收集资料的的不同,社会医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区分为文献研究、现场调查研究、(现场试验研究)和(评价研究)。 2、列举两种常用的社会医学评价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命质量评价)。 3、选择社会医学课题的原则包括(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4、问卷结构中(封面信)用以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和组织者等。 5、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核对项目)。 6、信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量,所获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 7、(效度)指测量结果与预期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8、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苈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四个方面。 9、生命质量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10、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人满意度)。 11、生命质量评价就是指对一定(生命数量)的人群在一定时点上的生翕质量表现进行评介。 12、HRQL的名称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13、GRQOL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14、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生理状态包括(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 1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功能)和体力适度。 16、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社会健康包括(社会交往)、(社会支持)。 17、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SF-36划归为(一般健康)问卷。18、健康良好状态指数在生命质量评价中 将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有关病人 (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内容以及疾病和 健康问题综合描述。 19、关注所有人群的调查问卷属于(一般 健康)问卷。 20、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 WHOQOL-100划归为(一般健康)问 卷。 21、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癌症病 人生活功能指数归划为(疾病专门化量 表)问卷。 22、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FLIC)适 用对象是(癌症病人)。 23、生命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 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 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 个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及(物质 状态)四个方面。 24、HRQOL是主观评价指标,具有(文 化)依赖性。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1、(人均GDP)排除了人口因素的影 响,便于国和地区间比较,是分析经济因 素和健康关系的重要指标,已被当伯对一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度量。 2、社会经济发展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 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主要 表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病)的出 现;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负性事件)增 多;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等。 3、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观 念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 规范、(宗教信仰)、哲学、艺术、(习 俗)等所构成的领域。 4、社会医学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 发,研究宗教、道德、风俗等文化因素对 人群健康的影响。 5、从表现形式上,文化可分为(智能) 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三种类 型。 6、从文化的特殊形态可分为(亚文 化)、反文化和(跨文化)三种类型。 7、(反文化)属于亚文化的特殊类型, 是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 的思想文化。 8、广义的行为分为(内在)行为和(外 显)行为。(内在)行为即人的心理活动 过程,(外显)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行 为。 9、从产生的基础来看,人类行为可以人 为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先天性的定 型)行为,包括反射行为和本能行为。第 二类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是人类在所 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化)过 程获得的。 10、社会心理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通过(心理过程)作用于个体 的社会因素,其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 现出来和(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 11、社会心理因素通常具备如下四个方面 的特点:概念非常复杂;(各因素之间存 在广泛的交互作用);具有不稳定性;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低)。 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 1、社会卫生状况指标分为(卫生政策) 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 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 标及(人群健康状况)指标六类。 2、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 (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 标、人口统计指标三方面。 3、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有 (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 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 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医生数。 4、人口负担系数即抚养比,指(非劳动 年龄人口)(0~14岁与65~岁)与(劳 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反 映劳动人口负担程度指标。 5、成人识字率指(15岁以上)人口能 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 6、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生命数 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其可 较好地评价(疾病负担)。 7、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因素及各地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健康状态 分为(发达型)、(发展型)与(欠发达 型)三类。 8、性比例是指当(女性)人口为1或者 100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 9、婴儿死亡率是指出生后一年内婴儿死 亡数与活产数的比值,以(千分率)表 示。 10、人口结构是指不同特征的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构成,包括人口(性别)、(年 龄)、婚姻、职业及文化等结构。 11、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地区、一定时点 的各年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以 (人口金字塔)反映人口的年龄结构。 12、一个人群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大 于(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 (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 13、期望寿命以(死亡)为观察终点。 14、活动期望寿命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 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15、伤残调整生命(DALY)是指疾病死 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 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16、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衡量社会卫 生发展的综合指标,能反映人口的(社会 状态)、文化状态、人口就化状态及(身 体素质状况),是评价人口健康状况的综 合性指标。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 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 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 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 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 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 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 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 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 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 1.政治 2.经济:决定性因素 3.法律 4.教育 5.社会保障 6.环境保护 7.行为生活方式 8.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对象:群体 方法:社会调查 目的:开展社会“诊断” ?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 ?发现重点保护的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 目的: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 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 ?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 ?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通

《公共关系学》第1章绪论

《公共关系学》第1章绪论 课本自学测试题P.25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P4; 2.公共关系活动P4; 3.公共关系观念P5; 4. 社会组织P9; 5.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 P17 6. 公众P11; 7.非公众P14; 8.潜在公众P14 9. 边缘公众 P.15 10. 独立公众 P.16 11. 知晓公众 P.14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B 4. A 5. C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ABCDE 3. ABE

