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2013-11-16 02:26:00来源: 东方网有0人参与

分享到

东方网11月16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不少新看点:政府政绩考核今后将不能再唯GDP论英雄;自贸区将不断“扩容”等。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唤最迫切的改革之一。

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规模过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要尽快制订可操作的综合性行动计划。

此外,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过度重视‘GDP’数据,有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甚至造假,这样的‘GDP’毫无意义,也不可持续。”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其佐说。

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张其佐表示,中央此次明确在增长导向上“纠偏”,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的考

核指标权重,这一新的“指挥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自贸区将在全国不断“扩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已经一月有余,国内外关注热度不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展其他自贸园区,目的同样是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各地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结合他们的各自优势发展自由贸易园区,可以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凸显新内涵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说,同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相比,决定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把政府职能和作用从“16个字”增加到“20个字”,表明“党和政府对政府职能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职责,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清晰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也凸显了新的内涵。

传递出财税改革新信号

根据决定,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传递出财税改革的新信号。

“通过加快立法可以推进改革的进程,减少改革阻力,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说。

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

“决定提出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的新思路。将掀起国有企业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二波改革高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意味着国有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将以国企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决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这进一步强调了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将更多享有国有资本收益。

“决定关于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明确要将自然垄断性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的环节分开,同时强调自然垄断环节要靠有效政府监管克服垄断弊端。”冯飞说。

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

“无论是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还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些举措均意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

决定还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说,决定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环环相扣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问题进入整体突破期。

社会保障如何 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作者:韩玉玲《光明日报》(2015年02月25日15版) 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转型中,作为社会“安全阀”和收入分配“调节器”的社会保障应发挥独特作用。图片来源:新华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却不断拉大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73,明显超过联合国设定的0.4的国际警戒线。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收入所占比重较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较低且持续下降以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保障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之一,其灵魂在于“抽肥补瘦”和“扶弱济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工具之一。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转型中,作为社会“安全阀”和收入分配“调节器”的社会保障,理应发挥独特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大致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社会救助基金和社会福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社会集团和个人的捐赠等。此类社会保障的给付是向低收入者或最困难群体倾斜,受助者不需承担任何缴费义务,只要是陷入贫困或困境就可以获得救助。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最为直接。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等保险金的给付虽然要以缴费为前提,但与劳动贡献并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以至于可能会出现多交费少受益,或少交费多受益,甚至不交费也受益的情况。所以,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有着明显的调节收入分配与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但该制度由于是按人群设计,类型众多,如果一些项目之间的待遇差距和基金积累型制度比重都过大,就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劫贫济富”的逆调节。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但该体系还不完善,其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发挥还有待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我国应根据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 首先,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责任主体应努力改进其管理和服务。在当代中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表现为政府的立法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

国内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一)以劳动者报酬为代表的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过程,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 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住户部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在以收入法核算的GDP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其所占比重在1995-2006年期间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②即便是进行了某种调整的计算,也有5个百分点的下降(张车伟,2009)。而从再分配收入的分配格局出发,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达到9个百分点(常兴华等)。由于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自我雇佣者营业收入的分类由原来的劳动者报酬转变为营业盈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数据的不可比性,使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估计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对1996-2007年的劳动者报酬进行了一个较为简单初步的估算,总体判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大约9.3个百分点,其中3.3个百分点是由于就业非正规化造成原属于劳动者报酬的自雇者营业盈余被纳入企业营业盈余之中,而其他6个百分点则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劳动者报酬下降。③ 从收入法GDP出发,在劳动者报酬下降的同时,政府的生产税收入上升了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折旧占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营业盈余上升了5.7个百分点。其中,2.4个百分点的上升来自正规企业的营业盈余,而其余3.3个百分点的上升则来自于自雇者营业盈

