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医学免疫学

题目:医学免疫学述

: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_ 12级生物技术

学号: 12

姓名: 戎晓娜

指导教师: 李甤

2015年 4月 10日

医学免疫学综述

摘要: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基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

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发展前景

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合来看,基础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

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

3:抗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识别

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

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

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

9: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制

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很多,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例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阐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结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且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免疫学为众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如HIV 疫苗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等。

另一方面,临床免疫学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免疫学发展提供新的需求。如Tetramer-peptide检测CTL技术的发展,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免疫学与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交叉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的交叉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免疫识别、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加深在基础免疫学方面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认识,这种交叉也

佐剂的研究现状课稿

佐剂的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佐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免疫佐剂研究多方面资料和最新观点,就免疫佐剂研究概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佐剂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字】免疫佐剂研究 佐剂是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菌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外加佐剂。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免疫佐剂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反应[1],从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由于高度纯化的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因此新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喀山医学院就对蜂胶影响动物机体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等实验证明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进入机体,能促进机体免疫过程。1981年Kreuter首次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疫苗佐剂,证明纳米粒子佐剂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提高体液免疫。1998年Moldoveanu 等最早报道CpG ODN 联合灭活流感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比常规佐剂更高的血清特异性抗体。这些新型佐剂能克服常规佐剂的一些缺陷,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乳、蜂胶、多糖、微生物、氟氏(FA)佐剂、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糖苷及复方中药佐剂等,新型免疫佐剂有核酸、CpG、补体、纳米、脂质体(LIP)等。下面就几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综述。 1 佐剂作用机理 Cox[2]等提出了佐剂增强免疫应答5种可能的机制: 1.1 免疫调节作用 众多佐剂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能力。不同的佐剂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促使Th前体细胞向Th1或Th2不同的亚型分化。 1.2 抗原提呈作用 某些佐剂能保持抗原构象的完整性,并将其呈递给合适的免疫效应因子。当佐剂与抗原以更有效的维护构象表位的方式结合时,可提高抗原的体内作用,延长抗原屏蔽时间. 1.3 诱导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 应答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保护抗原肽,佐剂可促进相应肽掺入MHC类分子并维持二者结合,同时期望通过诱导IFN-γ和TNF-α来提高肽MHC类分子的表达。

现代免疫学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 自天然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为免疫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免疫学从抗感染免疫的概念中解脱出来,进而发展为生物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藉以维持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这一发展时期自60年代迄今发现了胸腺的免疫功能,确认了淋巴细胞系是重要的免疫细胞,阐明了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了机体另一重要生理系统,即免疫系统的存在。30余年来,对免疫系统结合与功能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阶段有下述一些重要进展。 一、60年代的重要发现 Glick(1957)发现早期摘除鸡的腔上囊组织可影响抗体的产生。首先证明了腔上囊组织的免疫功能。60年代初Miller和Good分别在哺乳类动物体内进行早期胸腺摘除,证明了胸腺的免疫功能。Gowan(1965)首先证明了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Claman、Mitchell等人(1969)提出了T和B细胞亚群的概念。Cooper等人证明了免疫淋巴细胞在周围淋巴组织的分布。自此建立了在高等动物体内免疫系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基础。在人体内,从先天无胸腺症患者和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也证明了胸腺的免疫功能和存在二类淋巴细胞亚群。 在此期间对抗体分子的结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40年代确定了抗体的血清球蛋白性质后,便集中精力研究抗体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功能。50年代Porter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抗体球蛋白分子,获得了具有抗体活性的片段和易结晶片段。其后Edelman用化学还原法证明抗体球蛋白是由多肽链组成,用抗原分析法证明了抗体分子的不均一性。60年代初统一了抗体球蛋白的名称,并建立了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即IgG、IgM和IgA三类。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自此关于Ig分子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便成为免疫化学的中心课题。 二、70年代的重要发现 1.免疫应答细胞进入70年代Pernis等用免疫荧光法证明了淋巴细胞膜Ig受体存在并认为是B细胞的特征。Feldman等用半抗原载体效应证明了T和B细胞在抗体产生中的协同作用。Unanue等证明了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它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第三类细胞。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应答的发生是由多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初步揭示了B细胞的识别、活化、分化和效应机制,使免疫学的研究进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领域。 2. T细胞亚类的发现70年代还进一步证明在动物和人周围血循环内存在有功能相异的T细胞亚类。Mitchison等证明了辅助性T细胞的存在。Gershon等证明了抑制性T细胞的存在,它们对免疫应答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Cantor等用小鼠细胞膜Ly异型抗原,可将细胞分成不同亚类,并证明它们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这一发现提示用膜抗原分析法可用以鉴定不同T细胞亚类。 总之,以T细胞为中心的免疫生物学研究,是70年代免疫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对于T细胞的发生、分化与功能研究,对T细胞亚类的鉴别以及对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3.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这一学说是Jerne(1972)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而提出的。这一学说认为在抗原刺激发生之前,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免疫稳定状态,当抗原进入机体后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了特异抗体分子的产生,当达到一定量时将引起抗Ig分子独特型的免疫应答,即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因此抗抗体分子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能被其抗独特型抗体分子所识别。这一点无论对血流中的抗体分子或是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作为抗原受体的Ig分子都是一样的。在同一动物体内一组抗体分子上独特型决定簇可被另一组抗独特型抗体分子所识别。而一组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分子亦可被另一组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功能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

