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

A :频率

B :波长

C :波幅

D :传播速度

2.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 )

A :能量越大

B :波长越长

C :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E :以上A 、B 、C 、D 、都对

3.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C )

A :200~400nm

B :400~800nm

C :100~200nm

D :nm 310

E :nm 310-

4.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A )

A :σ→*σ

B :*→σn

C :*→πn

D :*→ππ

E :*→σπ

5.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l CH 3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B )

A :*→σn

B :σ→*σ

C :*→σπ

D :*→ππ

E :*→πn

6.在下面五种类型的电子跃迁,环戊烯分子中的电子能级跃迁有

(A C D )

A :σ→*σ

B :*→σn

C :*→σπ

D :*→ππ

E :*→πn

7. 有两种化合物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D )

(1)32CHOCH CH = (2)3222OCH CH CHCH CH =

A :两者都有*→ππ

B :两者都有*→πn

C :两者都有*→ππ 跃迁且吸收带波长相同

D :化合物(1)的*→ππ 跃迁的吸收波长比(2)长

E :化合物(1)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比(2)短

8.在下面五种溶剂中测定化合物233)(CH C COCH CH =的*→πn 跃迁,

吸收带波长最短者是(D )

A :环已烷

B :氯仿

C :甲醇

D :水

E :二氧六环

11.对于异丙叉丙酮233)(CH C COCH CH = 的溶剂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 )

A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蓝位移 B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红位移 C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蓝位移

D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红位移

E :*→πn 及*→ππ跃迁的吸收带波长与溶剂极性无关

13.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R 吸收带的是(AB )

A :O C =

B : O N =

C :C C =

D :C C C C =-=

14.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K 吸收的是(ABC )

A :C C C C =-=

B :O

C C C =-= C :

D :33COCH CH

E :CHCl CH =2

15.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 吸收带、K 吸收带和R 吸收带的是( C )

A. CH 2CHCH O

B. CH C CH O

C. O

CH 3 D. CH CH 2

16. 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17. 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二.填充题

1.化合物,除有,*

→σσ*→πσ和*→σπ跃迁以外, 还有n →σ* , π→π* 类型的跃迁。

2.环戊烯电子在能级间隔最小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其跃迁类型是_π→π*_。

3.二甲醚(33CH O CH --) 的最长吸收波长约在185nm,对应的跃迁类型是_n →σ*_。

4.在生色基O N =-中,R 吸收带是由n →π*_跃迁引起的。

5.在X CO R --型化合物,X 上的n 电子与CO 上的π电子共轭,使*→ππ吸收带_红移___ 。

6.苯的三个吸收带波长大小顺序为12E E B >>,而m ax ε大小顺序为_E1>E2>B 。

7.R 带是由n →π* 跃迁引起,其特征波长 较长 强度_较弱_。K 带是由_π→π*_跃迁引起,其特征波长_较短,吸收强度 很强。 8.66H C 与256NH H C -的B 带,波长长的是_后者_,66H C 与256CH CH H C =-的B 带,波长长的是_后者_。

9.化合物233)(CH C CO CH = 在正丁烷与水中均能出现两个吸收带,一

对是230nm1和329nm,这是在_正丁烷 为溶液中测定。另一对是243nm 和305nm ,这是在 水 为溶液中测定。

三、问答题

1、电子跃迁有哪些种类?能在紫外光谱上反映出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类?

2、下列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吸收带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

1、电子跃迁有σ→σ*、n→σ*、π→π*、n→π*、π→σ*、σ→π*

能在紫外光谱上反映的:n→π*、π→π*、n→σ*

4、当苯胺在酸性溶液中转变为铵正离子,由于质子与氨基的n电子结合,

而不再与苯环的π电子共轭,这种离子的吸收带与苯胺相比较紫移,强度减弱。不饱和羧酸与碱反应后生成羧酸盐,羧酸根中羧基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上的P电子是共轭的,所以这种羧酸盐类的吸收带与羧酸相比,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吸收强度增加。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 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 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原理及使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 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吸收现象来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判断物质的结构及化学组成。本仪器是根据相对测量原理工作的,即选定某一溶剂(蒸馏水、空气或试样)作为参比溶液,并设定它的透射比(即透过率T)为100%,而被测试样的透射比是相对于该参比溶液而得到的。透射比(透过率T)的变化和被测物质的浓度有一定函数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它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T=I/Io A=KCL=‐㏒I/Io 其中T 透射比(透过率) A 吸光度 C 溶液浓度K 溶液的吸光系数L 液层在光路中的长度 I 光透过被测试样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强度 Io 光透过参比测试样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强度 1. 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测量信息、参数及数据。 2. 键盘:共有八个触摸式按键,用于控制和操作仪器 3. 样品室:用于放置被测样品。

