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技术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

技术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

技术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
技术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

技术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

郝栋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技术的本质及认识方法,我们来讨论一下技术这个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我们天天都要用,天天都要见的东西的本质是什么。对于技术,我们怎么样来认识它。好多人说,技术是什么?技术存在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是一些专门从事技术创造的人或专门从事技术发明的人所研究的东西,他们离得我很远,我对技术的认识肤浅也好,不自然地去认识也好。其实我们仔细来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其实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技术的时代,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两天 iPhone6发售,世界各地排起了长队,都去抢

购 iPhone6,可以从图片上看到,大家疯狂地去排长龙。一方面对于高科技产品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我们作一个清晰的认识。

另一方面,技术怎么样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大家去坐地铁,坐公交也好,或是在等电梯的时候也好,发现所有的人都在低着头,我们在通过手机阅读、娱乐、学习,技术在不自然地改变着我们,我们从猿转变成人,靠的是技术,靠的是劳动工具和劳动,随着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又对我们造成了一些新的束缚,又对我们进行的一些新的改变。

因此,我们讨论技术,我们就要秉承着一个这样的观念,我们需要一种科学的技术观,所谓科学技术观是要讨论科学技术的本质,要讨论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要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还要不断地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这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技术的社会当中,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到底是技术统治了我们?还是我们利用了技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科技观才能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我们只有有正确的科技观,才能够正确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才有助于我们进行科技管理,从而能够促进科技和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健康发展。

因此,科技观,我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我们对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要涵盖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我们站在一个哲学的角度去来观察、去来分析、去来概括、去来提炼什么叫做科学技术?第二,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科学技术是如何引

进的。第三,我们要分析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社会的建制化,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技术发明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首先,什么叫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技术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源于中世纪的拉丁文,原意为“学”和“知”,现代科学英文译为“Science”,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对科学还缺少一个公认的定义。英国的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曾经指出:“科学不是能够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对于科学,一个严格的定义反而会使科学的精神实质被阉割。尽管科学是难以定义的,每个人心中对于科学都有自己的认识,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科学家心中对科学有1000个定义。虽然我们难以对科学作一个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考量一下科学及其特性。

科学是人类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和知识体系。科学的各种形象很丰富多彩,有科学理论、科学定理,那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马克思的科学观认为,第一,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第二,科学同时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能够产生效益,它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因此,科学技术有其最基本的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发现就在于,将科学技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区分开,将它纳入了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把科学技术同其他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等社会形式,把它从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表现在什么地方?首先,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人的阶级属性只能影响人对科技成果的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无法影响到知识的本身。科技的应用是有阶级性的,科技会受到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其次,科技具有一种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形势对科技发展有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但并不能改变它的性质。

所以这样可以得出一种结论,科学技术是一种不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性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何为一般生产力?一般生产力是指尚未进入到生产过程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通过开发才能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我们讲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我们在讲技术的本质之前,首先把科学的发展的这样一种规律给大家介绍的一下,同时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本质作了一个梳理。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三个问题:第一,技术的本质;第二,技术的认识方法;第三,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

一、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里介绍这几个问题,首先是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第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第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一)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1、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里就包含着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基本特征。对于什么是技术?技术是否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那我们现在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我们说,从手枪到冲锋枪之间蕴含着怎样的技术路线、技术发展。原子弹,爱国者导弹是军事技术。我们日常生活所经常见的大型的设备机器、大型的工厂设备,那算不算技术,蕴不蕴含技术?

改变我们生活的高铁、磁悬浮列车是不是技术?里面是否包含技术?人类文明璀璨的建筑,如古罗马的斗兽场、埃菲尔铁塔有没有技术?那我们天天上班能够看到的国家大剧院,我们能看到的鸟巢、水立方,那里面又蕴含着怎样的技术?

我们日常用的汽车,我们引以为豪的三峡大坝,它是技术的产品,还是技术的体现,还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所包围的环境当中,我们的衣食住行当中都蕴含着技术。建筑有着建筑的技术,建筑技术有着施工的技术,有着管理的技术,那这里面有关于材料的技术等这种不断地交织的技术体系就编制称了巨大的技术体系网,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网当中。

那好多同志也问,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术吗?技术活动的结果是人的一种物化智力的外在表现,技术作用于人、社会和精神。生活当中也充满着其他的术,技术和它们之间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我们生活当中有医术、艺术、魔术、巫术。那技术和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包含的,还是一种并列,还是相互交织?首先我们要对技术作一个分析和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回过头来去分析,去解答这样的问题。

