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许莹莹

内容摘要:节奏在音乐中的意思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对节奏各因素敏锐的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效又愉快地进行节奏练习、节拍感的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律动游戏,儿歌法、模仿法

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速度等因素。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唱歌课,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学生又可能会因为枯燥、单调,往往只靠借助一定的死记硬背,一时的记忆在被动地学习。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儿歌法

把难记而又最基础的乐理编成儿歌,让学生容易接受。首先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能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单位。几个常用的时值由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着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如在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

音乐妈妈真粗心,

取个名字调了包。

又给大家添麻烦,

请你一定记清楚,

四分音符唱一拍,

别看八比四要大,

八分音符唱半拍。

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又如,区分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时,用了这样一首儿歌: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加个圆点要记清楚,

四分音符加圆点,

等于一拍加半拍。

八分音符加圆点,

等于半拍加半半拍。

当枯燥、单调的乐理知识化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并熟记于心时,学生会感觉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鲜与好奇心主宰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再是被动。

二、形象化,由生活、自然节奏启发音乐节奏的方法,

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自然音响节奏融入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既直观明了,也颇有趣味性,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1、动物音乐会。

在一年级学生听辨音的长短时,我让学生看图念儿歌:

×××××××××××××─×─

小鸭小鸭嘎嘎嘎嘎小猫小猫喵─喵─

公鸡公鸡喔喔喔喔乌鸦乌鸦哇─哇─

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小羊小羊咩─咩─

在念儿歌时,要求学生根据儿歌节奏敲击乐器或者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目的

是让他们通过语言节奏,动作节奏以及是乐器的声音进一步分辨声音的不同长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模声法。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读法,使学生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基本节奏型与读法:

⑴× × | × ×||读作:咚咚咚咚(模仿心跳声)

⑵××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⑶×××读作:哒哒哒(模仿马蹄声)

⑷×××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⑸××××读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声音)

⑹××· | ××·||读作:嘀嘀嘀嘀(模仿汽车喇叭的声音)

⑺×·×读作:知·了(模仿知了鸣叫的声音)

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

三、划拍法,适合于中高年级。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

节奏练习时,可用“哒”字来念节奏,同时用手划拍,为了节奏正确,拍与拍之间的速度平均。我采用过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级的读法读两遍,以后发展到用“哒”,让学生们习惯了这种方法后,再直接用“哒”读节奏。例如:

⑴××│××××│××│×─‖

走走嘀嗒嘀嗒走走慢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⑵×·×│×·×│××××│× 0‖

知了知了嘀嗒嘀嗒走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⑶×·××·××·××│×·××·××·××‖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种方法节拍感比较强,在音乐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四、节奏律动游戏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1、简单的律动

例:× 用走表示(或敲锣等)

×× 用跑表示(或打鼓等)

× -用下蹲表示(或击钗等)

练习:

× ×│×××│× ××│× -│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节奏的镜子练习。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

请生把节奏象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

例:师生之间× × × × |× × × × |

(拍手)(打肩)(叉腰)(拍腿)四个动作一拍连贯的进行。

又如:生生之间

生甲× × × | × ××| × × × |× --||

拍手拍膝拍手,叉腰拍手拍膝,点头

生乙× × × | × ××| × × × |× --||

拍手拍膝拍手,叉腰拍手拍膝,点头

五、在故事中通过律动亲身感受各音符的时值

以前在学习“× —,×,××”时,总是让学生用“走,跑,跳”动作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虽然学会也能很快的理解,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后我就想怎样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很直观形象的学懂呢?生动的故事很容易吸引住低年级的学生,于是我就把“× —,×, ××”融入到故事当中。

“小宝的家中养了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一天,小宝去上学了,小鸡在院子里很孤单,又很想自己的妈妈,它看见院中没人,就偷着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它找了很久,也没看见妈妈,但院子里有草、有虫。它就在草丛里捉起了小虫。晚上小宝放学回来发现心爱的小鸡不见了,就去问爷爷奶奶。这一下,一家人可忙坏了。

奶奶拄着拐杖去寻找× —︱× —‖;

爷爷弯着背急忙跟上× ×︱× × ‖;

心急的小宝跑着到处找× ×× ×︱× ×× ×‖;

小鸡看见这么多人都来抓它吓得到处乱窜××××××××‖;

院子里这下可热闹了”。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分组编排故事剧。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给学生头戴不同角色并标有音符名称的头饰,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初步了解了这四个音符的时值是不一样的,哪个较长些,哪个较断些,在学生理解角色速度变化的基础上老师再次出示节奏。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不同音符的时值长度,学生通过

