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草药作用及价值

中草药作用及价值

中草药作用及价值
中草药作用及价值

肉桂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吗?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1、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2、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3、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4、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肩酸软,以及阳痿遗精和浮肿尿少

5、主治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

肉桂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的人不要服用肉桂,孕妇也要慎重服用。

阴虚火旺的人不要服用肉桂,孕妇也要慎重服用

《别录》:得人参、甘草、麦门冬、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疗吐逆。

《药对》:忌石脂。

《本草经疏》:脏毒便血,小儿痧症腹痛作泻,阳厥似阴,小产后血虚寒热,妇人阴虚内热经闭,中暑泻利暴注如火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干。阴虚五心烦热,似中风口眼歪斜,失音不语,产后去血过多,及产后血虚发热,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阴虚少腹痛,一切温病热病头痛口渴,阳症发斑发狂,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血热经行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血,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症,法并忌之。

当归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也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能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诸症。那么,中药当归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

当归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并且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有栽培当归的记载。明朝时当归已广泛栽种:《本草纲目》——“当归,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

在中国,当归生产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根据产地不同,可有西归(甘肃产),秦归(陕西产),云归(云南产)和川归(四川产)之分,其中甘肃的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栽培历史也最久(1500年以上),而甘肃的当归又数岷县当归(称谓岷归)上乘。

当归的功效

1、主要是补血活血。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除此之外,当归泡酒是比较好的补药,一般可以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适用于痛经,腰痛,便秘,产后瘀血阻滞小腹疼痛等症,用途广泛,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小编推荐:体虚吃当归好吗

2、美容功效。主要有三大美容功效,分别是护发、祛皱、除斑。

当归通常研粉使用,是具有美容功效和医疗功效,性温,味甘辛,无毒。用其敷脸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而当归的水溶液有极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是对付黄褐斑、雀斑的“杀手锏”,能使皮肤细嫩有光泽的功效。故而,当归既可做面膜或加入面霜中使用,食疗效果也相当不错,是美容之佳品。小编推荐:当归可以经常吃吗

当归的禁忌

1、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畏葛蒲、海藻、牡蒙、生姜。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不宜於多痰、邪热、火嗽诸症。

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

2、用量过大。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

3、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当归的食用方法

1、当归肉桂酒

当归30g,熟地黄50g,红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药1~2周以上即成。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黄滋补阴血,红花,肉桂活血通经,用甜酒可行血脉。用于血虚,或有瘀滞的经闭,月经不调。

2、当归补血汤

当归10g,黄芪60g.煎水饮.亦可将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重用黄芪,次为当归,意在补气而益血.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或气虚血亏,体倦乏力,头昏。

3、归芪鸽肉汤

当归20克、黄芪50克、淮山药20克、红枣20克。将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水及药物、调料共煮至鸽肉烂熟,吃肉饮汤。

当归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

当归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贫血、神经官能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认为,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是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那么,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怎样?下面来一起看看。

一、黄芪的功效: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二、黄芪的作用:

1、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2、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压的作用,调节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黄芪同时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6、具有氧化性。黄芪的化学成分有: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羟基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7、病弱体虚的人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知道了黄芪的功效作用后,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黄芪的食疗价值。

党参

增强抵抗力

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降血压

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又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补中益气

党参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功能补脾益肺,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党参。

养血

党参补气兼能养血,这是它的又一大特点。所以气血两虚,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宜服用党参。

防治胃溃疡

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听语音

浏览:38639|更新:2012-11-15 17:52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1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2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3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4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5

分步阅读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4变种。中药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方法/步骤

1、健脾胃

脾胃之气不足,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党参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2、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的证候(气短、懒倦、面白、舌淡、甚或虚胖、脉细弱等),可用党参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再者,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也常配用党参益气、健脾而帮助补血。据近代实验证明本品能通过脾脏刺激增加血色素和红血球。近些年来常以本品配合当归、白芍、生地、熟地等,治疗各种贫血。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3、治疗气虚咳喘

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无所主而发生短气喘促、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怕风、易患感冒、咯痰无方等症。对气虚咳喘常以本品配合麦冬、五味子、黄芪、干姜、贝母、甘草等同用。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4、代替独参汤

