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乳糖酶亦称β-半乳糖苷酶,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来源及其性质、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对乳糖酶进行综述。

关键词:乳糖酶;固定化;应用

乳是各种哺乳动物哺育其幼仔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它富含优质蛋白质、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和钙、磷、钾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酶、激素等具有生理活性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其合成步骤为:以葡萄糖为前体物质,一部分葡萄糖先转化为半乳糖,然后经乳糖合成酶催化。半乳糖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人体摄入乳糖后,在消化过程中,经乳糖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乳糖是矿物质的载体,能促进钙、磷吸收及整理肠道,其分解产物半乳糖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参与脑组织及其神经系统的构成。但是,机体却不能直接利用乳糖,乳糖必须经乳糖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杨卉新等,2014)。

若乳糖酶缺乏者一次摄入较多乳糖,乳糖未能及时被消化吸收,进入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乳酸、甲酸等短链脂肪酸和氢气,造成渗透压升高,使肠腔中的水分增多,引起腹涨、肠鸣、肠绞痛直至发生水泻等症状,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症状,在中国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因此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国人对牛奶的摄入,而牛奶又是人类良好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天然来源,故乳糖酶缺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张玉英,2014)。

1889年荷兰生物学家,Beijerineek 首次报道了乳糖酶可水解乳糖以来,人们对于乳糖酶的研究日趋完整(蒋世琼,2000)。目前,解决乳糖不耐受的最佳方法是用乳糖酶水解乳糖来生产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而现在商业乳糖酶中乳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或者更高(P Nicholas,2002)。国外学者经多年研究,已成功地找到产乳糖酶的微生物,并研制了一系列乳糖酶商品,现已投入市场。有学者研究发现环氧活化水凝胶固定化酶可以更好的解决乳糖不耐症问题(Elnashar et al., 2014)。本文就乳糖酶的生产方式及其在食品加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

1.乳糖酶的来源及特性

1.1乳糖酶

乳糖酶,又称β-半乳糖苷酶,或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它的作用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水解β-D-半乳糖苷键,将乳糖水解成α-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乳糖酶同时也具有半乳糖苷的转移作用,能把半乳糖连接到乳糖上,生成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益菌作用因子而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张红艳等,2004)。乳糖酶是一种白色粉末,无嗅,无味,溶解后是一种浅棕色的液体,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生物酶制剂,已由FDA、FCC、WHO/FAO和JACFA等权威机构评审确定为安全物质,我国卫生部已于1998年10月同意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GB2760之中,允许在食品工业生产中使用。

1.2 乳糖酶的来源

天然来源的乳糖酶:乳糖酶(β-半乳糖苷水解酶;E C3.2 1. 23)即乳糖水解酶,主要存在于年幼动物肠道、植物、真菌、酵母和细菌中。许多微生物能产生乳糖酶,细菌中有乳酸菌、芽抱杆菌、大肠杆菌、嗜淀粉乳杆菌等(Mahalakshmi et al., 2013);霉菌有米曲霉、黑曲霉、疏球曲霉;酵母菌有脆壁克鲁维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乳酸酵母等;放线菌有天蓝色链球菌等。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商品乳糖酶,标志着乳糖吸收不良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商品来源的乳糖酶:酵母菌和霉菌。目前,国际市场的乳糖酶产品,一种是克鲁维酵母制备的乳糖酶。另一种是米曲霉制备的真菌乳糖酶。克鲁维乳酸酵母发酵的乳糖酶.这种乳酸母杆菌最先是山伯约尼克1889年发现的。随着1950年发现了乳糖不耐症的病因,1960年研制出乳糖酶,才得以应用(H.Chick et al., 2001)。

1.3 乳糖酶的酶学特性

很多微生物都能生产乳糖覆盖,例如乳酸酵母、黑曲霉、米曲霉、米根霉所产的胞外乳糖酶和脆壁克鲁维酵母和大部分细菌产的胞内乳糖酶。乳糖酶性质随来源不同而异,不同的性质又决定了不同乳糖酶的特殊用途(张敏文等,2011)。

表1 不同来源的乳糖酶的性质

来源最适pH 最适温度分子量活化金属离子湿热乳酸菌 6.2-7.5 55-57 530 -

保加利亚乳杆菌7.0 42-45 *-

大肠埃希菌7.2 40 540 Na+、K+

脆壁酵母 6.6 37 201 Mn+、K+

乳酸酵母 6.9-7.3 35 135 Na+、Mn+

黑曲霉 3.0-4.0 55-60 124 *

米曲霉 5.0 50-55 90 *注: *表示尚不清楚,- 表示没有

2.乳糖酶的生产技术

2.1基因工程技术在乳糖酶生产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对于乳糖酶的生产可以将活性高的乳糖酶基因导入易于培养、生长繁殖迅速的微生物体内,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如Domingues等利用絮状酿酒酵母和黑曲霉中含有编码分泌胞外乳糖酶的lacA基因构建重组菌株,使重组酿酒酵母菌株能够分泌乳糖酶,且该乳糖酶可以高效利用乳糖。为提高酶的产量和质量,常采用定点诱变,原生质体融合和DNA重组技术(Domingues L et al., 2000)。Ibrahim 等使用化学诱变剂对2株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诱变,然后筛选高产菌株。通过与其各自野生型菌株相比,诱变后菌株产酶量明显增加,长双歧的诱变菌株产酶量比野生型增加2倍多(Ibrahim S A et al., 2000)。为了进一步获得高产菌株,新的基因工程菌不断出现。生产酶的工程菌以大肠杆菌、酵母菌为主,此外还有嗜热链球菌、乳杆菌等。

