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课程标准

美国课程标准

美国课程标准
美国课程标准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摘要:为了了解美国的历史教育状况,需要从国家课程标准入手。从课程标准研制背景到编制过程中的争论再到其内容要求的规定,无不显现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一些变化和新的视角、理念、动向及其思考。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无疑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改革实践,它的制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的特殊地位,注定它一经出台就将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而其极具争议的内容,更是最终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程度最激烈的关于美国历史的辩论。而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关键词:美国历史课程标准

1994年,美国颁布了其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背景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在这种“自由放任式”体制下,历史教学在内容、教材和观点等方面“百花齐放”,不同的学校对同一历史问题的教学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历史观点,使用不同史学流派的研究成果。比如,南北两地学校对内战和重建的讲解可能因其历史地理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是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的,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的进程使这个国家的认同始终处于动荡和再造的过程之中。作为公民个人,移民在向星条旗效忠的同时,身上依然保留着祖先的印记、传统和血脉。作为国家整体,美国是由众多移民群体叠加起来的,时刻需要寻找共同的机体和文化因子来维系国家认同并在世界上表征自己。进入21世纪之后,这个国家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帝国,与此同时,新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在其体内产生了国家认同的隐忧。

以上的问题体现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的削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到美利坚帝国未来的兴衰和走向。在种种应对措施中,加强美国史的教育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历史教育一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值此关头,摆正其课程位置,发挥其社会功能,通过有水准的历史学习,在提升和丰富学生历史意识的同时,深化和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涵养忠诚国家的品质,重铸民族信念和美国精神就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标准》的出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课程的设置

(一)结构

《标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针对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的,名为《拓展儿童对世界时空的认识》。第二阶段是针对5-12年级学生的,包括两部分: 一是《历史学科美国史国家课程标准:探讨美国的经历》,一是《历史学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探寻通往现代之路》。第一阶段共有4个主题,按社区、本地、本州、美国、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让儿童对人类历史有个总体的认识。第二阶段两部分均由“前言”、“标准的制定”、“历史思考的标准”、“历史思考与历史了解的整合的标准”、“教学资源”四方面组成,两部分均以能力为核心,将美国史和世界史分别划分为10个时期和9个时期,逐步演进,系统列出各时期不同年级能力要求的详细标准。概括地说,在知识内容处理及性质阐述等方面,它们都是以历史为主干,揉合了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大历史教育。

(二)《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

1、课程的综合化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控制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综合的研究与治理。这就要求教育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也就必然要求学校的历史课程必须根据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向着综合课程的方向改进。美国自五六十年代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课程综合化趋势,对20世纪前半期“进步教育”倡导者杜威所设计的“活动—经验”型综合性课程,作了积极的扬弃。美国的历史教育就十分注重与其他社会学科的综合。在其《国家历史科课程标准》中对于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有着明文规定:美国史和世界史课程标准在制定的原则中都提出应该整合人类文化,如宗教、科学和技术、政治和政府、经济、与环境的互动、知识与社会生活、文学和艺术等基本方面。在“历史的了解”中都提出通过社会史,学生更能深入了解社会;通过政治史,学生更能深入了解政治活动;通过科学和技术史,学生更能深入了解科学追求、了解自然及人类本身;通过经济史,学生更能深入了解经济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史,学生知道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如何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的这5个领域范围,都必须将它们放在历史的时间和地理的空间之关联里来思考,历史的记载与它所发生的地理背景有着复杂的联系。而在个人与社会的真实生活里,这些领域是很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历史的了解也常常要跨越这些领域。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为基本线索,严格按照年代学的逻辑,充分重视历史知识与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与渗透,尽可能从多视角、全方位出发,促使学生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

