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 B.分解反应(AB = A + B)

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 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

氧化物(SO

2、SO

3

、CO

2

)、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

4

2-、Ag+和Cl-、Ca2+和

CO

3

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32-O,HCO

3

-,SO

3

2-,

OH-和NH

4

+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

3

COO-,OH-

和HCO

3

-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

4

-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⑷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巩固】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2CuO

2Cu+CO 2 Zn+H 2SO 4=ZnSO 4+H 2↑

2HCl+CaCO 3=CaCl 2+CO 2↑+H 2O KCl+AgNO 3=AgCl ↓+KNO 3 3NO 2+H 2O=2HNO 3+NO 2H 2S+SO 2=3S+2H 2O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

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

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五对既对立又联系的概念:

【练习】1、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高温

⑴4P+5O 2

2P 2O 5 ⑵2KClO 3

2KCl+3O 2

⑶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⑷S+2KNO 3+3C K 2S+3CO 2↑+N 2↑

⑸2H 2S+SO 2=3S+2H 2O ⑹3NO 2+H 2O=2HNO 3+NO

2.已知下列反应:①2Na+2H 2O=2NaOH+H 2↑②2F 2+2H 2O=4HF+O 2③Cl 2+H 2O=HCl+HclO ④2NaCl+2H 2O

电解

2NaOH+H 2↑+Cl 2↑⑤CaO+H 2O=Ca(OH)2 ⑥CaCO 3+H 2O=Ca(HCO 3)2

(1)其中水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 (2)其中水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3)其中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3.在K 2Cr 2O 7+14HCl =2KCl+2CrCl 3+3Cl 2↑+7H 2O 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 3、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 (1)电子得失法即双线桥法

a 、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b 、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c 、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2)电子转移法即单线桥法

a 、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b 、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c 、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d 、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巩固】分别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 ⑴2Mg+O 22MgO ⑵2KClO 3

2KCl+3O 2

⑶C+2CuO

2Cu+CO 2 ⑷Zn+H 2SO 4=ZnSO 4+H 2↑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5、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⑴不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⑵相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⑶不同物质相同元素间:――归中反应

规律:高价态被还原,化合价降低,低价态被氧化,化合价升高,两方面化合价都向中间价态变化,但彼此不能越位。

点燃

催化剂

点燃

MnO 2 △

高温

⑷相同物质相同元素间:――歧化反应

与归中反应正好相反,是同一价态元素的原子向一高一低两方向转化。

练习.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反应是( )

A.3Br2+6KOH=5KBr+KBrO3+3H2O

B.NH4NO3△N2O+2H2O

C.3NO2+H2O=2HNO3+NO

D.2KNO3△2KNO2+O2↑

⑸多种物质多种元素间:

6、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注意:对于变价元素当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则只具有还原性,而外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根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少,其单质易失电子,还原性强;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多,其单质易得电子,氧化性强。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并不决定于得失电子的数目而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看金属活动顺序表:

K Ba Ca Mg Al Mn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看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倒过来的顺序:

S2->I->Br->O2->Cl->F-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看非金属活动顺序: F2>Cl2>O2>Br2>I2>S

金属离子的氧化性看金属活动顺序表倒过来的顺序。例如下列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Cu2+>Fe2+>Al3+>K+(注:Fe3+>Cu2+)

(2)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等,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如Cu与浓HNO3反应剧烈,Cu与稀HNO3反应微弱,故氧化性浓HNO3>稀HNO3。

(4)根据不同氧化剂在同一物质反应后,还原剂中相关元素价态高低:

如Fe +S====FeS ,2Fe +3Cl 2=====2FeCl 3,故氧化性Cl 2>S 。 (5)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 >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练习】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 2SO 3+I 2+H 2O=2HI+H 2SO 4 2FeCl 3+2HI=2FeCl 2+2HCl+I 2 3FeCl 2+4HNO 3=2FeCl 3+NO ↑+2H 2O+Fe(NO 3)3 A.H 2SO 3>I ->Fe 2+>NO B.I ->Fe 2+>H 2SO 3>NO C.Fe 2+>I ->H 2SO 3>NO D.NO >Fe 2+>H 2SO 3>I -

