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级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工作的主旋律。我们要在宝山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转变对住房市场发展调控的理念,从习惯性的政府政策调控为主,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在“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中找准定位,把做好住房保障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发挥好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住房市场发展中的指导、监督、服务职能;做到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并重,努力开创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工作的新局面。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本区积极贯彻中央和上海市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安居”的住房发展、保障和旧区改造工作的理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发展挑战,围绕重点,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做到新居住区建设和老居住区改造同步,全面提升市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同时积极应对住房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掌握供应节奏,确保了本区住房市场持续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本区确定的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的各项目标任务。

1、市场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以来,本区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情况保持健康平稳。房地产市场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市各区县中持续保持前四位。至“十二五”期末,市场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有较大超额,这对后期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是利好。

(1)房地产业对宝山经济发展的贡献。2011~2015年,实现房地产投资额1231.21亿元,年均投资额接近250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2011~2013年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2014年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8%。房地产业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的比重从2011年的33.73%上升至2015年的52.5%。房地产业为促进宝山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运行总体健康平稳。2011~2015年,本区累计实现住宅新开工面积1213.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15.16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面积939.7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1097.87万平方米,新建住宅供求总量基本保持平衡。

(3)存量房交易量持续增长,二、三级市场联动效应明显。2011~2015年,本区实现存量房交易量881.23万平方米,受“国五条”政策影响,2013年存量房交易量大幅攀升,全年实现交易面积233.13万平方米,同比增幅80.51%,存量房已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角。

2、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十二五”期间,本区“四位一体”(共有产权房、公租房、廉租房、动迁安置房)的保障房体系基本建立。根据市住建委的统一部署,至2015年底,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约9.29

万套(间),各项预期目标基本完成。

1、各类保障房建设全面推进。宝山区市属保障性住房共规划有顾村、罗店两个大型居住社区,以及庙行共康、高境胜通、大场祁连等5个市属共有产权房(经济适用住房)基地,占地面积共18平方公里。2011~2015年竣工面积356万平方米(3.6万套);在建面积116万平方米。完成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面积3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22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配建---自2012年配建政策实施起,已完成配建协议项目19个,建筑面积约8.63万平方米(1231套)。

2、廉租房受益面扩大。先后5次调整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政策覆盖面逐步扩大。严格按照本市出台的廉租新标准,认真完成廉租户申请的受理审核及廉租资金发放工作,加强廉租房源管理。2011~2015年,新增廉租租金配租受益家庭1364户;同时,不断完善房源筹措机制,新增实物配租家庭76户,基本实现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应保尽保”。

3、公租房制度初步建立。建立了区公租房运营公司,公租房和廉租房房源管理、受理审核、经租管理及项目建设等工作将由区公租房运营公司并轨运行。

同时引导有关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单位公租房。“十二五”期间,主要推进2个区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共计11.76万㎡(2094套)的建设筹措工作,推进4个单位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共计9.23万㎡(1727套)的认定工作。

自2013年5月起,本区居民可申请市筹公租房项目,至2015年底,共有264户申请家庭(单身申请人)取得登录资格。

4、推进共有产权保障房的供应分配。根据《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2011-2015年已完成五批次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审核供应工作,前四批共有5283户申请家庭签约购房,第五批于2016年开始签约。

5、加强保障房供后管理。积极开展对保障性住房的巡查工作,对有违规行为的家庭及时进行劝阻、约谈、整改等一系列工作。

3、住宅产业化已从点到面

“十二五”期间本区住宅产业化已从“点上示范”进入“面上推行”阶段。至2015年底,住宅全装修、装配式住宅、住宅节能等各项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

(1)住宅全装修。2011~2015年,本区共完成全装修商品住宅91.79万平方米,外环以内商品住宅全装修比例已达到60%。

(2)装配式住宅。2011~2015年,本区已实施装配式住宅建筑面积52.47万平方米,至2015年底,装配式住宅比例要求达到本区新建商品住宅建筑面积总量的50%以上。通过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本区住宅的整体质量逐步提高。

(3)住宅节能。“十二五”期间,在新建住宅全面实施50%节能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了住宅节能65%标准。进一步加强了住宅建筑节能、性能认定,以及节能减排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进力度。

(4)住宅配套。“十二五”期间,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从创新建设和管理机制着手,

重点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和新建住宅区的市政、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4、物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十二五”以来,本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已从2010年末的4633万平方米扩大到2015年末的5958.09万平方米,扩大了28.6%),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总体运行情况保持平稳、有序。

(1)完善组织领导架构。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各街镇落实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建立并完善了物业管理的组织领导架构,物业服务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2)规范行业管理制度。完善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的信用监督制度。同时抓好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定期培训制度,提高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

(3)理顺业务指导机制。在各住宅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建、换届工作中,严把程序关、主动介入,通过业务指导,积极化解组建、换届过程中的矛盾。

