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好玩》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好玩》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好玩》教案
北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好玩》教案

数学好玩

第1课时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3、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情景图,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1、估测校园周边物体的长、宽、厚的长度。

(1)师:今天你能估计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吗?把估测

(2)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长、宽、高,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教师直接演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指示呢?

四、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教学反思:

设计这节实践活动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教学事例从实际生活中选取,通过将生活具体情境数学化,进而再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拓展教学的内容,活化教学的内容,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动手实践,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些学生学习的方式。分工十分明确,每个小组都有负责测量的同学,也有专人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配合,共同商量测量的方法,体现了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课上测量的过程使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数学好玩

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马戏团里的小丑要表演。可是,他遇到了麻烦事,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他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他吗?

2.(屏幕显示:两顶帽子;三条裤子)

师: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丑都有哪些帽子和裤子呢?(生答:2顶帽子,3条裤子)

师:你会建议小丑穿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师: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顶帽子只配一条裤子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师:相信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 先选帽子,一顶帽子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裤子搭配,就有三种不同

的穿法,另一顶帽子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裤子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 先选裤子,一条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有 2 种不同的穿法,三条裤子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帽子的数量与裤子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6.师: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 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丑

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二、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师:刚才同学们为小丑搭配的帽子和裤子,每一套他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小丑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丑该吃午餐了,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课件出示)

2.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午餐里都有哪些主食和炒菜?

师:如果主食和炒菜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师: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小丑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外面看。

师:请看屏幕,地图里都有哪些景色?

生:有学校,少年宫,动物园。

师:再仔细看看从学校到动物园可以怎样走?

(1)先自己标一标。

(2)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

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

三、课堂小结:

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学会了连线搭配,还帮小红解决了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充分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数学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上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关注的情境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努力构建积极、和谐的氛围,将会激励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为学生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数学好玩

第3课时时间与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集合的思想。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境,探索日历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是几月几日?今天星期几?

师:要想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我们可以怎么做?

师:好。这是一张9月份的日历表。(师点击,屏幕上显示9月份的日历表。)请你们看一下,9月1日是星期几?

师:我们正常情况下什么时候休息?

师:在9月份的日历表中,是星期六的有哪些日期?

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他叫奇思。听听他说什么。(师点击,屏幕上出现一个小男孩,同时声音:我叫奇思,我周六、周日休息。我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我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她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听了奇思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奇思想和父母一起去森林公园玩,他们可以选择哪一天?

师:我们可以在日历上做些什么,就可以很快很明确地知道奇思他们全家什么时候共同休息呢?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来试试,用一些符号在日历表中分别标记出他们三人的休息日。(师点击,出现日历表以及日历表上方的一段话。)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师: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做可以又快又准确。

(学生讨论)

师:好,你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操作了,把相应的标记拖动到奇思以及父亲、母亲相应的休息日里。

生小组或自己操作。

(师点击,转播某个小组屏幕上的内容)师:这是第三小组完成的。请他们讲讲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奇思他们全家哪一天共同休息了吗?

师:在日历表中,我们除了能看到他们全家共同的休息日之外,还可以看到什么?

师:现在你们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以及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输入到相应的圆圈图中。

父亲的休息日母亲的休息日奇思的休息日

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生自己操作。

(师点击,转播某小组的内容)师:这是第五小组完成的,帮他们检查一下。

师:真不错。看来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解决了。原来日历表中还蕴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还想继续探讨吗?

(师点击,出现一个单独的9月份的日历表。7、8、14、15四个日期被红色矩形框框住。)师:请仔细观察这四个日期,你能发现什么?

