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接地

接地

接地
接地

接地材料的选择的国内国际标准与由来

一、概述

防雷设备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接落到被保护的设备上,并把雷电流很快引入大地,使被保护设备上免遭高幅值雷电过电压作用,以保护设备绝缘的安全。而接地装置正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的设备。没有接地装置,或者接地装置不合格,就会失去或减小防雷设备的作用。由于雷电流不能或不能迅速流入大地,就可能造成保护失效,导致事故扩大。长期运行经验证明,接地装置的材料的选择与可靠安装直接关系着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二、接地材料的一般要求

由于地下的土壤环境复杂,存在多种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对于金属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腐蚀。如果接地体被严重腐蚀,就无法与大地很好的接触,或者导致接地导体腐蚀断裂,造成地网性能的下降。另外,接地系统一般都埋设在地下,开挖检查与维护都比较困难。所以,接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决定了地网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要求接地网的使用寿命要大于被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规定接地网的使用寿命需要在40年以上。

三、国外相关标准对接地材料选择的建议

3.1 IEEEstd80-2000 IEEE Guide for Safety in AC substation grounding

IEEEstd80-2000《交流变电站接地安全导则》,中对于接地体的选择在11章Selection of conductor and connection (导体与连接的选择)(第40页)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11.1基本要求:接地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包括水平导体、联接、垂直接地极、引上线、其使用寿命都应当大于建筑物或者的设备的最大预期使用寿命进行设计,每一个要素都应当满足下列的条件:

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减小导体周围的电位差;

B)在故障峰值电流持续的时间内,不会被熔化,保持完整;

C)机械性能稳定可靠

D)当发生腐蚀和自然破坏时,仍然能够保持性能稳定.

11.2.1 铜

铜是接地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铜导线除了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之外,还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这主要是因为铜像对于其他的金属来说,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阴极。

11.2.2 铜镀钢

铜镀钢常作为接地系统中的垂直接地极,也用作水平网格的导体。因为土壤对于铜材的腐蚀有限,所以使用纯铜或者铜镀钢作为接地导体时,只要选择了合适的导体尺寸,并且导体是完好未被破坏的,就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保证接地网络的完整性。

在这个表中规定铜镀钢接地棒的铜层厚度不小于0.254mm

3.2 MIL-STD-188-124B Military standard grounding、bonding and shielding

在MIL-STD-188-124B 《美国军用标准——接地、联结和屏蔽》的第五章的5.1.1.1.3中(第8页):

5.1.1.1.3最小配置:最基本的接地电极的配置应当是在建筑物滴水沿0.6至1.8米的范围内均匀的布置垂直接地极。所有的接地极都应当由美标1/0的裸铜绞线连接在一起,裸铜线的埋深为至少地平线以下0.45m,连接的电缆和接地棒之间应当使用铜焊或者放热焊接连接在一起,水平铜线应当构成一个闭合环形,首尾端使用铜焊或者放热焊接连接在一起。

接地极:接地极应当使用铜镀钢,其最小长度为3m,直径不小于1.9cm,接地极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两倍的接地极长度。镀铜层的厚度在0.3mm以上。

3.3 FAA-STD-019D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STANDARD LIGHTNING AND SURGE

PROTECTION,GROUNDING,BONDING AND SHIELDING,REQUIREMENTS FOR FACILITIE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在FAA-STD-019D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所颁布的《对于设施和电子设备的雷电、浪涌防护、接地、连接和屏蔽要求》的第32页第3.8节接地电极的要求中规定:

3.8.5 接地极

接地极和他们的安装要符合以下要求:

3.8.5.1 材料和尺寸

接地极应当为铜制或铜镀钢质。最小长度为3m,直径1.72cm,镀层的厚度不得小于0.254mm。

3.4 BS7430 Code of practice for Earthing

在BS7430 接地应用汇编中

第11章接地极或直埋非绝缘接地导体材料的选择(p16页)

11.1 概要

尽管接地材料的选择不会影响接地电阻,但是为了应对各种类型土壤中的金属的腐蚀,材料的选择应当留意。一些推荐在地网中使用的接地材料如表格6所列。

压制(对于带,卷,金属薄片,金属板):退火纯铜

铜排,接地极和管(对于机械零件和装置):纯铜,硬拉铜或退火铜;铜合金;磷青铜;铝青铜合金。

3.5 UL 467 Grounding and bonding equipment

在UL467 接地与连接中对于铜镀钢接地棒的质量做出了相关的要求。(P11)

9.2接地棒

9.2.1镀铜钢或铜金属的实体接地棒,直径应大于1/2英寸(12.7mm)或,如果不是圆形,周长应大于1.6 英寸 (40.6 mm)并且最小厚度要大于3/8英寸(9.5mm)。

