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第2章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2.1疫苗相关免疫学基础

2.1.1 经验演绎出的免疫学概念

2.1.2 免疫学系统和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2.1.2.1 免疫学系统

2.1.2.2 免疫系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2.2.1 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递呈

2.2.1.1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2.2.1.2 树突状细胞在抗原出现部位的聚集

2.2.1.3 抗原的捕获

2.2.1.4 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和成熟

2.2.1.5 携带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移动

2.2.1.6 抗原在树突状细胞中的处理与提呈

2.2.2 T、B细胞的受体与免疫识别

2.2.2.1 T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肽段—MHC复合物的识别

2.2.2.2 B细胞表面的受体对抗原肽段—MHC复合物的识别2.3免疫应答层次的多元分析

2.3.1 抗原对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

2.3.1.1 抗原停留的位置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2.3.1.2 抗原的剂量和动力学对免疫反应的调节

2.3.1.3 抗原的结构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2.3.2 免疫感应与免疫反应

2.3.2.1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感应

2.3.2.2 免疫应答的启动

2.3.2.3 免疫反应启动的主导因素

2.3.2.4 针对免疫反应启动过程的调节策略

2.3.3 免疫记忆的综合机制

2.3.3.1 T细胞在初始免疫反应中的繁殖特性

2.3.3.2 效应细胞的死亡

2.3.3.3 记忆细胞的产生

2.3.3.4 记忆细胞存活的调控

2.3.3.5 免疫记忆T细胞的过程描述

2.3.4 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深入探讨

2.3.4.1 免疫应答中淋巴细胞发生时相和效应细胞的持续产生

2.3.4.2 记忆细胞所具有的类干细胞的自身更新功能

2.3.4.3 记忆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与疫苗研究

2.4免疫反应的系统分析

2.4.1 免疫应答反应中群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2.4.2 免疫反应的系统性质及内容

2.4.3 免疫反应系统的动力学考虑

第2章疫苗的免疫学理论

自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免疫学突飞猛进地发展,使这门学科差不多进入了生物医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生物医学的各种研究工作中,都可以发现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同时,免疫学自身的深入发展,也使它在研究生命个体如何区别和维持自体与异体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一门简述生命个体在环境压力下产生多种形式特化过程与分化形式的分子机理的系统理论。而这门学科在日益显示其理论与技术威力的同时,为人类所带来的最大福趾,则是与它相伴而生的疫苗学领域中革命性的进步——若干疫苗的应用已使人类摆脱了或是即将摆脱诸多传染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的阴影。这个令人赞叹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免疫学在疫苗发展过程中从经验科学到实验科学、再到理论科学的跃进对疫苗技术的促进作用。而此促进作用则展现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显示了人类认识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从经验归纳到概念演绎的渐进过程。

2.1 疫苗相关免疫学基础

2.1.1 经验演绎出的免疫学概念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科学研究,在牛顿时代已逐渐形成适应于研究自然的归纳方法和实验方法,这类方法的得当应用,就使经验中发现的现象逐步形成可解释的科学概念。事实非常清楚,种痘预防天花的事实开始于我国宋代,但仅作为一个历史记载而存于史书。在17世纪时经Montagn夫人由君士坦丁堡传入欧洲。18世纪以来,Jesty提出:患过轻微牛痘的挤奶姑娘不会感染天花。之后这些经验信念在Jenner归纳实验的分析中不但形成了新的可靠的种痘技术方法,亦形成了免疫学的初步概念。痘病毒经过种入牛体发病,传染作用减弱后,再接种于人体,则使人体产生对病毒的免疫力而不出现发病。这个过程事实上意味着病原体的两重生物学特性,及抗体对病原体感染的不同的反应度。前者包括病原体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对同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和致病性;后者意味着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反应包含着建立抵抗力的内容。对这两个经验观察所得内容的演绎,就为建立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过程和免疫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利用这个概念,人类从此也就寻找到了预防传染病的基本途径。

Jenner的经验性实验建立了免疫学的基本概念,而此概念则为疫苗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

依据。在疫苗及微生物研究方于在19世纪独树一帜的Pasteur正是在Jenner牛痘苗的基础上,成功地将鸡瘟疫苗用于禽类;炭疽疫苗、狂犬病毒用于人类,从此开辟了实验免疫学和疫苗学的广阔前景。当然,这种称为“免疫”的复杂过程到底为何,尚是一个谜。尽管Behring 和Kitasate在对破伤风有免疫性的动物血清中发现的,具有称之为“抗毒素”的物质是动物都有能力制造的物质。但“抗体”这个概念则是在19世纪末,大量细菌或蛋白性物质均被发现在其注入机体后,均可作为一种刺激物——抗原去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蛋白合成物时才逐渐形成的。随后,Landsteiner把重氮化的芳香胺与蛋白相配合,制成了人造抗原,并证明这一抗原的特异性是重氮化胺引起的。这个实验进一步深化了抗原特殊性质的化学基础。之后,Heidelberger对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描述,使得疫苗的研究及免疫学理论的研究都有了重大跃进。从此,免疫学与疫苗学的发现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如人们所看到的,由于疫苗的发明,许多传染性疾病已得到了控制,人类也逐渐走向自由的天地。

从免疫学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所形成的主要领域包括了免疫防御、机体的自我稳定和生命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免疫监视三个方面。事实上,这些从经验和观察归纳所形成的概念是对进化论在生命个体上的一种补充。从人类群体而言,不能抵御环境生存压力的个体将被淘汰,而就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外界的压力下形成完整全面的防御系统,并以免疫监视而保持自体内环境稳定就是生命个体在生存过程中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此个体的生存努力和群体的平衡淘汰之间,形成了人类的不断进化。因而,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人类所努力研制的各种疫苗和通过免疫学技术所做的一切,是否在破坏这样一种自然的进化平衡呢?虽然这样的疑问带有悲观偏激的色彩,但这样一种哲学上的悖论的确在提醒人们:在生物技术,包括疫苗学及免疫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恐怕不得不随时思考一下人类与自然的本原关系。

2.1.2 免疫学系统与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2.1.2.1 免疫学系统

在上一世纪的前期,当免疫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在机体的经典解剖学及生理学分类系统之外一些不起眼的器官中存在着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防御系统时,一个免疫器官及细胞的系统概念形成了。客观地说,这个系统的准确内容至今也没有最终认定,但就其执行的功能而言,已是很清楚了。从大的分类上,我们把整个免疫系统分为两个大类:一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二是特异性免疫系统或是获得性免疫系统(adaptive immune

s ystem)。虽然二者有所区别,但在整个免疫反应过程中,二者的功能常常是相互交叉的。

⑴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这个部分就实质器官组织而言,主要包括皮肤粘膜、淋巴结、

清以及其他的分泌物泪液、唾液、胃液、汗液、组织分泌物等等,同时还有体内的血脑、血液—神经、血胎、血液—胸腺等屏障。另外还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他们在抗感染及抗异物侵入过程中起直接的抵御作用,具体的功能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屏障作用:发挥这一项直接阻挡病原体的机械阻挡及排除作用的体内外结构有皮肤、粘膜,以及各种屏障结构等等。它们除了可以在空间上形成阻挡病原体位移的作用外,其本身的一些分泌物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②过滤作用:发挥该作用的主要是外周淋巴结、脾脏等器官。它们可将侵入血液、组织液中的病原体及混入的损伤细胞、代谢废物等滤过在淋巴组织内,再由其内的巨噬细胞清除,并同时将分解后的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系统,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

③血清体液的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存在于体液中的一些杀菌、溶菌物质,如补体、溶菌素、乙型溶素、白细胞素、精胺碱等,发挥抗感染作用。

④炎症反应:是通过体内的炎症反应,动员大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抗菌物质聚集于炎症部位,同时升高体温等,控制感染病原体的繁殖并杀灭之。

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这是利用体内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RES),通过吞噬、酶解等生化过程,消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其他异物。这个系统同时也是将病原体抗原提呈给特异性淋巴系统诱导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

⑵特异性免疫系统作为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一主要组成部分,它和其它系统一样,

发生过程是在环境压力下逐渐特异分化而形成的。它包括的实质器官及组织细胞有: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各种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各种免疫活性介质等。

①中枢免疫器官及功能:中枢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即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T、B 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它对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起支配和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A.骨髓:它做为造血器官,亦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它具有较强分化潜力的多种干细胞,可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后者即为T、B淋巴细胞的前身。B.胸腺:是促使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淋巴器官,执行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包括使其中的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生成胸腺激素(thymic hormone),如促胸腺生成素(thymopietin)、胸腺素(thymosin)、胸腺体液因子(thymic humoral factor)等等。而T淋巴细胞和这些相应的因子,在免疫

