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些,我们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狠抓培训强化教师学习意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不仅体现着自身,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我们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师学习意识。

1、校内培训:针对教师平素忙于教学,集中机会较少这一情况,我们利用双周三后半天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共同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教学领导深入学习,率先接受并抛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全体教师及时了解教育信息,与时俱进;其次是组织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给教师以启发,使思想和观念获得升华。

2、自学积累:教师每周自学一次。翻阅各种教育理论书籍,熟看各种教育杂志,上网采集各类教育经验、理念,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记好自学笔记,作为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财富。

3、结对互助:为了促使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让教师自主结成对子,互相备课,听课,评课,互相交流,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

4、个人规划:教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起,我们就帮助他们制定“一年进入角色,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初有成效,五年小有建树,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发表时间:2018-07-13T15:36:58.913Z 来源:《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6期作者:周洧玮 [导读]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 ——浅谈提高校本教研实践中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周洧玮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830002 摘要: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集体备课助推专业成长以研兴校 集体备课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利于增进教师间相互了解,培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利于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具体实施时,常常存在有形无实的弊端,如只有主备人钻研教材,其他老师因没有提前备课,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教学建议,备课后反思不深入等现象,直接影响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通过调查了解,集体备课在具体实施时假讨论的现象依旧存在,诸如:一是缺少反思和上周教学工作的得失总结;二是因集体备课要求不够明确,很多时候集体备课除了主备课老师主讲外,其他老师因没有提前备课,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教学建议;三是集体备课内容上偏向知识点过多,而教学资料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及对学生学法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偏少;四是主备课人发言完后没有落实重点知识清单等,具体操作中没有实用性,造成集体备课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集体备课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为什么要集体备课?二是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对事业的追求标准降低集体备课能给我什么?三是技术层面缺乏创新怎么进行集体备课。如何切实提高集体备课实效?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探究教法的平台桥梁。 一、落实“集体”发挥团队优势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集体备课的特点就体现在“集体”二字,是发挥教师团队优势、集体精神的载体。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困惑及问题,凭借我们个人的力量往往力不从心,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师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同的教学经验,通过集体备课搭建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桥梁,把每个人的思考凝结成集体的智慧,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备课组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把握研究重点,把根本点放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教师自我提升上,力争做到每次集体备课技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又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确保集体备课过程落到实处,工作收到实效。 二、着力突出“研”以研定教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要落实“研”首先应做到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细读标准中有关对本节课教学知识的要求;与教材对话,系统地研读教材,读本单元教学内容,将教材进行选择、重组等方式的再度开发;与学生对话:客观地研读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绪态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生本化的处理,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要关注学法指导,在集体备课时应讨论、研究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规律,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精心安排学生的探究过程,为学生创造尝试、体验、研究的机会,让课堂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集体备课中还应关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如预习要求、自主学习等。有效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如何设计,也应是集体备课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分析确定作业的内容及形式,设计层次性练习题,以达到练则有效,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落实“实”,规范过程,讲究实效 1.准备到位,是开展活动的前提。这就要求备课组成员在活动前需认真阅读课标、教材,了解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与哪些内容有联系,做到宏观上把握全册教材,微观上准确把握所备内容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出所备内容的教学目标。 2.落实到位,是开展活动的保障。议课时,参备人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研究主备人的教学设计理念,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只有把每个人的思考凝结成集体的智慧,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 3.督查到位,是开展活动的有力拐杖。学校应专门设立领导小组,创立集体备课模式、指导备课、检查完成情况并对结果进行评价。规范过程,才能避免集体备课的实施流于形式整个程序可归结为:(1)个人初备制定初案。备课组成员提前一周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思考教学程序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手段。主备教师熟读教材、教参,写出教案(或编制讲学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一般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2)集体研讨形成预案。(3)个性修改动态实践。(4)评议研讨调整预案。(5)再次备课形成定案。教无定法,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还应根据自身特长制定能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6)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如同走路,只有经常回顾自己所走的历程,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是否偏离了方向,集体备课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反思,我们在介绍经验或提出问题时,必须会对自己以前的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找出不足、失误,以便对症下药。课后反思是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应提倡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收获及不足等记录下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撰写心得,以论文、案例的形式再现出来,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将之整理出来,物化为教研成果。 四、围绕“新”,让一言堂式的传统集体备课焕发活力 1.先教再研,以研调教。开展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先研再教,以研定教,也可以先教再研,以研调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都不尽相同,学习中会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的开放,教学活动的发展更多时候与预设有差异,因此,在上课后交流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将集体备课中的空白内容,不管是精彩还是失败,都为下一位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没上的老师就可以进行二次备课。聚焦当日的教学亮点、教学失败点,根据学生的思