师:哦,这个小朋友是横着来观察的。很不错。

师:你们太棒了!我们横着看,每行的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每列的两个数相差7;斜着看,两个数相加的和与另两个数相加的和相等。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呢?再看一组数。

(师点击,在日历表中又框住四个日期。)请你们想想,这组数还存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

师:你们还想以哪组数来进行观察,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小组讨论。)

师:四个数有这样的规律。那么9个数呢?(师点击,日历表中框住9个数:

7、8、9、

14、15、16、

21、22、23)

师:你很棒,孩子。

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日历表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以后再去研究好吗?其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有很多呢,请你们选择屏幕上的两朵花,每朵花后面都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看清要求,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生自由操作。)(师转播某个小组的内容)

师:这是第二小组完成的。我们先请他们讲讲是怎么想的。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观察的怎么样?

师:你们真棒。我们看看另一个有趣的问题。(点击,转播另一小组屏幕的内容)这是第一小组完成的。请他们讲讲是怎么想的。

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仅善于观察,还很会动脑筋思考。

三、课堂小结。

师:这一节我们探讨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数学问题,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初步小组合作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比如,在小组合作寻找共同的休息日时,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探究出了做记号、对应和利用倍数关系等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整节课学生进行讨论、操作、总结、汇报,并及时补充、纠正,教师只从旁点拨并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做敢说,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数学学习”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本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的方式、方法、标准及教师的评价语言等。

新北师大版2018-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数学期末质量测试卷(北师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准确填空。(第1题4分,第7题3分,其它每题2分,共21分。) 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最低位上是1,万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2、和99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你所在班级的面积是()平方米,大约()间教室是10000平方米。 4、A÷21=20……(),在括号里最大能填(),这个被除数最大是()。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428000 ≈()万74990 ≈7() 5600000000 =()亿1295330000 ≈()亿 6、下面各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①一瓶饮料重485克,大约是()克。 ②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20498人,大约是()人。 7、明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那么他向西走40米记作()。如果明明从0点处出发,先向东走30米,再向西走50米,这时明明的位置是()。 8、在○里填上“<、>或=”。 57003 570030 98920 98902 30000 3万 -5 5 0 -8 -13℃-23℃ 9、观察下列算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43+34)÷(3+4)=11 (67+76)÷(6+7)=11 (73+)÷(+)=11 (+)÷(+)=11 10、求角的度数。(如右图)∠1=45°∠2=( )度 ∠3=( )度∠4=( )度∠5=( )度 二、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数,()一个零也不读。 A、30407000 B、30047000 C、34007000 D、34000070 2、下面的数,()是精确数。 A、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约80圈。 B、我们班有56人。 C、笑笑每天睡眠时间约9小时。 D、我国约有人口1300000000人。 3、下午5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A. 直角 B. 钝角 C. 锐角 D.平角 4、若A×40=360,则A×4=()。

2014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2018-2019年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时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练一练”的3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25(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共10套

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总复习综合练习题 班别:姓名:评分: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由3个十万,4个千组成的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是 ()。 2、3时45分=()时 3.08升()毫升 3、1 2 千米:8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某地早晨气温-5℃,中午气温6℃,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 5、60千克是40千克的()%,1米的3 5 和()米的20%一样长。 6、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每段长()米。 7、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在一张长是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卡纸中,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 是()平方分米。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在这幅地 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8.8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在24、22、20、26、26、26、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平均数是()。 1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总和是60立方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12、4根小棒长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7厘米,选其中的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13、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摆3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摆m个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0.8和0.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3、师徒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徒弟生产的零件合格率是90%,那么师傅生产的零件合 格率是110%。()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017-2018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 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 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 确的列式是( ) A. 12000×35 B. 1200+12000×35 C. 1200-12000×3 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细心、认真才能取得好成绩。祝你成功!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题1分,计22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4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 )。 2.5 1 的倒数是( ),8的倒数是( )。 3. 3米长的绳子,截成 4 1 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 )。 4. 一个数的4 3是9,这个数是( )。 5. ( )× 41=7×( )=8 5 ÷( )=1 6. 0.75=()() =( )÷( )=( )% 7. 一块体积为40立方米的长方体大理石,底面积是8平方米,高是( )。 8. 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3立方米=( )立方分米=( ) 升 9.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 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 。 10.把一根长5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锯( )块。 二、辨一辨,我能行!(对的“√”,错的打“×”计7分) 1、因为3 1+3 2=1,所以3 1和3 2互为倒数。 ( ) 2、一袋饼干共15块,吃了3 1 ,还剩10块。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比原数大。 ( ) 4、校园里栽了125棵红花,活了120棵,成活率为120%。 ( ) 5、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有4个面露在外面。 ( )