反应中执行着关键的功能。另外,它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训练T细胞识别自身MHC抗原的能力。C.法氏囊或腔上囊:主要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在人类是否存在尚不能肯定,它是B 细胞成熟的场所。

②外周淋巴器官及功能: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织,它们的功能分别略有不同。淋巴结:其组织学结构可见专门的教科书籍。它包括大量的淋巴细胞,其中70%为T细胞,其基本功能有过滤作用,主要针对非特异性免疫而言。另外是作为淋巴细胞增殖和储存的场所。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即作为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小结:也是一类淋巴细胞的集合组织,但无被膜,主要与粘膜的防卫有较紧密的关系。脾脏:其包含大量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比例为60%,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有过滤作用;淋巴细胞居留与增殖的场所;合成与分化抗体的主要场所,如IgM抗体主要在此产生;合成促吞噬素(tuftsin)。

③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识别、免疫记忆、免疫应答功能的主要群体。它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辅佐细胞等。其中能接受抗原的刺激而活化、增殖、分化成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的,即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antigen specific lymphocyte),即T、B细胞。T细胞:(该细胞的产生和分化涉及较多的简述,可以参考专门的书籍)其主要的功能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激活、免疫记忆、细胞毒杀伤效应等(具体内容可将本章第二节)。其结构特点在于细胞表面的各种特异受体。B细胞:其在形态上与T 细胞无明显差异,但其主要功能是被抗原激活后,在TN细胞的辅助下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淋巴样细胞:包括杀伤细胞(killer cell, K cell)即K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 NK cell)即NK细胞,它们在免疫应答中,有着重要的特异与非特异杀伤作用。

④免疫活性介质:由于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效应及免疫调节功能都是靠免疫系统中的淋巴因子来进行的,因此,这一类淋巴因子(lymphokine)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它们可由多种淋巴细胞分化,其中以T细胞为主。在体内,这些因子形成了一个网络信号系统,现在通称这些因子为细胞因子(cytokine),在本章中将有一定的介绍。另外,如抗体、补体等免疫活性介质,都具有特殊的免疫学功能,可以参考特定的参考书。

2.1.2.2 免疫系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⑴抗原这是免疫学领域,也是疫苗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它的严格界定,至今也还有不同的观点,但似乎也正在走向趋同。早一些的观点认为,抗原是可以和抗体结合的分子,许多诸如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如病毒、细菌等,事实上只是其表面结构上的某一

个较小的特定结构部位。所谓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亦只是指抗体与这一具体结构部位的结合。而这个抗体与之结合的部位,通常也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也可称为表位(epitope)。从分子结构的概念来看,这样一个抗原决定簇即表位的大小,一般与一个抗体分子(如IgG)的可变区杯状结构的容纳程度直接相关,亦即大约为3000立方A,就蛋白分子则为5-7个氨基酸的体积,或是多糖的5-7个葡萄糖残基的体积。这个部位多半是突出于蛋白分子表面的亲水基团部位,它与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以弱亲和力,如氢键、疏水键、Von der wolty力相结合。作为一个仅能与抗体相结合的抗原,似乎在某些情况下则不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因此,抗原似乎和免疫原的概念有所差别,后者被认为是可以引起机体主动免疫应答的抗原。如果如此定义的话,免疫原就必须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是大小,它应该大于7个氨基酸。也就是说,它应该大于并包含相应的抗原决定簇,才能引起免疫反应;二是异己性。它与宿主同种的蛋白差异越大,其免疫原性就越强(自体抗原是例外的异常情况);三是构型和电荷。毫无疑问,一个免疫原的电荷应与对它起反应的抗体的静电荷之间呈相反关系;四是溶解度。经验观察表明,越不溶解的免疫原,其免疫原性越强。

随着对抗原概念的分子结构层次的理解,上述这些概念亦出现了些许的不足。现在认为,抗原事实上可以作为免疫原来理解,只要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方面的特性,即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和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而事实上,许多抗原,尤其是病原微生物抗原,或者是用于研制疫苗的各种类型的抗原(包括改变了毒力的病原微生物本身,或是人为制备的病原体的某一个结构部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大小,包含了多个抗原表位,因而同时具备了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而单独作用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仅仅是一些半抗原。

当然,作为抗原概念界定的理论意义也许还会有新的争论,但就疫苗的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确定用什么样的特性指标来获得或是使用具有应用意义的抗原。通常,可以考虑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它的大小,原则上作为一个较好的免疫原,其分子是对蛋白抗原应该大于10000 Dalton,对多糖抗原应该大于600000 Dalton;其次是其结构状态,通常球状结构较线性结构免疫原性强;三是颗粒状,即不溶性抗原较可溶性免疫原性强;再者,是保证其天然结构,因为变性的蛋白分子,其免疫原性将大大下降。

⑶抗体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核心物质,也是人类认识免疫反应过程及保护作用中

先发现的效应介质。早先对疫苗的确定,就是以是否能诱导抗体生成为核心指标的。当然,

现在的疫苗研究,抗体的产生依然是一个极重要的指标。

根据多年血清学的分析,可以确定现有的五种类型的抗体都能用(HL)2n来做为其结构式,(HL)2代表基本的4肽键单位,H为重链,L为轻链,另外可能有不同的糖分子结合于重链上。n=1、2、3、4、5,最小的抗体分子包括二个轻链和二个重链 [即一个基本单位(HL)2,如IgG],最大的有10个重链(即五个基本单位 (HL)2×5 ,如IgM)。一个基本的抗体分子结构可见图2-1。

铰链区

图2-1 抗体的基本结构模式图

[引自:Williame E. Paul Fundamental immunology (4th ed). Lippincot Williams & Wikins, 1998]

①抗体的分类:抗体的分类依据是其重链分子,它分为γ、μ、α、ε、δ五类,这个分类也是依据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差异。将人的抗体注入家兔体内,根据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组分发生反应而确定的。因此,含有五种不同重链的抗体分别名为:IgG(含γ重链)、IgM(含μ重链)、IgA(含λ重链)、IgE(含ε重链)、IgD(含δ重链)。根据重链的抗原性,还可将IgG分为四个亚类,即IgG1、IgG2、IgG3、IgG4;IgM可分为IgM1和 IgM2二个亚类;IgA可分为IgA1和 IgA2二个亚类。另外,轻链有二类,即κ和λ。但一个抗体分子中仅有一种轻链,在人体中大约2/3的抗体含κ链,1/3抗体含λ链。根据抗原性差异,κ可分三个同种异型κm(1)、κm(2)、κm(3),λ分为4个亚型λ1、λ2、λ3、λ4。

②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区:抗体的轻链与重链通常是通过二硫键结合的,一条轻链的氨基酸残基约为210个,分子量在24000 Dalton左右,一条重链的氨基酸残基约450-550个,

分子量约在55000-70000 Dalton 左右。利用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可以特定地将抗体切成一定的片段(见图2-2)。

抗体结合抗原的功能区位于N-端,即轻链的1/2之前的位置和重链的1/4或1/5之前的位置,约包括110个氨基酸残基,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 区),主要负责与抗原的结合。轻链的另外1/2和重链的另3/4或4/5,其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基本不变,称为稳定区(constant region, C 区),其具有与补体的结合区域等。二者之间的约10个氨基酸残系的部分称绞链区。整个抗体分子结构也遵从蛋白分子的热动力学特性。

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

图2-2 不同蛋白酶对抗体分子的酶解结果

[引自:Williame E. Paul Fundamental immunology (4th ed). Lippincot Williams & Wikins, 1998]

③ 抗体的可变区与其遗传基础:抗体的基本特性是与抗原结合,而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基础是二者之间结构的互补性。自然界中的抗原千差万别,它们如何与抗体分子结合涉及到更广的知识领域。分析表明,在抗体可变区(V L 和V H ),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的变化程度在不同位置是不同的,变异率可表示为:

一定位置出现的不同氨基酸种类的数目(N ) 变异率(V )=

此位置最常见的氨基酸的频率(F )

根据氨基酸共有二十种,变异率V 的理论范围对于某一特定位置而言是1-400。这一段可变区的氨基酸残基就轻链重链共有220个左右,则区域的理论变异度可想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概率。但从这样的可变度,我们如何理解其遗传基础呢?这又将免疫学引入了免疫遗传研究的庞大领域。限于本书的篇幅,不能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应的分子免疫学参考书。

⑶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临床医学中,曾经有一类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就是在异