免疫。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范文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1/ 6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 3(PTX3)、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 7A(Sema7A)、免疫球蛋白 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 IL-34、IL-35 等。 这些指标可能与RA 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 RA 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 最新的 2010 年RA 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 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 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 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蛋白类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HDL 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 既往许多研究表明 SA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升高,尤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时,SSA 在RA 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CRP、血沉呈正相关[2]。 研究表明,SSA 在RA 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38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B 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3]。 还有研究显示,SAA 比 CRP 更能反映RA 的疾病活动度[4]。 提示 SAA 可能是与RA 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 1.2 正五聚蛋白 3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 PTX3)在 1992 年被发现,它含 381 个氨基酸,属于正五聚蛋白超家庭。 PTX3 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以外的多种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以备用形式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当出现组织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等炎性反应时才释放出来,发挥其组织修复及重构作用[5-6]。 因其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小血管的血管炎等疾病中呈高表达[7]。 3/ 6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本节为浅近简介免疫学的最基本内含,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产生过程的特点,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的各章中会逐步介绍。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机体是多种器官系统组成,各自执行专职功能,如呼吸系统主要执行气体交换,呼出CO2,吸入O2,供新陈代谢需要;免疫系统则执行免疫功能,保卫机体免受生物体的侵害。为使医学生在学习免疫学课程之始,即对免疫学有初步印象,本章将简介免疫学基本概念,并从免疫学发展过程理解这些概念的形成,开拓、发展及取得的成就,从而成为一门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医学免疫学科。 免疫(immunity)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这种通俗认识在科学上的含意则包括:免疫由机体内的免疫系统执行,免疫系统具有:(1)免疫防御功能: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2)免疫监视功能(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3)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表达的抗原(解释见后)不产生免疫应答,不导致自身免疫病,反之,对外来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分子表达的抗原,则产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从这层功能上说,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及非我”功能;(4)调节功能:免疫系统参与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与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连接,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系统,不仅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亦调节免疫系统本身的功能。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及B淋巴细胞)及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等)组成。体内的免疫细胞通常处于静止状态,细胞必须被活化,经免疫应答过程,产生免疫效应细胞,释放免疫效应分子,才能执行免疫功能。免疫细胞分为两类:(1)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等,这类细胞经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能识别一种分子,这种分子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如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4, TLR4)能识别脂多糖(LPS),它表达于多种Gram-肠道杆菌表面,经受体-配基作用,固有免疫细胞被活化,迅速执行免疫效应,吞噬杀伤病原体,并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抑制病毒复制,这类细胞在病原体入侵早期,即发挥免疫防御作用,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应答不经历克隆扩增,不产生免疫记忆。(2)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即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及B细胞,这类细胞是克隆分布的,每一克隆的细胞,表达一种识别抗原受体,特异识别天然大分子中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如蛋白中的多肽、糖中的寡糖、类脂中的脂酸、核酸中的核苷酸片段)。这些能被T或B细胞受体特异识别的小分子,我们称之为抗原(antigen, Ag)。T 细胞识别的主要是蛋白中的多肽,但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游离的多肽,它们必须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分子组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才能与T细胞受体结合,使相应克隆的T细胞开始活化。但要使T细胞充分活化,尚须抗原提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免疫术语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分类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δγT细胞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 ?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作用在先(0~96小时) ?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 ?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