(4)有效发挥售后房物业管理费补贴杠杆作用。自2009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售后房物业管理费补贴,至2015年底共下发补贴资金2.16亿元,缓解了售后房小区因物业管理经费不足而影响服务的突出问题。

(5)充分发挥“962121”物业服务呼叫中心和房屋维修应急中心的托底作用。“962121”物业服务呼叫中心和房屋维修应急中心主要受理、处置居民的物业报修、投诉等业务,切实为居民解决了“急难愁”问题,深受居民称赞。

5、老镇旧区改造全面推进

“十二五”期间,本区坚持新居住区建设和老居住区改造并重的原则,努力推进老居住区改造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未突破动迁和签约的瓶颈问题,影响了城区旧区改造和旧住房成套改造预期目标的全面实现。

(1)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2011年~2015年共竣工82个综合整治项目,合计建筑面积412.91万平方米。通过整治,使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旧住宅成套改造。2011~2015年本区共完成成套改造房屋43幢,合计9.56万平方米。主要因为居民签约难的问题,未完成“十二五”期间15万平方米的预期目标。

(3)城区部分旧区改造。“十二五”期间,本区城区部分旧区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吴淞东块、吴淞西块二大基地。由于动迁补偿标准问题以及建设单位变更等原因,致使动迁工作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状态,未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基本完成的预定目标。

---吴淞东块:该地块涉及2679证居民、69家单位,旧房面积总计16.47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完成居民动迁2489证,待动迁190证。

吴淞东块由区属宝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动迁并建设。项目自1992年实施动迁以来,经多次启动均无重大进展,目前动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是动迁时间跨度太长而引起的补偿标准问题。而未拆除旧住房险情环生,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为解决未拆除旧住房安全问题,聘请专业单位进行了危房鉴定,对鉴定为危房的,聘请有资质的加固单位进行结构性加固,确保住房能够安全防台渡汛;并制定了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等工作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居民人身安全;同时针对基地环境脏、乱、差”问题,落实清洁公司负责保洁和垃圾清运,确保了居民正常的生活。

---吴淞西块:该地块涉及90号(八棉新村)、91号(八棉一村)两个地块。截至2015年底,90号地块已签约318证,待动迁35证。91号地块已签约274证,待动迁109证。

吴淞西块先后由区属宝林和宝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动迁并开发建设。该地块自2003年实施动迁以来,由于建设单位的更换,也经两次重新启动,目前90号地块正在办理开工前手续审批工作。

(4)老镇改造。“十二五”期间,本区的老镇改造主要包括:大场老镇、罗店老镇、顾村老镇等项目。根据城市规划功能定位,针对各项目的不同现状和区位,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向,采取不同的改造模式。

--- 大场老镇。大场老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有一定商业基础,是本区率先启动的老镇改造项目。“十二五”期间,由于动迁的问题,大场老镇改造虽有重要进展,但未实现基本完成的预期目标。

大场老镇采取捆绑改造模式(即老镇核心区捆绑安置房基地和商品房用地,安置房基地向核心区提供居民动迁房,商品房用地的开发收益用于资金平衡)。2011~2015年完成动迁97户。

截至2015年底,剩余待动迁居农民19户。

建设方面:老镇核心区---马路桥和东华苑6.8万㎡已全部交付;商业一期家乐福及专业卖场3.6万㎡全部竣工交付开业;二期在建6万㎡。上大配套商品房小区---总建筑面积24万㎡,于2011年全部建成交付。汶北捆绑区---中环一号已竣工交付商品住宅65万㎡,动迁安置房13万㎡,在建9万㎡。

--- 罗店老镇。罗店老镇是上海市郊区3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范围位于罗店老镇中心地段,土地总面积为80.95公顷,以市心河为轴心的12.2公顷范围为核心保护范围。“十二五”期间,罗店老镇核心区改造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罗店老镇采取综合整治的改造模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市心河的整治、建筑外立面整治、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和功能转换,使古镇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功能得到了提升。

--- 顾村老镇。顾村老镇的改造是配合市大型居住社区和宝山西城区的建设而开展的,2010年初确定为上海老镇改造的试点。“十二五”期间,顾村老镇改造实现了启动试点的预期目标。

为配合试点,顾村老镇采用成片改造、原地安置,房地产开发收益用于资金平衡的改造模式,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以“城中村”改造模式推动顾村老集镇改造,改造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并取得确认函。

--- 杨行老镇。“十二五”期间,杨行老镇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城中村”改造分类推进。“十二五”期间,“城中村”

(主要指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原农民居住村落,由于城镇化的加快,周边地区已实现了城镇化,本村落的农民大部分也已外出从事其他职业,旧村落的住房大部份用于出租给外来流动的打工人员,因而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复杂、治安问题多、环境“脏、乱、差”,因此已列入全市旧区改造的重点。