9.2.3 9.2.1提到的铜层,在任一点的厚度应大于0.010 英寸 (0.25 mm),并应符合9.2.3的铜层黏附要求和9.2.4.的弯曲要求。

9.2.4 在9.2.2中的关于外套黏附要求,一长为18英寸(457-mm)的接地棒,一端斜切45度,夹在两块钢夹板之间或虎钳子之间,间隙设置少于接地棒直径的0.04英寸(1.02mm),以致剪出足够的金属将棒和铜层联结的部分暴露出来。通过钢板或钳子剥下外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明显的外套和钢芯分离迹象是不可接受的。

9.2.5 在9.2.3中的关于接地棒弯曲的要求,在室温下,将一长度的接地棒坚固地固定在夹子或钳子中,在离棒自由端40倍直径距离处施加正常的压力使其弯曲,外套应没有破裂的迹象。力的大小和施加的方向应永久和棒成30度角。

3.6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2 接地装置的选择(第5、6页)

3.2.5 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镀钢、铜镀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为作为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

合本规范的规定。

3.7 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所铜制接地网应用导则

5 电器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第5页)

5.6 垂直接地极可以使用铜的或镀铜钢接地极。使用镀铜钢的垂直接地极时,外层铜膜的厚度应不小于0.25mm。垂直接地极长度一般不超过3m。接地电阻较大时,在高电位升的隔离措施或深钻垂直接地极之间选择措施时,应根据实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并与相关的隔离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第7页)

5.7.1放热焊接法

采用放热焊接时,应选择好各种水平接地体之间和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极之间的连接方式及相应的焊料。对接焊缝的上部应有2—4mm的加强高度;不应有毛刺、凹凸不平之处。其焊接接头的平均最小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的抗拉强度,焊缝的直流电阻应不大于同截面、同长度的原金属的电阻值。(第7页)

6.5 对于大多数可能埋在附近的其他金属而言,铜是阴极,所以铜质接地网的耐腐蚀性较好。由于在短路电流的计算和故障持续时间的选取上都考虑了比较严重的情况,铜质接地网截面的选择时不再考虑留腐蚀的余量。铜质接地网一般不进行开挖检查。(第10页)

3.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12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第28页)

12.1.1.2 对于220kV及以上重要变电站,当站址土壤和地下水条件会引起钢质材料严重腐蚀时,宜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

500kV变电站、全户内变电站、220kV枢纽变电站、220kV和110kV 城市变电站和紧凑型变电站应采用铜质接地网;土壤腐蚀严重地区的110kV变电站宜采用铜质接地网。(第28页)

12.1.2.3 定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年)通过开挖抽查等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蚀情况。如发现接地网腐蚀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处理。铜质材料接地体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

12.1.2.4 认真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及《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475-1992)有关接地装置的试验要求,

同时应测试各设备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严禁设备失地运行。

大型接地网每6-10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估,项目包括:变电站对地最大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接地阻抗测试,接触电势测试,跨步电势测试,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接地装置热稳定校验。

铜质接地网交接试验后可不再进行测试。(第29页)

3.9 广东电网公司2007年反事故措施

二防止雷害事故(附件第1页)

1、对于新建的全室内变电站,应采用铜材料的接地网和接地线。对于常规布置的变电站,可结合地质的腐蚀情况选用铜材料

3.1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交流电气接地装置应用导则

(第8页)

3.11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措施

二防止接地网事故(第1页)

1.1.2 室内变电站和地下室变电站,应采用铜制材料的接地网;500kV变电站宜采用铜质接地网;对其他变电站,当站址接地装置埋深范围内的土壤对钢质材料有腐蚀时(土壤电阻率小于100ohm.m)宜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

四、国际上的接地腐蚀试验及相关结论:

4.1 NBS接地腐蚀研究

从1910年到1955年,国家标准局实施一个大规模的地下腐蚀的研究。这个研究中包括了在全美国的128个测试地点采集的36500个样本,代表了333种不

同的铁的,有色金属的和具有保护镀层的材料。这一次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关于腐蚀的大范围的研究。ERICO将利用这些研究来说明镀有0.01英寸厚度铜镀层的接地产品能够在大部分的土壤中能够达到超过40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将说明在大部分的土壤类型中,镀有0.0039英寸(0.0991mm)的锌的接地棒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0-15年。通过预期使用寿命的不同来着重说明,对于现场的应用来说选择镀铜接地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标准局的第11章的报告涵盖了铜与镀铜产品在野外的测试情况。这个报告的表48列出了在43种不同的土壤,从8年到13年这个时间段内得铜和镀铜样本的平均每年的重量(oz/ft2)损耗。

