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草原作业设计

草原作业设计

草原作业设计
草原作业设计

《草原》作业设计

一、选字填空

『拨拔』()乱()河挑()()草

『弛驰』奔()张()松()飞()

『骏俊峻』()马()杰严()()秀()峭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疾风知劲草()疾苦()

三、在括号内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⑴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的草原热闹起来。

⑵鄂温克姑娘们稍有点腼腆,但还是()地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⑶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一点儿也不受(),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四、按要求写句子。

⑴马上的男女老少都穿着各色的衣裳。(缩句)

⑵天空中飞舞着雄鹰。(扩句)

⑶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点词语造句)

五、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1分)

4、画“——”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白色的大花”指(),中国画是指()。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1分)

6、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藏北草原》教案(市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藏北草原》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藏北、平整、遮住、蝴蝶、飞舞、酥油、增添、隆重、庄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沉热烈的爱。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品味文字,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沉热烈的爱。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课前准备

通过课前十分钟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藏族作家大次央的脚步走进他的故乡——美丽的藏北草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正确读“藏”字)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整体感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藏北草原的?(指导学生读正确生字词、读通句子,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研读,感受藏北草原景色美 1、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让你感觉写得很美的句子。 ◎“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碧绿,平整地铺开着。”(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感悟表达方法,指导朗读) 2、师:请大家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感受作者笔下藏北草原景色独特的美。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围绕一个特殊的词来写自己对藏北草

草原上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上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草原上音乐教案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设情激趣。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生:草原上有蓝天。 生:有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绿草。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草原上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和清清的水。还有壮壮的奶牛,肥肥的羊儿和奔驰的骏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风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草原,请同学们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吧。请坐。 1.听辨节奏。 ××︱×—︱××︱×—︱ 师:现在,我来打一条蒙古族歌曲节奏,你们能试着模仿吗?由强—弱。由弱—强。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来静静地听一首蒙古族歌曲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听着这首音乐,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我们前面练习的节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师:好,这些节奏型就是这首乐曲中的基本节奏,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

曲的重点节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打这条节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好吗?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 二、学习歌曲,走进音乐。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有点蒙古族感觉,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 播放歌曲草原上) 师: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蓝天 生:羊儿叫 生:草原好热闹。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动。 生:甜美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草原上》。 师:首先,来认认我们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3。 生:3. 师:这个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5。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认识草原的特点,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

1《草原》教案设计

1 草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到“金星教育小学网”中下载。网址: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15639792.html,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了解草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 3.讲述:很多年前,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并记录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 设计意图:通过勾起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冲动,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忍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指导法观察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歌曲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导入

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揣摩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试写与人惜别的经历。【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体会“蒙汉情深”,读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体会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配视频,内容为草原风光,时长约1分钟。 思考: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叫蒙古包,他们喜欢喝奶茶,吃奶豆腐和手抓羊肉,擅长套马、摔跤。描写草原的民歌有《敕勒川》等。) 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草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长句: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生1:我觉得草原的景色很美,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在尽情驰骋。 生2:草原人民热情好客,为欢迎客人,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唱歌、跳舞,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 一、我写的汉字最漂亮。 ííāīūèìàǔé ( ) 摔( ) 清( ) ( ) ( ) ( ) àǎùìáàèàǔǔ ( ) ( ) ( ) ( ) ( ) 二、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调度(áà)清平乐(èè)挑(ǎā)战 蒙(é 含辛()苦( 艰苦()绝 、( 、, 啊! 、默写 六、 、 ) ) 、《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寓人,托物言志。() 七、记忆加油站: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梁国扬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呼儿出。 、在公共汽车上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在公共汽车上吸烟”,可是有人看了心里不太舒服,你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改一改,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试试看,请你写下来。

八、阅读《桥》片段,回答下列问题。(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仿写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ǎà)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

