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废名桃园

废名桃园

废名桃园
废名桃园

桃园桃源

自私的觉得废名仿佛也和沈从文一样,描写了自己理解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真善美,沈从文有他的湘西小镇,废名有他的世外桃源。又像庄子笔下的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阿毛生活的世界就是那小小的“寡国”,那里的百姓乐天知命,知福知乐。起码王老大有自己的幸福,有他爱的女儿,有一点点女儿一句“桃子好吃”引起的快乐。

他的文章不以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取胜,而是把宁静冲淡而略带悲伤的意境的构造作为叙事的核心。他常常化用中国古典诗词与宗教禅语来营构一个诗情画意的所在,意象幻美而丰富,人物活动的地方莫不有杨柳、桃花、竹林,有塔有庙有桥,亦有落日晚霞与牛羊作伴,仿佛是乌托邦式桃花源的现世。随文字流淌的是一种莫名的情绪与心境,叙述无源无根,随时可以起笔,料不到哪里就可以结局。小说是人物重于故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捕捉和环境衬托塑造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言行将一个个鲜活而又谐趣的生活场景铺陈在读者面前,煞似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母女、祖孙间流露着无限的怜爱,好像一个男性角色时常缺席的母系崇拜氏族,因而这爱是柔绵的、美中含悲的,而文本中穿插的民俗描绘更让人物的行动活泼生趣。

最后要说的当然是废名式的晦涩语言。由于语言思维的跳跃和佛禅思想的渗透,使叙述语言带有陌生感而又有流动的韵律感,人物的对话层次错杂、喻象丰富、笔意留白,有如清谈玄理,意识涌动,哲思与美感并重。对于这体会最深的就是两小无猜的程小林与琴子过桥时的那段对话,“这个桥我并没有过。”“那一棵树还是同我隔了这一个桥。”“我的灵魂还永远是站在这一个地方——看你们过桥。”

而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桃园》。文中的王老大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不管对别人如何和别人对自己如何,对自己的女儿却是好之又好。文中的父女就像是患难却相濡以沫的朋友,共同耕织着希望,虽然生活潦倒,却饱含真情,让人充满希望。桃园就像一座城,荒凉却暗含生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像诗一样纯

净美好,让人不得不随着作者的思想魂牵梦绕。

“她站在树下,抱着箩筐,看爸爸摘桃,林子外不像再有天,天就是桃,就是桃叶,——是这个树吗?这个树,到明年又是那么茂盛吗?那时她可不要害病才好!”

这是一幅令人感动的画面,质朴纯洁的阿毛在爸爸的桃园散步,抬头望着枝繁叶茂的桃树,仿佛不再有天,这里就是全部的世界就是自己对世界的全部理解——繁华且容易接近。这里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同样都是妙龄少女,但二人的心境却是不相同的。黛玉扛着的不仅是锄头,也是自己寄人篱下的辛酸,因此她只能吟出“你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样让人伤感的话语。而阿毛呢,她有宠爱她的爸爸,有她爱的桃园,因此她想的是明年自己依然能在这里赏花的希望。

“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时候,许多女孩子跑来玩,兜了花回去。上城看得见红日头。”

这里的阿毛是善良的,她不管别人,只知道如果在城墙上牵些花,自己的桃园会更美。就像《边城》里的翠翠一样,都是宽容善良的人。

可是文中也有令自己心酸的语段。

“王老大,你这桃子好!”路上的人问。

王老大只是笑,——他还同谁去讲话呢?

围拢来四五个孩子,王老大道:

“我替我阿毛买来的。我阿毛病了要桃子。”

“这桃子又吃不得哩。”

是的,这桃子吃不得,——王老大似乎也知道!但他又低头看桃子一看,想叫桃子吃得!

王老大的欢喜确乎走脱不少,然而还是笑——

“我拿给我阿毛看一看……”

乒乓!

“哈哈哈,桃子玻璃做的!”

“哈哈哈,玻璃做的桃子!”

孩子们并不都是笑,——桃子是一个孩子撞跌了的,他的小小的心

儿没有声响的碎了,同王老大双眼对双眼。

多么令人吃惊,种桃子的王老大,却没让女儿吃到桃子,因此将女儿的梦话误解为女儿最想吃桃子,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当王老大为女儿买来两只不能吃的玻璃桃子时,却被一个孩子撞跌了。种桃人为女儿吃不到桃子而悔恨,倾尽所有买了假桃子给女儿看看也好,却被摔碎了。无言的苦涩与悲哀中,其实王老大的心的确是没有声响的碎了!是啊,好不容易忏悔的爸爸想安慰一下乖巧的女儿,让她感受一下迟来的无私关爱,可是偏偏事与愿违,仿佛是老天捉弄,当一个人越来越在乎的时候,上天就是越要夺走他在乎的东西,王老大此时的心,估计也随着玻璃桃子的破碎随之破碎吧。

我想,冲淡平和这个词是不足以概括废名的小说的,因为他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融入了其中,仿佛在极力给我们展现他的世界,虽然不是十分美好,却也不是十分落寞。就如世外桃源一样,虽然与世隔绝不同人迹,却是实实在在的温暖。

废名生平及作品简介

废名(20世纪著名作家、学者)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后,相继创作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桥》(1926-1937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年)(后两部都未完成)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若干,且后三者皆有极高的造诣。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生平年表编辑 1、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 2、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 3、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投稿《语丝》。 4、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5、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 6、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此后教书,写作,研究学问,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 7、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 8、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 9、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 10、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后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第四届人

