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265社会心理学 重点

04265社会心理学 重点

04265社会心理学 重点
04265社会心理学 重点

自考04265 社会心理学(二)专科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

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

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

30年代-60年代)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S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

2、实验研究法:

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3、相关研究法:

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

方法。

4、多元性研究:首先多做几次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是否有所不同;其次使用其他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否获得相同结论;另外把研究问题放在现实和自然的情境中研究,比较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

5、库尔特·勒温“心理场论”、弗利兹·海德“心理归因”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论和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认知

S1社会认知概述

1、社会认知就是对他人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他人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认知,它是指在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心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社会认识分为三个步骤相互连续(相互联系、首尾相连)的过程:首先是对人知觉开始,即感知(第一步)。其次就是根据这些认识对他人做出社会评价和社会判断(第二步);其后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推论和解释,即行为归因,这是第三步。(判断、评价、推论解释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常常依据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本身除了解释说明推论还包含了判断和评价,受评价的影响,第二第三步骤相互渗透)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来自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交往)

⑴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首先认知者在对他人的印象形成,或者人际关系进行知觉时,常受其内在的世界观、尤其是人性观影响;认知者的经历和经验,也必然影响着其社会认知活动,另外,认知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认知活动;

⑵被认知者因素。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着人们的印象。(主题-背景心理效应:知觉范围在突出的对象或线索上;格式塔心理学的物体知觉原则: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快的影响;外表在情境无特殊之处对陌生人中的作用。熟悉的人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其内在因素)

⑶交往情境:社会认知的情景可以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

S2印象的形成和控制

1、印象就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包含了人们对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评价的中心性、印象的一致性、核心特性的作用

⑴评价的中心性:对他人的印象描述涉及三个基本向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一旦置于这三个向度上,再多的信息都无法增加他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向度,一旦在这向度形成印象,会将它延伸到其他情境或其他特质上,整体印象就基本确定

⑵印象的一致性: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似乎倾向于对其不同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及将他视为某种“内部一致”的人(晕轮效应相关)

⑶核心特性的作用: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热情和冷淡是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特性

3、印象形成的方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⑴平均模式:人们一般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⑵累加模式:认为人们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并非以特性的平均价值为依据,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

⑶加权平均模式:认为人们对印象形成方式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有时候受到陪衬因素和负面特性的影响;负面因素要比正面因素比重高)

4、印象的控制和整饰

⑴印象的控制或社会整饰: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⑵印象整饰的理论

①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模仿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预知别人的反应,据此调整自己行为,获得满意结果)

②戈尔曼提出了一种有关“戏剧理论”,他把社会交往比喻为一种剧场的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所谓“节目”,就是一套经过选择的用来表现自我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活动。

③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整饰的两个重要元素。自我观念是个人逐渐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身份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认同和肯定(一个人为了维护自我观念,进行印象整饰,去左右显示给他人的社会身份)⑶印象整饰的作用:积极:印象整饰可以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使得人们交往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消极:表里不一、口蜜腹剑,这时是骗人和虚伪

5、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⑴首因效应:即首次或最先形成的印象,或第一印象。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心理学家卢钦斯1957年实验证实了首因效应的存在。

⑵近因效应: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卢钦斯实验证实)⑶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也叫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厌恶和尚、痕迹袈裟。

⑷投射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说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⑸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人们对他人的特性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常多余不好的评价(对人不对物)

⑹社会刻板印象:类化原则。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的途径:一、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

后将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二、根据间接资料如他人介绍、传媒的描述等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印象。刻板印象大多第二条途径。作用:积极:刻板印象往往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情况,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为迅速适应环境提供一定便利;消极: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S3行为归因

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动机的作用。

2、归因的理论

⑴海德“自然心理学”——每个普通人都具有对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①归因理论始于海德发展于凯利

②他假定人类有两种强烈动机:第一种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的需要;第二种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③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二是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个体自身的原因。内在归因可以增加人们预测行为在类似情况再现的可能性;外在归因则不可以。(内在和外在归因是归因中的一个基本向度)

⑵韦纳的归因理论

①韦纳着重研究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②他提出另一种向度,即把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个方面,原因可又“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两个向度任意组合而成

③两种向度在归因中很重要,他们导致不同的结果。在我们形成期望和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而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显得更有意义

⑶凯利的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

①归因是常常要对三个方面考察:a环境实体b时间c人

环境实体是指行为者对之反应的环境;时间是行为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对环境实体做出的反应;人指行为者以外的人对环境实体在不同时间做出的反应;

②三种结果:a区别性信息(对象)b一致性信息(人)c一贯性信息(时间)

③导致三种原因:a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与众不同,不因人而异,总是如此,原因在行为者本身);b一致性高、区别性高、一贯性高(与众相同、因人而异、总是如此,行为原因在对象身上)c 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在环境身上)

④高区别性和高一致性归为外因;高一贯性归为内因

3、归因的原则:⑴扩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非共同效果原则⑷利害关系原则⑸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