那什么是技术?技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什么叫做技术。那时候对于技术描述的是技能、技艺。亚里士多德最先把科学和技术加以区分,他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而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技能。

所以什么是技术?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来说,我们也有对于技术的认识。中国古代把“技术”理解为“工”和“巧”,在战国的《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传统的对于技术的认识,要符合天,要符合地,要符合事物运行的规律,要材有美,工有巧,一个事物只有符合了规律,才能够显示出美感,才能够在技术上可以成就的,是在技术体系当中可以存在的。

18世纪法国的狄德罗曾定义:技术是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体系。这里技术包含了方法、手段和规则的体系。

关于技术还有一些,如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什么叫方法技能说?认为技术是一种技能,是一种方法;劳动手段认为技术是人的劳动活动的一种外化的表现。还有知识应用,技术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知识得以不断进行应用和产生的载体。

那马克思主义对于技术的本质的概括是,他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这里边说了,首先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它产生于人的劳动,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当中熟练地掌握、认识、运用技术。其次,人在不断进行劳动的过程当中促进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的进化史。

因此,这里我们可以对技术作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上的概括,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非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地看这几个词,首先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技术的目的在于人类通过利用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手头的手机是满足了我们的通讯需求,我们的汽车是满足了我们行驶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包含了物质生产的,比如我要生产一个桌子,我需要木工的技术,需要刨子、钻子,还包括精神生产,满足自身精神的需要,如游戏机、电影、电视,那就满足精神的需要。其次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形成的。最后,它是一个体系的,它是一个总和,这个总和包含了方式、方法和手段。

因此,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的关系。首先,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是通过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表现在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界,是在理性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第三,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自然,变革自然,认识自身的这样一个实践活动。所以,人通过技术来作用于自然,技术作为人和自然之间产生关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媒介,是体现了、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它是有目的的,其次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第三是一个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

2、技术的特征

那对于技术的特征,第一,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二,它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三,它是一个中立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第四,主体性与客体性;第五,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相统一。下面会分门别类地具体介绍一下技术的一些特征。

首先,技术是一个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技术来源于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那同时人通过技术和自然界之间发生联系,发生关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中推进了社会性的发展。第二,技

术是一种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技术包含了技术的工具、技术的手段、技术的方案,这里既有物化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的东西,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的体系和技术的方案。第三,技术具有中立性和价值性,技术具有中立性,技术本身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那同时,技术在通过人的活动,人通过技术来改造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身,认识自身的过程当中,又赋予了技术的一些价值,这是价值性。第四,技术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既存在于主观世界当中,又存在于客观世界当中,那技术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当中。再一个,技术具有跃迁性和累积性,从技术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来看,技术是在不断地进行累计,那累计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

因此,技术的特征是一个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人工过程的一个基本手段。技术是一个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主体要素包括技术的知识、技术的技能、技术的经验,那技术的客体要素里包含了技术的工具、技术的设备、技术的仪器等,技术是一个实现现实生产力的一个核心要素。

因此技术有没有和科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一个表可以看一下,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目的上来看,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而技术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科学的活动过程是一个有所发现,从经验到理性,从个体性到不定性。技术是有所发明的,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具有计划性和协作性的。

那科学的表现形态来说是一种知识性的形态,那对于技术来说,它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形态表现得多一点。那对于科学的评价标准,我们要求要有客观性的,真理性的,对于技术的评判标准是要有效用性和可靠性。

科学、技术、社会两者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那科学和社会、技术和社会之间,它们的联系是什么样的?科学和社会之间是间接的,长远的,比较弱的这种联系。而技术是直接的,近期的,比较强的这样一种联系的形态。

因此,科学技术的联系,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了课题,并提供了一种物质手段。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为我们探索分子生物学提供了工具。超低温技术的发明,为我们的超导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工具。高能加速器,对我们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又提供了新的工具。那科学研究成果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原子的物理学、核工业技术、分子的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这里面都蕴含着科学技术,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成果的创造。对于原子物理有了新的认识之后产生了原子物理学。那从科学技术一体化来看,现在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二者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所以我们经常说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不分家。

随着人类不断地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类的活动的这样一种形式叫做“工程”,那科学和技术和工程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就像我们对于自然界

规律的认识,对于四季轮回,对于物质不灭的系统发现。而技术是一种以发明为核心的研发活动,包括专利、工艺方法等。那工程是一种以建造为核心的实施活动,包括造房、筑坝、建桥等。

(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1、技术的构成

下面介绍一下技术的构成和分类。我们刚才对技术的本质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认识,那技术是如何构成的?我们也要作一个具体的分析,技术的构成包括经验形态的、实体形态的、知识形态的,那经验形态的有经验、技能、方法,那实体形态包含了工具、设备和仪器,那知识形态包含着技术知识。