基本操作步骤: 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30分钟。若要实现精确测试或作全性能检查,请再执行一次自动校正功能。在仪器与电脑非连接状态时,按<方式>键5秒左右,待显示器显示“SELFTESTING FILTER”后松手,至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器显示“XXX..Xnm 0.000A”即可进行测试。用<方式>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用<设置>键和<∧>键或< ∨>键设置您想要的分析波长。如没有进行上步操作,仪器将不会变换到您想要的分析波长。根据分析规程,每当分析波长改变时,必须重新调整0ABS/100%T。 UV-2102C/PC/PC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根据这一规程,特别设计了防误操作功能:当波长改变时,显示器第二列会显示“WL=×××.×nm”字样,(设置波长)与第一列左侧显示“×××.×nm”(当前波长)不一致时,提示您下步必须按<确认>键,显示器第一列右侧会显示“BLANKING”,即仪器变换到您所设置的波长及调0ABS/100%T。 根据设置的分析波长,选择正确的光源。光源的切换位置在340.0nm处。正常情况下,仪器开机后,钨灯和氘灯同时点亮。为延长光源灯的使用寿命,仪器特别设置了光源灯开关控制功能,当您的分析波长在340.0nm-1000nm时,应选用钨灯。将您的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BS/100%T>键调0ABS/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NKING”,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当仪器显示器显示出“100.0%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或拉)入光路,这时,您便可以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测试参数。根据您设置的方式,可得到样品的透射比或吸光度参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作业

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简答题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 2.无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何谓配位场跃迁?请举例加以说明。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 -π*和π-π*跃迁类型? 4.何谓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何?引起吸收定律偏离的原因是什么? 5.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作用的异同点。 6.试比较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特点是有什么差别。 7.33()CH N 分子能发生n -σ*跃迁,max λ为227nm(ε为900)。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8.化合物的max λ已烷为305nm ,而max λ乙醇 为307nm 。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 -π*还是 π-π*跃迁? 9.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a) (b) (c) (d) 10.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 (1) 蓝色的Cu(Ⅱ)-NH 3配离子; (2) 红色的Fe(Ⅲ)-CNS -配离子; (3) Ti(Ⅴ)溶液中加入H 2O 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11.排列下列化合物的 及 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12.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 (A)CH 2=C(CH 3 )-CH 2 -CO(CH 3 ),(B)CH3-C(CH 3 )=CH-CO(CH 3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 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 13.紫罗兰酮有两种异构体,α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m(ε=14000),β异构体吸收峰在296nm(ε=11000)。该指出这两种异构体分别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结构。 (Ⅰ)(Ⅱ) 14. 如何用紫外光谱判断下列异构体: (a) (b) (c) (d) 15.根据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推定某一化合物的结构可能为(A)或(B),而测其紫外光谱为为284nm(ε9700),试问结构何种? (A) (B) 16.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些适宜作为紫外光谱测定中的溶剂? 甲醇乙醚碘乙烷苯乙醇正丁醚水二溴甲烷乙腈环己烷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 1. 下列化合物对近紫外光能产生那些电子跃迁在紫外光谱中有哪何种吸收带 (1)CH 3CH 2CHCH 2Cl (2)CH 2 CHOCH 3 (3) (4) (5) O (6)CH 3 CCH 2COCH 2CH 3 (7)ClCH 2CH 2=CH CC 2H 5 解:紫外吸收在200-400nm 区域,且有共轭结构 (1)无共轭结构,无吸收锋 (2)共轭结构,无吸收峰 (3)有*跃迁,产生K 带和B 带吸收 (4)有*跃迁和n*跃迁,产生K 带、R 带和B 带吸收 (5)有*跃迁,产生K 带和B 带吸收 (6)有n*跃迁,产生R 带,产生烯醇式互变异构体时,还有K 带吸收 (7)有*跃迁和n*跃迁,产生K 带和R 带吸收 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的大小(k 带) (1) a. CH 3(CH 2)5CH 3 b.(CH 3)2C=CH-CH 2 =C (CH 3)2 CH-CH=CH 2 (2) c. (3) b. O c. O OH NH 2 O CH=CH 2 O O O CH