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页word

完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宝安实验学校建校三年来,做了积极的探索,学校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探索,希望通过“建立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校本培训机制,建立主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我们认为:教师主动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也逐渐形成了学习、反思、研究、创新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学习:扩大视野,更新观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同步提升,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学习平台,通过开设“实验论坛”,即针对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先后邀请了如魏书生、任小艾、应俊峰、李政涛、熊川武、黄沧海、李晓凡等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报告,并让专家与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以及时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 学校还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脱产进修,英语学科的许东云老师到英国进修学习,江峰、郑悦绚等到上海、北京、香港等地挂职培训,刘承芳、王妙芝、张燕等老师参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层次的教育研修班;学校还非常支持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学位课程培训的目的在于让教师达到规定的学位标准,并努力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目前学校教师已有10人获得硕士学位,全校教师85%达到了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还有赖尉琼、黄建华等6名教师正在攻读在职硕士学位。 学校组织一线教师分科组外出学习,更是宝安实验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数学、英语、体艺等科组多次到江门、香港等地名校学习考察,回校后总结学习考察体会,共同备课,专人上课,大

家听课,交流评课……突出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学科组集体外出学习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读书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最经济最实在的方式之一。学校创办伊始,学校就在邀请魏书生等专家讲座的同时,为老师能够更加系统、方便地学习研究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给老师每人购买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专著,还多次组织老师分组进行了读书交流活动。2008年11月,为配合深圳市读书月活动,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召开读书交流会,教育故事演讲会,读书沙龙活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近来,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课题还在学校专题网站上开设读书笔记专栏。以读书学习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文化品位活动,已在学校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在读书中去理解,在行动中去体验,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反思:自我对话,自我超越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解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因此,作为常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每月写一篇反思,月末进行反思交流;各级各类公开课后教师都及时撰写反思,

教研与教师的成长

教研与教师的成长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 一、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研究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评价、研究开发教育资源、探索教学规律、组织指导课题实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讨活动,从而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发展个性、不断创新。 二、强化管理,落实措施 我校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

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行政领导亲自参加每个课题组的活动,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 随堂听课是我校的传统,也是最廉价、最有效的业务培训形式,长期以来,学校加大了随堂听课的力度,全面实行随堂听课制度,教师在随堂听课中学习,在随堂听课中成长。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加强学习,重视反思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在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直接的受益者是教师。教研室组织本年段本学科教师学习前沿教育理论、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或者针对一节课例展开讨论,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上公开课《力在那里》,貌似较完美,我虚虚心请教,发现细节上有不少纰漏。随着我在着手制作说课稿及说课课件的过程中,越深入研究问题越多,上课过程中不甚清晰的理念逐步条理层次化,首次接触自己不熟悉的说课环节研究后,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教学教法的和谐统一之美。重视教学中的自我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适时反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强化培训,提高水平 外出学习培训、听课研讨,能够起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开阔教师的眼界,从而打破校本教研局限性的作用,启迪丰富校本教研,有利于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外出学习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 培训学员使用手册 目录 一、说明事项 (2) 二、用户注册与登录 (2) 三、基本信息和状态 (3) 1. 资料修改 (4) 2. 密码修改 (5) 3. 消息中心 (6) 四、培训班报名 (6) 五、我的培训班 (7) 六、我的日志 (8) 七、培训资料 (9) 八、作业列表 (9) 十. 讨论组 (10)