通过PCR扩增从乳酸克鲁维酵母基因组获得乳糖酶基因lac4,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酶活性达44.78U/mL(徐顺清等,2010)。此外,还有研究者探究了突变基因对于乳糖酶生产的影响。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硫化叶菌的突变体F441YE产生β-半乳糖苷酶能增强低聚半乳糖的产率,但由于大肠杆菌的表达系统的一些特性,如形成包涵体和复杂的过程控制技术,故Xiaojun Sun等用PCR扩增此突变基因并在毕赤酵母表达,优化了其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工艺条件(Xiaojun Sun et al., 2014)

2.2乳糖酶的固定化技术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如:固定化酶很容易与底物、产物分离,并可反复使用,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催化反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以在柱式反应器中连续使用,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不仅使催化成本降低,而且能大大减少生物催化剂制造过程的废物排放与操作污染;固定化酶在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等许多方面都十分有利。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等。

2.2.1包埋法

潘晓亚等人在2006年用明胶作为固定化乳糖酶的载体,优化固定条件,酶活力回收率最高可达78.12%,重复回收使用7次后,酶活力还可以保留75%以上,没有谈及机械强度问题(潘晓亚,2006)。Thi Hai Anh Mai等研究发现在藻酸胶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有助于提高乳糖酶的固定化的产率和固定化的酶的活性,推测原因可能是羧甲基纤维的加入减少了固定化过程中藻酸胶珠蛋白质的损失并增加其比表面积,并指出当羧甲基纤维素和藻酸胶的质量比为1.0:1.5时,固定化产率可达58.2%,比单独使用海藻胶固定得率高了14.2%(Thi Hai Anh Mai et al., 2013)。

张锐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复合物,氧化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复合物,氧化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酯复合物,并分别以其为载体优化了固定化乳糖酶的条件并测定了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物固定化酶的活力高,相对于其他两种载体,更有望应用于食品领域(张锐,2010)。杨佳越等用明胶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固定化乳糖酶,比较了固定化乳糖酶随贮藏温度及适宜溶解pH值条件下没活力的变化(杨佳越,2013)。

2.2.2 吸附法

刘芳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玻璃载体,以所制多孔玻璃为载体,优化后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回收率分别为20.13%。此种固定化酶稳定性较好,机械强度高,可以重复多次回收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刘芳,2008)。

Gurdas等以离子交换树脂A568为载体,采用吸附的方法对β-半乳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发现固定化后的酶在所有温度下的活性均高于游离酶,且固定化的最适pH相较游离酶从6.0往碱性方向偏离了0.5(Gurdas et al., 2012)。

2.2.3 共价结合

Joey Talbert等研究发现乳糖酶与微球共价结合后,其表面的羧酸浓度越高,酶活保留量越小,而在固定化之前用葡糖胺修饰则可显著提高酶的固定化之后的活性(Joey Talbert et al., 2012)。Wong Dana E等将乳糖酶共价附着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得到活性包装组件,通过在交替组装聚乙烯亚胺、戊二醛(GL)和乳糖酶,从而提高蛋白质总量即乳糖酶的活性,用于在无乳糖乳制品的生产包装(Wong Dana E et al., 2013)。

2.2.4 其他协同方法

钱婷婷等人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与甲基丙烯钱婷婷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得到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进一步以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通过吸附、共价结合以及戊二醛交联反应三方协同作用固定乳糖酶。对影响固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最终所得的固定化乳糖酶活为685U/g载体,酶活回收率为34.3%。固定化后的乳糖酶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明显提高;连续操作10次后,固定化酶活仍保持在70%以上,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钱婷婷,2011)。

3.乳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1在乳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酵过程中,一般酸奶仅有20%左右的乳糖被分解,如果使用中性乳糖酶来水解乳糖,最高可达90%的乳糖被分解。在相同的条件下,乳糖酶水解乳制造的酸乳,可以缩短乳凝固的时间35-40%,而且产品又具有较高的粘度,乳香味更浓,口感更佳。另外,在低乳糖酸奶中,由于乳酸菌生长繁殖的速度较快,菌数的含量增高,还可明显的延长发酵乳的货架期寿命(姜旭,2014)。

3.2低聚半乳糖的生产

低聚半乳糖是以牛乳中的乳糖为原料,经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并通过转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聚合到葡萄糖端部,从而形成不同聚合度的低聚半乳糖,且有改善便秘、防癌、缓解过敏等生理活性。(Buddhi P Lamsal, 2012)。从机制上看,最近有研究发现了从环状芽孢杆

菌ATCC31382中得到的β半乳糖苷酶在C末端肽区域包含有一个盘状区域,此区域在抑制低聚半乳糖生产中发挥核心作用,但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Song Jingyuan et al.,2013)。

