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题

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题

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题
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题

一、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C.生产后处理 D. 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 B 。

A.C-N B. C-C C.C-S D. C-O

3,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 D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 C 。

A.不盲 B. 单盲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 C 倍的中试放大。

A.10~50 B. 30~50 C.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 C 。

A.蛋白酶 B. 果胶酶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B. 纯化C.蒸发 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 A 为主。

A.天然的生物材料 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 D. 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9,心脑血管药物属于 B 药物。

A.诊断 B. 治疗C.预防 D. 保健

10,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反应为( C )

A. 单分子反应

B. 双分子反应

C. 零级反应

D. 平行反应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2分)

1,原料药生产通常具有的特点是 ABCD 。

A.产品的品种多 B. 生产工序多C.原料种类多 D. 原料的利用率低E. 产品的收率低

2,对于那些不可避免要产生的“三废”,暂时必须排放的污染物,一定要进行怎样的净化处理 ABC 。

A.物理的 B. 化学的C.生物的 D. 机械的 E. 焚烧的

3,导致了全球的几大危机是 ABC 。

A.资源短缺 B. 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 D. 金融危机 E. 战争

4,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制,大体可分成 AB 。

A.游离基型反应 B. 离子型反应C.连续反应 D. 平行反应 E. 可逆反应

5,制药工艺研究按指标的多少可分为 AB 。

A.单因素研究 B. 多因素研究C.试验设计 D. 工艺优化 E. 辅助研究

6,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包括 AB 。

A.废弃物的处理 B. 回收品的处理

C.产品的处理 D. 中间体的处理 E. 原料的处理

7,中药的浸提过程包括 ABCDE 。

A.浸润 B. 渗透C.溶解 D. 扩散 E. 解析

8,下列哪些方法是纯化方法 ABCD 。

A.水提醇沉法 B. 醇提水沉法C.酸碱法 D. 盐析法 E. 粉碎法

9,生物药物按其结构可分为 ABCDE 。

A.重组蛋白或多肽类药物 B. 合成多肽类药物C.干细胞制品 D. 寡肽核苷酸类药物 E. 组织工程类制品

10,现代制药工业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A. 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

B. 生产分工细致、质量要求严格

C. 生产技术复杂、品种多、剂型多

D. 生产的比例性、连续性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全合成: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药物的方法称为全合成2,半合成: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药物的方法称为半合成3,非均相催化剂

4,空白对照:临床试验中选定的对照组并未加以任何对照药物,称为空白对照。

5,中试放大阶段: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

6,什么是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水醇法)系指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达不同含醇量,某些药物成分在醇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固液分离后使水提液得以精制的方法。

7,生物制药

8,“平顶型”反应:“平顶型”反应是相对于副反应多、反应条件的“尖顶型”反应提出的,平顶型反应工艺条件稍有差异也不至于严重影响收率,并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9. 平行反应:平行反应又称竞争性反应,是一种复杂反应,即一个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在生产上将需要的称为主反应,其余的称为副反应。

10. 包合技术: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该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构成,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可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

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理想的药物制药工艺路线。

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要简短; 2)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 3)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

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毒;

5)设备条件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于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2,逆合成分析过程的要求。

3,中试放大的任务及意义是什么: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1,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 :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2,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 :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3,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5,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确定 :要考虑使反应和后处理操作方法适用工业生产的要求。特别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6,进行物料衡算 :当各步反应条件和操作方法确定后,就应该就一些收率低,副产物多和三废较多的反应进行物料衡算。反应产品和其他产物的重量总和等于反应前各个物料投量量的总和是物料衡算必须达到的精确程度。以便为解决薄弱环节。挖潜节能,提高效率,回收副产物并综合利用以及防治三废提供数据。对无分析方法的化学成分要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7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 :原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为了解决生产工艺和安全措施中的问题,必须测定某些物料的性质和化工常数,如比热,黏度,爆炸极限等。8,原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订 :小试中质量标准有欠完善的要根据中试实验进行修订和完善。9,消耗定额,原材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确定。在中试研究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基建设计,制订型号设备的选购计划。

进行非定型设备的设计制造,按照施工图进行生产车间的厂房建筑和设备安装。在全部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安装完毕。如试产合格和短期试产稳定即可制订工艺规程,交付生产。

4,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哪些。

5. 结合我国制药工业现状,简要叙述。(10分)

参考答案:

今后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

1)化学制药工业应向创制新药和改进生产工艺方向发展

2)生物制药行业迎来契机

2)开发新剂型、改造老剂型

3)实现中药的现代化

6. 重结晶时溶剂如何选择?