草原作业

《草原》家庭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xuàn yū bō li jīn hóng tí sa jiāo ()染()回()()飘带舞彩()马()羞()摔()二、选字填空 『拨拔』()乱()河挑()()草 『弛驰』奔()张()松()飞() 『骏俊峻』()马()杰严()()秀()峭 三、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疾风知劲草()疾苦() 四、在括号内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⑴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的草原热闹起来。 ⑵鄂温克姑娘们稍有点腼腆,但还是()地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⑶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一点儿也不受(),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五、按要求写句子。 ⑴马上的男女老少都穿着各色的衣裳。(缩句) ⑵天空中飞舞着雄鹰。(扩句)

⑶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点词语造句) 六、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1分) 4、画“——”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中国是指()。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1分) 6、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七、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八、课外阅读我最棒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草原 课题:草原上 主备人:王萍审核人:备课组长:鲁琳琸学校:赊店镇中心学校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歌 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通过各种创编活动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编配节奏及编唱旋律)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草原放牧》; 2、初学歌曲《草原上》; 3、认识二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初学歌曲《草原上》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听后讨论交流。 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 4、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听,思考:这首歌曲有特点? 6、分析歌曲节奏。 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节奏? (二分和四分节奏 ) 7、听音乐, 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歌曲情绪与节奏类型的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8、实践活动: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导学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 三、欣赏《草原放牧》。 1、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

《 长江作业本 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答案》

1草原【基础练习窗】 一、绿毯衣襟襟飘带舞羞涩礼貌迂回 二、天涯悬崖无边无涯 疾驰松弛一张一弛 点拨拨转拔苗助长 三、1. ② 2. ③ 四、1. 冷清 2. 大方⒊拘束 五、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万古长青万古长青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六、2. √ 4. √ 【读写新视点】 七、1.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 天空小丘羊群 3. 所造的句子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的关系,内容上紧密联系。如:家乡的山是那么青,家乡的水是那么绿,让我流连忘返。 4.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天空明朗、小丘柔美、一碧千里的特点。 2* 丝绸之路 【基础练习窗】 一、鸵鸟驼背驮货戎装容易荣誉 二、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浩浩荡荡 三、1. 飘荡 2. 飘忽 3. 飘扬 4. 欢迎 5. 欢腾 6. 欢呼 四、1. 石雕矗立在门外。 2.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难道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吗? 五、丝绸之路一条文化之路,因为它加强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因为它增进了东西方人民的友情。 【读写新视点】 六、1. 西域商人繁华的景象巨型石雕悠悠的铃声

2. 所造的句子是内容上紧密联系的并列关系的句子,大多是表示联想。如: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他在放学路上助人为乐的情景,仿佛听到他在课间热情爽朗的笑声。 3. A 4.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3 白杨 【基础练习窗】 一、大伞清晰介绍边疆陷入抚摸 二、1. 表白 2. 抚摸 3. 浑黄一体 4. 高大挺秀 三、1. 排比 2. 比喻 3. 反问 4. 拟人 5. 设问 四、1. √3. √ 【读写新视点】 五、1. 哪儿哪儿不管还是总是 前面两个关联词一组,后面三个关联词一组,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我们的石油工人扎根在野外,哪儿有石油,他们就在哪儿安家。 2. 白杨树的特点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 3. 提示:这段话的写法,关键就是借物喻人。因此,无论所写的是哪种植物,既要写出物的外在特点,更要写出物的精神,写出自己对物的情感。如写青松,就要写出青松四季常青、傲霜斗雪的特点,写荷花,就要写出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基础练习窗】 一、1. shù 2. sh 3. bó 4. báo 5. g ng 6. gòng 二、巍峨的昆仑山狰狞的面目反复地实验 坚硬的冰碴子顽强的斗志不懈地攻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 长江作业本-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答案》

