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2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

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

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

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

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

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

(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

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

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

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

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

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

有了文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春秋战国是一个“”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含雾集,竞

相争霸。

21、公元前722年,在犬戎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的

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22、玄学的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兴盛的土壤。

23、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也是的极盛时期。

24、唐代的散文也有丰硕成果,其领袖人物是。

25、由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格局的变迁,中国文化也出现了的文化态势。

26、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这一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

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

27、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

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28、明清统治者一方面推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则不断消灭

;巩固专制。

29、汉语的构词方法灵活多样,语词具有很强的派生力,因而汉语以词的著

称。

30、在上古初期,人们采用的是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主要有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用以和思想交流。

31、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发展史又是图画文字的特征逐渐退

化的历史。

32、西方人的理性不是中国的“”,而是“超验理性”。

33、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提出了许多新颖深刻的见解。

34、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年之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汉字作为一

种载体,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历史文化。

35、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是梁萧统编的《》,又称《昭明文选》。该书收录先秦至梁各体诗文130余家分38类30卷。

36、唐代许散宗等编《》1000卷,该书分类篡辑先秦至唐初的各体诗文,是《文选》以后最古的诗文总集。

37、《》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至迟在孔子出生以前就已基本编定了。

38、中国古代另一部著名的诗歌总集是《》。

39、散文是早在秦时代就与诗歌并称发达的文体,先秦散文按内容与章法分为历史散文与

两大类别。

40、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

不歌而诵。

41、盛唐诗坛最杰出的代表首推。

42、宋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虽然异彩纷呈,但是相对于诗而言却有其的

传统。

43、广义的“”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但元杂剧也可单独称为“元曲”是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元代文学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先后问世。44、清代乾隆年间,吴敬梓的《

45、文学从来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任何民族文学的基本品格都无一例外地为该

传统所规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文化系统中的四个主要子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描写的三种文化模式分别命、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___________________47 _________________型。名为日神型、_________ 型和、、 _________________:三大人种指___________________、48世界。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概念:“文化”1、、经书2 、民间音乐3 、宗教音乐4 、丛书5 、天工开物6 、7“仁”、“道”8 9、公共道德10、编年体 11、文化类型、文化整合12、文化变迁13 、文化类型1415、文化学

16.文化现象

17.《神灭论》

18.本草之学

19.中体西用论

三、简答题:

1、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2、简答史学著作。

3、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4、中国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必须将其放在哪三维空间里加以研究?

6、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功能7.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8、陵墓建筑9、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古文经学有什么特点?10、文化整合有哪几种途径?11 、根据利基的观点,人类进化经历了哪四个主要阶段?12 、语言发展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有何作用?1314.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15.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16.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四、论述题:

1、试述传统的道德规范?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3、中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试论?

4、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5、中国的文学艺术在西方有什么影响?

6、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7.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民族

2、血缘关系

3、独具特色

4、重要

5、56

6、自然地理

7、创造财富

8、农业

9、变化发展10、思想1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道是普遍法则,道是混成之物,客观唯心主义意义,唯物主义倾向,矛盾,分化12、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淡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13、原始思维,古代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14、血缘关系15、中国、土耳其16、英国17、中国传统18、“上古”19、“人类化”20、“礼崩乐坏”21、伊洛盆地22、佛教23、绘画24、韩愈、柳宗元25、多极化26、“士人化”27、轮番撞出28、异党29、无限丰富30、帮助记忆31、象形象意32、“经验理性”33、“名家”34、5000 35、《文选》36、《文官词林》37、《诗经》38、《楚辞》39、诸子散文40、铺陈写物41、李白42、独特43、“元曲”44、《儒林外史》45、民族的文化

46、(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信息文化)

(文化模式、酒神型、偏执狂型)、4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8、(蒙古人种、赤道人种、欧罗巴人种)

二、名词解释

1、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在汉语中“文化”是有两个词素组成的,然而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

2、答:所谓的经书,通常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3、答:民间音乐指的是由普通庶民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4、宗教音乐指的是由宗教信徒演奏或是为宗教信仰目的而演奏的音乐,具有仪式性、教义性和神秘性的特点。