合适的重结晶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与被提纯的物质不起化学反应

2)被提纯溶剂在热溶剂中溶解度大,冷却时小,而杂质在冷、热溶剂中的溶解度都较大,杂质始终留在母液中。或者杂质在热溶剂中不溶解,过滤使可以将杂质除去。

3)溶剂易挥发,但沸点不宜过低,便于与结晶分离。

4)价格低、毒性小、易回收、操作安全。

六、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12,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1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1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1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1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1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1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1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2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七、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C.生产后处理 D. 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 B 。

B.C-N B. C-C C.C-S D. C-O

3,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 D 。

B.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 C 。

B.不盲 B. 单盲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 C 倍的中试放大。

B.10~50 B. 30~50C.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 C 。

B.蛋白酶B. 果胶酶C.纤维素酶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B.干燥 B. 纯化C.蒸发 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 A 为主。

B.天然的生物材料 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 D. 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9,心脑血管药物属于 B 药物。

B.诊断 B. 治疗C.预防 D. 保健

10,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反应为( C )

A. 单分子反应

B. 双分子反应

C. 零级反应

D. 平行反应

八、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2分)

1,原料药生产通常具有的特点是 ABCD 。

A.产品的品种多 B. 生产工序多C.原料种类多 D. 原料的利用率低E. 产品的收率低

2,对于那些不可避免要产生的“三废”,暂时必须排放的污染物,一定要进行怎样的净化处理 ABC 。

B.物理的 B. 化学的C.生物的 D. 机械的 E. 焚烧的

3,导致了全球的几大危机是 ABC 。

B.资源短缺 B. 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 D. 金融危机 E. 战争

4,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制,大体可分成 AB 。

B.游离基型反应 B. 离子型反应C.连续反应 D. 平行反应 E. 可逆反应

5,制药工艺研究按指标的多少可分为 AB 。

B.单因素研究 B. 多因素研究C.试验设计 D. 工艺优化 E. 辅助研究

6,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包括 AB 。

B.废弃物的处理 B. 回收品的处理C.产品的处理 D. 中间体的处理 E. 原料的处理

7,中药的浸提过程包括 ABCDE 。

B.浸润 B. 渗透C.溶解 D. 扩散 E. 解析

8,下列哪些方法是纯化方法 ABCD 。

B.水提醇沉法 B. 醇提水沉法C.酸碱法 D. 盐析法 E. 粉碎法

9,生物药物按其结构可分为 ABCDE 。

B.重组蛋白或多肽类药物 B. 合成多肽类药物C.干细胞制品 D. 寡肽核苷酸类药物 E. 组织工程类制品

10,现代制药工业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A. 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

B. 生产分工细致、质量要求严格

C. 生产技术复杂、品种多、剂型多

D. 生产的比例性、连续性

1、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制药工艺学是主要研究、设计和选择安全、经济、先进的药物工业化生产途径和方法,解决药物在生产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同时根据原料药物的理化性质、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设备的特点,确定高产、节能的工艺路线和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实现制药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生物技术制药

1、制药工艺研究的阶段: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

2、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特点: 1)品种多,更新快,生产工艺复杂; 2)需要原辅材料繁多,而产量一般不太大; 3)产品质量要求严格;4)基本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5)其原辅材料和中间体不少是易燃、易爆、有毒; 6)三废多,且成分复杂。

3、我国新药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战略:

答:1)原创性新药研究开发,创制新颖的化学结构的新化学本体(突破性新药研究开发)

2)模仿性新药创制,即在不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对新出现的、很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化学结构改造,寻求作用机理相同或相似,并具有某些优点的新化合物。

3)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以及单一对映体或异构体的研究和开发(延伸性研究开发。 4)应用生物技术开发新的生化药物。 5)现有药物的药剂学研究开发。(应用新辅料或制剂新技术,提高制剂质量、研究开发新剂型、新的给药系统和复方制剂)(三类新药) 6)新技术路线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制药工艺学研究开发重点)

4、药物传递系统(DDS)分类:

答:缓释给药系统(SR-DDS)、控释给药系统( C R-DDS )、靶向药物传递系统(T-DDS)、透皮给药系统、粘膜给药系统、植入给药系统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1、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

答:1)类型反应法、2)分子对称法、3)追溯求源法、4)模拟类推法、5)光学异构体拆分法

4、药物合成工艺路线中的装配方式:直线型装配方式、汇聚型装配方式

5、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答: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它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6、进行药物的化学结构整体及部位剖析的要点答: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整体及部位剖析时,应首先分清主环与侧链,基本骨架与官能团,进而弄清这官能团以何种方式和位置同主环或基本骨架连接。