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Fe 3++2I —=2Fe 2++ I 2②2Fe 2++ Br 2=2Fe 3++ 2Br —

③2Fe (CN ) 64—+ I 2= 2Fe (CN ) 63—+2I —,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Fe 3+>Br 2>I 2>Fe (CN ) 63— (B )Br 2>I 2>Fe 3+>Fe (CN ) 63— (C )Br 2>Fe 3+>I 2>Fe (CN ) 63— (D )Fe (CN ) 63— >Fe 3+>Br 2>I 2 8、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一般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配平原则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下面以硫与浓硝酸反应为例,说明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变价: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价变元素的化合价。

(2)求总数:求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数,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四大物质前的系数。

(3)配系数:观察配平两边其他物质的系数,并进行检查,最后改"----"为"==="号。

【练习】1.NH 3+O 2

NO+H 2O

2.Cu+HNO 3=Cu(NO 3)2+NO ↑+H 2O

3.KMnO 4+HCl=KCl+MnCl 2+Cl 2↑+H 2

O 4.FeS

2+O 2

Fe 2O 3+SO 2

9.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催化剂

高温

+2

+3

点燃

(1)、相等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表现性质规律:

①某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氧化性。因为在

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MnO 4、H 2SO 4、HNO 3、FeCl 3、F 2(无正价)等。

②某种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还原性。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而不可再降低。例如:HCl 、Na (无负价)、Na 2S 等。

③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者降低。例如:C 、S 、Fe 、SO 2等。

④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⑤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与CO 、CO 与CO 2、Cl 2与HCl 、浓H 2SO 4与SO 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例如:2FeCl 3+Cu====2FeCl 2+CuCl 2,氧化性:Fe 3+>Cu 2+,还原性:Cu >Fe 2+。

(4)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次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例如:把Cl 2通入FeBr 2溶液中,Cl 2的强氧化性可将Fe 2+,Br —氧化,由于还原性Fe 2+>Br —,所以,当通入有限量Cl 2时,根据先后规律,Cl 2首先将Fe 2+氧化;但Cl 2足量时,方可把Fe 2+、Br —一并氧化。离子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2Fe 2+ + Cl 2 = 2Fe 3+ + 2Cl —,2Fe 2+ + 4Br — +3Cl 2 = 2Fe 3+ + 2Br 2 + 6Cl —。

(5)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 + 低价 中间价”的规律。也可归纳为:两相靠,不相交。

)

得电子 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

-1 0

-2 0 0 0 +4

+3 0

+7 +6 +5

根据这个规律:便于我们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关系。例如: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 而不是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A、B、C、D四种实验仪器,从其构成材料来看,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这种仪器是( )

A.蒸发皿B.试管C.烧杯D.烧瓶

2.下列A、B、C、D四种分离物质的方法,从其分离原理看,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

这种方法是( )

A.用蒸发水分的方法使海水中的盐析出

B.用加热蒸馏的方法,从发酵后的料中把酒精分离出来

C.用加热升华的方法把单质碘从它和碘化钾固体形成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用加热的方法,把掺杂在NaCl固体中的少量NH4HCO3固体除去

3.下列A、B、C、D四个化学反应,有一个反应在某些方面与其它三个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该反应是( )

A.NH4HCO3NH3↑+H2O+CO2↑B.2NaHCO3Na2CO3+H2O+CO2↑

C.Cu2(OH)2CO32CuO+H2O+CO2↑D.2NH4NO32N2↑+O2↑+4H2O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分散系一定属于混合物B.分散系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

C.空气也是分散系的一种

D.黄河水里既有浊液粒子,也有胶体粒子,还有溶质微粒,属于较为复杂的分散系5.关于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6.关于酸、碱、盐、氧化物、电解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B.电解质都是易溶解于水的物质

C.氧化物都属于非电解质D.酸、碱、盐在水溶液里都完全电离为离子7.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也可能属于胶体

B.胶体一定是液体,固态和气态物质不可能是胶体

C.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可使胶体发生聚沉

D.不管什么形态的胶体,都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8.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把同一物质分别归入不同的类别。0.1mol/L NaHCO3溶液的pH 约为8.9。则,NaHCO3属于下列的:①酸性化合物;②碱性化合物;③盐类;④电解