本区组建了区、镇二级“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所在镇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进,并采取以村为主体定向供地的模式进行改造。分别引入了大华(集团)有限公司、融创绿城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城中村”改造项目合作。

至2015年底,顾村杨邢宅、庙行康家村、大场联东村和大场场中村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并取得确认函,项目已启动并实施了动迁。同时对剩余24个“城中村”进行可行性研究后制定改造方案,待改造方案制定完成后提交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委、区政府,争取列入下一批市改造项目。

“十二五”期间,本区住房发展、保障和旧区改造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2)住房保障的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物业管理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民生”的理念;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的住房市场发展原则;完善“健康、稳定、持续、有序”的住房市场体系和“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新居住区建设和老居住区改造并重的举措。

重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的住房消费;推进住房建设节能环保和产业化;加强住房市场行政管理力度,改进行政管理措施。努力把本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区。

2、总体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突出政府在住房方面的托底职责。全面落实住房保障的各项举措,落实各方责任,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受益面。

“转变观念”:从政府对住房市场的监管主要依靠行政指令,转变到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过去主要通过住房建设的数量来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逐步转变为居住面积的增加与住房质量、环境质量提高并重。通过住房市场发展以及旧区改造、旧住房综合改造、提高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加快住宅产业化来全面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

三、“十三五”的主要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过去高投入、高消耗、偏重

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房地产作为"调结构"的主要对象之一,行业规模不太可能再度大幅扩张,而要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与此同时,行业数年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住房稀缺性下降,行业需求结构在持续变化,目前的重点是满足从生存性需求向改善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的转变。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在宝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调结构中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在转方式中促进行业持续发展。在“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中找准定位,把做好住房保障作为本局的主要职责。继续做到抓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同时履行好在住房市场发展中的指导、监督、服务职能,努力开创宝山区住房发展和旧区改造工作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本区住房发展、保障和旧区改造工作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调控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因此,作为地方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法,从习惯落实行政命令,转变为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住房市场发展,让更多市民通过市场有效解决自己的住房需求。

2、突出发展重点,全面地推进住房保障

改善民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住房是民生之要,突出重点,把握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本区住房发展的重点,更好地落实各项住房保障的举措,落实保障责任。在

更高的起点上做到租金配租廉租房“应保尽保”的同时,做好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并轨工作。进一步落实共有产权房和动迁安置房的建设、供应和管理,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快更好地惠及民生。

3、加强市场管理,保持市场健康地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为主”的住房市场发展原则,积极支持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的住房消费。通过进一步指导调整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建立公租房运营公司的契机,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持有和租赁的市场“双体系运行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规范住房市场秩序等举措,保持本区住房市场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4、重视住宅科技,尽快地形成长效机制

抓住“十三五”住房发展特别是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入宣传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理念,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上海的科技优势,积极推广低碳、节能技术,大力推广装配式住宅。并依托住宅产业现代化,切实转变住宅建设模式,走出一条质量好、性能高、污染少、能耗低、技术高、集约型的住宅产业发展新路,并尽快转化为长效常态机制。

5、深化机制创新,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举措,以落实市、区两级“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加强居住物业管理,按照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业主自治管理机制,提高业主自治管理能力;继续加强物业行业

管理和行政监管力度,提高行政监管效能;充分发挥社会和居委会对业主大会和物业公司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按照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市场化的新机制,促进物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6、加快推进旧改,做到数量和质量并重

“十三五”期间,要通过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做到老镇旧区改造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在继续加快推进老镇旧区改造的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切实改善居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本区社会的持续发展。

四、“十三五”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1、住房市场发展

(1)具体目标

--- 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在土地市场有效供应的前提下,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000~1100亿元。

--- 确保新建住房有效供应。“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开工住房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900万平方米。进一步规范存量住房交易,积极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2)主要任务

--- 发挥好对市场的指导、监督、服务职能。树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调控理念;从习惯性的以审批为主,转变为以监督、服务为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机制。

--- 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商品住房开发建设、经营

全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实施房地产项目跟踪监测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和信用档案制度,将企业资质、诚信记录与土地“招拍挂”挂钩;进一步完善房屋信息系统,健全市场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提高对市场的监管能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经纪秩序,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 支持居民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坚持以居住为主,更加突出鼓励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坚持以市民消费为主,更加突出支持有本市户籍和居住证的市民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坚持以普通商品房为主,更加突出引导购买中小户型住房。加大土地、金融、税收等调控政策执行力度,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倡导梯度消费。

--- 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以公租房、廉租房并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住房租赁管理制度,指导市场化租赁市场的发展。规范住房租赁行为,整治“群租”行为,疏堵结合,建立稳定、安全的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2、住房保障体系