8、外消旋体的一般性质

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若在完全没有手征性因素存在的分子中,则所得产物(或中间体)是由等量的左旋体与右旋体组成的外消旋体。

第三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

2、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答: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

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要简短;

2)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 3)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 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毒; 5)设备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易于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4、相转移催化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名),影响相转移催化的因素;

答:相转移催化剂(PTC):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能将所需离子从水相或固相转移到有机相;(2)有利于该离子的迅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三大类。

相转移催化反应(名):它是指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有机相中的反应物与另一相中的反应物发生的化

学反应,称为相转移反应。

相转移催化PTC,它是有机合成中最引人瞩目的新技术。在水-有机相两相反应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是使一种反应物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参加反应,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

影响相转移催化的因素:

催化剂(一般在0.5~10%之间)、溶剂、搅拌速度和水含量等 5、药物结构剖析的方法。

答:1)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整体及部位剖析时,应首先分清主环与侧链,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进而弄清这功能基以何种方式和位置同主环或基本骨架连接。

2)研究分子中各部分的结合情况,找出易拆键部位。键易拆的部位也就是设计合成路线时的连接点以及与杂原子或极性功能基的连接部位。 3)考虑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形成方法;

4)功能基的引入、变换、消除,反应中心的活化与保护;5)手性药物,需考虑手性拆分或不对称合成等。

1、影响药物合成反应的7个因素;

答:1)反应物浓度与配料比 2)溶剂:化学反应的介质、传热的介质

3)催化: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移催化、酶催化等,加速化学反应、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4)传热:药物合成工艺研究需要考察反应时的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5)反应时间及反应终点的监控:适时地控制反应终点,可以确定反应的时间 6)纯化技术:蒸馏、过滤、萃取、重结晶、吸附、膜分离等。7)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所有中间体都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项目,并建立有效的质量分析方法。

2、研究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的方法;答: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反应物浓度、反应配料比

4、溶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主要在:反应速度、反应方向、产品构型三方面 6、催化剂的定义,及其作用形式;答: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作用形式:正催化、负催化、自动催化

7、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答:1)温度: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大,温度太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小,反应速度很慢,随着温度上升,反应速度逐渐增大,但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后,又开始降低。绝大多数催化剂都有活性温度范围。 2)助催化剂:在制备催化剂时,往往加入少量物质(<10%),这种物质对反应的活性很小,但却能显着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或选择性。

3)载体(担体):常把催化剂负载在某种惰性物质上,这种物质称为载体。常用的载体活性碳、硅藻土等。 4)毒化剂: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叫做毒化剂或催化抑制剂。有些催化剂对毒物非常敏感,微量的毒化剂即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甚至消失。

8、非基元反应;

答:非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10、“相似相溶”规律。

答:“相似相溶”规律—溶质的极性大,就需要极性大的溶剂才能使它溶解。溶质的极性小,则需要用低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才能使之溶解。第五章化学制药工艺的放大

1、制药工艺放大的基本方法;

答:中试放大的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逐级经验放大法—主要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试验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

器的特征。在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也是化工研究中的主要方法。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物料衡算基准;

答:基准:(1) 时间基准——对连续生产过程,常以单位时间的投料量或产品量为计算基准。 (2) 批量基准——以每批操作或一釜料的生产周期为基准。

(3) 质量基准—当系统介质为液、固相时,选择一定质量的原料或产品作为计算基准较适合。 (4) 物质的量基准:对于有化学反应的过程因化学反应的按摩尔进行的,用物质的量基准更方便。 (5) 标准体积基准:对气体物料进行衡算,可采用标准体积基准,Nm3(STP),既排除T、p的影响,又可直接换算为摩尔。

(6) 干湿基准:由于物料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选用基准时就有算不算水分的问题。湿基计算水分,干基不计算水分。

第六章化学制药厂三废的防治

2、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答:1)污泥浓度—是指1L混合液中所含的悬浮固体(MISS)或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的量。 2)污泥沉降比(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混合液静置半小时后,沉降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百分比。 3)污泥容积指数(SVI)—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混合液静置半小时后,1g干污泥所占有的沉淀污泥的体积。 4)BOD负荷

3、废水的生物处理;

答: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常用于二级处理。(一).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情况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依靠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这三大类细菌联合作用来完成。(二).废水生物处理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1、温度

2、 pH值

3、营养物质:可加入生活污水进行均化

4、有害物质

5、溶解氧:出水中的溶解氧不低于1 mg/L.