铰链区

小分子

片断

之间的器官或是组织的移植。一般情况下,异体移植的器官或是组织是难以存活的,其原因即是受体对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免疫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个排斥反应就是免疫应答所导致的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在深入的分析中,得到了组织相容性的概念,它即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体与供体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决定这个相容性的抗原系统就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编码这个抗原系统的基因群就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MHC有很多等位基因,它们所表达的MHC分子对不同蛋白质抗原决定簇的结合能力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机体对不同蛋白质抗原的不同免疫应答。而机体内成熟T细胞只识别外来抗原,对自身抗原无反应,这个反应就决定于MHC是否与蛋白质抗原结合,因此选择出只对外来抗原产生应答的T细胞。人类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称之为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这个命名实际上来自对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研究认识,该系统由6个相互分隔的多型性基因座编码,分别为HLA-A、HLA-B、HLA-C、HLA-R (即HLA-D related, HLA-DR),HLA-P和HLA-Q,三者相邻排列在同一区域内。人类的HLA还与小鼠的H-2区相对应,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同源的,人的HLA-A、HLA-B、HLA-C类似于小鼠的H-2K、H-2D、H-2L,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为I类MHC分子,人的HLA-DP、HLA-DR、HLA-DQ类似于小鼠的I-A和I-E,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为II类MHC分子。不同的MHC分子由两类T细胞识别,CD4+ T细胞(大多数为分泌细胞分裂素的辅助T细胞)识别II类MHC分子,而CD8+ T细胞(大多数为杀伤性T细胞)识别I类MHC分子。

MHC分子事实上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意义的组分,其分子的基本结构在I、II类都是由两条肽链组成。I类MHC分子为一条MHC编码的α链或称重链,在人类通常为44000 Dalton分子量,小鼠为47000 Dalton。另外一条则不是由MHC编码,在人类是由第15对染色体编码的,在小鼠由第2号染色体编码,通常称为β链或是轻链。实际上,这个β链就是

最早由尿中分离得到的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tobulin),分子量为12000 Dalton,人类和小鼠均相似,其二条链的结构和组成见2-3。

图2-3 I类MHC分子的基本模式图

[引自:Dr. Colin R.A. Hewitt. Immunology Lecture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6755938.html, ] II类MHC分子是由两条非共价结合的多肽链组成,它们的结构相似,也称为α链、β链。前者分子量约为32000-34000 Dalton,后者分子量为29000-32000 Dalton,在两条链均带有寡糖分子,但糖基化程度α链高于β链,两个链是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呈现多型性,其基本结构与组成如图2-4。

图2-4 II类MHC分子的基本模式图

[引自:Dr. Colin R.A. Hewitt. Immunology Lecture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6755938.html, ]

I类和II类的MHC分子在各种细胞的表达都受到该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在分化过程中,I类分子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上,而II类分子则只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以及内皮细胞上。在体内,尤其是免疫系统的信号网络系统中,两类MHC分子的表达常受到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尤其是下面将重点讨论的树突状细胞系统中,干扰素对MHC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树突状细胞在包括干扰素在内的炎性介导刺激下移动,聚集并吞噬抗原的过程与MHC 表达增加同步进行,以备在胞内,将有关抗原片段与MHC共同呈递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

⑷T细胞受体及相关信号传导在T细胞表面,有一类由二硫键将两条多肽链相连形

的T细胞受体分子(T cell receptor, TCR),通常将两条链称为α链和β链;二者都属于免疫

球蛋白超基因家族。其α链分子量为40000-50000 Dalton,为酸性蛋白,β链的分子量为40000-45000 Dalton,不带电荷的糖蛋白。这两条链和抗体结构类似,也带有多变区(V区)和稳定区(C区)(见图2-5),它们分别由众多类似编码抗体的C区和V区的基因编码而产生的。具有同时识别由树突状细胞呈递的抗原片段与MHC分子复合物的能力(此部分的详细内容将在下一节简述)。这个结合反应的结果是将信号导入该分子的细胞质部分,通过构象变化使与TCR相结合的信号传导分子启动信号通路,最终激活T细胞。

抗原结合位点

图2-5 T细胞受体分子的基本模式图

[引自:Dr. Colin R.A. Hewitt. Immunology Lecture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6755938.html, ]

大量的探索已经了解TCR在结合抗原与MHC复合物后激活T细胞的现象规律,但这个过程的基本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已经知道,在细胞质内与TCR C端相偶联的信号分子有几种,它们在TCR信号导入后,通常也是以其分子上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并偶联结构的构象变化而向T细胞核内导入信号的。这几种分子是:Grb2、Shc、Grap、Shb、LAT和SLP-76。它们在TCR变构激活后,再将信号向更多的信号通路成分传导。此功能主要由其结构特性所决定(表2-1),至于这些分子进一步的信号传导及T细胞在这些信号刺激下如何激活的过程,将涉及众多的内容,其中也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参阅相关的参考书及最新的期刊。

表2-1 与TCR信号传导相关的接头分子

蛋白分子结构相关蛋白分子

Grb2 SH3 SH2 SH3 SOS, SHC, LAT,

SLP-76, PLC-r, CBL

Shc PTB 脯氨酸富聚区SH2 GRB2, δCHAIN

Grap SH3 SH2 SH3 SOS, SHC, DYNAMIN, SAM68

Shb SH3 PTB SH2 δCHAIN, pp26/28(LAT)

LAT TM P-tyr部分GRB2, PLC-r, PI-3, KINASE (p85) SLP-76 P-Tyr部分脯氨酸富聚区SH2 GRB, V A V, pp62, SLAP-130/ FY

2.2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解决了许多传统疫苗探索研制中的技术问题,并亦为许多疫苗的制备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质量指标,为上个世纪许多疫苗的问世,以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天花、脊髓灰质炎的消灭或即将消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疫苗学研究的深入和人类面临的传染病组成结构的变化,一些过去低发病率的疾病或是已控制的疾病又成为了主要的传染病——如结核。尤其是一些新的传染病病原体,如HCV、HEV、HIV等的出现,以及它们的特殊生物学性状,使得新一代疫苗的研制又促使免疫学理论及技术向新的深度发展。近二十余年来,分子免疫学有了深入长足的进展,这使得疫苗学的研究有了新的高度。它包括:如何分析一个抗原以最佳的结构、最接近自然状态的途径进入机体,并诱导全面的免疫应答;对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如何评价其效果;在复杂的免疫网络结构中,如何最有效地调整免疫应答及免疫效应。认识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对免疫学的深层次概念做一初步的了解。

2.2.1 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递呈

机体在进化压力下,逐步发生发展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系统具有两个最关键的特点。一是免疫球蛋白基因家族重排以适应外部侵入的多形性抗原,二是形成免疫记忆。这两个系统性反应的形成需要一个具有启动和调节的抗原提呈系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免疫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需要一个信息处理传导系统来指导其运行。而近年来免疫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确证,机体内主要的提呈细胞即是树突状细胞群(dendritic cell),它在非特异性摄取抗原、处理抗原,并提呈抗原以启动并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疫苗研究领域中,树突状细胞对不同类型疫苗抗原的选取、设计以及具体效果的分析研究,都呈现出不可替代作用。

2.2.1.1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在人类, 树突状细胞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类。第一个方面是非前体群。机体内通常有三个亚群的树突状细胞群体可在血循环中发现,一是CD14+CD11C+单核细胞;二是LIN neg CD11C―IL-3Rα+ 前体;三是LIN neg CD11C+。这几类前体细胞在置入组织培养条件下,均可以分化成为树突状细胞。第二个方面可以从解剖位置来分类。它包括表皮部位的朗罕氏细胞(Langenhans cell, LCS);真皮部位的树突状细胞(intDCs);脾脏边缘树突状细胞和T-区交叉树突状细胞;生发中心树突状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肝树突状细胞;血树突状细胞等等。第三方面是从功能分类,可分为两个型别。一是调节B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群,二是调节T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群。第四方面是从免疫反应的最终结果来分类,如归为导致免疫应答产生的树突状细胞群和导致免疫耐受的树突状细胞群。这些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均受各种细胞因子的刺激调节,它们的分化过程一般经历:前体→不成熟→成熟,而它们的抗原提呈功能亦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同时,在此过程中,它们表现这样一些特性:首先是对不同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的反应的特异化过程;其次是在分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表现双重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病毒的因子,以及激活和调节T-细胞反应的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树突状细胞还表现了连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

