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12-09-11T15:25:50.0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2期供稿作者:马建平1 吴艳2 [导读]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两处“饭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计算出它至少需要多少铝皮?

马建平1 吴艳2 1.江西省东乡县孝岗二小331800;2.江西省东乡县北港小学331800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积极倡导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此法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在教学上,运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保持记忆,提高学生智慧的能力。现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为例,谈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引入新课其中的一门艺术。问题创设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爱学,乐学。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考虑到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比较明确,在引入新课时出示一道不完整的应用题:“植树节,某校有80棵树苗,计划分给六(1)班和六(2)班栽,两班人数不相等……请同学补充完整。这样,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去寻找探索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铺了路子,指引了方向。

二、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究规律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因此,知识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环环相扣、互相依存。根据这一规律,我教学“按规律分配”时,并不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找准知识间的联结点,探索出它们的规律性。例如,上述问题提出了(把应用题补充完整)。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会说:“平均每班分栽多少棵?”教师不急于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议论:“这样补充合理吗?为什么?”经过议论,学生会讲出“平均分”不合理:“因为两班人数不相等,班级人数少的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班级人数多的很快栽完了。所以平均分是不合理的。”学生有了上面议论的基础,会提出“应当按班级的人数多少分配才合理。”接着指出这就是“按比例分配”。这样学生自觉地探索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突出并加深了这个概念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实践探索,总结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概念、性质、公式、定律等),就必须进行应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加以分析、比较和总结,寻找知识规律。例如学生掌握了“按比例分配”概念后,教学“按比例分配”例2前,首先出示准备题: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地里播大豆和玉米,其中大豆占总公顷数的3/5,玉米占总公顷数的2/5,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后进行改题,把准备题的第2个已知条件换上“播种面积的比是3:2”,就成了例2.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1)本题与准备题有何异同?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说明两种作物的播种亩数间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3:2?

(3)实际把100公顷分成几等份?大豆和玉米各占总公顷数的几分之几?

(4)求大豆和玉米各播多少公顷用什么办法?为什么?

以上问题逐一提出,逐一讨论。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与准备题联系比较,启发学生分析,自己解决。

四、培养质疑兴趣,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影响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问,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以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激起他们的好奇之心,从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边问边学,边问边思,达到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求长方形表面积教学片段一:

师:我们把模型展开成6个长方形,要求制作这个饭盒要多少铝皮,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把6个长方形的面积加起来。

生2:先求前、后面与左、右组合成的一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再加上上、下面的面积。

生3:但每个长方形的长与宽怎样找?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从长方形的长、宽、高中找出对应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谁能上来指出“饭盒”每个面的长和宽?(要求说出是什么面,长与宽的位置怎样。)师:各小组把模型贴好。每个同学向组里的同学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片段二:

师:谁能归纳出计算长方形表面积的方法?

各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⑴长×宽(2个)长×高(2个)宽×高(2个)

公式一:长×宽×2+长×高×2+宽×高×2

⑵公式二:(长×2+宽×2 )×高+长×宽×2

⑶公式三:(宽×2+高×2)×长+宽×高×2

师:大家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顺利地推导出了三个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很有创造性。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两处“饭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计算出它至少需要多少铝皮?

教师利用创设情境所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探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开拓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摘要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从而形成数学课堂异常沉闷的尴尬局面,形成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好教,学生难学的窘境;本文从为什么农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弱的原因入手,深入的探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学生数学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怠于思考,对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解惑的目的,数学课堂气氛往往异常沉闷,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环节,满怀希望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常常用沉默与教师对峙,最后形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是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了。于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感慨说“农村学生太笨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回答问题,这书没法教了”,是啊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很肤浅、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农村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农村学生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广大农村家庭还延续着家长制的传统习俗,许多孩子往往形成胆怯、自卑、自闭、逆来顺受、的综合内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话,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用说是主动提出问题了,同时他们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面对,对逻辑性思维要求特别高的数学,许多学生往往只能选择缄默不语,从而出现我们的数学课特别沉闷的尴尬局面。 2、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这个环境和气氛是要靠我们教师营造的,可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问也不敢向老师提问,或羞于向老师提问,课外更没有学生主动的来向老师请教问题,从而使许多农村教师除了上课以外就没什么事了,于是就怠于思考,惰于钻研,不求上进,所以说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但对学生有害,对教师也是无益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对于学生的提问,有的教师心有余悸,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学生在课堂上能做的只有接受、再接受,长此以往课堂上只剩下老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所以我们认为导致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原因除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估算是指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出的合理的大概推断。新课程实施以来,估算教学在内容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估算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 一、寻找生活实例,领悟估算的实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题材,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计算后要求学生用估算验证,促使学生获得估算的意识和估算能力。如进行73×87=?的计算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前先估算,得出两种估算结果:一种是70×80=5600;80×90=7200,由此初步确定积在5600----7200之间,再深思考虑,70×90=