作用特点: ?获得性(需抗原激发) ?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 ?特异性(TCR/BCR) ?记忆性 ?耐受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术语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MALT的功能及特点: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产生分泌型IgA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骨髓的功能: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的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免疫调节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淋巴结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过滤作用 脾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40%,B 占60%)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过滤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贝类学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贝类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贝类免疫的两大方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详细地分析。其中细胞免疫的论述包括吞噬作用,吞噬和杀伤机制,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体液免疫的论述包括凝集素、抗菌肤、溶酶体酶、化学递质。 【关键词】贝类免疫学细胞体液研究 【前言】贝类免疫学是新兴学科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文就从贝类免疫学的两大防御系统进行综述。 【正文】 1.贝类的细胞免疫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1]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1.1吞噬作用 贝类的主要防御手段是由血细胞完成的吞噬作用(PhagocyLosis) 。吞噬作用能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大分子物质及无机颗粒等。当外界条件改变,尤其是动物受到外界抗原物质刺激时,贝类的主要表现就是吞噬反应,而且其血细胞吞噬外来异物时,清除的速率大小取决于细胞表面的特征。在大多数报道的贝类中,吞噬作用主要是由颗粒细胞完成的,颗粒细胞表现出很高的吞噬能力,而且其吞噬能力与年龄无关,但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等,透明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从免疫防御的角度讲,血细胞可以活跃地趋化到炎症和损伤部位,进行吞噬,是免疫防御的主要细胞类型。 1.2吞噬和杀伤机制 吞噬作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趋化、粘附、内吞以及杀伤消化四个阶段。研究证明贝类血细胞可以向外源颗粒趋化靠近,贝类具有开放式循环系统,器官浸浴在血淋巴中,血管也没有完整的内皮系统,血细胞可以较自由地到达广泛的器官和组织。与外来物质的接触较为充分,因此,趋化的选择意义不像在高等动物那样重要。血细胞靠近异物后首先发生茹附,随后,血细胞伸出伪足对异物进行包裹,伪足相接触后细胞质膜融合,形成吞噬小体进入细胞。Cajaraville和Pal对贻贝(MYtilus edulis)亚显微结构的电镜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都可以由局部细胞质膜内陷形成衣被小泡或无衣被的电子透明的内吞小体,完成内吞。LPGaII 等还证明内吞过程有细胞骨架的活跃参与。 血细胞对吞噬后的病原体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将外源颗粒内化后形成吞噬小体,然后吞噬小体与含有水解酶类的胞质颗粒融合,逐步将外源颗粒水解消化,颗粒细胞中的水解酶包括溶菌酶、磷酸酶、脂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等[2]。Mohandas等[3]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证明,在受到细菌刺激时,硬壳蛤的颗粒细胞在吞噬外来细菌的过程中,将溶菌酶释放到血清中,可见血细胞不仅直接参与吞噬反应,还释放水解酶类到血淋巴中参与体液免疫。Gushing等[4]用一种革兰氏阴性菌EMD-1作诱导源,对红鲍、粉红鲍、黑鲍进行注射诱导研究他们的兔疫反应,其结果表明,在体液中不仅发现溶菌酶,而且还发现了其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习题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试题答案(2016级) 欢迎加入山中医复习资料共享群,群聊号码:645912210 班级: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分) 1、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2、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感染,是指医院各类人群(包括患者、探视者、陪护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4、感染: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5、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二、题空题(共20格,每格1分,计20分) 1、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差异,可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3类。 2、人体寄生虫是指:寄居在人体并引起机体损伤的低等动物。 3、细菌的形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类。 4、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4种。 5、细菌的测量单位是:微米。 6、细菌的生长方式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7、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气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4种。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现象有均匀混浊、沉淀生长、膜状生长 3种。 三、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C ) A、胞质颗粒 B、质粒 C、核糖体 D、核质