2.2.1.2 树突状细胞在抗原出现部位的聚集

树突状细胞通常产生于骨髓,并可能是通过血液循环移动至非淋巴组织,它对抗原出现后的反应是很快的。以呼吸道为例,一旦某种外源抗原(病原体)被吸入支气管上皮,局部就会出现一个非特异性的炎症,此炎症反应中出现的某些趋化素随之产生,这些趋化素将局部和血循环中的树突状细胞迅速聚集在炎症反应的部位。这个过程的内容包括不同亚类的非成熟树突状细胞通过不同的特异受体对不同的趋化素发生相应的反应。例如:来自CD34HPC的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以表达CCR6受体,其可以和相应配体MIP-3α结合,在此趋化素的作用下,该细胞可出现定向移动,但MIP-3α对来自单核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则无任何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IL-4对CCR6表达的抑制或是来自CD34+HPC的树突状细胞就是仅对MIP-3α具有特殊的反应活性。MIP-3α在表皮内,如扁桃腺、消化道的表达极低,但在炎症过程中,其表达增加,这可能就是非成熟朗罕氏细胞或是它们的前体对表皮部位炎症产生的趋化作用的机理所在。同时,MIP-3α对其它白细胞群体,如T记忆细胞、γ/δT 细胞等具有皮肤和消化道上皮趋向性的细胞群体,具有选择性的活性。另外,在乳腺癌部位聚集的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大多数的朗罕氏细胞对癌细胞分化的MIP-3α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树突状细胞向抗原出现部位移动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其

它一些粘附特性。例如,由朗罕氏细胞特异表达的E-钙粘着蛋白可通过其同型作用,使该细胞寄居于上皮组织,而当抗原出现时,则可以下调E-钙粘附蛋白的表达,从而朗罕氏细胞移出皮肤。同时,由朗罕氏细胞释放的胶原酶也可同来,使细胞穿越表皮部位的基层膜;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弹性蛋白酶,亦通过降解有关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而使细胞便于通过。事实上,对树突状细胞内上万个基因的分析均发现它们中的多数都与该细胞的移动有关。而且,在树突状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典型变化的基因亦主要与其结构和移动相关联。因此可以认为,树突状细胞高度特化的移动聚集能力,正是使整个免疫系统有效反应的结构基础。

2.2.1.3 抗原的捕获

树突状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信号处理系统,首先要获取抗原信息。此过程即通过该细胞对抗原的捕获而完成的。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原捕获能力,通常,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抗原捕获:

(1)巨胞饮方式将抗原直接捕获入细胞;

(2)通过C-型凝聚素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或是通过I型Fcr受体(CD64)、II型Fcr受体(CD32)介导的内吞作用;

(3)颗粒抗原的吞噬作用,针对如乳胶颗粒、凋亡和坏死细胞碎片(此过程涉及CD36α和Vβ3或是αVβ5整合素),另外是病毒、细菌、细胞内寄生虫等。

另外,树突状细胞还可以内化方式捕获装载于热休克蛋白如gp96和Hsp70上的多肽抗

原,其机理尚不清楚。真皮部位的树突状细胞(intDCs)则可以迅速内化的方式选择性捕获甘露糖化的抗原,并直接传递给II类递呈通路。

2.2.1.4 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和成熟

捕获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可由多种因素激活其由非成熟的抗原呈递状态的转化过程,如

CD40、TNF-R、IL-1R等。同时,众多的因素亦可对此过程具有调节影响,如病原体相关分子,像LPS、细菌DNA、双链RNA;在炎症过程中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象TNF、IL-1、IL-6、IL-10、TGF-β、前列腺素;还有来自T细胞的一些信号分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过程一旦启动,即呈现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同时存在一些相关事件:如细胞的胞饮及吞噬受体的丧失,一些辅助分子如CD40、CD58、CD80和CD86等的表达上调。另外还有细胞形态等的改变,以及随着树突状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DC-LAMP的上调和CD68的表达下降而致的溶酶体的移动,还有II类MHC部分的改变。

伴随着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的形态学改变还包括:细胞粘附结构的丢失,细胞骨架的重组,同时细胞获得较高的能动性,这些特点均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2.2.1.5 携带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移动

当捕获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一旦被启动激活后,便离开非淋巴组织器官,经传入淋巴液向淋巴器官运动。事实上,病原产物如LPS和组织局部的炎性产物,TNFα或IL-1等等,都可启动外周的树突状细胞向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域移动,此移动过程同时亦是细胞的成熟过程,在其中还涉及一些趋化因子的作用。例如,在树突状细胞捕获抗原后,炎性刺激即可下调趋化素受体表达或是将依赖于自分泌趋化素产生的受体脱敏感化,以此消除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对MIP-3α等趋化素的反应性,同时,此趋向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即可离开外周局部的MIP-3α的浓度梯度区域。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则将上调趋化素受体CCR7的表达和获得对产生于淋巴结的MIP-3β以及作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素(SLC)的特殊因子bckine的反应性,这种因子表达于淋窦中,此结果使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离开炎性组织部位,进入淋巴液,并移至淋巴结中的皮质区。同时,移至此区的这些细胞也自己分泌MIP-3β,以一种放大效应使捕获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均趋向淋巴结移动。这两种因子还对幼稚的T细胞有趋化作用,因此,它们使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接触(有报道认为此过程也可发生在外周组织的局部)。与此同时,树突状细胞还接受CD40,RANK/TRANCE,4-1BB和DX40配体分子的成熟信号,这些信号诱导IL-8等的产生和巨噬细胞产生趋化素,从而吸引淋巴细胞。当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接触后,抗原呈递的过程即可开始。

2.2.1.6 抗原在树突状细胞中的处理与提呈

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一旦捕获了相应的抗原(可溶或是颗粒状的)后,即将其转移至MHC分子聚集部位。通常,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是在细胞内溶酶体相关部位持续性地聚集MHC II类分子的,在此区域的HLA-DM可以催化去除II类分子的非多变区多肽链,并增加抗原多肽与MHC II类分子的结合。对MHC I类分子来说,捕获的抗原则是通过细胞质内依赖于ATP的蛋白酶解系统溶解为相应肽段,然后,结合两个通路的MHC I类分子,包括由内质网内新合成的MHC I类分子或是由胞外移入的MHC I类分子。之后,在一系列相关分子的影响下,抗原肽段—MHC复合物提呈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的表面。这个过程约涉及数百个基因编码的产物,其非常详细的过程尚不完全清楚。

2.2.2 T、B细胞的受体与免疫识别

2.2.2.1 T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肽段—MHC复合物的识别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曾经简单介绍了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这些受体分子就是用于识别由树突状细胞呈递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关键结构。而免疫识别的首要步骤,就是这两个结构的相互作用,对这个作用过程基本规律的分析,正是近年来免疫识别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进展,同时,也是对疫苗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因为在现代疫苗设计中,尤其是多肽疫苗、重组疫苗和DNA疫苗等等可用于大规模免疫的任何一个有效的疫苗抗原,都应该是能够为免疫系统有效、完整、快速识别的结构分子。因此,这个分子的构建,就应根据树突状细胞对其的摄取降解,与MHC分子的结合,以及形成肽—MHC复合物后与T 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特定结合过程是否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的反应的基本要求来进行。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面的研究对疫苗的研制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⑴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构对TCR与抗原肽段—MHC复合物结合的拓扑学分析

现,在T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分子对相应肽—MHC复合物的结合,具有不同的但是各自保守的拓扑特点,此结合从结构晶体的分析上看,受体分子结合部与肽—MHC复合物的结合部呈现结构上最大的相互吻合。而且,CD8和CD4分子做为辅助受体,均不表现多型性。具体看来,MHC分子中的螺旋部位均集中于受体分子与肽—MHC结合部层面上,这种相对保守的方式可能加强了T细胞受体对结合不同抗原肽段的MHC分子的能力。同时,MHC I类和MHC II类分子形成的肽—MHC复合物,其与T细胞受体的结合方式也是基本相同的,虽然对II类MHC分子来说,它是以脯氨酸富聚区形成结合层面,而I类的MHC分子则以其特殊构象使其分子中的脯氨酸集中于结合层面。另外,当T细胞受体与肽—MHC结合之后,该结合物的半衰期常常和抗原肽段与MHC分子结合的亲和度有正相关关系。在T细胞受体与—MHC的互补决定区域中,Vα更具有一个结合定向的作用,而这个互补区域的构象变化对T细胞受体的特异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或者,可以将此理解为构象的变化将导致所传递信号的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其原本应该出现的特异性反应出现了变化。这类较大的构象变化多涉及α链的α3区域和β2—微球蛋白相应区域(可参考本章第一节),但是每一种构象变化所导致的相应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则尚无肯定的报道。另外一个关于识别的多样性的现象是T细胞受体中α链与β链二者上可变区,即V区的配对情况,此配