一、说明事项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包括6类用户,分别是学员、培训班负责人、机构、管理部门、教育部、系统管理员。学员是指参加国培计划的院校教师;培训班负责人是机构分配的用来进行培训班管理的人员;机构是指培训项目的具体申报和实施单位,如示范校、骨干校、企业等;管理部门为省厅或区域培训中心。 本手册为面向培训学员用户的使用说明文档。本手册主要介绍了平台功能以及参加培训的操作流程。现需将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1)在撰写本手册时,所使用的数据均为测试数据,不代表或部分代表某个学员的数据。您在使用平台时,请认真填写相关数据。 (2)使用本手册时请您留意内容中的加粗部分。 (3)学员参加培训班的基本流程为:注册->培训班报名->培训班负责人审批并通过->参加培训班(撰写日志、提交作业、参加讨论等)->培训班结束后填写培训反馈表。 (4)在进行相关删除操作时请您慎重,由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当删除一个数据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数据的使用。 (5)由于平台将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请您关注最新的使用说明手册。二、用户注册与登录 学员在报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注册。在首页点击“用户注册”链接,注册界面如下。学员注册时是以邮箱为基本凭证的,在填写资料时,请务必认真选择所在省份和所在学校,对于宁波市、厦门市、新疆建设兵团的用户请选择对应的选项。

有效的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发表时间:2011-12-05T10:24:23.8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1期中供稿作者:魏秋梅[导读] 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是学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魏秋梅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第二小学(金湾区外国语学校)519000 摘要: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是学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的校本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呢?本文根据学校教师的 实际,分析了一系列有效的校本培训措施,为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关键词:校本培训有效性教师成长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提高校本培训的有效性,是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那么,怎样的校本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呢? 一、读书沙龙:碰撞思维火花 读什么书才有用有效呢?针对80后的新教师,我认为,要读两类书籍:一是有关现代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二是有关励志方面的书籍。因此,学校每学期都为全校教师选择、订购书籍,组织阅读,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如2010年10月8日,我们举办了以“你在为谁工作”为主题的读书沙龙,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谈得很好,全校共写出了近五万字感言文章。教师通过一次次沙龙式的思想碰撞,业务水平提高很快。 二、专题讲座:针对存在问题 一年多来,我针对学校新教师多,课上得不好、不会评课、不会写课后反思等问题,亲自主讲了“如何上好课”、“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评课”、“如何写课后反思”、“谈谈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等主题的案例式专题讲座;同时,还邀请兄弟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开展了以“谈谈怎样开展集体备课”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学习,教师们提高了理论素养,更新了教育理念,强化了教育科研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 三、模仿名师:领悟教学智慧 对于教师来说,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模仿。在一遍遍的模仿中,教师能从中悟出教学的艺术、闪亮的教学思想,对于模仿行为的反思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因此,学校先后邀请了李彩芳、鲍当洪等名师亲临指导,上示范课,课后名师与新教师进行思想交流、碰撞。 四、业务比拼:苦练教学内功 听课、说课、评课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课堂优化高效。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来开展教研工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以科组团体为单位的 “三合一”(即说课、讲课、评课)教研比赛活动,即一个老师说课,另一个老师讲课,其余老师课后10分钟内进行“百字点评”;同时每学期每位老师都要接受“随堂课”和“有准备课”的调研评比。 五、校本课题:引领专业发展 为了尽快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我校进行了校本课题“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的研究,研究流程为:“理论学习——科组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课后反思——课改小结及课改沙龙”。教师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成长,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校14名刚毕业的新教师中,有3位教师的课获得省、市、区的一、二等奖,有6位教师分别被邀请到平沙连湾小学和南水李兆南纪念学校上示范课;平沙连湾小学也多次来我校听课取经。 六、课程编写:提升综合素质 编写校本课程既是新课程开发的需要,又是培养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校组织语文、英语和航模科技组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在一年多英语特色和航模科技特色的创建活动中,积累了不少教学素材,特别是“英语拼读课”、“航模科技课”以及“国学课”教学,成效明显。我们组织教师把实践中的教学素材进行疏理,分类整理,在“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的指导下,按学校的“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的编写要求编写,编写出了《音标学》、《飞翔的心》、《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14本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们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的能力、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七、特色培训:适应双语教学 我校是一所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学校,为了打造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校园100句英语”培训和口语考试,英语口语水平还纳入了教师课堂考核指标,以此促进教师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八、业务档案:记录成长轨迹 教师成长档案分教师基本情况、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成果、培训进修等方面。业务档案,真实详细地记录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轨迹,既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又能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使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更加充分。 通过以上一系列有效的校本培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教师们迅速成长,编写了14本校本课程,有28篇论文和课例获省、市、区的奖励,有两位教师获得省“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我校有效的校本培训工作并没有结束,最近,学校已建立起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随着校本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我校将有一大批教师将不断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方向转变,将为学校品牌建设撑起一片蓝天。