4. ABCDE 5. CDE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和公共关系观念的含义?(P.4-6) 答:(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一般来说,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第一种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最理想的状态;第二种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最不理想的状态,表明组织处于一种危机状态;第三种是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组织的原始状态;第四种是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这是组织的一种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说明组织处于发展阶段,有很好的发展前程。任何组织都会有一种公共关系状态,且属于这四种状态中的一种。 (2)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也称工作或实务)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 (3)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观念的内容主要有:①形象观念。②公众观念。③传播观念。④协调观念。⑤互惠观念。 2. 简述公共关系的特征。(P.6-8)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社会医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得研究方法及成就,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得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 1.政治 2.经济:决定性因素 3.法律 4.教育 5.社会保障 6.环境保护 7.行为生活方式 8.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得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就是人群健康状况 对象:群体 方法:社会调查 目得:开展社会“诊断” ?寻找主要得社会卫生问题 ?发现重点保护得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得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 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 目得:研究各种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得影响,对现有得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针对存在得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得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得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得“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得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教育等方面得策略与措施。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 ?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与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与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与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 ?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与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就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得危险因素,改善生态与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得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 ?目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环境监测学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质量的双重含义: ①质量现状②质量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3、环境监测设计流程图 监测目标—资料调研—初步方案(设计框架)—现场调查—方案设计—方案论证与审批—实施计划 4、环境监测原则: a、实用性原则:监测结果有用 b、经济性原则:从减少布点而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充分发挥站、点功能,协 作或网络化,资源共享而尽量减少投入 c、质量优先原则: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少投入 d、污染物优先监测原则:(1)污染物毒性大,或潜在毒性大,或污染趋势向重的污染物(2)有监测手段(3)有评价标准的污染物。 5、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A、环境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B、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美国最早开展优先监测:水体中129种,空气中43种。 前苏联:水体中664种,空气中1122种。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6、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定义: 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7、环境标准的体系 A、国家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B、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宋代文学绪论讲稿

宋代文学绪论 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散文方面,在继唐代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衰颓之后,到了宋代,得到了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将古文打造成了具有很强政治功能又符合实用效应的文体; 第二,诗歌方面,形成了与唐诗主旨趣味均不同的宋诗风格,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也倾向于通俗化。 第三,词作为一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从数量上来说,仅据《全宋词》所载,词人有1300多家,词作有近两万首,比唐五代的词作多出近十倍。 第四,戏曲、说话等通俗文学在宋代也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曲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绪论部分,我们主要对宋代的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经济、文学与文化以及文学发展的概况给大家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1.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可以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我们知道中晚唐以来,藩镇割据严重,地方不服中央的管辖,于是赵匡胤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鉴于唐朝的历史教训,宋王朝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主要表现为,注重科举制度,扩大科举名额,科举考试也更加的平等开放,更注重实用。于此同时,文人的待遇比历朝历代都要优厚,他们能掌握国家实权,不但用读书人担任宰相,就连负责军事事物的枢密使也多由文人担任。这就使文人和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更为密切。 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理学,又称道学,在元明清时期是官方的意识形态,然而,在宋代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如程颐、朱熹等作为理学大家自认为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也热衷于讲学论道。这种论学论道的风气还会经常旁溢到诗歌中去。 3.文以载道学说的盛行; 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和学术上呈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儒家一向重视“文”与“道”的关系,到了唐代,韩愈在倡导古文时,提出了“文以贯道”的思想,朱熹痛斥“文以贯道”之说,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文以载道”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虽然对于多数宋代文人来说,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文的追求。但宋代的诗文说教意味依然比唐代浓厚,这不能不归咎于文以载道学说的流行和影响。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宋代的印刷业非常繁盛,不仅有官刻还出现了私刻,不仅刻印的有正统文学史学作品,还有通俗读本,使得书籍得到大量流通,不仅国家图书馆藏书丰富,就是私人藏书上万卷者也比比皆是。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复习

请围绕复习指导册及课后自学测试题好好复习。以下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一章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科、公共关系职业。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环节——传播。 4.社会组织的特点。 5.公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6.公共关系与广告。两者主要的区别:传播目标不同,传播原则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效果不同。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两者的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揭丑运动、爱德华·伯尼斯、艾维·李、卡特里普、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有效公共关系》。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重点章)

1.公共关系的职责: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 2.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3.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4.组织形象的内涵及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 5.通过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在以下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公众至上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个人形象意识、与时俱进意识。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特点。 2.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 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及工作原则。 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应具备的能力。 5.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重点章)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公众调查的内容、组织形象调查、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选择公共关系模式、选择传播内容、编制公关预算的方法及内容、传播渠道的种类、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影响传播质量的因素、注意信息的结构和语言、传播中的障碍、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分类公共关系(重点章) 1.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2.员工关系实务。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 二、环境监测目的:(习题1)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 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 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三、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四、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5分)察看答案 1、"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主体客体 2、______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案:双向传播与沟通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______ 和______ 。 答案:经营观念管理哲学 4、公共关系活动是否自觉、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自觉的______ 和科学的 ______ 作指导。 答案:公关意识公关理论 传播观念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时机去______ 、______ 和5、 ______ 。 答案:影响公众引导公众争取公众 6、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与______ ,而且还在于______。 答案:协调和改善关系影响和完善舆论 7、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 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联系交流 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方式包括各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的形式,包括各8、 种______ 、______ 、______ 的方法,包括各种______、______ 、______ 的技术。 答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 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文沟通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象媒介 9、公共关系特指______ 与______ 之间的传播沟通。 答案:组织公众