从菱荡谈废名小说的读法

满眼花叶梦中星光 ——从《菱荡》谈废名小说的读法 关键词:菱荡审美梦小说学 提要:废名的小说《菱荡》淡化故事性,在细微的片段场景中对日常生活作了想象的表达,表现出浓郁的诗意,反映了废名以梦为真实的艺术追求。只有整体理解废名小说精神和建立废名小说学才能更好理解《菱荡》。废名小说学应该包括以梦为真实的艺术观、以诗法入小说的表现法、禅宗式审美感受方式,加上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等等。从众说纷纭的《菱荡》解读现象可以知道,建立完整、有效的废名小说学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废名在现代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小说自产生之日起,不乏赏音。比如刘西渭认为世上虽然有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作家,“然而很少一位像他更是他自己的。”1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桥》:“撇开浮面动作的平铺直叙而着重生活的揭露”,“偏重人物对于自然景物的反应”,“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2但是他的小说由于太过“苦心孤诣”,只成为少数人的星光,多数读者则感叹其小说晦涩难懂。实际上,他的小说描写的不过是乡村翁媪,说的也不过是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的琐事,不曾超过普通人经验世界,但他的小说确确实实又难以用常识的理来揣度。我们只有超越生活的庸常,越过凡俗才能直达其如诗的梦境。本文试以小说《菱荡》为例进入废名的艺术世界,一窥废名小说堂奥。 一 《桥》是废名小说的集大成者,最能体现废名小说那如诗如梦的特色。实际上这种特色是经过了由《竹林的故事》向《枣》、《桃园》的发展,再向长篇小说《桥》发展的过程。 长篇小说《桥》故事性与前相比大大减弱,人物的现实关系越来越简化,作者善于在片段的生活场景中,突出人物内心的感应状况。正如朱光潜所说:“(《桥》)偏重人物对于自然景物的反应”,“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小说虽然借小林与琴、细竹两个姑娘的感情纠葛为故事框架,作者重点却在于人物对外在事物的婉妙体悟,甚至包括对人物的微妙关系的心灵感应。事件的连续性常被心灵空间的延展所打破,小说与其说是展示生活事件,不如说是以慧眼去烛照藏匿在生活片段场景中的人生意趣,由此构筑了一个乌托邦的诗意世界。废名最初的几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甚至包括《枣》是有故事的,儿时的生活回忆成为小说的主体,在城乡文化对立的空间中,寄托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古老文化逝去的悲哀。作者以温煦之笔叙写乡村翁媪之事,表达乡土儿女之情。他那偏重于抒情的乡村生活赞歌表达了作者对未遭现代文明侵染的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有写实成分,也有故事性,但作者那身处都市的人生寂寞是借用回忆方式展现的,暗示了他未来的写作方向,那就是用心灵照亮现实,小说中本不浓厚的故事和也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充满了哀

废名

作家简介:(1901-1967) 废名,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原名冯文炳,废名于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投稿《语丝》。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此后教书,写作,研究学问,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后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政协常委。1967年10月7日,因癌症病逝于长春。 [编辑] 文学风格 废名被认为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废名名气虽大,但因为晦涩难懂,读者却少。在文学上,周作人和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1期 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诗意底色 0张鑫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大量的诗意色彩,表现出强烈的诗化倾向。造成这种诗化倾向的原因大体上有:作者写作的极大的自我性;特有地域色彩的世俗风情画面;喜好参禅悟道的影响;许多语境与文本构建空白。这使废名的小说在不同时代的读者中产生不同的解读,也给作品镀上了隽永的诗意底色。 [关键词]废名;诗化;自我性;参禅悟道;语境空白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5)01—0076—03 废名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这种成就的背后充满了一种诗意化的倾向,这也是很明显的。周作人曾说:“废名君是诗人,虽然作着小说。”…废名的小说创作,充满了一种朦胧隽永的诗意倾向。造成其小说作品中含有这种倾向的原因大体上有四方面:极大的自我性;哲理的大量阐发;参禅悟道的影响;大量的语境空白。 在废名的创作中,朱光潜曾经说过:“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与道人风味,他的诗有一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旧1这背景就是废名的诗意的底色。废名的文章难懂,因为他太是“他自己”。在三十年代有一种说法:文章难懂,以废名为第一,而第二名则是俞平伯。废名的写作大量的含有大量的个人生活的影子,其创作之根深深地扎于童年生活的记忆之中。他的作品倾注了对下层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无论是李妈、陈老爹、三姑娘、金喜,还是柚子,以及那一群顽皮肮脏的小邻居,废名不仅表现出他们的现实生活,而且由此表现出“伟大的同情”,发现着他们的善良与美好。在写作这些往事时,他在回忆的路上不免流露出失落的惆怅。因此,这些作品在表现出对美的欣赏的同时,又交织着一缕淡淡的悲哀。废名说:“在文艺上凡是本着悲哀或同情来表现卑者贱者的作品,我都喜欢。”¨1他的作品固然很少直接表现社会现实,但是他的作品的魅力之处也正在此。废名的写作并不是直接的阐发,而是一种把现实生活归人个人心灵的统摄之下,通过记忆与“反刍”从整体上表现社会现实。如果了解废名的生活经历的话,理解他的文章可能会深刻的多。废名的童年生活有大量的美丽景致。也相应的折射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发生在竹林里的故事与竹林都是那样的美好,充满着诗情画意,三姑娘的性格、形象也如竹林一般的美。绿草、炊烟、雀鸣、青菜、甚至那被青草覆盖着的坟墓,都充满着一种诗意的色彩。但是这些都是废名回忆的反照,他表达的世界里有许多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在《竹林的故事》中,我们无法猜测“我”和三姑娘之间的情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只是一种相识吗?好像又不足够完全可以说服我们去相信。在结尾的“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这句话的说话人并不清楚,因为在许多地方自己的母亲也可以这样称呼自己的女儿的。但是在前文中,有些堂嫂子也是这样叫三姑娘的。在这里却没有说明。作者自己认为不足以解释的东西,就这样放了过去,让读者猜测不已。 废名的自我性还表现在写作方法上的自我性。《桥》和《莫须有先生传》均出自他一人之手,风却格迥异,废名在写作沉醉于往事的幻梦并努力使之染上 [作者简介]张鑫,女,山东省泰安市人,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一76— 万方数据