解: (1)有共轭结构时,紫外吸收波长增大;双键是助色基团,使紫外吸收波长增 大,则:c> b> a (2)有共轭时结构时,环内共轭>环外共轭, 甲基可以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则:a> c> b (3)有共轭时结构时,环内共轭>环外共轭, 甲基可以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则:a> c> b 3、用有关经验公式计算下列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1) )+25( 5个烷基取代)+5(1个环外双键)=283 nm (2) max=(基本值)+20(4个烷基取代)+10(2个环外双键)=244 nm (3) 答:max=253(基本值)+20(4个烷基取代)=273 nm (4) 答:max= 215(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25 nm (5) 答:max=202(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4(2个烷基β取代)+10(2个环外双键=246 nm (6) CH 2 =C C O C H 3 CH 3 O CH 3

紫外作业答案

UV-Vis作业 一、选择题 1. 丙酮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对于吸收波长最大的那个吸收峰,在下列四种溶剂中吸收波长最短的是(D)。 (A)环己烷(B)氯仿 (C)甲醇(D)水 2. 某化合物在水中测得λmax = 315 nm, 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 305 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种跃迁类型所产生的?(C)。 (A)n-π*(B)n-σ* (C)π-π*(D)σ-σ* 3. 某化合物在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类?(D) (A)芳香族化合物(B)含共轭双键化合物 (C)醛类(D)醇类 4. 在苯胺的紫外光谱中,λmax = 230 nm(εmax=8600)的一个吸收带是(C)。 (A)K带(B)R带 (C)E2带(D)B带 5. 某羰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 = 204 nm(εmax=60)的弱吸收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C)。 (A)酮类(B)α, β-不饱和醛或酮 (C)酯类(D)α, β-不饱和酯 6. 某羰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 = 275 nm(εmax=22)的弱吸收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A)。 (A)酮类(B)α, β-不饱和酮 (C)酯类(D)α, β-不饱和酯 7. 在苯酚的紫外光谱中,λmax = 211 nm(εmax=6200)的一个吸收带是(D)。 (A)K带(B)R带 (C)B带(D)E2带 8. 苯乙烯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2个吸收带,分别为λmax = 248 nm(εmax=15000);λmax = 282 nm (εmax=740)。试问λmax = 248 nm(εmax=15000)谱带是(A)。 (A)K带(B)R带 (C)B带(D)E2带 9. 某化合物的一个吸收带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 327 nm,在水中测得λmax = 305 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种跃迁类型所产生的?(A)。 (A)n-π*(B)n-σ* (C)π-π*(D)σ-σ* 10. 用紫外吸收光谱区分共轭烯烃和α, β-不饱和醛或酮可根据哪个吸收带出现与否来判断。(B) (A)K带(B)R带 (C)E带(D)B带 二、简答题