刚才我们说了技术的这些构成之间,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首先技术要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和独立性相统一的。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当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技术形态当中又是具有相关性的。第二,技术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主导性统一。在一个技术体系当中是经验形态的占主导,或是实体形态的占主导,或是知识形态的占主导,但一个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当中,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这样一个过程。第三,自稳性与变异性,技术体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技术体系从开发出来到成熟到应用到衰落,它是一个平稳变化的过程。在当中,拥有着其他的技术要素的引进会引起技术的波折性的、巨变性的、技术革命性的跳跃和发展。

2、技术的分类

对于技术的分类来说,可以按照人工过程来分类,分为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按照人劳动的过程来说,可以分为采取的技术、加工的技术、生产的技术、运输的技术等。那按照不同的生产部门来说,可以分为冶金技术、化工技术、纺织技术、交通技术等。按照科技含量来说,有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按照传统的用途分,可以分为军用技术、民用技术。

按照先进程度,可以分为传统的技术、现代的技术和高技术。那什么叫做高技术?现在所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它所提供的对于高技术的概念集中体现在八大领域,首先第一个是生物技术,第二个是信息技术,第三个是新材料技术,第四个是新能源技术,第五个是空间技术,第六个是海洋技术,第七个是激光技术,第八个是环境科学技术。

那看一下技术的分类,我们还可以这样分类,我们可以按照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来分,我们分为自然技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技术;社会技术,人作用于人和人组成的社会系统之间的

技术。第三是人类自身的技术,人改变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些技术。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医疗器械,肠镜、胃镜,检查仪器,核磁共振等,这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这样一种认识。

第二,按照自然技术的分类可以分成实验的技术、专业的技术、工程的技术和产业的技术。这个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实验技术是在实验室里,我们认识事物,我们发现事物规律所运用的技术,如酒精灯、烧瓶等,它所蕴含的技术体系。再一个是专业技术,如摄影摄像。第三是工程技术,如我们建大楼运用的力学、塔吊、混凝土的搅拌,这是工程技术。最后一个是产业技术,我们形成的汽车产业、航空产业其中所蕴含的技术。

那按照运动的形式来分类,有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那按照技术的过程来分可以分为农业的技术、工业的技术和通讯技术。那根据要素来分有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有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技术。

(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1、技术的体系

第三个问题,介绍一下技术的体系和结构。首先技术的体系,技术体系是一个个的技术作为单独存在的要素,它们之间构成的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从哲学上来说,整体具有各个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的功能,所以技术体系也具有各个分技术独立存在当中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对于技术体系的特征而言,技术体系有功能的整体性,整体上具有各个要素所不具备新功能。第二,目的的社会性。技术体系形成起来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需要我们有不断庞大的技术来支撑,需要技术之间进行不断地合作,需要技术体之间相互地补充,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新的功能。第三,技术体系具有构成的层次性,技术体系不是单纯的某要素的叠合,它是具有层次性的构成。再一个,技术体系具有环境的制约性。技术体系如何来形成的?并不是几个技术学家他们坐在一起把自己的技术一交流,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技术体系,这不是,它要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制约。我们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形成以科学界为建制的技术体系,到了20世纪之后又形成了以工程师、大型企业作为技术体系指导者的这样一种技术体系,它具有环境的制约性。

那回过头来看人类历史发展当中有没有什么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我们看技术体系有着自己演化和变迁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体系的更替,首先第一个是蒸汽机的技术体系,是耳熟能详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是电力和内燃机的技术体系。第二次以电力革命为主导的技术体系。现在是以电子化、信息化为主导的自动化的技术体系。

2、技术的结构

刚才说的技术体系,下面介绍一下技术的结构。技术有没有什么结构?这是肯定的,技术的结构以及类型是什么?在古代是单向的技术结构模式,所谓的单向技术结构模式,技术的要

素有经验型的要素,有实体型的要素,有知识型的要素,那单向的技术结构是以经验为主要的。我们在日常的生产劳动当中所自我自发地总结出来的。那到了近代,是一种以经验型和实体型相互构成、协调的技术体系。那进入到现代之后,知识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在改变着人类的技术体系的发展。所以,经验型的、实体型的和知识型的体系是三者合一,形成了一种现代的技术体系。

分析的技术的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技术的结构,那技术的结构和技术体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的运作机理?有一个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技术活动的要素与技术结构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了技术结构的转变。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那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的时机和速度。