亲身体会,进一步感受不同时值的节奏特点。还有一个故事《龟兔赛跑》也非常适合用这个方法。

通过课堂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高涨,而且对节奏掌握的也很好。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把内容繁多的音乐知识归纳为简炼的内容,把高深的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活动的教学”调动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各种活动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乐于学的高昂情绪中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

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节奏进行练习,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对我们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在节奏教学这一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对节奏很熟练,但是写上旋律后反映迟钝,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则是我们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东旺乡高门屯小学高杏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着重于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陈旧,且一成不变的教法一直从小学被沿用到中、高等教学中。如要改变这一现状,取得音乐教学的真正实效,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来实现。“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是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也在为寻求更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积极努力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策略、实施全面关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一)教学目标有效——科学合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让我们从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开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构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有效课堂”。 1.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期目标。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方向,了解本册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开学之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了一份详细而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2.根据学期目标制定课堂目标。 每堂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质内容,而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册第2课中《美丽的朝霞》的教学目标时,根据第2课歌颂清晨的美丽景色,启示学生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总体目标,我通过制定强弱处理、感受三拍子的动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朝景美;并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 3.根据课堂目标制定环节目标。 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

小学音乐课中节奏的教学

小学音乐课中节奏的教学 一首儿童歌曲由歌词和旋律结合而成。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被称为旋律的骨骼。疏与密的节奏对比,给旋律带来了动力和生机,所以音乐课中节奏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节奏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复杂,可以将其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一。专门学习基本节奏以及由几种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小组基本节奏主要包括:×、&s;×、×-、×·×、×·×、××·、××·、××××、⌒ 3⌒×××、×××、×××。这十一种节奏最开始可以由老师范唱或示范打击的方式直接教授给学生,由于难度上的差异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可以将他们渗透到不同的年级分别重点教学。 第二个环节是节奏组合。老师可以将其中1—3种基本节奏自由组合成演唱曲目中最常见的2—4个小节,作为课堂扩充练习。如果第一环节完成得不错的话,相信第二个环节应该不会

太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会在学习节奏组合中不自觉地在两个基本节奏之间插入休止符,从而影响每小节的实际节拍。这一点老师要特别注意。 二。在游戏中巩固基本节奏以及节奏组合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表演艺术,单纯的教授节奏学生往往不会有多大兴趣。但如果将其融入各种游戏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还能轻轻松松完成教学任务。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识卡,将基本节奏写在卡上,老师可以任意挑选出一张卡片,让学生识记。也可以结合动物叫声。 ×× ×× │ ××如小鸟 叽叽 叽叽

叽叽×× ‖ × × │ × × ‖叽叽 老山羊:

咩 咩 咩 咩 还可以让儿歌与节奏组合,如:× × │ ×× × │ ×× ×× │ × — ‖身

穿 小黑 袄 尾巴 象剪 刀 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单是卡片就可以作出很多文章。 三。在歌曲中学会运用在歌曲教学中,节奏的学习不能单纯只为节奏本身,需要同特定的唱名相结合。而最好的结合方式莫过于亲自在乐器上演奏。一个学生可以用二胡演奏出一定节奏的旋律,另一个学生则可以用电子琴。不管乐器是什么,演奏的总是同样的内容。 四。在创作中熟练掌握节奏音乐这门艺术是不能缺少创作的,

小学音乐课节奏的训练

小学音乐课节奏的训练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乐的“骨骼”,没有节奏,旋律就不存在了。节奏更是学好唱歌的严重前提。 因此,节奏训练比较没趣,学生大凡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效果肯定不佳。 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喜悦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看图识节奏 首先在黑板用例外的颜色画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块儿,学生们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填塞奇怪,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兴,还有的一头雾水被这小方块儿深深地吸引……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先认识了一个是一拍,方块儿里有一个字,这个字就读一拍。后面采用问答的形式,老师问方块儿里有两个字各读几拍?学生立刻回答“各读半拍”。一个字占两个方块儿读几拍?“读两拍”。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将方块儿里的奥秘揭开了,而且非常明白。简单的几句话,学生就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全理解了,兴趣非常的深刻。 二、象声词模仿节奏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黑板上写出几条节奏,让学生用“da”的形式读,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其形式比较没趣,学dada︳dada︱da—‖学生兴趣不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那么,怎样将这些没趣的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接受呢?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例外的节奏用例外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