(1)具体目标

--- 公租房:“十三五”期间,通过新建、配建、改建、收购和转化等方式,预计筹措以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50000平方米、约1000套(间)。进一步缓解本区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等的阶段性居住困难。

--- 廉租房:预计新增租金配租廉租家庭1000户,对符合条件的廉租房租金配租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并积极筹措廉租

实物配租房源。

--- 共有产权保障房:继续健全共有产权房制度。根据本市的统一部署,重点推进顾村拓展区的开发建设。“十三五”期间,建设、筹措共有产权住房6000套,并加强供后管理。

--- 动迁安置房:根据本市的统一部署和本区征收安置的实际需求,抓好动迁安置房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区属动迁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约4万套。重点解决南大生态区、顾村拓展区(新顾城)等市、区两级重大市政、公建、产业项目居(农)民动迁安置问题。

(2)主要任务

--- 实现廉租房与公租房的有效衔接。根据本市的统筹安排,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公廉并举,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和衔接。

不断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含单位租赁房)运行机制,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含单位租赁房)的建设和供应力度。一是根据投融资渠道、房源的筹措方式,由公共租赁住房专业运营公司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二是采取集中新建、配建、改建、收购和转化等方式,重点建设和筹集面向社会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多渠道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三是积极鼓励产业园区、大型企事业等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单位租赁房和市场化租赁房。公廉并举,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和衔接。

--- 推进和加强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确保市、区两级建设目标的完

成。根据本市的统筹安排,扩大共有产权保障房的供应范围;同时,加强共有产权房的供后管理制度,对擅自违规出租、出借等行为做到及时发现、报告、劝阻和整改。

--- 优化动迁安置房的配套建设。一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动迁”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建设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市、区联手加快完善大市政配套,进一步提升市政、交通和公建的配套水平。

3、住宅的产业化

(1)具体目标

---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加大装配式住宅、全装修住宅的推进力度,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外环线以内新建住宅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新建商品住宅(外环以内)全装修比例达到60%以上。

--- 积极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根据市住建委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四节一环保”技术的集成应用。

--- 重点推进保障房小区的配套建设。“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市政、交通和公建配套水平,在确保住宅建设与市政、公建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前提下,继续以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建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保障房小区的配套建设。努力创建“统筹规划、配套先行,先地下、后地上”的示范居住社区。

(2)主要任务

--- 完善推进监管机制,继续推进商品住宅全装修。在加强商品住宅全装修产业链建设的前提下,从土地出让、报建、设计

和施工招标、设计审图、报监、竣工验收备案和交付使用许可等环节入手,完善商品住宅全装修推进和监管机制,切实提升住宅全装修质量。

--- 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建立装配式住宅体系。以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住宅发展。推广住宅设计模数化和材料部品化。以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加快扩大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应用覆盖率。

--- 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四节一环保”技术的集成应用。不断完善“四节一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完善住宅新技术应用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居住区节约用地。

--- 加快制度建设,提高新建住宅的性能和质量。在进一步强化开发企业、勘察、设计、审图、施工和监理等专业机构责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项目法人制和工程项目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终身负责制。

--- 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住宅配套能级。健全住宅配套建设管理制度,探索管理新模式。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理念,注重配套建设的系统性和功能性,建立健全住宅配套管理机制和市场化建设机制。

4、住宅物业管理

(1)具体目标

以全面落实上海市和宝山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为主要抓手,以基本建立住宅小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健全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体系;落实“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物业服务收费协商和监督机制,形

成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市场;切实解决住宅小区内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提升本区住宅小区以及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理能力,改善居住小区生活环境质量,物业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

(2)主要任务

---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细化完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职责清单;做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街镇城市综合管理机构力量;建立和完善由街镇牵头协调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向住宅小区延伸覆盖;健全住宅小区综合执法模式;强化考核督查力度。

---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完善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强化物业行业监管;加大大型居住区物业管理力度;加强“售后房”考评补贴;完善物业管理应急保障机制。

--- 发挥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作用,提高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居委会在业主自治管理中的作用;优化完善业主自治管理规制;开展物业管理各类人员培训;落实居住领域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培育专业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住宅小区管理事务。

--- 整合各方资源,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推进住宅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和理顺供电管理体制;加快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和改造更新;加快住宅小区老旧消防设施改造更新;加快二次供水改造和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落实;加快住宅小区积水点改造;加大老旧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力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群租”

等顽症的治理力度;努力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加快解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历史遗留问题。

5、老镇旧区改造

“十三五”期间,本区旧区和老镇改造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老镇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同时加快推进旧区改造;积极有序开展旧住房综合整治和成套改造;全面解决1300户被动迁居民在外过渡问题。