6、有机物浓度:浓度过高可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

4、防止“三废”的主要措施。

答:生产工艺绿色化

(1)要尽量采用污染少甚至没有污染的生产工艺(2)积极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一、采用新工艺使污染物从源头上被消除,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我们需要不断革新工艺,尽量少排放污染物。二、循环套用:反应母液的循环套用或经过适当处理后套用。如氯霉素合成中的乙酰化反应三、综合利用与资源化

将产生的“三废”变成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能大大减少治污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改进生产设备并加强设备管理

采用能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设备代替人工操作的间歇式设备避免“跑、冒、滴、漏”现象

5、废水的处理级数;

答:一级处理—主要是预处理,用物理方法或简单化学方法除去废水中的漂浮物、泥沙、油类或胶态物质,以及调整废水的pH值等。

二级处理—主要指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的废水。生化法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经生物法处理后,废水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一般可去除90%左右,固体悬浮物可去除90%-95%。二级处理能大大改善水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的要求。

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只是有特殊要求时才使用。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电渗析等。第七章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原理

国内奥美拉唑合成的相关工艺:

答:奥美拉唑具有独特的胃酸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胃壁细胞膜H+, K+ -ATP酶系,阻止胃酸分泌,其作用与剂量呈依赖性。

奥美拉唑为苯并咪唑类,结构上分为苯并咪唑和取代吡啶两部分,亚磺酰基由硫醚氧化而成,可在最后一步反应中进行。根据连接苯并咪唑和取代吡啶两部分的甲硫基构建方式不同,有4种合成途径。

第八章前处理工艺

1、中药净制定义,作用;

答:中药净制的作用:(1)使药材达到一定净度标准,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2)便于进行切制和炮制。第九章提取工艺

1、中药有效成分的相关提取原理;

答:作为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大多数都存在细胞的原生质中。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

问题是如何将有效成分从细胞壁一侧的原生质中转移到另一侧的提取溶剂之中。其提取原理分浸润、溶解、扩散3个过程。

2、提取分离的过程;答:浸润、溶解、扩散

3、溶剂浸出法;

答:即用一种适当的溶剂(一般为水或乙醇)从固体状中药中把可溶性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通常亲脂性的中药成分易溶于亲脂性溶剂,难溶于亲水性溶剂。反之,亲水性成分则易溶于亲水性溶剂。

4、渗漉法;

答:渗漉法是往药材粗粉中连续不断添加浸取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下端出口连续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取方法。渗漉法用的设备一般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水为溶剂多用圆锥形,而有机溶剂可选用圆柱形。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

5、水提醇沉法;答:是以水浸出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以乙醇沉淀去除杂质的方法。

6、醇提水沉法;

答:先用乙醇提可减少黏液质、淀粉、蛋白质等杂质的浸出,故对这类杂质较多的药材较为适宜。第十章分离纯化工艺

1、吸附过程原理,及其分类;

答:吸附过程是指多孔固体吸附剂与流动相接触,流动相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向固体颗粒表面选择性传递,被吸附和积累于吸附剂微孔表面的过程。相应的逆向操作称解吸过程。

1.变温吸附-利用温度变化实现吸附和解吸附的再生循环操作。

2.变压吸附-利用压力变化完成循环操作。

3.变浓度吸附-液体混合物中某些组分在环境条件下选择性吸附,然后用少量强吸附性液体解吸再生。用于液体混合物的主体分离。

2、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线、吸附等量线;

答:吸附等温线:当温度保持一定时,吸附量与压力(浓度)的关系,可绘制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线:在吸附压力恒定时,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得到吸附等压线。吸附等量线:如保持吸附量恒定,以平衡压力对吸附温度作图,就可得到吸附等量线。

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操作;答:预处理上样洗脱再生

4、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答:(1)树脂本身化学结构的影响(2)溶剂的影响

(3)被吸附的化合物的结构的影响(4)上样溶液的PH值(5)洗脱液的选择

6、离心过程的分类;离心分离按过程可分为离心过滤、离心沉降和离心分离三种。

答:(1)离心过滤:适用于固相含量较多、颗粒较粗的悬浮液的分离。

(2)离心沉降:适用于固相含量较少、颗粒较细的悬浮液的分离。(3)离心分离:乳浊液的分离

7、膜分离技术(如微滤、超滤);

答:原理:膜分离过程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一)超滤过程(UF):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原料液中溶剂和小溶质粒子从高压的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二)微滤过程(MF):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9、超临界流体定义,特性;

答:超临界流体(SF或SCF)是指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下的高密度流体。超临界流体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第十一、十二章浓缩工艺、干燥工艺

1、浓缩过程原理;

答:浓缩是将溶液通过加热使其沸腾,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其中的水分或其他具有挥发性的溶剂部分达到汽化状态并被不断移除,而溶质是其中不挥发性的部分,在此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状态,从而达到了提高溶液浓度的目的,浓缩过程的实质就是浓缩溶液(或回收溶剂)的传热操作过程。