每盎司/平方英尺对应的平均腐蚀厚度是1.4密耳。根据对14个地点的直接埋入土壤中13年的样本的分析,说明在13年后的总的平均腐蚀度不超过0.5密耳。0.001英寸(0.254mm)=10密耳。其他的29个地方的样本,直接埋地8年的总的平均腐蚀度是0.9密耳。在下表中材料“M”表示含铜量为99.94%的铜样品,材料“P”表示有99.93%的铜地化合物中的含量,这两种材料的平均数据如下所示:

可以用腐蚀10密耳的铜所需要的时间来建立镀铜接地产品的标称使用寿命。尽管是在不同的土壤中使用,但是从8-13年的数据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率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在铜镀层上形成了氧化膜。所以在大部分的土壤环境下,镀铜接地产品可以达到与超过40年的使用寿命。

4.2电气接地棒的野外测试海军民用工程实验室(NCEL)

通过与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的合作,NCEL提出了一个针对电气接地金属的测试的地7年方案。在这些材料中包括铜镀钢棒,铜镀钢绞线、接地专用引下导体和镀锌钢。样品被分开单独埋放,而且每两个连接在一起,以测定镀锌腐蚀度和其他的镀层材料的影响。尽管这个实验和NBS承担的实验的严格程度相距甚远,但是它提供了一个特别是与接地棒相关的独立的信息源。这个实验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的要求,来着手建立接地材料最好的形式。

-施工容易

-抗腐蚀

-不与周围的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

在样品裸露埋于地下7年后取出之后,再对样品进行观察。

镀锌钢棒:大部分的镀锌层已经消失了,离地表越近的钢腐蚀越严重,并且有严重的点腐蚀。

铜镀钢接地产品:铜层实际上没有受到腐蚀的影响。

研究的结论是:镁,铝,锌,低碳钢和镀锌钢棒没有期望中的抗腐蚀性。

在铜镀钢接地棒附近的低碳钢接地棒的腐蚀速度会加快。

因为在大部分的接地系统中,钢比铜的比例要高很多,所以由镀铜产品造成的钢的电化学腐蚀情况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表明,把钢和铜的比例提高一倍,将会使钢的腐蚀率下降一半。钢的腐蚀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以下变量,包括土壤的矿物质含量,湿度,温度和含氧量。

许多的锚拴是被封在混凝土里的。用于建筑物础上的镀锌(热镀锌)钢或者螺纹钢(钢筋混凝土)与镀铜接地系统在一起不会有危害,虽然混凝土是可以导电的,从而形成了两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但是螺纹钢是一个非常坚硬的钢,只有它的表面会生锈,他表面的铁锈是不导电的氧化物而且可以防止更多的氧化,因为这个氧化层会限制电化学作用,所以螺纹钢的腐蚀降低的更多。

4.3 国家电气接地研究项目

这是一个最近的研究并且还在继续,研究的某些方面在现在是被认为非常有价值的。

在1992年,确定了一个长期的接地测试研究,这个研究是以往接地研究的一个延续,其目的包括接地产品(如超过使用期限接地导体)的预期性能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性能的影响。被称作“国家电器接地项目研究”(NEGRP),这个位于北美的研究是在国家防火研究基金会的监督下完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常使用的和在商业运用中已经有的接地产品的评估,包括铜镀钢接地棒、铜镀钢绞线、专业引上导体等。这个研究提供的超过10年的时间段,在多种土壤气象条件下的性能的数据。这个研究分为三阶段实施的-在1992年内华达开始实施(阶段1),在1997年于Texas, Illinois, New York State, Virginia开始实施(阶段2),California 美国航天局碳酸喷气场2001年开始实施(阶段3)。已经完成的实验主要就是估计这些超过使用寿命的接地导体的性能和物理完整性,已经确定的是在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地质情况,水汽和温度的的情况下对电阻的测量。放热焊接,压接和机械连接被用于接地线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在阶段1中各地点最近被挖掘,进入了对参数和腐蚀的评估。

PAWNEE地点的挖掘-在2003年,一个原始的地点(PAWNEE)被挖掘接地极被取出。挖出了5/8英寸的铜镀钢棒和3/4英寸的镀锌棒。结果很明显,铜镀钢棒事实上的没有受到腐蚀的影响,同时镀锌棒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照片1-6)。同样的情况在其他的三个地点也有(Balboa, Pecos and Lone Mountain)