6300,73估成70少估了3个87,87估成90多估了3个73,从而断定结果在6300左右。当学生精算后与估算结果对比,从而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提高了正确率。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并结合实际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处处存在,体会估算的地位和用处,从而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现估算应用的价值。 二、注重学生估算运用,选择灵活的估算方法 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将一些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估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_第二章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促进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不能主动把工作做到位 对于现代的国人来说,也许最应该强调两个字到位。可以说,中国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真正缺乏的是那种能踏踏实实、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行者。 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因素,还是因为教育的原因,在中国的企业里,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顾成效。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把事情做的“差不多”就行;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粗心大意、浅尝辄止、投机取巧、眼高手低……把工作做到位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准则,也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只有把工作做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在现实工作中,经常由于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而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如:建筑时的一个小小误差,就可以使整幢大楼轰然倒塌;随意丢到地上的烟蒂,可以令整幢房屋化为灰烬;生产线上的工人的一点点误差,就会使一批产品统统报废;工作中,任何环节做得不到位,都有可能事关大局,影响深远。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运转的重要环节,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许,因为前台的接符工作不到位,导致上门拜访的客户拂袖而去;也许,因为销售人员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客户另寻他家;也许,因为售后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导致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也终止合作。 把工作做到位,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 成功的优秀人士大都是这样的人:高度责任心;工作态度表里如一、一丝不苟;永远抱有激情。他们的成功是一种透明的成功,没有半点虚假,没有半点水分。 我们都知道,姚明现在是NBA赛场上的英雄,身价上亿美元;白发斑斑的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神采奕奕,永远年轻,他所领导的公司在美国拥有很大的名气;事业有成的比尔·盖茨仍潜心凝神地工作,决意把微软的产品卖到全球每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们的身份各异,或者是球星,或者是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可发现他们的态度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认真地对待工作,百分之百地投人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投机取巧,从来不会耍小聪明。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岗位就意味着任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承担责任的工作,也没有不需要完成任务的岗位。工作的底线就是尽职尽责。 下面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布莱德雷将军的故事:当时,一群男孩在公园里做游戏。在这个部署中,有人扮演将军,有入扮演上校,也有人扮演普通的士兵。有个“倒霉”的小男孩抽到了士兵的角色。他要接受所有长官的命令,而且要按照命令丝毫不差地完成任务。 “现在,我命令你去那个堡垒旁边站岗,没有我的命令不准离开。”扮演上校的亚历山大指着公园里的垃圾房神气地对小男孩说道。 “是的,长官。”小男孩快速、清脆地答道。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高校内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2班,陈名,20130307 【摘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的现实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当代经济的的创新精神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的增长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对应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已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一般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各级各类学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机械基础》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如在学习机构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看机床的传动机构,让学生去学习保养机床,这样进一步可以理解润滑等系列知识,使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触类旁通;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房县实验中学张兴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当今世界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要靠素质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1.老师要有创新意识,做创新的先行者。 试想,一个不具备创新意识的老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吗?作为一名老师,不能把创新只喊在口头上,而是要把创新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首先,教学设计(即备课)要创新。一定要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精心设计出能够反映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活动过程,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留白”,让“留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次,课堂教学要创新。不能总是老一套,照本宣科,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答题。课堂上老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善于探索、乐于进取的精神风貌,“留白”处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发表意见。第三,作业、辅导、评价和教研都要创新。对学生的作业要有个性化的批改,特别是对那些不墨守成规、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的作业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因此,辅导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辅导学生时切记:千万不要挖苦和讽刺学生,通过辅导,要让优胜者更优,差生有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学习成绩,要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表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通过对学生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公正。教研不只是听听课而已,而是要借听评课活动,开展好老师与同行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的切磋、交流,更为重要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教师一定要走在学生的前沿,做学生创新的引领者、开拓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亮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思想才活跃,才不会因循守旧,才敢于标新立异。独立思考,独到见解,是创新的萌芽。在当今时代,谁善于学习,谁拥有丰富的知识,谁就拥有无穷的力量。只有勤于动脑、精于思考、善于感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课堂是教学、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要成为学生创新的主战场。