我们来具体阐述一下。首先,技术活动的要素与技术结构之间的矛盾是决定了技术结构的转变。原来的以经验为主导的,向着以经验和实体为主导的转变,是在于实体经济的要素在技术要素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它要影响一个主导性的要素结构。因此,它促进了整个技术结构从以经验型为主的向以经验和主导为主。第二个,物质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影响的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时机和速度。这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够很深刻地来理解,美国作为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那它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融合性比较好,那经济基础不断地促进技术在发展,那就显示出了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说白了,我有钱,有设备,有保障,我的技术就可以迅速地得以发展。那在一些贫穷的国家,大家在为衣食住行,在为基本的温饱所去努力的时候,那他就没有心思或没有能力去推动技术的发展。

这里我们有这样一个表,我们可以看一下,技术的理论体系。技术是什么?技术在科学推动下形成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性的工具、方案和成果,那科学有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等。技术与工程和这些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一系列的分支。

那技术和我们的国民产业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国民经济有什么样的关系?那在第一产业当中蕴含着资源的技术,有着捕获的、栽培的、饲养的、开采的、材料的。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有着交叉,它也蕴含着一些新技术,如制造技术、传输技术、通讯技术。那在第三产业,服务技术里又包含着有系统的、控制的、医疗的、体育的、管理的等等。

二、技术的认识方法

那对于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要素,技术体系我们有了认识之后,那我们就要掌握一下如何来认识技术。技术的认识方法,这里边包含三个内容,第一,技术创造的一般程序;第二,技术方法的特点和原则;第三,基本的技术方法。

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技术研究本质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我们大体可以把技术创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课题的规划阶段,包括社会需求的确立、技术发展的

预测、技术目的的设定、技术后果的评价等。第二个阶段是技术的发明阶段。在技术发明阶段是整个技术创造最关键、最具有创造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了对于技术课题创新的构思和思路。第三个阶段,方案的设计阶段。是把创新构思进行具体化,拿出多个技术方案来进行设计,而且对这些方案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工艺上的可行性进行一种评价,从对比中选出最优的方案来。最后的技术创造的是一个技术的研制和实施的阶段,包括了技术的研制、试验、鉴定和实施。

技术方法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社会性的。第二个,技术方法是具有实用性的,第三,技术方面是经验性的,第三技术方面是综合性的。把握技术方法,我们要把握这几个原则,首先要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第二,把握需要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三,把握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那关于最基本的技术方法有这几种方法,有技术预测的方法,第二是技术评估的方法,第三是技术发明的方法,第四是技术设计的方法,第五是技术试验的方法。

技术预测的方法,所谓预测是根据已知预见或推测未知。因此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作为预测的对象。这里面有几个基本任务,揭示经济、社会、科技、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分析决定这一趋势的主要相关因素。第三,把握相关地区、行业某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第四,预计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第五,提出促进技术发展的优化方案和途径。

技术预测的方法的基本特点。第一,概率的推断。技术研究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一个随机的过程。对于技术的预测而言,因为技术的发明、技术的成长,它是具有一种不确定性的规律性的表现,因为对于技术的预测只能是一个概率上的推断。这个概率上的推断必然会导致结果的误差。所以对于技术预测的方法,第二个是要允许结论的误差,我们要认可技术的预测都是有误差的。第三是可以检验,技术预测其预测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都得经得起检验。

因此,技术预测的理论基础,首先,我们之所以能够去预测技术,就表现为,第一,技术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第二,技术发展表现为一个过程,第三,技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第四,技术预测之中存在两对矛盾。技术有一个连续性和突变性的矛盾,技术有一个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矛盾。

所以,我们对于技术的预测方法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第一个,类推性的预测。第二,归纳性的预测。第三是演绎性的预测。类推性的预测是由此及彼,由这一个推到下一个。归纳性是对整个技术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抽取,作为一个经济性的提取。演绎性的预测是我们通过头脑中的演绎方法来对技术进行一个预测。

技术会对社会产生效果,那就对技术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做一个评估,技术的评估方法。技术的评估方法产生的背景,第一,科学技术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第二科学技术中科学因素的比重不断地增加,第三,技术负面效应不断地膨胀。技术评估是以社会整体利益最佳化为目标,

不仅要重视技术实践带来的利益,也要注意潜在的、不可逆的消极后果。我们不要认为技术是万能的,不要认为技术是没有消极影响的,那技术在其产生过程当中,它的科学因素的比重在不断扩大,技术同时对社会有一个负面影响,因此技术的评估方法,我们要站在一个长期性的眼光,要通过一种综合性的评判,要具有社会的敏锐性,最终要对技术具有批判性。