废名桃园

桃园桃源 自私的觉得废名仿佛也和沈从文一样,描写了自己理解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真善美,沈从文有他的湘西小镇,废名有他的世外桃源。又像庄子笔下的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阿毛生活的世界就是那小小的“寡国”,那里的百姓乐天知命,知福知乐。起码王老大有自己的幸福,有他爱的女儿,有一点点女儿一句“桃子好吃”引起的快乐。 他的文章不以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取胜,而是把宁静冲淡而略带悲伤的意境的构造作为叙事的核心。他常常化用中国古典诗词与宗教禅语来营构一个诗情画意的所在,意象幻美而丰富,人物活动的地方莫不有杨柳、桃花、竹林,有塔有庙有桥,亦有落日晚霞与牛羊作伴,仿佛是乌托邦式桃花源的现世。随文字流淌的是一种莫名的情绪与心境,叙述无源无根,随时可以起笔,料不到哪里就可以结局。小说是人物重于故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捕捉和环境衬托塑造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言行将一个个鲜活而又谐趣的生活场景铺陈在读者面前,煞似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母女、祖孙间流露着无限的怜爱,好像一个男性角色时常缺席的母系崇拜氏族,因而这爱是柔绵的、美中含悲的,而文本中穿插的民俗描绘更让人物的行动活泼生趣。 最后要说的当然是废名式的晦涩语言。由于语言思维的跳跃和佛禅思想的渗透,使叙述语言带有陌生感而又有流动的韵律感,人物的对话层次错杂、喻象丰富、笔意留白,有如清谈玄理,意识涌动,哲思与美感并重。对于这体会最深的就是两小无猜的程小林与琴子过桥时的那段对话,“这个桥我并没有过。”“那一棵树还是同我隔了这一个桥。”“我的灵魂还永远是站在这一个地方——看你们过桥。” 而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桃园》。文中的王老大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不管对别人如何和别人对自己如何,对自己的女儿却是好之又好。文中的父女就像是患难却相濡以沫的朋友,共同耕织着希望,虽然生活潦倒,却饱含真情,让人充满希望。桃园就像一座城,荒凉却暗含生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像诗一样纯

桃园的碎梦——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桃园的碎梦——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初读废名的小说,感觉无法走进他的心灵世界。那山水诗一般行云流水、简约幽深的文字,那恬淡自然、如梦如幻的意境,与我们阅读经验中的现代文学作品的宏大叙事相去甚远,却又是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有人评价废名“奇古之貌,似螳螂,眼镜下有同情的悲泪”,正是《桃园》让我读出了废名的“悲泪”,以及他古典的温情与悲悯。 一、幻灭的希望与苦难的生存 1.桃园印象与阿毛失神的梦 桃园仿佛是一方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孤单得很。王老大和女儿阿毛住在这里,过着隐逸一般的生活。在阿毛眼中,天就是桃,就是桃叶,桃园就是整个世界。她曾经想过种橘树,但“眼睛里立刻又是一园的桃叶”。春天桃花满树,阿毛“小小的心儿实是满了一个红字”;秋天的月亮照彻她的心儿,阿毛睁大了的眼睛叫月亮装满了。她用小手抱大一棵又一棵桃树,捧出鲜红的桃子送给尼姑,“风吹到井里去了她喜欢”。桃园承载着阿毛每一分快乐的记忆与思绪,她常常失神于桃园在诗意的梦中。

诗情画意之外,桃园偏紧邻衙门与杀场,“‘杀’字偏风一般的自然而然的向你的耳朵吹,打冷噤,有如是点点无数的鬼哭的凝和”,“夜半的衙门更锣响”。周围的鬼哭和杀戮给静谧而诗意的桃园蒙上了一层悲惨恐怖的色调。这里本该是“让野草生长下去”的荒地。桃园里的阿毛,心事也是满满的:妈妈的坟就在这园里不好吗?爸爸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阿毛病了,怕了,睡不着了,桃园上空飘浮着淡淡的忧愁与哀伤。桃园是美好的,但桃园在静止中沉淀着病痛与死亡哀歌。阿毛是纯净善良的,但她小小的心儿却悄悄承担了家庭的不幸。 在废名孤寂的古典美学世界,桃园的景况和阿毛的心事是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隐喻——人性是美好的,人类的灵魂中渴望自然的回归,渴望平淡而真实的美,而现实社会中的强权和暴力挤压着美好的人性,给人的心灵带来恐惧与不安,给人以梦想的幻灭和病痛的折磨。 2.破碎的桃子与王老大破碎的心 王老大以种桃为业,以桃园为家,“担着水桶林子里穿来穿去”,“月亮底下归他的家,是惯事”。处于社会底层的他,尽管辛勤劳碌,却也只能在被人遗弃的桃园和女儿勉强度日。阿毛是王老大唯一的精神寄托,父女之间有着深深的亲情。“就王老大说,世上只有三间草房,他同他的阿毛