余的变动。 受其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数年份中,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这一现象也间接证实了劳动者报酬占GDP份额下降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将自我雇佣者的营业盈余扣除之后,OECD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大约为45%,而拉丁美洲国家占比大约为35%。2007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约为40%,但考虑到我国劳动者报酬中已经包括了企业社会保障缴款,因而与对方可比的我国劳动者净报酬所占比重应与拉美国家的情况相对更为接近。 从历史的视角看,英美两国在1860-1940年间,包括了自我雇佣者营业收入和资本家的劳动收入的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分别为77.5%和66.5%。而我国当前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水平估计大体在46%左右,则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同样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且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都曾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而随后的差距扩大过程则持续时间更长。总体而言,城乡内部以及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几乎一直处于扩大的过程中。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策研究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结 课 论 文 机自12-1 王辉22121244 2014年6月30日

收入分配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 姓名:王辉学号:22121244 班级:机械12-1班得分 摘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语出自《论语》孔子,其现代语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也是代表中国传统关于“有国有家者”关于治国基本的思想。中华民族一直是温良的民族,得顺且安的民族。这句话通俗的来讲,就是大家都穷,没有攀比性,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笔者以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为切入点,层层划拨,究其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种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消费需求;改革 一、成因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为优先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这一政策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和贫富差距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阶层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利益差距都在不断扩大。贫富和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 第一,我国农村人口量大,人均占有耕地量决定了难于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从而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二,农村现行财税体制强化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剪刀差。由于农村知识水平低下,农民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农会之类的组织,国内价格形成惯例中,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缺乏知情、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和能力,一般是被动接受着已经制定的不利于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下讨价还价,造成农村收入低。此外农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中,各级的经销商也获得非常高的利润,使农民应当得到的利益被不合理分割。第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也相对不足,而农民显然缺乏自己科研的能 力。

橄榄型分配制度

中国离橄榄型格局多远? 对于当今国际格局的划分,想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仍有较大的差异,首当其冲的体现在了政治经济领域。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公平分配的制度。但遗憾的是,不得不承认中国当前实行的分配制度还不够完善,以至于在收入分配这块中国较为落后,尤为基尼系数体现上,中国早已越过0.4的警戒线成为国际上有名的贫富差距大国。 当今国际上的分配格局主要有,金字塔型、倒丁字型、哑铃型,橄榄型等。而中国仍处于发达国家形成橄榄型前的金字塔型,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贫困”人口实在过于庞大。但相比于落后国家的倒丁字型而言,中国倒也显得稍微有些合理。鉴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国家经济研究院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分为4类。 第一类是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式的国家。同英国一样,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国家,不仅追求经济安全以保护人民免受各种风险,而且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以保证所有的公民能享受满意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住房,就业。医疗保险。。。瑞典的福利面面俱到,而且水平相当高。以上种种向世人证明的瑞典的低基尼系数不是空穴来风,是以高福利来造就社会的公平。 第二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这三点与目前中国所提倡的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政策虽好,实现却难。因为德国的公共支出较多,据统计德国有80%的家庭受到政府的某种补贴。虽然德国的福利与瑞典