2、浓缩过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答: 1)、浓缩过程中应不断地向溶液供给热能使溶液沸腾 2)、要不断地排除浓缩过程中所产生的溶剂蒸汽。

3、浓缩过程的特点;

答: 1、浓缩液的沸点升高 2、浓缩液理化性质的改变3、浓缩过程中的结垢现象 4、能量的循环使用

4、薄膜浓缩工艺;

答:薄膜浓缩是利用液体形成薄膜而蒸发,具有极大的表面,热的传播快而均匀,能较好地避免药物的过热现象,总

的受热时间也有所缩短,所以膜式蒸发器适用于蒸发处理热敏性物料。 升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 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离心薄膜蒸发器

5、单效浓缩、多效浓缩;

答:多效浓缩:在多效蒸发的过程中,将前一次的二次蒸汽作为一效的加热蒸汽,理论上讲仅第一效蒸发器需要消耗蒸汽,而且二次蒸汽可以无限地利用下去。实际上二次蒸汽的利用次数总是有限度的。 常见的多效浓缩的操作流程根据加热蒸汽与料液的流向不同,一般可分为顺流、逆流、平流3种形式。 单效浓缩和多效浓缩:根据溶液蒸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蒸汽能否作为另一蒸发器的加热蒸汽进行循环使用作为区分标准

6、按照热能传递给湿物料的干燥方式的分类。

答:1)对流干燥:干燥过程中必须有载热体存在。干燥介质通常为热空气,温度易于调节,但热能利用程度较差。2)传导干燥:载热体通常为加热蒸汽,热能利用程度较高。

3)辐射干燥: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发射至湿物料表面并被其吸收而转变为热能,使水分加热汽化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4)介电加热干燥:是将需干燥的物料置于高频电场内,由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使物料的分子频繁地发生取向运动,获得热量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计算题 例:甲氧苄氨嘧啶生产中由没食子酸经甲基化反应制备三甲氧苯甲酸工序,测得投料没食子酸25.0kg ,未反应的没食子酸2.0kg ,生成三甲氧苯甲酸24.0kg ,求转化率X 、选择性S 和收率ψ。

例:乙苯用混酸硝化,原料(工业用)乙苯的纯度为95%,混酸中(HNO3 32% H2SO4 56%、H2O 12%),HNO3过剩率(HNO3过剩量与理论消耗量之比)为0.052,乙苯的转化率99%,转化为对、邻、间位分别为52%、43%和4%,若年产300吨对硝基乙苯,年工作日300天,试以一天为基准作硝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C 2H 5

+HNO 3

2295%

H 2O +解:(1)每天应生产的对硝基乙苯的量为: 300× 1000/300=1000kg

(2)每天需投料乙苯:

3)每天副产邻、间位硝基乙苯:

4)每天需投料的混酸:

(5)反应消耗乙苯:1351×0.99=1337.5kg

剩余乙苯:1351-1337.5=13.5kg

(6)反应消耗HNO3:

剩余HNO3:843.7-793.9=49.8kg

(7)反应生成的H2O :

最后将物料衡算列成表格: kg y 4.263632

.017.106)052.01(135102.63=?+?=kg y 9.79399.017.10602.6313511=??=kg y 22799.017.10602.1813512=??=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新药审批办法 D.标准操作规程 2.药品是特殊商品,特殊性在于 ()。 A.按等次定价 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C.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D.清仓在甩卖 3.终点控制方法不包括()。 A.显色法 B. 计算收率法 C.比重 法 D. 沉淀法 4.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C.温度降低,活性增大 D.开始温度升高,活性增大,到最高速度后,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5.中试一般比小试放大的位数是 ()倍。 ~10 ~30 C.30~50 ~100 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 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是()。 A.透析法 B.盐析法 C.离心法 D.萃取法 7.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浓缩称 为()A. 高压浓缩 B.减压浓缩 C. 常压浓缩 D.真空浓缩 8.下列不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是 () A.天冬氨酸 B.多肽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9.下列不属于多肽、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A.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福林-酚试剂法 10.下列属于脂类药物的是()。 A.多肽 B. 胆酸类 C.胰脂酶 D 亮氨酸 11.()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 β-内酰胺类 12.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发酵条件不包括()。 A.培养基及种子 B.培养温度及时间及通气量 D.萃取及过滤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是()。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直接培养 D.固定化培养 14.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酵母菌 15.将霉菌或放线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大米或小米颗粒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称为()。 A. 米孢子 B.种子罐 C.发酵 D. 试管斜面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题