怎样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作为一个一直在教学前沿工作的教务处主任,深知青年教师团队的成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务处主任既是主动辅助校长、分管校长开展工作的肱股之臣,又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具体学习生活的领导中心。因此,我特别重视青年教师团队的培养工作,搭建成长平台,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保证。 总结这几年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的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 刚进入该校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上的心态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踌躇满志、顶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等光环,在外人种种羡慕的眼光里和不断的赞誉声中,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神坛。理直气壮,高高在上的享受着社会的顶礼膜拜。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就会认为自己已看破红尘,开始懈怠敷衍,开始不思进取。另一类就是对自己力量估计不够,没有自信心,工作中畏畏缩缩,没有魄力。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属于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正确看待教师这个职业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务主任的我,义不容辞地就应当承担起沟通的作用:组织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提升;学会倾听,让他们倒倒苦水,说说心中的委曲,再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允许他们犯错,人都是在磕磕绊绊中成长的,成熟的。因此,对上级领导,尽量为他们说好话,对学生尽量维护他们的尊严。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有专家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我们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要用健康的一流的良好氛围去影响教师。他们才会富有年轻的活力,充满激情地工作。 二、明确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向 青年教师应该有清晰、长远的人生目标。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对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一群学生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这群学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调查结果是这样的:13%的人,有清晰的目标,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因此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化成长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地实施个人发展计划。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个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和学年个人成长目标。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从优势与不足正反两个角度,可涉及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分析。学年个人成长目标。结合现状分析,可制定一个总目标。然后结合学校确定的青年教师成长具体方案中的要求,从自身素质、教育教学专著研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编制试卷、听课学习(确定自己主要听课学习的导师)、撰写教学反思、评课稿、等方面确定具体目标,要求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 只有明确了目标,青年教师们才会富有年轻的活力,充满激情地工作,才会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邱吉尔说过:“永远地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儿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失去未来。”相信他们都是憧憬未来的,所以让他们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以非凡的定力,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地主动进取。 三、搭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 良好的氛围固然会激励青年教师,但要青年教师能持续快速成长,释放青年教师特有的激情和才华,必须搭建青年教师的成长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地为青年教师提供用武之地。 每年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与才艺展示,说课与上课,三笔一画 ,计算机操作,每个环节,都是精彩纷呈,都成为一大看点,让他们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让他们在竞争中提升。因此,年年水平提高,年年新人辈出。 借我们的课改之风,让他们在全县、全市乃至全国同行面前展示风采。让他们上示范课,让他们承担课改先锋,让他们外出交流。让他们担任各种重要岗位: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重要岗位的多途径工作中不断成长,悄然成长。 四、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速度 有了氛围,有了目标,有了平台,有了外部条件,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他们奔跑起来,加快成长速度。因此,不能干打雷,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逼他们成长。 1、在“学”字上下功夫。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通过举办职业道德辅导讲座,围绕思想建设、理论素质建设、师德建设、自身修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狠抓师德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倡导永远让爱洒满校园,使青年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师德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师德教育,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2、在“练”字上下功夫。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他们的备课、备学生,写教案、板书练习等。 3、在“研”字上求实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教法灵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针对青年教师刚走出校门的现状,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研水平,采取青年教师定期听课,由专家、名师讲座辅导等方式进行交流研讨、参与互动、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示范摹仿、反思构建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发表一篇以上教研论文;上一次水平较高的公开课;参加一个课题组;在本组做一场专题讲座;参加一项实践活动。通过压担子、引路子使青年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成就感,他们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重庆綦江县古南中学) 怎样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 丁 华 教育论坛 2011.NO201