4、归因的偏差

⑴非动机性误差: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

⑵非动机性偏差种类:

①观察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基本规律错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常常贬低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人特性的作用。(只适用于对他人的失败行为或中性行为的解释,不适合自我归因)

②行为者——观察者偏差: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在归因,观察者对他人行为,倾向于作内在归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观察者的注意力放在行为者身上,而行为者则可能更注意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的影响;第二是:行为者和观察者得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

③归因中的时间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对人的归因会减少,对环境的归因会增多)

①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是出现的偏差。最常见的是自利偏差。解释自己成功归结为内在原因解释自己失败则归之为外部原因。

S4非语言沟通

1、非语言沟通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非语言并不是非声音,非语言沟通中包含了有声的现象: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非语言沟通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情绪与状态)。研究范围包括了:身体运动与姿势、面目表情与视觉行为、人际空间与领域,接触行为,服侍,环境,嗅觉,味觉及时间。

2、非语言沟通的意义: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判断非语言沟通重要性的另一种方式,是考察一下人类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方式

(非语言沟通在语言沟通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对非语言研究的,其作用有三方面:⑴支持否定修饰言语行为⑵代替言语行为⑶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3、非言语沟通的分类:

⑴泰勒根据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播途径不同分为:①通过听觉接受刺激的非语言沟通②通过听觉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③同构其他途径

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

⑵贝克主张非语言行为分为三类:①无声的动姿②无声的静姿③有声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4、对几种非言语行为的分析: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动作或姿势、人际空间、服侍、辅助语言或类语言

⑴面部表情:眼睛表达哀伤很重要,口部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提供惊奇信号。吉特研究了识别不同情绪的表情照片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快乐痛苦恐惧,最难是怀疑和怜悯。

⑵目光的作用(瞳孔的作用):①调整谈话②控制反馈③表达情绪④确定关系

⑶身体姿势和动作(身势语,动作是动态的,姿态是静态的):①手势(某种程度是决定手势是文化因素而非遗传因素)②姿势(态度反映)③触摸(文化差异性)

⑷人际空间:霍尔将人们活动由近到远分为四个层次:亲昵区、个人区、社交区、公众区;其他影响人际空间的因素:①亲密的了解程度②文化背景③社会地位④性别差异

⑸服饰⑹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S5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沙赫特-辛格对情绪性质的解释

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⑴情绪影响感受性;⑵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对摸凌两可的知觉) 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⑷情绪对思维的影响

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图式或认知网络、评价或归因言语期望

⑴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沙赫特-辛格主要观点是: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⑵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影响情绪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激活含有感情表达成分的图式或认知网络

⑶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阿诺德在本世纪50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环境→评估→情绪。另外还有归因模式

⑷言语对情绪的影响

⑸期望对情绪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态度

S1 态度的形成及内涵

1、态度的各种定义: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社会心理学家所接收的定义

⑴G·阿尔波特定义,1935年《社会心理学手册》“态度是一种心理的和神经的心理状态,是由经验构建起来的,对于个体对有关事物的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定义的特点:

①他把态度视为一种潜伏的内部的准备状态;

②他把态度过程和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即将态度这种准备状态定义为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

③态度是由经验构建的、体制化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和推动所有的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经验性和组织性。

⑵克雷奇和克拉兹菲尔德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问题》:态度是一种与个体所处环境相关的动机、情绪、知觉、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其特点:一方面强调态度构成中,心理活动的意动过程(动机、情绪)的一面,又强调了认知过程(知觉、认知)的一面

⑶弗里德曼在《社会心理学》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提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结构;认知成分是由个体对有关对象的信念构成的;情感成分是由和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绪感受构成的;行为倾向是指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2、态度综合定义:个体对一定社会刺激所持有,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

⑴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⑵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

⑶态度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反应倾向

⑷态度内化的心理过程,是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各种过程的配置,其间有着制约关系,是由经验所组合而成的

⑸态度是对一定社会刺激的心理反应倾向。

3、态度的特点:⑴态度的社会性;⑵态度的统合性;⑶态度的主观经验性;⑷态度的媒介性;⑸态度的动力性;⑹态度的一元性

4、个体精神世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念的世界;二是经验的世界

5、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时态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新态度的形成是态度的改变指必然,旧态度的改变是新态度形成的结果。一旦形成,比较稳定,成为人格一部分。

6、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三个阶段:模仿或服从、同化和内化(不是所有的态度都完成全部过程,有些完成,有些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

⑴模仿或服从:态度的形成开始两个方面:一是出于自愿,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二是产生于受到一定的压力后的服从(模仿习得态度是态度形成最常见的一个途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二是受到权威性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

⑵同化阶段: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不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

⑶内化阶段: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已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是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形成新的态度。

7、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形成其实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⑴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

⑵家庭的影响:影响包括有:父母(教育与抚养)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共同生活方式。其中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形成及以后的变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⑶同伴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少,同伴的影响逐渐增多。