接地棒安装于地下的情况很难预计。电化学电池反应一般会在接地棒的几个特定的地方发生,最终会扩展到整根接地棒。许多地方和国家标准需要测量接地网的电阻,来确定其是否符合电阻值的要求。如前所描述的,接地测量仪器注入一个非常小的电流(按照mA级)到接地棒来进行测量。即使在接地棒上有一个或者几个电化学电池反应,直径有很大的减小,也能测量到一个合理的低的电阻值,只要接地棒还是相连的。如果这个接地棒遭受了一个从雷电或者电力故障的一个大电流,这个直径减小的接地棒就会发生问题,这个大电流会在这个被腐蚀的薄弱环节将接地棒熔断。电力系统失去了良好的接地,可能会引起有危险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铜镀钢的接地体被推荐使用的原因。一直以来,客户总是问当

钢外面有铜层时,什么才能阻止钢的腐蚀。在铜和钢之间的过渡区不会形成一个电化学电池反应么?回答是是否定的。要形成电化学电池反应,需要满足4个要素。必须要有阳极,阴极,过渡区和电解液。因为铜和钢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电解液不可能进入这个通和钢之间的过渡区域,腐蚀就没有办法发生。

结论就是,具有0.007英寸(0.1778mm)铜层厚度的接地棒可以有40年的使用寿命。ERICO的生产流程的标准是铜层的厚度要满足0.010英寸(0.254mm),超过了UL467标准的要求。ERICO也可以提供更厚的镀层厚度。如0.013英寸的铜层(0.3302mm),但是不是经常使用。

尽管钢芯上厚的铜层能够更好的防止腐蚀,但是为了得到很长的使用寿命,铜与钢芯之间的材料连接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整体的连接,电解液就会进入铜与钢之间的表面,这会导致一种很快的腐蚀。这种现象在没有结合好的,双金属接地棒上会发生。为了确保这种金属结合的质量,ERICO的接地棒会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测试。测试规定,铜镀钢接地棒应当在两个钢夹板或者老虎钳的钳口直接驱动,设置0.04英寸(小于棒子直径的)在铜与钢之间暴露出来,要求铜层与钢芯之间没有分离的现象。

弯曲试验要求规定:接地棒应当能够弯曲30度,镀层没有破裂的情况。这些都是标准UL467中所规定的。

电路接地概念

电路接地概念 在接触电子电路图时,首先要搞清楚电路中接地的问题。 1.共用参考点 不加定语的接地有多种含义: ①电子仪器的外壳接地是接的大地,这是保护性接地,这一接地措施可以使仪器的外壳与大地等电位,从而避免了仪器因漏电使外壳带电造成的触电危险。 ②电子电路图中的接地,对电路而言是一个共用参考点;对电路图的绘制而言是一种简略画法;对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而言,可以方便识图。 电子电路图中的接地问题可以用如图1-10所示电路来说明,其中图1-10(a)所示电路中没有接地的符号,当开关S1接通后,电流从E的正极出发,经S1、R1流到E的负极,再通过E1的内电路到正极而成回路。 如图1-10(a)所示电路习惯上画成图1-10(b)或图1-10(c)所示形式的电路图。当采用正极性电源供电时,画成图1-10(b)所示的电路,这一电路中出现了接地符号。比较图(a)和图(b)可以看出,电池E的负极用接地符号表示,电池E的正极用+

V表示,这两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显然图(b)所示电路比较简洁。 分析图1-10(b)所示电路中的电流流动时,电流从+V端流出(相当于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S1、R1到地(相当于是流入电池的负极),再通过电池E成回路。 如图1-10(c)所示电路,也有接地符号,但采用了负电源(-V)供电。电路中,-V端就是电池E的负极,接地点是E的正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从地端流出(即从电池E的正极流出),经S1、R1到-V端(相当于电池E的负极)。 2.接地概念小结 通过上述接地概念的介绍,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①接地点是电路中的共用参考点,这一点的电压为0V,电路中其他各点的电压高低都是以这一参考点为基准的,电路图中所标出的各点电压数据都是相对地端的大小,这样可以大大方便修理中的电压测量。 ②接地符号是一种电路连线的省略画法,接地点表示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相连,这一接地与仪器外壳接地概念不同。 ③一般情况下,一张电路图中只有一种接地符号,此时所有的地端是相连的。在少量的电路图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接地符号,如图1-11所示,表示这种电路中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直流电源供电系统(相互之间没有共用参考点),这时两种接地点之间是高度绝缘的,修理中不能将这两个地线接通,在彩色电视机电路中就存在这种情况,要高度重视。

GB50169-92_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C-4 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 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iO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1.4条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 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