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完整版

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成 长心得体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吴林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 一、养成学习的习惯。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终生学习! 首先,我们要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校园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学校”、“读书是教师生存必须、完善人格、拉长生命和终生奠基”等等这些闪烁着哲理灵光的语言,带给了我们内心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兴奋地看到了读书的巨大魅力!但是,我们教师读书,一定要博览群书,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而应广泛涉猎,如教育名着、唐宋诗词、中外名着、学术精品、散文童话等。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消化吸收,要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以致用。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校本培训。因为,校本培训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以新课程实施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展校本教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具有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促进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专业化水平的一项创造性的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中,我们的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互动者和分享者的角色,教研组长是设计者、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而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开展能最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但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我园的教师明显存在着二段体现象。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不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一部分骨干教师思维活跃,但往往是单一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互动性不够,不会倾听,不善于帮助组员梳理问题、归纳策略、提升经验。导致了幼儿园教研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借助校本教研这一平台来帮助教师在看、听、学、记、说中,能大胆参与、有效互动,促进教师全体作

用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能力。即教师学会寻找问题,提出质疑,在教研活动中介入积极有效的互动对话。而教研组长则要学会梳理问题、归纳、提升,引领组员交流共享。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主动地介入教研,同时也能反映我们的教师对教研的真实方法和需求,让教师了解自己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和可发展的空间,以期给我们的教师一个更适宜有效的教研活动。 一、问卷调查: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教师而言,如何让他们真正直接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解决实际的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呢?在开学初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了问卷调查。问题A:“我们的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B:“你认为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怎样的?” 实效(一):主动介入问题。l 目的:

多方搭建平台引领教师成长

多方搭建平台引领教师成长 吴忠市汉渠学校马少红 记得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是对于学生发展、学校内涵发展,还是提高教师自身幸福指数,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务主任,我深知只有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利用各种途径、多方搭建平台,引领教师成长,才能使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永葆青春。 一、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学习分享 平时教学工作中,为使教师经常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学习,首先我们开展“有效教学”论坛;“怎样观课议课”讲座,每位教师参与“学生培养目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论坛;其次,开展教师人手一本教学专业书籍、师生同读一本书等,学校每学期为教师赠书,分别读过《论语心得》《灵性课堂与生命激情》《建设理想课堂》《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破解新课改课堂教学N个密码》《怎样观课议课》等;再次,通过参加市级联片教研、兄弟学校专题研讨课、名师引路课、特岗教师汇报课等形式的学习培训,畅谈收获,共同分享;最后,教师利用网络、远程资源、书刊杂志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即席式的课间分享,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二、搭建研究平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围绕“我向40分钟要质量”的主题,采取问题引导的策略,经历三个阶段:即“自我诊断阶段”、“团队提升阶段”、“个