2、课程的多元化设置

1994年第一版《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公布后引发了美国社会对美国历史和历史教学的一场大辩论。反对它的一派称,这部《标准》歪曲了美国历史的本来面目,过分渲染了美国历史上的阴暗面,低毁了美国历史的光辉传统。支持它的一派则称,这部《标准》如实地反映了美国历史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尤其反映了不同群体的美国人在美国历史上的经历,在史实、选题、教学方法和教材诸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对培养美国学生的美国史观十分重要。

《标准》在美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本身包含了鲜明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色彩。所谓多元文化教育即“为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之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其目标包括”学习如何使政治、经济、社会与现实的联系,以及我们所拥护的这个国家的

文化历程与目标”。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是在60年代。由于历史、社会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社学校及教师个人都重新检视各自的社会、人文学科教学计划,并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来修正自己的课程内容。目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己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以提高学术性学业成就为目的;其二以增进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感受与了解、减少偏见为目的。对于历史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所能起到的,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这些作用,美国人显然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其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有着充分体现。

三、《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特点

(一)强调公民教育

当今各国进行的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都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在这方面,人文学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更因其独特的功能,在公民素质的养成上占有突出位置. 在美国历史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认为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据此,《标准》规定了有关公民教育的要求和途径。培养学生具备公允、实际、理智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尊重文化多样性、追求社会公正、正义的态度,以及宽容、和平的精神。总而言之,美国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方面有着较宽的内容基础,而其中又特别突出多元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标准》中,有关历史思维能力的论述占了很大的篇幅,被视为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强调,历史学习所涉及的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要使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就要让学生进行历史的思维: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带有明确目的去考察各类历史记载,思考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解释;也要求学生理性地分析和解读历史叙述,从而获得在当今生活中做出明智决策所必需的学识。

《标准》从五个方面对历史思维能力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时序思维能力,这就是要有很强的年代顺序感,能够分析历史的连续和持续的形式,认识到历史是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历史的领悟能力,具体所指是通过学习,特别是通过运用文字的和图象的材料,学生能够形成历史的表象,发展观察力,从而历史地、客观地考察人类的过去;第三个方面是历史分析与阐释能力,主要是有思考地、创造性地分析历史问题,要求学生不仅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而且能够搞清楚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第四个方面是历史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能够提出历史的问题,并运用史料(包括对史料的获取、质疑、识别、整理等),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第五个方面是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四、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性启示

中美的国情不同,因而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和中国《历史课程标准》

必定有各自的特点。虽然,中美两国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方面情况各有不同,但从前面所作的研究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历史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化,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系统思想认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互储存的,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一定的结构表现相应的功能,结构愈合理,所表现的相应功能愈强。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就必须优化历史课程结构。但从中美标准的文本形式来看,美国历史课程标准采用的内容结构与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采用的内容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内容标准在三个年级阶段下,重复累进出现,概括性、复杂性和抽象性随年级的升高而逐级加深,学生不断地、重复地接触这些要素和标准,且每次都是从不同的观点来学习它们。美国标准的这种通盘连贯性设计,不仅符合历史学科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避免了本身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被轻易割裂的可能性,有益于历史课程内容学习的前后整体连贯性;同时,它在展现课程内容时一般采用由近及远、从局部到全局的螺旋式扩

展方式,从学生身边的历史事物讲起,逐渐扩展到社区、城市、大洲乃至全球。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保证了学习的持续性,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学习一门课程、研究一项课题、发展一项能力;

此外,它顺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并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在体系结构上与之是有差距的。存在着重复或间断,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操作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体系结构的分析,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如下:体系结构上的通盘考虑、整体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一种优化方式,是实现我国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在完善时要加强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加强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和一场改革运动。克瑞斯汀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珍视和信仰,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其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国,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

挑战。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借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历史教育应具有“尊重民族多元,强化民族认同,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教育体系,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为此,我们要寻找体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切入点,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历史课程中,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如在中国古代史中,就应该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而在世界史的学习中,则应让学生有机会发展一个对世界、对许多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他人的眼光去看事情的习惯,培养相互的忍让和尊重以及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的生活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历史课程是展现多元文化观、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平台,应该注