一类的摇篮墓地福利有所差距,但其本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德国公民在收入方面差距很小,基尼系数也一直保持较低。 第三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式的福利国家。它的税收制度是其缩小贫富的根本,例如贫穷的家庭不支付所得税,中等家庭支出15%,而富裕家庭则需要支出30%不等。但不得不提的是,美国这一超级大国,能源消耗大国,经济大国却也是一个贫富差距大国,从美国的数位大亨其资产可顶过国际上最贫穷的10个国家的收入,其富裕可见一斑。 第四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互惠式分配机制,虽然其社会保障支出很少,甚至不如中国,但它的维持农产品高价,对小企业优惠等从第一次分配入手,使得它成为有名的低基尼系数国家。 而反观中国的公平分配制度,政策市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的人均GDP上涨了60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过46倍,而农民的纯收入仅涨了36倍。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比最低的新疆,甘肃等搞了10000左右,而2000时候仅是5000元,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差距冲击着刚刚睡醒的中国,中国的崛起充满坎坷,处理不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很可能引发出种种问题。例如: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是经济负增长;特权者增多,引起社会动乱。。。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建设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模式迫在眉睫。 建设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事从改革开放起就已经提出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走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具体国情与国际复杂环境之后,确立了沿海地区先发展,内陆地区后发展,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繁华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咱们面前: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化。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分析探讨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1.1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据王亚娟[1]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23倍,如果将各种社会福利补贴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超过6倍。而来自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5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势极其严峻。 1.2 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水平也较大(见表1),东南沿海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呈显著的阶梯式分布。 表1 2009年不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上 海北 京 浙 江 广 东 天 津 江 苏 福 建 山 东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 83 7.7 8 26 73 8.4 8 24 61 0.8 1 21 57 4.7 2 21 40 2.0 1 20 55 1.7 2 19 57 6.8 3 17 81 1.0 4 地区内 蒙 古辽 宁 重 庆 广 西 湖 南 河 北 云 南 河 南 湖 北 陕 西 安 徽 宁 夏 江 西 吉 林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 84 9.1 9 15 76 1.3 8 15 74 8.6 7 15 45 1.4 8 15 08 4.3 1 14 71 8.2 5 14 42 3.9 3 14 37 1.5 6 143 67. 48 14 12 8.7 6 14 08 5.7 4 14 02 4.7 14 02 1.5 4 14 00 6.2 7 地区山 西四 川 海 南 西 藏 贵 州 青 海 黑 龙 江 新 疆 甘 肃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 99 6.5 5 13 83 9.4 13 75 0.8 5 13 54 4.4 1 12 86 2.5 3 12 69 1.8 5 12 56 5.9 8 12 25 7.5 2 119 29. 78

橄榄形

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 测算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存在着较高的收入分配不均等,以及比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2009年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占农村总人口的85%左右。因此,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类似于一个宽底座的金字塔,与“橄榄型”收入分布还有不小的距离。 针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我国前几年提出了“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周天勇认为,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而中低收入者绝大多数是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因此“提低”最重要就是扩大就业。与直接“给钱”、让利相比,让低收入者安居乐业,收入快速增长,才是更加可持续的方式。 周天勇说,“扩中”则需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能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和能增加就业的小企业,以改善创造和分配财富的结构,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 专家认为,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大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控力度,将公共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更好地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 就“限高”而言,要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例如,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新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同时,要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在税收杠杆中,消费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应当得到重视。2006年,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进行了调整,新增了实木地板、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税目,但对一些新出现的高档消费项目如高档娱乐设施,健身类、保健类设施,高档住宅仍未列入征税范围。有专家建议,应当对消费税税目和征收范围进行适时适当调整,增强其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有社会责任心的中间阶层应该是社会中坚,但这有待于这个阶层的“自我意识”亦即常说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在当今中国,随着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学理论中“橄榄型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的判断,也已经得到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4个阶层:富裕阶层、中间(中等)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中间阶层的出现,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

从西方国家分配制度的变迁看和谐分配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而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和谐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显著因素。西方国家分配制度的变迁过程告诉我们:和谐分配就是要形成效率和公平兼顾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它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效率,再分配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体现公平。 关键词:和谐分配;“橄榄型”分配格局;公平;效率;初次分配;再分配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020-03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领域中的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最显著因素。因此,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和谐的分配。那怎样才算和谐的分配呢?西方新制度学派认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我们在改革初期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而近来又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且先不论二者孰轻孰重,有一点是肯定的:和谐分配,公平、效率一个也不能少。换言之,和谐的分配应该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但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状态。 一、我国分配不和谐的主要体现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分配体制具有“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情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铁饼型”分配格局。它的特征是最高收入人群和最低收入人群没什么差别,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相当平均。在这样的分配方式下,无法突显每个人的经济贡献,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尽管公平,却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这显然不是我们要求的和谐分配。 计划经济导致效率缺失,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十分重视经济增长问题。这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经济快速发展通常带来的不是“帕累托”改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改革中利益的调整,使社会成员在收入总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异也在逐年拉大。例如,不同经济成分员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一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区域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新兴和传统产业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岗位者与下岗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从而形成了第二种“尖帽型”分配格局。尖帽型的显著特点就是贫富悬殊,贫多富寡,社会上很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有少数人的收入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左右,但是大多数人的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仅仅处于贫困和温饱之间。这种格局可以从我国的一系列数据中体现出来。我国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这1%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人口,构成了中国尖帽型收入分配的帽尖部分。其次,占另外少数人口的帽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亿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422元,不及“帽尖阶层”10万元的10%。再次,在占中国总人口64%,即8.3亿左右的农村低收入水平人口和少数城市贫困人口中,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在城市的受贫困救济人口平均水平只有2 700元左右。这些人口的低收入,仅相当于“帽身阶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31%,并且不足“帽尖阶层”收入水平的3%。无疑,所有这些64%左右的低收入人口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中最广大的“帽沿阶层”。于是,由帽尖、帽身和帽沿三个阶层就构成了中国完整的“尖帽型”收入分配格局。不难看出,“尖帽型”收入分配状况意味着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入生活不能同经济增长而同步改善的“发展陷阱”,造成社会不稳定,其结果很有可能使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由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过渡的特殊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社会矛盾集中且多发的敏感期。其中,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和谐社会