紫外线可见光光谱仪UV-vis光激发光光谱仪

本專題研究利用動態光散射(DLS)、紫外線可見光光譜儀(UV-vis)、光激發光光譜儀(PL)及偏光顯微鏡(POM)來探討聚噻吩共軛高分子(P3HT)在二甲苯溶液中的相分離行為對其光學行為的影響分析。研究中發現P3HT/二甲苯溶液隨老化時間條件下對溶液中的分子聚集結構變化及凝膠變化導致P3HT/二甲苯溶液隨老化時間增加呈現顏色變深行為(時間誘導變色性);相對的在升溫過程下P3HT/二甲苯溶液中的聚集結構或結晶化結構形成瓦解並導致P3HT/二甲苯溶液隨溫度增加呈現顏色變淺行為(溫度誘導變色性)。因此進一步利用光譜分析P3HT/二甲苯溶液在不同條件下誘導光變色行為分析。在P3HT/二甲苯於不同濃度條件下由UV-vis吸收光譜及PL光激發光光譜圖發現當溶液的濃度增加,P3HT/二甲苯溶液之0-0單重態能量轉移光激發光峰呈現明顯的往長波長方向偏移(紅移(顏色變深)行為),相對的由光激發光行為得知PL光激發光波長位在約570~580nm也為0-0單重態能量轉移並意味為單獨P3HT共軛高分子的主要發光波長。隨著濃度升高或老化過程的增加在P3HT/二甲苯溶液中的聚集結構及其的結晶化結構也誘導發展出兩個640nm及690nm(為0-1及0-2較低能量的單重態能量轉移)的光激發光峰強度明顯隨老化時間及高分子濃度增加而增加,這些現象均表示在P3HT/二甲苯溶液體系中將有明顯的P3HT共軛高分子鏈之間的聚集結構產生(並誘導形成結晶化)而降低共軛高分子間的能量轉移,因此由0-0單重態轉變成0-1及0-2較低能量的轉移。相對的,P3HT/二甲苯凝膠隨溫度的增加而瓦解並熔融形成均一性溶液,這現象意味P3HT聚集結構(及其結晶)再升溫過程中逐漸消失,因此P3HT/二甲苯凝膠的PL光激發光或UV-vis吸收光譜中的吸收峰將逐漸下降而消失導致光譜圖的藍移行為,因此在溫度及老化效應對光變色性P3HT/二甲苯溶液研究中發現P3HT/二甲苯溶液中的聚集結構及其結晶度將隨外在條件而產生明顯的改變。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 A:频率 B:波长 C:波幅 D :传播速度 2.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 ) A:能量越大 B:波长越长 C: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E :以上A 、B、C 、D、都对 3.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C ) A:200~400nm B:400~800nm C:100~200nm D :nm 310 E:nm 310- 4.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A ) A:σ→*σ B:*→σn C:*→πn D :*→ππ E :*→σπ 5.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l CH 3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B ) A:*→σn B :σ→*σ C:*→σπ D :*→ππ E:*→πn 6.在下面五种类型的电子跃迁,环戊烯分子中的电子能级跃迁有 (A C D) A :σ→*σ B:*→σn C:*→σπ D:*→ππ E :*→πn 7. 有两种化合物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D ) (1)32CHOCH CH = (2)3222OCH CH CHCH CH = A:两者都有*→ππ B:两者都有*→πn C:两者都有*→ππ 跃迁且吸收带波长相同 D:化合物(1)的*→ππ 跃迁的吸收波长比(2)长 E:化合物(1)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比(2)短 8.在下面五种溶剂中测定化合物233)(CH C COCH CH =的*→πn 跃迁, 吸收带波长最短者是(D )

A :环已烷 B:氯仿 C :甲醇 D:水 E:二氧六环 11.对于异丙叉丙酮233)(CH C COCH CH = 的溶剂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 ) A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蓝位移 B: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红位移 C: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蓝位移 D:在极性溶剂中测定* →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红位移 E:*→πn 及*→ππ跃迁的吸收带波长与溶剂极性无关 13.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R吸收带的是(A B) A :O C = B : O N = C: C C = D:C C C C =-= 14.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K 吸收的是(A BC) A:C C C C =-= B:O C C C =-= C: D:33COCH CH E:CHCl CH =2 15.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 吸收带和R 吸收带的是( C ) A . CH 2CHCH O B 。 CH C CH O C 。 C O CH 3 D。 CH CH 2 16。 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 A 。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17. 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 A. 增加、增加、增加 B 。 减小、不变、减小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一、基本原理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进行定量分析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古代,公元60年古希腊已经知道利用五味子浸液来估计醋中铁的含量,这一古老的方法由于最初是运用人眼来进行检测,所以又称比色法。到了16、17世纪,相关分析理论开始蓬勃发展,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定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 吸光光度法也称做分光光度法,但是分光光度法的概念有些含糊,分光光度是指仪器的功能,即仪器进行分光并用光度法测定,这类仪器包括了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吸光光度法的本质是光的吸收,因此称吸光光度法比较合理,当然,称分子吸光光度法是最确切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物质中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内的光而产生的。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跃迁(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总是处在某一种运动状态之中。每一种状态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属于一定的能级。这些电子由于各种原因(如受光、热、电的激发)而从一个能级转到另一个能级,称为跃迁。)当这些电子吸收了外来辐射的能量就从一个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一个能量较高的能级。因此,每一跃迁都对