填空(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 0 分)1, 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 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___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 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 C.生产后处理 D.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_B __ 。 A. C-N B. C-C C . C-S D. C-O 3 ,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__D _____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 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_C—。 A.不盲 B. 单盲 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J倍的中试放大。 A. 10?50 B. 30?50 C . 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_C _______ 。 A.蛋白酶 B. 果胶酶 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 B.纯化 C.蒸发 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_A_ 为主。 A.天然的生物材料 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 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 D.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制药工艺学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清洁技术: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原料的绿色化(2)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3)化学反应绿色化(4)研究新合成方法和新工艺路线 2.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3.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4.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5.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6. 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7.Sandmeyer反应: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9. 质子性溶剂: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的氢原子,既可与含负离子的反应物发生氢键结合产生溶剂化作用,也可与负离子的孤电子对配位,或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或由于偶极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质子性溶剂有水、醇类、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氢氟酸-氟化锑(HF-SbF3)、氟磺酸-三氟化锑(FSO3H—SbF3)、三氟醋酸(CF3COOH)以及氨或胺类化合物等。 10. 非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易取代的氢原子,主要靠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非质子溶剂又分为非质子极性溶剂和非质子非极性溶剂(或惰性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有醚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卤素化合物(氯甲烷、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等)、含氮烃类 (硝基甲烷、硝基苯、吡啶、乙腈、喹啉)、亚砜类(二甲基亚砜)、酰胺类(甲酰胺、二甲酰胺、N-甲基吡咯酮、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酰胺等)。芳烃类(氯苯、苯、甲苯、二甲苯等)和脂肪烃类(正已烷、庚烷、环己烷和各种沸程的石油醚)一般又称为惰性溶剂。

制药工艺学试题

1.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 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 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19.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 类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 1.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 )

制药工艺学试题全解.doc

1.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 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

制药工艺学题库

简答题及论述题 微生物发酵制药章节 1微生物发酵过程分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征? 答:微生物发酵分三个时期,分别是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菌体自溶期。菌体生长期的特点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菌体的数量快速增加维持到一定的数量保持不变。产物合成期的特点是产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速率加快,直最大高峰合成能力维持在一定水平。菌体自溶期的特点是菌体开始衰老,细胞开始自溶产物合成能力衰退,生产速率减慢。 2生产菌种选育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如何选择应用? 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二,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三,诱变育种改良菌种四,杂交育种创新菌种五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六合成生物学定制菌种。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优点是价格便宜,易于处理,缺点是操作繁琐不易获得新菌种。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退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产量,但效率及增产幅度低。诱变育种改良菌种的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但缺乏定向性,要配合大规模的筛选工作。杂交育种创新群种是具有定向性,但其技术难度高。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工艺控制方便,合成生物学定制育种特点是菌种生产能力高,药物的研发和高效生产量高。 3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菌种的保存原理是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其主要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斜面低温保存二,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三,砂土管保存,四冷冻干燥保存,五液氮保存。其优缺点分别是斜面低温保存。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保存时间短,不能经常移植。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砂土管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缺点是本方法只适宜于形成孢子和芽孢的菌种,不适用只有菌丝

微生物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

制药工艺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类型反应法既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通法,又包括官能团的形成,转换或保护等合成反应。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中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寻找出最后一个结合点,逆向切断链接消除重排和官能团形成与转化,如此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期始原料为止,即期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2—2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答:原因:一个药物可以有多条合成路线,且各有特点,哪条路线可以发展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则必需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比较和论证,从中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合成路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室工艺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简短;2)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并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 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最好是多不反应连续操作; 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无毒,安全; 5)设备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 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 5-2、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哪几种合成路线?各单元步骤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操作控制是什么? 答: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原料的合成路线;

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 题目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制药工艺学》习题 院系: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李谷才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 1. 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化和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 制药工艺学: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药物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4. 类型反应法 :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 5.追溯求源法 :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 6.模拟类推法:对于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以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如杜鹃素可以模拟二氢黄酮的合成途径进行工艺路线设计。 7. 平行反应:又称为竞争性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例如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得到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 8. 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为一种常见的复杂反应,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9. “清污”分流:清污分流,是将高污染水和未污染或低污染水分开,分质处理,减少外排污染物量,降低水处理成本。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修订版)知识分享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2014修订版)