急救虚脱时,一般多用人参(独参汤),如一时找不到人参,可用党参一至三两,加附子二、三钱,生白术五钱至一两,急煎服,能代替独参汤使用。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黄芪党参汤,验证黄芪和党参的作用和功效1黄芪党参汤,验证黄芪和党参的作用和功效2黄芪党参汤,验证黄芪和党参的作用和功效3

分步阅读

黄芪

功效: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党参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效近人参而为较弱,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两种药合用效果更好。可以一起煲汤的。所以有了这个黄芪党参汤

茯苓

茯苓

·功效与作用

1、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3、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4、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禁忌

1、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2、忌米醋。

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附方

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3、治水肿:白水(净)10克,茯苓15克,郁李仁(杵)7.5克。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4、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5、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6、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250克,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50克,南木香25克(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选方》)

8、治湿泻:白术50克,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9、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10、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11、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10克。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2、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13、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14、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补缺肘后方》)

15、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500克,黄连500克。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16、清肺化痰丸:成份:胆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壳(炒)60g,黄芩(酒炙)60g,川贝母30g,麻黄(炙)30g,桔梗60g,白苏子30g,瓜蒌子60g,陈皮60g,莱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生地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的功效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的药理作用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食疗作用

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质润降泄。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当前位置:苹果绿> 中药大全> 功效与作用>

泽兰的功效与作用

泽兰的鉴别

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水。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禁忌

无瘀血者慎服。

泽兰,也称水香、都梁香、虎兰、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味苦,微温,无毒。

《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扶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本草逢源》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癥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

泽兰的功效

【性味】

味苦;辛;性微温。

《本经》:味苦,微温。

《吴普本草》: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

《别录》:甘,无毒。

《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

入肝、脾经。

《滇南本草》:行肝、脾二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小肠经。

【功效主治】

泽兰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活血祛瘀

《雷公炮炙论》曰:泽兰“能破血”。本品苦、辛、微温。入肝、脾二经。有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故凡血脉瘀滞,经行不利,乃是常用之品。

行水消肿

《神农本草经》载:泽兰“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本品苦温胜湿,芳香舒脾,故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产后水肿,身面浮肿等证。

消散瘀滞

本品能活血祛瘀,故能消散瘀滞,而止伤痛。常用于跌打损伤等证。若因持重不当或运动失度,不慎跌仆,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经,络脉及关节损,以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可用泽兰活血祛瘀,散滞止痛。

散痈消肿

《神农本草经》曰:泽兰主“金疮,痈肿”。本品能活血祛瘀,故能散痈消肿。痈肿多因外感六淫,及过食膏粱厚味,内郁湿热火毒,或外来伤害,感受毒气等,引起邪毒壅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症见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面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可用泽兰,活血祛瘀,散痈消肿。

泽兰

【功效主治】

泽兰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活血祛瘀

《雷公炮炙论》曰:泽兰“能破血”。本品苦、辛、微温。入肝、脾二经。有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故凡血脉瘀滞,经行不利,乃是常用之品。

行水消肿

《神农本草经》载:泽兰“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本品苦温胜湿,芳香舒脾,故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产后水肿,身面浮肿等证。

丹皮

丹皮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和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其作用是: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不过丹皮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要避免与贝母、大黄一同服用,且血虚、寒症、孕妇及月经过多者要慎服。

赤芍

赤芍的功效:

处方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处方中写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为原药材去杂质,刮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炒赤芍为赤芍片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摊晾,然后入药者。

【商品名】:北赤芍:又名赤芍、赤芍药、草芍药。为植物赤芍和卵叶赤芍的根。主产于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其中以多伦产者品质最优。多伦赤芍:为内蒙古多伦地区产的北赤芍。产量大,品质优,全国销售并且出口。京赤芍:为产于北京近郊西山一带的北赤芍。西赤芍:又名西芍药、川赤芍。为植物川赤芍(毛果赤芍)的根。主产于四川西昌、甘孜、凉山、阿坝等地。此外,云南、贵州亦产。其中以西昌产者为最优。原皮赤芍:为赤芍药未刮去外皮者。刮皮赤芍:为赤芍药已刮去外皮者。以上商品以根条粗长、质松(俗称糟皮粉渣)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主治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的作用:

1、抗血栓形成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 . 抗肿瘤作用

6.保肝作用

黄芪当归丹参丹皮赤芍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丹参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丹参是人参的一种,它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它可以用来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闭经等,而且丹参对于血管的扩张是很有效的,所以女性朋友在平时适当的吃一些丹参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治疗疾