(1)具体目标

--- 综合整治。“十三五”期间,计划安排老旧小区综合整治300万平方米(每年安排60万平方米),约需投入资金2.70亿元。按照《关于规范“十二五”市级财力补贴资金住宅修缮工程项目管理的通知〔沪房管修(2012)63号〕的规定,“区财政与业主按6:4比例承担。”其中区财政约需投入资金1.62亿元。

--- 成套改造。计划对不成套住房集中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吴淞和张庙地区)实施成套改造,计划改造面积10万平方米。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住房综合改造切实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通知〔沪房管修(2013)55号〕》,资金筹措原则:“三个一点”(市财政补一点、区县财政贴一点、产权人或受益人出一点)。根据本区多年来实际操作办法,成套改造资金主要来源区财政,市财政有少量补贴,产权人和受益人并不出资。因此,区财政约需投入资金8.27亿元。至“十三五”末,基本完成对全区成幢集中区域非成套住房的改造任务或落实改造计划。

--- 旧区改造。“十三五”期间,整合各方力量,基本完成吴淞西块的改造建设。以尽快改变吴淞老街地区的综合面貌,完

善综合配套,提升吴淞地区的总体环境和居民的居住质量。

--- 老镇改造。以加快老镇改造基地的房屋征收工作为突破口,完成大场老镇改造;基本完成罗店老镇核心区改造;全面启动顾村老集镇改造;启动杨行老镇改造。

---“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庙行康家村、顾村杨邢宅、大场联东村、场中村四处“城中村”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基本消除外环线以内的“城中村”。

--- 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完成目前巳排查出的共约60万平方米严重损坏或局部严重损坏的老旧住房的排险处置工作。探索和规划老旧小区电梯建设。

(2)主要任务

--- 确保质量,加强综合整治。加强对相关施工单位修缮业务的指导、培训,提高队伍总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实施单位的监管,完善工程实施中的各项环节管理;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加大巡查、检查力度,责任到人,特别注重脚手架、屋面的工程施工,确保所有项目安全竣工;注重对竣工项目的后评估考核,对在项目实施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监理企业一票否决。

--- 协调各方,加快成套改造。一是积极协调建交委、规土局等部门,加快项目建设审批手续。二是加强区旧改指挥部等部门的工作力量,确保重点项目均有专人全程负责。三是加大街镇旧改办等基层工作力量,充分发挥街镇旧改办、居委会、业委会的作用,加大与居民沟通协调的力度,加快签约速度。四是完善

上海市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剖析

第一章前言 1.1任务来源 根据市委市府对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做到“把专业规划向郊区延伸,做到专业规划全覆盖”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沪交规[2003]第521号问《关于开展郊区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开展新一轮交通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宝山区的区委区府对宝山区城市建设发展同城市的交通发展相协调,尤其是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课题的高度重视。因此2005年2月,由宝山区城市交通管理局委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徐道钫工作室,进行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其研究内容有: ●系统规模,按客源强度、不同交通方式的分配结果,分析既有设施的状态、存 在问题等,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规模和要求的总运输能力; ●从上述系统的总规模,研究确定线路的总里程(分轨道线和常规地面公共交通 线)。结合分析地区内的交通走廊、用地状况,确定合理的线路长度(走向)、线路的数量、级别和分布; ●按周边用地结构,编制公交线网,以我国有关交通规划规范,校核线网的技术 指标:密度、等级、形态……等; ●研究公交枢纽站,确定枢纽站的定义、标准、规模。结合地区特点、需求,进 行布局研究。 提供一般过境站、终点站的典型设计;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确定站点设施的分布规则,组合形态等。 ●公交的配套设施:停车场、车辆段的研究,规模、数量、分布及在停车场上部 开发的可能和相应的建议方案; ●公交线的运营方式、服务水平的确定,及为达到目的需要的措施建议; ●公交线网的分期实施计划; ●有关的政策探讨,管理、实施的建议; ●线网的确定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推荐方案; ●系统的综合评价。 研究工作确定后,本工作室立即组成项目咨询组进行工作,鉴于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情况较为复杂,项目组会同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有关部门深入至运营单位,就宝山区范围内的有关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其次,项目组就一些重大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向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区城市规划管理局进行了征询。另外项目组还就现有的公共交通运营情况专门听取了市公交客运处、地铁运营公司、久事公司以及港口管理局有关业务主管专家的意见,并就公交线路的调整、新辟以及同陆岛交通的联系、轨道交通的衔接进行了逐条研究,并在05年的7月份先后向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就初步方案的设想进行了汇报,并听取了有关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

美国政府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中文译版)