重伦理道德、民主观念、社会价值观、多元文化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既要有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叙事,也要有保护区域、民族、性别在课程中的话语权的多元视角。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的一点启示和心得 最近在国培中,我认真学习了《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的课程,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认真对待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叙事小说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知道如何去阅读,如何在考试中应对叙事小说的一系列检测,所以学习后,谈谈自己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如何做到小说教学序列化,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一些技巧。 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可见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入选教材的小说都在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教学中应针对小说作品在塑造人物、演绎情节或营造环境上的艺术表现,引领学生进入小说的艺术世界,激发他们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进而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因此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初中小说教学的技巧和有效性: 首先,让学生学会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征 提起小说,最吸引的就是故事情节。在小说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故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通过通读全文,它的情节为:潘家酒楼吃酒(开端)———护送金家父女(发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高潮)———南门外逃走(结局),这个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作者:赵亚夫;郭艳芬来源:外国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06-1-23 11:06:40 199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研制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由来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历史教育有时会出现因地而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比如,有关美国内战的问题,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的学校就可能因历史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这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除了教育体制的客观障碍之外,20世纪后半期社会史等新史学的兴起,成为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新史学提倡“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主张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将史学研究从体现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扩展到平民百姓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来,从反映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历史事件,扩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上来。新史学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张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口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从而使史学研究方法得以丰富更新。就在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的历史教育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不满,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历史教育的滞后,不均衡、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最终引起了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重视,从而促成了“确保美国所有学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的改革。 1989年8月,在弗吉尼亚举行的会议上,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首次想到并提议由联邦政府出面,研制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对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1990年,布什总统提出“需要给有教养的公民研制一份新的标准,我们的国民必须跟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信息灵通、有良好的教养、能干、善于发明创造”。“只有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教育的复兴大业,美国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2000年,读完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美国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如下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与地理,而且美国的各所学校都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知道如何极好地运用他们的头脑,从而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终身学习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1991年4月,布什总统在综合性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呼吁:应该研制以上五门学科的“世界水平”的标准,并研制“美国成就测试”,以评价该目标的发展情况。这两个提议均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 1992年10月,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也宣称自己有义务去“设定世界水平的标准(尤其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_)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美国的福利制度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 [导读]:美国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立于193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福利部主持。50多年来,这一制度已为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自创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内容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 美国移民人谈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很多想移民美国的人对美国的福利制度是有必要了解的一项下面是一个美国普通移民对美国社会福利制度作的一个解说。 免费留学评估表免费移民评估表免费签证评估表 美国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立于193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福利部主持。50多年来,这一制度已为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自创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内容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这制度草创之初,仅限于保障部分工商界蓝领工人及其家属的利益,1939年增加规定,劳动者如死亡,其遗属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劳动者退休后,依靠其抚养的家属也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 1950年,社会安全保障的范围扩大到部分小店主、大部分省市公务职员、农场雇员、武装部队人员和教会人士。1957年7月。首次发放了"残废保险利益金"。劳动者因完全残废而无法挣取收入时,可获得保障。1973年又规定,对65岁以下连续领取残废金支票两年以上的人,也给予同65岁以上者同样待遇。1972年美国又立法规定,社会安全福利金随着生活费用的提高而自动增加。 目前每个月从政府福利单位领取福利金的人约有3400余万人。它的保障范围较广,包括医疗服务、残废保险、退休及残疾人子女教育补助金、社会安全福利金、失业救济金以及对低收人家庭子女的津贴、对失业者的工作训练补助以及学童营养等。美国的各种福利待遇相对来说都还不错,对于移民们来说是比较具有吸引力,不管你是投资移民还是技术移民,还是其他形式的移民,想投资移民美国的移民在2011年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要求也比较低。福利较好,要求较低的国家你没有理由会拒绝。 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全国总预算中的福利预算数目颇为可观。例如1981年,美国的福利预算为164.83亿美元。里根总统上台后,大事削减联邦各部门预算,社会福利预算自然也在削减之列,因而相应有所减少。 (一)社会安全福利的内容 美国政府发放的福利金支票主要有两种,一是退休养老金支票,一是残废金支票。 1.养老金 美国规定的退休年龄是65岁,但一般均可在62岁提前退休,并提前领取养老金支票,其家属也可得到适当补助。养老金的多少主要根据领取者历年缴税的情况、过去工资收入和抚养人数多寡来决定。