新版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培训课件.doc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另外,还可以边朗诵边用声势伴奏: 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0 ××—| 0 ××—| 0 ××—|| 跺脚:×0 0 0|×0 0 0|×0 0 0|×0 0 0||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三、运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欲望。 在平时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用易拉罐装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盖做成串铃,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等,这样,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就高涨了。如在唱熟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边唱边拍节拍;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感受音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要建立音乐教学方法的次序和系统。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音乐学习内容丰富必然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复杂性。把这些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有利于音乐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将众多的音乐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之中。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以学生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来划分,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歌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等。 以音乐教育家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命名来划分可分为: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方法。 以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等。 本书按照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将音乐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式教学方法。 1.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是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音乐技能和语言能力方面的特长,是一种省时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②适用于在短期内系统传授大量音乐知识素材的教学。 ③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接受并逐渐把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养成系统的思考习惯。④能够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掌握并积累众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动地接受、掌握音乐知识素材的能力。在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评三种形式。 ①讲述。是指教师向学生对某个事件或某种事物以叙述或描绘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强有力的情绪作用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会和感动,如对音乐作品的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的介绍与描述。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摘要】:在节奏的训练中,多数人往往只重视节奏组合或节奏乐句的机械练习而忽略了节奏感的练习及使用科学训练方法的重要性,训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无进展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训练的状态和效果。本文主要从节奏型、节奏感的练习入手,对在节奏训练中带入体态律动的优越性做了说明,并对节奏训练的具体方法做了一些自我观点的阐述。希望对提高训练者节奏的感知、理解、创作和表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常把它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让音乐更有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数人往往只重视对旋律的训练而忽略了节奏的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因此节奏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节奏的训练加以阐述。 一、节奏型的练习 音乐旋律以音响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组织起来进行交替与变化。千变万化的节奏运动形态在不同长短音符的组织与变化中得以体现,旋律的艺术表现力往往以特有的节奏型来增强,合理、规律的节奏型组合能促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音乐中的节奏虽然形态多种多样,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并不复杂。只要认真思考,用合理的训练方法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基本节奏开始学习,循序渐进,细心体会,要掌握好其他复杂的节奏并不是难事。 在一首曲子中,节奏的组合常常会有一些典型的意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组合,就是节奏型。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带休止型等。不同的节奏型则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如切分型能使节拍的强弱规律改变,使音乐变得有较强的起伏感。带休止型具有轻快、活泼的作用等等。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 艺术形式,节奏训练是动态的课堂表现形式,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实行节奏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5分钟左右多种多样的节奏训练,并使之游戏化、趣味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即兴创编的水平和反应水平。 1、寓节奏训练于语言之中 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能够收集一些韵律匀整的儿歌,教学生们按节奏朗读,也可让学生们背自己熟悉的古诗,按3/4、2/4的节奏读出来。这样的练习,节奏明快,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3/4、2/4的基本节奏。 2、寓节奏训练于身体的动作之中 在音乐中让孩子们把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让孩子在动作中发挥想像,通过孩子熟悉的各种动作来理解节奏,实行节奏训练。做“走过去,跑回来”游戏:让学生用八个一拍“走”到规定的地点,又用十六个半拍“跑”回到原地,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空间概念,并对自己走步、跑步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有一定的控制水平。这种活动既训练了节奏,又促动了大脑的发育。 3、寓节奏训练于各种声音之中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理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实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寓节奏训练于学生的创造力之中 对于学生,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节奏意识,让他们感觉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也有一定的约束——节奏。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上课前使用节奏问好,下课使用节奏下课。节奏教学虽然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但以此来作为阶梯,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音乐敏感性,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音乐表现力等,是切实可行的。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是一浅谈小学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乐教学方法门独具特性的科学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音乐的认识、愉悦、审美和教育等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竞争加剧,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由此带来了大量的情绪问题,焦虑、紧张、压抑、烦躁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关心情绪的健康问题和调节手法的运用。由于音乐所具有的,为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健康情商的形成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诸种审美教育中,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发展 音乐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致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作用。如对学生进行《团结就是力量》、《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国歌》、《国际歌》等革命老歌的欣赏、教唱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还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的良好风貌,也养成乐观豁达、聪敏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为习惯。 二、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

