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13.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它是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

系统。

14.智能支持系统:智能支持系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

的一种信息系统。

15.推理机:推理机是接受用户咨询的输入数据,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去

求解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建议提交用户的系统。

16.MRP II:是制造资源计划。它是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

系统软件。

17.ERP:是企业资源计划,它是在MRP 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

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18.CIMS:是将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连接起来,

组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即CIMS。

19.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

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20.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

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

三、简答题

何谓管理?

答:管理就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对组织的资源进行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以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

过程。

简述企业管理的目标?

答:从本质上说,企业

是一个增加价值、创造

财富的组织,企业管理

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

的最大化。

3.管理信息具有哪些特

点?

答:管理信息的特点是:

(1)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

性。(2)信息资源的非消

耗性。(3)信息量大。(4)

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

性。(5)信息的发生、加

工、应用,在空间、时

间上的不一致性。

4.简述管理信息的作

用?

答:管理信息的作用主

要体现在:(1)管理信息

是重要的资源。(2)管理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3)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

制的依据。(4)管理信息

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

带。

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是

决策的基础?

答:正确的决策取决于

多种因素,如决策体制、

决策方法、领导者

的能力、技巧等;

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对

客观实际,即对未来行

动及其

后果的正确判断。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

领导迅速取得、加工、

分析

有关决策信息,有

助于降低决策中的不确

定性和风险。

6.工业企业中的固

定信息主要由哪些部分

组成?

答:工业企业中的固定

信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

成:(1)定额标准信息。

它包括产品的结构、工

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

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

准。(2)计划合同信息。

它包括计划指标体系和

合同文件。(3)查询信息。

属于这种信息的是:国

家标准、专业标准和企

业标准、价目表、设备

档案、人事卡片等等。

7.简述信息适用性的

含义?

答:各级决策和管理部

门所需要的信息,在范

围、内容.详细程度、精

度和需用频率等方面都

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信息不在于多,而贵在

适用。必须保证提供适

用的信息,使各级决策

和管理部门及时得到与

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资

料、数据,以便做出相

应的决策,这就是信

息的适用性。

8.简述狭义管理信息系

统阶段的特点?

答:狭义管理信息系统

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

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

计算机。企业的各项主

要管理功能的数据都由

计算机处理。企业、公

司最高层的决策也借助

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

算机网络。使联机实时

处理和资源共享成为可

能。(3)采用决策模型解

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9.何谓决策支持系统?

答:它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

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

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

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

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

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

段的信息系统。

10.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答: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的特

点:(1)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复

杂、格式化程度低,并且包括大

量历史数据和企业外部的数据。

(2)有模型库系统。由于决策问题

复杂多变,DSS中的决策模型既

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具有对话

子系统。

(4)系统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管

理者制定决策。

11.简述DSS的基本结构?DSS

的基本结构一般由一个模型库、

一个数据库,以及它们的管理软

件系统组成。这些软件包括数据

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管理

系统MBMS,以及会话生成与管

理软件(系统)DGMS。

12.试述专家系统的基本结

构?专家系统有以下部分组成:

(1)知识获取功能有在通

过学习或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

识的能力。

(2)知识库存放着系统求

解问题需要的知识。

(3)推理机可利用知识库

的知识实现问题求解.

(4)人一机接口将求解结

果提交用户。

13.试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与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方面的区

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由专

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集合而

成,在结构上它比原来的决策支

持系统增加了知识库和推理机

两部分。

14,试述经理住处系统的目

标?经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以

决策者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向他们提供企业整体统效的信息,系统操作又极为简便,使他们能亲自操纵.查询所需的信息,从而支持经理做出正确决策。

1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1)科学的管理基础。

(2)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3)建立专业队伍和培训。

16.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包含哪些内容?科学管理基础是指:

(1)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为使管理工作科学化,必须制定一套"管理工作的工艺规程",使管理工作有所遵循.

(2)管理业务的标准化。规定标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用制度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成为行动的准则.

(3).报表文件的统一化。

(4)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代码化。

17.试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主要有4种结构形式:

(1)职能结构。是一种按现存管理职能部门和结构来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应用得最早,又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2)管理阶段结构。是一种按照管理的阶段或生产制造的不同进程而设置于系统的结构形式。

(3)层次(纵向综合)结构。这种结构先将整个系统划分若干管理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上建立若干功能子系统。

(4)全面综合结构。是一种将横向职能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形式。

18.简述企业信息

化的含义?企业信息化

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

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

利用,不断提高生产、

经营、管理、决策的效

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

竞争力的过程。

19.简述企业信息

化的内容?目前企业信

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个领域。

(1)企业生产过程的

自动化、智能化。如计

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

(CAPP)、计算机辅助制

造(CAM)、自动控制系

统等都属于生产过程自

动化内容。服务行业中,

如商业企业应用电子收

款机(POS)和银行系统

的自动取款机(A TM)、

信用卡、智能信用卡等

也属于此范畴。

(2)企业管理决策的

网络化、智能化。企业

采用信息技术对管理信

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

处理,使企业管理科学

化和最佳化,如管理信

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

统、决策支持系统、专

家系统、经理信息系统

等,都属此范围.以上两

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

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l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

(3)企业商务活动的

电子化。

20.何谓业务流程

重组?企业流程重组就

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

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

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

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

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

大的提高。

21.何谓企业组织

之间的虚拟化?企业组

织间的虚拟化是指具有

不同功能的多个企业,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

围绕一个核心组织,以

信任和契约为基础,通

过计算机网络联结起

来,形成一种临时合作

组织.进而提高各企业

本身的竞争优势。

22.何谓电子商

务?电子商务是指对整

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

化。即交易各方通过计

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

息的发布、传递.存储、

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

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

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

行商业交易。

23.试述电子商务

的主要功能?电子商务

的主要功能有:

(1)网上广告宣传。

(2)网上咨询和贸易

洽谈。

(3)网上产品订购。

(4)网上货币支付和

电子银行。

(5)服务传递。

(6)意见征询。

(7)交易活动管理。

24.按服务对象分

类,电子商务可分为哪

些类型?按照其服务对

象的范围,电子商务可

划分为:

(1)企业与消费者之

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C模式)。

(2)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

称B—B模式)。

(3)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

25.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

较,电子商务有哪些特点?与传

统的商务活动方式相比较,电子

商务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

(2)高效、快捷。

(3)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4)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

二、名词解释

1.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

能够进行高速算术和逻辑运算,

具有记忆功能的电子设备。

2.PC是英文

PersonalComputer的字头缩写,

表示一种面向个

人使用的计算机。

3.工作站是介于高档微机

和小型机之间的机型。

4.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由运

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和

输出设备等5个基本部分构

成的计算机硬件结构。

5.I/O接口:在微型计算机

中就是指输入输出接口。

6.内存:也叫主存储器,

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分为只

读存储器

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7.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

在微型机中主要指磁盘和光盘;

8.中央处理器:也叫CPU,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

器组成。

9.BUS:其含义为总线,

是各种数据和命令传输的公共

通道。

10.CACHE:高速缓冲存储

器。

1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

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讯设

备及其他外部设

备的软件。

1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具体应用的软件。

13.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语句命令集。

14.机器语言: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机器指令集合。

15.OS: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汁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16.字长:是指计算机能一次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17.主频:是指计算机CPU 的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兹(MHz)。

18.存取周期:存储器完成连续两次读(或写)操作的时间,称为存取周期。

19.多媒体:多媒体常常是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多媒体实际上就是指多媒体技术。

20.传输系统:是指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之间的复杂线路网络。

21.信道: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的物理和逻辑设备称为信道。

2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表示形式。

23.带宽:模拟通信的带宽就是频带的宽度,其单位是赫兹(H2)。数字通信的带宽是指信号的传输速率,其单位是bps.