对的范围与识别的范围呈相关关系。

当然,在T细胞受体与肽—MHC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辅助受体成分,如CD4、CD8和CD3等。它们原则上不影响T细胞受体识别肽—MHC复合物的特异性,但可以影响二者结合的过程,如CD8和CD4在体内或体外都可以增强二者的结合,这个现象的原因尚不能肯定,但有可能是CD8或CD4结合于T细胞受体,或是肽—MHC复合物,某些试验亦确实证明了其中的一些可能。

⑵T细胞的活化激活幼稚T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情况下的独特功能。将摄取

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直接注射入小鼠中,可以诱导极强的该抗原特异性辅助T细胞反应,而免疫组化的试验分析表明,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就是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在无直接抗原的存在下,由树突状细胞诱导的Th可与B细胞相互作用以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另外,实验亦表明CD4+ T细胞和抗体反应的数量和范围都可以由树突状细胞数的增加而大幅度拓宽。更多的试验结果亦证实,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原性潜力可以去除外周T 细胞对可溶性抗原、病毒抗原、肿瘤以及移植抗原的耐受性。同样,树突状细胞对活化CD8+ T细胞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在缺乏T细胞的帮助下,树突状细胞能刺激异源CD8+T细胞的增殖,而且可以从前体细胞中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的CTL。在小鼠的体内实验中,注入捕获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包括异源树突状细胞、多肽标记的、摄取了蛋白、以DNA转染的、可以表达病毒编码抗原的,甚至是mRNA导入的各种树突状细胞,都可以诱导很强的CTL反应。当然,尽管树突状细胞可以直接激活CD8+ T细胞,但他们经常需要CD4_T 细胞的帮助。

⑶在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反应中涉及的相关分子在捕获成熟后的树突状细胞上,

MHC

和抗原肽段—MHC复合物分子的数量及密度都是很高的。在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反应中,由T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受体识别这些复合物分子,将形成激活T细胞的“信号I”。这个过程涉及的分子包括一些具有粘附作用的分子,如整合素β1和整合素β2,以及一系列的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如CD2、CD50、CD54、CD58,还有细胞内吸附分子的高亲合性受体等。另外,维持T细胞的激活还需要“信号II”,其涉及的分子包括由树突状细胞表达的辅助刺激分子,及其在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

同时,T细胞亦能反向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其结果是综合性地上调整个免疫体系的应答,此过程涉及CD40的受体与配体二者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树突状细胞增加CD8D/CD8L

的表达和淋巴因子的释放,包括IL-1、TNF、趋化素及IL-12等,此结果可上调OX40配体的表达,后者使幼稚T细胞表达IL-4和趋化素受体CXCR-5,后者的配体可以使B细胞进入滤泡。另外OX40配体还可以使CD4 T细胞在滤泡中聚集。上述过程还可以使树突状细胞表达4-1BB配体,其能补充OX40配体的功能,而在激活的CD4+ 和CD8+ T细胞上,也具有4-1BB受体,它结合配体后,可以诱导CD8+ T细胞的增殖及IFNγ的释放,从而产生毒性T细胞反应的放大效应。再者,激活的T细胞还表达RANKL/TRANCE分子,其属于TNF受体家族,它可以使结合于其在树突状细胞上的受体RANK,使树突状细胞分泌,如IL-1、IL-2、IL-12等。其结果可增加树突状细胞的活性,抑制其凋亡,并增加已增殖T细胞反应能力。在病毒感染中,TRANCE可以激活CD40配体非依赖的Tn细胞。从而在病毒性疫苗的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2 B细胞表面的受体对抗原肽段—MHC复合物的识别

B细胞系统作为体液免疫部分中的一个重要效应系统,它受到以Th细胞为主的应答调控。在病原体感染过程及疫苗的应用中,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的变化、消涨、类型以及保护性,是衡量感染的转归及疫苗效果的重要指标,而新近的实验结果也表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增殖应答方式,具有多种类型。而这些类型的认识,对疫苗的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在这里,我们将对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基础特点和某些新的发现做简单的介绍。

⑴ B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结构特点在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BCR),是介导B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重要组分,它的存在曾经是Burnet和Talmage早年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核心,尽管当时并没有办法证实其存在,但由此学说推导出来的免疫反应的多型性,是由于抗体产生细胞在遗传学上的选择与扩增这个理论,最终证实是符合事实的。现在已经肯定,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在前-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在B细胞成熟过程中,这个受体分子也有一次重排,形成最终的抗原受体形式。

BCR的结构是一个复合的异源多聚体结构,它由配体结合亚单位和信号传导亚单位组成,配体结合部分就是一个膜免疫球蛋白结构,由两个重链(H)两个轻链(L)分子形成四聚体,类似抗体分子的结构,而信号传导部分则是由两个分子,即Igα(CD79α)和Igβ(CD79β)组成,这二者与一些信号传递的接头蛋白分子,如Lya、SyK、BtR等等偶联,以传导相应的激活信号进入细胞核。整个B细胞抗原分子的基本结构如图2-7。

图2-7 B 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引自:Dr. Colin R.A. Hewitt. Immunology Lecture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6755938.html, ]

现在所具有的资料表明,B 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从几个途径共同或分别介导抗原信号而激活B 细胞。一是它接受树突状细胞的,与MHC 分子共同呈递的抗原信号,二是同时接受Th 细胞的信号,三是直接接受单独的抗原信号。

⑵ 树突状细胞与B 细胞的作用 除了作为抗原递呈细胞之外,树突状细胞还可以直接

活幼稚和记忆B 细胞。通常它通过分化可溶性IL-6受体α亚基gp80,其可与IL-6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由激活CD40记忆B 细胞向IgG 分泌细胞分化,还可以使激活的幼稚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另外,树突状细胞还可以诱导经CD40激活的幼稚B 细胞表达IgA ,此机制部分由于TGF β的介导,但没有IL-10和IL-12参与。但是在此诱导表达IgA 的过程中,IL-10对于该B 细胞分化成为IgA 的分泌细胞又是必要的。另外,在IL-10和TGF β的存在下,树突状细胞可以使CD40激活的幼稚B 细胞转向分泌IgA1和IgA2亚类。这些现象表明,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幼稚B 细胞在免疫反应初期参与了粘膜/体液的免疫反应。在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存在有生发中心树突状细胞,它与滤泡树突状细胞在表型和功能上有所区别,它可以依赖IL-12的方式,刺激CD40激活的生发中心B 细胞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还可以使非依赖IL-10的表型形成IgG1分泌细胞。同时,B 细胞在此区域也可以分化变为记忆B 细胞,此过程是否与树突状细胞相关尚不能肯定。总的来说,树突状细胞在执行启动体液免疫应答的抗体提呈过程中,还具有和抗原特异性的CD4+

T 细胞共同作用B 细胞的方式。也有研究者认为,树突状细胞可能起一种暂时的桥梁作用来联系免疫应答中的CD4+ Th 细胞和B 细胞。在

α & Ig β 信号

C H

此领域中,还有更多的尚待确定的内容,限于篇幅原因,将不再详述。

⑶非T细胞依赖的B细胞免疫应答经典的免疫应答理论认为,B细胞只有经过抗原

别和Th细胞的辅助作用,才能进一步分化成熟为特异性抗体产生细胞—浆细胞。但新的研究表明,B细胞实际上存在着二个群体,即我们传统认为需Th细胞辅助作用的B细胞群体,亦即T细胞依赖的B细胞;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亚类的B细胞群体,即B1细胞群,它产生抗体的方式是非T细胞依赖性的。这些细胞源于表面具有CD5标识和高水平IgM的,早期出现于腹膜和胸膜腔的,并具有自我更新和表现不同受体特性的B细胞。这类B细胞的特点是可以识别普通细菌的抗原,如磷酸胆碱,同样也可以识别磷脂酰胆碱、Ig、DNA和红细胞,胸膜细胞的膜蛋白,在患有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中,常有这类细胞的增多,并在无外界抗原刺激下产生大量的IgM类抗体。这一类B细胞还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肠等部位的分泌IgA的浆细胞多来源于此类细胞。

关于B1细胞的初步分析表明:这类细胞由腹腔而来,在肠系膜淋巴结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小鼠的模型研究表明:这类细胞可能是在克隆选择过程中逃脱了克隆去除的一部分细胞,它们由细菌抗原的刺激所直接诱导,而无需T细胞的辅助或是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直接分化成为浆细胞,并在肠道主要分泌IgA。脾脏的边缘区域,即红髓及白髓的结合部也有此类B细胞,它们对脂多糖(LBS)的刺激非常敏感,一遇到此类刺激,就会很快分化成为浆细胞,此过程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作用。另外,对B淋巴刺激因子(BLyS)和PD-1因子(是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其在细胞质内部分具有免疫受体酪氨酸区域)来进行的。