6、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7、张师傅做101个零件,其中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 )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计5分) 1、一个长方体粮仓的占地面积是30( )。 A 、米 B 、平方米 C 、立方米 2、在50、60、60、60、60、65、70、85这组数中,( )是众数。 A 、60 B 、50 C 、65 3、护士要把一个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4、一件上衣八折销售,现价是40元,原价是( )元。 A 、32 B 、50 C 、60 5、下图中哪个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计28分) 1.口算(每题1分,计6分) 125×4= 73÷73= 203×9 4 = 15÷21= 0÷1001= 53-6 1 = 2.你认为怎么简便就怎么算。(每题2分,计8分) 52×15÷85 41+43÷8 3 73 ×31+74×31 (21+31+6 1)×18 A B D C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全册总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 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本册教材强化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数学问题,引领师生进行数学学习,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同时,这样一种稳定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呈现形式,无疑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学与教的要求、创造性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2、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体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经验、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

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能是基于表面信息直接提出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第四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并使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123456789101112 2013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4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5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6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涂色后,组织交流展示: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讲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说一说你怎样知道哪一年是闰年的。 生:因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2016年是闰年,所以先把2016年涂上颜色;我们也知道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2020年和2024年也是闰年。 师:可以这样找。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注意是“一般”哦,也有特殊的情况。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特殊就特殊在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多少天? 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把一年12个月份的天数加起来计算的,结果是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 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比例的认识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6-18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 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 比例。 2.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渗透情感,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2.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 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师生交流。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 比值。 并板书:2.4∶1.6 =3/2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并指出像这样 的式子叫比例。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 数学好玩…………………………………………………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总复习………………………………………………… 28课时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2018年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共90分】 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一.口算:(时间5分,4∶1) ⑴=+3725 ⑹21.7÷7= ⑾=?12 5 53 ⒃=? 5 425 ⑵70-34= ⑺==+23.13.12 ⑿=-5 141 ⒄=? 22 711 ⑶1.3+27= ⑻=÷5.005.1 ⒀6÷=83 ⒅=÷29 4 ⑷45-0.5= ⑼=-9 498 ⒁=+2 152 ⒆=+2 132 ⑸25×0.4= ⑽=+7 372 ⒂=?426 1 ⒇ =÷13 7107

【第2页】 基本题:做对11题以上(含11题)为达标 一.口算(时间:5分,4∶1) 二.填空(2∶1) ① 四千五百万零七百写作(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 ②1.5时=( )分, 450毫升=( )升 ③把72分解质因数是(72= )。 ④在 8 5 、0.606、66%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⑤把1.6∶5 2 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是( )。 ⑥《大百科全书》原价每套500元,现实行八五折优惠后,每套( )元。 三.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画“×”。(2∶1)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②用100克药粉和1千克水配制成的药水浓度是10%。……………… ( ) ③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6米,面积就增加 36平方米。……… ( ) ④如果)都不等于0,(,54b a b a =,那么 4 5 =a b ……………………… ( )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1) ①4263004050÷- ②5.04×6.5 – 2.76 ③175107103175?+? 五.列式计算(1∶1) ①1.8除以2减1.6的差,商是多少? ②X 的 5 4 比39多21,求X 。 【时间共90分】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密封线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意义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1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 1课时 比大小 2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2课时 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单元检测及小结 2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1

买文具 教学内容: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元、角、分”以小数来表示的过程,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小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具:电脑课件 学具:钱币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 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 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 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 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 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 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 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