2014年10月《化学制药工艺学》自考复习资料 整理者:李玉龙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反应不是复杂反应的类型【 A 】 A、基元反应 B、可逆反应 C、平行反应 D、连续反应 2、化学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方法不包括【 C 】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 C、直接合成法 D、追溯求源法 3、下列方法哪项不是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方法【 C 】 A、模拟类推法 B、分子对称法 C、平台法 D、类型反映法 4、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 D 】 A、逐级放大法和相似放大法 B、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C、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D、逐级放大\相似放大和数学放大 5、下列不属于理想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的特点的是【 D 】 A、合成步骤少 B、操作简便 C、设备要求低 D、各步收率低6、在反应系统中,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系数与反应物起始的摩尔系数之比称为【 D 】 A、瞬时收率 B、总收率C、选择率 D、转化率 7、用苯氯化制各一氯苯时,为减少副产物二氯苯的生成量,应控制氯耗以量。已知每l00 mol苯与40 mol氯反应,反应产物中含38 mol氯苯、l mol 二氯苯以及38、61 mol未反应的苯。反应产物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的苯,损失l mol的苯。则苯的总转化率为【 D 】 A、39% B、 62% C 、 88% D、 97.5% 8、以时间“天”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就是根据产品的年产量和年生产日计算出产品的日产量,再根据产品的总收率折算出l天操作所需的投料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一般情况下,年生产日可按【 C 】天来计算,腐蚀较轻或较重的,年生产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缩短。工艺尚未成熟或腐蚀较重的可按照【 D 】天来计算。 A、240 B、280 C、330 D、30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生物制药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1、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 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或其代谢产物,综合利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2、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它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 3、生化药品 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的正常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4、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是指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5、基因工程药物 采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利用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作为活性宿主,进行生产的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6、生物药物分类 按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 (1)治疗药物:对疑难杂症如肿瘤、爱滋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障碍等具有特殊的作用;(2)预防药物:对传染病的预防; (3)诊断药物:免疫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酶诊断试剂、放射性诊断药物和基因诊断药物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亦是检测疾病的指标,如谷草转氨酶等;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生物药物在其他方面应用也很广泛:如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等。 按原料的来源分类 (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主要有人血液制品类、人胎盘制品类、人尿制品类;(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动物的脏器、其他小动物制得的药物如蛇毒、蜂毒等。(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中草药、有效成分; (4)微生物来源的药物:抗生素、酶、氨基酸、维生素等; (5)海洋生物来源的药物; 7、生物药物的特性 (1)药理学特性 (2)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 (3)检验上的特殊性 (4)剂型要求的特殊性 (5)保藏及运输的特殊性 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2、药物的ADME A: absorption,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D: distribution,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M: 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E: 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自体内的排除。 3、药物的三级质量标准 1. 国家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三大部分; 2. 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药典相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收载《中国药典》未收载的,但常用的药品及制剂。 3. 地方药品标准:对药典以外的某地区常用的药品、制剂的规格和标准,常制定地区性的

制药工艺学试题与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效应。 3、全合成: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 、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 、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 1) 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 生产成本因素, 3) 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微生物制药一般工艺流程模板

微生物制药一般工艺流程模板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 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 能够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 抗生素一般定义为: 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它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 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 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 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 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 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 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

活性( 或称药理活性) 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能够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 采用各种筛选方法, 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 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 首先要查阅资料, 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 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 人为地经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 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 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 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制药工艺学复习练习题

《制药工艺学》复习练习题 1、化学制药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举例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起始原料为止,起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4)模拟类推法:对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模拟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 2、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选择。 答:1、 反应类型; 2、理想的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合成步骤少、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各步收率较高等特点;了解反应步骤数和计算反应总收率是衡量不同合成路线效率的最直接方法; 3、了解每一条合成路线所用的各种原辅材料的来源、规格和供应情况,必须对原辅材料进行全面了解,使原材料成本最低; 4、要及时更换辅助材料和改变步骤合成,将废物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3、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析影响反应的各种条件与工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条件需要进行极限试验? :配料比、溶剂、温度和压力、 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1, 高。 2, 浓度、溶剂化作用、加料次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 3, 4,催化剂。现代化学工业中80%以上的反应涉及催化过程。化学合成药物的工 艺路线中常见催化反应如: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移催化、生物酶催化等利用催化剂来加速化学反应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4、液-液相转移催化反应中,为什么溶剂不能与水互溶?常用相转移催化剂有哪些?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doc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制药工艺学试题】 ology) :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 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 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 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 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 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 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 ):从药物分子的化学 结构出发,将其 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 分析法。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 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 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

“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 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 反应。 15. 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 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 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 用。 17.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 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 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 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 工艺的一致性。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 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 物质量和消耗等。 19. 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类

制药工艺流程

海蛤壳、厚壳贻贝抗炎清火口含片 制药工艺设计 专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 2015年 7 月 9 日