那评估的原则,我们里面包含了系统性的评估、客观性的评估、可行性的评估和动态性的评估。评估的程序首先是明确评估的目的,第二是掌握技术的概要,第三是了解问题和环境,第四是分析潜在影响,第五是要查明非容忍性的影响,第六是制订改良方案,最后一个是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技术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很专业,借助于数学的工具等,我这里只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有矩阵的技术评估法、效果的分析法、多目标的评估法、环境的评估法和技术的再评估方法。

这里面我们就要提到一个技术的发明方法,技术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有一个物化的过程,这个物化的过程是发明的一般过程,表现为萌芽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发明的主要步骤,首先要提出一个技术的目的,我们发明这个到底是为了什么。第二,构思技术原理。我们怎么样来发明它,第三个是物化技术构思,我们通过什么工具来发明它。那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这里面有原理的推演法、实验提升法、原理改进法、生物模型法、要素置换法。

常用的发明创造方法有列举法、设问法,解决问题的技法有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类比创新法。那对于有没有程式化的创新技法?我们有物场分析法。

那刚才讲到了技术发明,那还有一个经常用的技术设计,那技术设计到底有没有方法?我们先讲设计,设计是运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创制满足某种特定功能系统的活动。设计方法经历了经验设计、经验与理论并行设计、现代化设计三个阶段。现代化设计里有系统、功能、优化、可靠性、计算机辅助、自动化设计等。

那技术设计的方法,也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有常规的设计法、系统设计法、功能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后面的几个是从技术发展的目的来看的,比如是这个技术,我们是发挥其功能,从功能角度去入手,那是一种功能的设计法。第二,技术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那我们就运用可靠性去进行设计。

还有技术试验方法。技术试验方法存在于工程技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在规划阶段要进行方案可行性研究,需要各种对比试验。在技术原理构思阶段,需要用模型试验验证技术原理。在技术设计阶段,要有各种工艺、性能、结构试验。到了技术实施阶段,为了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还要进行中间试验、生产试验等。

科学有实验,大家在实验室里,拿烧瓶、酒精炉做一些科学上的演练,做一些基本规律的认识。那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有什么区别?那两者有相同点,都是在人为控制下,对利用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纯化、强化和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从而获取反映事物特性和规律的

经验事实。那不同点在于,科学实验重在获取,科学是在于认识世界,重要的是在于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技术试验是一个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

那技术试验的方法里面首先介绍一下技术试验的程序,它包括明确试验的目的、拟定试验的大纲、准备器材进行操作,收集数据,撰写报告。

常见的技术试验类型有析因试验、对比试验、中间试验、性能试验、模拟试验等。

三、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

第三,技术的研发与自主创新。首先介绍一下技术研发的作用。技术研发是从事技术活动的基础,为技术工作者提供掌握技术活动的方式、程序和方法意识。由于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技术方法的运用从来就不是僵化不变的,因此只有具有方法意识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和驾驭技术方法,从事技术研究。

那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技术活动的手段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技术目的而置于自己与对象之间的中介。工具、器械、机器等物质手段是硬手段,而技术程序、方法是软手段,技术研发就是实现软手段和硬手段之间的相互配合。技术研究需要多种技术方法的相互配合,具体的技术方法与一般的技术方法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技术研发的作用,技术研发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研发的成功和不断地进步,一种技术方法获得成功,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感,而不去思考改进。

而技术研发的过程,首先要进行项目的规划,第二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包括了对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财物之间的分析。第三是方案的设计,第四是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第五是进行试验和实施。

那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来实现自主创新?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有一个定位,知道自己的战略规划。其次,对于自己进行一个劣势和优势的分析,在劣势和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突破口,进行风险的评估,最后是要选好人,用好人。

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实施自主创新工程,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一种创新型的国家。那目前我们全党、全社会都在深入贯彻和领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这个战略,下面我谈几点我的一些看法。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背景。其次要把握新科技革命的特点,要找到自主创新的内在规律。第三,了解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我们要进行一种观念、政策、环境和投入“四位一体”的这样一种自主创新的系统过程。最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企业主体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地落实。

因此,我国在科技创新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创新竞争力不高,企业还未成为创新主体,科技投入的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