B1细胞群的发现,使对体液免疫应答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它对于疫苗研究,特别是一些可以通过口服起作用的细菌疫苗,或是以其做载体的疫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 免疫应答层次的多元分析

随着对免疫学认识的深入,人们的所知经历了从整体到具体的免疫组分和内容,又从每一个具体的免疫学组分机理到整体的免疫应答这样一个综合的过程。现在,已经知道,在任何病原体与宿主之间,在共同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使二者形成了一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使二者能够共同存活。对病原体来说,这个平衡依赖于由其感染所导致的宿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感染过程的动力学。对宿主而言,存活则依赖于免疫反应的各种机理的有效发挥,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自考2018 年 7 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 02864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A. Rh 抗原B. AFP C.HLA D.精子抗原 2.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A. H-2 B.HLA C.SLA D . DLA 3.补体活化替代途径中C3 的转化酶是 () A. C4b2a B. C4b2a3b C.C3bBb D. C3bnBb 4.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较,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延长B.主要为 IgG 类抗体,产生迅速 C.抗体产生的量低D.抗体持续时间短 5.新生儿溶血症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6.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A.胎盘球蛋白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D.类毒素 1

7.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A.肿瘤抗原 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D.癌胚抗原 8.上呼吸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之一是该菌携带有() 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D.肿瘤抗原 9.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A. C2a B.C4b C.C5a D. C3b 10.主要由 T 细胞产生且能刺激T 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IL-6 D . TNF 11.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糖尿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D.多发性硬化 12. X- 性联锁先天性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 A.体液免疫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病 C.补体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 13.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是()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14.用于细菌动力检查的培养基是() A.基础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D.固体培养基 15.猩红热的常见病原体是() 2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 理论环节学时数:56 实践环节学时数:16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学分: 开课单位: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该课程是研究抗原性异物的性状、补体的活化机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抗体的功能、机体免疫应答机理、临床免疫学,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防治的一门医学基础课。 任务: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实践,为学习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和预防医学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说出常见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2、应用病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预防医院感染及采集、运送检验标本。 3、初步学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粪便蠕虫卵检查等操作;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 4、应用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阐述其在维持人体与环境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与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5、在免疫学防治和诊断工作中,能应用免疫学理论和一般技术。 6、勤奋学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事地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与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三、理论教学容 绪论 教学重点难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_全国自考试卷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_全国2008年7 月自考试卷 全国自考2008年7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湖北自考网11月27日整理 课程代码:028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 A.Rh抗原B.AFP C.HLAD.精子抗原 2.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 A.H-2B.HLA C.SLAD.DLA 3.补体活化替代途径中C3的转化酶是( ) A.C4b2aB.C4b2a3b C.C3bBbD.C3bnBb 4.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较,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 A.潜伏期延长B.主要为IgG类抗体,产生迅速 C.抗体产生的量低D.抗体持续时间短 5.新生儿溶血症属于( )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6.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 A.胎盘球蛋白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D.类毒素 7.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 A.肿瘤抗原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D.癌胚抗原 8.上呼吸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之一是该菌携带有( ) 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D.肿瘤抗原 9.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 A.C2aB.C4b C.C5aD.C3b 10.主要由T细胞产生且能刺激T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 A.IL-1B.IL-2 C.IL-6D.TNF 11.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 A.糖尿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抗原汇总

免疫学基础理论第一章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生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一个完整的抗原应包括两方面的免疫性能:①免疫原性指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②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亦称为反应原性。有些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hapten);而免疫原通常同时具有免疫反应能力。 第一节免疫原性基础 免疫原性是抗原最重要的性质,一种抗原能否成功地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反应性和免疫方式。这里重点叙述抗原自身的因素。 (一)异物性 正常成熟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区别宿主自身物质与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一般不产生免疫应答,只对非自身物质产生免疫应答。不同物质之间的抗原性差别取决于它们化学上的异质性,这是免疫识别的物质基础。一般,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化学结构差别越大,抗原性也就越强;而亲缘关系越近,抗原性越弱。 (二)分子大小 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可能是因高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胶体,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与免疫细胞接触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另外,大分子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所含有效抗原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对地多。蛋白质的分子量较大,一般多在10kD之上,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糖类物质分子量较小,多数单糖不具有免疫原性;而聚合成多糖时可以成为抗原。但是分子量10kD不是一个绝对的界限,例如明胶的分子量高达100kD但免疫原性极弱,而胰岛素的分子量仅仅5734,却有免疫原性。 (三)化学结构 免疫原性的形成还要求分子的化学结构复杂。直链结构的物质一般缺乏免疫原性,多支链或带状结构的物质容易成为免疫原,球形分子比线形分子的免疫原性强。人工合成的单一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例如多聚L-赖氨酸和多聚L-谷氨酸)无免疫原性,但多种氨基酸的随机线性共聚物可具有免疫原性,且其免疫原性随共聚物中氨基酸种类的增加而增强,加入芳香族氨基酸的效果更明显。上述大分子明胶就是无分支的直链结构,又缺乏环状基团,所以免疫原性微弱;若在分子中连上2%的酪氨酸,就会明显增强明胶的免疫原性。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名词解释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名词解释 半数感染: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途径使一定体重的某些实验动物半数感染的最小毒素量或最少细菌数。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DNA的片段转移到受菌体内,使受菌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溶源性转换: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整合了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改变了宿主细胞的DNA 结构,使溶原性细菌获得某些生物学性状。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繁殖提供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子代病毒的结构,或者合成后不能装配和释放,此感染过程称顿挫感染。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不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或仪器可检出的沉淀现象。 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成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显性感染:当机体免疫软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时间相互作用,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显现感染。 固有免疫应答:指体内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识别、结合病原体及其中产物或其他抗原性异物后,被迅速活化并产生相应生物学效应,从而肾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杀伤、清除过程。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同时可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超敏反应:指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絮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表位: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即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或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由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可通过不同的抗原递呈途径诱导生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 细胞的克隆扩增,并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由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这种检测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地检测某一特异的蛋白(抗原或抗体)。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最初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将抗原或抗体的一方或双方在某种介质中进行扩散,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相遇时产生的沉淀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这种扩散可以是蛋白的自然扩散,例如环状沉淀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就是在凝胶中混入抗体,制成含有抗体的凝胶板,而将抗原加入凝胶板预先打好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凝胶自然扩散,当一定浓度的抗原和凝胶中的抗体相遇时便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利用蛋白在不同酸碱度下带不同电荷的特性,可以利用人为的电场将抗原、抗体扩散,例如免疫电泳试验和双向免疫电泳。免疫电泳首先将抗原加入凝胶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次分散开。然后沿电泳方向平行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的混合抗体,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自然扩散,形成沉淀线。然后利用标准的抗原-抗体沉淀线进行抗原蛋白(或抗体)的鉴别。上述的方法都是利用肉眼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灵敏度有很大的局限。比浊法引入沉淀检测产生的免疫比浊法就是利用浊度计测量液体中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浊度,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可对抗原、抗体进行定量的检测。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MIC概念 答:MIC即最低抑菌浓度,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药物的最低浓度。 2、MIC的检测方法 答:连续稀释法,包括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连续稀释法 +琼脂扩散法 3、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有哪些用途? 答: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活菌计数法、酚系数测定法 4、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答:①试验菌:标准菌株、临床菌株 ②培养基:质量的统一 ③抗菌药物:对试验的影响和避免影响的方法(溶解、pH、杂质、及时中止杀菌效应等) ④对照试验:试验菌对照、已知药物对照、溶剂及稀释液对照 1、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有哪些项目? 答: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学检查 2、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应怎样进行? 答:加灭活剂、微孔滤膜、稀释法、离心沉淀 3、如何测定药物中的细菌总数? 答:琼脂倾注平皿计数法:稀释药物→取一定量稀释液和55℃琼脂混匀→37 ℃24-48小时→计数平板内菌落

4、大肠埃希菌的检验要点 答:1、革兰阴性杆菌;2、EMB平板上黑色有金属光泽菌落;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IMViC试验:++-- 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要点 答:1、葡萄串状排列革兰阳性球菌;2、金黄色色素;3、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1、药物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药物? 答:①加强药品生产管理:药物生产中的GMP ②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③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④合理包装和保存等 2、为什么要实施GMP制度? 答:减少药品生产中存在的,而成品检验又不能完全防止的危险。 3、药物变质的表现有哪些? 答:①有病原微生物存在 ②有微生物毒性代谢物存在 ③有可观察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微生物总数超标 ⑤无菌制剂有菌 4、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污染量 ②营养因素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1. 不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为 化脓性炎症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肠热症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肠热症 标准答案:肠热症 2. 以下病原体抵抗力最弱的是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菌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梅毒螺旋体 标准答案:梅毒螺旋体 3.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内毒素 外毒素 侵袭性酶 荚膜