病有一些帮助。

丹参主要是妇科丹药,它对于很多的女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是相当好的,所以女性朋友们应该要对丹参这种东西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好的了解,这样对于你们每一个月治疗月经期的疾病是很好的。

丹参可以养血安神

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障碍,中医里丹参是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大量出血的常用药。丹参是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大量出血的常用药丹参可调经镇痛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丹参能祛瘀活血、养血安神,对月经不调有不错的疗效。

古有云,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可见是妇科要药。丹参有调经、消肿、镇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障碍,有抗凝血、抗炎、耐缺氧、抗肿瘤的作用,并能镇静安神。

丹参常用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大量出血等症状,对于烦热、精神不佳、心悸不眠有改善的作用。现代也常用丹参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早期肝硬化、高脂血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注意事项

正在服用抗凝结药物的心脏病人,不适合同时服用丹参,以免引起严重出血。

丹参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应用历史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药材了,它的功效是很多的,它的味道是苦的,能够很好的通血脉,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了。特别是能够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很多人平时喜欢用丹参泡水喝,那么大家了解丹参泡水喝的功效。

丹参的价值是很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它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了,在临床上也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了,能够治疗月经不调的症状,下面我们来看看丹参泡水喝的功效。

药理研究证明,丹参能明显改善肾功能,使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DF)、肾血流量(RBF)显著增加,流速加快。

据研究,当远端肾小管液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时,能有效刺激肾小管皮质分泌钾离子,而尿中排出的钾大部分是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所分泌的,即尿钾排泄量主要取决于远端肾单位分泌钾的速率。

因此,长期服用丹参有可能引起尿钾增多,使得血钾降低。

泡水使用丹参片是一种保留有效成分的最好方法,所以建议您泡水使用丹参片。

黄芪葛根赤芍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赤芍: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1. 川芎的功效及主治 1、活血行气:①用于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 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当归等同用; 月经后期,1~2 个月1 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 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 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 属于风热 者,可与菊花、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 用于胃炎之上、吐酸烧心等证,可与、木香等同用。 2. 熟地,又名为或者伏地,也叫酒壶花、山烟等,处方名为熟地黄、熟地和大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是一种上好的中药材。熟地黄的功效: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的作用: 1、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纲目》? 2、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故能补肾中无气。(李杲)? 3、熟地黄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熟地黄为滋阴主药,常与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4、熟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张元素)? 5、熟地黄治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6、熟地黄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熟地黄的禁忌: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熟地黄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第十二章止血药 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止血药的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湿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蚕豆花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 【植物形态】花期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 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药材性状】花多皱缩,长2-3cm,黑褐色,常1-数朵着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筒钟状,紧贴花冠筒,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不等长。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包裹着翼瓣和龙骨瓣;翼瓣中央具黑紫色大斑;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气微香,味淡。以花朵整、无叶、无梗者为佳。 整编: 顾皓量第 1 页共 51 页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平。 【功效】止血,止带,降血压。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蚕豆花(晒干用) 【临床应用】用于呕写、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