如何培养小学生地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前些天看到了以下社会调查甚是感慨:1、目前有许多本科毕业生因找不着工作又去重读技 校, 2、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因动手能力差在竞争上岗中又被淘汰,3、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在 实际工作中因缺乏创新能力而无所作为。4、许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而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爱迪生、法拉第一样,从小就能够多参加 科学实验活动。 5、学校领导、教师更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6、至今我国还未能拿 到一个诺贝尔奖(日本已拿到 4 个)更希望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之初,每个人 都一样,知识和能力如同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成人后,有些成了专家、学者,对人类作出 了很大贡献;而有一些却不学无术,成了无能之辈。这样的结果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就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造就出来的。但是,同等的先天条件,同样的学校和授课教师,其结果为什么还是有天壤之别呢?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学生的标 准,因为学生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一起培养的,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学生所欠缺的。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 响。明智教师和家长不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 能更聪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 能力的培养。在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虎的孩子,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动手能力的欠缺。要加 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首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动手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说,让学 生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整理房间有技巧的人,也一定是主次分明的人,可以分清重点,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并且能具有合乎逻辑的归类性。所以会动手的人,也一定是聪明能干的人。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动手去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做家务,做习题。家务包括自己整理物品、房间、抽屉、文具、玩具,和草稿纸、作业。草 稿纸要整齐。作业也一样,不是能看出答案就算完了,而是一步步写在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培 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承担责任。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但不要替代孩子去做,包括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检查是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一个 重要步骤,如果这一步由家长(老师)代替,实际上是家长(老师)替孩子承担了行为后果。 而家长(老师)成为仲裁者也减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意识。让孩子动手参与可以锻炼孩子的很多能力,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思维得到锻炼,责任感也能得到提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一个包办代替的家庭,

数学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的今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孩子开始学会说话时,总是围着大人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无穷无尽的问题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薄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何在呢?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的原因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二、组织“以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 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潜能。如果教师冷漠生硬,过多指责,课堂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严肃,学生产生的是压抑感,小学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无从产生。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2、引导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方面提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先请学生看书自学,在看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1)什么叫百分数?(2)百分数和原来的分数一样吗?(3)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 针对小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习惯于正确计算的现象,在课堂教学工作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走进估算 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长臂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物,题目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告诉了长臂猴数量的变化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很投入的探索出2004年长臂猴可能达到的多少只.还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 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如学习千克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日常生活中有关物品质量;学习米和厘米的认识. 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现估算应用的价值 二、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计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填写恰当的单位:黑板长4—,课本宽18—,一条大青鱼重2—,一辆卡车载重2—,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孩子们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再让学生估计学校的旗杆有多高?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就会以曾经练过的东西为参照来判断,感觉容易多了。 三、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学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例如,带学生参观新建的教学楼的教室和准备装修用的地板砖,让学生估计要装修新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计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了,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装修时有些地方整块的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以填补地面接墙处。还比如“五一”