性打造阶段”序列的研究活动。 1、自我诊断阶段。首先“我的课堂小问题”主题研究活动。开展“我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课堂教学说课、上课、课例评比活动。自主发展上好优质课、市区级骨干教师展示课、对调、临聘教师考核课。学校从教研室请来教研员听课,及时与上课教师面对面交流,帮老师们诊断课堂,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师教研活动的小课题,寻找突破的途径和策略;其次“和谐杯了解我的课堂”主题活动。课前每位教师定出教学目标,提出平时课堂中困惑的问题,由教研组成员组成的课堂观察组重点关注。观察表共四张,旨在了解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课后,引导观察组教师对上课教师主要诊断:教学目标准确与否;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效果;再次“和谐杯研究我的课堂”主题活动。在前期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的前提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单元教材分析和典型课例的实践为载体来研究和实施教学,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性,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各教研组提前准备单元教材分析,选好单元中典型课例,结合本组课题(课堂愿景)及教学中具体要突破的问题进行研讨。展示活动的程序:第一节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执教典型课,第二节课由主持人主持全过程,先由中心发言人交流单元解读、重难点及策略分析,接着教研组成员围绕本组课题及教学中要突破的问题评课,然后由教研组长进行本次活动进行活动小结。请评价员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其他观摩教师可以提出教学中的问题或教研中的问题互动探讨。

以特色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特色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1-1-31 课改的主体是学生,课改的成败系于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已成为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师“五·五成才计划”为途径,以师德修养、心理健康、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等内容为核心,努力发展教师的专业个性,构建三级管理培训体系,探索参与互动式、发展性的特色校本培训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基于教师发展目标,整体构建培训蓝图 我们在学校发展规划中,鼓励每一名教师“做一名教育家”,努力成为师德高、理念新、业务精、科研强、有责任、有爱心、有魅力、有贡献的新型教师。这种高品位的教师发展目标,成为我们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点。 为此,我们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整体规划与设计。我们借助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考核工作。我们以“三重”——重师德、重师能、重师范——为培训导向,致力于“三真”——真问题、真实践、真反思——的研究。每一项培训都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展开。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培训、专业培训、基本功达标、技能应用培训等;培训形式有专家讲座、教学观摩、交流展示、教师经验分享等;培训方式灵活,有集中培训、分组培训等。 二、建立有效运作机制,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1.建立规范完善的校本培训制度 我们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专人负责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明确了校本培训的三级管理制度——以教学副校长为首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管理制度、教研组长组内管理制度和教师个人自主管理制度。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升了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行为跟进的能力。 2.在培训中注重过程性管理 计划有依据:每学年初,我们都依据海淀区教委的工作重点,分析学校发展状况,确定发展计划,并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和教师的需求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学习有策略:2008年初,学校把对工作计划的学习宣讲由传达模式转变为参与互动模式。各部门根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设定问题情境,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研究,提出实施策略。我们还将学期工作计