美国政府大数据计划的中文译稿 奥巴马政府宣布“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通过提高我们从大型复杂的数字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承诺帮助加快在科学与工程中的步伐,加强国家安全,并改变教学研究。 这个计划里,六个联邦政府的部门和机构宣布新的2亿美元的投资,提高从大量数字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了解更多正在进行的联邦政府的计划,解决所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通过大数据表来了解大数据革命。 我们还计划与工业界、大学研究界、非营利性机构与管理者一起利用大数据所创造的机会。显然,不能单单依靠政府,需要我们总统所呼吁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努力。 一些相关的公司已经赞助大数据相关的比赛,并给大学提供这方面的研究资助。大学里也开始开设一门全新的研究型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一些无国界的组织帮助非营利性机构对公益性服务的数据进行采取、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将会非常有兴趣支持建立一个跟大数据相关论坛,包括最新的公私组织之间的合作。 美国政府的大数据计划 亮点:为应对大数据革命带来的机遇,联邦政府制定计划,推进相关研究机构进一步进行科学发现和创新研究。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多尺度异常检测(ADAMS)项目解决大规模数据集的异常检测和特征化。项目中对异常数据的检测指对现实世界环境中各种可操作的信息数据及线索的收集。最初的ADAMS应用程序进行内部威胁检测,在日常网络活动环境中,检测单独的异常行动。 网络内部威胁(CINDER)计划,旨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检测军事计算机网络与网络间谍活动。作为一种揭露隐藏操作的手段,CINDER将适用于将对不同类型对手的活动统一成“规范”的内部网络活动,并旨在提高对网络威胁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 Insight计划主要解决目前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不足,进行自动化和人机集成推理,使得能够提前对时间敏感的更大潜在威胁进行分析。该计划旨在开发出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图像和非图像的传感器信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图书馆新馆舍规划

图书馆的新馆舍规划 图书馆现状:图书馆目前位于高层住宅楼一楼面积1500 m2,自建校至今60年来图书馆没有自己的独立馆舍,由于学院资金紧张等原因,图书馆的发展相对滞后,馆舍面积严重不足,数字资源也是严重不足,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着力重点发展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及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为打造哈体院冰雪特色办学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规划依据:根据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要求规定:高校图书馆应该有独立馆舍,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推动器;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所以,建设一个数字化现代化的图书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工程。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指标核定如下:8500生×生=13090m2,研究生生均m2指标核定如下:1500生×生=3060m2,总计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6150 m2。 2.图书馆建设 2.1工程建设概况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下发的2020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校生10000

人的规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研究生生均m2指标核定,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7540m2生均面积超出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建成后图书馆将全体搬迁至新馆。 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 2016年5月17日附件1《图书馆馆舍内部仪器设备明细》 附件2《图书馆设计调研》 附件3《图书馆功能区要求》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 1.地理境域 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号线贯穿境内。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12公里。 2.普陀历史 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面积54.99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平方公里。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辖6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 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2003年,全区完成增加值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财政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6%,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三位。如今,在新一轮发展中,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贸易集聚地。 普陀区原来棚户陋屋较多,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为旧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1951年,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此后陆续建成新村60余处。1992年,普陀区进入第三次住宅建设高潮,10多年来,“三湾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区出现300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厦,拥有数百幢时尚楼房。新区开发的典范——215万平方米的万里城和旧区改造的典范——160万平方米的中远两湾城,成为全市住宅建设的示范点。旧区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前,全区上下正为全面建设新普陀而努力。

2020上海宝山区 土地规划研究报告 26页

宝山土地规划研究报告(内部资料) 2020年05月

目录 第一部分上海宝山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 3第二部分宝山区2035总体规划的解读 (6) 2.1 宝山区的目标定位中规中矩 (6) 2.2 一带两轴的说法,前所未有 (7) 2.3 吴淞工业区北区是上海的市级副中心 (9) 2.4 宝山区总体规划中,几个重点地区 (11) 2.5 宝山区打造三大分区 (14) 第三部分中国宝武宝山转型区域项目规划 (22)

一、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据上海发布,市政府最新批复同意《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要求按照将宝山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确保提升罗泾港区功能,完善吴淞客运中心和周边邮轮服务示范区建设,优化黄浦江和长江宝山段生产性岸线和生活性岸线分布。 1.宝山区总体规划要以功能提升、结构优化调整为核心,立足全域规划,加强城乡统筹,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符合宝山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宝山区建设。 2.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格管控宝山区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到2035年,宝山区规划常住人口不超过2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7.5万人左右。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44.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1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2.55万亩。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86.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3.要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的空间体系,体现新时期宝山区发展的战略要求,形成“一带两轴三分区”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TechWeb报道】9月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下称《纲要》),对大数据开放应用等工作提供指导意见。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84亿元,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大数据软件产值、用于承载大数据应用的硬件产值,以及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服务产值 2014年大数据软件产值为35.6亿元,占比约42%;大数据硬件产值达28.5亿元,占比约34%;大数据服务产值为19.9亿元,占比约为24%。 此外,预计2016至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将惠及全民,助力经济转型。 《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 根据《纲要》计划,2017年底前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18年,开展政府和社会合作开发利用大数据试点,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等;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 此外,《纲要》提出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等十大工程,其中,包括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等4大“政府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等5大“大数据产业”工程;以及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 《纲要》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国发〔2015〕50 号