中草药的作用及用法大全

中草药 ?灯心草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1,利水渗湿,利水通淋,热证之小便不利,淋漓涩痛。2,清心火,除烦,心热烦躁,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儿夜啼,惊痫等症。 ?珠子参苦,甘,微寒。归肝、肺、胃经。 3-9克。可单味煎汤或研末服。外伤出血,研细粉敷伤口。祛风除湿,补肺,养阴,舒筋活络,滋补强壮,补血止血。烦热口渴,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咳血,外伤出血,吐血,便血,月经不调,熟品气血双亏,虚劳咳嗽。通活经络。?生姜皮辛,凉。归脾、肺经。2-5克,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温经止血用干姜;止泻止血、温中散寒用炮姜; 生姜皮利水渗湿行水消肿;生姜辛温解表、发汗解表、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利水渗湿,行水消肿,兼和脾胃。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多配合其他渗湿,利水,行气药同用。 ?地枯蒌辛、甘,平。9-12克,利水消肿,化积滞, 面黄肿胀,胸腹肿胀,食积腹泻,痢疾,痞块。 化道等各种癌症。 ?金雀根甘、苦,辛,平。归肺、脾经。15-30克。 益气,补脾,祛风除湿,活血, 肺脾气虚之倦怠乏力,咳嗽,盗汗,眩晕耳鸣,浮肿,妇女月经不调,白带,乳少,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等。 ?茺蔚子苦,微寒。有小毒。归心包、肝经。4.5-9克。过量中毒症状: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态,严重的可出汗虚脱。理血活血化瘀,调经,清肝明目。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头晕胀痛,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目生翳膜等症。 ?楮实子寒。归肝、肾经。煎服:6-12克。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勿食。小儿多食损牙。 补益,补阴,补肾,清肝明目,利尿。腰膝酸软,虚劳骨蒸,体弱,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气浮肿 ?胡芦巴苦。归肝、肾经。4.5-9克,阴虚火旺者忌用。 补益,补阳,温肾阳,散寒祛湿,止痛。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寒湿脚气,腿膝冷痛无力,小肠寒疝,少腹连睾丸作痛等症。亦可癌症病人表现腰酸体软,四肢不温,怕冷,小便清长,精神不振,阳痿,闭经,免疫系统低下等脾肾阳虚证候者。 ?山韮菜微苦,凉,有毒。15-30克;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黄疸,内伤。 ?川蓼子,咸。归肝、胃经。15-30克;外用适量,熬膏或捣烂敷。 理血活血化瘀,消积止痛,健脾利湿。消化道肿瘤,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胁腹瘢积,水臌,胃痛,食少腹胀,疮肿瘰疬等症。 ?花椒目苦,寒。归脾、膀胱经。1.5-3克,研末。服用时须略炒。 利水渗湿,行水,平喘,水肿胀满,痰饮喘咳等症。 ?魔芋蛇六谷辛,温;有毒。9-15克,须煎2小时以上,并滤去渣。外用适量,醋磨涂,或捣烂敷,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痈肿疮毒,痰嗽积滞,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经闭,疟疾,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头颈部肿瘤,乳腺癌,恶性淋巴瘤,以及放、化疗出现毒副反应,炎症或肿瘤压迫疼痛。 ?赤豆甘,酸,平。归心、小肠经。9-30克;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1,利水渗湿,消肿,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2,解毒排脓,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3,利湿退黄,湿热黄疸,尿赤。?扁豆衣甘,微凉,5-10克,健脾利水,脾虚泄泻,脚肿。 ?锦灯笼苦,寒。归肺、脾经。5-9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中气虚寒,内无实热及孕妇皆忌用。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涩痛等症。 亦可癌症出现热毒证候,见口干,咽痛,烦躁,痰粘难咳,小便不利; ?葫芦壳甘,淡,平。归肺、脾、肾经。9-15克;研末服,3-6克。多服令有吐利。阴寒水肿及虚寒滑泄者均忌用。利水渗湿,消肿散结,兼能止血。水臌,水肿,便血,崩漏,癌胸腹水。 ?南瓜蒂苦,寒,有毒。归脾、胃经。1.5-4.5克;散剂0.6-1.5克;粉剂搐鼻0.03克,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性寒味极苦,损胃伤脾,脾胃虚弱诸失血患者忌用;孕妇及心脏病患者禁服。1,涌吐热痰,宿食,痰热郁于胸中,而为癫痫发狂,喉痹喘息,烦躁不眠,或宿食停留于胃,而致胸脘胀痛等症。2,研末吹鼻,能引去湿热,湿热黄疸,湿热头

各种中药的名称和作用

各种中药的名称和作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各种中药的名称和作用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巴戟天壮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钟排脓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槟榔驱虫消积腥气利水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LVVmv,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甘遂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精止血养血补心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海藻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截虐解毒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厚朴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滑石利尿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莲子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2021年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1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 欧阳光明(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 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20.贫血用药篇 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 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 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玉叶金花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41325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身边常见中草药用途和图解

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益母草,凉血、活血、祛风。常用于妇科疾病,但性寒凉,很多人望文生义,治病不分寒热,其实还有除风止痒效果,煮汤用于小儿沐浴最好。武则天有用益母草加工后用于美容的秘方,但程序复杂。

蓖麻,籽有大毒,现代医学还没有解药,但外皮有刺部分可作菜,叶用于疮科拔脓消肿极佳。蓖麻籽炒熟后,困难时期的老百姓曾大量食用,食多了只是头晕。久煎能否消除毒性尚不可知,但用于前列腺炎,五、六粒炒后捣碎同其它药煎服未见不良反应。 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荨麻,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龙葵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野莴笋 又名大将军、气死名医草。有剧毒,但炮制炒至焦黄则可内服,治顽固性肿瘤有奇效,单方气死名医,可惜研究不多。 兰花参 根或带根全草入药,气味平和,可以煎汤炖肉,补五脏不足,尤宜于肝肺。

