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2013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2013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2013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2013二模经典实验题

1(6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某同学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

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综合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⑵将你处理后的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⑶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E.丙叶的白斑部分F.丁叶

⑷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⑸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植物所产生的拉力运输到叶片。

2(8 分)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质量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⑴测量中,吸气时气体从(填A 或B)进。Ⅱ瓶中所装

液体的作用是。

⑵实验时吸气和呼气都要比较缓慢,除了便于气体被液体充分

吸收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⑶若要完成质量分数的测定,还需要连接一个量气装置测定剩余

气体的体积(图2,洗气瓶中装的是水)。用该装置测量出的气

体体积比实际值要偏小,原因是。

3(10 分)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来研究CO2 与NaOH 固体的反应。A 中盛有稀盐酸、B 中

Na2CO3 固体,C 中NaOH 固体。

⑴步骤1:打开K1,关闭K2,将A 中溶液滴入B 中,气球变大,

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你认为气球没

有明显变瘪的原因是。

⑵步骤2:发现问题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打开K2,关闭

K1,将A 中液体滴入B 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上述操作的目的是。

⑶步骤3:重新实验后,发现气球明显变瘪了,说明二氧化碳与固体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为证明反应后有新物质生成,有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下列实验,请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分析:①甲同学取C 中固体溶于水后加酚酞溶液,结果溶液变红,他通过此现象判断氢氧化钠没反应完。你觉得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②乙同学取C 中固体溶于水后加少量盐酸,结果没发现有气体逸出,因而他判断没有碳酸钠生成。你认为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丙同学取C 中固体溶于水后加氯化钙溶液,结果溶液变浑浊,他通过此现象判断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你觉得他的方法合理吗?请说明原因。

4

(8 分)按图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

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电压恒为6V 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

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

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⑴小张同学按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

端时,灯不亮,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是:。

⑵小明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正确操作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电压表的示数U/V 电流表的示数I/A 小电灯的功率P/W

3.0 0.25

3.8 0.30

4.5 0.32

①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还可得出关于灯丝电阻的结论是:;

②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Ω。

③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接在6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W。

⑶若电压表的0~15V量程已损坏,只能使用0~3V量程,其它器材不变,

如何测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

①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

②若小灯泡两端最大可加4.5V电压,为保证实验时你所设计的测量电路中

各元件的安全,参照小明的实验数据,估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

围应为Ω~Ω

5 (10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右图

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探究】

⑴为验证固体中CaCO3是否存在,你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如果该物质存在,对应的现象和结论是。

⑵某同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由此他认为固体中有Ca(OH)2,他的判断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⑶某同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投入盐酸中,发现固体溶解后溶液呈浅绿色而不是黄色,他由此断定固体中不存在Fe2O3,但肯定存在铁。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⑷要判断固体中是否有CaO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

1.(6分,每空l分)(1)将植物暗处放置24小时以上(合理答案均给分) (2)水浴(或隔水) (3)ADF(4)二氧化碳;光和叶绿体(5)蒸腾作用.

2.(8分,每空2分)(1)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2)吸气呼气过猛会在吸气时吸入I中液体呼气时

把Il中液体吹出瓶外。(3)--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中。

3.(10分,每空2分)(1)一开始气球内充入的是原装置内的空气,所以不会被氢氧化钠吸收。

(2)确证装置内原空气已经排出(已经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3)①不正确,因为如果生成碳酸钠的话溶液也是碱性的。②盐酸量太少,先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

应了③不合理,也许是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微溶的氢氧化钙。

4.(8分,每空l分)(1)小灯泡断路(或灯丝断了)

(2)①1.14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7.3 ③1.5

(3)①如右图所示②4.7 12

5.(10分,每空2分)(1)取固体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2)不正确,因为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

生成了碱。(3)不正确,氧化铁有可能存在。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又与铁反应变成了氯化亚铁,

所以看不到黄色溶液。(4)把固体放入水中,若产生大量热说明有Ca0。

1.(6分))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的桦尺蛾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做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

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收回数释放数收回数

工业污染区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 185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___。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幼虫、___▲_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

(4)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 __,这是▲的结果。

2.(8分)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

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

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

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

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小强认为是该气体是▲,他的分析原因是

▲,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检验证明了他的猜想.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应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3)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4)小强发现:CaO2与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度明显变慢,请猜想可能的原因▲.