大学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文献资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图书馆总藏书量超过500万册,外文原版期刊品种达到2000余种,可供使用的电子文献网络数据库已达100个,拥有“科学网”(Web of Science)等三大引文索引完整数据库;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六、联动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全方位条件支撑和保障。在图书、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大学记忆工程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基础实验室与设备资源共享等诸方面全面改善,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与基础办学条件。 1. 图书、档案、文献资源保障建设 着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先进、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氛围高雅的一流大学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形成文、理、工、医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与新型学科相互渗透、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互为补充、全面保障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需文献的资源收藏体系。 设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专业分馆,实行多元化图书馆架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成全面保障数字图书馆高效运转的存储、系统、网络等技术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涵,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心;进一步加强古籍、民国文献等珍贵文献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力度;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校史馆、档案馆的建设,启动“南大记忆工程”,加强南大校史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填补史料空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加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开创现代化管理的新局面,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档案史料的展示建设,不断完成各种专题馆的创建,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与机

制,充分发挥档案的特殊作用,努力把档案馆、校史馆建设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追根溯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南大走向世界的展示中心及档案史料的信息利用中心。 建设全校共建共享的文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武大名师库和机构知识库,实施文献资源共建计划、共知计划和共享计划;建设全校统一共享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制定全校图书资料机构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制度。 (六十二)加强数字校园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超前预算,分批建设,持续投入,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及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统一的教学、科研、财务、人力资源等数据共享平台;投入3000万元专门用于图书馆数据文献资源建设,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文献保障。 “五大文化载体”建设,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艺术馆以及校园景观建设。 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图书文献保障能力。建立图书馆总馆、专业分馆、院(部、中心)资料室三者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的多层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文献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加数字资源、纸质资源、特色资源等文献资源收藏,加强与CALIS、NSTL等数字图书馆平台的互通融合,使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达到60TB;应用前沿信息网络技术,统一标准、开放接口,优化资源服务系统平台,提供统一检索界面和全方位信息导航,建设服务主导型的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建设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数字化学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 1. 地理境域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55.47 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 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 号线贯穿境内。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 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 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 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 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 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 12 公里。 2. 普陀历史 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面积54.99 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 平方公里。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 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辖6 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 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2003 年,全区完成增加值58.30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财政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7.75 亿元,比上年增长26.66%,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三位。如今,在新一轮发展中,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贸易集聚地。 普陀区原来棚户陋屋较多,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为旧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1951 年,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此后陆续建成新村60 余处。1992 年,普陀区进入第三次住宅建设高潮,10 多年来,“三湾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区出现300 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厦,拥有数百幢时尚楼房。新区开发的典范——215 万平方米的万里城和旧区改造的典范——160 万平方米的中远两湾城,成为全市住宅建设的示范点。旧区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前,全区上下正为全面建设新普陀而努力。 普陀区的名胜古迹有:玉佛禅寺,江南名刹,以供奉白玉雕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而得名;真如古寺,1996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一次的真如文化庙会在此附近举行;沪西清真寺,上海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沪西工人文化宫,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长风公园,全市以水秀著名的大公园,园内有建于

区总体规划实施策划方案

2004-----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7 第一条编制目的 7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 7 第三条地位和作用 7 第四条规划期限 8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8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8 第二章区域性质、规模和进展目标 10第七条区域性质 10 第八条区域进展规模 10 第九条区域进展目标 10 第三章空间布局结构 12

第十条都市进展方向 12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2第十二条城镇等级体系 12 第十三条中心村建设 13 第十四条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13第十五条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4第四章新城进展规划 16 第十六条都市性质 16 第十七条进展目标 16 第十八条新城空间结构 16 第十九条新城分区进展纲要 17第五章产业进展规划 22 第二十条规划目标及原则 22第二十一条区域产业布局 22第二十二条工业园区布局 23第二十三条第二产业 23 第二十四条第三产业 24

第二十五条农业 24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25 第二十六条规划目标 25 第二十七条港口和内河航运 25 第二十八条公路 26 第二十九条铁路 27 第三十条轨道交通 28 第三十一条越江交通 29 第三十二条都市道路 30 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 31 第三十四条货运交通组织 31 第三十五条静态交通 32 第七章科教与社会事业进展规划 33第三十六条规划目标 33 第三十七条教育科研 33 第三十八条科技信息 34 第三十九条文化 36