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废名小说《桃园》解读内容摘要:废名早期的“诗化田园小说”精心建构了一个“桃源世界”,但这个“桃源世界”其实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以美与丑、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体现出深刻的痛苦感的作品。《桃园》中有密集的象征与隐喻,这在废名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采取了近似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读小说中父女二人的幻想与梦境,就能够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 关键词:废名《桃园》象征精神分析幻想与梦境 废名是上世纪20年代走上文坛的很独特的作家。他早期以《竹林的故事》、《柚子》、《浣衣母》、《河上柳》、《桥》等作品开创的“诗化田园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很有影响的。废名的小说多取材于家乡的小桥流水、枫柳沙滩、暮鼓晨钟,赞誉者称之为有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有如陶诗一般的冲淡隐逸的气息,甚至还有佛家禅理蕴含其中。刘西渭评价废名:“他真正在创造,遂乃具有强烈的个性,不和时代为伍,自有他永生的角落,成为少数人流连忘返的桃源”[1]。这个“少数人流连忘返的桃源”,就是他精心建构的小说世界。 但废名笔下的“桃源世界”毕竟不同于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早有人看出他写的是一个桃花源式的幻梦,里

面夹杂着悲愁之音。朱光潜说他是“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2],朱光潜描述废名所说:“你别看六朝人的词藻那样富丽,他们的内心,实有一种深刻的苦痛”[3],废名自己的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是以词藻的华丽来掩饰或回避内心的痛苦,所以他的小说往往是有大悲苦在的,只是读者常常被牧歌式的景象、纯美的人物所吸引,忽略了蕴含其中的苦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废名小说的独特的叙事方法:他的小说淡化情节,注重意境,注重写人物随处生发的感觉、思想,如感觉和思想的串联,非常类似西方的意识流手法,又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凝练和跳跃性,画面转换频繁,常常缺乏过渡,文句跳荡,故意留下许多省略、空白……这些都造成了他小说的晦涩难懂,影响了读者对其中内蕴的苦痛的感受和理解。 《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蕴含生活的大悲苦的作品,“桃园”和“桃源”一字之差,读懂了“桃园世界”,就能认识到废名笔下的“桃源世界”的真面目。 《桃园》里的人物只有两个:桃园主人王老大和他十三岁的生着病的女儿阿毛。时间是简单的一段:深秋某月,从十二日的黄昏至夜晚。十二日,黄昏的时候阿毛坐在门槛上,后来伏在床上,后来上床睡觉,和王老大谈话。阿毛所有的动作除了说话之外,就是种种回忆、感觉。有些研究者认为小说中有两段时间,还有一段是十四日,王老大上街买酒,却为了阿毛而买了玻璃做

浅谈废名乡土小说

浅谈废名乡土小说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体说来,乡土小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鲁迅式的乡土小说,一类是左翼式的,另一类则是田园牧歌式的。 废名,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各方面都有所涉及,然而他却是以小说出名的。大体说来,他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知识分子生活的,另一类则是写故乡风土人情的。比较二者,显然后者更具重要地位。虽是乡土小说,然而他的乡土小说又是与众不同的。他并不像鲁迅一类着意于揭露民间疾苦,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去批判国民性,而是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因此,他的乡土小说并不同于以往的乡土小说,而是别具一格,开创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 在废名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少年和姑娘在夕阳下逗留嬉戏、行人挑夫在杨柳树下乘凉喝茶,农家乐的一派祥和而繁忙的快乐景象完全抹去了现代农村中血腥的一面,谱写出一曲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 其实,说是田园牧歌却是与我印象中的田园有所区别的。印象中的田园始于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小说与诗歌自然是不同的,可是总归是田园吧!然而刚开始在读废名小说时,我却仍然有点迷茫,若不是听老师所说,我大概也想不到“田园牧歌”一词。仔细想来,应该是因为废名小说中那种晦涩的语言和独特文本误导了我,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东西。于是在借鉴于他人的看法及自身的反复品味中对于废名的乡土小说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松散的结构,淡化的情节 读废名的小说其实是一件费神的事儿,我们已经习惯于具有严密结构和完整故事情节的传统小说模式。而废名的小说恰恰是与这种传统相反的。他的小说虽然短小却是漫无章法的,没有一个完整的中心。而是由一个个小片段粘连起来的,但仍然不统一,甚至有些支离破碎的感觉。看他的小说我就会想起当初学外国文学史时所接触到的“意识流”的作家作品来。我想若是划分流派,废名大概也是属于意识流派的吧。比如《桥》,它以空间来构架文章结构,以景物描写为主题,可是在这样的描写中既不是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不是为了塑造什么人物形象,倒是营造了某种道不明的意境。而且片段之间并没有什么过渡语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前句还是“你这丫头!”后句便转向了八丈亭的新片段描写之中了。这种创作意识极具跳跃性,而且没什么故事情节,无起因,无高潮,只于平淡中描写情节,前后联系不紧凑,间断性强。因此,常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不知道前面跟后面原来是同一篇小说里面的内容。但是,小说因以田园景物为中心,使得他的小说很有欣赏、品味的价值。 二、散文之美,诗之意境 废名的田园小说短如散文美如诗境,这可以归结于他的语言风格。废名小说有时清新质朴,富有诗意,有时却是奇峭孤僻,总体说来具有诗化的倾向。在他的小说中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显得简练而含蓄,极富韵味。比如《洲》中“城墙外一切,涂上了淡淡的暮色,塔的尖端同千年矮独放光霞,终于也渐渐暗了下去,乌鸦一只只的飞