⑷团体的影响:团体的行为规则

⑸观察学习:也叫模仿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使个体学得许多的新行为

S2态度的结构与功能

1、态度结构具有两极性和中间性

2、中间态度的表现情况:一是不表明态度,不置可否的态度;二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含含糊糊的中立。中间态度并非没有态度,而是尚未形成或尚未表明某种明确的态度。

3、态度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态度的多元两极化结构:指态度是有许多个具有两极倾向的对象因素配置组合而成的

⑵态度的层次结构: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感情成分(情感)、意向成分(动机)。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感情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喜爱和厌恶;意向成分是个体的反应倾向和行为准备。

4、态度的功能:⑴工具性、适应性、功利性功能⑵自我防御功能

⑶价值表达功能⑷认识和评价功能

S3 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⑴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可以预见行为,但问题在于确定有关的变量,使之得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⑵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人们多扮演的角色或从事的行为,影响到其内在的态度变化三个理论(看书):①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②自我觉知理论——贝姆③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2、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⑴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

①认知情感是一致的,态度行为保持较高的一致;反之……

②亲身经历和经验的而形成的态度,对行为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

③对事物的持有明确态度的,态度行为较高的一致;一般和笼统的就反之

⑵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

①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由于态度表现在多种多样的行为上,着眼某一行为,可能得出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无相关,着眼多重行为,则相反

②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较高一致性,预测准确;长久行为反之。

⑶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

①态度对象与个体关联的程度:对象与态度主体的利益关系越密切,态度与行为较高的相一致

②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尊心强的,态度与行为一致;自控控制力强的,态度行为不一致。

S4 态度改变的过程

1、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

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2、195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a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b并设计好“传递的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c客观情境在影响着说服效果(预警分心)d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原有态度的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点)

3、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⑴说服者——信息源

①专业性:说服者的身份具有权威性;②可靠性: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的信任程度(说服者的人格特点外表仪态讲话时的信心意图和动机);

③吸引力:令人喜欢的特点,喜欢的程度

⑵信息传递的方式

①信息的差异性:与被说服者持有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越大,但并不能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两种因素影响着二者的关系:a当差异异常大时,被说服者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使其态度

改变到足以消除这些差异;b一种差异极大的信息,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可信性产生怀疑。

②信息的情绪性:除理性说服之外,还有情绪唤醒,激发好感和引起恐惧。恐惧越大效果会相反,使人因为害怕失去行动能力

③信息的组织性:

A单方面传递和双方面传递

单方面传递又称单方面论据传递,说服者单方面表明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双方面传递又称双方面论据传递,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也指出与自己相反的论点存在的价值,并巧妙地让目标对象领会自己的论点优于其原有的论点

单方面和双方面的优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目标对象的教育程度。低→单;高→双;二、目标对象原有态度的一致性。不一致→双,一致时→单

B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取决于提供论点时中间的间隔时间以及发表论点后表明态度或行动时,中间间隔的时间。自己观点和后相反观点连续提出,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首先提出好,首因效应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目标对象需马上表明态度,最后提出好,近因效应。

⑶目标对象

①原有态度的强度:影响原有态度的强度的因素a既成事实;b公开声明;c自由选择程度;d自我涉入;

②心理免疫:麦克奎尔:个体抵抗力越强,就愈能抵抗说服。方法:一、为其提供附加的论点、论据,直接支持和强化其原有观念,麦称为“支持预防”;二、“防御注射”,增强其抵制有害观点的能力,麦氏称为“接种预防”“心理免疫”

③人格特征:与可说服性有关的一是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智能与能力。信息分为强调理解→智能高和强调服从→智能低。

⑷情境因素

①预警如果一个人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能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他将更有力地抵御这一观点的说服。

②分心: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传递信息的注意程度,以便稍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地址。金巴尔多指出,分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对象注意信息的程度和注意分散刺激的程度。当注意传递信息时,分心会提高说服程度(依然注意信息,但被其他信息分心)。当注意分心在刺激时(没有注意信息了,被刺激吸引走了),分心会降低说服效果。分心刺激不能过强

S5 认知不协调

1、认知不协调的表现:⑴决策后的不协调⑵行为后的不协调

2、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他把对环境、他人和个体的行为、知识、观点、观念、信念等态度的总和成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称为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种情况:⑴协调⑵不协调⑶无关

3、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的因素:⑴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差异大

小⑵认知差异的多少⑶协调认知的数目(反比)⑷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性程度。在考虑⑴⑵⑶因素时,还应考虑到关键性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4、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⑴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认

知因素的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⑵强调某一因素的重要性;⑶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对改变不协调有着很大的影响

5、改变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其原因是:⑴改变有关行为的认

知会有痛苦,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行为者承受的痛苦和损失程度,采取新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满足。⑵改变有关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环境、新观点的敏感程度⑶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协调小的或协调程度大的,动机都很少或降低,不协调为中等的,动机最高!

第四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S1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1、社会影响: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和

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2、社会促进: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会促使他的

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助长。“结伴效应”“观众效应”。个体之间有意的竞争不属于社会促进范围。社会助长/促进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