第四十条医疗卫生 37 第四十一条体育 38 第四十二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39第八章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0 第四十三条规划目标 40 第四十四条绿地指标 40 第四十五条规划结构 40 第四十六条两岛绿化 41 第四十七条景观规划目标 41 第四十八条景观规划布局 42 第九章旅游系统规划 45 第四十九条规划目标 45 第五十条规划布局 45 第五十一条旅游配套设施 46 第十章水系系统规划 47 第五十二条规划目标 47 第五十三条规划结构 47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玉溪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玉溪市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玉溪市图书馆编 2015年12月

玉溪市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委员会 主任:马永明 副主任:何流施秀琼 委员:罗启元杨永生李宇志张世荣苗海英吕芸王凌王锦贵

目录 一、玉溪市图书馆“十二五”建设成果 (1) 二、玉溪市图书馆“十二五”建设规划 (3) (一)玉溪市图书馆“十三五”建设的发展目标 (3) (二)玉溪市图书馆“十三五”建设的发展思路 (3) 1、构建合理、高效的专业人才队伍 (3) 2、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 (4) 3、树立基于共享的资源意识 (4) 4、整合图书馆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5) 5、加强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 (5) 6、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6) (三)玉溪市图书馆“十三五”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6) 1、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保障群众阅读需求 (6) (1)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提高馆藏利用率 (6) (2)加大玉溪市地方特色资源建设 (7) (3)建立与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7) 2、推进古籍的普查与保护 (7) (1)加大古籍保护 (7) (2)加强少数民族文献的保护和整理 (8) 3、开展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 (8) (1)继续实施和完善文化共享工程 (8) (2)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9) (3)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 (9)

4、提升服务能力 (10) (1)全面推进玉溪市图书馆免费开放 (10) (2)加强对农村基层、特殊群体的服务 (10) (3)大力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 (11) (4)提高图书馆服务专业化水平 (11)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1) (1)重视人才的选拔、引进和任用 (11) (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12) (3)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12) (4)积极探索志愿者队伍建设 (12) 4、保障措施 (13) (1)健全组织保障 (13) (2)改善管理机制 (13) (3)完善经费保障 (14) (4)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强化服务标准考核 (14)

宝山区商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商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宝山区将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空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综合环境优化,加快推进“两区一体化”和现代化滨江新区建设。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认真谋划新的发展蓝图,促使商业在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联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宝山区商业发展回顾 1.“十二五”商业发展回顾 (1)总量规模稳步扩大,经济贡献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宝山商业稳定发展,商业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全区商品销售总额从2011年的2381.2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304.54亿元,年均增长8.5%,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382.0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94.46亿元,年均增长11.7%,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全市17个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排名来看,2015年宝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额居全市第6位,次于浦东新区、嘉定区、闵行区、黄浦区和徐汇区,增速居全市第11位。

宝山区“十二五”期间商品销售额和社零额统计表 单位:亿元 (2)业态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逐步加强 近几年,宝山商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业态逐步丰富,大型商业商务综合体稳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品牌专业专卖店、菜市场等密布全区,上疏永辉正大乐城店、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宝山店等新业态自开业以来持续高速增长,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生鲜食品和进口食品的消费需求。目前,全区

已建成开业有万达广场、大华虎城、绿地顾村公园商务广场、宝乐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15个,其中商业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3个(见附件7);24家大卖场(见附件8);68家标准化超市;101家菜市场(其中标准化菜场73家);530家住宿企业,其中区旅馆业发展协会会员单位360家、星级和较大规模宾馆12家(见附件9)、经济型连锁酒店42家。 (3)多组团格局日益清晰,繁荣繁华度逐步提高 商业商务载体加快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区商业设施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商务设施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其中建成使用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在建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万达广场、宜家家居、绿地正大缤纷城、宝乐汇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启用并陆续开业,辐射集聚效应显现;宝龙双庆路商业广场、招商花园城、经纬汇商业广场、零点广场、日月光中心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成为未来宝山商业的新兴增长点。围绕“一带、三线、三园”,宝山初步形成了淞宝、大华北中环、共康等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圈,以及顾村、罗店、杨行等以本地消费为主导,辐射周边的商业组团,上大祁连、大场经纬、月浦、罗泾等居住区配套商业设施标准提高,功能逐步完备,多组团商业商务格局初步形成。 (4)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效应显现 2015年,全区共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985.4亿元,同比增长31.6%,共集聚电子商务企业274家,成功引进真旅网、唯一视觉、麦琪家等特色电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取得新突破,上海

工信部_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6〕412号_20161218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

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网络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催生共享经济等数据驱动的新兴业态。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利用已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客户细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加快服务优化、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大数据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5年,我国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7.1万亿元,比2010年进入“十二五”前翻了一番。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大型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跨地区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企业达到 295家。云计算服务逐渐成熟,主要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为大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某某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某某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某某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某某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某某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某某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某某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某某签署合作协议,对某某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完整版)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

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