5、丛书: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对古籍保存起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古籍的保存。

6、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昱著,讲述民间的工艺技术的书。

7、“仁”这个概念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孔子则赋予“仁”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的“仁”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

8、答:“道”谛是讲实现佛教最高理想境界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即“八正道”。八正道即佛教徒修持的八种方法。

9、答:公共道德又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10、答: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史迹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史体。

11、文化类型:是一个用来作为文化分类的术语,它指的是各种文化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整合为整体所显示的外在特征。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文化类型”条:“在文化分类中,一种以经过选择并互相起作用的各特征或各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结构。”

12、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指一种文化的内部从最简单的文化特质到极复杂的各个文化层面按一定秩序相互结合并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过程。

13、文化变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特质、文化因素上量的渐变以及进而导致的文化结构、文

化模式的变化。

14、文化类型:是一个用来作为文化分类的术语,它指的是各种文化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整合为整体所显示的外在特征。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文化类型”条:“在文化分类中,一种以经过选择并互相起作用的各特征或各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结构。”

15、文化学:是一门以人类文化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她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但并不包揽各个领域的专门研究,而是着重考察体现在人类文化各个层面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及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从这种综合考察中,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展现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

16.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17.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范缜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18.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9.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

三、简答:

1、答: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架则在我国大陆东南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落差显著的“三级阶梯”的复杂地形,高原、平原大山、大川构成许多独立的地理单元,使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吸纳性和开放性。

2、答:我国的史学著作卷帙浩繁。南朝梁阮孝绪《七录》中的纪传录就已将史籍分为几部,即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共计1017种2260帙14881卷,可见当时的史书数量已相当可观。

3、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而不曾中断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罕有之奇观,因此素有“一代有一代之胜”之称,也就是说中国文学的各种文体、形式在不同朝代分别出现过繁荣鼎盛时期,达到过巅峰状态,其艺术成就很难被后人所超越,从而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并成为后代读者永久性的审美对象。

4、答:由于中华民族先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具有特别鲜明的审美观意味,所以当他们创造自己的灿烂文化时,文学就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5、答: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

6、答: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忧患意识、献身精神、抗争精神、春意情怀,民族凝聚力,审美教育。

7、第一、强烈的忧患意识

第二、高尚的献身精神

第三、不屈的抗争态度

第四、浓厚的眷恋情怀

8、答:陵墓建筑是帝王和王公贵族们寿终正寝的地方,也是人们显示其尊贵和威严神圣的标志。我国的陵墓建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9、答: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引起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重视,对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绘画艺术独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的画卷,旷古的风格,高雅的气质创造出无数的艺术珍品,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答:特点是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不讲“非常疑义可怪之论”及“阴阳灾异”。

11、文化整合有哪几种途径?

对创新文化成分的选择。对外来文化成分的修正。

对自身文化中某些不适用成分的扬弃与改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根据利基的观点,人类进化经历了哪四个主要阶段?

利基四阶段论——“第一个阶段是人的系统(人科)本身的起源,就是在大约700万年以前,类似猿的动物转变成为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第二个阶段是这种两足行走的物种的繁衍,生物学家称这种过程为适应幅射。在距今700万年到200万年前之间,两足的猿演化成许多不同的物种,每一个种适应于稍稍不同的生态环境。在这些繁衍的人的物种之中,在距今300-200万年之间,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脑子的扩大标志着第三个阶段,是人属出现的信号,人类的这一支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Homo sapiens)。第四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是像我们这样的人的进化,具有语言、意识、艺术想象力和自然界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技术革新。”

13、语言发展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有何作用?