3.(8分)日前,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

效杀菌消毒剂ClO2.①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③易溶于水,④见光易分解,⑤易与碱反应,⑥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物理性质▲

(填序号);

(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采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

反应制取Cl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我国最近研究成

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3=2ClO2+2NaCl,此法与

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用潮湿的KClO3与草酸在60℃时反应制取ClO2获得成功.在装置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分析回答:

①为了收集到液态ClO2,对装置B应采取的措施是▲.

②为较好地防止ClO2泄漏,C的烧杯中应盛放的液体是▲.

4.(10分)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已部分连接,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灯泡两端。

(2)正确接入电压表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 5 ) 通过观察图丙可知该灯泡电阻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5.(8分)为了测定硫酸铵和氯化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质

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时,甲同学使用硝酸银溶液作试剂A,乙同学选用氯化钡溶液作试剂A。其中所选择的试剂A不合理的是▲同学。

(2)以下都是指正确使用试剂A时进行的实验:①简述判断沉淀B是否洗净的方法▲。②若过滤所得沉淀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结果将▲(填“偏高”、“偏低”、“不变”)。③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 g,沉淀质量为mg则氯化铵的质量分数=___▲_____。(N:14,H:1,O:16,Ba:137,S:32)

1.(8分)29、1)性状(2)受精卵;蛹(3)适应性(4)浅色桦尺蛾增多(深色桦尺蛾减少);自然选择

2.(1)O2(2)氧化钙还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2分)(3)化学方程式:2CaO2+2H2O═2Ca(OH)2+O2↑.(2分)(4)此放热反应.(5)生成Ca(OH)2微溶,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2分)

覆盖在CaO

3.(8分)(1)①②③(2)反应后没有Cl2生成,便于

分离,不污染环境(3)用冰冷却氢氧化钠溶液(或碱

溶液)

4.(10分)(1)作右图上。

(2)灯丝断路或灯座处接触不良

(3)P向B(选填“A”或“B”)端移动。

(4)0.75 W。

( 5 )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5.(8分) (1)甲同学

(2)①取最后的洗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②偏低(填“偏高”、“偏低”、“不变”)

3\ (W-132m/233) / W ×100%;

1.(6分)为探究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影响因素,小李同学做了相关实验:

A.对燕麦胚芽鞘作如图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上述处理后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⑥中会弯向光源生长的有,其原因是。

⑵如把④放在匀速转动的转盘上,同时给予右侧光照,它会如何生长?

2.

(8分)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用A 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⑵B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⑶C 、D 、E 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C 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D 实验是水电解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E 实验是通过燃烧甲烷,检验甲烷成分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分析,你认为E 实验与 (选填“C ”或“D ”)实验的方法相同。

⑷如何用F 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3.(8分)小华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在一些池塘塘底会冒一些气泡,于是他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塑料瓶气体(图A ),为了弄清它的成分,小华进行了有关实验。

⑴为取用瓶中的气体,他需要在A 装置上接一个注水装置,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图中的B 、C 、D 都可做注水装置,他应选用 装置。

⑵小华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 →H →I ,在I 处点火发现能燃烧。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⑶如果小华想探究A 中的气体燃烧后有无CO 2生成,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应为:带有注水装置的A → →I ,I 装置的烧杯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若I 杯壁处出现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有CO 2生成。

⑷小华通过查阅资料获悉,这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有CH 4,还含有CO 2、N 2和CO 等。他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 →E →H →I (燃烧后生成的气体)→G →E ,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均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气体的组成,结论是 。

4.(10分)一个额定电压是3.8V 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20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 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 ”和“50Ω 0.5A ”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⑴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他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⑵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同组的小刚说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A B C D E F G H