3、关于细菌的鞭毛,描述错误的是:(B) A、鞭毛是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 B、鞭毛可在细菌中传递遗传物质; C、鞭毛 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 D、抗原为(H)抗原,用于细菌鉴别; 4、关于芽胞,错误的是:(A) A、芽胞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B、芽胞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体; C、芽胞对外界因素抵抗力强; D、临床上常以杀灭芽胞为灭菌标准; 5、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多糖,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是:(D) A、毒素 B侵袭性酶 C、细菌素 D、热原质 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手术切口、烧伤创面等出现绿色的渗出物,应考虑:(B)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幽门螺杆菌 D、霍乱弧菌 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指的是:(B)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 8、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灭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D) A、煮沸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巴氏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9、紫外线消毒,错误的是:(B) A、紫外线波长易被细菌吸收,干扰其复制,导致其死亡; B、可杀灭物体中的细菌 C、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 D、适用于病人的书报、衣物、手术室等消毒 10、乙醇消毒作用最好的浓度为:(C) A:99% B、90% C、70%-75% D、50%--60% 1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错误的是:(D) A、环境因素 B、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C、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性质 D、所有消毒剂浓度越大,消毒作用越好; 12、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称为:(B)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13、因为摄入被病人或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水而感染称为:(A) A、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皮肤黏膜创伤感染 D、节肢动物媒介感染 14、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末立即消失,仍在体内继续存留一定时间,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称为:(D)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完美版)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免疫:免除疾病,对某种疾病具有抵抗力,能识别清除 抗原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2、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与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 统。 3、Cytokine (CK):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 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 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 疫应答。 4、免疫球蛋白 (Ig):是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r球蛋白等组成。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5、黏附分子 (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 互结合的分子。 6、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 细胞增值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7、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 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