2012年第3期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同时社会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化,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收入差距加大,收入分配明显不合理。经济快速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确保社会和谐的基础,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初次分配不合理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同步。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却未同步提高。在我国GDP 比重中,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过高,而居民的收入比例却在下降。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将国民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部分增大,使居民收入相对下降,进而限制了社会消费,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例 偏低。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根据生产要素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并且接受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目前, 资本和技术较匮乏,而劳动力资源却较丰富,从而形成劳动力收入低,而资本和技术要素所得多的差距。如果劳动力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偏低,就会产生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 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一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成为差距增量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199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 2.2:1,2006年为 3.28:1,2010年达到3.33:1。若考虑可比性因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4~6倍左右。而许多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通常在1.5:1,最高不超过2:1。二是地区收入的差距不断加大,形成了明显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 据统计,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地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不断提高,2010年高达0.47,超过了警戒线0.4。从省区范围看, 2006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高,而新疆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两者的差距高达2.33倍。2008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最高,而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两者的差距高达2.43倍。从这些数据可看出,地区之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三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垄断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一些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畸高,如电力、电信、金融、地质、房产等行业,其中金融业是国有程度最高的行业,其收入水平增长最快,处于行业收入水平的最高位置。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电力、电信、金融等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的2~3倍,如果计入福利待遇,实际收入的差距则高达6~10倍。另外,一些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如社会服务、社 会福利、电影和电视等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原来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 2.再分配领域的收入调节不完善公共财政建设水平较低,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我国一直以来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重视不够,造成公共福利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未发挥出较好的社会保障功能。 同时,教育、社保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费用不断提高,明显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迫使居民将个人收入都用于储蓄以防不测,降低了消费需求,制约了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缺乏硬性规定,对居民收入监控不力,合法收入缺乏法律保障,灰色收入屡禁不止。 而有些人则钻法律的空子,采取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手段获取非法收入。这就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导致民众的不满,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3.第三次分配力度不足富裕群体缺乏公益心。一些富裕群体为了防止“树大招风”,隐瞒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只有从建立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全面改革户籍制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培养中产阶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 ■广西柳州/卢忠文 聚焦J U J IAO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建设和谐社会 16

略议“橄榄型”分配格局

略议“橄榄型”分配格局 一、什么是“公平的”分配? 一些人认为要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需要用一个橄榄来拯救。这对于广大贫弱的下层小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问题在于:在目前富人阶级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占有了一切财富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平”、“公正”是可能的吗? 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准确点说:它已经相当陈腐了。 150 年前,当社会主义开始在欧洲兴起的时候,一些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便打出了“公平分配”的招牌,而一些庸俗的社会主义者又鹦鹉学舌、从资产阶级那里接过这个口号,把自己的政治纲领规定为“要求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对此,马克思指出: “什么是‘公平的 '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 '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关系来调节,而不是相反地由经济关系产生出法权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 '分配不是有各种极为不同的概念吗? “把所谓分配看作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是根本错误