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音乐的心理作用则在于: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解除疲劳、平缓血压、稳定心律,从而使心情轻松、愉快。音乐能以旋律、音调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来改变、调节人的情绪。 (一)在认识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妥善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包括合理表达正面情绪,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安慰与疏导,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体验。在恶性情绪中,最为难缠的是妒嫉情绪,俗话中就有“妒火中烧”之说,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小,性格特征还不完全成熟,看到别人成功就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偏激或逆反情绪,对此我们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如歌曲《幸福》,以真挚的语言道出了幸福的真谛------任何的幸福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得来的,在教唱此曲时,不仅要教会唱旋律,更要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着自己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而自我奋斗,靠自身的努力来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而歌曲《校园的早晨》则更显而易见,它那活泼明朗的曲调,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青少年的幸福、自豪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许莹莹 内容摘要:节奏在音乐中的意思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对节奏各因素敏锐的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效又愉快地进行节奏练习、节拍感的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律动游戏,儿歌法、模仿法 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速度等因素。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唱歌课,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学生又可能会因为枯燥、单调,往往只靠借助一定的死记硬背,一时的记忆在被动地学习。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儿歌法 把难记而又最基础的乐理编成儿歌,让学生容易接受。首先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能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单位。几个常用的时值由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着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

(完整版)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课程具体详案

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课程具体详案(上课话术) 指导师:闫雅琴 课长: 课程类型:公开课 目标:1、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能根据老师的图片准确的打击节奏。 2、幼儿热爱音乐,喜欢音乐! 活动准备:四分音符卡片一副四个四分音符,共四张;打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符。 上课话术: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体验一下奥尔夫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蹦蹦、小朋友们看呀。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呀? 幼儿:是音符,是四分音符! 教师:答对了,它长着黑色的圆圆的脑袋,长长的身子,像小朋友们吃饭用的勺子一样,它叫四分音符,老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TA。请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音乐的节奏吧,(拍手四次)TA TA TA TA 小朋友们,非常好,我们再来一次吧!(拍手四次)TA TA TA TA !小朋友们,小手会拍了,请小朋友们起立,小手插腰,我们用小脚来踏一踏,(用脚踩四次)TA TA TA TA,非常好,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来一次(用脚踩四次)TA TA TA TA,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拉起大圆圈向右边走一走,(用脚踩四次)TA TA TA TA我们向左边走一走(用脚踩四次)TA TA TA TA,小朋友们手和脚都会了,真棒呀!现在,我们手和脚连起来一起来做一次,(拍手加脚四次)TA TA TA TA,小朋友们棒棒棒!再来一次(拍手加脚四次)TA TA TA TA!请某某小朋友来做一次我们大家给他鼓鼓掌在请某某小朋友来做一次!非常好! 教师;小朋友们一起拍拍手,我们要请出我们的乐器宝宝了,小朋友们快快做好,乐器宝宝就会过去找你哦!(依次把打击乐器发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们可以敲敲手中的乐器,感受一下乐器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出示四分音符图片)小朋友们还认识它吗?他是几分音符? 幼儿:四分音符!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好多四分音符,他们想和小朋友们做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呀? 幼儿:想! 教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A TA TA TA。(出示第一幅图) 哇!这里还有,(出示第二幅图)A TA TA TA。 (出示第三幅图)A TA TA TA! (出示第四幅图)A TA TA TA。小朋友们和这么多的音符宝宝做了好朋友,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呀?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课如何训练节奏 内容摘要:我们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在,它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的源泉,每一首乐曲中都有它的存在,它与旋律是不可分隔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在小学音乐课中,节奏的训练不可忽视,为了达到掌握节奏的目的,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节奏训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乐的“骨骼”,没有节奏,旋律就不存在了。节奏更是学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效果肯定不佳。 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看图识节奏 首先在黑板用不同的颜色画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块儿,学生们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满好奇,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兴,还有的一头雾水被这小方块儿深深地吸引……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先认识了一个是一拍,方块儿里有一个字,这个字就读一拍。后面采