24.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叫做模拟信号。

25.数字信号:以脉冲形式变化的叫做数字信号。

26.路由:为发出信号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27.握手:信号发送前先呼叫,接收方应答后建立通信链路,这个过程叫握手。

28.无线通信:利

用空间电磁波实现站点

之间的信号传输,叫做

无线通信。

29,基带传输:在

信道中直接传输基带信

号的方法,叫做基带传

输。

30.频带传输:利

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

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

输。

31.调制:把数字

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

过程叫做调制;

32.解调:将模拟

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

过程叫做解调。

33.专线连接:在

两个站点之间直接用线

路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

交换。

34.资源子网:资

源子网是由主机、终端、

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

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

源组成。

35.通迅子网:通

信子网是由通信控制处

理机(CCP)、专用或公用

的通信线

路及其它通信设备组

成。

36,点对点信道:一条

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

点,这种信道叫做点对

点信道。

37.点对点式网格:

使用的点对点方式网络

传输技术的网络叫做点

对点网络。

38.广播信道:如果

有多个结点共享一条通

信信道,一个结点发送

信号,全网结点都会收

到信息,这种信道就是

广播信道.

39.广播式网络:采

用广播方式网络传输技

术的网络就叫广播式网

络。

40.拓扑学:它是几

何学的一个分支,它将

实体抽象成与大小、形

状无关的点,将连接实

体的线路抽象成线,然

后研究点和线之间的关

系。

41.环形拓扑:使

各站点首尾相连。形成

一个封闭的环路,数据

只能沿着一个方向逐点

传输的网络结构。

42.通信协议:通

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规

则和约定就叫做通信协

议。

43.CSMA/CD:这

是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

听多点访问控制方式。

44.对等网络:网

络中所有计算机都具有

相同的地位,每一台计

算机既是其它计算机的

服务器,同时又是其它

计算机的客户机。

45.CLIENT/SERVER:

用一台或多台单独的、

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

微机,或者是大中型机、

小型机作为网络中心服

务器;而用多台微型机

作为客户机,以总线、

星型总线等拓扑结构与

服务器连接成局域网的

网络模式。

46.客户机:客户

机也叫网络工作站,一

般是PC机、图形工作

站及小型机等。

47.物理地址:物

理地址是制造在网卡上的地址

码。

48,IP地址:因为物理地址

规范很不统一,为确保主机地址

的惟一性,在因特网中对所有的

主机进行统一的编码。这种地址

就叫做IP地址。

49.WWW浏览器:是用来

浏览因特网中WWw服务器信息

的客户端软件。

50.电子邮件:又叫做E

—mail,是在因特网上为用户收

发信息邮件的快捷、廉价、现代

化通信手段。

51,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

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

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

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

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

据集合。

52.SQL:中文含义是结构

化查询语言。

53,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

以互相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54.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

个特性都称为一个书;属性。

55.联系:实体集内部各实体

之间的互相联系,叫做实体内部

联系;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称为

实体的外部联系。

三、简答题

1.一般将计算机分为哪六

大娄?各有什么特点?(1)巨型

机,价格昂贵、功能强大,计算

速度在每秒千亿次以上。

(2)小巨型机,价格相对便宜

的小规模巨型机。

(3)大型机,计算速度为每秒

几亿~几百亿次,一般作为大型

计算中心的主机。

(4)小型机,计算速度为每秒

几千万一几亿次,一般为中小型

企事业单位使用。

(5)个人机,也叫微型计算机

或PC计算机,是面向个人使用

的计算机。

(6)工作站,介于高档微机和小型机之间的机型,配备有大屏幕显示器,大容量存储器,主要用于图像处理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领域。

2.试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个基本部分构成。

3.试述中居处理器的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4.试述微型机中只读存储器ROM的分类?主要由常用只读存储器掩膜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PROM组成。

5.试述软件的分类?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6.试述系统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管理程序、系统支持程序和系统开发程序三类。

7.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8,简述微型计算机总线的组成?总线是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三组线构成的。

9。简述媒体的分类?媒体一般可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五类。

10.试述多媒体系统必须具备的4个主要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数字化.

11.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由“信息源”产生要发送的数据,再由“发送器”对发送信号编码或转换,产生能够传输的光、电信号;通过“传属系统”这个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之间的复杂线路网络,“接收

器”将收到的信号转换

成目的站设备可以处理

的信号,完成数据传输

的目的地。

12.简述通信系统

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通

过信号接口产生或接收

符合通信协议的信号,

为信号选择路由和寻

址,并通过呼叫和应答

实现通信双方的握手,

还要保证数据的可靠传

输。

13.试述低端介质

双绞线的特点?既可以

传属模拟信号,也可以

传输数字信号,价格低

廉、安装维护方便;但

是抗干扰性较差,传输

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

14.简述计算机网

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

信、资源共享、分布处

理。

15.简述局域网特

点?覆盖有限的地理范

围、能够提供高数据传

输率、低误码率的高质

量数据传输环境、总是

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

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16、试述局域网的

组成?局域网在逻辑上

可以由:网络服务器、

工作站、网卡、传输介

质和连接转换部件构

成。

17.试述局域网的

工作方式?局域网的工

作方式有:共享介质式

和交换式两种。

18.简述因特网的

组成?因特网主要由:

通信线路、路由器、主

机和信息资源等组成。

19.简述中国最大

的四家ISP?中国公用

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教育

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科学技

术网CSTNET、金桥信

息网GBNET。

20,关系模型的特点是

什么?关系模型是一种

新的数据模型。它建立

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

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

基础上。它提供的逻辑

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

强,存取具有对称性,

操纵灵活。

第三章

二、名词解释

1.系统工程:是为

了合理进行开发、设计

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

想、步骤、组织和方法

的总称。

2.“系统开发":是

指管理信息系统从项目

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

止的整个过程。

3.生命周期法:任

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

展、成熟、消亡或更新

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

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

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4.原型法;原型法

是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采用由用户与系统分

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

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

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

十分完善、实验性的、

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基

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

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的开

发过程。

5,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的

“对象”:所谓“对象”就是数

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

6.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的

“类说明”?所谓“类说明”就

是统一描述“类”的结构、应遵

守的约束规则及执行的操作,以

便用户了解“类”的具体作用与

功能。

7、类的继承机制:"子类”

可以继存“超类”的属性、操作

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

制。

8.CASE:即计算机辅助软

件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

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

于计算机的自动化。

9.委托开发:由企业委托软

件公司或科研单位进行企业信

息系统开发,称为委托开发。

lo.系统开发领导小组:是负

责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在开

发过程中进行决策、协调、控制

的机构。一般由一名企业领导、

系统开发项目组负责人、系统分

析师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

负责人组成。

三、简答题

1.简述系统开发的任务?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

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

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

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

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

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

心的工作,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

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

件系统。

2.简述系统开发的特点?

应用软件产品的生产与一般硬

件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

处理的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

特点:

(1)复杂性高。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3)质量要求高。

(4)产品是无形的。

(5)历史短,经验不足。

3.简述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如何体现系统目的性原则?应明确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系统开发时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

4.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外界联系就是环境,系统是处于环境之中,环境是一种更高级(更大)的系统。能移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扩展性、易维护性,才能适应环境,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系统。

5.简述系统开发过程中文档的作用?文档是应用软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以下重要作用:

(1)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各种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设计的技术细节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供查阅和核对。

(2)便于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有效地进行交流。

(3)后阶段的工作在前阶段工作文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6.简单分析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1)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

(2)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有利于整个项目

的管理与控制。

这种方法的一些缺

点是:

(1)难以准确定义用

户需求。

(2)开发周期长,难

以适应环境变化。

(3)整个系统开发工

作是劳动密集型的,使

系统开发成本高,效率

低。

7.简述原型法的主要

优点?原型法的主要优

点是:

(1)开发过程是一个

循环往复的反馈过程,

它符合于用户对计算机

应用的认识逐步发展、

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能

确保用户要求得到较好

满足。

(2)原型法很具体,

可提高用户参与系统开

发积极性。

(3)原型法开发周期

短,使用灵活。

8.面向对象方法比

较传统开发方法有哪些

重大突破?它与传统方

法比较有两点重大思想

突破:

(1)操作与数据共同

封装,形成系统模型的

基本单元是对象。它是

相对稳定的。系统的功

能是通过对象之间的消

息传递来实现,因而系

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重用性好。

(2)类与继承机制。

所谓“类”就是指一组

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

约束条件的对象。一个

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

下层可以有子类。子类

可以继存超类的属性、

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

是类继承机制。继承性

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充

性与灵活性。

9,简述CASE的目

标和作用?CASE技术

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

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

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

化。CASE的作用,可

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实现一个具有

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

早期查错功能的交互式

开发环境。

(2)对系统开发和维

护过程中各个环节实现

自动化。

(3)通过强有力的图形接

口,实现直观的程序设

计。

10.如何选择系统开发

方法?由于原型法是需

要软件支撑工具快速形

成原型,并不断地与用

户讨论、修改,最终建

立系统。要将这种方法

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

中的所有环节是不适宜

的。因此,它主要用于

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

统或局部系统的设计和

实施。面向对象的方法

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

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

成从对象的描述到应用

软件结构的转换,特别

适合于小型应用的开

发。在大型系统的开发

中,常常不是采用一种

开发方法,而且采用多

种方法的组合。结构化

系统生命周期法是目前

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

统整个过程开发的方

法,其它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

但都只能作为结构化生命周期

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暂

时还不能代替其在系统开发过

程中的主导地位。

11.系统开发的主要方式有

哪些?目前,我国企业系统开发

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2)委托软件开发公司

或科研单位进行开发.