废名及其文学创作

废名及其作品风格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后,相继创作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桥》(1926-1937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年)(后两部都未完成)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若干,且后三者皆有极高的造诣。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其作品风格如下: 一是散文化倾向。废名的诗往往是兴笔所致,挥洒自如,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同时废名又是运用经济的文字,废名说:“我过去写的新诗,比起随地吐痰来,是惜墨如金哩!”(废名:《谈谈新诗》)废名将古文言字词运用到新诗的语句当中并活用典故,即是极大的尝试和探索。如“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将吴梅村的诗句直接引入,嫁接得多么自然,毫不费力气。 二是以禅写诗。1922年废名怀着一颗极大的向往之心来到北京,不久却是面临新文学阵营分裂、论争之时,于是陷入极度苦闷之中。随后1927年张作霖率军进入北京,北平文人纷纷南下,北方文坛显得格外冷清寂寞,废名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心理由苦闷趋于封闭,性格更内向,思维方式侧重于内省,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洪流中废名找不到可辩清方向的思想作指导,于是躲进西山参禅悟道。汪曾祺、卞之琳都曾以此时的废名为原型刻画一个“深山隐者”形象。此时废名思想艺术的变化很明显表现在他的小说《桥》和《莫须有先生传》上,以至他的朋友温源宁教授怀疑他受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等小说大家的影响,然而不单是小说,这一变化也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上。至此废名诗风大变,内容颇费读者猜详。废名以禅写诗,读者应该以禅读诗。苏轼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废名的许多诗句看似半通不通,无逻辑可言,其实他的诗像李诗温词一样,表面不能完全文从字顺,但骨子里的境界却是高华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像“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谁又能只通过字面而不借助想象和领悟去理解呢?废名大约是最早将禅引入新诗的诗人,1947年黄伯思在《关于废名》中指出:“我感兴趣的还是废名在中国新诗上的功绩,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中国新诗近于禅的一路。”废名的这些诗大多成于一时,“来得非常之容易”,有的是吟成的游戏之作,不可与之较真,亦不可轻易放过,因为里面“实在有深厚的力量引得它来,其力量可以说是雷声而渊默”。如“我倚着白昼思索夜/我想画一幅画/此画久未着笔/于是蜜蜂儿嘤嘤地催人入睡了/芍药栏上不关人的梦/闲花自在叶/深红间浅红”。废名的诗像晚唐诗词一样有“担当(寂寞)的精神”和“超脱美丽”(废名:《关于自己的一章》)。 三是美与涩的交织。废名的诗美是天然的,诗情是古典的,往往令读者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的美丽,有仿佛得之的感觉。这是废名的诗晦涩的表现。废名的诗融儒释道为一体,并有现代主义之风,使得废名的诗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废名就曾以《掐花》为例说它是“新诗容纳得下几样文化的例证”(废名:《〈小园集〉序》)。废名有的诗确实难懂,如“黄昏街头的杨柳/是空中的镜子/对面小铺子的电灯/是寂寞的尘封/晚风将要向我说一句话/是说远天的星么”。真是诗人将要呓语,是说一首诗么? 抗日战争胜利后,废名再一次经历思想大变,这一时期尽管只有四首小诗,却不可小觑。废名经历九年跑反、避难,开始同情于“人类的灾难”,痛恨于“人类的残忍”,呼吁和平,诅咒战争,追求真理。

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废名小说《桃园》解读 内容摘要:废名早期的“诗化田园小说”精心建构了一个“桃源世界”,但这个“桃源世界”其实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以美与丑、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体现出深刻的痛苦感的作品。《桃园》中有密集的象征与隐喻,这在废名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采取了近似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读小说中父女二人的幻想与梦境,就能够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 关键词:废名《桃园》象征精神分析幻想与梦境 废名是上世纪20年代走上文坛的很独特的作家。他早期以《竹林的故事》、《柚子》、《浣衣母》、《河上柳》、《桥》等作品开创的“诗化田园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很有影响的。废名的小说多取材于家乡的小桥流水、枫柳沙滩、暮鼓晨钟,赞誉者称之为有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有如陶诗一般的冲淡隐逸的气息,甚至还有佛家禅理蕴含其中。刘西渭评价废名:“他真正在创造,遂乃具有强烈的个性,不和时代为伍,自有他永生的角落,成为少数人流连忘返的桃源”[1]。这个“少数人流连忘返的桃源”,就是他精心建构的小说世界。

但废名笔下的“桃源世界”毕竟不同于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早有人看出他写的是一个桃花源式的幻梦,里面夹杂着悲愁之音。朱光潜说他是“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2],朱光潜描述废名所说:“你别看六朝人的词藻那样富丽,他们的内心,实有一种深刻的苦痛”[3],废名自己的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是以词藻的华丽来掩饰或回避内心的痛苦,所以他的小说往往是有大悲苦在的,只是读者常常被牧歌式的景象、纯美的人物所吸引,忽略了蕴含其中的苦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废名小说的独特的叙事方法:他的小说淡化情节,注重意境,注重写人物随处生发的感觉、思想,如感觉和思想的串联,非常类似西方的意识流手法,又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凝练和跳跃性,画面转换频繁,常常缺乏过渡,文句跳荡,故意留下许多省略、空白……这些都造成了他小说的晦涩难懂,影响了读者对其中内蕴的苦痛的感受和理解。 《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蕴含生活的大悲苦的作品,“桃园”和“桃源”一字之差,读懂了“桃园世界”,就能认识到废名笔下的“桃源世界”的真面目。 《桃园》里的人物只有两个:桃园主人王老大和他十三岁的生着病的女儿阿毛。时间是简单的一段:深秋某月,从十二日的黄昏至夜晚。十二日,黄昏的时候阿毛坐在门槛上,