用问答的形式,老师问方块儿里有两个字各读几拍?学生立刻回答“各读半拍”。一个字占两个方块儿读几拍?“读两拍”。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将方块儿里的奥秘揭开了,而且非常明白。简单的几句话,学生就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全理解了,兴趣非常的浓厚。 二、象声词模仿节奏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黑板上写出几条节奏,让学生用“da”的形式读,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2/4××︳××︳×—‖其形式比较枯燥,学da da︳da da︱da—‖学生兴趣不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那么,怎样将这些乏味的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接受呢?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读法,使学生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基本节奏型与读法: ⑴×× | ××|| 读作:咚咚咚咚(模仿心跳声) ⑵××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⑶×××读作:哒哒哒(模仿马蹄声)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说过:“艺术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弹琴、拉琴、 唱歌,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音乐教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能力,而且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 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上激发学生,在联想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经验、个性去理解、想象、发展、创造和表演。一定程度上讲,这对他们感知音乐、理解音 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律动教学法 音乐之美美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 实践,让学生根据各自对歌曲的或乐曲曲意的联想,做出不尽相同的律动表演,培养肢体协 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这样一来,不仅促使了他们对相关音乐的联想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比如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唱歌曲时教师讲解词义、概括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中后,可以启发他们根据歌词内容发挥自己想象来编舞蹈动作,你会发现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 创造表现,这样不就是无形地从这表演中感受音乐形象了吗? 如欣赏二年级的《在钟表店里》时,我先出示各种形态的钟表,指导学生去观察钟表不同的 摆动方式,引导学生用肢体去表现钟表的走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他们用头、用眼、用脚 等部位来表现钟表的摆动。当我播放乐曲时,学生就能跟着节奏做钟摆的律动了。又如欣赏 乐曲《在山魔宫殿里》时,可让学生扮演可怕的山魔,进入角色,跳起夸张的舞蹈,用肢体 动作体验其狂暴恐怖的音乐形象。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也把音乐这一时间艺术和造型、表现等 空间艺术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再造性想象能力的训练,发挥他们有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体 作用和个性特点。 二、游戏教学法 音乐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活动,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游戏性的活动,不仅使人轻松愉快, 更能使人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 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 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的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 中完成节奏教学。如:低段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 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情景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实物创造节奏,如:请一名学生 扮圣诞老人,戴上红帽子,挂上假白须,再披上红衣服。请其他的同学唱圣诞歌,唱完一遍,“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件礼物(那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小鸡小鸭等等),然后让“圣 诞老人”请一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 ×;小鸭叫× ×;鹅叫×—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这就需要教师创新,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中高段的音乐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样是学生自己创造,但是 过程可以反过来,例如:教师把节奏念出来,请学生想想,这象什么声音或什么字我们也是 按这样的节奏念的?滴答滴答、达达达达等。这样的比喻即贴切,又生动,学生在碰到这种 节奏不会念时,自然会想起自己创造的这些词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汇总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 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规划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小学音乐《节奏与节拍》教案

(封面) 小学音乐《节奏与节拍》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内容: 1、拍子及拍号的含义 2、常见拍子的类型及分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拍子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拍子的强弱关系, 掌握拍号的含义; 2、熟悉各种拍子属于哪种类型,能够根据各种拍子的特点写出 节奏或旋律的拍号。 教学重点:拍号的含义和拍子的类型 教学难点:根据拍号的含义以及拍子的类型特点写出旋律的拍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用双手打出一条节奏,让学生分出哪只手打的是节奏,哪只手打的是拍子。 右手:2/4 x xx | xxx xx | xxxx xxx | xx x || 左手:2/4 x x | x x | x x | x x || 左右手同时打出以上节奏,并突出强弱拍。 二、新课教学: 1、拍号: 从引子中我们得出,左手打的是拍子,右手打的是节奏,左手一直是“强弱强弱”的规律,从而得出拍子的概念是: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拍子”,而用以表示不同拍子的符号叫