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庸俗的 社会 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哥达纲领批判》) 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这三十年,资本所有者利用强力迫使一部分工人离开工厂,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权;而在农村,那些由于权力和资本的劣势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广大农民,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为那些肚饱肠肥的资本所有者打工卖苦力,以换得一点养家糊口的工钱。那些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大佬们呼风唤雨、恣睢横行,恃强凌弱、为所欲为。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甘心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把已经装到口袋里的金币拿出来,分给那些依附于他们权力和生产资料上、不得不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穷鬼吗? 二、所谓的“中等收入者”会是劳动者吗? 社会主义应该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书写两个大字:劳动! 而所谓的“中等收入者”又会是些什么人呢?会是劳动者吗?工业化开始后的西方资本社会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我们可以从一位早期社会主义者的一段文字中窥到大概: 在一个100人的部落中,其中10 个最富的人就会对另外10个人说:如果你们做我的听差,你们就可以有饭吃;对另外10 个最强壮的人说:你们来保卫私有财产的法律;又对另10 个人说:你们来保管我们储存的物品;又对另外20 个人说:你们来给我们建设宫殿、围墙和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的扩大。某种程度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中国,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也有社保和税收方面的因素。发展经济学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混乱动荡的方面。没有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发生,以及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和原因这几个方面,从而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进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各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 (一)我国基尼系数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国际公认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时,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0.5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0.6被认为是两极分化的标志。据世界银行的①林秋玲:“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若干思考”,《泉州学林》,2004年第5期。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训练-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单选题]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是( )。 A.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B.完善再分配机制 C.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D.保护劳动所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 [单选题] 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部署,理解错误的是( )。 A.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B.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 C.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金字塔型分配格局 D.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的部署。党的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新的部署:(1)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2)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还要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3 [单选题] 我国必须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4 [单选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问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 [单选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参考答案:A

“橄榄型”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维

“橄榄型”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维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地区间、阶层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问题日益凸显。为构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结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因此,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民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进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行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对于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橄榄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到马克思,再到当今的主流经济学家,都高度重视和关注财富的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仅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而且也重在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以往研究的整合 现阶段对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我国 收入分配格局的探讨。总结已有研究表明,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1. 由“纺锤型”逐渐向“金字塔型”过渡。葛成,刘震(2010)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988年、1995年以及2002年开展的三次全国范围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CHIPS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进行了测算。测算数据显示,1988年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最高与最低收入人数都较少,呈现出比较标准的“纺锤型”结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纺锤”型逐渐向“金字塔”型过渡。 2. “洋葱头型”结构。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市场要素与财富分配之间关联也就日趋密切,并成为决定收入分配格局结构的主流条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分化的重要因素,进而引发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周建国(2008)在对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呈现“洋葱头型”,且未来的发展具有有可能朝着“金字塔型”和“橄榄型”两种方向发展。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如果社会分配结构朝着两级分化格局演变,那么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未来将可能由现在的洋葱头型转化为金字塔型甚至出现“断裂”的结果。 3. “倒钻石型结构”。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2010)采用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对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格局进行了实证性刻画,以求得平均数的指数平滑预

调节收入分配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办法

调节收入分配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办法 1.调节再分配政策是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还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各项经济调控手段,改革分配制度,协调好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理顺收入分配秩序。财政税收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财政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用活财政税收政策,是应对基尼系数上升、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征收所得税方面,我国的税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以直接税(如:所得税)为主,而是以间接税(如:生产税)为主。税务部门在征管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政府应加大对个人收入申报的监管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监控。但是,也应该看到单纯依靠所得税的征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不够的。为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税率的设置应当采用少级距、高边际税率的超率累进税率,增加高额个人累进所得税、遗产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财政税收政策中,可取消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并实施对拥有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人征收高额不动产(房屋)税的财税政策,实现“兼顾公平”,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带来的矛盾,进而推动提高效率,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针对当前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度的现实状况,应加紧清理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堵住权力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灰色通道”,重点清理社会反应强烈、导致垄断等不公平竞争的政策,积极营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收入与贡献的对等。要以更加有效的手段整治非法收入,对滥用职权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严惩不贷。同时,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决策民主化与公开化,强化对公务员和各级行政机构行为的监督与制约,形成对权力行使过程全面约束的合理机制。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扶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稳定的保护器,也是相对提高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方面。它作为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的有效经济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过分悬殊问题。政府应扩大对社会保障的支出,适当扶持低收入阶层,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使其生活有基本保障。另外,要健全失业保障金制度,通过发放失业保障金的办法,保证失业者在待业期间的生活费用,并通过待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对贫困线以下的贫困者实行社会救济;对老工业基地和贫困地区,可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 4.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国务院已颁布

