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共人大历程(一大到十七大)

中共人大历程(一大到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8日初在上海举行,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50多名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12人代表195名党员出席大会。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30多人代表420名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谭平山、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和产业工人是否加入国民党的问题。讨论中,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不愿积极同国民党合作的错误意见,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大会最后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20人代表994名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出中央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重

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以及关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方面的一些方针,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80人代表57900多名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出中央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谭平山7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继续被选为总书记。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四?一二”政变发生半个月后的非常时期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大会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其正式代表84人,代表13万余名党员。瞿秋白、周恩来在大会上作主要报告。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名党员。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任书记处书记。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经验,深刻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糸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贯彻执行发扬民主、增强团结的方针,开展批评与自人批评,团结同志。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1073万名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指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们经济文化需要,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确定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着重提出执政党的建设,强调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群联糸。

中共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党员约2200万名。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部分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祟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以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对党的历史作了全面歪曲。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大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共十大 1973年8月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名,代表28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揭发和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罪行,指出林彪集团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要求搞好批林整风。但大会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路线,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

中共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名,代表3500多万名党员。叶剑英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依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

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未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式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为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的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设出一幅符合中国实际的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宏伟蓝图。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936人,代表46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糸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目标。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和政治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总结,糸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同意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

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2048人,代表党员5800多万人。江·泽民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论述了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继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相互配

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人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参会代表2213名,代表了全党7336.3万名党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