质;⑤酸类( )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Na +、K +、OH -、Cl -

B .Na +、Cu 2+ 、SO 42-、NO 3-

C .Mg 2+、Na +、SO 42-、Cl -

D .Ba 2+、HCO 3-、NO 3-、K +

10.大多数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的。而我们在生产、生活和研究中常常需要元

素的游离态(即单质状态),如铁、硅、氯气等。要把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 )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化合价由高到低

11.Cl 2是一种十分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除了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

NaOH 等碱溶液反应,如3Cl 2+6NaOH (浓)5NaCl +NaClO 3+3H 2O 。在该反应

中,氯元素发生的变化是( ) A .只是被氧化

B .只是被还原

C .有的被氧化,有的被还原

D .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12.下列关于含硫元素的物质的转化过程中,硫元素未被氧化....

的是( ) A .H 2S →SO 2

B .SO 2→SO 3

C .SO 2→H -23SO

D .S →-

23SO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硝酸反应 2Fe +6H +

=2Fe 3+

+3H 2↑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2Ag +

=2Ag +Cu 2+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

23CO +2H +

=H 2O +CO 2↑

D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 2+

+-24SO =BaSO 4↓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15.血液可看做一种胶体。某些严重肾病患者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以除去其血液中积累

过多的和尿素分子,同时向血液中补充人体需要的化学成分。血液透析仪器中,最为关键的器件是透析膜,你认为透析膜的孔径大约应该为( ) A .0.1 nm 左右 B .50 nm 左右 C .0.01 mm 左右

D .0.1 mm 左右

16.很多日常用品里蕴涵着大量的化学知识,火柴中的化学知识就是丰富多彩的。在火柴

头里的药物中,含有单质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杆靠近火柴头的一段,是用石蜡浸制过的;而火柴皮侧面的暗红色物质里,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Sb 2S 3)等比硫更易燃烧(即着火点比硫低)的物质;另外,为增大摩擦力,往往还在火柴皮及火柴头的物质里均掺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粉。上述制造火柴的物质中,不含有...

下列哪一类

A .金属氧化物

B .非金属单质

C .金属元素

D .酸

17.下列同组中的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 .H +

Ca 2+

K +

-

3HSO B .Mg 2+

Na +

Cl -

-

24SO

C .K +

Cu 2+

-3NO OH -

D .Ag +

Na +

-

23CO Cl -

已知钙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则对于下列四种物质

A .SO 2

B .SiO 2

C .P 2O 5

D .CaO 2

18.从组成元素的类别来看,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 ) 19.从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来看,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 ) 20.从四种物质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看,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 ) 二、填空题

21.过氧化氢H 2O 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A~D 涉及H 2O 2的反应,填写空白: A .Na 2O 2 +2HCl= 2NaCl+H 2O 2 B .Ag 2O+ H 2O 2=2Ag+O 2+ H 2O

C .2 H 2O 2=2 H 2O+O 2

D .3 H 2O 2+Cr 2(SO 4)3+10KOH=2K 2CrO 4+3K 2SO 4+8 H 2O

(1)H 2O 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

(2)H 2O 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 (3)H 2O 2体现酸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

(4)上述反应说明H 2O 2、Ag 2O 、K 2CrO 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2.重铬酸钾(K 2Cr 2O 7),俗称红矾,有剧毒。将重铬酸钾和浓硫酸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

K 2Cr 2O 7+H 2SO 4→K 2SO 4+2CrO 3+H 2O

得到橙红色的三氧化铬晶体,其水溶液可用于处理铜件表面。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将三氧化铬与NaOH 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类似硫酸钠组成的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三氧化铬应属于______(酸性/碱性)氧化物。

23.氯酸是一种强酸,在氯酸溶液中,当其质量分数超过40%时,它就会迅速发生分解,

产生更强的酸,同时生成A 、B 两种单质气体,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15∶8,实验证明,A 能使余烬木条复燃,B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写出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今有分开盛放的A 、B 两种溶液,共含有较多的H +