1草原 【基础练习窗】 一、绿毯衣襟襟飘带舞羞涩礼貌迂回 二、天涯悬崖无边无涯 疾驰松弛一张一弛 点拨拨转拔苗助长 三、1.② 2.③ 四、1.冷清 2.大方⒊拘束 五、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万古长青 万古长青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六、2.√ 4.√ 【读写新视点】 七、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天空小丘羊群? 3.所造的句子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的关系,内容上紧密联系。如:家乡的山是那么青,家乡的水是那么绿,让我流连忘返。 4.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天空明朗、小丘柔美、一碧千里的特点。 2*丝绸之路 【基础练习窗】 一、鸵鸟驼背驮货戎装容易荣誉 二、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栩栩如生 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浩浩荡荡 三、1.飘荡 2.飘忽 3.飘扬 4.欢迎? 5.欢腾 6.欢呼 四、1.石雕矗立在门外。? 2.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难道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吗? 五、丝绸之路一条文化之路,因为它加强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因为它增进了东西方人民的友情。 【读写新视点】 六、1.西域商人繁华的景象巨型石雕悠悠的铃声? 2.所造的句子是内容上紧密联系的并列关系的句子,大多是表示联想。如: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他在放学路上助人为乐的情景,仿佛听到他在课间热情爽朗的笑声。 3.A? 4.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 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3白杨 【基础练习窗】 一、大伞清晰介绍边疆陷入抚摸 二、1.表白 2.抚摸 3.浑黄一体? 4.高大挺秀 三、1.排比 2.比喻 3.反问 4.拟人 5.设问 四、1.√ 3.√ 【读写新视点】 五、1.哪儿哪儿不管还是总是 前面两个关联词一组,后面三个关联词一组,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我们的石油工人扎根在野外,哪儿有石油,他们就在哪儿安家。? 2.白杨树的特点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 3.提示:这段话的写法,关键就是借物喻人。因此,无论所写的是哪种植物,既要写出物的外在特点,更要写出物的精神,写出自己对物的情感。如写青松,就要写出青松四季常青、傲霜斗雪的特点,写荷花,就要写出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基础练习窗】 一、1.shù 2.sh 3.bó 4.báo 5.g ng 6.gòng 二、巍峨的昆仑山狰狞的面目反复地实验 坚硬的冰碴子顽强的斗志不懈地攻关 三、1.世界屋脊:指的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雪域圣城:指的是西藏的首府——拉萨。 2.下马威:指的是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给筑路大军带来的困难。 3.拦路虎:指的是修筑青藏铁路时如何破除风火山这处艰难险阻。 四、1.中国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这是按范围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 2.观测分析实验应用 五、1.尽管仍然 2.因为所以 【读写新视点】 六、1.遥遥在望遥遥无期遥遥相对

第1课草原知识点总结

第1课《草原》 修辞手法作用及答题格式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使文章行文波澜起伏有变化) 1.背:课文1、2自然段。 2.词语: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山崖,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一碧千里(一:全,都)、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久立四望,静立不动 3.多音字及易错读音:蒙古包(měng)好客(hào)同行(xíng)似乎(sì)拨转迂回 4.笔顺笔画及易错字::“毯”字最后一笔为点,(“火”字先两边后中间。)“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5.作者老舍。本文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人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6.比喻句:①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和羊群的美。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7.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8.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如: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动态描写)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形容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整个草原比作中国画,形象生动地写出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是拟人的写法。把骏马大牛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让牛马都陶醉了,突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形象生动地写出颜色的美和动态的美,突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9.“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 背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草原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重点: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通过各种创编活动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编配节奏及编唱旋律);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放牧》;2、初学歌曲《草原上》;3、认识二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初学歌曲《草原上》 1、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听后讨论交流。 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 4、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听,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6、分析歌曲节奏。 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节奏?(二分和四分节奏) 7、听音乐,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歌曲情绪与节奏类型的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8、实践活动: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导学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蒙古人,唱唱蒙古歌。 三、欣赏《草原放牧》。 1、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2、教师简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及作品情况,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了解内容。