10、公共关系状态既是______ 的基础,也是______ 的结果。 答案:开展公关活动公关活动形成 11、 公共关系主要是对组织的______ 和______ 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追求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______ 和______ 的统一。 答案:无形资产财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组织利益公众利益 12、"双向沟通与传播"只有表现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只有与______ 、______ 、"公关观念"相联系,与"关系"、 "舆论"、______ 相联系,才能完整地界定它在"公共关系"概念中的涵义。 答案:公关状态公关实务形象 1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从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 而公共关系则从______ 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关系。 答案:信息传播沟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数/总题数/正确率=0/14/0%察看答案 错错误1、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经济行为的产物。 正确错误 错错误2、公共关系与其它性质的社会关系是相同的。 正确错误 错错误3、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经营管理职能与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并无不同之处。 正确错误 错错误4、现代经营管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正确错误

古代文学史C-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 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

社会医学习题册填空题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医学绪论与医学模式 1、社会医学的研究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个层面。 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3、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亚健康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4、疾病过程早期机体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性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生理状态是(亚临床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 第二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1、根据收集资料的的不同,社会医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区分为文献研究、现场调查研究、(现场试验研究)和(评价研究)。 2、列举两种常用的社会医学评价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命质量评价)。 3、选择社会医学课题的原则包括(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4、问卷结构中(封面信)用以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和组织者等。 5、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核对项目)。 6、信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量,所获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 7、(效度)指测量结果与预期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8、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苈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四个方面。 9、生命质量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10、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人满意度)。 11、生命质量评价就是指对一定(生命数量)的人群在一定时点上的生翕质量表现进行评介。 12、HRQL的名称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13、GRQOL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14、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生理状态包括(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 1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功能)和体力适度。 16、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社会健康包括(社会交往)、(社会支持)。 17、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SF-36划归为(一般健康)问卷。 18、健康良好状态指数在生命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有关病人(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内容以及疾病和健康问题综合描述。19、关注所有人群的调查问卷属于(一般 健康)问卷。 20、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 WHOQOL-100划归为(一般健康)问卷。 21、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癌症病 人生活功能指数归划为(疾病专门化量表) 问卷。 22、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FLIC)适用 对象是(癌症病人)。 23、生命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 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 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 个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 态)四个方面。 24、HRQOL是主观评价指标,具有(文 化)依赖性。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1、(人均GDP)排除了人口因素的影响, 便于国和地区间比较,是分析经济因素和 健康关系的重要指标,已被当伯对一个国 家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度量。 2、社会经济发展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 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主要表 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生活 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病)的出现;心理 健康问题;(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社会流 动人口增加等。 3、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 态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规范、 (宗教信仰)、哲学、艺术、(习俗)等所 构成的领域。 4、社会医学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发, 研究宗教、道德、风俗等文化因素对人群 健康的影响。 5、从表现形式上,文化可分为(智能)文 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三种类型。 6、从文化的特殊形态可分为(亚文化)、 反文化和(跨文化)三种类型。 7、(反文化)属于亚文化的特殊类型,是 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 思想文化。 8、广义的行为分为(内在)行为和(外显) 行为。(内在)行为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外显)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 9、从产生的基础来看,人类行为可以人为 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先天性的定型) 行为,包括反射行为和本能行为。第二类 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是人类在所处的 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化)过程获 得的。 10、社会心理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通过(心理过程)作用于个体 的社会因素,其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 现出来和(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 11、社会心理因素通常具备如下四个方面 的特点:概念非常复杂;(各因素之间存在 广泛的交互作用);具有不稳定性;(测量 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低)。 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 1、社会卫生状况指标分为(卫生政策)指 标、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 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及(人群 健康状况)指标六类。 2、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生 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人 口统计指标三方面。 3、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有(人 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 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每千人口床位 数、每千人口医生数。 4、人口负担系数即抚养比,指(非劳动年 龄人口)(0~14岁与65~岁)与(劳动年 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反映劳动 人口负担程度指标。 5、成人识字率指(15岁以上)人口能读、 能写人数的百分比。 6、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生命数量 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其可较 好地评价(疾病负担)。 7、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因素及各地社 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健康状态分 为(发达型)、(发展型)与(欠发达型) 三类。 8、性比例是指当(女性)人口为1或者 100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 9、婴儿死亡率是指出生后一年内婴儿死亡 数与活产数的比值,以(千分率)表示。 10、人口结构是指不同特征的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构成,包括人口(性别)、(年龄)、 婚姻、职业及文化等结构。 11、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地区、一定时点 的各年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以(人 口金字塔)反映人口的年龄结构。 12、一个人群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大于 (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 (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 13、期望寿命以(死亡)为观察终点。 14、活动期望寿命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 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15、伤残调整生命(DALY)是指疾病死 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 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16、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衡量社会卫 生发展的综合指标,能反映人口的(社会 状态)、文化状态、人口就化状态及(身体 素质状况),是评价人口健康状况的综合性 指标。 17、新生儿低档体重百分比是指出生时体 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所占的比例。 18、新时期的卫生工作主针是:(以农村为 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 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 服务。 19、初能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 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 1 /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