(3)企业与科研单位合

作开发。

(4)购买软件包。

12.简述系统开发各种方式

的优缺点?各种系统开发方式

其主要优缺点比较如下: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这种开发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

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

队伍;可及时对系统进行变更、

改进和扩充。其主要缺点是:系

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难于摆脱

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

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

统。

(2)委托软件开发公司或

科研单位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方

式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不必

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

择好的开发单位,则可开发出水

平较高的系统。其缺点是:系统

维护工作困难。

(3)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

开发。其主要优点是:在合作开

发中,可发挥合作优势,共同开

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又适用性

强的系统;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

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4)购买软件包。购买软件

包是最省力、最经济的开发方

式。

13.简述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的职责?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的

职责范围如下:

(1)提出建立新系统的规划

和总策略。

(2)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3)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

(4)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

(5)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

(6)委任计算中心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

14.简述系统开发中系统分析员的任务及应具备的素质?系统分析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评价该企业开发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负责对新系统的安装、测试和技术文件和编写。系统分析员实际是系统开发的业务领导与组织者。他们不仅应当具备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知识,懂得企业管理的业务,还应当了解现代化管理方法以及各种经济数学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上述知识的能力。此外,系统分析员应是用户与计算机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他们应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15.简述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项目管理的方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持环境。因此,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许多不同工作同时或交叉进行的,是由许多人参与分工、协作才能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为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别轻重缓急、合理地组织各项工作,在大型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常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来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

第四章

二、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规划:

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长远

发展计划,是企业战略

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2.信息系统战略性

规划:是在企业战略规

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

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

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

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

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

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

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

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

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

务和主要内容。

3.信息系统执行性

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

是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具体落实。它需要考

滤企业在特定时间、环

境下的资源约束,对战

略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

进行具体安排。

4.战略集合转移

法:是将企业的战略集

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

过程.第一步是识别企

业战略,第二步是将企

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

的战略,在此基础上信

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

MIS执行计划。

5.关键成功要素:

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

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

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

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

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

活动区域。

6,企业系统规划

法:是让信息系统战略

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

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

提供一致性的信息的规

划方法。采用“自上而

下”的进行系统规划和

“自下而上”的付诸实

施的过程。

7.可行性研究:是

通过初步调查;明确原

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

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

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

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

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

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

要为建立一个新的管理

信息系统而进行开发工

作提出建议的过程。

8.经济可行性:通

过系统的投资/效益分

析,估算出直接经济效

果;估计各种间接效益,

对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

性进行评价。

9.技术可行性:评

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

术条件能否满足新系统

目标的要求。并对达到

新系统目标的技术难点

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进

行分析。

lO.系统运行可行

性:考虑社会的、人为

的因素影响,对不适合

新系统运行伪管理体制

和方法改革的可行性,

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

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信息规划的

组成?信息系统规划的

主要目的如下:

(1)保证信息系统开

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

标;

(2)保证信息系统满

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

需求;

(3)为领导对系统开

发决策提供依据;

(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

序。

2.简述系统规划的组成?

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

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部分。战略

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

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

具体化和细化。

3.简述系统战略性规划的

内容?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

就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

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

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业内

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

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

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

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

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4.简述诺兰模型的六个阶

段?诺兰模型六阶段为:

(1)初始阶段;

(2)传播阶段;

(3)控制阶段;

(4)集成阶段;(5)数据管

理阶段;

(6)成熟阶段。

5.简述系统规划的主要方

法?主要有三种方法:

(1)战略集合转移法。它是信

息系统战略性规划方法,是将企

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

集的过程;

(2)关键成功要素法,它是确

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

功的重要因素,明确值得管理者

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3)企业系统规划法。它是

“自上而下”的进行系统规划和

“自下而上”的付诸实施过程。

6.简述战略集合转移法的

基本步骤?该方法第一步是识

别企业战略,可以采用下述步

骤:

(1)描绘出企业有关的各类

人员的结构;

(2)识别每种集团的目标;

(3)识别每种集团的使命及战略。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

7.简述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企业系统规划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有: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等。

8.简述可行性研究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内容有:

(1)企业和环境概况;

(2)信息处理状况;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9.简述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

(1)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效益等。

(2)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4)经济可行性分析。

(5)技术可行性分析。

(6)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7)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10.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结论有哪几种?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

(1)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

(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如资金、技术、管理)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3)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4)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

第五章

二、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图:是描述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和各职能部门间的行

政隶属关系的图形工

具。

2.顶层数据流程图:

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处

理功能,描述系统与外

部实体的联系,以及系

统共享数据存储的数据

流程固。

3.扩展的流程图:

是在原系统逻辑模型的

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

展,形成计算机化的信

息系统(新系统)逻辑模

型。扩展的具体内容有

两个方面:(1)增加许多

原来手工处理难以完成

各种功能,(2)增加了对

各种例外情况和错误情

况的处理。

4.数据分析:是将

数据流程图中所出现的

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特

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做

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

5.数据字典:是给

数据流程图上每个成

分,包括数据项、数据

结构、数据流、数据存

储、处理功能、外部项

等,进行定义和说明的

工具。

6.决策树:是一种

呈树状的图形工具,适

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多

种策略,要根据若干条

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

策略的情况。

7.决策表:是一种

呈表格状的图形工具,

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

件较多、条件又相互组

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

情况。

8.结构化语言:是

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

展的一种规范化的语言

表达方式,它使用的词

汇主要有三种:祈使语

句中明确的动词;数据

字典和数据流程图中的

名词;表示处理逻辑结

构的保留字。

9.数据/功能分析:

整体地考虑新系统的功

能联系与数据资源的合

理分布的分析过程。

10.U/C拒阵:是

一张表格,是数据/功

能分析的一种工具。它

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

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

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

据类的名称。表中在各

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

处,填写功能与数据的

关系。

三、简答题

试述系统分析阶段所用

的主要工具?

答:系统分析阶段使用

的主要工具有:组织结

构图、信息关联图、业

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决策表、决

策树、U/c矩阵等。

简述绘制组织结构图的

目的?

答:是要了解组织结构

的现状及各组成部分之

间的联系,以及管理层

次、管理幅度和各职能

部门间的行政隶属关

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定位、管理关系是进一

步系统详细调查打下基

础.

试述在系统业务调查的

目的和内容?

答:目的是掌握业务各

坏节的任务、工作对象、

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

及各职能机构与处理环节之间

的联系;发现各部门作业重复和

信息流动不合理的情况、存在的

主要问题,了解系统各业务处理

的特点和要求。

4.系统数据调查的数据应如何汇

总?

答:系统调查的数据汇总为三

类:(1)插人数据。主要指输入系

统进行处理的凭证、票据,或下

级部门上报给本系统的报表。(2)

存储数据。主要指各种台账、记

录文件,是本系统实现计算机化

后,需要存储的数据的主要内

容。(3)输出数据。指由本系统将

输人数据和存储数据加工处理,

产生的各类报表和查询结果。

5.试述数据流程图的作用?

答: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

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

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

具。由于数据流程图简明、清晰、

不涉足技术细节、容易让用户理

解,因此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

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工

具,也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6.采用分层次数据流程图描述系

统有那些优点?