应着吸收一定的能量辐射。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各种物质,有对电磁辐射显示选择吸收的特性。吸光光度法就是基于这种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它属于分子吸收光谱。跃迁所吸收的能量符合波尔条件: 二、应用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还能测定某些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如摩尔质量、配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稳定常熟、酸碱电离常数等。 1.定性分析 紧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无机元素的定性分析应用较少,无机元素的定性分析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或化学分析的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中,由于紫外-可见光谱较简单,特征性不强,因此该法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适用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共轭体系的鉴定,以此推断未知物的骨架结构。此外,可配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进行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因此它仍不失为是一种有用的辅助方法。 一般有两种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吸收光谱曲线和用经验规则计算最大吸收波长λmax,然后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2.结构分析

紫外光谱习题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C ) A :频率 B :波长 C :波数 D :传播速度 E :周期 2.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 ) A :能量越大 B :波长越长 C :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E :以上A 、B 、C 、D 、都对 3.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C ) A :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 C :红外光区 D :X 射线光区 E :微波区 4.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C ) A :200~400nm B :400~800nm C :100~200nm D :nm 310 E :nm 310- 5.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 A :X 射线区 B :红外区 C :无线电波 D :可见光区 E :紫外光区 请指出 (1)能量最大者(A ) (2)波长最短者(C ) (3)波数最小者(A ) (4)频率最小者(C ) 6.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A ) A :σ→*σ B :*→σn C :*→πn D :*→ππ E :*→σπ 7.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l CH 3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B ) A :*→σn B :σ→*σ C :*→σπ D :*→ππ E :*→πn 8.在下面五种类型的电子跃迁,环戊烯分子中的电子能级跃迁有 (A C D ) A :σ→*σ B :*→σn C :*→σπ D :*→ππ E :*→πn 9. 有两种化合物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D ) (1)32CHOCH CH = (2)3222OCH CH CHCH CH = A :两者都有*→ππ B :两者都有*→πn C :两者都有*→ππ 跃迁且吸收带波长相同 D :化合物(1)的*→ππ 跃迁的吸收波长比(2)长