、K +

、Na +

、Mg 2+

、Fe 3+

、Cl -

OH -

、-23CO 、S 2-

、-

24SO 十种离子,两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其中A 溶液含

有H +

及另外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其余离子均在B 溶液中。分析得知,A 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_______,B 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_______。

25.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较大量的六种离子:K +

Fe 3+

、Ag +

、Cl -

、OH -

、-3NO 。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其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入一定量的______(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金属______。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乙两厂的废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写离子符号)离子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有______,成为一种复合肥,可用来灌溉农田。

三、实验题

26.如下图所示,烧杯中盛有A 溶液,滴定管内盛有B 溶液,B 溶液不断滴下的过程中,

始终开启电源,使导电线路处于通电状态,并用电磁搅拌器不断搅拌烧杯中的溶液,使之混合均匀。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灯泡经历“亮→暗→亮”的变化过程。

(1)A 、B 两份溶液的可能组合是下列的______(序号)。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 溶液滴下过程中,烧杯里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除去下列主体物质中的杂质,请选用合适的试剂,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HNO 3溶液中的少量HCl

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uCl 2溶液中的少量CuSO 4

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钾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3NO 、Cl -

、-24SO 、-23CO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进行如下

检验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1)此钾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判断该溶液里是否含有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9.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

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

其流程图如右(写出最佳答案)

淀(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 ,

沉淀2 ,

沉淀3 ;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

四、计算题:

30.用KMnO4氧化密度为1.19g/cm3,溶质质量为36.5%的 HCl.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 2+ 5Cl 2↑+ 8H2O

(1)15.8g KMnO4能使多少克HCl发生上述反应?有多少克HCl被氧化?

(2)若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17g/L,则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初中三角形有关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大全-带答案

. A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一、选择题 40°120°BCD1.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A.60°B.70°C.80°D.90° 2.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等于()A.75B.60C.45D.30 3.如图,直线m∥n,∠1=55,∠2=45,则∠3的度数为() A.80B.90C.100D.110 【解析】选C.如图,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000 4125545100, 由m∥n,得34 0 100 5.(2009·新疆中考)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 则3的度数等于() A.50°B.30°C.20°D.15° 【解析】选C在原图上标注角4,所以∠4=∠2,因为∠2=50°,所以∠4=50°,又因为∠1=30°, 所以∠3=20°; 6.(2009·朝阳中考)如图,已知AB∥CD,若∠A=20°,∠E=35°,则∠C等于(). A.20° B.35° C.45° D.55° 【解析】选D因为∠A=20°,∠E=35°,所以∠EFB=55o,又因为AB∥CD,所以∠C=∠EFB=55o; 7.(2009·呼和浩特中考)已知△ABC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

. 【解析】选B因为△ABC的一个外角为50°,所以与△ABC的此外角相邻的内角等于130°,所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4.(2008·聊城中考)如图,1100,2145,那么3() 6 A.55°B.65°C.75°D.85°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oo 5.(2009·常德中考)如图,已知AE//BD,∠1=130,∠2=30,则∠C=. 【解析】由AE//BD得∠AEC=∠2=30o,∴∠C=180°-∠1-∠AEC=180°-130 o,∴∠C=180°-∠1- ∠AEC=180°-130 o- 30o=20o o答案: 20 6.(2009·邵阳中考)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E、F两点,EP平分∠AEF,过点F作FP⊥EP,垂足为P,若∠PEF=30 0, 则∠PFC=__________。 0 【解析】由EP平分 ∠AEF,∠PEF=30 0 得∠AEF=60 0 ,由AB//CD得∠EFC=120 0 ,由FP⊥EP得 ∠P=90 , ∴∠PFE=180 0-900-300=600,∴∠PFC=1200-600=600. 答案:60° 7.(2008·长沙中考)△ABC中,∠A=55,∠B=25,则∠C=. 答案:100° 8.(2008·赤峰中考)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是度.