长江作业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答案.doc

《长江作业本-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答案》 1 草原 【基础练习窗】 一、绿毯衣襟襟飘带舞羞涩礼貌迂回 二、天涯悬崖无边无涯 疾驰松弛一张一弛 点拨拨转拔苗助长 三、1. ② 2. ③ 四、1. 冷清 2. 大方⒊拘束 五、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万古长青 万古长青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六、2. √ 4. √ 【读写新视点】 七、1.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 天空小丘羊群 3. 所造的句子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的关系,内容上紧密联系。如:家乡的山是那么青,家乡的水是那么绿,让我流连忘返。 4.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天空明朗、小丘柔美、一碧千里的特点。 2* 丝绸之路 【基础练习窗】 一、鸵鸟驼背驮货戎装容易荣誉 二、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栩栩如生 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浩浩荡荡 三、1. 飘荡 2. 飘忽 3. 飘扬 4. 欢迎 5. 欢腾 6. 欢呼 四、1. 石雕矗立在门外。 2.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难道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吗? 五、丝绸之路一条文化之路,因为它加强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因为它增进了东西方人民的友情。 【读写新视点】 六、1. 西域商人繁华的景象巨型石雕悠悠的铃声 2. 所造的句子是内容上紧密联系的并列关系的句子,大多是表示联想。如: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他在放学路上助人为乐的情景,仿佛听到他在课间热情爽朗的笑声。 3. A 4.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3 白杨

【基础练习窗】 一、大伞清晰介绍边疆陷入抚摸 二、1. 表白 2. 抚摸 3. 浑黄一体 4. 高大挺秀 三、1. 排比 2. 比喻 3. 反问 4. 拟人 5. 设问 四、1. √ 3. √ 【读写新视点】 五、1. 哪儿哪儿不管还是总是 前面两个关联词一组,后面三个关联词一组,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我们的石油工人扎根在野外,哪儿有石油,他们就在哪儿安家。 2. 白杨树的特点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 3. 提示:这段话的写法,关键就是借物喻人。因此,无论所写的是哪种植物,既要写出物的外在特点,更要写出物的精神,写出自己对物的情感。如写青松,就要写出青松四季常青、傲霜斗雪的特点,写荷花,就要写出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基础练习窗】 一、1. shù 2. sh 3. bó 4. báo 5. g ng 6. gòng 二、巍峨的昆仑山狰狞的面目反复地实验 坚硬的冰碴子顽强的斗志不懈地攻关 三、1. 世界屋脊:指的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雪域圣城:指的是西藏的首府——拉萨。 2. 下马威:指的是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给筑路大军带来的困难。 3. 拦路虎:指的是修筑青藏铁路时如何破除风火山这处艰难险阻。 四、1. 中国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这是按范围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 2. 观测分析实验应用 五、1. 尽管仍然 2. 因为所以 【读写新视点】 六、1. 遥遥在望遥遥无期遥遥相对 遥遥领先 2. B 3. 风火山隧道贯通了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七、青藏铁路是神秘的青藏铁路是严酷的 青藏铁路是美丽的 标题:神秘严酷美丽的青藏铁路 自我检测一 一、奔驰松弛藐视渺小湛蓝蘸墨陷入限制

草原上-教学设计

《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说明: 本课以“草原上”为主题,介绍了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名歌及独具特色的筷子舞,并安排了与主题情境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俗民情,感受蒙古族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从而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尝试着学唱本首 歌曲的曲谱。 2、能在《小马跑来了》活动中,逐渐熟悉附点八分音符,并自如运动。 3、能学会简单的筷子舞,感受蒙古族筷子舞的独特韵味,掌握简单的击筷动作, 并随乐表演舞蹈。 教学重点: 1、边演唱《可爱的羊群》边跳简单的筷子舞。 2、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听这段音乐,猜猜你到了哪里? 1、听《赛马》片段 师:从乐曲中你能感受到草原上的人们在干些什么? 2、介绍“那达慕”大会 师:蒙古族人民生活在一望无边的蒙古草原上,是一个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又称“马背上的民族”,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呢! 二、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 师:瞧!小马站到了起跑线上,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马蹄声! 1、听一听、学一学(感知) *出示三匹小马图片,听课件音效 师:你能用声音模仿出马蹄声吗? (先让学生试试看,再出示字幕!只要接近马蹄声即可) 2、看一看,拍一拍(认知) 师:你认为哪匹小马能获得冠军? 师:我们来看看小马跑的脚印,找找原因? *出示三匹小马节奏谱 2/4×××|×××|××××|××××| ×·×××|×·×××|×·×××|×·×××| ×·××·×|×·××·×|×·××·×|×·××·×| 师:是谁帮助了第三匹小马获得了冠军呢?