中草药丁茄夫(图文)

中药丁茄夫的学名叫什么 丁茄夫"是闽南语的发音其实它是"地胆头"的意思 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又名土公英,属菊科地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向阳山谷、林边、路旁、荒地等处的低草丛处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它味苦微辛、性凉,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自古以来民间用本药煎服能治疗炎症发热,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蛇伤疥肿,煎水洗可治下肢溃疡,有拔毒止痱作用。根据历史记载,地胆草在我国的药用历史至少有500余年。近年研究表明,地胆头除具有消炎解热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及对白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羽扇豆醇、豆甾醇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地胆头内酯,其有效成分为地胆头内酯 地胆草(头) 别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 简介: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与归经:苦,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 地胆头 目录 地胆头概述 药材介绍 相关配方 地胆头概述 地胆头:原植物地胆头为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粗壮,二歧分枝,密被白色紧贴硬毛。叶大部分基生,近无柄,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边缘具浅钝齿,两面被长硬毛;叶脉羽状,侧脉10对以上,离缘弯拱网结。头状花序小,具4朵花,密集成顶生的复头状花序,基部围以3片卵形的叶状苞片;总苞片2层,长椭圆形,顶端渐狭成刺尖,被短糙毛;花秋冬开,淡紫色,同型,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长约8毫米,檐部扩大成漏斗状,上端5裂,常1片深裂;花药基部具钝耳;花柱枝丝状,顶端钻形。瘦果纺锤形,具10纵棱,被短柔毛。冠毛为5条硬刺毛,基部宽扁。 药材介绍 药材名:苦地胆英文名:ScabrousElephantfootHerb 拉丁名:药材地胆头HerbaElephantopi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xx 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 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 xxxx(《伤寒论》):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 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xx 素等成分。 1.黄酮类: 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 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

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 A、千层纸素A 一7—0 —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 8 一二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 xx还含怜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l 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显著的保肝作 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 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

中草药作用及价值

肉桂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吗?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1、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2、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3、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4、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肩酸软,以及阳痿遗精和浮肿尿少 5、主治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 肉桂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的人不要服用肉桂,孕妇也要慎重服用。阴虚火旺的人不要服用肉桂,孕妇也要慎重服用 《别录》:得人参、甘草、麦门冬、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 疗吐逆。 《药对》:忌石脂。 《本草经疏》:脏毒便血,小儿痧症腹痛作泻,阳厥似阴,小产后血虚寒热,妇人阴虚内热经闭,中暑泻利暴注如火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干。阴虚五心烦热,似中风口眼歪斜,失音不语,产后去血过多,及产后血虚发热,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阴虚少腹痛,一切温病热病头痛口渴,阳症发斑发狂,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血热经行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血,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症,法并忌之。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也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能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诸症。那么,中药当归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 吧。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当归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并且早在1000 多年前的宋代就有栽培当归的记载。明朝时当归已广泛栽种:《本草纲目》——“当归,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 。 在中国,当归生产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根据产地不同,可有西归(甘肃产),秦归(陕西产),云归(云南产)和川归(四川产)之分,其中甘肃的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栽培历史也最久 (1500 年以上),而甘肃的当归又数岷县当归(称谓岷归)上乘。 当归的功效 1、主要是补血活血。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 ,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除此之外,当归泡酒是比较好的补药,一般可以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适用于痛经,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A字头 【艾叶】理气血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杀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阴虚心烦失眠, B字头 【巴戟(ji)天】补肾阳,壮筋骨,去风湿,主治子宫虚冷,风寒,腰膝酸痛? 【巴豆】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水肿,外用治疗喉风 【八角】健胃,行气,促进消化,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百部】润肺止咳,杀虱杀虫 【百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 【柏子仁】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细菌性感染,败血症,肺炎、肠炎、血痢、咽炎等 【白芍】扩张动脉,降血压,护肝,阴虚发热,养血,盗汗? 【白术】健脾益气,止汗,脾胃虚弱 【白前】主冶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喘促;胃脘疼痛;儿疳积; 跌打损伤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白芷】去风,燥湿,消肿,止痛,解热,降压,平肝 【白笈】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主治矽肺,肺结核,气管炎,百日咳 【白茅根】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胃热哕(yue)逆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泻泄,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xuan)疾,跌打损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斑蝥】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北沙参】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风寒作嗽肺胃虚寒者忌服。