“拍号”。 这种拍号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如2/4、3/8、3/4等。那么这里的分母表示什么,分子又表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这条节奏:2/4 x xx | xxx xx | xxxx xxx| xx x || 根据节奏我们知道“4”表示什么?(表示四分音符) “2”表示什么?(表示两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拍号的含义是:每小节的拍数以何种音符为一拍 如:“2/4”即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内有两拍。 让学生讲出“3/4”“6/8”的含义。 2、常见的拍子类型: (1)单拍子:“单”的特点在于一小节内只有一个强拍。如:2/4,3/4等。 2/4 强弱 | 强弱 || 3/4 强弱弱 | 强弱弱|| 2/4 X X | X XX|| 3/4 X X XX| X X XX|| (2)复拍子:“复”即重复,即一小节内有了次强拍。如:4/4,6/8等。 4/4 强弱次强弱 | 强弱次强弱 || 4/4 X XX X XX | X XXX X XX|| 6/8 强弱弱次强弱弱 || 6/8 X X X X XX X || (3)混合拍子:即二拍子、三拍子的组合。如:5/4(2/4+3/4)、7/4(2/4+2/4+3/4)等。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从哪里来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从哪里来 发表时间:2018-05-30T15:57:47.85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作者:兰斓 [导读] 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黑龙江省农垦江川农场学校兰斓 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 ;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那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应从哪里来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找到了10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来路”,与各位同仁分享,抛砖引玉,愿能给同行们一点启发。 一、从学生游戏中来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领袖” 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 二、从学生的爱好中来 小学生的爱好是很多的,例如:他们爱诵读儿歌。他们在儿歌声中游戏,在儿歌声中学习,在儿歌声中长大。于是,我就经常运用“儿歌法”教学生记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学那些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乐理知。 三、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从哪里来,小学生的生活与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特征,是能将其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来的。例如:我在教学生记住切分音就会高兴地说:“好爸爸来!”而且这种节奏型再也不会念错。 四、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红眼睛,绿眼睛》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我就“以画代词”。《红眼睛,绿眼睛》的第一段歌词是:“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圆圈代表红灯,告诉同学们他们是驾驶员遇见红灯该怎么做,在在另一面黑板上画绿灯,学生回答绿灯该怎么做。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词就背唱出来了。 五、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我在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六、从生产劳动中来 小学生虽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他们往往很喜欢观察大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并能记住一些劳动场景。我就巧妙地运用这一点,教学生学习音乐。 七、从另一事物中迁移过来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决许多难题。例如,我在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高。怎么办?我先教学生吹口琴、吹笛。口琴、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起来就能听得清。吹准音,比唱准易。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八、从教学难点中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创造一种巧妙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学中,学生吹奏一段乐曲,往往需要一会儿吹,一会儿吸。有时摸准了音位,又搞错了吹吸。怎么办?为了让学生摸准音位,我让学生在口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 ”,然后照着镜子吹,“照镜子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 九、从教材中挖掘出来 我们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一刻也不能脱离《大纲》,一刻也不能脱离教材。许多教学方法,都应从教材中挖掘出来,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务,我们就应创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务的教学方法来。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往往是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先轻轻地唱,边唱自己声部,边听另一声部,注意把握音高。反复练习几遍以后,合唱的音高效果就记在脑子里了,再唱别的曲子就不难了。 十、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中来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条: (一)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 (二)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绝招。 (三)牢记“留心处处皆学问”这一真理。要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从学生身上找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 以上这些,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里百花齐放!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达尔克罗斯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大象走×、小兔跳××××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

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第九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

有趣的节奏训练(音乐)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有趣的节奏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节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在“动”的过程中形 成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多变的感受形式。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灵活反映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开拓创新 能力等。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灵活机智的性格和团结协 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大投影、录音机、磁带、大歌片、彩笔、卡片和一些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放《看龙船》录音,学生边拍手边身体左右摇摆哼唱,创造轻松活泼、自然的课堂氛围,使孩子们在音乐美的享受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动态”美。 二、欣赏生活中的节奏:(看投影——读读——感受) 1、 2、 3、 三、感受、演示

1、教师挂大歌片,让四组同学按照歌曲基本节奏,分别朗诵歌词部分。(形式不 限) 2、教师将活动设计好的节奏和对应的字词写在纸条上,分别给四个组中的两个 组。拿到纸条的两个组的同学讨论2——3分钟后,分别给另外两组同学演示节奏,演示几遍后,让观看的两组同学猜出基本节奏及对应的字词是什么。(1) (2) 四、为打击乐器设计节奏型 拿出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碰铃、铃鼓,简单介绍使用方法和音色特点,然后分给四个组的同学。每组同学分别为每件乐器设计一个节奏型,写在卡片上。各组长到前面任意调整节奏卡片,本组同学立即依次打节奏。 如: 三角铁——X —铃鼓——X X X X 碰铃——X X 双响筒—— 五、为歌曲编配伴奏 四个组的同学分别为歌曲编配伴奏,然后用打击乐器奏出。 出示大歌片,有曲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闪烁的小星星》、《这是什么》、《铃儿响叮当》等。 六、展示、表演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出: 1、《打花巴掌》 学唱歌曲《打花巴掌》,创编节奏,边唱边玩“打花巴掌”的游戏 2、节奏传递(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与短时记忆节奏能力) 每个小组每人编写一个2/4四小节的乐句,轮流将自己创作的节奏“接龙式”地传递打在后一个同学的手心上,依次传递。最后一名同学用打击乐器奏出传递的节奏。由创作者出示自己创作的节奏进行核对,评出优胜小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