答:用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来描

述系统,符合自顶向下原则,把

系统看做一个统的整体,进行综

合的逻辑描述。此外,还有便于

与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的特点。高级管理人员关心的是

整体功能,系统分析人员应与他

们讨论顶层或较高层次的数据

流程图;中级管理人员关心的是

与自己职责范围有关的、中级层

次的数据流程图;具体管理操作

人员,希望了解的是与其工作有

关的局部细节,应与他们讨论低

层次的数据流程图。

7.试述编写数据字典的基本要

求?

答:数据字典编写的基本要求

是:(1)对数据流程图上各种成分

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惟一.(2)命名、编号与数据流程图一致。(3)符合一致性与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成分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无同名异义或异名词义者。(4)格式规范、文字精炼及符号正确。

8.简述用决策树进行功能分析的优缺点?

答:决策树的优点是清晰、直观;缺点是当条件多,而且互相组合时,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判断过程。

9.简述U/C矩阵的作用?

答: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备数据类的名称。表内在各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处,填写功能与数据的关系。如果在某功能中建立了一个数据类,则在该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处填上字母“C”;如果完成某功能要应用一个数据类,则在交叉处境上字母“U”。由表可以看出各功能与数据的联系,以便整体地考虑新系统功能联系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

10.U/C矩阵的正确性由哪些方面检验?。

答:可由三方面来检验:(1)完备性检验。是指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即“U”)(2)一致性检验。是指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3)无冗余性检验。是指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11.简述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答:主要内容为:(1)原系统的状况和问题。用户要求研制新系统的主要原因。(2)新系统的目标。

(3)新系统的逻辑设计。以数据流程因为主要工具,数据字典、数据存储分析和各功能的处理逻辑等为附件,属新系统逻辑模型。(4)有关新系统方案

的比较。

第六章

二、名词解释

1.数据表:一个数

据表对应一个关系,以

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

机外存中。

2.索引:以给定表

达式的值对数据表进行

逻辑排序的技术。

3.关键字:索引关

键字就是由一个或若干

个字段构成的索引表达

式。

5.数据库:这里指

可以存储表、视图及数

据字典的文件。

6.自由表:游离于

数据库之外的表叫做自

由表。

7.数据库表:存放

于数据库之中的表叫做

数据库表。

8.字段:构成数据

表的每个属性叫做表的

字段。

9.记录:表中所有

字段值的集合叫做记

录。

10.表结构:表中

所有字段名的集合叫做

表结构。

11.索引:以给定

表达式的值对数据表进

行逻辑排序,但不生成

新表的技术。

12.NULL:在数据

表中NuLL表示空值。

13.排序:以给定表达

式的值对数据表进行逻

辑排序,但要生成新表

的技术。

14.普通索引:允许数

据表中各记录的索引字

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的

值相同,而且即可在数

据库表中创建,也可在

自由表中创建。

15.TAG:在数据表

结构复合索引中的每个

索引标识叫做Tag。

16.主索引:能惟一

确定表中一条记录的字

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叫

做主索引,它只能在数

据库表中创建和使用,

而且一个表只能指定一

个主索引。

17.候选索引:能惟

一确定表中一条记录的

字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

叫做候选索引,在一个

表中能指定多个,且可

以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

中使用。

18.惟一索引:允许

数据表中各记录的索引

字段,或字段组合表达

式的值相同,但是在索

引表中只保留表中与索

引字段值相同的第一条

记录。

19.关联:数据库中

相关数据表之间的联

系。

20.视图:由一个或

多个表(或视图)中的部

分字段或部分记录组

成。具有表的全部特征,

但是在实际存储器中并

没有这样的数据实体。

21.模块:模块是

结构化系统的基本元

素,从逻辑上看,模块

就是处理功能;从物理

上看它是可用一个名字

来表示的一组程序。

22.模块的独立性:

模块独立性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具有独立功能

而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相

互作用少的模块,称为独立性高

的模块。

2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

图表示出系统的层次分解关系、

模块调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

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系,它是

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

24.逻辑凝聚:一个模块内

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逻辑相似,

但功能却彼此不同,称为逻辑凝

聚模块。如将所有的输入操作放

在一个模块中,而每个输入的内

容各不相同就是一例。这类模块

通常包含一个选择控制和若干

个彼此独立的处理功能。先执行

选择功能,再根据选择结果,控

制执行不同的处理功能。

25.数据凝聚:一个模块内

部包含若干处理,它们按一定的

顺序执行,且前一处理所产生的

输出数据,是下一处理输入数

据,为数据凝聚模块。如工资管

理模块,包括输入变动数据,计

算工资,汇总工资等处理功能。

而“输入处理”所输出的的人事

和工资变动数据,是下一个处

“计算工资”的输人数据;“计

算工资”的结果又是“汇总工资”

的输入数据;因此它属数据凝聚

模块。

26.时间凝聚:若干处理由

于执行时间彼此有关,集中在一

起组成的模块。如初始化模块,

各处理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内

执行。而各处理内容彼此无关,

形成的模块凝聚程度较差,修改

比较困难。

27.控制偶合:两个模块通

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

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

信号,这种偶合称为控制偶合。

28,非法偶合:一个模块与

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

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

块中以某种方式招引用,称为非

法偶合。

三、简答题

1.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哪些?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码和联系。

2.什么是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主要步骤如何?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E—R 图,转换成所选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主要分为:选择一种数据模型、将E一R图向选定数据模型转换、对数据模型优化三个步骤。

3.试述E—R图中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在E—R图中实体联系类型有三种形式:1:1联系,1:n联系和m:n联系。

4.什么是顺序编码法?编码时按实体出现的顺序、或按字母(数字)的升序排列的编码类型。

5.什么是复杂编码法?复杂码是由若干种简单码组成。组合编码法可以根据所标志实体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以满足应用的要求和保证代码的惟一性。

6.简述由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该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该关系的码。一个联系也可转换为一个关系,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若联系为1:1,则所连接的每实体的码均可是该关系的码,若联系为1:n,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若联系为m:n,则关系的码为所连接的各实体码的组合。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应当合并。

7.描述系统的完整E—R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当注意:(1)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实体、属性和联系;(2)解决各分E—R 图之间的冲突;(3)根据情况修改或重构E—R图。

8.简述物理结构设

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

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

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

构的过程,就叫数据库

的物理结构设计。

9.简述逻辑结构设

计?按着一定的转换规

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

当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所

能够支持的逻辑数据模

型的过程,就叫做数据

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10.试述成组追加记

录的含义?将一个数据

表文件或数据文件中的

多条记录一次追加到当

前数据表中,叫做成组

追加记录。

11.组成数据库的三

个主要文件是什么?一

个数据库是由:数据库

文件(.DBC)、数据库备

注文件(DCT)和数据库

索引文件(DCx)三类文

件组成。

12.试比较排序与索

引的异同?排序的作用

是按指定字段或字段组

中数据值的大小顺序,

以递增(升序)或递减(降

序)重新排列全部数据

记录,并生成一个新的

数据表文件。而索引不

建立一个新的数据表文

件,只是按着给定字段

表达式值的大小,生成

一个索引表,并使数据

表中的记录按索引表的

要求以递增(升序)或递

减(降序)顺序显示。

13.试比较永久性关

联与临时性关联的异

同?临时关联只是在使

用时临时建立的表间联

系,一旦关闭数据表则

临时关联也就消失了;

而永久关联是被存放在

数据库中的数据表间联

系,它将随数据库长期

保存,随着数据库的打

开而打开,关闭而关闭。

14.试述用户模式与

视图的关系?在概念结

构设计中,既要设计全

局概念模式,也要设计

用户的局部概念模式,

或叫做用户模式、外模

式;它就是从用户的观

点看到的数据库,所以

也叫做用户的视图。

15.本地视图与远程

视图有何不同?本地视

图是利用本地数据库

表、自由表及其他视图

建立在本地服务器上的

视图。远程视图是利用

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建

立的视图。

21.试述计算机应用

软件系统具有可修改性

的重要意义?一个计算

机应用软件系统不是固

定的、静止的,在其生

命周期中,要不断改错、

改进和完善。都要求系

统具有可修改性,即易

读,易于进行查错、改

错,易于根据环境的变

化和用户的要求,进行

各种改变和改进。据统

计修改工作,占整个生

命周期费用和人力的

90%。可见提高系统可

修改性对于节省开发和

维护的人力、物力有着

特殊重要的地位。

22.简述模块间调用

的规则?模块间调用,

按以下规则进行:

(1)每个模块有自身的

任务,只有接受到上级

模块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

(2)模块之间的通信只限于其

直接上下级模块;

(3)若有某模块要与非直接上、

下级的其他模块发生通信联系,

必须通过其上级模块进行传递;

(4)模块调用顺序为自上而下。

23.简述保证模块独立性的好

处?(1)模块之间联系少,接口简

单,系统容易开发;

(2)产生波动效应的概率低,

系统可靠性高;

(3)系统容易维护。

24.试述功能凝聚模块的特

点?功能凝聚模块只执行一个

明确的功能,即上级模块调用它

时,它只完成一项确定的任务。

这种模块独立性强、便于修改、

凝聚程度高,是结构化设计模块

的理想目标。

25.何谓以转抱为中心结构的模

块分解?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

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

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

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

心的结构。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

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

26.何谓以业务为中心结构的模

块分解?如果待分解的模块要

处理几项逻辑上相似的业务,它

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这种模

块可以将之分解为一个检查业

务类型的模块和一个调度模块,

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调度模块

调用不同的下层模块,进行不同

的处理。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过程程序设计:就是使

用给定的语句命令描述算法的

过程。

2.对象程序设计;以对象

为中心,将数据和程序捆绑在一

起,封装在对象之中,描述好每

个对象的属性与方法,程序设计

的工作就完成了。

3.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交互)的操作。

4.填充名称:在菜单设计器中,为了实现动态菜单设立的选择项。

5,子类:从某个基类派生,满足用户待殊要求的自定义类叫做用户子类。

6.表单:表单(Form)在系统中是用户的主要界面,它是一个容器类对象。

7.封装:将数据和操作全部包装在对象中的特性,就叫做封装。

8.过程:每一个程序是专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描述,所以一个子程序也叫一个过程。

9.静态较验:就是利用人工目测的方式检查错误。

10.重复校验: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查一致性,叫做重复校验。

11.界限校验;事先指定数据的取值范围,由计算机系统校验数据是否超出了界限。

12.逻辑校验:就是校验数据的逻辑合理性。

13.布局:布局就是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

15.带区:在报表设计器中的基本报表格式区叫做带区。

三、简答题

1.试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式,以对象为中心,将数据和程序捆绑在一起,封装在对象之中,谈化解决问题的过程程序。

2.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类型有几种?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类型有: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对话框方式。

3.创建菜单的过

程?可以分成:规划设

计、创建、确定任务、

生成和运行测试五步。

4,试述创建下拉菜

单与快捷菜单有何异

同?创建下拉莱单文件

与快捷菜单文件使用类

似的设计器,操作方法

和步骤也相同;创建完

菜单文件后都可以预

览,但是要运行都必须

生成菜单程序。由于它

们的用途不同,所以快

捷菜单还需要挂接到对

象上。

5.试述如何在菜单

设计器中插入一条系统

菜单的选项?只能在二

级以下的各级菜单中插

入系统菜单选项。先在

菜单设计器窗口选定某

选项行作为插入位置,

单击“插入栏”按钮;

将会弹出对话框窗口。

选择需要的选项后,单

击“插入”按钮完成插

入操作。

6.试述在表单上建

立工具栏为何需要创建

表单集?利用基类

Toolbar的子类创建的工

具栏实质上是一个表

单,所以要将工具栏添

加到表单上,就是要将

一个表单添加到另一个

表单上;这是系统不允

许的,只能将两个表单

都放在表单集中,因此

时需要创建表单集。

7.试述VFP中常

见容器类控件有哪些?

见容器类控件有:表单

集、表单、容器、表格、

页框等。

8.输入界面的输入

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所谓批处理就是先把数

据采集到一个文件中,

待检测合格或计算机空

闲时,再把数据文件中

的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管

理信息系统中。而联机

处理是直接将采集到的

数据实时输入管理信息

系统的方式。

9.常见的输入数据

较验方法有哪几种?态

校验、重复校验、界限

校验、平衡校验、匹配

校验、存在校验等。

lo.描述处理过程

的工具是哪些?(程序

流程图、N—s图)、表格

(决策表、决策树)和伪码

(结构化语言)。

第八章

二、名词解释

1.可靠性:较强的

容错能力,不仅能在正

常情况下正确地工作;

而且可以在出现以外的

情况下,自动处理错误。

给出报警提示。

2.可理解性:理逻

辑正确,而且应当层次

清楚,便于人的理解和

阅读。

3.可维护性:求的

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

庞大和复杂,为此可以

随时对系统不断修复、

不断完善和扩充、升级

的特性叫做可维护性。

4.顺序执行:是按

着程序语句行的自然顺

序执行。顺序结构只是

一种编写和执行程序的

协议、规则,不需要用

专门的结构语句来支

持。

5.判断选择结构?

多选择的,能够对这类问题做出

判断,并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的

程序结构称为判断选择(分支)结

构。

6.循环结构:运行某—程序

段的程序结构叫做重复结构,它

也叫循环结构。

7.语法错误:词拼写错误,

语句格式错误;程序结构不合要

求;函数.表达式、变量间的数据

类型.格式不匹配;文化.变量等

调用名称不一致等。

8.逻辑错误:指那些虽然不

违反系统规则,但是结果却不合

理辑或不合题目语义的错误。

9.这种将数据和操作全部包装

在对象中的特性,就是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的封装性。

10.继承:总是具有父对象

的全部属性、事件和方法。特别

是当父对象的属性发生改变时,

它的子对象也会立即随着改变,

这种特征叫做继承。

11.多态,就是在程序中同

名但是具体功能不同的方法可

以共存。实现多态有两种办法,

那就是“覆盖"和"重载"。

12.事件就是对象可以识别

和响应的行为与操作。它一般由

用户或系统来触发。

13.N—S图是程序结构设

计的工具之一,也叫方块图或盒

图。

18.验收测试:系统测试基本

相同,即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

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它

的目的是检验系统是否确实能

提供系统分析报告中指定的功

能。但是验收测试是在用户参与

下进行的,它的目的是由用户自

己来测试软件能否满足用户的

需求。若测试中发现有错误,则

属于系统分析过程有问题。

19.系统切换就是指新系统

替换老系统.即老系统停止使用、

新系统开始运行的过程。系统切

换的任务就是保证新老系统进行平稳而可靠的交接,最后使整个新系统能正式交付使用.

20.平行切换方式是指切换过程安排了一段新.老系统平行运行的时期。平行运行时间,短则两三个月,长如半年至一年,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才停止旧系统运行。其优点是可以进行两系统的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靠;但耗费人力和设备。

21.初始化是指系统投入运行前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资源进行设置,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设定,数据加裁以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工作。

三、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良好的编程习惯?构化设计思想和工具,自上而下统筹考虑,不能零打碎敲,要避免编程时变量随意增减,变量类型随机指定,无法兼容时再任意转换等等.

2.试述计数循环结构的循环过程?初值,并判断循环控制变量值是否超过终值;若不超过终值,顺序执行循环体语句,直到出口语句,循环控制变量自动加步长;然后返回入口再判断,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循环控制变量值超过终值时从出口语句跳出。

3.试述扫描循环结构的循环过程?内从头到尾扫描每一条记录,每扫描一次就执行一次循环体语句;直到全部扫描完毕跳出ENDSCAN出口语句。

4.试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编程方法。它把程序设计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建立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上,所以说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就是相互关联的对象的集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装性和可扩展性。

5.简述什么是可扩

展性?行为扩展商个方

面。一方面是;子对象

总是继承父对象的属

性、事件和方法;特别是

当父对象的属性发生改

变时,子对象也会立即

继承这种变化。而行为

扩展,是指任何一个对

象,除了可以继承父对

象的数据和操作外,也

可以随时为自己增加属

性和方法程序。这种扩

展绝不会影响原来的数

据和操作。通过这种封

装和继承的特性,又引

出了多态性。所谓多态,

就是在程序中同名但是

具体功能不同的方法可

以共存。实现多态有两

种办法,那就是“覆盖”

和“重载”。

6.简述项目管理器

的功能?