当前各国科学教育的课程

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同时,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工业国在经过五十年代的恢复休整后,于六十年代进入了工业发展的高峰。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标准也不断提高。工业界对本国的教育状况开始表现出普遍的不满,纷纷要求改善教育质量,尤其要求提高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七十年代以来,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失业率的持续上升,也引起了政府、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时间,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教育的改革成了西方各国的热门话题。同时,一些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摆脱对西方的依附,也开始了对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所以,科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中比较系统并对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当数美国和英国的科学教育改革。 美国历来以它的高科技称霸世界,但美国中小学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包括教学质量的低劣,与之很不相称。一些有识人士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代科学和技术文盲的美国人。”他们提出:“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每日世界的基础。”因而科学教育的改革一直是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重点。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教育报告“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次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大大小小的众多改革项目中,“2061计划”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长期改革方案,它的第一篇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首次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在“2061计划”与其他项目的基础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底正式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英国国家课程》是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教育改革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改变了英国长期以来在中小学中没有统一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状况,以法令的形式为英国公立中小学设立了必修课程及国家标准。这是英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世界教育界的改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国家课程》中,科学首次与英语和数学一起并列为中小学的三门核心课程,可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英国国家课程》自1988年开始发布后,曾先后做过多次修改,最近一次的重大修改开始于1999年。新版本的《国家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从2000年8月起实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的巴黎会议上指出:“从小就为和平学习科学知识是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培养自身的科学能力和造就富有进取心的和有知识的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日益重视科学的社会会在更大的范围内需要科学的最广泛普及,以使人们深入了解科学和恰当地调整公众对科学及其应用的见解及态度。各国政府应极其高度重视改进各级的科学教育。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促进科学的普及。面对变化的形势,需要采取措

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美国

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 教育、科研,运动和文化部的174号通知 根据学校教育法的第76条实施法规(1947年教育、科研和文化部法令第11条),从2000年4月1日起,幼儿园课程标准(1989年教育、科技、文化部的第23号通知)可以做相应的修改和实施。 1998年12月14日 教育、科技、运动和文化部 ARIMA AKITO 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 第一章一般条款 1.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想 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课程规划 第二章目标和内容 健康 社会 环境 语言 表达 第三章规划教育计划中需考虑的要点

第一章一般条款 1.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想 为了实现学校教育法律第77条法规的目标,考虑到幼儿的特殊特点,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想是以环境教育幼儿。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努力建构与幼儿互信的关系,并且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考虑到这一点,应该从教育实践中来强调以下观点: (1)基于经验对幼儿发展的必要性,要通过一种情绪稳定的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活动,给他们提供一种 适合他们的生活。 (2)基于对游戏作为幼儿自主的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可以为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的考虑,通过集中地游戏指导可以实现 第二章中所概括的目标。 (3)基于对幼儿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幼儿身心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以及每个幼儿生活经验的不同的考虑,教师要根据 每个幼儿的自身特点来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回应进而实现其发 展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创设以确保幼儿自主活动意图的环境,并且这一环境要建立在理解和预期每个幼儿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该在创设生理和心理环境时考虑到儿童与其他人、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重要性,教师也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以应对每个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努力使活动更加丰富。