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途径分析

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途径分析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居民收入也在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分配差异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这也成为当前最受民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不均状况,国家审时度势,提出“橄榄型”收入分配这一创新理念。本文围绕国家收入分配两极化现状,分析“橄榄型”收入分配的作用及要求,深度探讨政府在“橄榄型”收入分配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橄榄型”收入;分配不均;政府作用

Analysis on the Ways to Constructing an " the Olive Model " Income Allocation Author’s Name: Zhao Sifang Tutor:Li Xia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ome is also increas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dents income inequality, difference of distribution of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which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t issues . In view of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come status, country situation, put forward "olive" income allocation of this innovative concept . This paper around the national income allocation polarization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live"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requirement, depth of government in the "olive" income allocation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KEYWORDS: " The olive model " income ;Uneven distributi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一、收入分配差距度量指标 1912 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图1.1)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比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国际上普遍采用基尼系数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 从理论上说,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最极端的不公平状态,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基尼系数为“0”,则代表完美的公平状态,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现实中基尼系数在0.3 以下为社会公平状态,在0.3—0.4 之间为社会公平基本合理状态,而0.4 以上则属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 就是差距悬殊。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从2000年开始, 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截至2013 年,我国基尼系数的官方数据为0.473,而民间统计的数据则已达到0.61。这表明我国的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已十分严峻,在向着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03年至2013年基尼系数的走势图。由该图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曾在2008 年达到峰值0.491,而后虽逐年回落,但数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 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标准。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且仍有扩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行业之间。 三、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1.经济上,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理论也表明,收入越高的群体,他们的消费需求是递减的,所以我们不能全指望洋葱型阶层结构中的那个小尖尖上的人拉动中国的内需。他们是有钱,但是却没有拉动内需。我们要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拉动。当贫富差距较小时,而且财富分配比较合理时,社会成员久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智慧集中在如何创造财富上。相反,当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财富分配变得不那么合理,社会成员也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使既有财富的分配对自己有利上,从而对财富的创造失去兴趣,使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2.社会上,收入差距拉大趋势不利于共同富裕。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不是要让先富起来的遥遥领先,让贫穷的人继续贫穷。最终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不是说通过各种不法的手段富起来,甚至通过贪污、受贿富起来。在实行这个大政策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法律的、政策的、制度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调控。到一定时候要把共同富裕的问题作为中心课题提到突出地位加以解决。 3.政治上,这种收入趋势影响社会稳定。 差距要是再继续扩大对社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仇富仇官心理。中国有个传统叫“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我认为不仅仅是“患寡”,也“患不均”,更“患不公”。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未有效解决,使部分底层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这种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果在公平上出了问题,人们心里就会产生恐慌,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个不平可能成为社会危险的火种。 我国2003—2013年

浅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和解决策略

浅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和解决策略 摘要:立足于改革,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办法解决收入分配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浅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改开放革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格局总体上来说是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 (1)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比较悬殊的情况。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1倍,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达3.33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加大。(2)收入分配中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分配方式还大量地存在:一是腐败收入、灰色收入等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二是收入流动性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收入流动性较高,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不同阶层的变动性较大,但此后,收入的流动性明显下降;三是父辈的背景、收入水平等对子女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稳定性越来越强。(3)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贫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据中华网和《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目前仍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4)在国有经济内部,“平均主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2、客观看待收入分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010年2月2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客观认为,要正确认识收入分配矛盾,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1)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演变与转轨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历史上任何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基本做法都是激发个人活力。改革开放之初,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这种活力也带来了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2)随着发展的进程,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且还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既有市场的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