(1)采用“目录树”结

构对资源信息进行集中

管理;

(2)以其集成环境为

用户提供了快捷访问系

统设计工具的窗口,在

项目管理器窗口,有多

种功能按钮,可以根据

需求创建、修改.增加和

删除资源文件;

(3)支持建立数据字

典,用以存储各数据表

间的关系;

(4)用简单面向对象

的方法,将其系统资源

编译成可独立运行的

APP或·ExE文件。

7.简述怎样打开和

关闭项目文件?单击

“打开”选项;在弹出

的对话框窗口中先选择

“项目”文件类型,再

指定要打开的项目文件

名称,最后单击“打开”

按钮打开项目文件。只

要关闭项目管理器窗

口,其中的项目也就关

闭了。

8.怎样在项目管理

器中设定新的主文件?

中选定某个文件,再打

开“项目”下拉菜单,

单击其中的“设置主文

件”选项。这样以来,

该选定文件就成为新的

主文件。

19.系统测试应遵

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立测试小组,测试

小组应与开发组分立;

(2)精心设计测试用

例;

(3)进行回归测试;

(4)集中测试出错多

的模块。

20.简述系统测试

中可能发生的错误类

型?系统的输入数据描

述;由这些输入数据经

系统处理,从系统功能

发出预期的测试正确结

果。这样,只要将运行

结果与预期测试结果对

比,即可发现有无错误。

测试用例中不仅应包括

合理、有效的输入数据,

还要包括非法的或不合

理的输人数据。

21.测试中可能发生的

错误有以下几类?

(1)功能错误。

(2)系统错误。

(3)过程错误。

(4)数据错误。

22.系统测试的方法

有?

(1)黑盒法。黑盒法

又称为功能测试,它是

将软件看做黑盒子,在完全不考

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

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从

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

其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

(2)白盒法。白盒法又称为结

构测试,它是将软件看做一个透

明的白盆子,按照程序的内部结

构和处理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

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

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

23.逐步切换方式的特点如

下?步切换的特点是分期分批

地进行切换,既避免了直接转换

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转换

时,新老系统同时运行,费用大

的问题。但是,由于新老系统混

合运行,需要很好地处理他们的

接口,当新老系统差别太大时,

则无法应用。

24.用户操作手册包含的内容

有?

(1)手册使用者及编写手册

的目的。

(2)软件(子系统)概述。

(3)运行环境。

(4)说明支持软件。

(5)使用及运行说明。

(6)非常规过程说明。

(7)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一览表。

25.程序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为?

(1)整个系统程序的说明;

(2)作业控制语句说明;

(3)程序清单;

(4)程序测试过程说明;

(5)测试用例;

(6)程序所有测试点设置说

明;

(7)修改程序的规定。

第九章

二、名词解释

1.信息中心是负责对企业

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配置、协

调、控制和管理的机构。

2.安全性控制是指应保护

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

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

3.存取控制是在共享资源条件下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系统通过存取控制来确定各用户能在什么条件下,可对什么范围的系统资源进行什么样的操作。通过存取控制,既结合法用户提供必要的资源,又可防止非法越权行为。

4.系统评价:入运行后,运行结果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标,需要进行全面地检验和分析称为系统评价。

5.设备冗余技术:在系统中有两套硬件设备,以双工或双机方式工作,用冗余的设备来防止万—发生的硬件故障。

6.负荷分布技术: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数据存储以及其他信息管理功能分布在多个设备单元上,以防止单一设备的故障致使整个系统瘫痪,将设备故障的影响限制在很小范围内.

8.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是指对已开发投入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局部修改或改进活动。

9.数据加密:在存储介质中被非法拷贝和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在系统中应对机密数据采取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的安全措施。

10.数据库重构造:环境的变化,实体及实体联系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原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新的需求,就要改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称为数据库重构造。

三、简答题

1.试述企业信息中心一般由哪些部门组成?组、计算机运行组、数据库管理组和网络组。

2.信息中心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素质要求如下?(1)信息中心负责人。其主要任务是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规划组

织新系统的发展。要求

他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

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

实际经验。(2)系统分析

员。主要职责是:研究

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指

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

开发工作;确定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修

改方案。系统分析员应

是具有各方面知识的

“通才”,又有一定的创

造性和组织能力。(3)程

序设计员。程序设计员

的主要职责是:编制、

调试、修改程序以及程

序维护工作;程序设计

员应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能力,应掌握计算机软

件,尤其是数据处理、

程序设计语言等知识。

(4)操作员。是指所有硬

件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人

员。操作员应具备一定

的硬件知识,熟悉所使

用的设备的操作和构

造,能排除设备使用中

的一般故障。(5)信息的

控制员。其职责是协助

各部门,作好原始数据

的收集和准备工作,并

将输出的报表分送给各

使用单位。协助系统分

析员经常了解各部门对

信息的需求。

3.影响信息系统安

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

有?

(1)自然灾害、偶然

事件。如地震、水灾、

火灾、战争等:

(2)软件的非法删

改、复制和窃取,使系

统的软件泄密和破坏。

(3)数据的非法篡

改、盗用或破坏.

(4)硬件故障。计算

机及通信设备的故障,

电磁干扰等影响系统安

全运行。

4.简述系统安全性

保护措施?下列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员及管理控

制。

(3)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

5.简述物理安全控

制的内容?统各种设备

和环境设施的安全而采

取的措施,包括机房环

境要求(如防电磁干扰、

防火、防雷击、保持空

气温度、湿度要求等)、

供电安全(配置不间断

电源、安全接地等)。信

息存储介质的安全,也

是物理安全控制的重要

内容。存储介质(如磁

盘、磁带、光盘)必须定

期复制,复制品应放置

于远离机房的安全地

点,以减少各种自然灾

害对系统造成的损失。

6.可靠性控制的主

要方法有?

(1)设备冗余技术。

指在系统中有两套硬件

设备,以双工或双机方

式工作,用冗余的设备

来防止万一发生的硬件

故障。

(2)负荷分布技术。

(3)系统重新组合技

术。

7.简述存取控制的

基本方法?户授权,即

授予特定用户一定的操

作权限。操作权限由两

方面定义:一方面是用

户的可操作对象,即设备、程序、

文件、数据等,用户的这些可操

作对象可定义到各种资源的

最小操作单元,如数据的数据项.

另一方面是用户可进行的操作

类型,即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权、

运行权、阅读权、修改权、清除

权等。

8.何为系统评价?应从哪些方

面进行评价?发的预期目标,还

存在哪些缺陷,应该如何维护和

改进,需要进行全面地检验和分

析称为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主要

由目标与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及

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组成。

9,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

的技术性能,评价指标为?

(1)提供用户信息的及时性、

准确性;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运行效率;

(4)信息中心工作质量。

10.简述系统性能评价的指

标?

(1)系统运行集成化。在企

业中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的一体化管理。做到信息来源

惟一、实时共享、多路径查询,

实现信息集成化应用。

(2)业务流程合理化。企业在

信息化过程中经常与业务流程

重组相结合,使企业的业务流程

趋于合理化。

(3)绩效控制动态化。可以动

态考核管理工作的业绩。

(4)管理改善持续化。

11.系统维护可分为以下几

类?

(1)应用软件维护。应用软件

维护是系统维护最主要的内容。

(2)数据维护。根据业务处理

的变化,数据需要不断更新,调

整数据结构,以及数据的转储和

恢复等都属于数据维护的工作

内容。

(3)代码维护。对系统中各种

代码进行增加、删除、修改以及设置新的代码。

(4)硬件设备维护。主要指对主机及外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故障检修。

1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可分为以下四类?

(1)完善性的维护。在软件系统使用期间为不断改善和加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进行的维护工作。

(2)适应性维护。是指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3)纠错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13.试述数据库重组织的目的和工作内容?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变坏,从而降低了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数据的存取效率,使数据库的性能下降.数据库重组织,就是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记录的存储位置,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14.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有哪些?

(1)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2)子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3)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4)文档管理制度;

(5)软件维护制度。

15.软件需要改动时,一般程序是什么?