#校本教研与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教研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理性的“反思者”,但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和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区农村学校居多,区域特点强,教师培训工作量大、面广,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构建和新课程相适应的具有本土特点的校本教研方式、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新课程实践并健康推进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 我们认为,基于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强教育教学的反思力度,营造自主学习和反思、同伴合作和互助的氛围,唤醒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整合市区教研资源,力求专业支持,实现有效教研,渐进式地促进英语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并不断的更新、演绎和丰富,发挥和挖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达到尽快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主张学习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此外,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对于现实世界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2、教师职业智慧体验理论。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的职业化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职业化需要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具有自身的核心特质和衍生特质。我国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有学科专业化和职业专业化两个方面。学科专业化指对学科知识由一般懂得到透彻再到出神入化,职业专业化是由体验经验到体验科学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记北京市丰台区南宫中心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南宫中心小学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最西部,丰台区的教育在北京市8个城区中是最落后的,这里的教育又是丰台区最落后的。为了加快教育的发展,2001年丰台区开始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教育发展服务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建立“教师发展学校”,首批有4所学校,南宫中心小学是其中之一。“这和我们的想法吻合,借助外力,缩短和先进学校的距离,尽快使教师成长起来。”南宫中心小学校长刘显洋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提升教师的水平。“我们的理念是坚持两个回归:‘理论工作者回归实践,研究能力回归实践者’,把教师培养成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转变了关于学校功能的理念,传统单一的学校观是把学校仅仅当做学生学习发展的场所,事实上她不但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首师大教科院与南宫中心小学合作成立教师发展学校,并不是大学专家拿出现成的方案,小学成为被试的个体,而是双方从南宫中心小学的具体情况出发,研究的问题是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同样来自于实践。“3年的实践,最大的变化是教师观念的变化,教师们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学会了反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刘校长说。这种变化是从访谈学生开始的,学生是教师工作和服务的对象,理解学生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教师的研究可以从理解学生开始,而访谈法非常适合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老师们开始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想法。访谈打破了科研的神秘感,让老师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了学生和教育的本质。访谈对老师的触动很大,引起老师们深刻的反思,他们认识到必须重新理解和认识教育。老师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适合,方法是否得当。访谈使老师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在教师的教育培训上投入很大,保证学校的每位老师都接受培训。学校请了很多特级教师和教育专家来校指导。每周有三位特级教师进课堂,与学校的老师们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老师们的教学。学校请来了80岁的霍懋征,请来了远在深圳的著名特级教师,还请来了顾明远、谈松华等著名教育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和专题报告,直接作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能请来的都请过来。”学校还以多种形式支持和鼓励老师走出去,参加全国的教学大赛,锻炼老师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素养,学校还引导教师多读书,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拿出100元用于购买教育理论书籍,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科选择不同的书籍,研究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看过之后老师之间再相互交换。读书活动在一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

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平台功能模块实践研究”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DJB13151),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实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践研究等,不仅完成了网络教研平台功能模块模型构建,而且对部分模块进行了实证研究。 前期调研确定教师需求 课题组向朝阳区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发放了关于网络教研平台功能的调查问卷,同时对教研中心近30位领导和 教研员进行了访谈,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得出了教研员和教师对于网络教研的心理和实际需求。 通过对1216份问卷结果和20多份访谈结果的统计,我们撰写了《网络教研平台功能调查分析》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区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的教师对于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是满意的,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充满了期望,多数教师渴望通过网络教研这种新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 业素养。多数教师关注其在网络上的付出,希望得到更为公平的评价。 数据显示,网络听评课受到多数人的关注,教师认为听评课是自己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同时课堂观察是教师亟待

锻炼的技能。电子备课平台和视频网络教研平台是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协同备课的重要工具,也受到超过半数教师的选择。 “在平台上生成的资源直接可以在课堂上用”在所有的选择中占比最高,教师希望教研的成果能直接应用于课堂,尤其是资源。“能够与其他老师交流分享”占比排列在了第 二位,充分表达了教师希望能低成本与同行进行交流的愿望。有57.98% 的教师选择“能够利用在线课程,结合老师现场 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表达了教师对混合式课堂教学 模式的探索热情,尤其是对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探求愿望。“直接与专家远程对话”是近48%的教师的选择,说明教师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 通过问卷,我们确认网络教研平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统一认证:以方便教师登录后,在多个功能间转 换而不用再重复登录,同时可以以此为关键ID进行多库链接。 (2)视频网络教研;以满足教师对于远程专家、远程 同伴、离线交流等的需求,同时满足部分资源共享需求。 (3)网络听评课:满足教师通过听评课,进行学习提 升的需求,积极进行课堂观察等方面的研究,以帮助教师锻炼以数据评课的技能。 (4)微课制作资源平台:在前几年中,各学科资源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