菌毛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内毒素 标准答案:内毒素 4. 关于质粒叙述不正确的是 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 细菌素及性菌毛的编码基因均在质粒上 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标准答案: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5. 预防乙脑的基本措施是 接种丙种球蛋白 接种干扰素 防鼠灭鼠 防蚤灭蚤 防蚊灭蚊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防蚊灭蚊 标准答案:防蚊灭蚊 6. 关于肉毒梭菌产生外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胃酸和消化酶敏感,肠道不能吸收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元,抑制神经冲动的发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但毒性非常弱,致病性弱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标准答案: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7. C+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粘肽 脂蛋白 外膜 脂多糖 磷壁酸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磷壁酸 标准答案:磷壁酸 8. 炭疽芽胞杆菌生长的菌落特点是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

1.补体(C)系统是具有多种调控机制的蛋白质酶促反应系统,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 2.补体的组成: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补体调节蛋白 3.补体来源:肝细胞、巨噬细胞 4.补体极不稳定,应保存在-20℃或冷冻干燥保存。 5.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旁路途径 经典途径 (1)激活物与激活条件 激活物: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 条件:每一个C1q分子必须同时与IC中两个以上Ig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后才能活化,单个IgM即可激活 (2)活化过程:【识别阶段】C1识别IC进而活化的过程 【活化阶段】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阶段 (3)膜攻击阶段:膜攻击复合物(MAC)在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通道,能使可溶性小分子、离子和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膨胀而被溶解。 6.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2)调理作用 (3)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4)炎症介质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第三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进行组织移植时会发生排斥反应,编码此类抗原的基因群称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人类的有关抗原在白细胞发现,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编码这些抗原的基因群称为HLA复合体。人类MHC分子一般指经典HLA基因编码产物,简称HLA分子(提呈抗原肽)。 3.HLAⅠ结构:肽结合区(信息传递)、Ig样区、跨膜区、胞浆区 分布:各种有核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表面,成熟红细胞和滋养层

细胞表面不表达。 抗原肽与Ⅰ类分子的结合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并不像抗原抗体那样高度结合,只要多肽2~3个关键的氨基酸能恰当地连接而沟槽内相应位置,多肽即可与之结合。 4.HLAⅡ类分子的分布: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5.MHC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1)参与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2)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制约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TCR识别APC上抗原肽的同时还必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自身MHC 分子,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4)参与T细胞分化成熟 (5)参与调控自然杀伤细胞 第四节其他免疫因子 一、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K)是指多种细胞受免疫原、丝裂原等刺激后合成分泌的,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多种生物效应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是机体内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最先发现的CK】、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家族 (二)CK的共同特性 绝多数CK是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 1.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2.生物学效应的重复性:(1)重叠性【几种不同的CK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2)高效性和多效性(3)拮抗性和协同性(4)网络性 (三)CK的生物学作用 1.刺激造血并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2.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3.参与炎症反应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应答有赖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膜分子则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免疫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功能密切相关。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的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以及分化的不同阶段和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2.CD:位于细胞膜表面一类分化抗原的总称。 (二)CD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1.参与抗原加工与提呈【目前已知的参与抗原加工与提呈的CD分子主要是CD1分子,其处理抗原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相似】 2.参与免疫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基础免疫学原理

得分阅卷人免疫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PRR: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MR,SR, TLR。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和胸腺。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6分) 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⑴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复习题

免疫学基础 第三章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概述 一、免疫学的概念 1、免疫学的概念理解: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 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表3-1 免疫功能分类及表现 第二节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 1、抗原的概念: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产生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 致敏的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六、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异种抗原 2、异嗜性抗原 3、同种异型抗原 4、自身抗原 5、肿瘤抗原 第三节免疫系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一、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1、骨髓: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系统 1、免疫活性细胞概念:T细胞和B细胞了接受抗原刺激而 活化、增殖和分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1、抗体(Ab):是B细胞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 合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和无抗 体活性而在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1、功能:VH和VL是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特异性结合抗原 2、激活补体 3、结合细胞上的Fc受体 4、穿过胎盘与粘膜 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IgG:1、主力抗体 2、含量最多 3、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6次作业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 第三章抗原与免疫分子 一、名词解释 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 4.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二、简答题 1.为何HLA基因或表型测定可用于亲子鉴定与确定个体身份? 由于1)HLA的高度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以及3)HLA基因型终身不变,因此,HLA 基因或表型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个体身份。 2.简述IgG与IgM的特性与功能。 IgG――含量最高的Ig、半寿期约20~23天、能通过胎盘、是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 IgM――五聚体结构、结合补体能力最强、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合成、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单体结构镶嵌在B细胞膜上,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第四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应答 一、名词解释 1.适应性免疫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固有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二、简答题 1.简述Th1细胞和Th2 细胞的免疫效应。 Th1细胞分泌IFN-γ,能强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清除所吞噬的病原体并引起局部炎症。Th1细胞分泌的TNF可诱导靶细胞凋亡和促进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寄生虫感染。 2.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 抗体的初次应答抗体的再次应答 应答细胞初始B细胞记忆性B细胞 潜伏期较长较短 抗体类型先产生IgM,后产生IgG、IgA IgG为主 抗体浓度、维持时间浓度低,维持时间短浓度高,维持时间长

(整理)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第一节、疫苗使用的基本原则 预防接种工作中所使用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检定部门的严格检定,并在长期的防病实践中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疫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防病灭病作用,在使用中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计划免疫和实际防病工作需要,选用疫苗品种和剂型。 (2)参与计划免疫管理和具体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疫苗的基本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中要求的内容。 (3)按照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规定、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和上级的布置,确定疫苗的接种对象;防止盲目接种。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疫苗的接种时机。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疫苗等,由于全程接种后抗体维持时间可达5-10年;虽然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流行高峰季节,但因它们的抗体维持时间长,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接种;不会影响免疫效果。面对—些尚未列入计划免疫常规使用的疫苗;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霍乱、伤寒等疫苗,由于免疫后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完成全程接种,可以收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5)由于疫苗普遍对热敏感,尤其是活疫苗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为此,必须按照各种疫苗要求的温度保存和运输。 (6)疫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标签不清,发霉变质,安瓿破裂或内有异物、摇不散的块状物、沉淀等情况,疫苗应予废弃。 (7)疫苗安瓿启开后,可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为此,活疫苗要在半小时用完;灭活疫苗应在1h内用完。如未用完,疫苗应该废弃。 第二节、疫苗使用中的特殊问题 一、应急接种问题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时,为控制疫情扩大蔓延,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可进行疫苗的应急接种,但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在接种于人体后免疫产生快;所需的时间短于该病的潜伏期,且对潜伏期酌病人注射后投有危险;如麻疹的潜伏期二般为7-12d,最长可达21d,接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试题答案(2016级) 班级: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分) 1、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2、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感染,是指医院各类人群(包括患者、探视者、陪护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4、感染: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5、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二、题空题(共20格,每格1分,计20分) 1、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差异,可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3类。 2、人体寄生虫是指:寄居在人体并引起机体损伤的低等动物。 3、细菌的形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类。 4、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4种。 5、细菌的测量单位是:微米。 6、细菌的生长方式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7、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气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4种。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现象有均匀混浊、沉淀生长、膜状生长 3种。 三、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C ) A、胞质颗粒 B、质粒 C、核糖体 D、核质 3、关于细菌的鞭毛,描述错误的是:(B) A、鞭毛是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 B、鞭毛可在细菌中传递遗传物质; C、鞭毛 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 D、抗原为(H)抗原,用于细菌鉴别; 4、关于芽胞,错误的是:(A) A、芽胞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B、芽胞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体; C、芽胞对外界因素抵抗力强; D、临床上常以杀灭芽胞为灭菌标准; 5、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多糖,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是:(D) A、毒素 B侵袭性酶 C、细菌素 D、热原质 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手术切口、烧伤创面等出现绿色的渗出物,应考虑:(B)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幽门螺杆菌 D、霍乱弧菌 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指的是:(B)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 8、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灭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D) A、煮沸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巴氏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9、紫外线消毒,错误的是:(B) A、紫外线波长易被细菌吸收,干扰其复制,导致其死亡; B、可杀灭物体中的细菌 C、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 D、适用于病人的书报、衣物、手术室等消毒 10、乙醇消毒作用最好的浓度为:(C) A:99% B、90% C、70%-75% D、50%--60% 1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错误的是:(D)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超强总结-免疫抑制剂和疫苗