(1)由用户填写“软件问题报告”,经用户主管及子系统操作员签字后上报信息中心。

(2)信息中心指定软件人员负责该项维护工作。软件人员研究所需维护的内容,填写“软件改动报告”,并向信息控制人员索取有关的技术文档及源程序。

(3)软件人员将改好的软件交用户试用后,由用户主管在“软件改动报告”上签字。

(4)信息中心系统分析员审核软件人员提交的“软件改动报告”,新版本的源程序及有关文档通过后一并交给文档管理员保存。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 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 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 生影响的数据。 4. 信息间的递归定义:是指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 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 程。 6.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 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7. 流动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 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 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信息项目总数- 变动项目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 9. 定额标准信息: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 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 战略信息: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1. 战术信息: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 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 业务信息: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的信息。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 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14.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和答案

2016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试题 ( 课程代码 0005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电子商务的主要类型中,不 包括 B. C2C C. B2C A. B2B D. D2F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信息特点的是 A.数据来源的广泛性 B. 信息价值的确定性C.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D.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运行操作层的业务是 A.数据采集 B. 汇总报表 C.市场分析 D. 投资规划 4.从企业整体层面管理内部资源的系统称为 A. EIS B. SCM C. CRM D. ERP 5. 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的计算机硬件是 A.存储器.运算器 C.控制器.输入/ 输出设备协议处于TCP/IP 协议体系的 A.应用层.传输层 C.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7.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是指 A.主码是惟一的.外码是惟一的

11.诺兰模型将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一个转折点发生在 12.下列选项中,不 属于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是 A. 企业需要哪些信息系统 .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c.主码不能是空值 .外码不能是空值 8.有汽车和零部件两个实体集,一辆汽车由多种零部件组成,且一种零部件可用于多种型号的汽车, 则汽车和零部件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 .一对一 C.多对一 .一对多 9.将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构成一个新关系的关系运算是 A.并 .差 C.交 .投影 10.数据规范化主要是解决关系模型的 A.逻辑结构优化 .物理结构优化 C.应用程序界面美观 D. 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 A. 第二、三阶段之间 B. 第三、四阶段之间 C.第四、五阶段之间 D. 第五、六阶段之间 C. 现有系统和管理环境的变化 .系统测试计划 13.按照定义企业目标、企业过程、数据类和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四个步骤制定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 该方法称为 A. 战略集合转移法 .关键成功要素法 C. 企业系统规划法 .情景法 14. 按照以下类图,本科生的所有属性是 A. ① B. C. ① +② D. ②+④ 15.下列选项中,不 属于信息系统开发特点的是 .系统应急计划 A.产品有形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库(名词解释) 1、企业使命 2、愿景 3、企业宗旨 4、经营哲学 5、战略目标 6、长期目标 7、年度计划 8、企业战略 9、经营范围10、资源配置11、竞争优势12、协同作用13、总体战略14、经营单位战略 15、职能战略16、战略分析17、战略实施与控制18、战略问题 19、战略问题管理20、政治环境21、行业生命周期 22、经验曲线23、退出障碍24、进入障碍 25、战略群体26、主要竞争对手27、成功关键因素 28、效率29、有效性30、价值链分析 31、主体活动32、原料供应33、生产加工 34、成品储运35、市场营销36、售后服务 37、支持活动38、采购管理39、技术开发 40、人力资源管理41、企业的基础管理42、核心竞争力 43、集中法44、借用法45、收购法 46、融合法47、重复法48、SWOT分析法 49、市场渗透战略50、市场开发战略51、产品开发战略 52、一体化战略53、纵向一体化战略54、完全一体化战略 55、锥形一体化战略56、横向一体化战略57、解束 58、多元化发展战略59、专业比率60、关联比率 61、纵向一体化比率62、集约型多元化经营战略63、扩散型多元化经营战略64、协同效应65、并购66、内部创业 67、合资68、横向购并69、纵向购并 70、扩大产品门类的购并71、扩大市场的购并72、纯粹复合型的企业购并73、直接购并74、间接购并75、生产过程重组 76、撤退战略77、收割战略78、放弃战略 79、清算战略80、经营单位战略81、竞争战略 82、成本领先战略83、差异化战略84、重点集中战略 85、特殊竞争力86、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差异化87、销售服务的差异化 88、品牌差异化战略89、中庸战略90、投资战略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考试题目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考试 ( 共100分 ) 注意事项: 请各位考生在桌面建立考试文件夹,考试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为“准考证号+考生姓名+自考专业”,如“011809402326-陈兵-会计”。考生的所有解答内容都须放在考试文件夹中。 一、汉字录入(请在Word 软件中正确录入如下文本内容,20分) 要求:1.在文件内容第一行的表格中录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及姓名专业; 2.表格下正确录入文本,文本中的英文、数字按西文方式;标点符号按中文方式; 3.文件保存在考试文件夹中,文件名为SJKS.DOC 。 二、Word 编辑和排版(30分) 打开上面文件SJKS.DOC ,先另存于考试文件夹中,文件名为SJKS2.DOC ,再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1.排版设计 (1)纸张:16开;边距:左右页边距均为1.8cm ,上下页边距均为2cm ; (2)标题:黑体四号,居中对齐,段前段后间隔1行; (3)正文:第二自然段楷体小四号字;第一、三自然段设置为宋体小四号;第三自然段首字下沉3行、分为两栏,中间加分栏线。 2.替换操作:将所有“光计算机”一词设置为仿宋四号、蓝色、加粗、突出显示效果; 3.用“光计算机”一词制作艺术字,要求效果如右图所示,图文环绕于正文右下角; 4.再次保存编辑好的SJKS2.DOC 文件。 光计算机 光计算机是利用纳米电浆子元件作为核心来制造,通过光信号来进行信息运算的,这种利用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被称为光计算机,又称为光脑。 光计算机的优点:第一,光器件允许通过的光频率高、范围大,也就是所谓的带宽非常大,传输和处理的信息量极大。第二,信息传输中畸变和失真小,信息运算速度高。第三,光传输和转换时,能量消耗极低。 光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光计算机的出现,将使21世纪成为人机交际的时代。在未来光计算机的运用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预测天气,气候等一些复杂而多变的过程,还可应用在电话的传输上。使用光波而不是电流来处理数据和信息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将来,光计算机将为我们带来更强劲的运算能力和处理速度。甚至会为将来和生物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考试大纲 编 山东经济学院 2011年1月

目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1.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三金”工程的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正向着纵深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管理人员不了解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人员不了解管理,是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障碍。因此,向管理人员普及计算机知识已是当务之急。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使他们一方面在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支持与配合计算机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初步具备参与开发小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包括上机实习和作业),要求考生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能够达到了解管理信息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应用Visual FoxPro 对管理信息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考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领会管理信息的特点、作用、分类及处理要求;了解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对管理产生的深刻影响。 (2).要求考生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基本操作,特别是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3).要求考生理解系统开发的特点,了解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指导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领会系统开发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掌握系统开发各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了解系统开发的组织和项目管理方法。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引用在这里添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实践考试样2009-12-26 09:18 wuqian5354 的在这里添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实践考试样卷加日志标题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实践考试样卷 2007年08月09日 13:29 (本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在考核盘的根目录下有XS.DBF、CJ.DBF、STD.DBF、LOAN.DBF、DISREC.SCX、TTT.PRG、KSH.PRG和KSHF.SCX文件,这些文件在考核盘的\BACKUP子目录下有相应的备份,以备考生在误操作后复制;2、考生首先运行考核盘上KSH.PRG程序,输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若不输入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作0分处理。 一、单命令操作题(共60分,每题5分) 考核盘根目录上有两个数据表文件,其中XS.DBF有6条记录,CJ.DBF有15条记录,结构分别如下: XS.DBF:字段名类型宽度小数说明 XH C 8 学号 XM C 8 姓名 XB C 2 性别 ZY C 8 专业 CJ.DBF:字段名类型宽度小数说明XH C 8 学号 KCMC C 12 课程名称 CJ N 3 0 成绩 1、将CJ.DBF中KCMC为“高等数学”的成绩增加3分。 2、在CJ.DBF中,添加一条新记录:李海华大学英语 88 3、对XS.DBF增加一个字段,为PJCJ(N,5,1)(平均成绩),并计算CJ.DBF中KCMC为“计算机基础”的平均成绩,将计算的平均成绩保存在PJCJ字段的所有记录中。 4、对XS.DBF创建普通索引文件XS.CDX,按专业升序排列,按性别降序排列。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1.数据库特点:数据结构化 2.修改表结构的SQL命令是ALTERTABLE 3.SQL语言中,修改表结构的命令是ALTER 4.从划分围上看,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可以分为战略性和执行性规划 5.在面向对象法中,将对象之间的通信机制成为消息 6.在需求分析阶段,用于描述业务活动,业务分布和信息处理的图形化工具是:业务流程 图 7.在系统分析阶段,用于数据分析的工具是:数据字典 8.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成为逻辑结构设计 9.对模块部所有路径进行测试的法,成为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 10.数据库管理员为每个用户定义访问权限的工作,是落实系统安全管理的:最小权限原则 11.SCM系统是指供应链管理系统 12.在数据仓库中,描述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法的数据成为:元数据 13.数据库系统中,描述物理结构的是:模式 14.关系中主码不能取空值的约束是实体完整性规则 15.以二维表形式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16.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阶段是:系统分析 17.该落反映信息系统基本结构,并对信息系统的俄主要功能做出约定的数据流程图是:顶 层数据流程图 18.低耦合是指模块对其他模块依赖程度低,模块间联系要松散 19.软件测试的“V模型”中每一类测试都对应着一个系统开发阶段,与单元测试对应的是 编码阶段。与需求分析阶段对应的是验收阶段