创新的道路,只要我们在认识到我们自身的基础的情况下,增强我们的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增加我们的科技教育投入,增加我们科技品牌价值的营造,增加我们对于新技术的法律保护,才能够在新的科技革命当中形成、发展、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的汽车产业、航空产业,现在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那是我们原来单纯地以为通过市场换技术,就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那现在我们反过头来去看看,我们认为对于技术我们通过认识它的本质,找到它发展的规律,通过我们改变技术要素投入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还是可以能够形成具有我们自己自主产权的技术体系,就像现在的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名片,去到什么地方,我们还可以很自豪地拿出我们高铁,我们通过高铁可以换取别人的资金、信任,可以赢取社会上的尊重,这就在于有着我们自己的技术体系、技术创新、技术能力。

所以我们今天讲技术的本质,它是一个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体系化的工具、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我们掌握了融合来认识技术,对于技术方案的预测,对于技术发明创造的过程的这样一种认识,那其最后的目的也在于如何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提升对于技术的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我们就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运用技术、发明和创造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优点,避免技术的负效果,才能更好地预测到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只有正确预测到了趋势,掌握到了技术发展的方法,我们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那今天我对于技术的本质及认识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当儿童通过模仿学会计数时,当他们把两组具体对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规律时,这实质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懂得学生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应当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

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在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的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好朋友,而非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教师的这些作用至少可以在下面的活动中体现出来。 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缋,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而不只是要求学生模仿和记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文学?或者说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在比较中来认识:1、与绘画用色彩、线条,音乐用声音和节奏,舞蹈用形体动作和表情,雕塑用物质材料和形状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①又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② ①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32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神思》篇:“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表征的艺术特征如下:(1)、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与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相比,其形象是间接的;与音乐相比,其形象又是直接可感的。(2)、表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以语言为中介,可以再现和表现外宇宙和人的内宇宙的所有内容。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在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

精神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泛指文学),由诗加以形象化。

”①可以说,所有物质的与精神的,动态的与静止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内在的与外在的,文学描绘的内容无比广阔而丰富。这一点其他艺术形态却不能胜任,譬如雕塑和绘画只能表现瞬间的现象。不仅如此,文学能将笔触深入人的内心和思想深处,其揭示的人类思想的深刻性和表现的情感的细腻性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远远不能及的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100分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
1 . KDJ 指标用目前股价在近一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并以此作为短期 投资信号的一种指标,其取值范围在 0-100 之间,( )为超买区,( )为超卖区。
?
A.20 80
?
B.30 70
?
C.80 20
?
D.70 30
我的答案: C
2 . 哪种形态是因为投资者的情绪急剧亢奋所形成,通常出现在长期上升的最后阶段,是顶部反转突破的
重要形态,由三个高点和两个低点组成。( )
?
A.头肩顶
?
B.头肩底
?
C.三重顶
?
D.双重顶
?
E.喇叭形
我的答案: E
3 . 在股价下跌一段时间后形成的 K 线组合形态中,空方力量已成强弩之末,而多方势力蓄势待发,典型
的底部形态有( )。
?
A.黄昏之星
?
B.射击之星
?
C.吊颈线
?
D.早晨之星
我的答案: D
多选题(共 6 题,每题 10 分)
1 . 支撑线或压力线对当前股价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
A.股价在此区域停留的时间长短
?
B.股价在此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
?
C.股价在此区域波动的幅度高低
?
D.该支撑区域和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远近
我的答案: ABD
2 . 道氏理论的主要原理有哪些?( )