I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中考物理实验综合探究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实验综合探究题答题技巧 实验综合探究,实验题虽然整体难度要比力学综合计算和电学综合计算都要小,但是往往我们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实验题学生丢的分并不比计算题要少。为什么? 因为计算我们说只要学生细心,物理功底过关,基本物理方程列出来的话,两者加以完美的结合,物理和物理都能跟上,那么这道题它往往能得出来。或者是哪怕中间某一步,它计算出了错误,实际上这道题它是可以得很多分的。但实验它更强调的是细节,或者说实验里面它更强调的是规范,尤其是步骤实验里面,正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规定性的因素这一块,因此很多学生,如果说平时学的不够扎实,或者是自己的性格所限,很多学生是非常扎实认真。 但是有些人,可能基础也比较好,但是比较毛躁。这时候他在实验题里面往往比较容易丢分。好,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图象表格规律探究,规律探究题,几乎是每年中考实验必定会考到的。那么关于探究性实验,在这里一定有它的答题规那么。如果说我们知道这道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你却不按照它的要求来加以答题的话,这道题的分数你也是得不到的。比如说在实验里面,这道填空题一般是2分,前一半一分,后一半一分。哪个前一半,前一半往往是你需要指出这个表格或者图象里面,说给你的控制变量所在,你必须要提出来,如果说要写漏了或者写错了,那会扣分。 现在2018年以后开始规定,说图表信息归纳题的话,必须以函数表达式的形式写出,也就是不能够直接以正反比的形式出现。更不能简单的说某个物理量与另外一个物理量成什么比,正比或者反比,这些都成为答题规范,如果这些我们平时在复习的时候加以注意的时候,相信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个更加好的分数。

2013年春六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一二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镜。 2、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3、我们可将物质的变化分为和。 4、化学变化的特征是。钢铁生锈属于变化,将一根铁丝弯曲,发生的是变化。 5、将碘酒滴入米饭中,有色物质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米饭中有。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物质是,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8、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9、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10、请写出铁锈的三个特点:、、 。 1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于构成的。 12、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如、、、 等现象。 13、放大倍数越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14、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二、选择题(34分每空1分) 1、()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B、牛顿C、培根】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 C.面积】 3、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 B.雪花 C.玻璃】 4、下列仪器中, ()适合观察细菌和病毒。()适合观察字画。()适合观察遥远星空。 【A.显微镜 B.放大镜 C.光学望远镜 D.射电望远镜】 5、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b.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c.准备两放大镜 d.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A.cabd B. abcd C. cdab】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再燃烧。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火焰,火焰()。 【A.会立即熄灭B、不会熄灭C、半分钟后熄灭】 8、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A.白色B、蓝色C、无色】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A、只是空气;B、只是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10、若要使位于玻片左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就是()。 【A.右下角B、左下角C、左上角】 11、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目镜B、物镜C、通光孔】 12、集邮爱好者为了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他应该准备一个()。

(完整版)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图形找规律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图形找规律 1.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写下表: ⑵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 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 人。 ⑵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 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 张呢? ⑵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 人。 ⑶在⑵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 人。 4.如图,把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分等分成两个面积为2 1 的矩形,接着把面积为2 1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41的正方形,再把面积为41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8 1的矩形,如此进行下去,试利用图形提示的规律计算: =+++++++256 11281641321161814121 5.把棱长为a 的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形状,从上向下数,第一层1个,第二层3个……按这种规律摆放,第五层的正方体的个数是 例8.观察下列图形并填表。 个数 1 2 3 4 5 6 7… n 32 1 2 1 41 81 161 1 1 2