《桃园》个人赏析

《桃园》个人赏析 《桃园》:作者废名,原名冯文炳。这是一篇以美和爱为主题的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废名的作品以抒情见长,童年湖北家乡的小桥流水沙滩枫柳,禅宗圣地四祖寺和五祖寺,给他留下了终生受用的文学回忆。 《桃园》主人公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王阿毛。她是一个病孩,但她的心中总是充满着美,充满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永远有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她喜欢枝叶繁茂的桃树,而不喜欢它的凋谢。秋天到了,她渴望在桃园中有橘树。她不理解世界上为什么有不和谐的行为:她父亲打她母亲,而母亲则把父亲关在门外。小女孩的父亲王老大种植着桃园,对他的孩子倾注着深厚的爱,甚至把他的酒瓶连同打酒的钱去换她所要的“桃子”,但他并不理解他的孩子的爱美的心理。小说表现了功利观念会破坏美的思想。 作者注意开掘人物的心灵世界,在写作中应用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技法。小女孩始终只有心理活动,作者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了这一心理过程。景物描写,也明显的带有主观的感觉色彩,给人以一种新鲜的、强烈的感受。语言凝炼,风格清峻淡雅;但有时也失于晦涩。 此外《桃园》还是一篇很独特的小说,它飘渺、空灵。但因吾辈才学疏浅,主要从人物形象和诗意语言的角度做浅显的赏析。初读废名的小说,感觉无法走进他的心灵世界。那山水诗一般行云流水、简约幽深的文字,那恬淡自然、如梦如幻的意境,与我们阅读经验中的现代文学作品的宏大叙事相去甚远,却又是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有人评价废名“奇古之貌,似螳螂,眼镜下有同情的悲泪”,正是《桃园》让我读出了废名的“悲泪”,以及他古典的温情与悲悯。 从形象角度赏析: 从形象上看,王老大并不是一个阿毛心中最完美的父亲,就像文中写的一样,阿毛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不和谐的行为,她的父亲打她的母亲。父亲还是个嗜酒的人,把自己的酒瓶子看的很重要,经常会喝醉了酒。京派文学理论家叶公超曾说过:“废名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作家,他的人物往往是在他观察过社会、人生之后,对自己对人生、对文化的感受,综合塑造出来的;是他个人意想中的人物,对他而言,比我们一般人眼中所见的人更为真实”。可以说王老大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小人物,过着自己平凡简单的日子。 从“诗化小说”“诗境”的角度进行赏析: 1.行文的简约与跳跃 文言文的简约诗化与现代白话的灵动跳跃在废名的小说中得到了奇妙的糅合,构成了古典美学的精神气质。作为废名抒情诗“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桃园》的语言清新流利,含蓄自然,毫无雕饰与做作,不经意间呈现出一种圆熟的透明与纯净。例如: 当那春天,桃花遍树,阿毛高高的望着园里的爸爸道: “爸爸,我们桃园两个日头。” 话这样说,小小的心儿实是满了一个红字。 直觉的印象性用词“小小的心儿”、“满了”、“一点也不减”使行文显得更加自由灵动。又如: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 月光透明无形的,但在废名的笔下变得可触可感可“闩”,变得真实而生动,这种写法显得月光特别多、特别美。 2.。故事情节的含蓄与淡化

桃园(五四)

在设计的时候就以王老大对女儿的爱为切入点,然后通过结尾桃子破碎来深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到底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审美追求来完成对本文的理解。在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比较难的是怎么在不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的前提下较好地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去开掘文本所传递出来的优美而又忧伤、幻灭式的审美情调。 人所以成为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不仅仅在于他拥有更高等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善良、宽容、坚韧、悲悯等优秀的精神品质。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小说可能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讲述的只是一对处在贫困中的父女的平凡的生活,但它依然在爱的氛围中放射出人性的光芒。下面,我们就通过思考讨论的题目,去感受人性的光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2、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人性的美好,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1、理解父女之间的浓浓亲情。 2、咀嚼细节和情节,解读人物心灵,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了解文体、作者,知人论世;疏通字词,完成基础积累。 2、疏通文本,把握主要信息。 (二)走近作者 冯文炳(1901-1967),字蕴仲,湖北黄梅人,1926年8月开始用笔名废名。语丝社成员,现代小说家。废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文体家,抒情小说奠基人之一, (三)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课堂合作探讨: 1、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桃园。小说题为“桃园”,找出文中描写桃园环境的语段,说说这座桃园有哪些特点? 桃园:孤单寂寞、萧条荒芜、荒僻、恐怖、大 2、在这片桃园生活的父女二人有着怎样的境遇? 境遇:生活窘迫、贫困、远离城镇 3、阿毛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试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阿毛:天真、善良、充满幻想,有爱心,关怀他人 4、王老大是一个好父亲吗?为什么?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1)你认为王老大是一个好父亲吗?为什么?(找文章中的细节) 细节一:“阿毛,进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风很凉。” 细节二:“阿毛,今天一天没有看见你吃点什么,老是喝茶,茶饱得了肚子吗?我爸爸喝酒是喝得饱肚子的。” 细节三:“阿毛,不说话一睡就睡着了。” 王老大就闭了眼睛去睡。但还要一句——“要什么东西吃明天我上街去买。”’“桃子好吃。” 阿毛并不是说话说给爸爸听,但这是一声“霹雳”,爸爸的眼睛简直呆住了,突然一张——