第三张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习题及答案.docx

一填空 1.紫外吸收光谱研究的是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它还包括了(振动)和(转动)能级 跃迁。 2朗伯 -比尔定律适用于(平行单色光)对(均匀非散射性)溶液的测定 3.在朗伯—比尔定律 I/I o = 10 -abc中 , I o是入射光的强度 , I 是透射光的强度 , a 是吸光系数 , b 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 即吸收池的厚度, c 是被测物的浓度, 则透射比T = _I/I o________, 百分透过率T% =_I/I o× 100%_____, 吸光度 A 与透射比 T 的关系为 ____-logT___。 4.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叫振动光谱,又叫红外光谱。 5紫外-可见光光谱中(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 二选择 1不需要选择的吸光度测量条件为(D) A 入射光波长 B 参比溶液 C 吸收光读数范围 D 测定温度 2某溶液的渗透率为30%,其吸光度为( A) B-lg7.0C3-lg30 3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大( A )。 A. CH3CH2CH3 B. CH3CH2OH C. CH2=CHCH2CH=CH2 D. CH3CH=CHCH=CHCH3 4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哪种性质上(B)。 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 5测量某样品,如何测量时吸收池透光面有污渍没有擦干净,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D) A 影响不确定 B 无影响 C 偏高 D 偏低 三判断 1溶液的透射比越大,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越小(正确) 2在符合朗波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则透光度减 小(正确) 3分光光度法既可以用于单组份测定,也可以用于多组分测定。(正确) 4不同物质吸收光谱的形状以及波长都不同。(正确) 5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能量大小比较为电子能级>振动能级 >转动能级。(正确) 四名词解释 1吸光度 A: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2透光率 T:透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比与透光率。 3生色团:凡能使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不论是否显现出颜色都称为发色 团,主要是带双键的基团。 4 长移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深色效应-吸收峰强度增强的现象。 5 跃迁: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时,就发生相应能级间的电子跃迁。 五简答 1 什么是紫外可见光谱法 叫紫外可见光谱答利用被测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方法, 法。 2如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发对有机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答:不同的有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因此根据紫外吸收光谱中特征吸收峰的波长,吸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水质监测技术是现代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相比, 光谱分析技术更具有操作简便、消耗试剂量小、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和检测快速的优点, 非常适合对环境水样的快速在线监测。目前该技术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吸收光谱法以及高光谱遥感法, 其中高光谱遥感法由于测量精度不高多数用于定性分析, 而原子吸收光谱法精度虽高, 但由于首先要把样品汽化, 因而耗能较高, 系统体积大, 不适合广泛使用, 比较而言, 分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水质分析技术,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可直接或间接地测定水中大多数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简单等优点, 并可实现对多种水质参数的检测, 在对饮用水、地表水、工业废水等水体的在线监测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是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主要分析仪表厂商竞相研发的现代水质监测技术。 1、UV-VIS分光光度计的发展情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光光度计按其光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光束仪器,这类仪器的优点是光效率高,结构简单和价格便宜,缺点是稳定性差,漂移较大。第二类是双光束仪器,这类仪器具有稳定性高、漂移小的优点,但结构复杂、价格较贵、效率较低。后来开发的一种分光束系统吸取了单光束仪器光效率高的优点,它使初始光束的小部分直接导向光强检测器,大部分经过样品,从而可使仪器信噪比高、反应快。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分析仪器领域的广泛应用,单光束、双光束UV-VIS分光光度计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单光束型分光光度计上可实现波长自动扫描的功能。在微机控制下,这种仪器(如国内的721型)还可实现光门开闭、调零、透过率与吸光度测定的自动化及部分校正仪器漂移的功能。在实验室常规分析、在线分析及流动注射分析中均有应用。双光束型仪器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任意选择单光束、双光束或双、单光束模式进行扫描。如有些仪器可进行固定波长分析、全波长扫描和时间动力学测定等,在固定波长方式下,最多可同时测定12个波长,同时读取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过率,并可同时乘以相应的计算因子在波长扫描方式下,可以在全波长范围内任意选择所需要的扫描波段,并可计算拾取的峰、谷、点、一至多阶导数、对数光密度、散射光校正、光谱的相加、减、相乘和净吸收值,可完成多次重复的扫描并将光谱图显示在同一屏幕上,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电子图形放大、自动标尺处理、峰形平滑处理,时间动力学测定方式适用于测定不同反应时间样品光密度或透过率的动态变化。双光束型仪器可

紫外可见光谱仪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光谱仪操作规程 1功能作用 土壤、植物、食品中的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直接进行含量测定。一些化合物经螯合或络合反应后,也可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常见的采用紫外分析的物质有游离氯/总氯、亚硝酸盐、氟化物、氰化物、甲醛、二氧化硫、果胶、己糖、戊糖、甲基戊糖、果糖、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2仪器运行要求 2.1 工作电源:220V,50~60 Hz 2.2 环境温度:15-35 E 2.3相对湿度:45~85% 2.4使用前预热仪器15~30min 3操作规程 3.1依次分别开启电源开关,电脑,仪器及打印机开关,点击连接,仪器进行初始化,期间勿开样品室。 3.2光谱测定(主要用于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扫描样品用) 3.2.1选择光谱,点击菜单编辑或标准工具条M(数据采集方法),输入测定:波长范围、扫描速度、采样间隔、扫描方式(选单个或自动);仪器参数:测定方式这选吸收度,狭缝后,在样品室放入空白对照,点击光度计按键上的基线校正,确认。 3.2.2基线校正完毕,取出样品侧的空白,换成被测样品。按开始键,出谱图后,点峰值检测。就可在检测表上看到扫描结果。 3.3光度测定(主要用于指定波长测定样品吸光度或浓度)