接地材料的选型

接地材料的选型 接地材料是接地的工作主体,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下面对常用的接地材料的属性做个简单的介绍。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最常用的如扁钢)、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金属材料如扁钢,也常用铜材替代,主要用于接地环的建设,这是大多接地工程都选用的;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角钢、铜棒和铜板)这类接地体寿命较短,接地电阻上升快,地网改造频繁(有的地区每年都需要改造),维护费用比较高,但是从传统金属接地极(体)中派生出类特殊结构的接地体(带电解质材料),使用效果比较好,一般称为离子或中空)接地系统;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使用比较方便,几乎没有寿命的约束,各方面比较认可。 在以下的讨论中以降阻剂、非金属接地块和离子接地系统为代表进行探讨。 降阻剂分为化学将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外加剂成分等方法。物理降阻剂有超过二十年的工程运用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现在无论是性能还是使用施工工艺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品了。 非金属接地体有是在通讯、广电等部门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复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的,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大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离子(中空)接地系统是传统的金属接地改进而来,从工作原理到材料选用都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各种形状的结构。这些接地系统的共同点是结构部分采用防腐性更好的金属,内填充电解物质及其载体组分的内填料,外包裹导点性能良好的不定性导电复合材料,一般称为外填料。接地系统的金属材料已经出现的有不锈钢、铜包钢和纯铜材的。不锈钢的防腐较钢材好,但是在埋地环境中依然会多多少少的锈蚀,以不锈钢为主体的接地系统不宜在腐蚀性严重的环境中使用。表面处理过的铜是很好的抗锈蚀材料,铜包钢是铜-钢复合材料,钢材表面覆盖铜,可以节约大量的贵金属—铜材。套管法或电镀法生产,表面铜层的厚度从0.01mm到0.50mm,厚度越厚防腐效果越好。纯铜材料防腐性能最好,但是要耗用大量的贵金属,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使用。由于接地系统大多向垂直方向伸展,所以接地面积大多要求很小,可以满足地形严重局限的工程需要。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接地措施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赞比亚MCL 2*150MW机组全厂防雷保护及接地工程,由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设计,山东电建二公司施工。设计采用Ф40热镀锌圆钢作为接地一次干线,接地极为Ф40,L=3m热镀锌圆钢,埋设在地下-0.8米以下。室内采用Ф40热镀锌圆钢作为接地干线。 二、编制依据 1、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设计图纸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3、《交流电器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5161.1~5161.17-2002 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三、主要工器具 工器具:8磅大锤2把;气割工具、电焊工具各2套;无齿锯1台;F扳手2把。 仪器仪表:接地摇表一只;30米卷尺一把,5米卷尺2把。 四、施工方案 根据会审后图纸的要求,视土建回填情况,当各区域回填至距0m标高-800mm左右时,依次进行接地极安装及接地母线敷设工作。 1.接地极制作下料采用切割方式。 2.接地极尖端制作采用切割机切割后磨光方式。 3.接地母线及接地极焊接采用交流电焊机,Ф3.2mm焊条。 4.采用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一遍银粉漆的方式防腐。 五、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及标准 工艺流程技术要求与标准 (一)接地极制作 1、参照圆钢接地极加工图图纸会审,将管头一端切割成45°斜角。 (二)接地极和主接地母线安装 1、接地极的施工。1)切口应平直,用磨光机或平锉除去切口毛刺。 1)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及回填情况,依次进行

接地安装规范

接地装置安装 4.1.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建筑物桩基、梁、柱内钢筋做接地装置的自然接地体和为接地需要而专门埋设的人工接地体,应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设置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做等电位连接用的连接板。 2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 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如下: 1)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Ω·m的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的砾石层。 2)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 3)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 4 当工程设计文件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设计为独立接地时,独立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第4.2.1条的规定。 4.1.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 2 可采取下列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1)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2)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3)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4)在永冻土地区和采用深孔(井)技术的降阻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第3.2.10条~第3.2.12条的规定。 5)采用多根导体外引,外引长度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第5.4.6条的规定。 3当接地装置仅用于防雷保护,且当地土壤电阻率较高,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21714.3-2008中第5.4.2条的规定。 4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宜采用放热焊接(热剂焊)。当采用通用的焊接方法时,应在焊接处做防腐处理。钢材、铜材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体为钢材时,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线长度及焊接方法 2)导体为铜材与铜材或铜材与钢材时,连接工艺应采用放热焊接,熔接

