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皖西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皖西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皖西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深入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皖西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十二五”建设成绩

1、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增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充分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利用现有师资和教学设施,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一是新增16个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专业,学校本科专业数量增至58个;二是果断停招或撤销一批传统长线专业;三是在省内率先放开学生转专业,允许学生入学一学期后选择自己喜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四是招生计划优先向地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倾斜。学校无缝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日见成效。“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考生报考率和报到率逐年攀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计17个,新增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扶持了所有新专业建设和部分老专业改造,遴选了11个校级A类专业。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于2014年首批遴选制药工程、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土木工程4个专业设立“专业特区”,通过特殊的政策支持,鼓励专业特区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这些举措都有效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表1:皖西学院现有专业结构布局一览表

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2、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将“化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的办学特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实践中。二是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构建“二二分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个性

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推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灵活实施实践小学期制,提高了选修课比例,开展了大学英语和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三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在已有的课程实验、集中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力度。四是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美国索尔兹博利大学、韩国协成大学、美国罗彻斯特拿撒勒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合作办学已步入正轨,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途径。

由于措施扎实,工作得力,学校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屡获大奖,新生入学成绩在同批次本科高校中优势明显(表2),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等可比性质量指标年年不断攀升。如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骄人成绩,共获得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专业发展优势和特色还不够明显,专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专业群建设有待加强。

1、专业结构布局还有优化空间。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目前尚未完全按照专业群的归类组建院系,存在相近专业相互隔离的情况,不利于专业发展。

2、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不足。虽然安排有不少于30%的实践类课程,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专业间落实不平衡、未全部到位的问题。因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条件与师资限制,学生实习实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广度、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产学研用合作周期短、动力不足,产学研用合作市场导向性不强,产学研用合作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等。

4、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需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需进一步完善。

5、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不足、结构尚不合理,有些专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实验队伍缺乏;部分专业尚未形成良好的专业梯队、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或提升。

6、开放办学力度有待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低,办学规模小,仅有少数专业少数学生参与;国内开放办学力度不够,校际校所合作刚刚起步。

(三)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学校顺利通过了审核评估试点,接受了巡视整改的洗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省市区域发展进入新阶段,高等教育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等新机遇,今后五年,正是学校轻装上阵、破解瓶颈、激发活力的好时机,同时也是在创新驱动和特色发展中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支撑和引领地方产业发展,提升与地方产业群发展的关联度为指向,突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依照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总体思路,使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服务六安、面向全省、辐射长三角的专业结构体系更趋完善,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更趋合理,应用型、高水平师资队伍更具活力,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和实践教育教学更加深入、全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实现学校专业整体水平的全面发展。

——专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类、电气和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文化创意类、旅游商贸类、经济与金融类、特色师范类等专业群,构建以应用类专业为主,文理等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在专业群内形成师资队伍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仪器设备共享的共同发展机制。根据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加大传统专业调整力度,新增5-7个紧密对接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专业规模稳定在65个左右,应用型专业占85%以上,在校生数20000人左右;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5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4-6个。

——优势和特色专业进一步彰显。“专业特区”、特色专业建设等进一步加强,使已建专业特区、特色专业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排头兵,在专业建设上成为其他应用型专业的榜样和标杆,到2020年,学校重点建成一批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打造5-10个省级特色专业,建成一批省内品牌专业,力争实现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单位零的突破。

——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10个,力争获批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实践教育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确保2020年各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0-32%,重点建设专业达到35-40%以上,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践育人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展开。2016年起,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得到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广泛开展;争取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较为科学先进、获得广泛认同、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树立一批优秀创新创业教育典型,形成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到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普及,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多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深入推进。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习为主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互融共通的协同培养体系初步构建,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持续开展,

合作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到2020年,校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含与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的师范类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其中,省级以上立项建设专业各建成1个以上国内有影响、省内起重要示范作用的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平台,省级以上示范性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平台数达到15-20个。依托省、市两级创新平台,建成6-10个服务与支撑大别山区域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开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到2020年,学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应用型、国际化、创新型、创业型特点、适应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高水平教学队伍。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000人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80%、40%以上;每一个专业力争拥有1名以上正教授、3名以上副教授、1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含兼职外聘教师),师资数量与结构达到或略高于专业评审标准;重点建设5-10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课程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彰显,以应用为本的理论课程体系、能力为要的实践教学体系、成长为先的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相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构建,到2020年,建成20门校级精品课程,15-20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业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到2020年,使用在线教育学习网络平台的学生达到全覆盖,教师建设网络课程8-12门,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改革。

——教学改革全面深化。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教学方式由单一的知识讲授向知识应用、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转变,到2020年,

学校将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2+2”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完成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前期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实现完全学分制。

三、建设举措

(一)推进院部资源整合,优化培育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平台

总体按照有利于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有利于培育学科专业新增长点、有利于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与吸引优质生源、有利于资源优化互补、有利于对接地方产业链等五个“有利于”原则,统筹二级学院、教辅单位定位、学科专业布局及其未来发展空间的关系,凸显应用性、综合化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关联度,推进学科专业资源重组,动态、审慎调整专业归属、院部(中心)名称与院部资源整合。