低聚半乳糖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不会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杀菌及人体胃酸所分解而失去其本来应有的特性,而且能有效地被双歧杆 B 菌和乳酸杆A 菌同时利用(Ah Reum Park et al., 2012)。

就科学研究而言,从生物体中提取活性更高的乳糖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如Cavalcante Braga等从两种来源不同的酵母菌中分离纯化了β-半乳糖苷酶,并对其pH、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以及水解乳糖和生产低聚半乳糖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纯化之后的酶具有更高的最适温度,且使用两种纯化的酶时,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的含量都增加了30%以上(Cavalcante Braga et al.,2013)。

从工业生产来看,主要是以浓缩的乳糖糖浆为原料,用乳糖酶通过酶促反应生产低聚半乳糖来实现其商业化生产,且乳糖酶浓度能达到20-40g/100g,这么高浓度的酶可能是一种精制乳糖或浓缩的乳清渗透物(Buddhi P Lamsal, 2012)。

4展望

本文对乳糖酶的性质和来源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乳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目前制备乳糖酶的方法主要有基因工程技术和固定化技术,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得率和纯度,且方便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工业发酵方面,主要是培养基优化,诱导因子的添加以及发酵模式,条件和提取工艺的优化分离提纯等;筛选高产菌株,诱变育种;通过基因工程和固定化酶等的深入研究得到质量更高的乳糖酶;酶的改性技术;基因水平上探究原发性乳糖不耐症的机理等。随着人们对乳制品营养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和对乳糖酶研究的加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乳糖不耐症将不再成为困扰,牛奶也会更广泛的为人们所用。

参考文献

Ah-Reum Park, Deok-Kun Oh.Galactooligosaccharide production using microbial Beta -galactosidase: current state and perspective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0, 85 ( 5 ) : 1279-1286.

Buddhi P Lamsal. Production, health aspects and potential food uses of dairy prebiotic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J].J. Sci Food Agric, 2012, 92(10): 2020-2028.

Cavalcante Braga,Anna Rafaela, Manera et al. Kinetic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rude and Purified beta-Galactosidase with Pot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J].Food Technol Biotech, 2013, 51(1): 45-52.

Domingues L, Onnela M-L, Teixeira JA et al.Construction of aflocculent brewer’s yeast strain secreting Aspergillus niger β-galactosidase[J].Appl Microbial Biotechnol, 2000, 54( 1) : 97-103.

Elnashar, Magdy M M, Hassan et al. Novel epoxy activated hydrogels for solving lactose intolerance. [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4, 70(4): 817-826.

Gurdas, S, Gulec, HA, Mutlu, M. Immobilization of Aspergillus oryzae beta-Galactosidase onto Duolite A568 Resin via Simple Adsorption Mechanism [J].Food Bioprocess Technol, 2012, 5( 3): 904-911.

H.Chick, H.S.Shin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7413262.html,tunol. Growth and Acid Production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Bifidobacteria Growth in Skim Milk Containing Honey [J].J.Food Sci, 2001, 66(3): 478-481.

H.Chick, H.S.Shin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7413262.html,tunol. Growth and Acid Production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Bifidobacteria Growth in Skim Milk Containing Honey [J].J.Food Sci, 2001, 66(3): 478-481.

Ibrahim, Sullivan. Use of chemical mutagenesis for the isolation of food grade beta-galactosidase overproducing mutants of bifidobacteria, lactobacilli an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J].Dairy Sci, 2000, 8( 3): 923-930.

Joey Talbert, Joseph Hotchkiss.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lactase for immobilization on carboxylic acid-functionalized microspheres[J]. Biocatal. Biotransform, 2012, 30: 446-454.

Mahalakshmi, Kumar Kiran, Hameeda.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lactase from Lactobacillus amylophilus GV6 [J]. J. Sci Ind Res, 2013,73(7): 548-552.

P Nicholas. Beta-Galactosidase Activity in psychrotrophic Mic-troorganisms and their Potential use in Food Industry [J].Czech Food Sci, 2002, 20( 2): 43-47.

Song Jingyuan, Imanaka,Imamura. The Discoidin Domain of Bacillus circulans beta-Galactosidas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Repressing Galactooligosaccharide Production [J].Biosci Biotech Biochem, 2013, 77( 1): 73-79.

Xiaojun Sun, Xuguo Duan,Dan Wu.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β-galactosidase mutant F441Y expressed inPichia pastoris [J].J. Sci Food Agric, 2014, 94( 7): 1359-1365.

Thi Hai Anh Mai, Van Nguyen Tran,Van Viet Man Le et al . Bi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immobilized lactase in the combined alginate–carboxymethyl cellulose gel [J].Biochem Eng J, 2013, ( 74): 81-87.

Wong Dana E, Talbert, Joey N,Goddard, Julie M Le et al . Layer by Layer Assembly of a Biocatalytic Packaging Film: Lactase covalently Bound to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J]. J. Food Sci, 2013, ( 74): 81-87.

姜旭.乳糖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4,(1) :119-120.

蒋世琼.乳糖的深加工与功能性低聚糖的制造[J] .食品科技,2000,(05):29-45.李文,张雪梅,卢阳等.乳糖不耐症及低乳糖奶的发展现状[J].中国乳业,2004,27(3) :35-37.

刘芳.共固定化乳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D] .江南大学,2008.