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

舌苔辩证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的知识。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

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解表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巅顶头痛。 藁本:同上。 防风:祛风解表,皮肤瘙痒,祛风湿,止全身之痛。 荆芥:祛风解表,皮肤瘙痒,透疹,炒碳止血。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心,脾,肾)。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发汗解表量不宜大,不宜久煎,热服;水肿,量大,冷服。)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发散风寒(较强),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窍。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理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小儿肝风内动。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肺,平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慢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升麻: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表证风发热,项背强痛,透疹,生津止渴,健脾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风寒风热皆可,常做辅助药。 清热药 石膏:肺热咳喘,胃火上炎,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滋肺阴而除燥热,胃热口渴,滋肾阴。 芦根:泻胃热生津止渴止呕,清肺热祛痰排脓,湿热淋证水肿。 天花粉:胃热口渴,肺热燥咳。 淡竹叶:清热除烦,清心火,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夏枯草:泻肝火,消肿散结。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肺热,安胎。 黄连:清心肝胃之热,燥脾胃大肠湿热。 黄柏:清肝胆大肠膀胱及下焦湿热,泻火解毒,入肾经退虚热。 穿心莲:清下焦湿热,擅清肺胃之热,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3)

凌霄花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 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干燥花。夏、秋二季花盛开时采收,干燥。 【性状】凌霄多皱缩卷曲,黄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长4~5cm。萼筒钟状,长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可见细脉纹,内表面较明显。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1,柱头扁平。气清香,味微苦、酸。 美洲凌霄完整花朵长6~7cm。萼筒长1.5~2cm,硬革质,先端5齿裂,裂片短三角状,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外无明显的纵棱;花冠内表面具明显的深棕色脉纹。 【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鹿茸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性状】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

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转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 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前不敛。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是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参的根,和我国人参可谓是一母同胞,血缘很近,但药效有所不同,最大的优点是温补效果佳,不会出现流鼻血一类的上火症状。那么,西洋参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呢? 西洋参的功效: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2、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花旗参,疗效显著。花旗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3、提高免疫力: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4、促进血液活力: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 5、治疗糖尿病: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和脂肪代,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西洋参的作用: 1、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 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 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 古语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 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故补而不燥是花旗参的特别之处. 2、强化心肌及增强心脏之活动能力; 3、强壮中枢神经, 安定身心并恢复疲劳, 有镇静及解酒作用, 增强记忆能力, 对老人痴呆症有显著功效; 4、对血压有调整作用, 使暂时性或持久性血压下降.抑制动脉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5、能调节胰岛之分泌, 因此对糖尿病有功效; 6、对肝脏有调节副肾上腺素之分泌, 促进新代的作用; 7、能增强体力并对运动员具极大助益; 8、抑制癌细胞生长, 增加免疫功能; 9、助长消化, 对慢性胃病和肠胃衰弱有助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性凉味甘,除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外,还能清火生津,对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当的疗效。长期服用,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调节平衡,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确是进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经临床验证,西洋参对高血压和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亦有一定疗效。对于由心脏病引发的胸闷、心慌心烦等症尤为适宜。同时,花旗参还可降低"化疗"或"放疗"治癌肿引起的不良反应,常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辅助剂之品。 西洋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如:强壮剂具有抗疲劳、强壮体魄作用。补益剂具有补充人体所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应激能力具有抗缺氧、抗高温、抗寒作用。预防

中草药的作用

1 中草药的作用 抗病害。如大黄、黄连、大青叶等能够抑菌;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增强机体免疫力。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 2 中草药的特点 资源广、成本低。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中。 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产生抗药性。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既含有营养物质,又具有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趋虫保健和防病治病等药理作用;中草药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应激、抗疾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且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中草药可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生产率,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优越,分布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药物资源,是世界上天然药物资源种类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且有许多地道药材驰名中外,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草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现代人越来越把注意力从化合成药转向天然药,希望从天然药中开发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药以替代前者,从而减少药源疾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柴 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 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 (中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 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 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清热燥湿药: 黄苓: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清热凉 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 等热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