集合的简单练习题 并集合的知识点归纳

必修1 集合复习 知识框架: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下列各组对象 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全体;③平面上到点O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 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设集合M ={大于0小于1的有理数},N ={小于1050的正整数}, P ={定圆C 的内接三角形},Q ={所有能被7整除的数},其中无限集是( ) A .M 、N 、P B .M 、P 、Q C .N 、P 、Q D .M 、N 、Q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x |x 2+2=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B .{(1,2)}与{(2,1)}表示同一个集合 C .{4,5}与{5,4}表示相同的集合 D .{4,5}与{5,4}表示不同的集合 4.直角坐标平面内,集合M ={(x ,y )|xy ≥0,x ∈R ,y ∈R }的元素所对应的点是(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 B .第三象限内的点 C .第一或第三象限内的点 D .非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 5.已知M ={m |m =2k ,k ∈Z },X ={x |x =2k +1,k ∈Z },Y ={y |y =4k +1,k ∈Z },则( ) A .x +y ∈M B .x +y ∈X C .x +y ∈Y D .x +y ?M 6.下列各选项中的M 与P 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 A .M ={x ∈R |x 2+0.01=0},P ={x |x 2=0} B .M ={(x ,y )|y =x 2+1,x ∈R },P ={(x ,y )|x =y 2+1,x ∈R } C .M ={y |y =t 2+1,t ∈R },P ={t |t =(y -1)2+1,y ∈R } D .M ={x |x =2k ,k ∈Z },P ={x |x =4k +2,k ∈Z } 7.由实数x ,-x ,|x |所组成的集合,其元素最多有______个. 8.集合{3,x ,x 2-2x }中,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9.对于集合A ={2,4,6},若a ∈A ,则6-a ∈A ,那么a 的值是______. 10.用符号∈或?填空: ①1______N ,0______N .-3______Q ,0.5______Z ,2______R . ②2 1______R ,5______Q ,|-3|______N +,|-3|______Z . 11.若方程x 2+mx +n =0(m ,n ∈R )的解集为{-2,-1},则m =______,n =______. 12.若集合A ={x |x 2+(a -1)x +b =0}中,仅有一个元素a ,则a =______,b =______. 13.方程组?? ???=+=+=+321x z z y y x 的解集为______. 14.已知集合P ={0,1,2,3,4},Q ={x |x =ab ,a ,b ∈P ,a ≠b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Q =______. 1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复习专题一般将来时-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复习专题一般将来时-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一、初中英语一般将来时 1.—Tom wants to know if you ________ a picnic next Sunday. —Yes. But if it ________, we'll visit the museum instead. A. will have; will rain B. have; rains C. have; will rain D. will have; rains 【答案】D 【解析】【分析】句意:汤姆想知道下周日你们是否去野炊。是的,但是如果下雨的话,我们将改去参观博物馆。if引导宾语从句时,意为“是否”,句子时态根据句意选用,if 作为“假如”时,引导的是条件状语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故选D 【点评】此考点也是中考最喜欢出现的考点,if除了可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外,还可以引导宾语从句,翻译成“是否”。引导宾语从句时没有“主将从现”的说法。除了if外,还有when, as soon as也一样要注意“主将从现”。 2.—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 — It will leave at 4:00 p.m. A. how will you go to Shanghai B. how you will go to Shanghai C. when the bus would leave for Shanghai D. when the bus will leave for Shanghai 【答案】 D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回答写出问句所缺成分的题目,阅题时要仔细分析回答的句子。 句意:打扰一下,你能告诉我这辆公交车什么时候动身前往上海吗?它将会在下午4点的时候离开。据回答知问句问的是时间,故排除A和B。由题知,句子是一般将来时,故问句中也要用一般将来时态。故选D。 【点评】本题需要考生根据回答反推问题,在阅题时要仔细审题。 3.Susan and her sister ________ some photos in the park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take B. took C. will take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Susan和她的妹妹后天会在公园照一些照片。根据时间状语the day after tomorrow,可知句子时态是一般将来时,一般将来时结构will+do,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一般将来时。根据时间状语确定句子时态。 4.In the near future, there ________ self-driving cars in our city. A. is B. was C. are D. will be

高考集合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集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 预测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 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 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 (3)简单性质:1)S C (S C )=A ;2)S C S=Φ,ΦS C =S 4.交集与并集:

圆的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圆的知识点总结 (一)圆的有关性质 [知识归纳] 1. 圆的有关概念: 圆、圆心、半径、圆的内部、圆的外部、同心圆、等圆; 弦、直径、弦心距、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弧、弓形、弓形的高; 圆的内接三角形、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内接多边形、多边形的外接圆;圆心角、圆周角、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 2. 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3. 圆的确定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 垂直于弦的直径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垂径定理及推论1 可理解为一个圆和一条直线具备下面五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就 可推出另外三个: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不是直径); 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1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5.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此定理和推论可以理解成:在同圆或等圆中,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推出另外三个:①两个圆心角相等;②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③两个圆 心角或两条弧所对的弦相等;④两条弦的弦心距相等。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6. 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7.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8. 轨迹 轨迹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的点的轨迹。 (1)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这个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2)平面内,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平面内,到已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例题分析] 例1. 已知:如图1,在⊙O中,半径OM⊥弦AB于点N。 图1 ①若AB =,ON=1,求MN的长; ②若半径OM=R,∠AOB=120°,求MN的长。 解:①∵AB =,半径OM⊥AB,∴AN=BN = ∵ON=1,由勾股定理得OA=2 ∴MN=OM-ON=OA-ON=1 ②∵半径OM⊥AB,且∠AOB=120°∴∠AOM=60° 2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

第一章集合 §1.1集合 基础知识点: ⒈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5.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 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 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 2},而不是{1, 1, 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 ⑸徐州艺校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6.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1)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2)A={2,4,8,16},则4∈A,8∈A,32?A.

必修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

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培训资料

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 题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不)属于关系 (1)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 (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 3-不可拆、HSO 4-要拆开。 3、H + + OH -= H 2O 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 2+(蓝色)、Fe 3+(棕黄色)、Fe 2+(浅绿色)、MnO 4-(紫 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 -、CO 32-、HCO 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 +、NH 4+、Al 3+、Fe 3+、Mg 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2)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C+2CuO △2Cu+CO 2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代数式的概念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12讲 代数式 【知识要点】 1、 代数式 代数式的概念:指用运算符号连接而不是用等号或不等号连接成的式子。 如:3 ,),(2,,),1(),1(34a t s n m ab b a x x x x +++++-+等等。 代数式的书写:(1)省略乘号,数字在前; (2)除法变分数; (3)单位前加括号; (4)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代数式求值的方法步骤:(1)代入: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 (2)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 【典型例题】 【例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若a ,b 表示两个数,则a 的相反数的2倍与b 的倒数的和是什么? 【例2】(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如下图,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1)123+x ;(2)2=a ;(3)π;(4)2R S π=;(5)2 7 ;(6)5332>。 【例4】在式子15.0+xy ,x ÷2,)(21y x +,3a ,bc a 2 4 38-中,符合代数式书写 要求的有 。 【例5】某超市中水果糖价格为12元/千克,奶糖价格为22元/千克,若买a 千克水果糖和b 千克奶糖,应付多少钱? 【例6】当a=2,b=-1,c=-3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 (1) b 2-4ac ;(2)a 2+ b 2+ c 2+2ab+2bc+2ac ;(3)(a+b+c )2。 【课堂练习】 一、填空 三、a kg 商品售价为p 元,则6 kg 商品的售价为 元; 四、温度由30℃下降t ℃后是 ℃; 五、某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 3 倍,且长是a cm ,则该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六、棱长是a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3 ; 七、产量由m kg 增长10%,就达到 kg ; 八、学校购买了一批图书,共a 箱,每箱有b 册,将这批图书的一半捐给社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 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三角形有关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大全打印