废名小说的诗意特征.pdf

2015年第16期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 文学研究 . 废名小说的诗意特征 陈广通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废名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也被认为是“京派文学”、“乡土文学”的代表。长 期以来废名的作品一直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因为读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晦涩,让人难以读懂。但是这只是一 般人的看法,那些平心静气和具有良好文学敏感的人还是能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他把中国古典诗歌技巧与西方现代小 说创作技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诗化倾向。作家在竭力实践着自己的美学理想的同时也给了知音者以美的 享受。本文将从意境、生活情趣和表达方式三方面来探讨废名小说的这一诗意特征。 关键词:废名;诗化;意境;情趣;表达方式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就已广泛重视的审美范畴,它表 现为艺术家通过意象世界的创造使接受者领悟到超越现实人 生经验的精神境界,把意象世界提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废 名热衷于意境的营造,这使得他的小说中体现出浓重的诗 化倾向。这种诗化的意境表现为“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 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1] 废名小说中的意境是宁静的,体现为对于自然、人生的 直觉与顿悟。他大量使用坟、落日、箫、孤雁、风铃、碑、 树荫等意象,造成一种神秘、清幽、孤寂的气氛。在这种气 氛中情感、意境、哲理得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在《桥》 中,作者力求用平淡质朴、含蓄凝练的语言来造就一种超脱 的意境。安宁寂静的风景使《桥》有了存在的意义,虽然小 说也描绘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若隐若现的爱情,但从全文来 看,物象与风景才是它的关键与重心。《桥》的结构不同于 情节小说的形式规范,确切地说,《桥》只是由五十二篇独 立成文的山水小品连缀而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幅景致,每 一幅画面都充盈着情趣盎然的意境。全篇充满了恬静悠长的 意味,清新淳朴的情韵。废名写《桥》,满怀着诗情,不紧 不慢地写每一章每一节,在似有似无中蕴涵了太多朴素而诗 化的情境,而后在似尽未尽中真正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 穷”的境界。 “废名的小说是供人鉴赏的小品和诗。他写生活的欢 乐和苦涩、静谧和忧郁、寂寞和无奈??咀嚼并表现着身边 的悲欢,间或发出声声叹息。作者未必具有反礼教的意图, 真正看重的乃是诗情和意趣。”[2]读废名的小说就要从看似 平淡的生活画面中品味其中的意境以及作者隐藏其中的情 感。从琐事中展现出生活情趣在废名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并 在此中描绘出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柚子》中当我把 外祖母给的压岁钱输的几乎一文也没有时,柚子“忽然停住 了,很窘急的望着我”。及至“我”向人借时,她终于禁不 住“现出不得了的神气”,喊到‘焱哥,不要再耍吧!’” 小女儿一颗单 纯、善良,为玩伴焦急的恐慌之心溢于言表。 “我”偷吃了柚子的糖,她明知道“我”的把戏却并不做 声,可见出柚子的温厚可爱。已长成大姑娘的柚子家道艰 难,与“我”相互心存爱意,“见了我,依然带着笑容叫我 一声‘焱哥’”,这给“我”带来些许惆怅。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使废名的小说呈现诗意特征的又 一个重要因素。他把诗歌、散文的笔法融入小说的创作中, 表现出腾挪跳动的特点。在阅读废名小说的过程中我们经常 会发现作者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句与句组接呈现 出跳跃式意义上的杂糅。我们试对以下这段话进行分析: “这是怎的,莫须有先生在最近想到吊颈乎?我们真要把他 分析一下。然而呜的一声火车到了,大家都眉飞色舞,马上 就可以通过去了。而莫须有先生悬崖勒马,忘记了他是一个 驼背”。在这个段落中,第一句是叙述时间,用的是叙述者 的口吻,试图对人物莫须有先生的自杀倾向作一个分析;第 二句则是故事时间,写的是莫须有先生被火车的汽笛声打断 了思路,准备通过铁道口;而第三句是说,莫须有先生因为 汽笛声的惊扰,从玄远的臆想中悬崖勒马,忘掉了驼背瘦驴 在拥挤的人群中肩摩踵接的尴尬与不便。从句子的具体意指 上来看,“吊颈”与“火车到了”以及“驼背”三个句子的 意义并无联系,但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才能慢慢体会出整 个段落中所包含的讥讽和自我解嘲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废名的小说被称作“诗化小 说”的原因了。这种“诗化小说”与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 学、文化的继承和古典诗词对他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 废名 自己也坦言“我写小说,乃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 诗”,“就表现手法说,我分明地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 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3]我们可以从废名小说中读到 唐诗的意境,宋诗的理趣,甚至小说中具体的语言运用也无 不透着诗的影子。“茶铺门口一棵大柳树,树下池塘生春 草”是对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移植,但并不让人感觉 突兀,而是那么自然而然、贴切、生动。由此我们可以说中 国传统文学、文化就是废名小说的源头。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69页. [2]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33页. [3]吴晓东:<竹林的故事—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4 页. 作者简介:陈广通,性别:男,籍贯: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2014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现当代文 学。 1