《美国社会与文化》期末试卷

《美国社会与文化》期末考试 姓名:专业:学号: I.翻译(20%) 1.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rules about how to behave is called socialization and it lasts for all of our lives. 2. Federalism(联邦制) is a system in which the power to govern is shared between federal government and provincial/state governments. 3. According to his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contract, Locke argued that the government lacked authority in the realm of individual conscience. 4. The American Dream is a national etho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which freedom includes a promi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prosperity and success. II. 简答题(45%)(每道题250字以上) 1.简述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2.作为移民社会,美国有时被称为“大熔炉(Melting Pot)”,有时又被称为“沙拉碗(Salad Bowl)”。请谈谈你的看法。 3.简述美国政教分离原则。 III.论述题(35%)(二选一;800字以上) 4.比较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异同 Or 5.美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之间如何相互制衡。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方框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的科学(调换词序)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 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课程标准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07013841 2. 课程中文名称:英美概况 3. 课程英文名称: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Major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 an Introduction 4. 课程总学时数:32 5. 课程学分数:2 6. 授课对象: 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任选课。本课程以英语为媒介,比较系统地向学生阐述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专业其它语言基础课和在高年级阶段学习英语文学和翻译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跨文化语言运用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和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掌握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文化修修养,加深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和文学的理解,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英美两个典型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当前现状及发展前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掌握有关英美两国的社会基本构成、文化传统、经济科技发展等基本知识外,同时也提高自身对英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优

PayScale美国大学排名:社会科学专业.doc

2016PayScale美国大学排名:社会科学专业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热门的留学国家,美国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是一流的,在全球的认可度也非常高,因此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前往美国追逐自己心中的梦想。社会科学专业就是美国留学的热门专业之一,下面跟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2016PayScale社会科学专业本科薪水排行,供大家参考。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社会学家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一起并列于社会科学底下来研究。社会科学是一个大的范畴,其包含的学科范围大概有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经济体、城市、市场、政党、国家、文化、媒体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英文名 职业早期薪水(本科毕业后0-5年) 1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58,400 2 科尔盖特大学 Colgate University $55,400

3 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 $53,100 4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62,400 5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58,400 6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62,100 7 卡尔顿学院 Carleton College $45,000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文/余丽生 在美国,社会保障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一个陪伴终身的社会保障号,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危机以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称社会福利制度,相当于我国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针对性强,有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方面和内容,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启发。 一、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贫苦是相对的,也是永恒的。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势力,以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优势,应该说,美国的经济发达,物价低廉,居民生活富裕。但是,美国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大,一些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等,生活仍然相当清贫,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美国的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还不断扩大。如何让这些家庭和群体“居有其屋,饿有其食,病有其医”,美国有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福利制度。 1.食品券制度。“仓廉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提出的治国理财思想,在美国的食品券制度中可以得到反映。美国农业发达,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管制严格,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农产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居民的食品和营养问题,美国有专门的食品券,免费发放给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美国的食品券开始于1964年的《食品券法案》,根据这一法案开始推行食品券福利计划。美国的食品券主要发放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食品券规定专门的用途,只能用于购买食品,不能用于购买烟、酒等奢侈品,更不能出售。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贫困人口大量增加,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008年美国有2800万民众使用政府的食品券来购买食品,而上年度为2650万,是60年代实施该计划以来使用食品券人数最多的。笔者认为,食品券和现金相比,虽然使用不自由,但可以避免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突击花钱和无计划的乱花钱,而导致政府花了钱又不能很好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引起社会的不稳,因为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来说,温饱问题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2.廉租房制度。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国土面积,而人口仅3亿,相当于我国的零头,可以用“地广人不多”来概括。美国的居民住房和我国不一样,一般家庭都有带花园且连车库的独立住房,相当于我国富人住的别墅,但美国也有小的公寓,主要是一些穷人居住。因此,美国到处看到的是别墅,难得看到公寓,美国也有“富人住‘HOUSE’,穷人住‘ROOM’”之说。美国政府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主要采取廉租房的形式。廉租房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政策,一般由联邦政府提供财政援助,地方政府负责建造,在城郊结合部,集中建设多层或高层小公寓,有单身公寓、老人公寓等各式规模和类型的公寓,低租金租给低收入者、老人以及残疾人居住。廉租房一般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廉价的水电费,以实现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居有其屋”。 3.免费医疗制度。美国的医疗制度和我国不一样,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居民主要靠