一 、三角形内角和 定 理 一、 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 ∠B?=?40°,∠ACD?=?120°,则∠A 等于( ) A .60° B .70° C .80° D .90° 2.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α等于( )A .75o B .60o C .45o D .30o 3.如图,直线m n ∥,?∠1=55,?∠2=45, 则∠3的度数为( ) A .80? B .90? C .100? D .110? 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 则3∠的度数等于( ) A .50° B .30° C .20° D .15° 6.已知△ABC 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8.如图,11002145∠=∠=o o ,,那么3∠=( ) A .55° B .65° C .75° D .85° 二、 解答题 15.(2009·淄博中考)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 =37o ,求∠D 的度数. 16.在四边形ABCD 中,∠D =60°,∠B 比∠A 大20°,∠C 是∠A 的2倍,求∠A ,∠B ,∠C 的大小. 二、特殊三角形 1.△ABC 中,∠A :∠B :∠C=4:5:9,则△ABC 是( ) A . 直角三角形,且∠A=90° B . 直角三角形,且∠B=90° C . 直角三角形,且∠C=90° D . 锐角三角形 2.在等腰△ABC 中,如果AB 的长是BC 的2倍,且周长为40,那么AB 等于( ) A . 20 B . 16 C . 20或16 D . 以上都不对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5.如图,△ABC 中,∠C=90°,AB 的中垂线DE 交AB 于E ,交BC 于D ,若AB=13,AC=5,则△ACD 的周长为 6.如图,AD 是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BC 上的高,DE ∥AB ,交AC 于点E ,判断△ADE 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应用 一、 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 AD =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 A .CB CD = B .BA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3.如图,ACB A CB ''△≌△,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6.如图所示,90E F ∠=∠=o ,B C ∠=∠,AE AF =,结论:①EM FN =; ②CD DN = ;③FAN EAM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 A B C D 40° 120° A E F B C D M N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资料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A?(或B?A)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或若集合A?B,存在x∈B且x 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完整版)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点总结和练习

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点总结和练习 11 (2)计算浮力有哪些方法? 答: (1) 利用称重法求浮力, 即F浮=G-F'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即F浮=G物(悬浮或漂浮) 1. 质量为200g的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20g的水,则此物体将() A、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容器的底部 D无法判定 2.有甲、乙、丙三个材料不同的小球,质量相同,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球 受到的浮力最小,球的密度最小。 3. 如图所示,甲、乙是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 (1) 木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 F乙。 (选填“>”、“=”或“<”) (2)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ρ乙。 4.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清水中,将下列添加物(足量)分别加入杯内的水中经搅拌后,最终能使鸡蛋浮起来的是( ) A、水 B、食盐 C、酒精 D、食用油 5.将一个质量为8g的小木块缓慢放入一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待木块静止时,烧杯中溢出水6g,则被木块 排开的水的质量为() A、8g B 、6g C、 2g D 、3g 6小明星期天给家里的金鱼缸换水,他刚把鱼缸装满水时,不小心将一个质量为20g的小物块掉入鱼缸中,此时从鱼缸中溢出水14g,则小物块在鱼缸中将会()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 7.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分成大小不等两块,那么 ( ) A、大块将上浮,小块将下沉 B.大块将下沉,小块将下沉将上浮 C、两块都悬浮 D.两块都上浮 8.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当F浮>G物时,物体在水中将,最终物体将在水面处,此时F浮 G 物,当F浮=G物时物体在水中将,当F浮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分析

高一数学必修1 1.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包含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不属于B或B不属于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即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真子集:如果A属于B,且A不属于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③如果 A属于B, B属于C ,那么 A属于C ④如果A属于B 同时 B属于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1.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特点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目录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复习思路 一、考纲要求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第二节离子反应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考纵览

高考命题探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探究:物质的分类主要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考查角度是对概念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侧重胶体性 质与应用的考查。形式探究:(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分 散系的知识考查频率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个别选项中。 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探究: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的判断、离子是否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判断两种题型考查。综合分析每年的高考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主要涉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拆分问题、是否遵循守恒问题、是否注意用量等三个方面知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出现在第Ⅱ卷中,根据题目要求填空;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水解反应、是否能发生络合反应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离子检验与推断与离子共存有密切联系,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较强。形式探究:(1)离子共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的热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是必考点。(3)离子的推断与检验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甚 至有实验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探究:本节考查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三是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形式探究:通过分析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在理综的考试中一般很少以完整的题目单独出现,往往与其他知识点融合,分散到不同题目中进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多在选择题的某一选项中出现。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得失电子守恒思想为基础的“新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在填空题中多有出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重点。高考常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融合在一起考查,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往往用到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这 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全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