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 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8、Incomplete antigen:不完全抗原,某些小分子物质,其 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 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 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与应答效 应产物结合,具备抗原性,称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9、抗原决定基 (抗原表位):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 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10、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 等,)在胞质内被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8+t细胞的tcr所识别。 11、外源性抗原:指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 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在体内溶酶体中被降解为抗原肽并与mhc二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4+t细胞的tcr所识别。 12、Complement:即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 织液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3、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 间的共同抗原。 14、调理作用:抗体和补体等调理素能够覆盖于细菌等颗粒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贝类免疫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结构和功能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贝类动物细胞免疫主要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完成。溶酶体酶、凝集素、抗茼肽等体波免疫因子以杀茵、促进吞噬等方式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阿片样活性肽、细胞因子、细胞激酶等是贝类免疫通信中的化学递质。化学递质通过介导免疫信号传导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也是近年贝类的免疫研究的新热点。贝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子能显著改变贝类的免疫机能,贝类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使贝类的生态学研究成为人类等高等动物的生态免疫学研究模式。 关键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化学递质;分子生物学 全面阐释贝类的免疫机制和免疫生态学机制,对于贝类自身抗病能力的提高和高等动物的免疫生态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贝类的免疫学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贝类免疫学研究已经从贝类血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体液免疫因子的发现和分离,进入到探索化学递质介导的免疫信号传导和各种免疫因子相互作用的阶段。本文就多年以来国内外对贝类血细胞的分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结构,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免疫因子及其在抵御病原生物入侵时所起的作用,与贝类免疫相关的基因研究,贝类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免疫调节机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l.贝类的细胞免疫 1.1血细胞的分类 对于贝类血细胞的分类,多数学者根据大小和胞内颗粒,将贝类血细胞分为有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许多贝类还存在其他的一些亚型。分类方法多采用电镜观察结合一些细胞染色技术以及借助流式细胞仪将大小和粒度存在差异的贝类血细胞区分[1],张朝霞[2],提出细胞核质比和免疫功能特点是贝类血细胞分类的重要依据,结合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可以将杂色鲍血细胞分成两大类(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而无颗粒细胞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透明细胞和类淋巴细胞,两者在核质比和细胞免疫功能上明显不同。 1.2血细胞的功能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2]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2体液免疫 在贝类的免疫系统中,除了细胞免疫方式外,血淋巴中的溶酶体酶、凝集素、非特异性抗菌肽等体液因子也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共同抵抗外来物质的入侵。 2.1溶酶体酶 溶酶体酶主要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p葡萄糖甘酸酶、脂肪酶、氨肽酶、溶菌酶等,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作者:陆静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 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门具有显著应用性质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内容及范围都非常广泛,与免疫类型疾病病发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免疫学基础检测知识、实际应用、操作技巧等都存在密切联系。目前我国临床免疫学检验已经被纳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在临床检验诊断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阐述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应用现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与现状;研究 我国第一本包涵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在经过漫长的20年时间才逐渐获得该领域专家及研究者的一致认同[1]。免疫学检验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学科的发展能够对生命与医学等其他学科产生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寻觅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涉及内容逐渐延伸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频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此也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地位[2-3]。 1.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现及组建时间已经有一百多年时间,形成于一系列抗细菌感染实验研究中,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期间有一些学者针对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进行研究,发现两者血清里都存在具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另外还存在促进这些结合病原体形成的物质,学者将这些结核病物质统一定义抗体,具备推动形成抗体的物质则定义为抗原[4]。1896年 A.Sicad与G.Widal收集获取伤寒患者血清,并通过实验使其与伤寒杆菌相互反应,最终经由两者产生特异性凝集现象来诊断患者伤寒情况,自此开辟了免疫学和医学检验相互结合应用的先例。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Ehrlich发表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俄国动物学家Metchnikoff发表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两方各有拥护者导致免疫机制长期处于争论中。直到20世纪初期调理素被Wright发现后,证实如果有体液因素,血清里吞噬细胞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获得明显提升,进而表现出这两种免疫因素潜在的密切联系,即相辅相成机制[5-6]。自此,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与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之间的矛盾迅速化解,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免疫机制。 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7]。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以上