潘晓亚,马力,周黎黎.固定化乳糖酶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3):45-48.

钱婷婷,杨瑞金,华霄等.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乳糖酶[J].食品与机械,2011,27(1) :1547-1552.

徐顺清,陈杏洲,崔罗生等.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2):179-180.

杨卉新,杜海新,田玉民.乳糖酶及其基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2(17) :5497-5499.

张红艳,刘成更,赵文娟等.乳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06):34-36.

张敏文,顾取良,张博等.乳糖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1,31(3) :81-85.张锐.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对乳糖酶固定化的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10.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甘肃农业大学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李红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A )A发酵工程 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 2 ()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B) A微生物学 B食品生物技术 C生物技术 D绿色食品 3 在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A虫害 B物理因素 C微生物 D化学因素 4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B)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5 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题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反应技术。 A细胞改造 B细胞修饰 C细胞杂交 D细胞衰老 6 自然选育过程中采取土样时主要选择()之间的土壤(B) A 3-10cm B 5-15cm C10-15cm D 10-20cm 7 下列不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法中冷冻干燥的步骤是(B) A制冷 B高压 C供热 D抽真空 8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D) A GMP B ISO C CCP D HACCP 9 下列不属于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的是(B) A 组织分离法 B 单孢分离法 C 划线分离法 D 稀释分离法 10 下列分离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的是(B) A稀释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组织分离法 D 单孢分离法11()是采样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C) A 培养 B 分离 C 筛选 D 鉴定 12 诱变育种是以(C)为基础的育种 A自然突变 B 基因突变 C 诱发突变 D 基因重组 13 在整个诱变育种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A) A 筛选 B 分离 C 鉴定 D 培养 14 分子育种是应用()来进行的育种方式(B) A 酶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细胞工程 15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被称为(B) A“蛋白菌” B“工程菌” C “酶菌” D“细胞菌” 16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 A 1 B-10 C -20 D-5 17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A)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18(A)是人工配制的提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 A培养基 B人工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19 在引起肉腐败的细菌中,温度较高时(B)容易发育

乳糖酶介绍、作用、功能、选择

乳糖酶又称β-半乳糖苷酶,是人体中的的一种消化酶,是以母乳/奶粉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婴幼儿体内最重要的消化酶,乳糖酶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乳糖,将乳糖水解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人体缺乏乳糖酶会引起乳糖消化吸收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胀气和腹泻等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的作用如下: 1.乳糖酶是分解奶粉或者母乳乳糖,有害细菌、腹泻或使用大量抗生素会破坏体内的乳糖酶,故而出现使用乳糖食品后会导致不耐糖现象出现。 2.乳糖酶可在人体内通过转糖苷作用生成低聚糖,是一种不粘稠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作为增殖因子被双歧杆菌利用,却不会被腐败细菌利用,如此对预防便秘和腹泻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缺少乳糖酶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而乳糖不耐受解决方案有: 1.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 2.不宜空腹饮奶。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 3.先用发酵乳(特别是酸奶)代替鲜乳。发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至30%被降解,易于消化吸收。食用酸奶还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食用也非常方便。 4.喝羊奶,羊奶乳糖含量较牛奶低,而且含有丰富的ATP( 三磷酸腺苷)成份,它可促进乳糖分解并转化利用,因此饮用后不易产生“乳糖不耐症”现象。 5.乳糖酶。外源性的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 6.添加益生菌,益生菌可以部分分解乳糖,减少如同不耐受。 市面上的乳糖酶有很多,推荐一款乳糖酶给大家(NEWGEN BIOTECH):希诺亚的乳糖酶为酸性乳糖酶,在外源性补充乳糖酶活性高、耐酸,效果非常好。希诺亚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乳糖酶技术的公司,全世界也仅有三家公司拥有乳糖酶技术。希诺亚生产的乳糖酶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是通过生物发酵方法精制而得的酸性食品级乳糖酶制剂,其耐酸性好(有效范围PH2.5-6.0,最佳范围PH3.5-5.0),活性强(有效温度范围30-70℃,最佳温度范围50-60℃),吸收率高达98%,功效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居于世界首位。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7年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 —1—

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2017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18个研究方向。 1.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1)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加重的严峻形势,以沙门氏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为对象,重点围绕“养殖动物-环境-食品-人群”链条,研究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机制,耐药菌/耐药基因在动物、环 —2—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70101 专业名称食品生物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发酵技术、食品生物新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发酵、产品分离提取、菌种培养等能力,从事调味品及食品添加剂、酒、饮料及精制茶等生物食品的生产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工艺与设备管理、技术研发辅助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生物食品制造技术及应用行业,在发酵、产品分离提取、菌种培养等岗位群,从事生产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工艺与设备管理、技术研发辅助、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生物产品销售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具备食品生物新技术初步研发的能力; 4.掌握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具备生物食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能力; 5.掌握生物食品工艺技术及应用,具备生物食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管理的能力; 6.掌握微生物菌种培养、发酵和产品提取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具备生物食品生产操作的能力; 7.了解相关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具备生物食品生产设备使用

和维护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基础、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发酵食品生产技术、食品生物新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微生物基础技能训练、微生物发酵技术技能训练、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综合训练、食品生物新技术研发训练等实训。 在生物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酵工微生物培菌工酿酒工酱油酱类制作工食用酶制剂制造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食品生物工艺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酿酒工程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介绍