草原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重点指导多笔画生字的写法。 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人们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4.感受老舍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1.指导写好多笔画的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喜欢旅游吗?到过草原吗?舞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献给你。仅凭一段舞蹈还不足以了解草原,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的散文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欣赏草原的美丽风光。请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 1、出示:渲染勾勒骏马迂回礼貌拘束羞涩襟飘带舞指名读,齐读。参、写字黄金十分钟。1.观察一下,这些字有个共同的难点。 2.出示自主学习卡,看同学写的,哪里写得不够美观? 3.怎样把这些多横多竖的字写得端正、美观呢?看今天的写字锦囊带给我们什么妙计!出示:匀。多横多竖笔画要匀,笔画间距要相等。 4.出示“羞”字:看这个字,怎样写的匀称呢?生答,动画演示 5.指导“偏”字。生答,动画演示,微课范写。 6.生描摹练写。 7.师生评价 8.口诀识记 9.除了“羞”和“偏”,你觉得其他的生字要怎样写匀呢?举例说明。 四、整体感知 1.老舍这一趟草原之行,最深切的感受,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概括,是哪一句? 2.作者又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来表达这份情感的

呢?这是自主学习卡第1题,交流一下。 3.都说散文是集所有美于一身的文体,素有美文的雅号,接下来我们要去细细品,慢慢体会。首先我们先去欣赏草原自然风光。 伍、风光美 1、【出示第一段】老师找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草原? 2、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文字中,有一句话,直接概括写出了草原的特点,(稍停顿)哪一句?谁找到了? 3.师:一碧千里是什么样子?请你来说。 4.而老舍在《草原》原文开头这样写道: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你又读懂了什么?可真见到草原,他又说“并不茫茫”。 5.草原到底怎样的美让老舍感觉并不茫茫?聚焦这三句话,默读,边读边圈画出你发现的草原之美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6.交流美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生答,师:到处都是绿,怪不得老舍称他为——一碧千里。继续

第一课《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8分钟左右) 1、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用“||”把课文分成3个部分。 2、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课后生字注音; (2)画出课文中的生词,借助字典、工具书解释难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按照给出的3个标题把课文分为3个部分。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2分钟左右) (1)指名读生字词:绿毯、渲染、勾勒、低吟、奇丽、洒脱、迂回、疾驰、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举杯、羞涩、摔跤、一碧千里、翠色欲滴、襟飘带舞。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4)指名学生划分课文并说明根据,教师进一步明确根据,并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学设计2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

草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草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篇:《草原》教学设计 第三篇:人教版《草原》教学设计 第四篇: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五篇:草原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草原》教学设计草原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 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课文是按照作者“初到草原——途中迎客——主客联欢”的顺序来叙述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内蒙古大草原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到兄弟民族团结友爱,情谊深长,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之情。 2.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如体会文中比喻 句的作用。 3.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背诵 第一自然段。 4.通过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草原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到兄弟民族团结友爱,情谊深长,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之情。同时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

1、播放乐曲《美丽的草原》。听,这首曲子是在唱什么?(草原)板书。和着歌曲的旋律,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词语或诗句? 随机交流读:《敕勒川》 2、今天我们就追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去感受他笔下的草原风光。二、初读 1、初读。 2、出示重点字词,提示读音和字形:蒙古包好客 同行毯吟貌襟涩 3、课文中一定有很多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愿意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归纳:老舍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草原美景,他分别介绍了哪些?概括板书: (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表达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风俗美。训练几个学生完整叙述主要内容。 三、草原风光图 过渡:现在让我们展开翅膀,飞到那美丽的草原,去欣赏无限的草原风光吧。自由读 第一段,划出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并写批注。交流一: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这段话,其实只写了一个字——“绿”。 2.只一个绿字,老舍是怎样写的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