3.3 选择光度测定,(以下为指定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收度为例的操作)3.3.1 在样品室放入空白对照,点击光度计按键上的到波长,输入波长,确认,点击自动调零。 332点击菜单编辑或标准工具条M(光度测定方法)启动光度测定方法向导。 3.3.3. 保存数据采集方法 3.3.4测定标准样品,建立标准表,保存标准表 3.3.5读取未知样品,填充样品表,分别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放进样品室中,点击“读取unk. ”。 3.3.6样品测定完成后,点击“断开”,断开仪器,关闭仪器开关,关闭电脑。 4 注意事项 4.1使用前预热仪器15~30min,为了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应尽量减少开关次数,短时间工作间隔内可以不关灯。刚关闭的光源灯不要立即重新开启。 4.2使用时取出仪器内的干燥剂,使用完将干燥剂放回原处。 4.3不能将光学面与手指、硬物或脏物接触, 只能用擦镜纸或丝绸擦拭光学面;不得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烘烤吸收池。 4.4有色物质污染,可用3mol/L HCl 或乙醇洗涤。 4.5光度计的维护保养要做到“ 防尘、防潮、防振”。 4.6检测器预热时必须等待所有指示灯变为绿色, 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7必须扫描基线,空白即未加样品的溶液,必须与参比溶液一致。 4.8扫描过程中切忌打开或试图打开机门。 4.9在换样品时,切记随时关闭机门,不可任机门大敞

紫外光谱法与红外光谱法..

部分一紫外光谱法与红外光谱法 摘要: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都是属于光谱法。 一、原理不同 1、紫外光谱(UV) 分子中价电子经紫外光照射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此时电子就吸收了相应波长的光,这样产生的吸收光谱叫紫外光谱。紫外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紫外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是100-400nm(纳米), 其中100-200nm 为远紫外区,200-400nm为近紫外区, 一般的紫外光谱是指近紫外区。 2、红外光谱法(IR) 分子与红外辐射的作用,使分子产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所得到得吸收光谱,属于分子光谱与振转光谱范畴。利用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测定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之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区的波长范围是0.76—500 μm,近红外0.76—2.5μm中红外 2.5—25μm远红外波长25—500μm 。 二、仪器对比

三、分析目的 1、紫外吸收光谱由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紫外线波长短、频率高、光子能量大,能引起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电子跃迁虽然伴随着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但因后者能级差小,常被紫外曲线所淹没。除某些化合物蒸气(如苯等)的紫外吸收光谱会显现振动能级跃起迁外,一般不显现。因此,紫外吸收光谱属电子光谱。光谱简单。 2、中红外吸收光谱由振—转能级跃迁引起,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长,光子能量比紫外线小得多,只能收起分子的振动能级并伴随转动能级的跃迁,因而中红外光谱是振动—转动光谱,光谱复杂。 3、紫外吸收光谱法只适用于芳香族或具有共轭结构的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及某些无物的定性分析,不适用于饱和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法不受此限,在中红外区,能测得所有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红外光谱,用于定性分析及结构研究,而且其特征性远远高于紫外吸收光谱,除此之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某些无机物的研究 4、红外光谱的特征性比紫外光谱强。因为紫外光谱主要是分子的∏电子或n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因此,多数紫外光谱比较简单,特征性差。 UV-Vis主要用于分子的定量分析,但紫外光谱(UV)为四大波谱之一,是鉴定许多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定性工具之一。红外光谱主要用于化合物鉴定及分子结构表征,亦可用于定量分析。

实用文档之紫外-可见光谱法优缺点

实用文档之"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可直接取待测样品置于比色皿中,并且能对待测液体或溶液进行直接测定,检测成本低。 2.分析速度快,一般样品可在1-2 min内完成,比较适用于现场分析或快速分析。 3.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可称为无损检测,并可对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实验且重现性好。 4.检测范围广,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5.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实现在线分析及监测,适合于生产过程和恶劣环境下的样品分析。 6.电子光谱的强度较大,灵敏度高,一般可达4 10-—8 10-g/ml主要用于微量分析。 7.准确度较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仅有1%左右。 8.分辨率高,在定量分析上,不仅可以进行单一组分的测定,而且还可以对多种混合物同时进行测定。 9.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化学分析标样的基础上,因此分析的结果真实可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缺点: 1.紫外-可见光谱仪仅适用于微量分析,对于高浓度(一般是指浓度>0.01mol/L)物质,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偏离,因此朗伯比尔定律不适用。 2.影响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较多,如非单色光,杂散光,噪声,化学因素等。且影响光学系统参数等外部或内部因素较多,误差难以很好的修正,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3. 不是原始方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式,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做为国家认证依据。 4. 受各企业产品相对垄断的因素,仪器购买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性价比较低。 5. 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并建立相应化学体系复杂,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并且对于显色剂的选择难度较大,已知文献中并无相关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题 1、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400nm~760nm B、200nm~400nm C、200nm~600nm D、360nm~800nm 2、在分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I/I0称为( )。 A、吸光度 B、吸光系数 C、透光度 D、百分透光度 3、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D、移动方向不确定 4、对于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其浓度为c0时的透光度为T0;如果其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透光度的对数为( )。 A、T0/2 B、2T0 C、2lgT0 D、0。5lgT0 5、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 )。 A、T2 B、T/2 C、2T D、T1/2 6、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 D、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物质时其检出下限很低 7、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 C、光度计没有调零 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B、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C、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 9、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情况有( )。 A、试液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匹配 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被测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太大 10、质量相等的A、B两物质,其摩尔质量M A>MB.经相同方式发色后,在某一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相等,则在该波长下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 A、εA>εB B、εA<εB C、εA=εBD、2εA>εB 11、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 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