乳糖酶的生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乳糖酶亦称β-半乳糖苷酶,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来源及其性质、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对乳糖酶进行综述。 关键词:乳糖酶;固定化;应用 乳是各种哺乳动物哺育其幼仔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它富含优质蛋白质、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和钙、磷、钾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酶、激素等具有生理活性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其合成步骤为:以葡萄糖为前体物质,一部分葡萄糖先转化为半乳糖,然后经乳糖合成酶催化。半乳糖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人体摄入乳糖后,在消化过程中,经乳糖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乳糖是矿物质的载体,能促进钙、磷吸收及整理肠道,其分解产物半乳糖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参与脑组织及其神经系统的构成。但是,机体却不能直接利用乳糖,乳糖必须经乳糖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杨卉新等,2014)。 若乳糖酶缺乏者一次摄入较多乳糖,乳糖未能及时被消化吸收,进入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乳酸、甲酸等短链脂肪酸和氢气,造成渗透压升高,使肠腔中的水分增多,引起腹涨、肠鸣、肠绞痛直至发生水泻等症状,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症状,在中国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因此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国人对牛奶的摄入,而牛奶又是人类良好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天然来源,故乳糖酶缺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张玉英,2014)。 1889年荷兰生物学家,Beijerineek 首次报道了乳糖酶可水解乳糖以来,人们对于乳糖酶的研究日趋完整(蒋世琼,2000)。目前,解决乳糖不耐受的最佳方法是用乳糖酶水解乳糖来生产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而现在商业乳糖酶中乳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或者更高(P Nicholas,2002)。国外学者经多年研究,已成功地找到产乳糖酶的微生物,并研制了一系列乳糖酶商品,现已投入市场。有学者研究发现环氧活化水凝胶固定化酶可以更好的解决乳糖不耐症问题(Elnashar et al., 2014)。本文就乳糖酶的生产方式及其在食品加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luojuan 摘要: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视为一项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也成为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生物技术又叫生物工程,是综合运用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科学和生化工程等原理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 一、现代生物技术概述[1]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主要是自然发酵技术和自然杂交育种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二、细胞工程研究进展[2] 细胞工程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细胞工程属于广义的遗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细胞中携带的全套遗传信息的基因或染色体整个导入另一种生物细胞,从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创造新的生物类型。它包括细胞融合、细胞重组、染色体工程、细胞器移植、原生质体诱变及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杂交,并取得一些突破性研究进展。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培育新型生物物种。可实现种间育种。 197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由此技术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导弹”。目前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治疗诊断癌症、艾滋病等多种疑难疾病,及快熟诊断人类、动物和农作物病害等方面,成为细胞工程在医学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日本秋田生物技术公司和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中心联合采用细胞工程的原生质体突变,将“秋田小町”稻育成“新秋田小町”新品种。该稻试种过程中,产量大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的原生质体育种在世界上首创了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杂交。这种属间杂交新品种,既有香菇的独特香味和优良品质,又有平菇的高产量、生长周期短、易栽培、抗逆性强等特性。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这一细胞工程技术也无例外地得到发展,目前已在许多植物上,特别是在农林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林木优良品种和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方面进展较快。 细胞工程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重要支柱性技术之一。 三、酶工程的研究进展[3] 酶工程就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一门技术。 化学酶工程又称初级酶工程,主要由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在开发自然酶制剂方面,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商品酶只有数十种,如水解酶、凝乳酶、果胶酶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淀粉加工,其次是乳品加工、果汁加工、食品烘烤及啤酒发酵;在轻化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洗涤剂制造、毛皮工业、明胶制造、胶原纤维制造、牙膏和化妆品的生产、造纸、废水废物处理和饲料加工等;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酶工程技术从生物体中生产燃料,也可利用微生物作为石油勘探、二

食品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糖 1.糖概念、糖的生物学功能。 2.糖的分类并举例。 3.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分子存在形式。 4.单糖的性质(单糖的氧化、成脎作用) 5.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及其性质。 6.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有无还原性。 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 1.脂质(脂类)概念、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2.三酯酰甘油的化学性质。 3.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4.膜蛋白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5.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6.生物膜的物质运输方式。 第三章核酸 1.核酸水解。 2.DNA和RNA化学组成的异同点。 3.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4. DNA的一级结构、RNA的一级结构. 5.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稳定因素 6.核酸的颜色反应。 7.核酸的变性、变性的本质、变性后变化 8.核酸的复性、复性的本质、复性后变化。 9.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解链温度、核酸杂交 第四章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中氮的含量,会计算题。 3、2种酸性氨基酸、3种碱性氨基酸。 4、氨基酸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氨基酸带什么电荷。 5.肽键、肽键平面 6、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级、蛋白质二级、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和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维持其结构的化学键。) 7、蛋白质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蛋白质带什么电荷。 8.蛋白质胶体性质维持的因素。 9.蛋白质沉淀的分类及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10.蛋白质变性、本质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 第五章酶 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2.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全酶、辅酶、辅基、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 3.酶可分为哪6大类。 4.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5.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 一些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第七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异同点。 2.呼吸链(即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 3.电子传递链抑制剂概念及其抑制部位。 3. 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电子传递链磷酸化、P/O 4.化学渗透学说的内容。 5.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6.两种穿梭系统的比较。 第八章糖代谢 1..EMP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2.TCA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3. 糖异生的三步不可逆反应、生物学意义。 4.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第九章脂代谢 1.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会能量计算(16个碳原子或18个碳原子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计算)。 2.酮体有哪三种? 3.脂肪酸合成和β-氧化的比较。 4.糖代谢与脂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十章蛋白质代谢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 2.鸟氨酸循环(即尿素循环)小结。 3.一碳基团、.翻译 4.什么是密码子?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9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 —1—