6.用黑白两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所示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 7.下列每个图形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2(≥n n 个棋子,每个图案棋子总数为S ,按下图的排列规律推断,S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 来表示。 …… 8.观察与分析下面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空。 ①5,9,13,17, , 。 ②4,5,7,11,19, , 。 ③10,20,21,42,43, , ,174,175。 ④4,9,19,34,54, , ,144。 ⑤45,1,43,3,41,5, , ,37,9。 ⑥6,1,8,3,10,5,12,7, , 。 ⑦0,1,1,2,3,5, , 。 ⑧180,155,131,108, , 。 ⑨5,15,45,135, , 。 ⑩60,63,68,75, , 。 9.(2010年山东省青岛市)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摆第1个图案需要7枚棋子,摆第2个图案需要 19枚棋子,摆第3个图案需要37枚棋子,按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则摆第6个图案需要 枚棋子,摆第n 个图案需要 枚棋子. 【关键词】规律 第三个 第一个 第二个 4 2 ==s n 8 3 ==s n 12 4 ==s n 16 5 ==s n … 第13题图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 三 化 学 实 验 与 探 究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 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1)如图,取一根约10cm 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 、B 、C 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 、 等物质相 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2013—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1一4)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科学综合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28分) 1.当把白糖加热到变焦的时候,白糖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 2.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请你举例三例食盐、白糖、味精。 3.将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能做成简易的显微镜。 4.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5.推行“无车日”可以减小大气的污染。 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30 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 亿个河外星系。 8、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 9阳光、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10、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等三个作用.凸透镜能把火柴点燃是利用了凸透 镜的聚光作用;凸远镜能使我们看清微小的物体,是利用了它的放大作 用。 11、传统的发电站是烧煤后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的,所以称为火力发电站,而利用核能发电的发电站称为核电站。 12、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还有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天体,彗星,流星,像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 13目前已知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4、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北斗七星。 15、上弦月是右边亮,下弦月是左边亮,这就表明月球是不停地运动。 16、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即1光年等于94608 千米。 17、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是阿姆斯特朗,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随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发射成功两位航天员是费俊龙和,其中聂海胜是湖北籍人。 18、显微镜的发明使人能够观察到微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细节。 19、对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用了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 二、判断题:(20分) 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需要移动的是放大镜。(ⅹ) 2、铁钉放在潮湿的地方很容易生锈。(√) 3、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4、在淀粉中滴上碘酒,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ⅹ)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灭火。(√) 6、发生月食和日食的时候,三球的位置都是相同的。(ⅹ) 7、在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相同的。(ⅹ) 8、铁片和铁锈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体。(√) 9、目前,我们已经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ⅹ) 10、废电池随便丢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11、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总是自东向西移动的。(ⅹ) 12、垃圾被填埋了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ⅹ) 14、月球是一个发光的球体。 ( ⅹ ) 15、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 √ ) 16、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 √ ) 17、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 ⅹ ) 18、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 √ ) 19、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形式, ( ⅹ ) 20、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 ⅹ ) 21、行星距太阳越远,运行周期越短。(ⅹ) 22、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23、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它看起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24、天然气比煤气好,而且是可再生的。(ⅹ) 25、美国已经成功登月,中国也即将实现。(√) 26、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是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人。(√) 27、太阳系中的行星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8、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图形及其所占的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29、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30、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ⅹ) 三、选择题:(16分) 1、目前,全世界对固体垃圾采取的最积极,最科学的方法有( B ) A减少丢弃 B重新使用 C回收利用 D以上三种: 2、自己能发光的星叫 ( C ) ,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 A ) ,围绕行星运行的星是 ( B ) 。 A行星 B 卫星 C 恒星 3.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B )。A、1/10 B、1/6 C、1/2 4.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C )。 A、老花眼镜 B、一滴水珠 C、平玻璃片

第一讲规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的解法指导 一、数式规律探究 1.一般地,常用字母n 表示正整数,从1开始。 2.在数据中,分清奇偶,记住常用表达式。 正整数…n-1,n,n+1… 奇数…2n-3,2n-1,2n+1,2n+3… 偶数…2n-2,2n,2n+2… 3.熟记常见的规律 ① 1、4、9、16...... n 2 ② 1、3、6、10…… (1)2 n n + ③ 1、3、7、15……2n -1 ④ 1+2+3+4+…n=(1)2 n n + ⑤ 1+3+5+…+(2n-1)= n 2 ⑥ 2+4+6+…+2n=n(n+1) ⑦ 12 +22 +32 ….+n 2 = 16n(n+1)(2n+1) ⑧ 13+23+33….+n 3=14 n 2 (n+1) 裂项:1 13?+135?+157 ?…+1(21)(21)n n -+= 。 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 1、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字:1,3,5,7,9,11,13,15,…其中第13个数字是_______,第n 个数字是______ (n 为正整数) 2、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字:2,5,8,11,14,17,20,23,…其中第12个数字是_______,第n 个数字是_______(n 为正整数) 3、给定一列按规律排列的数:1111 1,,,,3579 它的第10个数是______,第n 个数字是_______(n 为 正整数) 4、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 、2 2a -、3 3a 、4 4a -,… 其中第5个式子是_______,第n 个式子是_______(n 为正整数),)第2007个式子是_______ 5、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2b a -,52b a ,83b a -,11 4b a ,…(0ab ≠),其中第7个式子是_______,第n 个式子是_______