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温馨 11033026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人们对于教学本质认识,一直以来就有着颇多的认识和争论.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有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发展说,多层次类型说,交往说等主要观点.以下我主要就其中的特殊发展认识说,交往说和实践说三种说法作简单的介绍: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使个人知识达到当代社会的知识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有教师的指导;教学认识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间接性;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 该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但批评者认为:(1)仅仅局限于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违背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2)认识过程是囊括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归结为认识过程,不能够概括和指导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也无法解释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如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该说只描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授活动。(5)它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形成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造成教学上的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要研究教学本质,首先须明确本质指的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有时对教学的“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不进行明确分析,由此而带来的经常是以质代替本质,把多方面的质看作是多重的本质。事实上,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的属性,而本质才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根据。本质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所以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揭示质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统一起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自在于教学这一事物本身使其既可成为其自身又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是教学过程的内部要素和特殊矛盾的整体的、集中的体现,是决定该类事物或现象是教学而非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依据,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以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少论者实质上是把质当成了本质来界定教学,对教学本质的概括要么把教学的任务、目的当作教学的本质,要么将教学的功能、价值当作教学的本质,都在向教学本质认识逼近,但还未达到教学的本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必须在正确把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教学的质的认识进行综合抽象,才能达到目的。 二、关于教学本质研究的着眼点问题: 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概括,有的从整体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比如,着眼于学生来考察教学过程,形成了“学习说”、“学生实践说”、“发展说”、“认识论”等诸观点;着眼于教师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就产生了“价值增值说”、“传递说”、“教师实践说”等认识;而“交往说”、“知情统一说”、“审美过程说”、“多本质说”等由于其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明显带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属性,因此它们是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论证教学过程本质的。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774794.html,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作者:殷芳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8期 摘要:对文学本质进行探求,就是在尝试解释“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文心雕龙》中关于文学本质论的揭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文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文学是物与情交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文学本质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步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以“衔华而佩实”的文学本质认识贯穿全书,“衔华而佩实”是说文学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与此同时《文心雕龙》进一步描述文学产生的过程,点明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所有这些对于文学的认识最终都指向:“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 一、文学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刘勰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论述,“内容”主要是指文学的思想内涵,是作者想要通过文学表达的思想情趣;“形式”不仅包括了辞藻,同时包含了文学的声律音韵。刘勰对内容与形式关 系的论述是从文学的产生开始的,在《原道》篇中,其认为内容与形式是同时产生的:天地间自然万物都各有自己美的形貌,日月、山川、虎豹、草木都以他们独特的样貌存在于这个世界。这种形貌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天地间一切物体都是这样,形貌的产生总是与事物本身的特点相关。因此刘勰说:“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这就是由自然界推及到文学,强调文学与自然的共通性,同时指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应该融为一体,不应割裂地来看。 之后,他在《定势》篇中,进一步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刘勰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章的体势就好像圆的东西易于挪动,方的东西比较安稳一样,这种性质和物体本身的特点是直接联系着的。文章的体裁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而确立的,文章的规格形式,又是随着文章的体裁而自然形成的;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核有什么样的形式,即“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刘勰对内容和形式的论述,更集中、更重要的是《情采》篇。这里谈到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的关系: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如前所述,物体或文学作品的形式,是随物本身的特点或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形成的。那么,形式就必须是在它表达了一定的内容时才存在,离开了内容,形式就无所依附,因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刘勰正确地指出,“文”是依附于“质”的,即形式是依附于内容而存在的。同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能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4.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难点: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的价值”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对学习技术课程的欲望和兴趣。但是对技术仍有一定的神秘感,对技术的内涵,即内在特性还不够了解。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后的第二节内容,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节要学习技术的基本特性,这里讲的基本特性并非是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指诸多技术基本性质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特性,这里要加以区别,教材中讲述了5种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到,这一节由两个需要学生理解的性质是综合性和两面性,其他的性质只要求指导和了解既可,所以教学是要有所侧重。教材在最后的思考题是:你认为技术还有那些特性?请作具体说明。通过这个思考,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技术的目的性,教材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之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做的?。 技术的创新性,教材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教材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然后教材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教材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教材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材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存在于教育的内部,是教育各要素间的内资联系,是由教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最重要的能动的因素,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教育过程不同于其他社会过程和持殊矛盾。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反映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即教育目的),它总是高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区分?教育宗旨,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方针内容的一部分。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以指导学校进行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1.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劳动者3.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相统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2.全面性3.全体性4.基础性5.发展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4.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受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3.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词,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4.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质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育理念 2多元的知识结构3完善的能力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 教师扮演了那些角色,如何处理教师的角色冲突?1“教员”角色2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去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眼界的开阔,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一副望远镜。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几分宁静和宽容来对待争议和分歧。 比较文学在思维方式上提倡一种整体思维,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换句话说,主张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比较文学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的思想,主张文学发展的多元决定,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和互动。 这种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同类比较更加清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九大教学本质观讲课稿

一、特殊认识说 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 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既基本一致又有其特殊性的 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中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一致性;认识的检验标准的一致性;认识过程的顺序一致性;认识结果的一致性等等。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有领导、有教育性”三个特点。还有的同志从教学过程的内容、任务、条件等方面揭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一定教材所规定的为主体的知识为对象,以有一定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为条件的学生的认识过程。” 特殊认识说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按照认识的普通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 第二,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后继有关教学理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和初步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特殊认识说的理论功绩与意义是必须肯定 的。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特殊认识说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第一,重手段轻目的。表现为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轻视获得认识后的结果及发展。 第二,见特殊忘普遍。表现为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条件性、直接性目标,如知识技能获得、分数增加、升学率提高等,而忽视其结果性、间接性目标,如整体素质增强,实际水平提高、综合质量改善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需要和活动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其与其它可行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传递与接受,而忽视其与探究、体验的联系,进而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 第三,以局部代整体,以认识代实践。把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生活简单地归结为“认识”,而不顾“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教学过程不只 是认识过程,从整体上看更是实践过程,是师生统一活动的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研究教学论的首要观点。 二、认识发展说 这种看法的基本观点是: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个性的全部内容参加活动的。 认识发展说可谓源远流长,如“教学本质内在论”者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力,教学 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儿童的潜能。在内在论的行列中,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 近代的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现代的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 都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教学的本质任务。在当代教学过程论中,有的从一般教学过程的角度进