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在2017年任务部署的基础上,2018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26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6.3亿元,实施周期为2018—2021年。 1. 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1.1食品典型污染物及潜在风险物质危害识别与毒性作用模式研究 1.1.1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及功能评价基础研究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保健食品常用重点原料以及糖类、蛋白质、功能性油脂、功能肽等的基本特性,分析保健食品原料中的高风险物质并建立相关监测、识别关键技术;研发保健食品原料重要制备工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不同制备工艺产生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控策略,重点开发基于膜分离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保健食品原料制备、高效分离、纯化、精制及其过程中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致敏原等风险物质的去除方法;完善现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生物模型、人体试食试验评价规范,对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7种欠缺人体试食评价方法的保健功能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适宜的评价体系;开发保健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价、管控与预警技术,研究生产加工过程中风险因子识别及控制关键—2—

乳糖酶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乳糖酶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李倩倩,王丽颖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重庆 402460 摘要::乳与乳制品是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的天然食品,其营养价值早已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的乳糖不耐受现象,影响了他们对乳制品的正常摄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乳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人体对乳制品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乳糖酶定向水解牛乳中大量的乳糖,从而使得从根本上解决乳糖不耐受这一困绕世人多年的医学难题成为可能。本文就乳糖酶在乳制品加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乳糖酶;乳制品;应用; Application of lactose in dairy processing LI qianqian.WANG liying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Rongchang Campu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2460,China Abstract: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is very rich in nutrients in natural food, its nutritional value has been recognized, however, a fly in the ointment is due in part to the human body caused by lack of lactase lactose intolerance phenomenon, affecting their normal intake of dairy products, which restricted the dairy products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human body digestion of dairy products in th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in a very large ex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use a lot of lactase hydrolytic milk lactose orientation, so as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medical problems that afflict people with lactose intolerance for possible. The application of lactose in dairy industry producti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with a view to enlighten and help you. Key words: Lactaste; dairy; products; application; 1 乳糖酶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2012****

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摘要] 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及加工性能;二是生产各种功能食品有效成分、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三是可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四是工业化生产预定的食品或食品的功能成分。此外,在食品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食品检测等方面,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现存的食物资源短缺问题、丰富食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等均有突出贡献。现以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为主要内容,分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食品工业应用 [正文]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及食品加工制造上的应用,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其中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技术,它能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将外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到原来没有这类基因的宿主生物体内,并能持续稳定的繁殖,从而使宿主生物产生新的性状。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①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②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如小型环状DNA分子)连接在一起,即重组;③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④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⑤表达成蛋白,采用合适条件,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自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旧金山大学Coken和Boyer两位科学家成功地实现了DNA分子重组实验,揭开了基因工程发展的序幕,人类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不同的基因,再接着1982年抗卡那霉素向日葵、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使得转基因生物技术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直接加快了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营养的改善,解决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 目前,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良食品微生物菌种性能、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改良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保健食品等。其中,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分为改良动物性食品源和改良植物性食品源。例如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但又不影响奶的质量,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BST注射到母牛上,便可达到提高母牛产奶的目的。为了提高猪的瘦肉含量或降低猪脂肪含量,则采用基因重组的猪生长激素,注射至猪上,便可使猪

(完整版)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诱变育种:利用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高产优质菌种的方法。 代谢控制发酵:是指利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人为的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之合成、积累、分泌我们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寡核苷酸介导诱变(oligonucleotide-directed mutagenesis): 指在DNA水平上改变氨基酸 的编码序列,也称定点诱变(site-specific mutage nesis); 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 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存活或生长,此时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接触抑制:细胞从接种到长满底物表面后,由于细胞繁殖数量增多相互接触后,不再增加。细胞系:原代细胞经第一次传代后,形成的细胞群体,即具有增殖能力,类型均匀的培养细胞,一般为有限细胞系。 抗性互补筛选法:利用亲本细胞原生质体对抗生素、除草剂及其它有毒物质抗性差异选择杂种细胞。细胞拆合:是指以一定的实验技术从活细胞中分离出细胞器及其组分,然后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将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器及其组分进行重组,使其重新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或细 胞器.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 是指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 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是在生物体(主要是微生物)内的一种酶,能将外来的DNA切断,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黏性末端: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CCCDNA色大多数的天然DNA质粒具有共价、封闭、环状的分子结构,即CCCDN A 回文结构:在切割部位,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顺序完全一致。 基因探针:是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用它与待测样品DNA 或RNA进行核酸分子杂交,可以判断两者的同源程度. Dot印迹杂交:将待测DNA或RNA的细胞裂解物变性后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不需要限制性酶进行酶切,既可与探针进行杂交反应. cDNA文库:是指某生物某一发育时期所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与某种载体连接而成的克隆的 集合。 二、填空题 1.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Berg等人完成了首次体外重组实验,并首次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SV40的DNA片断与噬菌体的DNA片断,经过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他是第一个 实现DNA重组的人。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南等