最新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讲课教案

1、电磁感应【Q】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旋转的铝盘会对磁铁产生牵引力,发过来磁铁也会对铝盘有一个反作用力(磁阻尼力),这个阻尼力会影响实验精度吗?【A】并不会影响实验精度,且铝盘会以一个恒定的频率在转动!原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因此,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Q】大家是否发现在我们这个实验中,铝盘上面挖了六个小孔,你们认为这些小孔会对牵引力产生影响吗?【A】小孔会对牵引力产生影响,牵引力相比没孔的铝盘会变小;每一根铝丝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铝盘就相当于多个电源的并联,但是由于小孔的存在,产生的电流可能不稳定,牵引力会有小幅波动,但是小孔并不是改变磁通量的“罪魁祸首【Q】测量磁悬浮力或牵引力时,永磁体的位置对结果有什么影响?比如正对着铝盘圆心与偏离角度的区别;还有永磁体靠近铝盘中心时所受的力与磁体位于铝盘边缘时相比,大小

如何?【A】做了几次试验,发现当磁铁在盘内较大距离时力不大,到盘边时较大,远离盘后减小。可推知力与磁铁到盘中心的距离是一个单峰的函数,有水平渐近线。【Q】大家想一下,如果那个轴承完全无摩擦,那么它的转速会无限增大吗?【A】【Q】如何改进??【A】此实验的磁悬浮力和磁牵引力装置应增加一个角度指针,因为我们在做距离和力的大小的关系试验中,每次都要将测力器杆取出,然后重新固定,这当中是不是会因为角度的不同产生较大的误差呢?所以可以增加一个角度小指针,来校正测力杆放置的方向,减免误差我们是准备加一个升降装置的,最好带刻度的。 1.测量磁悬浮传动系统的轴承转速时,测得的转速不是很稳定,而转速的测定时以一定时间内通过轴承的光束的个数为依据的。所以我建议增加轴承上计数孔的个数,这样测得的数目会增多,可以减小不稳定因素的干扰,所得读数会相对集中一些。 2.我做实验时的传感器支架稳定性不好,每次垫一个垫片测磁牵引力和磁悬浮力时,旋转的铝盘很容易擦到永磁铁。不仅如此,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六年级科学上

2013年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化,最后在母体内形成 。 5. 当男女同学的身体在外形上出现了 时,就标志着男女同学进入了青春期。 6.右图所示的是证明气体热张冷缩的装置。请仔细观察后回答:双手紧捂试管壁片刻,小水珠会向 移动,其原理是试管里的空气 ,空气的 之间的间隙增大,空气的 增大。 7.密封在容器内的气体的 会不停的撞击容器的内壁,产生 ,如果再充入更多的气体,容器内的气体粒子增多,所产生的 也随之增大。 8 .一个500mL 的烧杯中盛有300毫升酒精,酒精的质量是240克。这些酒精的密度是 。如果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去一半,剩余酒精的密度是 。 (必须写出密度的单位)。 二. 选择题:(本大题20分 每题2分) 1.《科学》带领同学走进科学世界,下列的做法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发现和发明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 2.实验室中,用来移取少量液体的工具是………………………………………( ) A B C D 3.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4.伟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 B 、高温干燥 C 、空气新鲜 D 、阴暗潮湿 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哪一台?( ) A 、 5×8 B 、10×40 C 、15×10 D 、20×15 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能生长发育 B 、能繁殖后代 C 、需要食物 D 、能自由移动 7.以下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是…………………………………( ) A 、握手 B 、输血 C 、打喷嚏 D 、共同进餐 8.以下不能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或现象是………………………… ( ) A 、用吸管吸纸盒中的饮料,纸盒会变瘪。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向气球吹气,气球被吹爆了 D 、塑料吸盘紧紧“吸”在瓷砖上 ) C 、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膨胀变形 D 、方便车辆通行 ) 、液体的体积不变 C 、液体的体积减小 D 、液体的形状不变 我们称的人数 是 个。 (3)班级中人数最多的一组身 高在 至 CM 之间。(4)班级共有学生 个。 四、解释和分析题:(20分)