支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5853690.html,/jiaoyuleibie/base/02-62.htm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棗——支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任长松 一、未来社会的特点 二、未来社会所强调的素质 三、课程应强调些什么 四、课程改革需要哪些相关 支持 美国全国科学教育标准与评价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自1992年5月召开首次会议以来,用4年的时间,经过认真研究,于1996年初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征集了一大批科学教师、科学家、科学教育家,以及对科学教育甚表关注的许许多多其他方面人士。为唤起公众对有关科学教育改革的种种问题以及对科学教育标准的性质和内容的讨论,仅向公众介绍有关情况的报告等活动就举行了150多次。1994年5月,预印稿分发,供批评和审议。在此基础上出台的修改稿作为官方正式文献,有40 000份于1994年12月分别散发到全国18 000人手上和250个小组中,供各地讨论审查。1996年初推出这一最后文本。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在美国科学教育多年改革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吸取了“美国2061计划”等科学教育研究与行动计划的精华和当今美国科学教育实践领域的大量优秀经验,在内容、结构、思想上都值得研究。本文仅摘要介绍这一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上的贡献,供我国课程教材编制人员参考。 一、未来社会的特点

未来的工作环境以变化快、技术新、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办事采用新方式为特点。所以未来的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不能不在进行做中学,不能不在阅读和领会新知识中继续接受教育,没有这种本领就会落伍。 二、未来社会所强调的素质 有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高级的技能,因而要求人们得会学习,会推理,会创造性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了解科学、了解科学中的种种过程是掌握这类高级技能的一种根本性途径。 工商业界所需要的新就业者是那种善于学习、善于推理、思维具有创造性、能决善断、会解决问题的人。 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 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 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 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 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 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 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完整word版)《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美国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它与英美文学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接触到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对繁杂的文学现象加以整理和梳理,并形成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开阔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美国文学选读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语感,增进学生对美国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批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学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直观地理解各个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语言及创作技巧上的特点;另外,还应对美国的文学评论流变具备相对清晰的认识。 2)语言知识:本课程是通过介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并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原文资料的阅读和解析,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这门语言的发展。 2.能力目标 1)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通过作者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对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培养并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和课下阅读及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3)思辩能力:课上小组讨论环节和presentation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助其开拓思路,同时也为以后对英语的有效使用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 1)文学文化修养: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素养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接触这种语言和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的文化观,进一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2)基本的研究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文学评论的介绍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不同视角,可使其具备基本的文学研究素质; 3)文学翻译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政治、哲学及美学等因素,可为文学翻译课程提供较好的材料,并做好前期准备。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