语言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口语的进化显然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一个转折点。动物生活在有形的物理世界中,人类除了物理世界之外,还用语言建立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与自然物理世界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文化世界。只有语言能够冲破锁住一切其他生物的直接经验的牢笼,把我们解放出来,获得了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

语言就随着人类的智力增加、工具使用及社会化沟通的需要,不断进化,互相促进。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很可能出现过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它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建构、传递与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4.(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15.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16.(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

(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

(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

四、论述题

1、答:传统的的道德规范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形态的,是指伦理学家概括出来或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道德规范;另一种是习俗形态的,是指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表述出来,但习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

2、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第一: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的局部和整体观;第二:直接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注重解决实践问题;第三:胸怀博大,对外开放,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3、答案要点: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审美境界,推崇天地合一的审美情趣,讲究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手法(举例分析)

4、答:在毛泽东思想中已经得到了明确揭示。但是,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作为普遍原理只有与各国的实际和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形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来体现。

5、答: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认为中国戏剧具有劝善的价值,完全可以与希腊戏剧诗相媲美。《赵氏孤儿》等中国文学作品,曾使一些欧洲人士从中受到启迪。近代德国的大文豪歌德就多次谈到《赵氏孤儿》对他的启示,并在《赵氏孤儿》等中国故事的影响下创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了未完成的悲剧《爱尔培诺尔》。

6、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第一,以民为本。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在民、食、丧、祭这些世间大事中,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提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的座右铭。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不仅儒家主张民为邦本,道、墨、法诸家也都具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第二,重人伦轻鬼神。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论语》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载,孔子以后,孟子、荀子以至宋儒都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汉代仲长统则更明确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发展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呈现出重现世、重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远鬼神的整体趋向。第三,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这种人本主义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每一个人自他诞生便进入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它更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太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和独立,也不太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不在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和个人精神的愉悦,而是从个人与对象(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一方面,个人必须担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人又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注重个人修养。

7.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

【9A文】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 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 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 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 A.查B.验C.测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C】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 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 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 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 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 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D】 A.王维B.柳宗元C.杜牧D.白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 A.仁B.义C.礼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C】 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D.六大语系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2019年上半年《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第一讲:导论 文化概念的多重含义往往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一般来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穆勒米埃尔认为:“文化包括知识、能力、习惯、生活以及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种种进步与成绩。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入世以来所有的努力与结果。”(注:转引自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4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维斯拉认为:“历史以及社会科学,把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注:转引自[日]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5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也持这种观点:“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人。”(注:[美]拉尔夫·林顿:《个性的文化背景》,见[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2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我国文化学家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中国文化要义》)著名学者钱穆亦主张:“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文化与生活》)《大英百科全书》则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这两种定义虽哲学基点不同,但都主张一种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体的大文化观。 文化概念的第二个层次主张文化应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而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前述英国文化学家泰勒的文化定义就倾向于文化的精神方面的界说。我国学者多注意到了文化含义的广狭之分,认为广义的文化应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心理等所有范围,狭义的文化则应指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成果。 第三个层次的文化概念大大缩小了文化的范围,它沿袭了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一部分生活方式”,是“弹钢琴谈论勃朗宁的诗”那一类内容。如我国大众所熟知的对我国文化部门所管辖的文化的理解。 可见,文化的概念是多层次的。广义的大文化观与“文明”概念相接近,涵盖了文化的所有内容。而一般学界所公认的文化观则在赞同多层次文化观的基础上,主要指人类的精神形态、观念形态方面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本质呢?我们认为,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学科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便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是特殊的现实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总体。无论是作为对象还是作为主体,人都既是文化的结果,又是文化的起点。文化造就了人,人又创造了文化。没有人,文化既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没有文化,人也不成其为人。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文化化。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无机身体”,另一部分则是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自然的人化一方面包括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另一方面也包括人自身的躯体和全部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观念)的两种需要的过程。 从外显的文明现实来看,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曾说过,蜜蜂建造蜂房,使得所有建筑师都为之惊叹不已。但他又深刻地指出: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在(答题答案:A) A、西汉成帝河平元年 B、公元66年 C、周昭王十九年 D、公元前134 年 2、自春秋到太平天国,中国一共出现了(答题答案:B) A、108种历法 B、102种历法 C、78种历法 D、172种历法 3、中国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答题答案:A) A、浑仪 B、简仪 C、水运仪象台 D、地动仪 4、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 A、明代李时珍 B、东汉张仲景 C、东汉名医华佗 D、孙思邈 5、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述(答题答案:D)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新修本草》 D、《神农本草经》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祖冲之 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答题答案:D) A、研究天体运行 B、研究太阳 C、预测天气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8、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答题答案:B) A、关汉卿 B、纪君祥 C、马致远 D、郑光祖 9、金瓶梅》是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答题答案:D) A、讽刺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历史演义小说 D、世情小说 10、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是(答题答案:C) A、秦汉 B、中唐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 11、《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答题答案:D)