7初一上数学培优第七讲 探索规律题的解题技巧

第七讲 探索规律题的解题技巧 (1) 初中数学规律主要有数式规律、图形规律、自定义运算规律、剪纸问题和对称旋转规律等。 一、数式规律: 指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图形的个数等,然后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解决此类问题注意以下两点:1.一般地,常用字母n 代表正整数,从1开始找出数字和序列数间的规律;2.在数据中,分清奇偶,熟记常用的规律。 ①正整数规律:用数字表示1,2,3,……;用字母表示为n. 练习:(1)-1,-2,-3,……, (2) 0,1,2,3,……, (3)3,4,5,6,……, (4)-1,2,-3,4,……, ②偶数规律:2,4,6,……;用字母表示为2n. ③奇数规律:1,3,5,……;用字母表示为2n-1. 1.成倍数关系或成倍数有相同余数 ④3的倍数:3,6,9,……;用字母表示为3n. 均适用。 ⑤4的倍数:4,8,12,……;用字母表示为4n. 2.要注意负号的表示方法。 练习:(1) 3,5,7,9,……, (2)4,7,10,13,……, (3) -1,4,9,14,……, (4)5,3,1,-1,……, (5) -1,3,-5,7,……, 总结:像以上间隔相等的数列可用倍数规律。 ⑥平方规律:用数学表示1,4,9,16,……;用字母表示为n 2. ⑦立方规律:用数学表示1,8,27,64,……;用字母表示为n 3. 练习:(1) 2,5,10,17,……, (2)0,3,8,15,……, (3)3,6,11,18,……, (4)0,7,26,63,……, 总结:诸如间隔为 的数列可用平方规律。 ⑧ 其他规律:2的乘方——1,2,4,8,……,2n-1 三角形数——1,3,6,10,……, 前两项和等于第三项(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 倍数减(加)前项:1,3,8,21,55,144,…… (1)2 n n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 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1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 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二]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 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2?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 的平均值。 [实验三]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1?什么是统计直方图?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如果测量次数愈多,区间愈分愈小,则统计直方图将逐渐接近一条光滑的曲线,当n趋向于 无穷大时的分布称为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 2. 如果所测得的一组数据,其离散程度比表中数据大,也就是即S(x)比较大,则所得到的周期平均值是否也会差异很大? 答:(不会有很大差距,根据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的特点规律,我们知道当测量次数比较大时,对测量数据取和求平均,正负误差几乎相互抵消,各误差的代数和趋于零。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 生物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等。其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也比较高。许多同学觉得解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时只是心里明白,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实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取得好成绩。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 一、仔细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和要求 1.确定实验目的,找出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试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实验目的。 2.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要弄清实验类型,即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4.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5.确定实验器材,对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主要分析“有什么用”“怎么用”,一般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试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 1.分组标号:包括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如果有浓度梯度,

至少要分三组,如果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 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可以针对实验器具,也可以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照组(无单一变量)。 常用语言: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本步骤强调对照原则、各对照组条件处理的等量原则,通过“适量” 和“等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可用具体的量,如“在A 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 3.培养或观察: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常用语言:将两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或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 本步骤强调各组外界处理的等量原则,两套装置必须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有可比性。培养的时间可根据具体的实验确定,也可以用“一段时间”描述。 特别提醒:a.最佳的书写步骤是1→2→3;b.用规范性语言准确地描

2013年六年级科学模拟试题

2013年六年级科学模拟试题(一) 一、知识再现(10分) 1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的物体以及物体的()。 2 .血液中的红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和产生的()。 3.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它们遇到()会变成蓝色。 4.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5 .()选择和()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6. ()、()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 7. 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8 .把薄板形材料折成“V” “L” “T”或“工”字等形状,这样增加了材料的()也大大增加了材料的()能力。 二、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分) 1 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2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越省力。() 3 电磁铁能够永久的保持磁性。() 4 月球是一个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三、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 .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A 150万B30万C150万 2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磁学B细胞学说C显微镜 3 .光年是用来测量()的单位。 A 距离 B 时间C速度 4 .下列机械中,使用费力的是() A钳子 B 剪刀C镊子 四、你问我答(4分) 1. 垃圾填埋方法可能对我们周围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 使用受到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至少写三点) 五、实验操作(4分) 轮轴的作用 1 .所需材料: 2 .制作过程: 3 .结论:

2013年六年级科学模拟试题(二) 一、知识再现(8分) 1 .斧头既利用()省力原理又利用了()省力原理。 2 .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还可以把动物分成()和()动物。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 4.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 5. 小电动机有()、()和()三部分。 6. 钢索桥主要由()、()和桥面组成。 7.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星。 二、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分) 1. 锥子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工具。() 2. 拱形的拱足越高,拱受到压力时越不容易发生形变。() 3. 宇宙只有一个恒星集团。() 4. 把易拉罐压扁,发生了化学变化。( ) 三、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 被称为“地球盔甲”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2.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中,唯一要改变的条件是()中的一个。 A.坡高或坡长 B.拉力的方向或角度 C.物体重量或接地面 3. 把下面的材料接在同一个电路中,()产生的磁性大。 A线圈B弯导线C直导线 4. 鱼和鸽子的体形呈纺缍形是为了()。 A美观B减少阻力C便于隐藏 四、你问我答(4分) 1 .为什么不同地方青蛙的颜色不同呢?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光学实验思考题集 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⒈远方物体经透镜成像的像距为什么可视为焦距 答:根据高斯公式v f u f '+=1,有其空气中的表达式为'111f v u =+-,对于远方的物体有u =-,代入上式得f′=v ,即像距为焦距。 ⒉如何把几个光学元件调至等高共轴粗调和细调应怎样进行 答:对于几个放在光具座上的光学元件,一般先粗调后细调将它们调至共轴等高。 ⑴ 粗调 将光学元件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元件是否共轴等高。可分别调整: 1) 等高。升降各光学元件支架,使各光学元件中心在同一高度。 2) ; 3) 共轴。调整各光学元件支架底座的位移调节螺丝,使支架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 上,再调各光学元件表面与光具座轴线垂直。 ⑵细调(根据光学规律调整) 利用二次成像法调节。使屏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且二者的位置固定。移动透镜,使屏上先后出现清晰的大、小像,调节透镜或物,使透镜在屏上成的大、小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其中心重合。 ⒊能用什么方法辨别出透镜的正负 答:方法一:手持透镜观察一近处物体,放大者为凸透镜,缩小者为凹透镜。方法 二:将透镜放入光具座上,对箭物能成像于屏上者为凸透镜,不能成像于屏上 者为凹透镜。 ⒋测凹透镜焦距的实验成像条件是什么两种测量方法的要领是什么 答: 一是要光线近轴,这可通过在透镜前加一光阑档去边缘光线和调节共轴等高来实现;二是由于凹透镜为虚焦点,要测其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作为辅助透镜来实现。 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先放凸透镜于光路中,移动辅助凸透 镜与光屏,使箭物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不应太小)后固定凸透镜,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于光路中,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O 2),并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此时O 2P =u ,O 2P′=v 。 用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取凸透镜与箭物间距略小于两倍凸 透镜的焦距后固定凸透镜(O 1),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O 1P 之间,移动凹透镜,看到箭物平面上成清晰倒立实像时,记下凹透镜的坐标位置(O 2),则有f 2 =O 2P 。 ⒌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二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有何优点 @ 答:二次成像的条件是箭物与屏的距离D 必须大于4倍凸透镜的焦距。用这种方 法测量焦距,避免了测量物距、像距时估计光心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在理 论上比较准确。 6.如何用自准成像法调平行光其要领是什么 答:固定箭物和平面镜,移动箭物与平面镜之间的凸透镜,使其成清晰倒立实像于

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题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但纵观近几年来学生在中考中的答题情况,在实验探究题面前,学生往往显得无从下手,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一套解答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基础 化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1.掌握重要物质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 (4)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5)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含Cu2+)。 2.了解常见气体、离子的检验 (1)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4)CO2-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5)Cl-: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6)SO-2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3.牢记物质的重要性质 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俗称纯碱;是碳酸盐,遇酸溶液会放出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不变浑浊等。他们都是解答实验探究题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重视过程 1.读题需认真,找出探究内容 实验探究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学生往往耐心不够,读题不仔细,出现“读一题,做一题”“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了”等现象,严重影响答题质量。因此,学生答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找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审题应仔细,提取有用信息 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例,某包装盒里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发现块状固体变成了粉末。 (1)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2)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他作了如下探究: 步骤: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现象: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结论:。 (3)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的粉末里含有的物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