(二)服务地方重大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工程”。以省校两级振兴计划和能力提升计划等为抓手,重点建设好支撑六安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发展需求的本科专业。

——四大举措打造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专业评估机制、严格新增专业准入机制、建立健全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发展与招生编制联动机制四大举措,科学发挥专业评估认证、新建改建专业申报论证、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招生编制联动调控导引诸作用。2020年,全部本科专业通过省级评估。

——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结构。根据学校办学侧重、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追求,全面梳理专业知识内容,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放宽专业选修限制,拓宽专业知识内涵,科学搭建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习平台。

(三)紧密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结构,强力推进特色专业群建设

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紧密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需求,重点打造生物与医药类、新能源与新材料类、电气和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文化创意类、旅游商贸类、经济与金融类、特色师范类等专业群,积极推进师资、优质课程、仪器设备、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群内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加强跨学科、跨院部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重点专业群的整体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结构对接区域产业结构、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链的吻合度,有效支撑六安绿色发展、振兴发展。同时,科学加强专业群建设规划,对接地方重点行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建设龙头专业与骨干专业,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不断彰显专业群特色和集群竞争优势。

(四)持续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新一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双创”精神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课程实验、集中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十三五”期间各专业实践学分达到30-32%,其中重点建设专业达到35-40%以上;二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持续完善实践教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搭建与完善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优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力度,结合“双创”推进,不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三是持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保障条件建设。新建文科实训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产教融合综合实训中心、综合体育馆,新增实习实训基地50-80个,新增1-3个国家级、8-10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积极发挥六安大学科技园的实践育人作用。

(五)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双创”系列政策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引领、平台推进,政策支持、市场运作,集群带动、智库助力”的工作思路,出台实施方案,把推进落实“双创”工作作为引导应用型大学深度转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不断健全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化“双创”课程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改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完善经费支持保障等六大举措协同发力,科学推进省级创业学院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及其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双创”素质与服务地方创新发展能力,确保“双创”实效。

(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核心引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构建互融共通的协同培养、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互融共通的协同培养体系,不断建构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体育人环境;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发协同育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实践中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现教师在线授课答疑、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强化师生互动、同学互动、小组互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育人新模式,逐步打造“三共建、四合作”产学研合作育人新体系,即共建学科专业、共建创新平台与实践基地、共建共享资源,推进落实“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机制;第二,积极加强创新平台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打造产学

研合作育人平台,校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专业覆盖率达到100%;第三,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需求,结合招生考试模式改革,遴选专业探索“产教结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第四,合作推进卓越教师实验班二期建设,做精做特传统师范专业,结合我省师范专业评估认证工作,遴选专业或项目启动实施“U-G-S”(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新模式;第五,引入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搭建产学研合作育人质量保障体系。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逐步形成“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的应用型教学团队。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大力实施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教师参加实践的机制和措施,严格执行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培养制度。出台有效措施,加大从行业产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卓越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有目的、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完善并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广泛深入开展教学沙龙、专题培训、教学竞赛、工作坊等活动,形成教学研讨、教学思想碰撞、教学反思常态化,促进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迭代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等,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八)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启动修订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融入社会责任教育,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卓越计划等)为抓手,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以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为基础,全面推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多层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深化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第一,巩固“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成果。对照制药工程、土木工程、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四个“特区”建设方案,不断深化八大探索任务,鼓励自主探索,勇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加强动态管理与跟踪监督,组织阶段性检查督查、中期检查与总结验收,确保“特区”改革建设实效;第二,总结推广阶段性经验,适时启动“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二期建设,再择优遴选两个专业,科学发挥“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一是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构建应用为本的理论课程体系、能力为要的实践教学体系、成长为先的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相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新课程设置,科学设置课程学分,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程总量,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强化核心和特色课程建设。减少专业课程数量和刚性,提高课程挑战度,激发学生志趣,鼓励创新。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切实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特色课程建设,着力推进“双语”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推动

MOOCS、SPOC课程建设和混合应用。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大力推进国家、省、校三级课程建设;三是以立项方式滚动推进模块课程的项目教学实施,模块课程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学校将项目化推进跨学科、跨专业模块课程建设,对接行业产业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项目推进方式,设置若干选修模块,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配套推进项目教学实施,积极探索适合模块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及其考核评价方式创新。

(九)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开展网络综合教学资源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借助网络开展信息化课程建设,做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翻转课堂等。鼓励教师以网络课程为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网络开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十)规范管理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学习者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监测工作,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学生选择课程、选择学习进程、选择任课教

师的自主权,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阔的空间。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丰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为实施学分制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及选课后学习的指导。建立健全与实行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同时进一步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

(十一)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围绕开放式办学的定位,加快宽领域、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构建多元文化交融、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平台。完善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为统筹的工作机制,开展与国外对口学科专业合作,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三五”期间是学校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力度,系统推进学校专业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有关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确保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建设实效和人才培养成效。

附表:“十三五”时期专业建设任务分解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