etdttyg医学免疫学 词解释整理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为种重点掌握)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淋巴循环网络组成,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se):是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免疫功能过高-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症。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是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通过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应答平衡的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继而活化、增值、分化,产生效应的过程,是多细胞系及多种免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能与T 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者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能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物质。因其通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故又称其为表位(epitope),表位的形成取决于抗原的一级结构和空间构象。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被抗体、BCT或TCR识别的最小靶结构,其性质、数目、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时,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基的总数称为该抗原的~。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两种抗原分子中带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成为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体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这两个概念说明表位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免疫方式:是指进入宿主内的抗原剂量、途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因素。(由强到弱:皮内,皮下,肌内,腹腔,静脉,口服) *异噬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可导致交叉反应的发生。 肾小球炎,心肌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细菌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等。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1年2月第49卷第6期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贺天辉 (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医院检验科,贵州德江565200) [摘要]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和科研分析中占有重要作用,其发展也会为其他医学学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 文主要综述目前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技术;荧光素标记;酶标记 [中图分类号]R39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1)06-14-02 现代免疫学检验技术源于标记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免疫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正从单一的免疫诊断技术向单细胞、多基因、微量化等方面发展。而哮喘、器官和骨髓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的临床诊断都客观要求免疫学检验技术更加精确,并且能够定量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1研究进展 1.1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 1.1.1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技术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是建立在免疫荧光、免疫微球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实验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血清学实验方法。利用荧光对抗体进行染色可以获得所需信息的原理而研制的流式细胞仪,具有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特点,主要用于细胞表型、细胞内及核膜成分、DNA含量等领域的分析。它具有在同一试管中同步检测多种靶物质的潜在特征,受到许多临床检验学者的关注。迄今尚未进入临床应用。 1.1.2四聚体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T细胞表面的TCR可与构建的四聚体的表位肽相互作用而精确识别,从而可以高亲和力结合,进而达到检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作用[1]。在此分析技术上衍生的检验方法主要有M HC-肽四聚体流式细胞技术、原位M HC-肽四聚体染色法、M HC-肽四聚体磁分离技术、M HC-肽四聚体ELISA技术、M HC-肽四聚体分子微阵列技术等,主要用于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病毒等的检验。 1.1.3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用作细胞内抗原定位或相应抗体检测的对照标准,主要用于抗病原体、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以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等。可降低手工操作的误差以及提高标准化检测和自动化程度。该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可以进行商品开发。 1.2酶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理论上只要是某一抗原纯品或相应的抗体,都可以用酶联免疫技术进行检测,因此,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都可以用该技术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各种微量蛋白(例如细胞因子、小分子激素、肿瘤标志物等)和血源病原体(抗原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以免疫过氧化物技术为基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于观察,便于大规模检查。已经用于临床应用。1.2.2酶联免疫斑点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是一种用于测定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分析技术,是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原理是在微孔培养板底部植入抗CK 或Ig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待检测样本进入微孔板内培养时,在有丝分裂原或者特异性抗原的作用下,活化记忆型T细胞或B 细胞,产生CK或Ig。细胞下方的固相单克隆抗体就会捕获CK 或Ig物质。细胞被清洗后,加入生物素化的第二抗体,抗体和CK 或Ig物质结合后,再加以酶做标记的生物素或亲和素反应,以酶底物显色,阳性细胞就可形成直径约50~200μm大小不等的圆形着色斑点[2],每一个斑点对应分泌CK或Ig的一个细胞,而特定阳性T、B细胞族群的产生则可以通过斑点直径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既可用于分泌抗体的B细胞,也可用于分泌各类CK的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也是T细胞功能检测的标准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3]。 1.3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3.1元素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元素标记免疫检验技术中的标记元素主要有镧系元素(Eu3+,Tb3+,Sm3+)和钌元素(Ru),其检验技术分别是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前者可以应用在两种指标的同时测定[4],后者可以在电场作用下反复被激发而使信号得以放大。 1.3.2核酸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其设计原理是核酸的扩增或转录翻译[5],扩增是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按几何级数扩增,可以达到数百万倍;而转录翻译则是通过标记的抗体DNA与抗原反应后进行胞外转录翻译成相应的酶进行测定。这两种方法的检测都有较大的灵敏性,但还处在研究阶段。 1.3.3量子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在传统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中,放射免疫分析存在污染,酶免疫分析灵敏度较低,发光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发光时间短,容易淬灭。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科学家重视的量子点由于良好的光电性能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始在标记免疫分析中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量子尺寸很小,电子和孔穴被量子陷域,连续能带变成分立能级结构,能够接受激发产生荧光,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探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微粒。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CdX(X=S、Se、Te),粒径范围为2~20nm,还有一些复合结构以及多层结构。在免疫示踪定位、生物多组分同时测定、细胞成像及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6-8]。 ·综述· 14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