地和接地的概念

地和接地的概念 1.地 (1)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这种“地”是“电气地”,并不等干“地理地”,但却包含在“地理地”之中。“电气地”的范围随着大地结构的组成和大地与带电体接触的情况而定。 (2)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图1示出圆钢接地极。当流入地中的电流I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半球形的球面,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而在距接地极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20m 以外的地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换句话说,该处的电位已近于零。这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若接地极不是单根而为多根组成时,屏蔽系数增大,上述20m 的距离可能会增大。图1中的流散区是指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流散时产生明显电

位梯度的土壤范围。地电位是指流散区以外的土壤区域。在接地极分布很密的地方,很难存在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 (3)逻辑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息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的电位,这个电位还可防止外界电磁场信号的侵入,常称这个电位为“逻辑地”。这个“地”不一定是“地理地”,可能是电子设备的金属机壳、底座、印刷电路板上的地线或建筑物内的总接地端子、接地干线等;逻辑地可与大地接触,也可不接触,而“电气地”必须与大地接触。 2.接地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电气装置”是一定空间中若干相互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电气设备”是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设备,例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布线材料等。电力系统中接地的一点一般是中性点,也可能是相线上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为外露导电部分。“外露导电部分”为电气装置中能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一般指金属外壳。有时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将装置外导电部分与接地线相连进行接地。“装置外导电部分”也可称为外部导电部分,不属于电气装置,一般是水、暖、煤气、空调的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外部导电部分可能引入电位,一般是地电位。接地线是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接地装置是接地极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编辑:万佳防雷-小黄 电力系统的接地是对系统和网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操作维护人员安全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接地体的布置、连接,接地体的材质等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说设计、施工高标准的接地系统的变电站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变电站接地网作用概述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极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接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苦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本文拟重点就材料选用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二、变电站接地网常用材料比较 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 1、金属接地材料。金属接地材料(主要指铜材和钢材),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经济性,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接地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容易腐蚀的问题,对接地电阻的影响也比较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大的隐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同时,近年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造成接地成本增加,使得金属接地材料的缺点逐渐突显,一些行业或地区已经在渐渐地减少金属接地材料的使用,转而使用其它新型的接地材料。 2、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材料是目前行业里新生的一种金属接地体的替换产品,由于其特有的抗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目前非金属接地产品主要是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符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打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降阻剂。降阻剂分为化学降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 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

全所接地技术措施

全所接地技术措施 1.主接地网施工 (1)本变电所水平地网的埋深为0.8m,整个接地网的外缘闭合,外缘倒角为圆弧,圆弧半径5m。接地极沿变电所围墙四周布置垂直布置,具体布置位置以设计图纸为准。 (2)接地网交叉处要可靠焊接,不得虚焊,扁钢与扁钢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必须对三个棱边进行可靠焊接,焊接完成后去除焊渣再涂沥青进行防腐。 (3)主接地网施工时,注意考虑设备及构架接地的抽头施工,设备、构架及沟内接地用-40X6扁钢,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室内接地抽头用-40X6扁钢,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 (4)进行主接地网埋设等隐蔽工程时,必须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确认接地体的深度、焊接质量、线路走向、接地体间的间距、接地体离建筑物的距离等符合设计要求,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掩埋回填土,回填土中不得有石头、垃圾、建筑碎料等,回填土要分层夯实。 2.避雷设施接地施工 (1).本变电所独立避雷针及构架避雷针均设有集中接地装置,并用接地引下线明敷引下,与主接地网相连。避雷针与主接地网地下连接点至主变、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2).所有线路避雷线沿构架引下与主接地网相连,在连接处要设有便于分开的连接点,以便测量主接地网接地电阻时把线路避雷线甩开。 3.户内设备接地施工 (1).户内静态接地铜排网:采用-30×4铜排,铜排敷设在活动地板下,所有铜排可靠连接,铜排搭接处必须搪锡,铜排上与接地线连接的地方必须搪锡,必须确保铜排网与屋外主接地网一点可靠连接。 (2).户内控制、保护屏的外壳与地网可靠连接,屏内保护装置接地直接引接在屏内接地铜排上,接地铜排又用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引接在静态接地网上(屏内接地铜排用绝缘胶木板与屏体隔开,保持与屏体绝缘)。 (3).所内所有电缆支架、桥架、井架及电气设备外壳都必须与主接地网可靠

接地电阻规范标准要求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 接地分三种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1Ω以下 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统根据配电系统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规定了不同的电阻值,把目前规范中的一些规定值现做一个摘录。其中有两本规范根据09年建设部文件已经更新或者作废了。但仍然可以参考。 (1)信号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 (2)功率接地——除电子设备系统以外的其他交、直流电路的工作接地。 (3)保护接地——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接地。 14.7.4.3 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值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宜大于4Ω并采用一点接地方式。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但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系统分开,两接地系统的距离不宜小于20m。不论采用共用接地系统还是分开接地系统,均应满足本规范第12章防雷有关条款的规定。 电子设备应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采用屏蔽措施。 (1)直流地(包括逻辑及其他模拟量信号系统的接地)。 (2)交流工作地。 (3)安全保护地。 以上三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要求均不大于4Ω。在通常情况下,电子计算机的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