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之比较

对于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内容标准)以及应该如何显示他们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标准),美国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能力表现说明,而且还以大量的作业实例阐明能力表现标准是如何得到反映的。 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之比较 作者:陈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一、课程标准的一般概念 人们曾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给课程标准下定义。演绎式的定义方法就是由“课程”和“标准”两个上位概念演绎或延伸出“课程标准”的涵义。课程标准就是关于课程的标准。而标准是指规范或衡量事物的准则或尺度,所以课程标准就是指规范或衡量课程的准则或尺度。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课程的概念。尽管人们对课程的定义很多,但大致可以归为3类:1)把课程视为学科;2)把课程视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里采用一个兼容性较强的课程概念,即课程就是提供学习机会之结果、计划、学科和学习经验的总和。这样,课程标准便是规范和衡量课程结果、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等课程要素的准则或尺度。在现实中,会因人们对课程理解的不同造成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差异。例如,人们若是从“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或“作为学习结果的课程”的角度来理解课程,就会认为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结果;如果从“作为学习经验的课程”角度来理解课程,就会认为课程标准是为评估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一般标准。从国际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把课程标准看作是规范或衡量学生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准则或尺度。 二、美国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 美国最主要的规范或衡量学生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准则或尺度被称之为学术标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美国的课程标准。美国的学术标准一般由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构成。所谓内容标准,“界定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期望。确认了在作为优质教育构成部分的各个学科中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标准通过说明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思想和操作能力以及应该拥有什么知识对更加一般的抽象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具体说明”。所谓表现标准,“表达了为实现各个内容标准期望学生展示的熟练的程度或质量。它回答了关于质量和程度的问题,而内容标准界定了学生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例如,如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和北欧高福利国家一样,美国也是一个社会福利较高的国家。除了中小学生上学免费和其它的一些公共福利,单是对所谓贫困家庭的生活救济,就很够意思了。其覆盖面之宽、金额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服务之周到,让外来者为之一震。美国的社会福利具有利弊两重性,利为济困扶危,振济他人,弊在喂养懒汉。其特点如下:一是社会福利对象的涉及面宽广。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凡是符合救济条件的,均可获得及时救济。救济对象,包括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弱病残及儿童、失业人员、流浪者以及外来经济困难者和外来意外受伤者,等等。救济面含盖了各阶层人员及整个社会的全方位。有一位年纪稍大的中国女士,去美国西雅图探亲,因打扫卫生推垃圾桶碰伤下肢,当地社会福利救济组织知道后,便给予住院医疗经济补助,使其尽快治愈康复。足见其福利覆盖面之宽广。二是社会福利金额数量巨大。拿失业救济金来说,先是有媒体说,失业在家待业者,每人每年可领失业救济金2万2千美金。后来又有报道说,失业救济普遍提升,各个州标准不同,南方有的州发放可多达4万美金。在美国中小学教师和大学助教(含某些讲师)薪金不过三、四万,而失业者所获竟与在岗劳动者报酬等同。三是福利金获得时间较长。待业者领取

救济金,一般是有时间限制的。领取时限,一季度、半年为一期不等。但有的待业者找个临时工干几天又失业了,回头照领不误。不过,这只是领取者中的少部分人。有一位华人女士的白人丈夫,在一次失业中领取救济金时,觉得很不光彩,决心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后来真的很快就找到了工作,不再吃救济了。四是救济服务周到。当地失业救济组织,只要听说哪里出现生活困难者,就立即赶去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发放救济。纽约市曼哈顿、法拉盛等区的救济组织,长时间不辞辛劳募集救济金和救济粮,使领取者得以足数按时领到粮食劵。“当官不为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掌权为民谋福利,乃当今世界潮流趋势。美国政府为老百姓谋得社会福利,让老弱病残及儿童、失业人员、流浪者以及经济困难者得到救助,解决了别的国家难于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前所述,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也还存在某些弊端。高福利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一些人的惰性和依赖思想。国家给了他们救济,领取者却既不感激,也不汗颜。有的领取者甚至于理直气壮,挑三拣四,稍不合意,还对施恩者提出非难。纽约市曼哈顿、法拉盛等地的被救济者,年年领取免费粮食券和救济金,不劳而获,长年累月靠吃政府救济过日子,居然心安理得。有的甚至开着宝马车去领救济金和救济粮。所以,有人批评说,美国的福利政策和制度,是助长和喂养懒汉的政策和制度。长此以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5853690.html,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析 作者:赵映红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6期 摘要: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美国于2013年出台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称NGSS),NGSS提出了三维整合的框架体系。NGSS是新世纪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新标准强调科学探究向科学实践的转变,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51-01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是在《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简称《框架》)的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面向K-12年级阶段共同制定的全国性教育标准。该标准是对1996年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简称《标准》)的改革和发展,称为《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呈现了美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新愿景,是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将成为21世纪美国进行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一、《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研制背景 伴随科学教育与国家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力的关系愈加紧密,基础科学教育先后历经了注重课程开发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和以课程标准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次改革浪潮。[1]美国制定了 旨在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和“LASER行动”,先后出台了《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向《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 K-12年级科学教育以较大的冲击,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下降的竞争优势、美国学生在国际科学 教育评测中较为落后的学业成绩,以及教育理论的变革迫使美国科学教育不断反思、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编制过程 NGSS的制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根据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及经验的一系列研究文献,制定新的科学教育纲领性指导建议,并发布了以概念描述的方式明确K—12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具体内容的《框架》;第二步由美国成就 公司组织26个参与州的相关专业人员在《框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标准草案并确定最终的NGSS,NGSS以贯穿学科和年级的组织方式,给出更为具体和详实的内容和实践指导,两个文献相辅相成。所以,NGSS的制定是多方面的相关机构通力合作完成[2],其中41人编写委