语言本质的再认识

语言本质的再认识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快速发展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停滞的矛盾愈演愈烈。面对报账的信息洪流,如何打破语言不同的限制,使语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成为摆在语言学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将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从语言的深层次方面来探讨语言的本质和属性,继而试图要求语言产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发展,来预测未来语言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言本质属性再认识未来语言 正文 语言是一切知识的载体,语言的本质不仅是语言学注的焦点,也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另一方面讲,要圆满的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一问题,也必须依靠总多学科的知识,在语言学发展的历程中,不同的学派或专家个人等也已经从各自的角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过无数次的阐述,在语言学不断取得新进展的今天,仍有不少的语言学家在积极地反省历史,试图更科学,更深刻地揭示语言的本质,使语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一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发展从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开始的,语言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语言认识的深化而进行的。在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对语言的认识的质的飞跃也带来了语言学的革命和质的飞跃。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中对语言的本质提出了全新的认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现代语言学,并使索绪尔本人也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人类的语言也是多学科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信息论,控制论,宗教学等等,都在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尤其是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更是向语言转向,于是语言哲学成了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语言的本质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的最中心的问题,也是多学科关注的重点。语言本质的揭示,是语言学家的中心任务,但绝不是语言学一个学科所能够解决的,它要求语言学家同哲学家.心理学家.逻辑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美学家.自然学家等共同合作来加以解决。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言的本质的认识是索绪尔加斯大林。从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1950年)那里,我们接受了“语言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的说法,一一驳斥,论述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语言不是上层建筑,语言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工具,如高名凯主编的《语言学概论》(1962年)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另一方面,我们又从索绪尔那里接受了“预言师音义结合体的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的说法。然后加以论述,什么是语言符号,系统性和任意性。这就是近40年来我们对语言本质的基本认识。 一方面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作为对索绪尔的一种反动,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的出现都促进了人们语言观的更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语言,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学等更直接影响了人们语言观的更新;加上实际语言生活的新变化,也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再思考。 对语言本质的再认识,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言学和学术界的一个新现象。可以说,邢公畹教授是重新认识语言本质的先驱者。重新认识语言的本质,这要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始,这一工作,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在中国语言学中悄悄地开始了。例

教学的本质

教学的本质:基于有效教学的分析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鉴于人的生存实践具有本源性、优先性和第一性的特征和学生学习活动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生存实践活动这一事实,现代教学本质可以认为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一个人不断地受教育,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及时把握信息时代学校教学任务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学;学习;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教学本质 “我的教学有效吗?”这是教学一线老师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它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不同教学效果的自我审视,但在根本上,它涉及到人们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学生、教师与教学材料(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作为教学观的核心部分,教学本质观是指人们对教学根本属性和根本功能的看法和态度,人们的教学目标观、教学内容观、教学方式观、教学结构观、教学价值观都是围绕教学本质观而建立的。 一、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历史的视角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学理论研究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上,人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反复追问过教学

本质究竟是什么,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观点。在现代教学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三次大论争,即“形式教育”学派和“实质教育”学派的论争、“主知主义”学派和“行动主义”学派的论争、“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论争,都涉及到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这些论争各执一端,相互对峙,又都有可取之处,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引领着教学理论朝不同方向发展,并导致各种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体系的诞生。从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三次大论争中可以清晰看到,教学本质观既是教学理论发展的起点和基石,又是教学理论的灵魂和制高点,任何教学体系都无法绕过教学本质问题。又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本质,历来也就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认识说、发展说、层次类型说、传递说、统一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价值增值说等。在这些学说中,特殊认识论和交往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都是认识世界或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间接性的和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它在教师领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映像即知识,也使学生整个个性获得发展。”显然,把教学过程确定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在根本上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我国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尚处于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的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观点。 1.特殊认识说 这种观点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基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是数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认识过程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教学过程是主体学生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2)引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3)简捷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完全走的是一条捷径,许多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4)教育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2.认识——发展说 该学说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认识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无疑,它是对“特殊认识过程说”的一种扩展,不仅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一面,而且也意识到了通过认识活动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一面。 3.认识——实践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的活动有两类,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学过程也包含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认为其他的论断并不能表达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这一真实本质,而是把“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