附件1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2017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19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4亿元。 1. 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1.1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加重的严峻形势,以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为对象,重点围绕“养殖动物-环境-食品-人群”链条,研究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机制,耐药菌/耐药基因在养殖动物、环境、食品、人群之间的分布转移特征与流行消长规律;探索养殖场排放耐药菌/耐药基因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确定食源性耐药致病菌的人群暴露与危害特征;建立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动态数据库,构建耐药菌/耐药基因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模型、食源性 —1—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专用)

一、名词解释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质粒: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3、限制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4、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5、酶工程: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6、末端转移酶:是一种无需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 分子的3'羟基端。 7、葡萄糖淀粉酶:又称糖化酶。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解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同时也能水解糊精,糖原的非还原末端释放β-D-葡萄糖。 8、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量的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9、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内部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糊精、低聚糖和单糖,酶作用后可使糊化淀粉的黏度迅速降低,变成液化淀粉,故又称为液化淀粉酶、液化酶、α-1,4-糊精酶。 10、甲基化酶:作为限制与修饰系统中的一员,用于保护宿主DNA 不被相应的限制酶所切割。 11、葡萄糖异构酶:也称木糖异构酶,能将D-葡萄糖、D-木糖、D-核糖等醛糖可逆地转化为相应的酮糖。 12、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13、补料分批发酵:又称“流加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向发酵系统中补加一定物料,但并不连续地向外放出发酵液的发酵技术,是介

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是对生命有机体进行加工改造和利用的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之一,发达国家皆将生物技术列为国家级重点科技并积极开发。生物技术已被应用于工农业、食品加工、医疗保健等众多领域中。而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指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另外,在食品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食品检测等方面,食品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 对食品资源的改造 1.1.1 生产转基因食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重组DNA技术,可将生物的特定性状转移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与此同时,人们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建立了细胞融合技术,并进行动物、植物细胞大量控制性培养,按照预定的设计改造遗传物质,从而得到转基因动植物。如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对各类植物进行改良,发展了植物抗病抗虫害品种:改良蔬菜、水果采收后的品质;改良植物原料加工特性。目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的转基因兔、猪、鸡已经问世,为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据统计,美国农业部现已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有7大类,35种。我国现已批准可商业化生产的有6项,涉及食品的有3项,包括转基因耐储藏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抗花叶病毒番茄。处于中试阶段的与食品有关的转基因植物有抗除草剂水稻、抗虫水稻、抗病毒大白菜、抗病毒番茄、转Bt基因抗虫棉花、抗青枯叶病马铃薯、抗旱马铃薯、高氨基酸马铃薯等。

1.1.2改良食品原料发酵微生物食品原料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应用发酵技术进行微生物转化。持续创新使发酵食品不断得以改善并日趋多样化,但是许多创新只是局限于为现有产品选择新的可改变产品特性的生产菌。 用于发酵的微生物基因序列的揭示和高产量后基因组技术的出现使我们对传统加工方法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有10种真菌基因组序列已被公开.而且通过公开的基因序列数据库,更多的真菌基因序列将被阐明。Jewett 等以黑匣子代谢组学方法为例进行了综述,为真菌基因组序列非依赖性的代谢作用多样性功能分析提供了可能。 根据它们高度的特异性和多样性.通过这些方法.通常可以确定其次级代谢产物。后基因组技术为开发发酵生物体的天然生物活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对改变微生物在相关生产条件下的性能有重要意义.这将为选择最佳的微生物菌种并利用这些微生物生产出有特色或新型的发酵产品提供新的方法。Van Hyckama Vlieg 等以乳酸乳球菌属微生物为例,对这些技术及其应用潜能进行了综述。 1.2对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 1.2.1 延长食品保鲜期一方面.选育并推广适宜贮藏加工的品种,为食品生产提供更多易于贮藏的原料。主要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择培育对乙烯敏感性低的新品种.从基因工程角度解决农副产品的保鲜问题。另一方面,应用酶工程技术,利用生物酶制造一种有利于食品保质的环境.吸去瓶颈空隙中的氧而延长保鲜期: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强的溶菌作用,用于肉制品、干酪、水产品等的保鲜。 1.2.2 改进肉、奶、水产品的加工肉的加工保鲜方面主要是提高肉的综合品质以及瘦肉、肥肉、嫩肉的综合利用,如肉的嫩化、发酵香肠的生产和增加