能发现问题是本事,能解决问题是能力讲课讲稿

能发现问题是本事,能解决问题是能力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眼下有50%的企业不知道自己存在啥问题,有30%的企业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弄清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方位地加大力度,彻底摆脱各类问题的羁绊,恢复企业健康的机体,成为每一家企业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考虑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一位管理大师说:“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而发现了又没有解决它或没有解决好也是一大问题。作为一个酒店管理者更应该能够不断发现各种问题,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发现问题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有细致的工作态度、有追求完美的心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更需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因为在解决问题,在创新的过程中有可能要推翻原有的准则,不可避免会地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不可避免的遇到阻碍和挫折。 笔者曾在一些酒店里,见到不少的管理人员在营业期间,西装革履的在一线走来晃去,却经常是手中无事、心中无数、眼中无物。如客人都在投诉空调开的太热了,而管理人员还没有意识到,员工更不知道,桌上的骨碟堆的满满的也不知道要求员工更换,茶杯、酒杯喝得空空的也不知道督促员工续加,没有真正的起到管理人员巡视监督的作用。而还有的在现场出现了许多问题却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者没有及时去解决,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酒店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酒店只有不断去发现问题、不断去改进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成长,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现代酒店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一个连问题都发现不了的管理者,创新从何谈起呢? 酒店的问题很多,如服务质量问题、安全卫生问题、硬件更新问题、产品创新问题、员工思想问题、劳动纪律问题等等。酒店就象一台机器,随时随地都生产出大到宏观决策、小到服务细节的各类产品,而其中大量的“ 问题”产品要靠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去分析、解决、使企业这台大机器正常运转。 一、如何去发现问题。 1、用眼睛看。 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要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要做到能用眼睛表达,眼睛说话,随时发现顾客的各种需求问题,提前看到客人的下一步要求、打算、把问题解决在客人要求之前。眼里看到问题是经验积累和对业务、专业熟悉的表现。同时在管理的实践中还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重视每一次疏漏或失误,从困难、失败中去总结,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用脑子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是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修复从而积累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在理论教学中要强调独立,在实践中要强调合作。二、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访谈、问卷等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优、伪劣,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学会运用资源共享,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如通信、电话、网络、E-mail等向专家请教专业理论,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三、创新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为职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陶行知曾指出: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这说明,手脑并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脑指挥着手使用一种物质的手段去作用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手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于是将其反馈于脑,推动人脑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最后又为手的动作导航。四、提倡学生质疑注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科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技校、职高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存在一些思维弱点。如,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和粗浅的理解,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运用并作进一步的发挥创造。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思维解决问题,尤为重要。

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能力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精品资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 培养与训练研究 贵州省余庆县城关一小杨纯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发现和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并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此时老师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师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资料,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升华,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l、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和学的过程为: 教师 (1)提问、试验等形式,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的任务; (2)组织学生深思熟虑所提出的问题; (3)建议学生证明所提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案的正确性; (4)如果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要求他从该假设中做出关于所获得的新知识的结论。 学生 (1)接受任务,并开始思考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 (2)说出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的方案; (3)证明其中一种方案的合理性; (4)概括做出的关于所回答的新知识的结论。 2、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 (1)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验证、证实或驳斥假设。 3、奥苏伯尔和鲁滨逊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解答之后的检验。 上述三方面的理论虽然都有偏颇,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为研究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估算意识能力培养

估算意识水平培养 新课标将估算作为--一种伴随精确计算而存有的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具有技巧性和生活性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倡导“学有用的数学”的 教学理念下,估算值得青睐。增强小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 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协助他们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 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使 用意识有积极的意义。 一、走近生活,亲自体验估算的便捷与价值 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水平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发现。一开始接 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 用处不大。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水平,首先要 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准确地理解并体验到估算的实 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例如:估算到超市购 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 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相关物体的质量、数量或长度的估算问题。面对 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弓1导学生去注重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 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 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持续加深理解。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 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实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 性和准确性呢?作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能够借鉴的: 1.近似估算法。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 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这样能方便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善于发现问题,多用思考的眼光看问题