A、枚乘 B、扬雄 C、班固 D、司马相如 12、中国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答题答案:C) A、《诗经》 B、唐代五、七言诗 C、魏晋小说 D、《尚书》 13、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的是(答题答案:B) A、话本小说 B、长篇章回小说 C、唐代传奇小说 D、志怪小说 14、《牡丹亭》的作者是(答题答案:C) A、元朝的王实甫 B、明朝的汤显祖 C、清朝的孔尚任 D、元朝的关汉卿 15、中国文化可以称做(答题答案:B) A、智性文化 B、德性文化 C、德主智辅文化 D、非理性文化 16、中国古代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是(答题答案:D) A、春秋战国 B、商代 C、汉代 D、西周 17、中国的君主集权政体,马克思称之为(答题答案:A) A、东方专制主义 B、君主专制主义 C、明君主义 D、极端专制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特点是(答题答案:ACD) A、连续性 B、先进性 C、完备性 D、准确性 2、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扼制主要表现在(答题答案:ABD) A、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 B、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 C、知识分子普遍以从事 科学技术工作为耻D、封建统治者对非官方的科学技术有恐惧心理,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的两位巨星是(答题答案:BD) A、秦九韶 B、祖冲之 C、朱世杰 D、刘徽 4、中医学四大经典是(答题答案:ABDE)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E、《神农本草经》 5、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誉满天下的名纸有(答题答案:ACDE)

南财线上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 A、.历史文化 B、小文化 C、民族文化 D、制度文化 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人伦社会规律 C、人体花纹 D、人的文化水平 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人文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 A、鲜卑族 B、塔塔尔族 C、匈奴 D、满族 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 A、康熙十四年 B、雍正五年 C、乾隆二十四年 D、道光六年 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 A、亚热带气候 B、高原气候 C、海洋气候 D、温带气候 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 A、路 B、布使政司 C、方镇(又称道) D、行中书省 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十三陵 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 A、商代 B、西周 C、东周以降 D、战国时代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关系。 学说①天人合一②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说 天和人虽然不同,但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 ⑴天人同体说 天地人物都是气分化而来的,气将天地万物连成一体,因此天和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⑵天人同类说 天和人属于同一个种类,“人符天数”,因此相互感应,相互符合 ⑶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把天神化,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上天对人们的谴责、警告或者嘉奖。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作为其封建神学体系的基础。(有利鼓励人君实行仁政) 天人相分说 天道和人道没有必然的联系。 春秋时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同时强调“畏天命” 荀子——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 柳宗元、刘禹锡——“人不晓天所为,天安能知人之行” 天人之辩的哲学价值——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代各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说——认为天地人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引导人们从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联系缺点:与神学、迷信思想想混杂,把天神化,认为天人感应 天人相分说——强调天和人的区别,主旨在于否定天人关系中的神学迷信思想,与此同时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人在天地之间的积极作用,消除妄自菲薄的情绪,对人类自信自强既有较大的鼓舞作用。 动静之辩 动静之辩就是讨论动静关系。在动静之辩中,中国哲学主要讨论,世界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还是静止的、不变的,世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中国哲学家大都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老子:“反者道之动”) 先秦时期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战国时的《易传》。这部书着重从变化的原理出发,阐发了一套“变化日新”的重变哲学。 后来的哲学家大都继承了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强调发展与变化,还认为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荀子说:“天行有常”,肯定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韩非则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称为“势”, 古代哲学家论证了动静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探讨了运动的状态。 老子提出向相反方面转化的思想。《易传》认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动静常变的关系,落脚点仍然在于社会人生。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动静观。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 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 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

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 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

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 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 3、生态适宜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扁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 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 3、二者不断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P-42) 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P-56) 二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P-56) 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 ,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 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