食品生物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第1章绪论 第2章基因工程 一、概念理解 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 利用生物体、生命体系和生命活动过程生产有用物质的一门高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四大领域。 ②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 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③基因工程: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生物改造蓝图,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切割”和 “粘接”,人为的用一种生物组织中的基因替换另一种生物组织中的基因,实现基因定向转移和重新组合,以达到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目的。 所谓基因工程,就是利用DNA体外重组或扩增技术从供体生物基因组中分离感兴趣的基因或DNA片段,或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基因,然后经过一系列切割,加工修饰, 再将其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以期获得基因表达的过程。 ④ 良食品的品质和形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贮藏加工性状以及感官性状的技术。 ⑤基因重组: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一些酶类,切割和修饰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并 将两者连接起来。 ⑥克隆(Cloning):外源基因的无性繁殖。具体指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重组DNA以 后,将其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扩增和筛选,达到大量的重组分子的过程。(大肠杆菌是目前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受体细胞。) ⑦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 去,使其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改造现有的基因,使一些性状不表现出来;另外一类是导入其他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基因重组?DNA重组实验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基因重组就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一些酶类,切割和修饰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并将两者连接起来。一个典型的DNA重组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提取工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连接到另一个DNA分子上(克隆),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②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③对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表达。 2.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RE)?简述其分类、特点及作用。(P30) 限制性内切酶是能够在特定部位限制性的切割DNA分子的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分类: I型:由三个基因构成,hsdR;hsdM;hsdS位于染色体上,三个基因构成一个复合体,限制酶需要ATP、Mg2+、SAM(5—腺苷甲硫氨酸)。 II型:限制与修饰基因产物独立起作用,在E. coli中这两种基因位于质粒上。 III型:修饰酶与I型酶相同,hsdM与hsdS基因产物结合成一亚单位,限制酶是独立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解决办法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怎么办? 我家宝宝现在两个月了,出生先吃奶粉,后改母乳,一直爱打嗝放屁,肚子还总咕咕的响,只要放屁就会有少量大便排出,每天大便至少12次。开始的大便呈金黄色,伴有奶瓣,后来大便中有泡泡,再后来拉肚子严重了,先是大便颜色发绿,而后有像脓似的东西,到快满月时发现大便里有少量血丝。 满月时检查医生说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改了“安婴乐”无乳糖奶粉马上就好了,再吃母乳大便马上就有泡和脓了。 在换奶粉前吃过“妈咪爱”,后来吃过“磷霉素钙颗粒”和“思密达”,都不管用。 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发育一直都没问题 请问这是先天的乳糖不耐受症吗?如果是,怎么治疗啊? 回答 1楼》》》》你宝宝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乳糖不耐受了,而且是严重的乳糖不耐受了,我家的宝宝在2个半月的时候就出现了这种症状,也是吃的"安婴乐"就好了,我才知道是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吃妈咪爱和思密达是不管用的,这两种都是调节体内菌群的,是不对症的,我找了好多资料才知道现在研发出一种专门治疗乳糖不耐受的产品,叫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赶紧买回来给宝宝吃,效果真的很好,吃上就不拉了,到现在宝宝还一直吃着的,我找了一些乳糖不耐受的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你.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看完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必不可少的健康食品。一喝奶就吐奶、腹泻、便秘、肠鸣、腹胀、腹痛、排气、等乳糖不耐问题,让很多人对奶又爱、有恨。 调查表明,我国婴幼儿有90%以上都受各种各样乳糖不耐问题和症状的困扰;10%以上的婴幼儿母乳喂养也会出现先天性乳糖不耐问题和症状;更有相当多的婴幼儿受原发或继发性乳糖不耐的困扰,部分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开始极度缺乏直至消失;部分婴幼儿因其它原因诱发乳糖不耐,又由于缺乏相关认识、以及市场上并没有像专利产品“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这样的产品及时解决问题,健康成人的乳糖不耐问题也高达92%。 乳糖不耐对人体影响极大,易造成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老年人还易表现为老年性白内障;其对儿童影响更为严重。 乳糖不耐对儿童的影响:1,早期乳糖不耐的婴幼儿会产生吐奶、腹泻、便秘、肠鸣、腹胀、腹痛、排气、等问题,易产生哭闹等现象。 2,乳糖不耐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婴幼儿厌奶,影响其生长发育。 3,乳中含有人体骨骼、肌肉、器官、大脑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因乳糖不耐无法吸收奶中营养和厌奶的婴幼儿一般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各种症状。 4,乳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宝宝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长期乳糖不耐影响婴幼儿大脑智力发育。 5,同时,由于乳糖不耐,喝奶后,奶在婴幼儿体内无法被完全分解、消化、吸收,滞留在肠腔内,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各种有害物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胃问题;长期乳糖不耐易导致小儿难治愈的慢性腹泻;部分患儿会诱发尿布疹。 6,乳糖不耐影响奶中的各种矿物质,比如:钙、铁、磷的吸收,造成宝宝缺钙、缺锌、缺铁和贫血症状等。 7,乳糖不耐也会造成奶中维生素、蛋白质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须物质难以被患儿消化、吸收,造成患儿体重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8,严重的时候,乳糖不耐诱发的并发症会危及患儿生命。 狙击乳糖不耐、培育健康宝宝、造就完美人生 乳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营养物质,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替代的各种元素;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经肠道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有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贫血症状。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会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老年骨质疏松。 “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营养更全面、价格更经济、效果更明显,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1,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族,在“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作用下被身体完全吸收、利用,帮助身体进行能量代谢,帮助神经系统运行和加强血液循环的功效,对于婴幼儿神经功能、器官功能等的发展上是很有帮助的。 2,在“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作用下,奶中丰富的蛋白质,在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食品生物技术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