接地的参考知识

Q1:为什么要接地? Answer: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只考虑防雷和安全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大量设备之间信号的互连要求各设备都要有一个基准‘地’作为信号的参考地。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化,信号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近,高速信号的信号回流技术中也引入了“地”的概念。 Q2:接地的定义 Answer: 在现代接地概念中、对于线路工程师来说,该术语的含义通常是‘线路电压的参考点’;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它常常是机柜或机架;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它是绿色安全地线或接到大地的意思。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接地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注意要求是“低阻抗”和“通路”。 Q3:常见的接地符号 Answer: 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 Q4:合适的接地方式 Answer: 接地有多种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以及混合类型的接地。而单点接地又分为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一般来说,单点接地用于简单电路,不同功能模块之间接地区分,以及低频 (f<1MHz)电子线路。当设计高频(f>10MHz)电路时就要采用多点接地了或者多层板(完整的地平面层)。 Q5:信号回流和跨分割的介绍 Answer:对于一个电子信号来说,它需要寻找一条最低阻抗的电流回流到地的途径,所以如何处理这个信号回流就变得非常的关键。第一,根据公式可以知道,辐射强度是和回路面积成正比的,就是说回流需要走的路径越长,形成的环就越大,它对外辐射的干扰也越大,所以,PCB 布板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小电源回路和信号回路面积。第二,对于一个高速信号来说,提供有好的信号回流可以保证它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PCB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是以地层(或电源层)为参考来计算的,

“地”和“接地”的概念

转载:“地”和“接地”的概念 1.地 (1)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这种“地”是“电气地”,并不等干“地理地”,但却包含在“地理地”之中。“电气地”的范围随着大地结构的组成和大地与带电体接触的情况而定。 (2)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图 1示出圆钢接地极。当流入地中的电流I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半球形的球面,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而在距接地极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 20m 以外的地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换句话说,该处的电位已近于零。这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若接地极不是单根而为多根组成时,屏蔽系数增大,上述 20m 的距离可能会增大。图 1中的流散区是指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流散时产生明显电位梯度的土壤范围。地电位是指流散区以外的土壤区域。在接地极分布很密的地方,很难存在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 (3)逻辑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息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的电位,这个电位还可防止外界电磁场信号的侵入,常称这个电位为“逻辑地”。这个“地”不一定是“地理地”,可能是电子设备的金属机壳、底座、印刷电路板上的地线或建筑物内的总接地端子、接地干线等;逻辑地可与大地接触,也可不接触,而“电气地”必须与大地接触。 2.接地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电气装置”是一定空间中若干相互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电气设备”是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设备,例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布线材料等。电力系统中接地的一点一般是中性点,也可能是相线上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为外露导电部分。“外露导电部分”为电气装置中能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一般指金属外壳。有时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将装置外导电部分与接地线相连进行接地。“装置外导电部分”也可称为外部导电部分,不属于电气装置,一般是水、暖、煤气、空调的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外部导电部分可能引入电位,一般是地电位。接地线是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接地装置是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46961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 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当验证设备上确无电压,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对可能送电到停电检修设备的各方面都要装设接地线。 2.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接地线数量,检修10米以下的母线可装设一组接地线。 3.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的部分,则各段应分别验电并短路接地,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有开关或熔断器。降压变压器全部停电时,应将各处可能来电侧都短路接地,其它部分不必每段装设接地线。 4. 室内配电装置上的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规定的接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桩头的接地电阻必须合格并划出黑色记号。 5. 装设接地线必须有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

仪表接地规范标准[详]

1 总则 1.0.1 本规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 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 执行本规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2 保护接地 2.0.1 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 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 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 工作接地 3.0.1 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 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 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 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 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3.0.6 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

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来源:中国绿色数据中心 摘要: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 最广泛的并且无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 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并且无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不管是电气设备还是电子设备,不管是生产用设备还是生活用设备,不管是直流设备还是交流设备,不管是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不管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也不管是发电厂还是用电户,都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或是它们的安全。 一、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导体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以保护人体的安全,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体损坏后外壳就会带电,由于电源中性点接地,即使设备不接地,因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此时人体接触到设备外壳时也会有电流流经人体;或者线路上某处 绝缘不好,如果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就会经人体而成通路,从而使人体遭受电击伤害。 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此时,人体与接地极是并联的关系,流过每一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极电阻大数百倍,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献出流经接地极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相当于接地极将人体短接,因此,人体就能避免触电的危险。