美国_数学课程标准_2000_简介

□专 稿□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 南京大学哲学系 郑毓信 日前,国内一些刊物同时刊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本刊在1999年第5期刊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相信必然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的反响,笔者愿对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近期发表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讨论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00)》)作一介绍,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与《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不同,美国的《课程标准(2000)》并非一个完全创新的工作.因为,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在10年前已颁布了它的第一个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以下简记为《课程标准(1989)》);另外,除去这一标准外,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曾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发表了它的两个姐妹篇:《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和《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后者就构成了制订这一新的课程标准的直接基础,或者说,新的课程标准即是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 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之所以始终坚持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修改,主要是为了“保证质量、指明目标、促进变化”.而且,由过去10年的实践看,尽管对《课程标准(1989)》存在多种不同的评价或看法,更有人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详可见另文《世纪之交的美国数学教育》,载《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但是,这又是各方面的一个共同意见———认为《课程标准(1989)》对于促进美国的数学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不仅使得整个“数学教育共同体”(包括数学家、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数学教师)集中于数学教育的各个基本问题,而且也使数学教育成为一般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显然,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制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当然,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2000)》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是必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总的来看,《课程标准(2000)》应当说仍然坚持了《课程标准(1989)》的基本立场,即认为学校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仍然坚持了如下的5个目标,即我们应使学生:(1)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2)对 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3)具有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地交流;(5)学会数学地推理. 但是,在坚持上述基本立场的同时,《课程标准(2000)》与《课程标准(1989)》相比,无论内容或表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其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旧的课程标准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病作出纠正.例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点,即应“对基本技能和概念学习的作用作出更为明确的论述”.另外,在过去10年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者们的高度重视.例如,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曾出现了关于《课程标准(1989)》的多种不同解释,从而就使得相应的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如人们把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应予淡化的论题(Topics to Receive Decreased Attention)”不适当地解释成了应把这些论题从学校数学课程中完全舍去.最后,社会的进步也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对数学课程标准作出必要的发展和改进. 以下我们围绕新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与“指导性原则”和“活动的标准”对《课程标准(2000)》作简要的介绍. 一、 《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特点 第一,重点突出. 新的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是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的: (1)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实现数学上的高水准,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样的? (2)在整个学习过程(从学前到十二年级)中,学生应当并且可能掌握哪些数学内容和能力? 具体地说,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10个标准,其中5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包括“数和运算”,“模式、函数和代数”,“几何与空间感”,“度量”和“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另外5个则是关于数学活动的(原文为process,但从上下文看,译为“活动”似较为恰当),包括“问题解决”、 “推理与证明”、 “交流”、 “联系”和“表述”.依据各个年级组(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分为“由学前到二年级”、“由三年级到五年级”、“由六年级到八年级”和“由九年级到十二年级”这样四个年级组)对这些标准作出具体说明,即就构成了《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2000)》明确指出,文件中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论述并非包罗一切,无所遗漏;恰恰相反,其中所论及的只是若干对数学教学设计特别重要的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