20.在软件测试中,人工代码评审属于静态测试。 21.我国实行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分为5级,其中2级是系统审计,3级是安全标记 22.具有面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数据集合,称为数据仓库 23.在诺兰模型中,,只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焦点的阶段是:成熟 24.数据字典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数据项 25.世界上第一台用于管理的商用计算机是:UNIVAC 26.企业管理信息科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其中战略信息精确程度要求不高 27.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散发资源是信息 2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9.在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的是模式 30.对数据库关系规化,一般需要达3NF 31.关系模式中的不完全函数依赖是:可以全部消除 32.从规划围上看,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规划 33.在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中,从信息技术管理到数据资源管理的转折点位于第三、四阶段 间 34.在基于构件的开发法中,信息系统的构件主要包括,借口、实现和部署 35.功能格栅图U/C中,若发现某数据类型不止一个C,说明此列数据来源不统一 36.用于描述系统的层次分解、模块调用、模块闽数据和控制信息传递关系的是:控制结构 图 37.结构化设计法的核心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结构化和模块化 38.软件测试中的功能测试时黑盒测试 39.系统运行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系统评价及维护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一、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管理信息? 答: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实际,即对未来行动及其后果的正确判断。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迅速取得很分析有关决策的信息,有助于企业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从控制论的观点看,管理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决策的过程。

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企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内有各种职能部门、生产或业务组织、人员和业务领域。为将各组成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有条不紊地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活动;为使上下级及平级组织间相互协调,关键在于将它们之间的信息流很好地组织起来,使之合理的流动。 5.试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答:(1)信息的收集:分为原始信息和二次信息收集 (2)信息的储存:再储存方面包括存储量,信息格式,使用方式,存储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 (3)信息的加工:数值运算(简单的算术与代数运算、数理统计中的各种统计量

的计算及各种检验、运筹学中的各种最优化算法以 及模拟预测方法等) 非数值处理(排序、合并、分类、选择、分配,常规文字处理, 图形、图像处理等) 10.MIS有哪些特点? 答:(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

(3)支持决策 11.试述ERP的主要特点。 答:(1)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 (2)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14.何为供应链管理? 答: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跨企业界限的集成管理模式,不再孤立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 含答案)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据处理的结果是信息,它也是下一次数据处理的( C )P2 A.输出数据B.数据参数 C.原始数据D.指标参数 2.管理过程的实质是( A ) A.信息处理过程B.信息反馈过程 C.信息通讯过程D.信息加载过程 3.按照信息使用的频率和精度进行排序,由高到低的是( C )P14 A.战略规划,日常业务管理,管理控制 B.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 C.日常业务管理,管理控制,战略规划 D.日常业务管理,战略规划,管理控制 4.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 B )P12 A.实用和经济B.适用和经济 C.实用和高效D.适用和概括 5.假设不存在非血缘的认养因素,一个父亲可以有多个子女,而某个子女只能有一个父亲,则父亲实体与子女实体的联系是( C )P77 A.一对一联系B.多对一联系 C.一对多联系D.多对多联系 6.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外部设备包括(D )P43 A.CPU、磁盘、RAMB.磁盘、磁带、I/O设备 C.RAM、外存储器、I/O设备D.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数字通信中信号的传输速率也可称为(C )P49 A.呼叫率B.接收率 C.比特率D.通勤率 8.在下列系统开发方法中,用户的参与度较高,开发周期较短的方法是(B )P102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 C.面向对象开发方法D.CASE 9.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A )P157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B.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C.自顶向下,分类合并D.自底向上,分类合并 10.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B )P91 A.综合软硬件系统B.应用软件系统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名词解释 1.具体行政环境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2.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行政决策参与 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6.行政协调 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7.行政诉讼 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法律制度。 8.目标管理 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9.公共行政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10.地方行政体制 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1.层级制 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 本章重点难点 由于本章属概论性质,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重点包括: 1、信息和数据的概念 2、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概念 3、管理信息及其作用 4、管理信息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5、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和要求 6、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三阶段的特点 7、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结构 8、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9、专家系统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结构 10、经理支持系统的特点和目标 1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13、MRPII的适用范围和COPICS系统的功能 14、ERP和MRPII的区别和联系 15、商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6、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17、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18、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19、虚拟企业的概念 20、电子商务的概念、功能、分类和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信息的含义是( ) (2004.4) A.对管理有用的数据 B.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影响的数据 C.管理活动中输入的信息 D.管理活动中输出的信息 2.关于信息和数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00 3.10) A.信息是载荷数据的物理符号 B.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C.一切数据都能表示信息 D.数据的具体形式和载体无关 3.企业管理的目的是( )(2006.4) A.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B.对企业进行计划和领导 C.实现企业的目标 D.实施企业的管理活动 4.关于信息是资源的不正确的说法是( )(2004.4) A.信息能有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B.信息能有助于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C.信息能大幅度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 D.信息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物质资源 5.关于管理信息与决策的关系正确的是( )(2004.4) A.正确的决策决定于信息 B.信息有助于降低决策风险 C.信息不充分决策一定失败 D.谁拥有信息就有正确的决策 6.下述有关物流、信息流描述中正确的是( ) (2002.10) A.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信息 B.管理活动中流动的是物流 C.信息流是双向的、可逆的 D.物流在经营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7.关于物流和信息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004.10) A.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物流B.管理活动中流动的是信息流 C.物流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流动D.管理人员通过物流了解信息流动态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以其产品和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所留下的印象,或者说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看法和评价。 2、企业愿景:是企业在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是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蓝图,概括了企业未来目标、存在的使命及核心价值,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环境及其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或实务指南等内容。 3、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和。企业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其变化难以预测且不受单个企业的控制。 4、宏观环境:又称为一般环境,是指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是间接或者潜在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5、行业环境:又称为微观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或者明显的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潜在加入者等。 6、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企业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独特能力,是指企业获取、整合资源并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具体而言,它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的相互作用,获取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以开发企业的独特产品和市场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体系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7、SWOT分析: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的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 8、一体化战略:又称为企业整合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企业的控制程度和物资流动的方向,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 9、纵向一体化战略又称为垂直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10、横向一体化战略又叫做水平一体化战略,企业常采用适当延长产品线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实现。 11、经营国际化:指企业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开辟、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12、多国本土化战略就是将战略和业务决策权分权到各个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由这些单元向不同国家的差别化的市场提供更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13、全球化战略是由总公司制定和协调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司的战略行动进行统一和协调,在不同国家市场销售标准化产品或服务。全球化战略的目标是取得全球性

《公共行政学》作业1-4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 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 B、美 C、中 D、英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选任制 B、考任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的行政区。 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等几种形式。 A.综合培训B.更新知识培训C.任职培训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 AD )。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