接地措施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措施适用于2号机组主厂房基础接地接地的安装施工。包括主厂房室内接地、集控楼室内接地、煤仓间室内接地;室内接地敷设于粗地面之上为暗敷;接地线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与室外接地连接使用-50X8热镀锌扁钢。 2. 编制依据 2.1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图纸; 2.2《电力建设安全施工规程及管理规定》;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气篇); 2.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006版 3. 作业进度安排 2010年03月20日至2011年08月01日 4.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4.1 作业环境的质量要求及施工准备 4.1.1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齐全; 4.1.2施工作业措施审批完毕,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双签字完毕; 4.1.3施工材料预算审批完毕; 4.1.4供应部门材料准备完毕; 4.1.5施工所有的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检验合格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4.1.6施工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无安全隐患;

4.2 作业使用机械和工具的规格、数量及标准 切割机2台 电焊机4台 手电钻1把 活扳手2把 洋镐8把 铁锹10把 电锤2台 手锤4把 4.3 作业使用量具、仪器和仪表的质量标准 皮卷尺L=30m 2个 接地电阻表表1块 盒尺L=5m 4个 4.4 作业技术交底的安排 在施工前由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结合施工图纸,明确交代安全、质量、技术要求、工期、施工程序、记录方法、作业范围等,交底后保留交底记录,并进行全员签字。 5. 主要施工方法和步骤 5.1施工工艺流程 5.1.1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附件1: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的接地线、体(桩)及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壳意外带电时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体良好连接,形成保护性接地。当电气设备外壳因漏电等原因意外带电时,如果人员触及电气设备外壳,由于保护接地电阻是和人体电阻并联的,并远小于人体电阻,则可保证将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1.1、5.1.2、5.1.9、5.1.10、5.3.2、5.3.4、9.1.3等条文的规定,以及现场实际,对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外壳接地要求如下: 一、适用范围 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二、接地线截面要求和规范 (一)配电装置、电动机械的接地线(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接地线截面积一般不得小于相线截面1/3,且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接地线(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

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二)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B、C相线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三、接地体(桩)要求和规范 (一)自然接地体(接地桩):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可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构件,如:已投运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合理选择,尽量选截面大、埋深深、方便操作的接地体。 (二)人工接地体(接地桩) 1、可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作为接地桩。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16毫米;采用扁钢时,其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积不得小于160平方毫米;采用钢管时,壁厚不小于3.5毫米。不得采用螺纹钢作为接地桩;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2、在接地桩的埋深要求处应有明显标示(红油漆划线、用电焊做记号等),便于判断埋深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3、接地桩上方应焊有把手等,便于使用后拔出接地桩。 三、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一)接地线的连接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连

保护接地规范标准

保护接地标准细则 一、保护接地概念: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绝缘损坏时有可能带电。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二、保护接地要求: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三、保护接地标准: 1、主接地: (1)、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成1个接地网。 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小于5mm。 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以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2)、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2、局部接地: 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要求: 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埋设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铁管。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m。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铁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o),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如果埋设有困难时,可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0.75m、直径不得小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n的透眼,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15o),并必须理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 以上。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 : l。 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取断面不小于25 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 mm、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四、固定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 (1)、变压器的接地,应将高、低压侧的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用连接导线分别接到变压器外壳上的专供接地的螺钉上;如用橡套电缆时,将电缆的接地芯线接到进出线装置的内接地端子上,然后将变压器外壳的接地螺钉用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 5 所示。

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64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措施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雷电会引起建筑物的损坏、人员伤亡,对电力、电讯等设备造成损坏。雷电的破坏作用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热效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以及雷电波侵入作用。高层建筑更易遭受雷击,加之高层建筑正在向智能化发展,大量电子设备和网络系统一旦遭受雷击,损失将很严重,所以防雷系统可靠与否是极为重要的。 高层建筑防雷是依据法拉第笼原理采用笼式防雷系统,就是将建筑物层面避雷网(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钢铁大网笼。从防直击雷、防测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等方

面,综合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和接地等因素,做到从整体上兼顾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功能,达到安全防雷的目的。 1. 建筑物的外部防雷 高层建筑的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和防侧击雷,其作用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遭受雷击,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1)接闪器 接闪器是防直击雷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其形式有避雷网(带)、避雷针、金属屋面等。避雷网(带)应沿屋脊、屋角、屋檐、檐角、女儿墙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并按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同尺寸要求的网格,见表1.根据雷击建筑物部位的规律,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针(网、带),就能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