冯文炳桃园导学案

《桃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看似缺少联系的细节和情节的品味,解读人物的心灵。 2、进一步认识人性的美好,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细节和情节的品味 教学难点:人物心灵的解读 课前预习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文体、作者,知人论世;疏通字词,完成基础积累。 2、疏通文本,把握主要信息。 【课前延伸】 1、文体常识: 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②烘托人物形象③揭示人物心境,展现人物性格④反映或暗示社会背景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走近作者】 冯文炳(1901-1967),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以抒情见长,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辞语简约,描述细腻,他将陶渊明的朴质淡泊、庾信的清新别致、李商隐的灵动跳跃和杜甫的悲天悯人,天衣无缝的编织在一起。 【自主学习】 1、字音 门槛()直栏横槛()脑壳()门闩()冷噤()蜿()蜒城垛()模()样俨()然接壤()

湮()没砌()屋 2、选字填空 搔/骚发牢()隔靴()痒 橘/谲波()云诡 嘻/嬉()皮笑脸()笑怒骂 3、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小说题为“桃园”,找出文中描写桃园环境的语段,说说这座桃园有哪些特点? (2)找出本文的主人公,并简要概述她的生活状况。 (3)小说着重描写阿毛的心理活动,找出所有关于阿毛心理活动的语段,体会阿毛的心理。 (4)文中3-10段通过阿毛的眼睛引入了一些特别重要的物象,试找出来,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5)小说结尾玻璃桃子碎了,有怎样的预示意义?

废名《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枣 废名 我当然不能谈年纪,但过着这幺一个放荡的生活。东西南北,頗有点儿行脚僧的风流,而时怀一个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觉得自己还应算是一个少年了。我的哀愁大概是少年的罢,也还真是一个少年的欢喜,落日西山,总无改于野花芳草的我的道上。 近数年来,北京这地方我彷徨得较久,来去无常,平常多半住客栈。今年,夏末到中秋,逍遥于所谓会馆的寒窗之下。我不知怎的,实在的不要听故乡人说话。我的故乡人似乎又都是一些笨脚色,舌头改变不过来,胡同口里,有时无意间碰到他们,我却不是相识,那个声音是那样的容易入耳……唉,人何必丢丑呢?没有法,道旁的我是那么感觉着。至于会馆,向来是不辨方向的了。今年那时为什么下这一着棋,我也不大说得清。总之两个院子只住着我一人。 我住的是后院,窗外两株枣树,一株颇大。一架葡萄,不在我的门口,荫着谁之门,锁上了,里面还存放有东西。平常也自负能谈诗的,只有这时,才甚以古人青锁对芳菲之句为妙了,多半是黄昏时,孑然一身,枣树、葡萄架下贪凉。 我的先生走来看我,他老人家算是上岁数的人了,从琉璃厂来,拿了刻的印章给我看。我表示我的意见,说,“我喜欢这个。”这是刻着“苦雨翁玺”四个字的。先生含笑。先生卜居于一个低洼所在,经不得北京的大雨,一下就非脱脚不可,水都装到屋子里去了,——倘若深更半夜倾盆而注怎么办呢,梨枣倒真有了无妄之灾,还要首先起来捞那些捞什子,所以苦雨哩。 先生常说聊斋这两句话不错: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所以我写给先生的信里有云: “豆棚瓜架雨如丝,一心贪看雨,一旦又记起了是一个过路人,走到这儿躲雨,到底天气不好也。钓鱼的他自不一样,雨里头有生意做,自然是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以为惟有这个躲雨的人最没有放过雨的美。……” 这算是我的“苦雨翁”吟,虽然有点咬文嚼字之嫌,但当面告诉先生说,“我

废名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差异

废名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差异 【摘要】废名和沈从文作为京派的两大家,在创作上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两人在文学接受上确是不同的效果,从而使得人们着力于小说创作上的差 异。两人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价值观念,导致了不同小说特点。【关键词】废名;沈从文;传统;差异 废名和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具有明显的联系。两人都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奠定和发展京派小说,两人小说在很多方面的共通之处,成为了京派小说的重要特点。 一、对现代文明的规避与厌恶,对传统文明的眷念与向往 对现代文明的表现和向往,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小说之所以称为“现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破传统的桎梏,表现现代的内容和主题。现代小说发展之初,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文明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其后对现代文明的困惑和怀疑,其围绕的中心都是现代。而废名和沈从文等京派的小说,却拥有着明显的“反现代”意味。在他们的小说中很少见现代文明的因子,他们似乎在有意识的规避对现代文明的描绘,却在着力的描写远离现代文明的而传统小山村。但是,他们的小说又和旧式的小说不同。因为他们的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在实质上已不再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宣传,而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废名和沈从文在传统的文化和生活中,发现了新的东西。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他们的这种“反现代”,表现出的是他们对现代在中国的不同理解。他们看到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之初,是以一种物质的方式进入中国,虽然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想要用现代的文明来改造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但并没有取得成功。在当时,现代文明对于中国的真正实绩是一个物质喧嚣的社会,带给大多数中国人的是拜物的意识和虚伪浮躁的心态。而此时的废名和沈从文的小说中都有部分内容是对现代文明所带给人的扭曲的描写。 在沈从文的《八骏图》中,对于达士和教授们一帮所谓现代人的描绘,把他们虚伪、做作和窥视的内心展露无遗。达士出游,每天都会给他的未婚妻写信,他一开始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教授甲乙丙丁们的行为,他嘲笑他们的对一位美女的各种态度和感情。可是,当他发现海边沙滩上那位女士写的话后,他也成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