目录 1 工艺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片剂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蛤壳、厚壳贻贝抗炎清火口含片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处方设计及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方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粉碎.................................................错误!未定义书签。 筛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湿颗粒.............................................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衣.................................................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储存.................................................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物料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料衡算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损耗率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际年产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需生产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料衡算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药工艺学期末考试题A卷B卷综合必考卷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艺学期末考试题A卷B卷综合必考卷 制药工艺学 填空- 5题/10分 单选- 5题/10分 多选- 4题/12分 名词解释- 5题/20分 简答- 3题/30分 化学反应路线- 2题/18分 一、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

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 C.生产后处理 D. 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 B 。 A.C-N B. C-C

C.C-S D. C-O 3,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 D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 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 C 。 A.不盲 B. 单盲 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 C 倍的中试放大。 A.10~50 B. 30~50 C.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 C 。 A.蛋白酶 B. 果胶酶 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 B. 纯化 C.蒸发 D. 粉碎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2014修订版

2014年10月《化学制药工艺学》自考复习资料 整理者:李玉龙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反应不就是复杂反应的类型【A 】 A、基元反应 B、可逆反应 C、平行反应 D、连续反应 2、化学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方法不包括【C 】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 C、直接合成法 D、追溯求源法 3、下列方法哪项不就是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方法【C 】 A、模拟类推法 B、分子对称法 C、平台法 D、类型反映法 4、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D 】 A、逐级放大法与相似放大法 B、逐级放大法与数学模拟放大法 C、相似放大法与数学模拟放大法 D、逐级放大\相似放大与数学放大 5、下列不属于理想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的特点的就是【D 】 A、合成步骤少 B、操作简便 C、设备要求低 D、各步收率低 6、在反应系统中,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系数与反应物起始的摩尔系数之比称为【 D 】 A、瞬时收率 B、总收率C、选择率D、转化率 7、用苯氯化制各一氯苯时,为减少副产物二氯苯的生成量,应控制氯耗以量。已知每l00 mol苯与40 mol氯反应,反应产物中含38 mol氯苯、l mol二氯苯以及38、61 mol未反应的苯。反应产物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的苯, 损失l mol的苯。则苯的总转化率为【D 】 A、39% B、62% C 、88% D、97、5% 8、以时间“天”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就就是根据产品的年产量与年生产日计算出产品的日产量,再根据产品的总收率折算出l天操作所需的投料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一般情况下,年生产日可按【 C 】天来计算,腐蚀较轻或较重的,年生产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缩短。工艺尚未成熟或腐蚀较重的可按照【 D 】天来计算。 A、240 B、280 C、330 D、300 9、选择重结晶溶剂的经验规则就是相似相溶,那么对于含有易形成氢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时应选用的溶剂就是【 A 】A、乙醇B、乙醚C、乙酮D、乙烷 10、下面不属于质子性溶剂就是的【 A 】 A、乙醚 B、乙酸 C、水 D、三氟乙酸 11、载体用途不包括【 B 】、 A、提高催化活性 B、改变选择性 C、节约使用量 D、增加机械强度 12、为了减少溶剂的挥发损失,低沸点溶剂的热过滤不宜采用【B 】 A、真空抽滤,出口不设置冷凝冷却器 B、加压过滤 C、真空抽滤,出口设置冷凝冷却器 D、不能确定 13、工业区应设在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药厂厂址应设在工业区的【A 】位置。 A、上风 B、下风 C、下风或上风 D、侧风 14、《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A 】污染物能在环境或生物体内积累,21、对人体健第康会类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一类与第二类 15、化学需氧量就是指在一定票件下, 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的量,单位为mg、L-1。我国的废水检验标准规定以【 B 】作为氧化剂 A、高锰酸钾 B、重铬酸见 C、双氧水 D、浓硫酸 16、仅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经【B 】后,BOD5通常可降至20~30 mg、L-1, 水质可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三级处理 D、过滤并调节PH值 17、氯霉素有几个手性中心【B 】 A、一个 B、2个、 C、3个 D、8个 18、氯霉素就是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D】 A、伤寒杆菌 B、痢疾杆菌 C、脑膜炎球菌 D、以上都就是 19、下列不具有抗癌作用酌抗生素就是【D 】 A、放线菌素 B、博来霉素 C、阿霉素 D、四环素 10、青霉素工业大规模发酵生产采用二级种子培养,属于几级发酵【A 】 A、三级 B、二级 C、四级 D、一级 20、四环素发酵培养工艺中,氨基态氨浓度应为【A 】 A、100-200mg/L B、100-200 C、100-200kg/L D、100-200g/L 21、甾体化合物的生产工艺路线包招【D 】 A、天然提取 B、化学合成 C、微生物转化 D、以上都就是 22、紫杉醇属于哪类化合物(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