疫苗和免疫制剂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免疫学是应用疫苗和免疫制剂的理论基础。免疫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消灭外来物质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微生物被免疫系统鉴别为外来物质(异物),因而这种识别能力为人体提供了针对传染病的保护作用。对微生物的免疫通常由其相对应的抗体显示出来。免疫一般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或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获得免疫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8.1疫苗 疫苗和免疫制剂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免疫学是应用疫苗和免疫制剂的理论基础。免疫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消灭外来物质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微生物被免疫系统鉴别为外来物质(异物),因而这种识别能力为人体提供了针对传染病的保护作用。对微生物的免疫通常由其相对应的抗体显示出来。免疫一般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或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获得免疫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8.1.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抗体)和细胞免疫,是由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保护力。 18.1.1.1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来源于“野生”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的致病力通常在实验室通过传代培养而被削弱。目前应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活疫苗、水痘疫苗等。减毒活疫苗通常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没有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持续时间长。 18.1.1.2 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是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的培养物,经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后制成,已丧失致病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如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百日咳菌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等。 组分疫苗 组分疫苗包括蛋白质疫苗和多糖疫苗。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类毒素是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这类可溶性抗原通常需要加入佐剂(如氢氧化铝)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多糖疫苗包括纯化疫苗和结合疫苗。纯化疫苗由来自细菌的纯化了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如流脑多糖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结合疫苗是将多聚糖用化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而得到的疫苗,这种连

4月全国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8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 ) A .胸腺 B .脾脏 C .骨髓 D .肝脏 2.当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时最易发生的疾病是( ) A .肿瘤 B .感染 C .自身免疫病 D .超敏反应 3.对人而言,下列属异种抗原制剂的是( ) A .5%葡萄糖 B .低分子右旋糖酐 C .同型红细胞悬液 D .马抗破伤风毒素血清 4.++43CD CD 或++83CD CD 的细胞属( )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NK 细胞 D .单核巨噬细胞 5.来自母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 抗体的类别为( )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6.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分子结构是( ) A .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 B .由1条轻链β2m 和1条重链α链结合而成的异二聚体 C .由1条α链和1条β链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 D .由α、β、γ、δ链连接而成的四肽链 7.56789C 复合物的主要功能是( ) A .过敏毒素作用 B .趋化作用 C .裂解细胞膜作用 D .调理吞噬作用 8.下列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是( ) A .IL-4 B .IL-5 C .TGF-β D .TNF-α 9.人类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时最易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所针对的主要抗原是( ) A .ABO 血型抗原 B .HLA

疫苗接种的免疫学机制

疫苗接种的免疫学机制 虽然许多疫苗已十分成功地使用了几十年,但我们对于这些疫苗在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这个系统如何获得各种不同的反应却知之甚少。例如,在一个病毒的减毒活疫苗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判定标准是疫苗不仅要安全,并且当一个接种者在近期暴露于一种野病毒后,接种该疫苗能够有效地保护接种者免于发生这种疾病。这种需求是很大的,例如,暴露于麻疹病毒之后,引起发病率的明显升高和在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中的死亡率升高。 目前所发展的病毒和细菌疫苗有以下两个特征: 1.一种病原体引起一种急性感染(例如,许多病毒和所有的细胞外细菌感染);或,假如这种病原体不会迅速导致宿主死亡,则宿主的免疫应答会在大约一周之内清除这一感染。 2.这种病原体的抗原性是稳定的;或,假如存在着不同的血清类型(例如,麻疹病毒和脊灰病毒的三个亚型),这些血清型也保持着抗原性的基本稳定。 没有这些特征的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一种新流感疫苗的抗原性只能适合于当年流行的病毒株。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病原体,其疫苗主要是能诱导肌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来中和所有野毒株所致的感染。能够逃脱这种抗体中和作用的野毒株为数很少,但它极易引起一种亚临床感染。感染性病原体的这种特征,脊灰疫苗就是一个例证,例如,如果该疫苗在接种者体内能产生一定滴度的特异性抗体,那么这种疫苗就是成功的。一个亚单位或半抗原包含了一些抗原性成分,这些抗原成分具有抗原决定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免疫原性是充分的,那么这种疫苗也是成功的。 面对由病原体所引起的慢性感染而需要研制一种新疫苗时(例如,疟原虫和一些细菌、依原体),就需要更好地理解这种传染病的免疫机制,这样的情况见于病原体的抗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例如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或是这些抗原的联合作用。这就需要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90年代中,在疫苗学领域中包括了更多的免疫学家。 本章简要概括了目前对获得性免疫系统的认识,该系统不同成分研究的新方法,以及对一种有效疫苗的预期要求等方面内容。更为详细的介绍请参考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的自然免疫系统 哺乳动物有两套免疫系统——先天性的(非特异性的,非适应性的)和获得性的(特异性的,适应性的)。两者都为适应自然生存所必须。前者由一系列特殊的细胞,诸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这些细胞的不同产物,诸如细胞分裂素、α-、β-、γ-干扰素(IFNs)、趋化因子、大分子蛋白质诸如C-反应蛋白和一些补体所组成。先天性免疫成分在感染发生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发挥作用。这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一个必需的过程,因为在获得性免疫产生作用前几天(有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是它在发挥保护作用。过去认为,先天性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是有根本区别的,而现在则认为这两个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重叠的。γ-IFN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素,通常被称为免疫干扰素,因为它过去被认为仅仅是通过T细胞产生,而现在已经知道它也可以通过NK细胞产生。另一个例子是补体的经典和替代激活途径,虽然两者的效应器是相同的,但激活途径却不同,前者被认为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而后者被认为是由病原体表面的物质所激活。 -------获得性免疫系统 获得性免疫系统建立在自然免疫进化过程之上,与自然免疫系统不同的两个重要性质

免疫学基础整理

1、免疫学绪论 掌握免疫的定义及其三大功能; 掌握免疫系统的概述; 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述。 免疫的传统定义:指机体有抗再感染的能力。 免疫的现代定义:机体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n o n s e l f)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异常情况下发生免疫性疾病。 识别Self和Nonself的标准:Self是属机体胚系基因编码的产物;也是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物质。 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等)和补体等体液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先天性、可遗传、无特异性、无记忆性、应答快,作用范围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MHC限制性。 问题: 1、试述机体免疫力如何实现? or试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和消极表现? 参考要点:免疫的概念及免疫功能的双面性。(详见课件) 名词解释:免疫 2、抗原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 掌握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尤其是“抗原的剂量和进入途径”; 熟悉抗原的分类; 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考博)。 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A 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是:大分子性、特异性、异物性。 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 径。 抗原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依次为:皮内> 皮下> 肌肉> 腹腔> 静脉,口服易引起免疫耐受。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三基免疫学基础与预防接种试题及答案

三基免疫学基础与预防接种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共104题) 1. 人类经过长期的努力,利用预防接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哪种疾病?() A. 霍乱 B. 鼠疫 C. 天花 ( 正确答案 ) D. 脊髓灰质炎 2. 免疫球蛋白有几种类型?()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 正确答案 ) D. 6 种 3. 体液免疫主要由哪种淋巴细胞介导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B 细胞 ( 正确答案 ) D. T 细胞 4. 细胞免疫由哪种淋巴细胞介导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B 细胞 D. T 细胞 ( 正确答案 ) 5.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A. IgG ( 正确答案 ) B. IgM C. IgE D. IgA 6. 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 正确答案 ) C. IgE D. IgA 7. 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E ( 正确答案 ) D. IgA 8. 在黏膜局部抗感染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 IgM C.IgE

D.IgA ( 正确答案 ) 9. 超敏反应分为几种类型() A. 3 种 B. 4 种 ( 正确答案 ) C. 5 种 D. 6 种 10. 非特异性免疫特征是() A. 人体固有的天然免疫 ( 正确答案 ) B. 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C. 有针对性和可变性 D. 抗原抗体发挥作用 11. 免疫程序中的免疫起始年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小年龄,不能提前接种 ( 正确答案 ) B.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小年龄,可以提前接种 C.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大年龄,不能延后。 D. 是开始接种疫苗的最大年龄,可以延后 12 .免疫程序中规定的疫苗两剂接种间隔描述正确的是() A.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短间隔,间隔缩短会影响免疫效果。 ( 正确答案 ) B.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短间隔,间隔缩短不影响免疫效果 C .疫苗两剂次之间的间隔是最长间隔,间隔缩短不影响免疫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