紫外-可见光谱法优缺点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可直接取待测样品置于比色 皿中,并且能对待测液体或溶液进行直接测定,检测成本低。2.分析速度快,一般样品可在1-2 min内完成,比较适用于现场分析 或快速分析。 3.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可称为无损检测,并可对改样品进行多 次重复测量实验且重现性好。 4.检测范围广,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 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5.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实现在线分析及监测,适合于生产 过程和恶劣环境下的样品分析。 6.电子光谱的强度较大,灵敏度高,一般可达4 10-g/ml主要用 10-—8于微量分析。 7.准确度较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仅有1%左右。 8.分辨率高,在定量分析上,不仅可以进行单一组分的测定,而且 还可以对多种混合物同时进行测定。 9.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化学分析标样的基础上,因此分析的 结果真实可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缺点: 1.紫外-可见光谱仪仅适用于微量分析,对于高浓度(一般是指浓 度>0.01mol/L)物质,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偏离,因此朗伯比尔定律不适用。 2.影响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较多,如非单色光,杂散光,噪声,化 学因素等。且影响光学系统参数等外部或内部因素较多,误差难以很好的修正,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3. 不是原始方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式,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做为国家认证依据。 4. 受各企业产品相对垄断的因素,仪器购买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性价比较低。 5. 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并建立相应化学体系复杂,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并且对于显色剂的选择难度较大,已知文献中并无相关研究。 6. 需要大量样品检测实验,且配制样品过程中容易带来人为因素的误差,建模成本较高,测试成本较大。 7. 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在仪器发生变化或者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时,模型也要变化,适应性较差。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检定规程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检定规程 JJG 022---1996 1 前言 本规程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工作导则第二部分:OIML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起草与表述规则、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和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编写的。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检定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检定规则的条文。 JJG682-90 双光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检定规程。 JJG689-9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GB/T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置的、使用中的和检修后的各种类型的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检定。2.1 原理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是依据被测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吸收光谱的特性及光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仪器。光吸收定律为 (1) 式中 A-溶液的吸光度 T-溶液的透过率 ε-摩尔吸收系数,1/mol·cm c-溶液浓度,mol/L b-液层厚度,cm 2.2 构成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按光束形式分为单光束型仪器和双光束型仪器,仪器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目前在许多仪器上还配有微机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光源的功能是发射具有一定强度的稳定的合适波长范围的光,单色器是将光源辐射的各种波长的光变成单色光,样品室用于放置被测试样和各种仪器附件,检测器的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系统将电信号进一步放大并进行控制操作,最后由显示系统将测量结果显示和记录下来。 3 计量单位

参见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中的有关条文。 4 计量要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计量要求的技术指标见表1。 5.技术要求 5.1 外观要求 仪器应具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产品合格证书等。 5.2 安装条件 仪器应安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附近应无剧烈震动源与强电磁场干扰,室内无腐蚀性气体,室内温度保持在10℃~30℃,相对湿度小于80%。供电电压、频率及电源的稳定性应符合仪器的要求,如电压波动过大,应配置稳压设备。 5.3 检定环境 对检定环境的要求同5.2条。 5.4 检定设备与条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