1,有关“没有每天的上传,哪来天天更新” 这位童鞋的逻辑是,因为要天天更新,所以要天天上传! 这个理解的误区是: --1,阿里巴巴的搜索规则更本没有要求你天天更新。你看看我在论坛里发的帖子里,横看竖看你都找不到要天天更新的要求。 --2,更新也不等于上传新产品。 所以我在原帖子里写了“学习一些互联网的知识吧”!与此相关的知识就是不同搜索引擎如何看待新信息;如何定义新信息;如何定义老信息,如何对待老信息。到百度里可以查到。 2,每个企业的产品图片就这么多,怎么可能没有重复呢? 这个逻辑有几个预设的条件:1,无论产品有多少,供应商都必须要发更多的产品;2,既然要多发产品,就必定会重复;3,我的思路就只有那么点了,再也找不到产品的其他特点和卖点了; 这些思路的产生与学校里只给答案,不锻炼学生求知方法的关系甚大!对中国的教育我表示极大的愤慨!花了学生将近20年时间,却没能较会学生去找方法,而只会等答案! 中国教育极端可悲! 解决方案: 1,请你一定先弄清楚你的产品特点卖点是什么?它们吻合什么样市场?来明确你的目标市场!!(这是基础工作,不会做,迟早被这个行业淘汰,做不好的,只能找些被动的订单做做,做不长,做不大) 2,根据目标市场来分析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表达的,怎么写的?要向目标市场的相关网站去学习。学些他们如何撰写产品卖点,特点,需求点;目的是开拓你的思路;不要眼睛只盯着阿里巴巴网站的其他供应商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记住,你的产品卖给外国人,不是阿里巴巴的供应商!!!(你不理市场,市场也不理你) 3,随着产品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你的推广思路是可以变化的,这是你更新信息的原始动因,而不是“阿里巴巴要我更新啊”!不要再曲解和糟践阿里巴巴了!如果你的客户和市场变了,你变不变? 4,去弄明白几个事情:1)关键词是什么?2)买家用不用关键词?3)买家是如何搜索的?(论坛里有的是资料;通过从百度,google里多方阅读,你会得到你自己的理解;但无论你怎么理解,一定要朝做生意的角度去看;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外还要懂得触类旁通,否则就是死读书。) 理解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点时请一定用“买家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就到网络上买买东西,去体会你是怎么搜的? 5,去弄明白几组关系,1)产品名称和标题的关系;2)产品名称和关键词的关系;3,关键词和类目的关系(有问题的,去看看培训之家里的点播课程“买家如何运用关键词”)6,去弄明白,为什么重复信息是搜索引擎不喜欢的,也是用户不喜欢的?(在百度里去搜,“如何降低网站的跳出率”) 当上面的知识你都了解了,那还有疑问说“产品就那么多,能不重复吗”?我由衷地劝你离开外贸行业,它不适合你!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摘要】: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类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和高校双方面共同培养,学校和教师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自身,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应有的努力和帮助。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培养通过建立系统工程训练营、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建立产学一体化的社会实践新模式等途径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弥补了课内教育的不足,为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强了自身的优势,为获取工作增加了筹码。【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能力课外培养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尽管如此,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仍然处于低端,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意味着给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潜在高端人才,为产业进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的原动力,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由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其内部一般不具有完善的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机制。而企业多要求毕业生就业后能够马上上岗,尽快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即必须具备即用性。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降低用人单位实际培养成本,拓展就业需求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运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高校多以组织学生参观厂矿企业甚至风景区为主,缺乏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 2、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 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配套。许多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统一,资源分散而又“政出多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管理不统一造成了低效、无序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践资源的分散而难以形成合力。 3、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停滞不前,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 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而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得不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常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建设和维护;许多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和民营企业等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一份子。 三、开展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1.形成重视实践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在学校内形成一种浓厚的重视实践教育的思想氛围,使教师切实感受到提高实践教育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使学生深切体会参与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大学校长和领导者应该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实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强化其应用知识、造福社会的品质与精神。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育能力。目前很多大学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往往刚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便走上讲台,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他们往往理论水平比较高,但是动手能力实践经验不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低。高校可以考虑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提高教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正经历着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其根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教育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在学生的一生中显然重要但是相对短暂,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受用的本领。将来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

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学习英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对所教的班级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除了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外,课外主动看英语书的学生占17%,偶尔会翻看英语书的占21.8%,有61.2%的学生课后根本不会动一下英语书。因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如学习一个新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在家课前听录音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图画初步感知理解课文大意,找出Let’s talk对话中的new words和difficult words 画圈做记号,翻开单词词汇表,理解其意思;用横线划出课文中的难点句和疑问句,自主学习找出相应的答句。学习Let’s learn和Let’s say单词前,让学生先根据图片推测单词意思,再翻开单词词汇表,找出相应的单词记下其中文意思,后听录音跟读模仿单词的发音等。当老师讲新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整理消化,同时可以查漏步缺,弥补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启下,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方法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从古到今都强调培养学生“学问”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这个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结合自身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 在乡镇初中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问题多,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总说没有问题。正因为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没有思维的活动,是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困生越学越“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原因是问题意识的淡漠。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题而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由此激发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种心理品质。如何唤醒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生活是创作之源,素材是思维之泉”。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多渠道搜集相关的信息,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文本呈现方式。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关心、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问题不断追问的习惯。 例如,学习镶嵌时,展示生活中美丽的地砖图片,然后提问:图片中有哪些图形?为什么这些图形能铺满整个地面,又不留空隙又不重叠?学生自然积极思考问题,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互动交流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新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只是学科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